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上册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汇编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汇编集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8
2
/98
剩余9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汇编集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含期中期末试题,共8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7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到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__①__,__②__,__③__,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阻遏(è) 锐不可挡B.歼灭(qiān) 心潮彭湃C.击溃(kuì) 豪情万丈D.冠军(guān) 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遗嘱 鼓励 英姿B.遗愿 奖励 雄姿C.遗愿 奖励 英姿D.遗嘱 奖励 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①追思与缅怀 ②光荣与梦想 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 ②决心与信念 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 ②追思与缅怀 ③决心与信念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D.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钢铁之躯”。)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用词不当,应将“出现”改为“呈现”。)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把“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新闻的“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B.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冠军吕伟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6.名著阅读。(6分)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拽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作品。(2分)(2)选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下列哪一本书不属于选段中提到的“三本书”?( )(2分)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阶级斗争》D.《社会主义史》7.文道中学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7分)活动一:访英雄(4分)根据下面材料,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两个问题。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机长刘传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然而,他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活动二:学英雄(3分)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二、阅读探究(38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________________武永明中国甘肃网4月22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年7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4月19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年度维加奖。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1877年。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维加奖每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8.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4分)9.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4分)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11.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2分)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将对天宫“太空加油”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 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中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载人飞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和空间站阶段)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零窗口”送“快递小哥”入轨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它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张健说,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让其整体结构变得又轻又强壮。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本次发射首次采取“零窗口”发射模式,按照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日19时41分,让火箭准时点火升空。负责此次运送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也不简单,它是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这是它首次成功将天舟飞船送入预定轨道。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将开展3次对接3次“加油”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期间,天舟一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在天舟一号之前,掌握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按计划,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说,此次“太空加油”采用无增压气体损耗的气体回用法,通过两个航天器的燃料储箱之间产生的压力差,将推进剂从天舟一号自动输送到天宫二号上。这种方法的气体资源利用率高但过程复杂,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首次补加推进剂之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独立飞行3个月。在这3个月的末期,两个航天器将用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实现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进行推进剂补加。在天舟一号之前,中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耗时两天左右。进行13项太空实验鉴于未来天舟飞船要承担为中国空间站输送物资的任务,天舟一号此次还携带了40台科学实验设备,将进行新型元器件在轨验证,空间环境探测、力学环境测量、生命科学方面等13项太空试验。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留轨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和应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以来,25年间始终按“三步走”战略分步推动实施。当前,空间站研制建设阶段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国计划在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天舟一号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将对后续运送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等任务起到重要作用。(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4.21) 12.本文采用了三个小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13.“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中“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分)15.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要与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通过阅读文章,你能说明一下这三次对接的时间和任务吗?(6分)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章回答问题。(6分)材料1 美联社报道:中国20日发射该国第一艘将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无人货运飞船,把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又向前推进一步。自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以来,中国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务,包括太空行走以及月球车探月。除了空间站建设外,中国还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取样返回;同年中国还将尝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材料2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专家认为天舟一号的性能比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和“龙”货运飞船更加先进。材料3 德新社在《巨大跨越:中国发射首艘货运飞船》一文中指出,中国通过长征七号火箭发射了首艘货运飞船,这让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自己货运飞船的国家,同时向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1)用一句话概括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结合文章与这三则材料,试分析天舟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三、写作(50分)17.以下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1)题目:《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___》(2)学校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C 解析:A项中“挡”应为“当”;B项中“歼”应读“jiān”,“彭”应为“澎”;D项中“冠”应读“guàn”。(2)D(3)A 解析:解答本题需按照“追思怀念——满怀希望——满怀信心”的逻辑顺序进行思考。2.C 解析:“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此处不合语境。3.C 解析:C项属于句式杂糅,去掉“面向”或“的对象”。4.D5.D 解析:本篇通讯主要报道的应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6.(1)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2)毛泽东 (3)B7.活动一:示例:刘机长,当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的时候,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活动二:而是要你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一颗成为英雄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二、(一)8.示例:中国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贝尔奖”——维加奖9.“唯一”是“只有一个”的意思,“首位”是“第一位”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强调姚檀栋获维加奖具有里程碑意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姚檀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0.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11.最后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即维加奖的设立情况,为这则消息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容,使其更具有可读性。(二)12.三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3.不能去掉,“约”是“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去掉后就成了“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为2吨”,与事实不符,“约”字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14.“块头虽大”是说天舟一号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细腻的‘心’”是指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让其整体结构变得又轻又强壮。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天舟一号的特点。15.第一次: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第二次:首次补加推进剂之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第三次: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独立飞行3个月。在这3个月的末期,两个航天器将用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实现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进行推进剂补加。16.(1)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引外媒热议。(2)示例: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这让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自己货运飞船的国家,把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又向前推进一步;让中国航天事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三、17.思路解析 :第(1)个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可以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入手,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表现自己的情感,可以是尊敬、爱、难忘、讨厌等等。第(2)个题目有限制,可以写因为团结给你我他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也可以写在一个团结的集体里如何分担彼此的痛苦;可以写在互相合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也可以写在生活里如何彼此分享快乐。 例文略。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0分)回眸往事:鲁迅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jì______一般油光可鉴的辨子。他来到仙台的课堂,A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挫的讲解,更增进了他学医的信心;那封nì______名信和看“电影”时的欢呼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豪不妥协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赫,但他永远也忘不了母亲那勤劳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B永远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严谨管束和无私支持,永远忘不了母亲交给自己的生产知识、革命意志和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回眸往事,老师、母亲对我们的爱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戎马( ) 显赫( ) 发jì______ nì______名信(2)文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油光可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抑扬顿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4分)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3分)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C.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朱自清等人的著作,还有《新青年》《语丝》《新月》等杂志。D.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③②⑥⑤C.④①③②⑥⑤D.④③②①⑥⑤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赞扬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B.《回忆我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D.《美丽的颜色》一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5.名著阅读。(4分)(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6.综合性学习。(6分)八年级(1)班开展了“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材料二】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材料三】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车行《母亲》)(1)以上三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劳作的辛苦的一则是________。(2分)(2)根据【材料二】或【材料三】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探究(41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分)陈子经①,尝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王②,雷忽震其几。子经厉声曰:“老天便打折陈之臂,亦不换矣。”后三日,子经因昼寝,梦至一所,类王者居。有人入报:“陈先生至矣!”其中坐者衣黄袍,起坐待之,曰:“朕何负于卿,乃比朕于篡③邪?”子经心知其为宋祖,对曰:“陛下欲臣死,即死耳。史贵直笔④,不可易也。”遂惊寤。(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节)【注释】①陈子经:陈桱,明初史学家。②宋太祖废周主为郑王: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取得政权,废周主为郑王。③比朕于篡:把我与篡位者等同。④史贵直笔:史官贵在秉笔直书,无所避忌。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子经因昼寝( )(2)不可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陛下欲臣死,即死耳。 9.这个故事借梦境塑造了陈子经怎样的形象?(2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大师治学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个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做,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儿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做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选文有改动)10.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1.本文第③段在描写林语堂时运用了神态描写,还运用了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4分)12.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3分)13.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是如何表达的。(3分) 14.阅读下面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作者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4分)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春天忆故人高红十①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扑天抢地地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看一样样绿了。②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开的时间。