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及综合测试题附答案(共6套)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6

2/76

剩余7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及综合测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文中的内容和深意。2.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能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能够区分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的异同。学会写新闻及采访。(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3.运用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反复练习,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运用默读的方法加快阅读速度:在比较和感受中,归纳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和感悟。4.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蒙感。【核心素养】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知道新闻的几分,并准确的在新闻中找出来。【重难点】1.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简练、严密的特点。2.能正确客观的看待战争。【评价任务】对于新闻体载的理解和认识,对单元中重点字词的记忆和书写。【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消息二则》选编了两则关于解放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消息,作品依时叙事,短小凝练,点面结合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大无畏精神,展示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歌颂与赞美之情。\n(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奖者、颁发机构以及相关新闻背景,同时特别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篇消息以翔实的材料和缜密的行文,全面地表现了诺贝尔奖颁发的严肃性和公正性。(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以形象化的描写,鲜明而艺术地再现了1982年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动人场面,突出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自豪之情。(4)《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报道以完整直观的脉络记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歼15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全文铺排有序,主次分明,用平实的文风展现了我国海军事业蓬勃发展的骄人风采。(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新闻评论运用了举例、对比论证等,证明了"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这一中心论点,表明中国会铭记历史,矢志捍卫世界和平。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梦碎雅典》选段,回答问题。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本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单元,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n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B.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D.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表现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反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鼓舞人民的斗志。【教学反思】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而望(qiào)B.瞬间(shùn)    酷似(kù)     屏息敛声(píng)\nC.沸腾(fèi)    一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D.旋风(xuàn)    赢得(yíng)    惊讶不已(yà)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之后,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对此予以严厉谴责,揭露一些国外媒体的荒谬言论。(荒谬:极端错误的,不合情理的。)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锐不可当:尖锐得不可抵挡。)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n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B.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D.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表现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反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鼓舞人民的斗志。6.修改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句子。(6分)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⑤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主旨。(1)第句,修改意见:(2)第句,修改意见:(3)第句,修改意见:7.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写成一句话新闻,并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昨日,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对2016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份的考生被取消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通告》称,鉴于31名考生中大多数系未成年人,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本着“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原则,故不对外公布这31名考生的姓名及相关信息。(1)我来发布一句话新闻:(2)我的启示:8.综合性学习:新闻。(6分)【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n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比例12.7%1.6%30.5%56.2%(1)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2分)【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谁给了莫言奖金?》《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莫言代言天价香烟诺奖只是过眼烟云》《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2)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答一点即可)(2分)【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3)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n(2分)方案一分析:方案二分析:二、阅读与欣赏。(30分)(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4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9.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说说选文开头画横线部分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10.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句的加点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1)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n渡完。(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11.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选文内容试分析其作用。(3分)12.选文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0分)直上九霄揽明月一舞衣袖,西昌城内,“嫦娥”翩翩启程,飞向遥远月宫。流传千年的传说,这一刻变为现实。飞天的嫦娥映衬着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组成一幅美妙图景。清晨的一场雨没有阻挡住10时起出现的阳光,卫星按预定时间开始发射。“各号注意,一分钟准备!”18时04分,卫星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发射塔架与火箭相连的线缆瞬间脱落,搭架摆杆迅速移开。“10、9、8……”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点火!”“起飞!”18时05分04秒,乳白色的火箭喷射出橘红色的熊熊火焰,火焰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飞向浩瀚太空。