③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④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我和他同在黄土地插队,我延长,他延川,两县挨着,插队时并不认识。文学新时期初起,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小说《波动》和俄国小说《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一晃,过去快四十年。⑤我去过他在雍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父亲和妹妹。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写哪,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⑥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的讲述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走”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⑦再后来,有了令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小说(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⑧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令人顿悟;特别精彩的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 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⑨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么?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相比有的人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读起来,新鲜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⑩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绽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⑪记得有一年,史铁生从延安回来,晒得有点黑,他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延安有人问你好呢……(选自《北京日报》2017年4月27日,有删改)15.作者追忆了与史铁生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16.文章题目是“春天忆故人”,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我与地坛》?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17.阅读文章第⑨⑩自然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1)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从修辞角度赏析)(2)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18.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三、写作(50分)19.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及要求: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róng hè 髻 匿(2)错别字:辨 豪 检 交 改正字:辫 毫 俭 教(3)①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②(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4)A句:把“增进”改为“增强”;B句:把“严谨”改为“严格”。解析:A句中,谓语“增进”与宾语中心词“信心”搭配不当,应把“增进”改为“增强”;B句中,“管束”与修饰语“严谨”搭配不当,应将“严谨”改为“严格”。2.C 解析:“鲁迅”“朱自清”是并列词语,中间应用顿号。 3.D4.A 解析:《藤野先生》除了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主要还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5.(1)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D6.(1)材料一 (2)示例: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 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 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 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二、(一)7.(1)睡觉 (2)改变8.陛下想要臣死,臣立刻就死罢了。9.塑造了陈子经秉性正直,有秉笔直书、无所避忌的大无畏精神的形象。(二)10.统领全文(引起下文或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请学生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11.动作 语言12.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13.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恶性考试”形象地比作“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表达了林语堂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对学生遭遇的惋惜之情。14.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热爱生活、学识渊博、乐观幽默、卓然独立。(三)15.写了四件事:①通过友人向史铁生约稿;②地坛家里聊写作;③商讨电视剧拍摄事宜;④了解《我与地坛》的写作。16.因为《我与地坛》是引起作者回忆的原因,更是史铁生留世、能体现自己人生思考的佳作;也是作者感触较深,认为能给那些“擦蹭生活”的作者以启迪的“好作品”。或者说是体现史铁生创作价值的“核心”所在,所以作者要花笔墨重点写。17.(1)示例:本句使用比喻修辞,把文字比作手串,形象地写出了史铁生作品历久弥新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2)示例:这里明显反映了作者的创作观念,一方面赞扬史铁生创作了这样的好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流传千古,给人启迪和智慧,就像他的人在永远活着一样;另一方面,也批评社会上有些人,急功近利,人还在,文章早就死了。18.最后一段有照应题目、完整文章结构、升华作者感情的作用。题目是忆故人,作者中间却插入了很多的议论,这样有收束议论,回到追忆故人的思绪上来,同时,结合全文行文,虽简短数字,可见作者对故人感情之深,过往的画面如在眼前。三、19.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充应从所给的四个词语中挑选。这就要求我们在补充题目前,先要列出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并加以比较。审题时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你”。从题目来看,“你”只能是具体的人物,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如老师、朋友、亲人等;也可以是人类历史上的伟人、英雄、名人等;还可以是文学世界中的典型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第二个关键词是“我”,这表明写作本文要采用第一人称,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文重点写人,而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就要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而在叙述事例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进行刻画。当然,在记叙的同时,还可在文章的恰当位置,用几句议论点明人物的品质,或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文略。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略无阙处(quē) 沿溯阻绝(sù) 飞漱其间(sù)B.水皆骠碧(piǎo)能与其奇(yǔ)藻、荇交横(xìng)C.泠泠作响(líng)互相轩邈(xuān)嘤嘤成韵(yīng)D.夕日欲颓(tuí)隐天敝日(bì)素湍绿潭(tuā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轻微)C.疏条交映(掩映)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良多趣味(甚,很)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至于夏水襄陵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A.每至晴初霜旦B.相与步于中庭C.互相轩邈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5.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7.默写填空。(8分)(1)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鸟儿迎春的喜悦。(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8.综合性学习。(4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很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2分)二、阅读探究(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10.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三 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2)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____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3.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1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出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是日更定矣(这)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16.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8.古游记大多较简洁,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黄河一掬余光中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了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略有删减)19.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4分)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____①____→____②____→堤坝像瓦灰色堡墙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____③____→____④____→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4分)21.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4分)三、写作(50分)22.“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C 解析:A项“漱”应读shù;B项“骠”应为“缥”,“与”应读yù;D项“敝”应为“蔽”。2.B 解析:B项中“薄”应是“接近”的意思。3.D 解析:A项“阙”同“缺”,B项“转”同“啭”,C项“反”同“返”。4.D 解析:A项“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C项“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5.D 解析:D项中的正确划分应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C 解析:C项《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7.(1)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4)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8.(1)示例: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2)示例:曾子杀猪 岳母刺字 诸葛亮诫子等。二、(一)9.D10.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的绮丽景象。(二)11.(1)同“缺”,空隙、缺口。 (2)逆流而上。(3)文中指飞奔的马。 (4)连接。12.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浪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的山色。13.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连绵高峻);写“水”,突出夏季水流汹涌(或壮美),春冬之水的清澈(或秀美)。14.B 解析:第②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三)15.A 解析:“念”的意思是“考虑,想到”。16.D 解析:【乙】文不是作者被贬时写的,写饮酒的场面是为了衬托巧遇知音的愉悦。17.(1)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湖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18.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了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乙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湖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我到了湖心亭上,看到有两个人铺着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赏雪人!”(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痛快地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道:“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痴情(于山水)的人呢。”(四)19.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 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了一个大锐角 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 流沙河告诉“我”他读《黄河》的感慨 解析:“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可对文章四至七段的内容筛选并概括所见的景色。“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结合文章九、十两段的内容概括。20.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细节描写分析:示例一:“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这个细节表现了“我”触摸黄河水时紧张、激动又谨慎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示例二:“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滾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例三:“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这段文字描写了女儿认河后“我”流泪的细节,写出了“我”愿望实现后,既伤感又欣慰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例四:“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这段文字描写了“我”刮泥土、珍藏泥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21.文中画横线语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三、22.思路解析:“读懂”二字,包含了阅读的主体、阅读的对象及阅读感悟。我们可以从自然风景中去领略美,可以从身边人的言行中感受爱,可以从诗词歌赋中体会韵,可以从新闻时事中明白社会责任,可以从发明创造中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写作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较深的方面来写,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例文略。期中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hàohàn( )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 ),一只小鸟的聒( )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 )与无边。2.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B.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上,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A.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C.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B.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苦心,创造了世界。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6.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3)“诗中有画”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景物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3分)《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和_______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8.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6分)顺顺同学有一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顺又说:“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什么名字好?”你说:“集子就叫《(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因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顺信服地点点头。(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3分)书名:《穿过地平线》 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书名:《看风云舒卷》 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书名:《彼此的抵达》 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探究(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文章第①②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人生需要“顶住”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__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 。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到达”。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⑦“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的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有转型的难题,有升级的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让“关不住”的鸟儿,“羽毛都沾满太阳的光辉”,始终飞翔在希望的田野上。(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8月25日,有改动)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3.如果把下面的事例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14.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15.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文中第⑤段的横线上补写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作为这一段的论点。(2分)16.结合你的一次“顶住”的经历,谈谈你对“顶住”的认识。(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官亦鸣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③ 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伴了几十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17.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1)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2)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18.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19.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20.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话。