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此时,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尽管夜幕尚未完全降临,但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18时30分,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报告,星箭成功分离。紧接着,经过测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数据,卫星进入近地点为205公里,远地点为50930公里,周期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n控制中心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骄傲的嫦娥只用了3年,就托举着自主创新的嫦娥进入太空。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至今,中国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均在8万公里以内。而“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据报道,从1958年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起,美苏欧日在49年时间里123次探访月球,实现了6次共12人的载人登月。2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尽管我们晚了,但在历史长河中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并不算长。能够代表全国人民送中国的首位月球使者上天,是我们科技人员的荣幸与骄傲。”而据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从绕月探测工程2004年初正式立项,到现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节约的嫦娥14亿元的花费,仅相当于修14公里高速路。栾恩杰还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作为“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于2004年初正式立项。栾恩杰介绍说,从2004年初立项研制到发射,总共用了3年半时间;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目前国内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中国探月工程以好、快、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诗意的嫦娥从“探月”改为“嫦娥”,还选在“月亮之城”。“这颗卫星最初叫‘探月一号’,后来改为‘嫦娥一号’这个诗意的名字。”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嫦娥’从‘月亮城’升起,这本身不就是\n件富有诗意的事情吗?”神话传说和古典诗词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宫”,常常是代表着思念、爱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而且在“嫦娥一号”的升空地西昌,人们把美丽勤劳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儿”。13.这则新闻选用了四个小标题,请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14.简要分析“骄傲的嫦娥”这一部分的写作特色。(3分)15.你认为中国首个探月卫星用“嫦娥一号”命名恰当吗?为什么?(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6~19题。(13分)梦碎雅典马小林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n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16.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3分)17.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18.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3分)\n19.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4分)三、写作与表达。(50分)20. 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 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查参考答案:1.D2.C3.C4.B5.A6.(1)①在“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2)④去掉“多”或“近”(3)⑤“表现”改为“体现”7.(1)重庆市31名违规考生被取消今年高校招生录取资格。(2)高考招生公平公正(或我们应诚信做人)。8.(1)示例: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等)(2)吸引读者(或“提示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或“评价内容,表达报纸的立场及态度”)(3)方案一: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方案二: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但相对延迟,滞后。9.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或者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10.(1)“至发电时止”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电文的时间之前,这里适当采用文言词,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准确精炼、铿锵有力(意思相近即可)。\n(2)首先“歼灭”与“击溃”词义有所区别,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歼灭及击溃,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意思相近即可)。11.议论。作用: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2.(1)详略处理得当,不平均用笔力,更能突出文章中心;(2)详写东路军战况是因东路遭遇之敌防线巩固、抵抗较为顽强,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这种详略的安排更能突出解放军英勇善战。13.(1)四个小标题概括了“嫦娥一号”从发射、研制到取名的全过程,具有概括内容的作用。(2)小标题用凝练的语言高度赞扬了我国科学家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资金研制出“嫦娥一号”的壮举。(3)每个小题标由五字短语构成,这些小标题充分体现了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壮举。14.(1)列数字增加说服力,中国航天人仅用3年时间就使中国的卫星从距离地球8万公里以内上升到整整38万公里,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离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作对比增强说服力,从前苏联、美苏欧日与中国用了3年时间,证明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是中国人的骄傲。15.恰当。“嫦娥”是月亮女神,代表我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代表着他们想探求月亮奥秘的美好愿望,用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名字,表明了我国人民探月的美好愿望的实现。而且“嫦娥一号”的升空地西昌被称为“月亮城”,“嫦娥”在西昌起飞显得富有诗情画意。16.导语。作用: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7.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18.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n19.“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命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或传记所记人物的人生经历,共鸣其感情,领悟其思想,以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类文本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3.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4.通过比较等方法形成阅读回忆性散文及传记一类文体的基本思维方式,透过作者多样的语言风格还原传主的本色生活与精神光辉,并尝试初步赏析。【核心素养】(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通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用心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重难点】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品格,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内容,体会文章中字里行间对人物的深厚情感。学习文章在平时的叙述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评价任务】阅读现代文,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n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第一部分内容,阅读内容,阅读本单元,主要是回忆性散文与传记。《藤野先生》是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社戏》之后的又一篇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是《朝花夕拾》里颇受鲁迅先生本人青睐的一篇散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了解藤野先生,感受两个来自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与别样追求却同样让人仰视和崇敬的伟大人物。《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列夫·托尔斯泰》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目的是让学生感悟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现行的部编教材是以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的,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本篇文章在本单元中重点是要把握传记也能刻画灵活生动上。第二部分是写作。作文写作训练的要求是学写与单元选文内容紧密相扣的传记。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阅读与作文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综合性学习属于传统文化范畴。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问题。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n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这一声”指的是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又是什么?3.“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何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具有传记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同时注重艺术表现。学习时要把握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风格多样的语言。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n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教学反思】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烂熳(màn)匿名(ruò)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长髯(rán)吹嘘(xū)C.不逊(sùn)禁锢(ɡ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窒息(zhì)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n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4分)A.时雨点红桃千树a.山静无人水自流B.亭闲有竹春常在b.春风吹绿柳万枝C.无意东风花半露c.夜市千灯照碧云D.晴空一镜悬明月d.有闲春色燕双飞\n7.名著填空。(3分)法布尔有一部作品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这部作品是《》,法布尔因此被称为“”。8.模仿例句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4分)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9.自主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材料一:在肯德基餐厅的一隅,一个孩子正贪婪地啃着鸡大腿。父亲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只是充当陪客。材料二:台灯下,孩子们伏在写字台前“奋笔疾书”。父母坐在一旁,或是举头望明月(监视),或是低头思故乡(瞌睡)。材料三:各大学开学的时候,一群比自己父母长得都高大的“大男孩”和“小姑娘”们站在一旁,他们的父母却气喘吁吁地为其办理各种入学手续。材料四:电影《狐狸的故事》:当小狐狸还娇滴滴地在老狐狸身边撒娇时,身为父母的老狐狸却无情地把它们从家中赶走。那些被老狐狸咬伤并赶走的小狐狸眼中充满着忧伤和委屈,然而老狐狸则是义无反顾的坚决和果断。二、阅读与欣赏。(33分)(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第10~13题。(12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n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0.“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11.“这一声”指的是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12.“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何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4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4~20题。(18分)默读父亲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n”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九岁初入大学的那年。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n④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经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几件事。(3分)15.第②段中画横线句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16.得知父亲躲起来注视颁奖大会,“我木然”,怎样理解“我”当时的感受?(2分)17.父亲说“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18.“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指的是什么?(2分)19.“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20.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n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吗?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昊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跌宕自喜”。“跌宕自喜”是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n鲁迅作文,就是这样的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糅杂在一起,难分难解。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好看,一则曰:好玩。21.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2分)22.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2分)23.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24.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义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2分)25.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三、写作与表达。(5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n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题目:我最好的朋友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以记叙为主,要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参考答案1.B2.B3.C4.C5.C6.A—bB—aC—dD—c7.昆虫记昆虫界的荷马8.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能成钢。(或蜡烛,如果害怕熄灭,那它永远不能发光。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9.现在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动物却知道让子女独立。10.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11.日本学生喊的“万岁”;伤害了民族自尊心。12.说明看热闹的人完全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对麻木不仁的中国人表示失望和悲哀)。13.决定弃医从文;表达了鲁迅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责任感。14.父亲在冬天为病中的儿子买冰棍;父亲躲在角落里注视颁奖大会;父亲为儿子买收录机并教育他如何做人。15.高兴、自豪以及对儿子的重视。16.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痛心。17.没有优裕的物质生活同样可以生存,人活的是志气。18.把爱无私地给了儿女并正视艰难的生活。19.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他的生活中来。20.伟大、深沉、无私的父爱;正视艰难生活的刚毅伟岸。21.示例:不妥协、不屈服、不奉迎。(意思对即可)22.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n23.过渡或承上启下。24.示例:智慧、聪明、轻松、自如、深刻、精准。(答案不唯一)25.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一些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理解其含义。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了解诗文创设的优美意境,了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等写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还原作者观景时的情景和视角,在脑海中再现作者描绘的景物,体会景物的特点。感受诗文意境,感受山川之美,体会作者寄托于山水中的情感。(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核心素养】了解诗文创设的优美意境,了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等写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重难点】1.