(2分)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50分)21.题目: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①文体规范,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或虚拟名称代替。参考答案: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一、1.浩瀚 huì guō 袤2.C 解析:A项“从流漂荡”应为“从流飘荡”,B项“其间一千二百里”应为“其间千二百里”,D项“水中荇、藻交横”应为“水中藻、荇交横”。3.D4.A 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5.D 解析:A项句式杂糅,将“作为目的”改为“的宗旨”;B项成分残缺,可在“抽样检测”后加“的力度”;C项搭配不当,“描写……感悟”搭配不当,把“以及”改为“,抒写了”。6.(1)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2)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5)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7.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 周恩来8.示例:(1)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2)文字的冷与热 他的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二、(一)9.(1)门。 (2)高兴的样子。 (3)考虑,想到。 (4)交错纵横。10.(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1.D 解析:文中没有写到水。(二)12.人生需要“顶住”。13.事例放在第⑥段合适。因为这个事例可以论证(支撑)文章第⑥段的分论点“‘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14.举例论证。举曹雪芹写《红楼梦》和钱穆著书立说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15.“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解析:根据本段列举的事例与道理论据,可知本段是围绕“毅力,坚忍不拔”来阐述的。16.示例:学校举行长跑运动员选拔赛,一圈,两圈……跑了一半路程,我的呼吸变得困难,腿像灌了铅似的,眼看后面的同学要追上来了,我用手按住胸口,全力以赴,坚持跑完了全程,并成功入选校田径队。这次选拔赛让我体会到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能够取得成功。(三)17.(1)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母亲离世,“我们”内心无比沉重。解析:结合下句可知,“我”觉得母亲的灵魂“重”是因为“我” 内心感到无比沉重,另外母亲双肩所承受的担子重,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很多。(2)解脱操劳,放下一切;母亲可以快乐、轻松地离开。 解析:“轻”既有“我”内心觉得“轻松”之意,觉得母亲终于可以解脱操劳放下一切,又有对母亲的祝福祈祷之意,希望母亲离世能轻松快乐。18.①养育子女,付出所有;②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③为家庭操劳,任劳任怨;④辛劳一生,轻松离去。19.示例:手法上:运用比喻或象征,把母亲的灵魂比作天边一抹云,把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寄托在一抹云上;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照应;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心中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安慰的过程。20.示例:母亲是儿女心灵的港湾,倾尽爱护,最后变成一阵清风 母亲是父亲得力的臂膀,竭尽全力,最后幻为一团雾霭三、21.思路解析:题目中的“这”字,既可指人又可代事,既可以是具体的景又可以是抽象的情;“我”表明作文要求使用第一人称;“感动”要求学生要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抒写个人的切身感受。这个题目从选材来看,非常宽泛,是对“我”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景、情的回顾;从考查角度来看,贴近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思考感悟、自我成长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写实感、抒真情,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情。除了选材和构思的创新外,学生还可以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比如书信体、日记体等,让人耳目一新。 例文略。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琐屑(xiè) 栅栏(zhà) 黝黑(yòu) 触目伤怀(chù)B.妥帖(tiē)晕倒(yūn)哮喘病(chuǎn)举箸提笔(zhuō)C.踌躇(chú)颓唐(tū)密匝匝(zā)情郁于中(yù)D.簌簌(sù)弥合(mí)嫉妒(dù)满院狼藉(jí)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A.苔痕 神密 侯车亭 不能自已B.落慕 欺凌 巨无霸 不可恶制C.陷阱 怅惘 预选赛 连绵不断D.焦燥 疾驰 蟹腿肉 乱七八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1)本次考试学生须在网上报名,缴费________24日下午。(2)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________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3)李敏说,通过参加本次成语大会的录制工作,她对成语的使用_______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A.截止 栩栩如生 不由自主 B.截止 惟妙惟肖 情不自禁C.截至 惟妙惟肖 不由自主D.截至 栩栩如生 情不自禁4.下列关于语文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B.“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 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5.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②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着,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③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④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⑤大家一齐兴奋地扎进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肉厚、个大、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A.③①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④①③②⑤ D.⑤③②①④6.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背影》——朱自清——中国作家B.《昆明的雨》——汪曾祺——中国作家C.《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中国作家D.《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法国哲学家7.名著阅读。(5分)《昆虫记》又译作《昆虫物语》等,里面记叙了很多关于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内容。请列举书中写到的一种动物,并说说它的习性。8.综合性学习。(7分)近年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书信的魅力,引起网络时代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书信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你们小组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书信有诸多优点,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条表述其优点,三条即可。(3分)(2)活动过程中,有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了,我们都用手机发信息,谁还写信呢?”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人更习惯用手机发信息这一现象?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看法。(100-120字)(4分)二、阅读探究(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5分)虞美人·梳楼[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①溟濛(míng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太。9.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2分)10.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20分)父亲的轮廓袁哲生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父亲识字不多,我记得他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浪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和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⑥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筋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自杀的念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联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想死的念头。⑦接近联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学校提供的晚自习教室里作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父亲必定是不愿吵到其他正在看书的同学;我体会了他的心意,便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或是快速跨过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白色保丽龙的盒子掀开,然后为我撕开卫生竹筷子的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摊子后面是宏光钟表行,隔壁是间杂货铺,杂货铺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包包的干鱿鱼和紫菜,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 父亲取出口袋里的卫生纸放在我前面备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两眼茫茫的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保丽龙盒子,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胶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有删改)11.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1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1)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句中“从来”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2分)(2)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2分)13.第③段详细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4.仔细揣摩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父亲当时是怎样的心理。(4分)15.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轮廓”,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轮廓”的理解。(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5分)片片蝶衣生镯 耳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② 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16.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3分)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19.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三、写作(50分)20.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D 解析:A项“黝”读yǒu,B项“箸”读zhù,C项“颓”读tuí。2.C 解析:A.“神密”应写作“神秘”,“侯车亭”应写作“候车亭”;B.“落慕”应写作“落幕”,“不可恶制”应写作“不可遏制”;D.“焦燥”应写作“焦躁”。3.C 解析:“截至”的意思是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的意思是到一定期限停止。分析第(1)句,可知应是截止到24日下午,所以选“截至”。“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第(2)句的语境应是说这位大叔模仿得好,故应选“惟妙惟肖”。“不由自主”的意思是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分析第(3)句,可知应选“不由自主”。4.D 解析: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A6.D 解析:罗素是英国哲学家。7.示例:螳螂。螳螂用利刃捕杀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专食活的猎物,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8.(1)示例:书信是情感的寄托,有保存的价值,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 解析:针对“书信的优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略。 解析:内容围绕“身边的人更习惯用手机发信息”这一现象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即可。作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手机发信息的利与弊来回答,语言要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二、(一)9.柔美的杨柳 红艳的海棠10.示例一:“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示例二:“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作者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和痴迷。示例三:“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作者远离家乡,乡愁情切,连老天都起了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示例四:“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二)11.父亲总能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及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他深知“我”内心的想法,帮“我”战胜了困难和自我。所以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12.(1)“从来”是“一直”的意思,表明了“我”一直矛盾的心理和做法:怕自己因缺少勇气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怕看到父亲伤心的面孔,不敢去面对。去掉了,语气上就弱了许多,不如原来的效果好。(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蒸饺在竹笼内排列的热闹情状,衬托出“我”对“温热且快乐”的渴望,反映了自己对父亲给予自己心理抚慰的喜悦心情。13.具体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细心呵护,表达了“我” 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为后文写父亲察觉“我”要自杀到学校来鼓励安慰“我”做铺垫。14.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军人一样坚强地面对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并以“行军礼”的动作表明对儿子的信任,会永远做儿子坚强的后盾。15.父亲总是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在黑色的夜晚及时给予“我”光明和温暖,在这时候“我”虽然不能清楚地看清父亲的面容,只能看个大致的“轮廓”,但这“轮廓”是父亲留给自己最清晰的形象、最感动的印记,他一直鼓励着“我”勇敢地前行。“轮廓”也是文章行文的线索。(三)16.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18.C E19.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三、20.思路解析:①审清题意。这道题目旨在通过让学生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从作文题目可以看出,内容要求写亲身经历(走过)的往事,“毕竟”是对“走过”的强调,表明自己对所回顾的这段往事的情感态度,即从那些曾经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向那些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点滴表达感激之情。②构思选材。写作前首先要确定文体,然后根据文体选材。如果写记叙文,可选取某段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经历或者是某件往事,这段经历或往事伴随着“我”的一段心路历程,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这种认识或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说经历某次挫折之后认识到人生就要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如果写成议论文,所表达的观点可围绕“感恩”这一主题,对生命中曾经经历的挫折、磨难甚至伤害表达感激之情,所选论据如果是事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地证明论点,如果是道理则要有说服力。 例文略。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推崇(cóng) 枢纽(shū) 遒劲(qiú) 胸中丘壑(hè)B.匀称(chèn)桥墩(dūn)簇拥(chù)亭台轩榭(xiè)C.残损(sǔn)摄取(shè)轧扁(yà)长途跋涉(shè)D.嶙峋(xún)黏土(nián)纤维(qiān)摩肩接踵(zhǒng)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3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B.《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C.《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D.《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6.名著阅读。(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比如能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的____________;被毒蜘蛛咬伤后,给它喂食时会像婴儿般哭闹的____________。这些都与他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的。7.学习了《苏州园林》一课后,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2分)①水芝开出似车轮 ②便有红鱼跳绿萍 ③石幢一夕桃花雨 ④叠石疏泉不数旬原诗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写序号)(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专题电视片《话说苏州园林》,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下面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从其他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再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4分) 示例:历史——自然遗风二、阅读探究(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7分)龙卷风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选自《梦溪笔谈》)8.下面“略”的义项摘录于《古代汉语词典》,其中符合“居民略尽”的一项是( )(2分)A.疆界 B.巡行,巡视 C.谋略,智谋 D.大致9.请用“/”为文中画线语句断句。(2分)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10.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能够表现龙卷风特点的词语,并说明理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田鼠不冬眠乔 娟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 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就这样,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豆,还没等收获,其中的一部分就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⑥如果秋天去挖田鼠洞,能从里面挖出许多好东西。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们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⑦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⑧其实,田鼠们都死光光才好呢!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有删改)11.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分)生活习性具体表现栖息地隐蔽凉爽①____________洞系构造复杂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④__________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13.第⑧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4.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3分)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15.文章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思考: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8分) 一榫一卯总关情黄秀芳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⑤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⑦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有改动)【注】榫卯(sǔn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5分)(1)文章除了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2分)(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第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3分)17.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3分)【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18.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9.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2)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20.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3分)三、写作(50分)21.“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C 解析:A项“崇”应读chóng,B项“簇”应读cù,D项“纤”应读xiān。2.D3.C 解析:“不动声色”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D 5.D6.昆虫记 法布尔 切叶蜂 小麻雀 野外观察和实验7.(1)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2)④①③②(3)示例:①建筑——巧夺天工 ②文学——诗词沃土③旅游——观赏胜地二、(一)8.D9.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10.示例:“尽拔”生动地表现了龙卷风的威力巨大。 解析:围绕“插天、尽拔、卷入、略尽、悉卷入、移”等任意一个词语,能说明龙卷风威力巨大,破坏力强(危害大)即可。 【译文】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从东南方向刮来,远远望去,像一只羊角直插入天空,大树全被风连根拔起。顷刻间,龙卷风卷入云霄。不久旋风渐渐地移近,所经过的县城、官府、民房几乎被一扫而尽,全都被卷入云中。县令的儿女和奴婢被卷走,又摔到地上,死伤了好几个。老百姓中死伤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县城完全成为一片废墟,于是县城就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二)11.A12.①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②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里面有卧室、餐厅、卫生间、仓库等③田鼠的点心很多④会自相残杀13.列数字、举例子。 从侧面具体说明了田鼠对庄稼的危害之大。14.“到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高限度,具体多到多少,这要根据田鼠的具体生存环境来判定,生存环境不同,这个“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同;去掉了,就不够准确,无从判定“多”的程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分寸感和准确严密性。15.有道理。这是生物生存之道的自我调节,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三)16.(1)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种功效。(2)不能调换。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第⑥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第④段和第⑤、第⑥段间存在逻辑关系。17.示例一:可以。应该放在第④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文章第④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卯的连接功用。示例二: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而文章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18.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所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19.(1)“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应县木塔的抗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2)“迄今为止”说明距今6900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可见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0.一榫一卯都关联着人的情感。简单、实用的榫卯是如此的神奇、伟大,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并由此领悟到,事物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其精髓是榫入卯眼。三、21.思路解析:①审读关键词。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即“和谐”“美”及备选项三个词中的一个。“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或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辩证地统一、共处。所以,在选材和立意上,写的应该是不同事物和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写的是个人独善其身的“独角戏”,就不符合题意了。对“美”的理解相对容易一些,“美”是指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幸福的收获。备选项中,“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友善”指的是友好、善意,“互助”指的是互相帮助。对于学生而言,不管选择其中的哪一个来写,都应该受到“和谐之美”的限制。②文体构思。写作记叙文可以这样构思:对手之间本应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却也可以因为友善或互助而达到“和谐之美”;陌生人之间本来存在隔阂、疑虑,也可以因为诚信或友善而达到“和谐之美”。议论文写作素材可以考虑:蔺相如凭借宽容、友善征服了廉颇,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以友善、互助赢得赤壁之战的辉煌;季布“一诺千金”,他凭借诚信,得道多助,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友谊,这些都是“和谐之美”。 例文略。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畎亩(quǎn) 万仞(rèn) 荷担(hè) 拂士(fú)B.穷匮(kuì)箕畚(qī)魁父(kuí)孀妻(shuāng)C.始龀(chèn)介胄(zhòu)棘门(jí)曩者(nǎng)D.提携(xié)折戟(jǐ)殷勤(yīn)燕脂(yà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甚矣,汝之不惠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军士吏被甲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富贵不能淫B.与民由之C.人恒过,然后能改D.浑欲不胜簪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必先苦其心志A.人恒过,然后能改B.吾与汝毕力平险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饿其体肤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B.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C.军霸上 至霸上及棘门军D.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6.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7.根据要求填空。(5分)(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2)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3)《春望》中写出了作者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描写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尽心上》,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C.《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着重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D.《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曲名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9.名著阅读。(3分)《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说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______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星期;__________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10.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1: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材料2: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1分)(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1分)(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各一个。(1分)(4)【合作共赢悟国学】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合作共赢”的感悟。(1分)二、阅读探究(3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春 望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陷,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D.杜甫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2)入则无法家拂士(3)创业与守成孰难1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知守成之难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C.国恒亡今亡亦死D.征与吾共安天下安求其能千里也15.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16.【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治国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选自《列子·天瑞》)【注释】鹿裘带索:形容衣服粗陋,多指隐士之服。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__________(2)吾乐甚多__________18.翻译句子。(2分)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19.在下列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断开,断三处。(3分)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20.用自己的话说说荣启期的“三乐”是什么。(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 不能决,事又寝③。【注释】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C.北山愚公长息曰(叹气)D.鲁公治园,欲凿池(修建)2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且焉置土石无地置土B.北山愚公者家人有止之者曰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家人有止之者曰D.何苦而不平又何忧焉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2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2分)三、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C 解析:A项“拂”应读bì,B项“箕”应读jī,D项“燕”应读yān。2.C 解析:A项“惠”同“慧”,聪明;B项“衡”同“横”,梗塞、不顺;D项“被”同“披”,穿着。3.C 解析:A项“淫”的古义:惑乱,迷惑;今义:放纵。B项“由”的古义:遵从;今义:缘由。D项“浑”的古义:简直;今义:浑浊。4.D 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A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B项“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C项“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5.B 解析: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6.D 解析:正确划分应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7.(1)学诗谩有惊人句(2)折戟沉沙铁未销(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4)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5)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6)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8.B 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9.小甲虫 小麻雀 蟋蟀10.(1)示例: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2)示例:孝敬父母: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3)示例:孔子:韦编三绝;孟子:舍生取义。(4)略。二、(一)11.B 解析:“抵万金”运用的是夸张的手法。12.“感时”是对国事的忧虑,“恨别”是对家人的思念。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何时才能平定的叛乱,想到战乱中的家人,怎能不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呢?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深沉情感。(二)13.(1)兴起,指被任用。(2)同“弼”,辅佐。(3)哪一个。14.A 解析:A项两个“故”都是“因此”的意思;B项两个“之”分别为“助词,的”“代词,代群雄”;C项两个“亡”分别为“动词,灭亡”“动词,逃走”;D项两个“安”分别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副词,怎么”。15.(1)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然而开创基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事了。16.唐太宗和孟子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乙译文】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说:“开创基业与保持成就哪一个难?”房玄龄说:“开创基业的初期,与群雄一起进行武力较量,然后使他们臣服,开创基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是从艰难境地中取得天下,又在安逸中失去天下的,(所以)保持成就难啊。”唐太宗说:“房玄龄和我共同打下江山,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知道开创基业的艰难。魏征和我共同使天下安定,常常害怕骄奢淫逸从富贵中生成,祸乱从疏忽中生成,所以知道保持成就的艰难。然而开创基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事了;保持成就的艰难,正是我与各位大臣必须谨慎对待的。”(三)17.(1)走。 (2)快乐。18.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19.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20.一乐是幸生为人,二乐是幸生为男人,三乐是活到了九十。【译文】孔子游泰山,遇到荣启期行走在郕这个地方的郊野,衣衫粗陋,一边弹琴一边歌唱。孔子问道:“先生为何如此快乐呢?”回答说:“ 我的快乐有很多啊:天生万物,以人最为尊贵,我有幸生为人,这是第一件快乐之事;人又分为男女,男尊女卑,以男人为贵,而我有幸生为男人,这是第二件快乐之事;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而我都九十了,这是第三件快乐之事。至于说贫穷,这是人生常态,死亡也不过是每个人都要去的终点。我贫穷是处于人之常态,老之将死也不过是寿终正寝,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孔子说:“好啊!您真是一个能自我宽解的智者啊!”(四)21.A 解析:“险”在这里是险峻的大山的意思。22.B23.(1)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2)鲁公迟疑不能决定,建园的事又一次停止了。24.愚公抱负远大,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畏首畏尾。【乙译文】鲁公修建园子,想要凿一个水池,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止建园。有人说:“(挖出的)土可以堆起来做成山。”鲁公认为他的方法很好,想要施行。他的妻子说:“你不怕儿女们被东西绊倒吗?”鲁公又停止建园。有人说:“修一条小路通行,设置围栏来保护,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想要施行。家中有阻止他的人说:“园子建成后必定要添置妇女家仆,供他们休息的房子(可能)不够,这很值得考虑啊。”鲁公迟疑不能决定,建园的事又一次停止了。三、25.思路解析:从理解题意的角度来看,综观整则材料,不难从中找出关键句“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要抓住的关键词是“山顶”“选择”“路”,要讨论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然“人生如登山”,那么毫无寓意地直接谈登山、只谈登山,就是没有理解题干的深刻含义。应该谈人生的意义,谈人生的追求,谈怎样实现人生的理想,谈人生道路上应该做的准备,谈生命智慧和人生哲学,等等。 例文略。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琐屑(xiè)栅栏(zhà)池沼(zhǎo)惟妙惟肖(xiāo)B.颓唐(tuí)妥帖(tiē)着眼(zháo)触目伤怀(chù)C.轩榭(xiè)气氛(fēn)纤细(xiān)迥然不同(jiǒng)D.河堤(tí)踌躇(chú)脂粉(zhǐ)情郁于中(yù)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臃肿 玲珑 侯车厅 重峦叠嶂B.休憩年轮煞风景满院狼藉C.神密依傍密匝匝巧妙绝伦D.焦躁飓风蟹腿肉连棉不断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4.下列加点词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 背影(D)。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6.填空。(4分)(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2)崔颢的《黄鹤楼》中写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晏殊的《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龟虽寿》中表现曹操老当益壮,要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2分)毫无疑问,黄翅飞蝗泥蜂在杀死蟋蟀时使出了它的看家本领,因此十分有必要看看它凶杀猎物的过程。在观察节腹泥蜂时,我进行了很多尝试,并且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将在节腹泥蜂身上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运用到了黄翅飞蝗泥蜂的身上。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8.在“文学采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组织活动小组到民间开展采风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1分)(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3分)(知识链接:字体指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等)(2)请你从上题的作品中,选择两幅喜欢的,结合字体特点说说理由。