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引导学生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习作者描写自然风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评价任务】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方法,学习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前后勾连等方法,去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n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郦道元的《三峡》: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短文二篇》:是两篇风格迥异的写景短章,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之秀美,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与朱元思书》:以书札形式,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唐诗五首》:选入从初唐到中唐的五首唐人律诗,有五言,有七言,或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或摹写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或点染西湖早春气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五首诗歌,遣词造句、意境格调各有特点,颇值品味。“写作”的内容是“学习描写景物”,主要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语、修辞对景物进行多角度描写的能力,以及运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将前面课文中学到的写景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西湖袁宏道从武林门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n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1.给加点的字注音。(1)突兀()(2)即棹()小舟入湖(3)已不觉目酣()神醉(4)波纹如绫()2.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即棹小舟入湖(名词,船桨,这里做动词,划桨)B.已不觉目酣神醉(喝醉酒)C.觅阿宾旧住僧房(寻找)D.余游西湖始此(开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茶毕,即棹小舟入湖。(2)已不觉目酣神醉。4.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5.按下面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1)作者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2)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心态的句子是:。6.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具有传记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同时注重艺术表现。学习时要\n把握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风格多样的语言。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曦月落晖水皆缥碧急湍甚箭B.征蓬燕然互相轩邈泠泠作响C.东皋徙倚嘤嘤成韵鸢飞戾天D.萋萋侯骑经纶世务沉鳞竞跃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走)长歌怀采薇(大声喊)C.从流飘荡(跟、随)浅草才能没马蹄(刚刚可以)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单车欲问边(慰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实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教学反思】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n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襄陵(xiānɡ)绝(yǎn)藻、荇交横(xìn)竹柏(bǎi)B.属引(zhǔ)飞漱(sòu)竞跃(jìnɡ)素湍(tuān)C.御风(yù)猿鸣(yuán)好鸟相鸣(hǎo)鹦鹉洲(yīnɡwǔ)D.缥碧(piǎo)经纶(lún)重岩叠嶂(zhànɡ)燕然(yān)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曦月落晖水皆缥碧急湍甚箭B.征蓬燕然互相轩邈泠泠作响C.东皋徙倚嘤嘤成韵鸢飞戾天D.萋萋侯骑经纶世务沉鳞竞跃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走)长歌怀采薇(大声喊)C.从流飘荡(跟、随)浅草才能没马蹄(刚刚可以)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单车欲问边(慰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实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n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5.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A.②③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①③②6.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鹤楼》——崔颢——唐代B.《与朱元思书》——吴均——唐代C.《水经注》——郦道元——北魏D.《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7.默写填空。(8分)(1)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渡荆门送别》中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4)《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5)《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动的句子是:,\n。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是:,。(6)《记承天寺夜游》中对月色加以描写的语句是:。8.观察下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二、阅读与欣赏。(共4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3分)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其源殆可熟物(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n(6)书以付过10.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11.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3分)(1)出游时间:(2)地点:(3)到家时间:12.找出文中描写潭中水的语句。(2分)13.请分析作者“不复甚寐,书以付过”的原因。(3分)(二)西湖(15分)袁宏道从武林门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14.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1)突兀()(2)即棹()小舟入湖(3)已不觉目酣()神醉(4)波纹如绫()15.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即棹小舟入湖(名词,船桨,这里做动词,划桨)\nB.已不觉目酣神醉(喝醉酒)C.觅阿宾旧住僧房(寻找)D.余游西湖始此(开始)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茶毕,即棹小舟入湖。(2)已不觉目酣神醉。17.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2分)18.按下面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2分)(1)作者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2)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心态的句子是:。19.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3分)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美哉陶公①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②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蒙眬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死便埋我。”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③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n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④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⑤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⑥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⑦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⑧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⑨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⑩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⑪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⑫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n21.请结合语境写出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3分)22.阅读第②段,说说陶渊明为什么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引为知己?