(每幅作品的理由说明限10字以内)(4分)选择:①第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小组要举办一次民间艺术作品展,需向民间摄影爱好者刘青竹先生借一本名为《苗家文化图鉴》的书,用于展出,借期为一周,借出日期为2018年3月15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组长李轩,请你写一张借条。(4分) 二、阅读探究(4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注】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衡于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游数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期年,以出揣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周 人 之 俗 治 产 业 力 工 商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12.【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首播的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③ 《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有些人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导致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的深处。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化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14.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3分)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社会带来一股清流。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爱的尊严王永光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 没奈何,我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⑪可是我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头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地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17.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2分)____________→嘲笑→____________→感动18.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2)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19.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4分) 20.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21.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三、写作(50分)22.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也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参考答案;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一、1.C 解析:A项“肖”应读xiào,B项“着”应读zhuó,D项“堤”应读dī,“脂”应读zhī。2.B 解析:A项“侯车厅”应为“候车厅”,C项“神密”应为“神秘”,D项“连棉不断”应为“连绵不断”。3.C 解析:“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这里应用“扑朔迷离”。4.A 解析:“肥胖”是形容词,其他三项都是名词。5.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窗口”;C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D项搭配不当,“五色糯米饭”与“民族传统手艺”不搭配。6.(1)浑欲不胜簪(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4)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7.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8.(1)楷书 行书 草书(2)示例:一 字体端庄,匀称工整二 笔画连绵,灵活连贯三 飘逸舒展,随性自然(3) 借 条今向刘青竹先生借到《苗家文化图鉴》壹本,于2018年3月22日前归还。此据。借书人:李轩2018年3月15日二、(一)9.(1)同“横”,梗塞、不顺。(2)游历。(3)一年。10.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11 .(1)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2)(苏秦)于是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12.示例:能。【乙】文写了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情,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二)13.《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14.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15.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16.C 解析:“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说法过于绝对。(三)17.生气 后悔 解析:阅读全文,根据情节的发展,根据所示的两个词语,梳理文中表现“我”内心情感的语句,摘录关键词语作答即可。18.(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19.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自己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解析:阅读全文,根据情节的相关性,在语句前后文中搜寻相关的情节即“女人”丈夫的行为,理解“女人”对其丈夫行为的态度,揣摩“女人”的心理,分析原因。20.(1)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而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2)议论抒情,升华主题;(3)是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21.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在生活中,我们应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 解析:最令你感动的人,可以是民工兄弟、“我”或者“女人”,能结合文章说明感动的原因,表达完整、流畅即可。三、22.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写作时,认真研读材料,明确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他们做着很平凡的小事。因此我们在选材时,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即可,但是要注意选取普通人有典型意义的事情。抓住题目中“背后”二字,进行正确的解读。这就告诉我们平凡人的小事中会有许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重在写出你所受的感动或你的思考。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去写作。 例文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归省(shěnɡ) 撺掇(duo) 凫水(fú) 棹船(zhào)B.油馍(mó)脑畔(pàn)气喘(chuǎi)亢奋(kànɡ)C.冗杂(rǒnɡ)蓦然(mò)恬静(tián)戛然(jiá)D.溺炕(lì)神龛(kān)斡旋(wò)争讼(sònɡ)【解析】A项,“归省”中的“省”应读xǐnɡ;B项,“气喘”中的“喘”应读chuǎn;D项,“溺炕”中的“溺”应读nì。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D)(3分)A.磷火 点缀 退色 思慕B.渺远 磅礴 羁拌 辐射C.晦暗 登时 家眷 历害D.灯笼 欺侮 踊跃 皎洁【解析】A项,“退色”应写为“褪色”;B项,“羁拌”应写为“羁绊”;C项,“历害”应写为“厉害”。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B.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C.下课铃声戛然而止,广播里响起了嘹亮的国歌声。D.今年以来,保定市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保障房建设一线如火如荼。4.(包头中考改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B.这一事件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C.考古学家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一处元代墓群,其中发掘出土的卧鹿纹金马鞍,令人啧啧称奇。D.净化网络语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尊重。 【解析】A项,并列不当,“糯米”“豆类”不属于干果,删去“干果”;B项,语序不当,应将“广泛地引起了议论”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D项,搭配不当,不是“对传承的尊重”,应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这只坚强的南瓜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在重压下迸发出惊人的力量。B.“这几年,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中科院院士赵国屏说:“从去年至今,已有四项合成生物学的项目在运行。”C.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乡村教育到底怎么了?D.对于生命现象之错综复杂,人类科学至今还只能窥其一孔,怎能异想天开要“人造生命”?【解析】冒号应改为逗号。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蕴深远的诗歌A.④③②①⑤B.②④③①⑤C.⑤③①④②D.③①④⑤②7.仿照下面语句的形式写三个句子。(3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暖风一样,是和缓的琴声;细雨一样,是飘飞的裙裾;流萤一样,是曼妙的舞步。(符合仿写要求即可)8.民俗,是活在记忆中的历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火种,是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八年级(1)班将要举行以“感悟民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7分)(1)任选下面一句诗,指出其所代表的节日,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2分)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示例:第②句是写清明节。清明不仅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2)春节期间,小龙的奶奶要求他年夜饭一定要吃饺子,大年初一要早起,不能说晦气的话……他不胜其烦,向好友抱怨奶奶的迂腐。如果你是小龙的好友,你会怎么劝说他?(2分)示例:小龙,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习俗,奶奶这么要求是出于对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大过年的,大家都想图个吉祥不是?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她。同时,让老人家开心,也是咱们晚辈应该做的。(3)在本次活动中,有同学设计了一款“春节”民俗文化图标,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示例:图标由大红灯笼和“春”字巧妙结合,大红灯笼体现中国的韵味,寓意吉祥、喜庆,用来祝福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春”字点明了春节这一主题,也给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感觉。二、阅读理解(42分)(一)(13分)乡韵自多情①河南,是一块戏曲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⑦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9.根据第③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摆谱或摆架子,拿架子,故意推脱。10.第⑤段中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或“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11.第⑥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2分)说明戏曲可以唤起浓浓乡情。12.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3分)着重从“乡亲们热爱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戏曲也给乡亲们无尽的滋养和影响”两个角度回答。13.有人说,现在喜欢地方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缺少年轻观众,地方戏正走向衰落。也有人说,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越办越红火,表明了地方戏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地方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越办越红火,确实是很好的例证。 (二)(14分)赶年集厉彦林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儿歌,赶年集,迎新年,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②我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山多岭多,交通不便。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格外客气、嘘长问短。年底时,崎岖的山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涌动。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蹦蹦跳跳地赶集、串亲戚。③春节快到了,不管贫富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花到最后一个年集上。在穷乡僻壤,赶年集,是孩子们迎新年的头等大事,多数孩子兜无分文,就是看热闹。腊月三十最后一个年集,头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我和伙伴们还是执意相约赶年集。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父亲从兜里掏出两张五角的新钱,顺手给了我一张,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时在一旁微笑着的母亲,狠狠瞪了瞪父亲一眼,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④跑出村口,只见赶集的人很多。雪后的山路被手推车、自行车和脚印踏成一条黑色弯曲的长丝带,清晰而漫长。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只记得公社供销社商店的外街用红漆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红字,工整厚重,格外显眼。集市,就在公社居地村西侧宽阔的河滩上。河里结了冰,地上是薄薄的雪,摊位沿道路两侧展开,依次摆满小树林,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⑤时近中午,年集达到了高潮。河滩上用竹席临时撑起的棚屋,一个挨一个,大勺小勺叮当响,各色小吃应有尽有,香味扑鼻。⑥赶年集有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割肉、买菜、买鞭炮,再购对联和年画。男孩子只关心鞭炮和牛肉锅、烧饼摊。女孩子只关心红绒花、红头绳和花布。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下午快散集的时候,我找到绒花摊。红绒花是一种纯手工制品,花蕊、花瓣、花叶活灵活现,粗大的麦草捆上插满密密麻麻的绒花,在风中颤动,疲倦地招引着客户。⑦“大爷,我买六朵绒花,三根红头绳!”我底气十足地说。⑧“不还价,两毛!”卖花的大爷顺手帮我插在一截高粱秸上,像是开满绒花的树枝。⑨ 望着远处手拿风车纸花的女孩,心中盘算着如何把绒花分给妹妹和操劳忙碌的母亲。这新年礼物虽小,但很珍贵,饱含温暖的年味和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等望见老家屋顶的那缕炊烟,才想起没吃午饭、肚子咕咕地叫了。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⑩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憧憬的乡俗年画,又是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缩影。⑪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年集的美好记忆和对团聚的渴望。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身穿新棉衣,手捧父母的呵护与微笑,跑进新年每一缕阳光里……(2017年01月14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4.选文通过对“赶年集”的回忆,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15.品味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本句采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家乡的集市对人们的吸引力,表达了人们赶集时的喜悦之情。16.选文第④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本段文字交代了作者小时候赶集沿途所见当时的社会背景及集市的概况,烘托了作者赶集的快乐心情,为下文写集市的热闹场面做铺垫。1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母亲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2分)慈爱。18.选文结尾写道:“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诚然,以往过年是赶年集、放鞭炮、舞狮舞龙……如今新的过年方式已成为主流,网上购物、电话拜年、抢红包……传统的年味在慢慢淡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4分)示例:是社会的进步,这是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使我们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过年,使我们能够享受丰富多彩的年味。(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说出理由即可,语言组织要准确)(三)(荆门中考)(15分)新年礼物侯发山 ①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②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③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④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李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⑤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⑥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⑦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⑧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⑨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⑩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⑪“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⑫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⑬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⑭“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⑮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19.小说第①段用大量笔墨写越来越浓的年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引出下文写“礼物”。②烘托人物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新年礼物,母亲自然也盼望女儿回家团聚。20.小说第⑥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3分)结构上:这一段是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从上文李娟想给母亲买新年礼物,转到母亲给自己送了新年礼物,从而揭示文章的主旨。21.小说第⑪段中写“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请分析“怯怯”这个词语的内涵。(3分)①她担心李娟没有收到火车票。②没有跟女儿商量就擅自做主给女儿订了回家的火车票,母亲心里不安。③女儿工作忙,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母亲担心这次自己的要求会被拒绝。22.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李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3分)①吃苦耐劳,勤奋苦干。她常年在外打工当保姆,连过年都不愿意放下工作。②孝敬长辈,疼爱母亲。她总是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能够享福。③心思细密,耐心体贴。当她意识到母亲对于自己不能回家的决定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就马上换了欢快的语气来安慰母亲。23.一边已经答应了雇主帮助照顾老太太,一边是母亲寄来了回家的火车票。你认为李娟该怎么办呢?为什么?(4分)示例一:请雇主原谅,回家陪母亲过年。母亲盼望自己回家已久,要不也不会着急地给自己订好了回家的火车票。赚再多的钱,给母亲买再多的礼物,也比不上回家陪母亲过年。示例二:耐心说服母亲,留下来陪雇主母亲过年。因为事先已经答应了雇主陪他母亲过年,虽然母亲殷殷期盼,但是做人“诚信最重要” ,等过完年再想办法回家好好陪母亲。示例三:想办法协调好时间,尽可能两边兼顾。先请几天假回家陪陪母亲,体谅母亲的思女心切,再赶回来陪雇主母亲过年,兑现自己的承诺。三、作文(50分)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温暖是黑暗中一盏指路的明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温暖是沙漠里一片葱茏的绿洲,让我们重燃生命的希望;温暖是我们摔倒时一双有力的大手,为我们送来强大的助力……请以《温暖》为题目,按要求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题二:经历是人生旅程中的足迹,是一种生命过程。有经历就有积累,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请以《经历了________,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翩然(piān)农谚(yàn)连翘(qiào)萌发(ménɡ)B.褶皱(zhě)臀部(diàn)两栖(qī)犀牛(xī)C.劫难(jié)陨石(yǔn)缄默(xián)雉鸡(zhuī)D.狩猎(shòu)沼泽(zhǎo)吞咽(yàn)粗糙(cāo) 【解析】A项,“连翘”中的“翘”应读qiáo;B项,“臀部”中的“臀”应读tún;C项,“缄默”中的“缄”应读jiān,“雉鸡”中的“雉”应读zhì。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3分)A.颗粒 覆盖 山麓 海枯石烂B.膨胀 携带 渲嚷 目空一切C.致密 追溯 调零 天衣无缝D.次第 海棠 帷幕 消声匿迹【解析】B项,“渲嚷”应写为“喧嚷”;C项,“调零”应写为“凋零”;D项,“消声匿迹”应写为“销声匿迹”。3.(哈尔滨中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____的战士,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着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A.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B.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C.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D.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结合语境中人物的身份选择词语,战士的职责是坚守阵地,渔夫的经历是搏击风浪,隐者的特点是远离世俗。搏击风浪:在风浪中奋力斗争和冲击。坚守阵地:坚决守卫,不离开阵地。远离世俗:远离人世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B.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解析】A项,句式杂糅,删去“的结果”;B项,搭配不当,“增强”与“广阔前景”不搭配,可改为“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展现了民族科技的广阔前景”;C项,成分残缺,可在“共享合作成果”后加上“的高规格论坛”。5.下列句子每句都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2)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问号改为冒号。6.(黄冈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3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②这叫逆温层。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A.③⑥⑤④①②B.④①②③⑥⑤C.③④①②⑥⑤D.④③①②⑤⑥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活泼欢快的小溪;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道旖旎绚丽的彩虹。8.(河南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图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4分)《二十四节气》图由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和两边的四幅有关节气的插图构成。中间的时间表将一年划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一个节气。两边的四幅插图依次画出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或时令(物候)特征。(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意思对即可)(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4分)示例:“二十四节气”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它对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仍有实用价值,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二、阅读理解(41分)(一)(14分)为什么有些树木是空心的刘光裕①很多大树随着年岁增长,树心会慢慢腐烂,最后成为空心,威胁大树生长。在古树相对较多的北方,空心是个大问题,如曹雪芹纪念馆前的歪脖子老槐树,北京植物园龙王庙前的老槐树等。②事实上,树木空心不止发生在北方我们所熟知的老槐树、大青树或常见大树中,在水热丰沛地区,树木的空心现象也很严重。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稀树草原上66%— 89%的物种会发生空心,树干空心直径达50%;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有37%的空心率;云南哀牢山原始森林的空心树木也相当多。③从树木生长环境与自身生长特征看,潮湿的原始森林中空心树最多,老粗矮的树木容易空心,主干比侧枝容易空心。那么,有些树木为什么会空心了呢?④1976年,生态学家丹尼尔·扎森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热带树木的心会腐烂掉》,认为树木空心是一种适应策略,空心乃自然界“无用之用”的体现。树木在闪电、火烧或真菌侵扰、动物啃噬之后,会形成空心。树木内心慢慢腐烂,营养逐步流到植物根部,被循环利用。扎森对树木空心“无用之用”的解释,听起来合乎逻辑,但长期缺乏证据,尚未被生态学家证实。⑤细细思之,当树木中心在微生物或动物作用下慢慢腐败的时候,营养首先被白蚁等昆虫大量获取,枯木中最重要的部分被雨水冲刷到地表的土壤里,这些到达地表的营养则会被地表浅根的草本植物获取,而不能到达大树的深根。树木空心后渗入土壤中的营养实际上是被大树的竞争者草本植物获取了。此外,若树木空心是一种适应性策略,理论上空心木应该吸引很多分解者和啃噬者,而现实是啃噬倒木的动物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高于空心木。所以,营养循环利用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⑥英国科学家最近在《生物学快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为什么那么多树是空心的》,认为植物空心可能是选择性地牺牲一部分化学防御来节省能量,并非如扎森所言的促进能量循环。⑦植物通常依靠化学物质来防御微生物或动物。对于长新叶新枝条、掉落老叶老枝的树木来说,像保护嫩叶嫩枝一样保护树心可能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对于较大的树木来说,树干外周的树皮通常是活的,用来运输水分、矿物质,树木要维持外周树皮通常每年要耗费5%—13%光合获取的能量。为了节约能量,很多树木的心实已死去,它既不储存能量也不传输物质。所以,树心一旦形成,化学防御物质没法更新,因此抵抗能力降低了。缺乏化学物质更新的树心自然容易受到真菌和动物的侵蚀,造成树木空心。⑧从树木物理稳定性考量,高大树木的水平侧枝通常比直立的枝干更能忍受高强度的拉升力。因此,水平侧枝通常生长更加强壮,物理性强,更耐真菌和动物腐蚀一些。硕大的侧枝同时会将拉力施加在空心树木的外周,对树皮形成选择,树木空心的现象或许还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树皮外周比树心结构复杂的现象。⑨不过,树木为何会出现空心现象,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最好的解释。有人可能还会问,为何有的植物(如伞树或竹子)的茎干生来便是空心的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那还得等待新的科研结果。9.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请简要概括。(3分)逻辑顺序。文章先说明了很多树木会发生空心的现象,接着说明人类对为什么会发生空心现象进行的研究,最后说明树木为什么会发生空心现象到目前还没有最好的解释。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条理清楚,便于读者理解。10.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子,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澳大利亚稀树草原上树木的空心率很高(或空心现象非常普遍),空心的直径也很长,进而说明了水热丰沛地区的树木空心现象也很严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1.选文中关于树木空心之谜的两个理论,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3分)不能。因为这两个理论是按照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的。这两个理论分别从树木生长环境与自身生长特征这两个角度来解释树木空心之谜,与第③段相关内容照应,且后一个理论是对前一个理论的否定,所以不能调换。12.简要分析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通常”的表达效果。(2分)“通常”起修饰限制作用,指的是正常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3.人类对树木为什么会发生空心现象的研究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示例:任何科学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探索研究。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难解之谜被揭开。(二)(安徽中考)(15分)冬眠的奥秘张劲硕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 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14.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5.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2分)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16.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不能。“几乎”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17.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同体型不冬眠老鼠的比较,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18.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3分)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三)(昆明中考)(12分)春色正中分刘汉杰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故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②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③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的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可以把树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⑤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圆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粘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⑥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放风筝”。⑦“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裴回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诗人徐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时节春色的美妙,万物的变化。(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19.根据选文内容填空。(3分) 选文②~⑥段依次从候应现象、农事播种、祭祀活动、饮食习俗和游戏活动五个方面介绍了春分的相关知识。20.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说明方法:分类别。作用:把“春祭”习俗(活动)分为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三类,并逐类介绍了它们的特点,使文章条理清楚。21.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3分)A.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恰逢春季之半,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B.选文中介绍的春分习俗,大多蕴含着祈福的美好愿望。C.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春分玩竖蛋的游戏,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D.选文引用的谚语、俗语、诗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解析】根据第⑥段“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可知C选项所说的“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是错误的。22.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什么作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作答。(3分)【材料一】 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初候梧桐开花,5天后田鼠变成鹌鹑之类的小鸟,再过5天,天空出现彩虹。(选自《百科知识》)【材料二】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选自《大自然的语言》)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动物、植物、非生物(如霜降雪飘、水冻冰化、风云变化等)三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利于指导农事,还可以帮助人们安排生活。三、作文(5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青的,也是绿的。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 很多树的树叶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垂髫(tiáo)俨然(yǎn)间隔(jiàn)寤寐(wú)B.篁竹(huánɡ)清冽(liè)佁然(yǐ)俶尔(shù)C.翕忽(xī)为嵁(kān)差互(cī)悄怆(qiǎo)D.器皿(mǐn)箬篷(ruò)峨冠(ɡuàn)篆章(zhuàn)【解析】A项,“寤寐”中的“寤”应读wù;B项,“俶尔”中的“俶”应读chù;D项,“峨冠”中的“冠”应读ɡuān。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2分)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C.潭中鱼/可百许头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3.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3分)A.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B.日光下澈(穿透) 崔氏二小生(年轻人)C.尝贻余核舟一(赠) 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D.左右流之(捞取) 道阻且跻(弯曲)【解析】跻:(路)高。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3分)A.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B.渔人甚异之 能以径寸之木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字共三十有四D.似与游者相乐 居右者椎髻仰面【解析】A项,于是/竟然;B项,代词,这/助词,的;C项,向/雕刻;D项,都是“……的人”。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3分)例:斗折蛇行A.心乐之B.犬牙差互C.钟鼓乐之D.凄神寒骨6.古诗文默写。(4分)(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4分)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情感深入” 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发生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书”指的是信。(2分)(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分)示例: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这体现了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8.(内江中考)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材料一】 手机下单、随叫随走、每公里1元……继“共享单车”后,时尚、酷炫的“共享汽车”又成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的街头一景。(摘自《深圳晚报》)【材料二】 共享交通工具的出现带给了人们低碳、便捷、经济的出行选择,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但随着共享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又出现了乱停乱放、恶意毁坏、被偷窃等新问题。(摘自《新华网》)(1)从网约车、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创新的力量真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改变?(2分)示例一:是好事(看好)。共享交通工具是企业向人口密集的公共服务区提供的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共享交通工具符合绿色出行观念,是低碳、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这是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示例二:不一定是好事(不看好)。共享交通工具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从目前全国各地推行共享交通工具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乱停乱放、恶意毁坏、被偷窃等现象会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也会影响市容市貌以及城市形象。(2)为了人人都能更好地享受“共享出行”,个人、企业、国家必须协同“共建”,请你给他们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3分)个人:加强道德约束,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文明共享。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遵循市场规律,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制定管理法规,履行监管职责。二、阅读理解(44分)(一)(6分)关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9.体会“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中连用两个“悠”字的表达效果。(3分)作者连用两个“悠”字,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举例作简要分析。(3分)主要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二)(济宁中考)(11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2分)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全,都)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引领)【解析】B项,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C项,具:详细;D项,延:邀请。1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2分)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丈夫之冠也,父命之。D.下车引之。【解析】A项,助词,无义;B项,助词,的;C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项,代词,代人,与例句同。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欧阳修《归田录》)(三)(14分)【甲】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 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3)益奇而坚(更加)(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有的人)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18.