(3分)23.“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这座“最辉煌的宫殿”指的是什么?这一设计表达了陶渊明怎样的理想与情怀?(3分)24.有人说“隐逸”是消极遁世,是对人生的逃避。联系本文,说说你的看法。(2分)三、写作与表达。(5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词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确实,我们所读过的很多名篇,都能证明王国维先生的这一论断。不单所读的作品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见之景、所用之物,哪一样不关联着人的感情?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在《风景谈》中甚至说:人是风景的构成者,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增添了自然界的景色,其实,人是最好的风景。请根据你的认识、经历或想象,以“一景一物总关情”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n(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请你打开思路,选择熟识的人、事、物、景、情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介绍说明等等,请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作文。(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5)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C2.D3.B4.C5.A6.B7.(1)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8.示例一: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画的主体是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枝繁叶茂,四周云雾缭绕,远处是数座钻出云雾的山峰。这松树仿佛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而松树紧挨一方巨大的岩石,树干的下部隐入山石中,原来它能高驾于峰顶云端,源自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自强不息、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幅画融主观与客观、静与动、自然与理趣于一体,构思不落窠臼,手法以形传神,具有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示例二: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这幅画主体是一棵松树,树枝向右边伸展,仿佛是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松树傍依一块巨石,将根扎到山石深处,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势。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把松树烘托得更加坚韧和挺拔。整幅画气韵生动,浑然一体,匠心独运,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发人深思。9.(1)差不多,大概(2)沿着\n(3)是(4)看,看到(5)睡(6)写10.山崖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11.(1)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白水佛迹院(3)二鼓12.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3.作者对白天的景色印象深刻,陶醉于那优美的景色,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给幼子苏过。14.wùzhàohānlínɡ15.B16.(1)喝完了茶,就划着小船进了西湖。(2)已经不知不觉让人看得如醉如痴了。17.从武林门出西行,到昭庆,然后棹小舟入湖。18.(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2)不觉目酣神醉,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19.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发一样起伏。刚一抬头放眼,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20.酷爱人生,心界空灵、幽美、纯真。21.生动形象地写出朝廷的纷争在他心中是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的。22.刘伶“以酒为务”,酒龄长,酒龄大,世所公认,性格爽直,不求闻达。陶公也“性嗜酒”,自认为性气相投,故陶渊明将他引为知己。23.它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乐的社会图景。与东晋末年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一种社会理想,又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24.言之有理即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n【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感情,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品味重点语句,学习作者是怎样用精练的语言表情达意的。3.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精练、优美的文学语言,培养学生散文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4.体察父母关爱之情,常怀感恩父母之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核心素养】(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2.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评价任务】通过读文,学习并掌握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四篇课文皆为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背影》文章深刻的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却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在一个平凡、朴素的背影上刻下了两个质朴而深沉的大字一-父爱,而这一主题的表达在物质充裕的今天,对学生具有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n《白杨礼赞》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散文二篇》(1)《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哲理散文,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赞美,引导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命。(2)《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昆明的雨》通过回忆,借助于对昆明的雨季及雨季中的菌子、果子、花等事物的细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怀念之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同时把握课文记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中形散神聚的特点。本单元写作的主题是“语言要连贯”。语句之间、段落之间要符合逻辑顺序,可以用适当的关联词显示文章的逻辑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旨在引导学生审视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看到其利与弊,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资源。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享受生命》回答问题。享受生命梁衡①“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暂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n②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③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④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⑤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夙涅梁,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受享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⑦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摘自《经典美文》2008年10期,有删改)1.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要达到这一目的,\n就要具备和两个条件。2.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3.第⑥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这个单元是散文单元,四篇课文皆为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学习时要抓住“类型”这个关键词,避免泛泛而教,防止学生在既有的知识、赏析水平上停滞不前。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交御缩影卑微祸不单行B.高踞踌躇马褂沉默寡言C.焦燥狼藉默契张目结舌D.赋闲颓唐锁屑触目伤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圣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n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研讨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教学反思】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蟹腿(xiè)琐屑(xiè)踌躇(zhú)八卦(ɡuà)B.