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凄苦孤寂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有才能却无法施展的不平之气。(4分)(四)(13分)虎丘记(节选)袁宏道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①,无得而状。②布席②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③,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④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⑤,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⑥;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⑦,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③剑泉⑧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⑨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⑩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④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⑪余言否耶?【注释】①雷辊(ɡǔn):雷的轰鸣声,这里指车轮滚滚声。②布席:安设筵席。③分曹部署:分批安排。曹,成对。④妍媸(chī):美和丑。⑤瓦釜: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也是原始的乐器。这里比喻低级的音乐。⑥属而和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⑦竹肉相发:竹指管乐器,肉指人的歌喉。⑧剑泉:在虎丘千人石下,相传为吴王洗剑处,又称剑池。⑨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⑩祠:祭祀。⑪识:同“志”,记忆。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而病寻作(不久)(2)恐进之兴亦阑矣(尽,消失)(3)山川兴废,信有时哉(确实)20.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B)(3分) A.最可觞客B.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C.欲祠韦苏州、白乐天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21.为什么作者说“山川兴废,信有时哉”?(3分)平远堂荒废已久,“我”准备和江进之重修它,可是不久“我”生病了,后又辞官了,这件事因此就耽搁下来,平远堂依旧荒废。22.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4分)(1)善用新鲜贴切的比喻。石光如练。(2)文笔自然清新,浅近流畅。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三、作文(50分)23.请以《________在心间流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襁褓(qiánɡ)绚丽(xuàn)堕落(zhuì)丰硕(shuò) B.奠基(diàn)抉择(jué)儒家(yú)彷徨(fánɡ)C.湛蓝(zhàn)束缚(fù)萦绕(yínɡ)蛮横(hénɡ)D.挑拨(tiǎo)卑鄙(bǐ)诬蔑(wū)逸事(yì)【解析】A项,“襁褓”中的“襁”应读qiǎnɡ,“堕落”中的“堕”应读duò;B项,“儒家”中的“儒”应读rú;C项,“蛮横”中的“横”应读hènɡ。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3分)A.悲愤 恐怖 赋予 光明正大B.捶击 畅游 前缘 不修边副C.顽固 饱满 宣告 招摇装骗D.狡辨 枯燥 挚爱 行将旧木【解析】B项,“不修边副”应写为“不修边幅”;C项,“招摇装骗”应写为“招摇撞骗”;D项,“狡辨”应写为“狡辩”,“行将旧木”应写为“行将就木”。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这件事你怎么解释都难以自圆其说。B.台风来袭,一叶小舟在风口浪尖飘忽不定。C.那些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是不会交到真朋友的。D.对他的错,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不应该袖手旁观。【解析】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4.(襄阳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B.4月19日,庞公大桥江心主墩开始钻孔,此桥建成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C.《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将对古城墙的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入,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解析】A项,“兴衰”是两个方面,应改为“兴盛”;B项,搭配不当,“缓解”与“现状”不能搭配,应把“缓解”改为“改善”;D项,缺少主语,应把“使得”删去。 5.(南京中考)下列文中横线处需要补写一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学校,礼堂,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进行。围绕“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诗人”这一辩题,正方代表率先发言:“以后人类诗人将被机器人诗人所取代。机器人‘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出版了。这说明机器人通过学习,可以迅速地掌握写作诗歌的本领,创作出大量合辙押韵的诗歌。”“不可能!机器人诗人是不可能取代人类诗人的!机器人写诗,不是创作,只是套用和拼凑已有的诗歌。________________”双方队员唇枪舌剑,我完全被吸引了。是呀,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我陷入了沉思……A.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训练多了也就会了。B.这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说得再好,也就是模仿。C.这就像熟能生巧一样,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写得好。D.这就像邯郸学步一样,一味地模仿,以致四不像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先观察语境——机器人作诗的特点;再观察选项——都以“这就像”开头,是在对前面的文本信息作比喻说明;B项强调了形式上的好代替不了实质,最契合语境。A项,突出了自然而然的变化;C项,侧重积少成多,熟能生巧;D项,强调一味无原则地模仿。6.(怀化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B.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解析】A项,表约数的数字之间,不用顿号;B项,将双引号改为书名号;D项,将句末问号改为句号。7.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D)(3分)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解析】A项,保尔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B项,没有达雅陪同;C项,保尔有过自杀念头。8.班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1)【拟写标题】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2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一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该校结合“完美教室”缔造、“书香校园”创建、“高效课堂”建设等工作,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及“八礼四仪”的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是非分明、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人才。此次活动让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示例:市一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2)【编写标语】为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请你完成下面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2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强国梦(3)【展示口语】班级将举办“八礼四仪”演讲比赛,如果你是主持人,开场白你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50字左右。(4分)示例:老师、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弘扬四海!“八礼四仪”演讲比赛现在正式开始。二、阅读理解(41分)(一)(14分)成为你自己周国平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②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选自《只有一个人生》,有删减)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成为你自己。10.第③段中“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括。(3分)“此”指代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变成拿破仑。11.作者论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4分)“你自己”具有的特点: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怎样成为“你自己”:①意识到“自我”的宝贵;②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12.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问答句式进行说理,有何作用?(4分)显得亲切自然,使读者易于接受;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使说理层层递进,条理清晰。 (二)(海南中考)(13分)有一种精神叫专一周云龙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14.选文的第②③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这一中心论点。15.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C)(3分)A.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B.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D.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绛【解析】A项侧重的是珍惜时间,B项是说信念的重要,C项侧重心无旁骛,D项阐述自己对自己成长的作用,而本文论点在于用心专一,所以C选项合适。16.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阐述“专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三)(14分)敢做先锋 不当看客①先锋是社会的先导、国家的栋梁。争做先锋,是青年的朝气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歌德曾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年华焕发出绚丽光彩,是每一位青年人的责任所系。青年人有梦想、不苟且、做先锋,才能铸就“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成就“青春之中国”。②我们的社会向来不缺少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然而,也有极少数青年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裹挟、功利心态的侵蚀,选择做无所事事的过客或麻木不仁的看客,甘愿当空心人。当别人乐善好施时,他嘲笑人家;当别人坚守原则时,他轻视人家;当别人奋力打拼时,他鄙夷人家。当青春被负能量充塞,又何来那么一股子冲劲与闯劲?③人的生命何其短暂,韶华何其难留,谁也没有资格去挥霍自己的青春。鲁迅先生说过,对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有很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不同的生命质量。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尽管道路充满泥泞,但“前进的”青年多了起来,就会带领和团结更多的人在坚守和平凡中创造非凡。④陈毅同志曾经说:“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先锋责任的完成,只有从斗争锻炼中可以得到。”心中有梦,何惧远方。你曾经摔跤的地方,也许就是通往成功之途的出发地;你曾经努力的方向,也许就是你赢得人生精彩的前奏曲。青春的世界,在诗人看来,“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是青年改天换地的精神,这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⑤在这个筑梦圆梦的时代,青年一代更当敢做先锋,勤于追梦。如果青年一代在最该奋斗的年龄失去远航的动力、搏击的能量,历史就不会进步,事业就不会发展。对于青年人来说,经历了酣畅淋漓的奋斗,哪怕没有成为某一领域的“先锋”,依然可以领略到走出小天地后的大格局,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文/辛士红,有删改) 17.本文的题目有何特点?(2分)以对偶的句式呈现;表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18.请指出第②段的分论点,并补充一个正面论据。(3分)分论点:我们的社会向来不缺少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论据:空军上校、一级飞行员李剑英在飞机遇到事故时,为了保护飞机下方的密集的村庄和人群,放弃跳伞求生机会,将飞机迫降,不幸殉难。19.第③段中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说说你的理解。(4分)对本段的分论点进行论证,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不同的生命质量,“前进的”青年多了起来,就会带领和团结更多的人在坚守和平凡中创造非凡。20.把第④段画线句中的两个“也许”删去行不行,为什么?(2分)不行。删去后句子的含义就会绝对化,与事实不符。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与严密。21.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我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3分)敢做先锋,不当看客;披坚执锐,勇于担当;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敢做先锋,勤于追梦。三、作文(50分)22.请以《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和校名。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C)(3分)A.浪沫(mò)雾霭(mái)汩汩(ɡǔ)怒不可遏(ě) B.轧花(yà)砾石(lì)蠕动(rú)接踵而至(chónɡ)C.拾级(shè)翌日(yì)穹顶(qiónɡ)纷至沓来(tà)D.草甸(diàn)矗立(zhù)翡翠(fěi)如丝如缕(lǚ)【解析】A项,“雾霭”中的“霭”应读ǎi,“怒不可遏”中的“遏”应读è;B项,“接踵而至”中的“踵”应读zhǒnɡ;D项,“矗立”中的“矗”应读chù。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B)(3分)A.喧哗 苍劲 映照 五彩斑澜B.蔓延 缭绕 颠簸 瞬息万变C.陡峭 俯瞰 蜿蜒 名符其实D.霎时 懈怠 恭顺 穿流不息【解析】A项,“五彩斑澜”应为“五彩斑斓”;C项,“名符其实”应为“名副其实”;D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B.今年“十一”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地风云变幻,影响了人们出去旅游的心情。C.这位老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虽然退休了,但前往寻医问药的人依然络绎不绝。D.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在千姿百态的雪雕上,真让人目眩神迷啊。【解析】风云变幻: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不能用来形容天气。4.(滨州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解析】A项,重复赘余,“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删去其一;B项,动宾搭配不当,“开启”和“开辟”对调位置;C项,关联词语不当,“但”改为“也”。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D)(3分)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________。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________,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B)(3分)A.《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藏族作家B.《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法国作家C.《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藏北游历》D.《壶口瀑布》——梁衡——当代作家【解析】马克·吐温是美国人。7.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3分)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李华:王明同学,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汉字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练习书法,劳逸结合,既可以提高书写能力,又可以培养性情,传承中华文化,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你说对吗?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8.(济宁中考)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如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个字。毛笔书写的“人”字像打开的书,三本打开的书形成“众”字,刻有繁体“書”字的印章点缀其间,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2)下图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通知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作家来我校作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学校办公室2017年4月19日①格式上: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两行写在右下方。②内容上:正文应指出报告地点。二、阅读理解(43分)(一)(17分)白马湖朱自清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保管一百个人中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坏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据说从前(宋时)有个姓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假使你乐意搜集,或也可编成一本小书,交北新书局印去。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也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早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围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的。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黑暗里摸索、醉着回去。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在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惝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的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疾,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足以减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9.白马湖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分)白马湖清静幽雅的景色以及与丏翁等朋友的和谐相处,使作者对这个地方难以忘怀,以至几年后仍念念不忘。10.第二段中,作者屡次提到“不坏”,真的只是“不坏”吗?你怎么理解?(3分)作者说“不坏”只是一个谦虚而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是“很好”。11.文中第三段,作者用了两个“如你所想到的”,去掉好不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去掉不好。因为作者在这里想表达的语气是很亲切的,仿佛在和老朋友商讨一样,所以用“如你所想到的”。如果去掉的话,就是一种直白的告诉,没有亲切感。12.阅读全文,认真体会下列括号里的词在句中表达的作用。(4分)(1)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笼”字写出了雾轻盈、透明的特点,给人以一种缥缈的感觉。 (2)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滴”字生动、传神地写出春回大地,山上的花草树木受到雨水的润泽,发荣滋长,青葱翠绿的样子。13.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怀念白马湖吗?还有什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4分)不仅仅是怀念白马湖,还怀念自己的朋友。从最后一段“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可以看出。(二)(15分)夏日草原席慕蓉若是问我,每次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有过几次,正当七月,刚好经过蒙古国中央省或者近库布斯固勒省境内那些辽阔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赶快下车走路。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开阔到无趣的地步,相反,它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又像是转侧的女体,这里那里总有一些圆润的隆起;总会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好登上眼前这座广阔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动向和美丽的线条。即使有时在更远处真的有比较高大的山脉,那和草原连接起来的山坡坡度也不大,无论是步行或是骑马,都可以从山下从从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铺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草。草原是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而我自己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如果我把身体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那极远处微微起伏的地平线也绕着我转一圈而无始无终;也就是说,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样。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我当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许多的艰难之处,可是,七八月间,时当草原的盛夏,阳光静好,青草繁茂,鹰雕从云层下低飞掠过,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弹跳得好远,还不断发出“嘎”的鸣叫,旷野无人,只有轻柔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天堂了吧?草原深处,有时会遇见一泓弯泉极尽曲折地流过。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长长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流势,忽左忽右轻轻摆荡,连几颗小石子的滚动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时分,从山腰往下眺望,那样一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一条灰紫色的发亮的缎带,在暗绿的旷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从何处起始,到何处终结。然而,我深信,几千年来我的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14.说说看,文章开头第一、二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3分)第一、二段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行文定下了欢畅的情感基调。15.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日草原的?作者的感受是什么?(4分)视觉舒展,云影与天光,草的芳香;作者的感受是欢畅快意。16.“夏日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欢畅快意”表达出来的。(4分)作者在文章开头运用一个设问将读者的视野和思绪带入“七八月的草原”,然后从视觉描绘了草原特有的云影与天光,再从嗅觉上描绘了草的芳香,最后思古绘今,表达了对夏日草原的赞美之情。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蒙古草原比作“海浪”“女体”,生动形象地写出草原优美的起伏、壮阔的形态以及柔美的线条,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三)(11分)贝多芬传(节选) 他身材矮胖,脖子粗壮,一副运动员的骨架,红砖色的宽大脸庞,只是到了晚年,皮肤才变得萎黄和病态,尤其是冬天,远离田野、足不出户时,更是如此。他前额宽广且隆起,深黑色的头发异常浓密,乱蓬蓬地竖着,似乎从未梳理过,颇像“美杜莎的蛇发”。他眼中燃烧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使见到他的人无不为之震惊,但大多数人辨别不出其中细微的差别。因为这双眼睛闪烁着一种野性的光芒,衬上古铜色而略显悲壮的脸,看上去像是黑的,其实是蓝灰色。一旦感情冲动或者生气,这双小且深陷的眼睛便突然睁大,眼珠在眼眶中滴溜溜地转动,如实地反映出其中全部思想。他忧郁的目光常常转向上空。阔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真是狮子的相貌!嘴倒长得颇秀气,但下唇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刚劲有力,似乎可以磕碎核桃,右下巴有个深深的小窝,使整个面部显得古怪而不对称。据莫舍勒斯说,“他的微笑很美,谈话时神态亲切可爱。而笑起来却不讨人喜欢,粗鲁、难看,而且短促”,好像那种对快乐不甚习惯的笑。他脸上的表情总是落落寡合,仿佛患了“无法治愈的忧郁症”。1825年,雷尔斯托普曾说,看到他温柔的眼睛里那种极度痛苦的神情,好不容易才忍住没让眼泪流下来。一年以后,勃劳恩·封·勃劳恩塔尔在一家啤酒店遇见他,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根长长的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晚年时愈来愈常见的姿态。一位朋友和他说话。他凄然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记录本,像聋子经常做的那样,尖着嗓子叫对方把想说的话写出来。他面部表情常常变化,有时因抓住了突如其来的灵感,哪怕在大街上,那表情也会让行人吓一大跳;有时无意中撞见他坐在钢琴面前,“整个脸部肌肉膨起,血脉奋张,狠巴巴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唇抖动着,像把鬼神召来却又请不走的魔法师”。十足一个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尤里乌斯·贝内狄克特说是“李尔王”。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房子简陋的小阁楼上。他原籍弗朗德勒,父亲是个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佣,一个厨师的女儿,最初嫁给一个官宦之家的侍从,丈夫死后跟了贝多芬的父亲。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艰辛,缺少家庭温暖,不像莫扎特有家人的呵护。从一开始,生活于他就是一场悲壮的战斗。他父亲想开发他的音乐天赋,好把他当神童来炫耀。儿子刚4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钉在羽管键琴面前,或者把他关在房间里,逼着他练小提琴。繁重的作业把他累得死去活来,差一点让他恨死了音乐这门艺术,以致必得使用暴力才能强迫他学下去。贝多芬从少年时代便需为生计发愁,不得不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11岁那年,他加入剧院的乐队。13岁当上管风琴乐手。1787年,他失去了他所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慈祥,那么值得我爱,她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啊!当我能够喊出母亲这个温馨的名字,而她又听得见的时候,有谁能比我更幸福呢?” 她是患肺病死的,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这种病,常常感到不舒服。除此以外,他还患有比病更折磨人的忧郁症。17岁时,他已经是一家之长,担负起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酗酒的父亲无法撑持门户,他只好羞惭地请求剧院让他的父亲退休。人家担心做父亲的拿了钱去挥霍,便将退休金交给儿子。这些伤心事在他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幸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感情上的依傍。他一直非常珍惜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奥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和诗歌。她成了他儿时的友伴,两人之间也许产生过感情。后来,埃莱奥诺尔嫁给了韦格勒医生。韦格勒医生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这一点,从韦格勒和埃莱奥诺尔与他来往的书信中可以看得出来。18.选文一开始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作者从身材写到面庞,从毛发写到眼睛,从五官写到表情,细腻生动地展示了贝多芬与众不同的体貌特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世界,显示出人物的遭遇和生活经历。19.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主要内容。(3分)介绍贝多芬的身世及悲惨凄凉中也有温馨的童年时代。20.我国先贤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贝多芬的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请以贝多芬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精神实质的。(4分)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佳作。三、作文(50分)21.请将题目《走,让我们一起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抟(tuán)濠梁(háo)·鱼(tiáo)南冥(mín)B.嘉肴(yáo)修睦(mù)职分(fèn)厌恶(wù)C.伯乐(bái)骈死(pián)槽枥(lì)挂罥(juàn)D.塘坳(ào)广厦(xià)突兀(wù)庇护(bì) 【解析】A项,“南冥”中的“冥”应读mínɡ;C项,“伯乐”中的“伯”应读bó;D项,“广厦”中的“厦”应读shà。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A.宫使驱将惜不得(吝惜)B.执策而临之(来到)C.不知其旨也(味美)D.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解析】临:面对。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2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系向牛头充炭直D.一食或尽粟一石【解析】A项,“冥”同“溟”,海;B项,“与”同“举”,推举;C项,“直”同“值”,价格。4.下列选项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2分)例:策之不以其道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齐谐》者,志怪者也D.请循其本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2分)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B.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 C.化而为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解析】A项,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都是“怎么,哪里”的意思;C项,表顺接/表转折;D项,表推测/表选择。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2分)例句:南冥者,天池也。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D.呜呼!其真无马邪?【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判断句式。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C)(2分)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时,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B.《马说》的作者韩愈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汇集了战国至秦汉间的儒家论著。D.《北冥有鱼》出自《庄子》一书的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解析】A项,“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错误,应为“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B项,韩愈是唐朝人;D项,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8.古诗文默写。(6分)(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3)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的精神品质的诗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正像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一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成都中考)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0分)(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3分)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 冯有财 谢满金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 赵安娜 杜丽莎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 王笃志 刘致远用意:对优秀品质的追求。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取名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2)下面是一篇有关“名字”的短文,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①成年之前未入社会时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②密切相关。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③诸葛亮字孔明;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的,如岳飞字鹏举;还有④名与字意思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3)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句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3分)①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示例: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姓名:蒋力行 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①姓名:张天宇 解说:张开心灵之翅,翱翔天宇之间。②姓名:李怡然 解说:怡然自乐,开心无比。 二、阅读理解(40分)(一)(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0.下列对古诗词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3分)A.本诗的前两句中,一个“怒”字运用比喻,写出了秋风气势之猛,一个“卷”字写出了人们受害之重。B.“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是激愤之词,诗人因贫困面对大风刮走的茅草心急如焚,“群童”因贫困而冒风抱走不值钱的茅草。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的种种痛苦,让人想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句诗。D.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襟。【解析】“怒”字运用了拟人。11.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作者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推己及人,仍然表现出了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二)(10分)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2)志怪者也(记载)(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向上)(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尽头)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只鹏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14.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三)(16分)【甲】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 张之万之马张尚书①之万,畜②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③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④,询其故,曰:“ 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也,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注释】①尚书:官职名称,相当于今之部长。②畜:畜养。③固:坚持。④怪之:以之为怪。怪:感到奇怪。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2)执策而临之(握,拿着)(3)询其故(原因)(4)遂退金收马(于是,就)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3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人不知而不愠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遂为掀下 不足为外人道也D.此乃劣马也 乃不知有汉【解析】A项,都是表转折的意思;B项,况且/和;C项,被/向,对;D项,是/竟然。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2)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等到他骑上马,马仍像从前一样温顺善良,原来是这马希望跟随(自己原来的)主人。18.【乙】文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马的劣和良的不同表现,且红马的本领是日行千里。(2分)19.结合【甲】文,说说【乙】文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文章试作分析。(3分)通过军人喜爱马、买到马却不能骑上它,换了几个人都被马从背上掀下来的事例,告诉人们做事要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8分)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③为仁孑孑④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节选自韩愈《原道》)【注释】①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孑(jié):谨小慎微的样子。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博爱之谓仁(叫作,称作)(2)老子之小仁义(认为……小,轻视)21.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1分)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2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好比)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23.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不一致。分析: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义而言,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而自己所说的“道德”包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认的道德。【参考译文】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观念狭小。好比坐在里井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认为仁,把谨小慎微认为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把他观念里的道当作道,不是我所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观念里的德当作德,不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和义说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三、作文(50分) 24.请以《有________相伴滋味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不少于600字。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汇编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汇编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汇编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汇编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汇编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随堂测试 预习测试含答案汇编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汇编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集(共8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及综合测试题附答案(共6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集体备课(内含6个单元)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9 22:07:28
页数:98
价格:¥8
大小:1.85 MB
文章作者:追求真实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