蹒跚(mán)拭泪(shì)举箸(zhù)青头菌(jūn)C.栅栏(lán)游逛(ɡuànɡ)晶莹(yínɡ)彩釉(yòu)D.俯瞰(kàn)狼藉(jí)濒临(pín)凋谢(diāo)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交御缩影卑微祸不单行B.高踞踌躇马褂沉默寡言C.焦燥狼藉默契张目结舌D.赋闲颓唐锁屑触目伤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n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圣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研讨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5.下列句子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B.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6.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A.《背影》——朱自清——散文家B.《白杨礼赞》——莫言——作家C.《昆明的雨》——汪曾祺——作家D.《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英国7.参照例句,仿写句子。(6分)例句:自立是骨,没有了自立,人生就疲软了。\n仿句:自信是,,。自强是,,。8.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不超过20字)概括第一段。(6分)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二、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1题。(11分)享受生命梁衡①“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暂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②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n③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④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⑤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夙涅梁,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受享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⑦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摘自《经典美文》2008年10期,有删改)9.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具备和两个条件。(4分)10.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3分)\n11.第⑥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4分)(二)(2016·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3分)老去的舌尖①有一部很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子拍得虽然好,但是逻辑却弄反了:并不是那些美味的食物消逝了,而是我们的舌尖不行了。②品酒大师的舌头,可以品尝出几千种酒的细微差别,说明舌头的品味本领可以潜力无限。然而我们的舌头却伴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一天天地迟钝了,正所谓什么样的食客能造就什么样的厨师,什么样的饭菜也造就了什么样的舌尖。③在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描述了一个细节:野夫和黎爷比做拍黄瓜,两盘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细探究竟,黎爷显然比野夫更用心,野夫用的是铁刀,黄瓜上有铁腥味,黎爷是用木片,黄瓜的清爽皆还留着。④在台湾中部的大山里,我吃到过一种烧制的阿东翁仔鸡,皮焦脆,肉不干柴,有一股淡淡的焦香,这些鸡在经过几道工序烤制时,用的是一种叫龙眼木的木材生的火,猛火时要猛,文火时要文,而且要把木材的香通过火的熏烤,一点点传到鸡肉里去。热炉膛,红火光,燃烧着对美味的热情,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多汁,且有异香。⑤其实我不大喜欢厨师做的菜,并不是说厨师做的不好吃,相反,厨师做出来的菜精工细雕,花样绵密而繁复,太有“手艺”了。跟厨师菜相比,我更爱吃的,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们因为不是厨师,不会觉得是在“做”给别人吃,所以不会去讲究“手艺”,而是融入亲情,做出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那样的菜印着她们手掌的粗糙和温情。⑥这些老去的味道,慢慢消散在山野之中,炊烟带着她们的精魂越\n飘越高,越飘越淡,终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也只能借着回忆和怀念过一把空瘾,唏嘘感慨一下而已。事实上,长年累月的现代饮食吃下来,我们的舌头已经迟钝而麻木了,今天,我们舌尖的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⑦舌尖退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会去嗜辣、嗜咸,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重口味已经成了我们舌尖上的普遍口味,湖南的辣、四川的辣已经北伐南下、东征西突,麻辣火锅成了时下的最流行。⑧随着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变化,我们的舌尖也建立起了一种节奏,追求快和饱,一桌人吃饭,基本上都是在舌头在赛跑,没见到谁还能细细品味。生物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用进废退”,是说一个人要是不常活动五官四肢或其他部位,这个部位的功能就会渐渐减弱。在我们,舌头不是不用,而是没有细致地用,你可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吃东西咀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吃到嘴里还会不会深入品尝食物?恐怕你会大吃一惊,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⑨令人担忧的,不只是舌尖的退化,更是舌头背后心头的退化。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每天给三个女儿做尽好吃的,然而三个女儿却感受不到他的心思和举止,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她们的舌头忙着数落自己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何尝有闲暇品味他做的美食?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又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的确,当心头被纷繁的欲念占据了,舌头又能品出什么滋味呢?⑩这就是舌头和心头的通感,人心粗粝了,心头最初的单纯和从容便不复存在,即使吃得再精致,听得再高雅,住得再舒适,五官再发达,失去了心头的敏锐,又有什么用呢?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文/蓝染,有删改)12.本文的标题为“老去的舌尖”,第⑥段又写到“老去的味道”,说说这两处“老去”在文中的含义。(4分)13.本文③~⑤段中,作者认为能做出美食的秘密是什么?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秘密。(3分)14.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3分)\n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15.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回答。(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16分)仙人掌花曹乾石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n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选自《中华活页文选》)16.第二自然段中“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7.第三自然段中说“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中的“啄食”一词形象生动,请写出你的赏析。(4分)18.本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的。(4分)1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n三、写作与表达。(50分)20.以“这也是一种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要有自己的体察和感悟。参考答案:1.C2.B3.C4.D5.A6.B7.示例:自信是血,没有了自信,人生就干瘪了。自强是筋,没有了自强,人生就萎缩了。8.补写的文字:作文要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概括笫①段的内容: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9.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勇气创造10.因为享受生命离不开勇气和创造;要得到最大的享受,就要付出最大的劳动、斗争甚至牺牲;就要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1.示例:布鲁诺坚持真理,蔑视神权。虽被处以极刑,但他的精神被后人推崇,他的人格被世人颂扬。12.(1)老去的舌尖:老去——退化(迟钝、麻木)。(2)老去的味道:老去——消逝。13.用心用情,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14.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了。15.放慢生活节奏,清除心中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16.这句话单独成段,从内容上看,突出了仙人掌与众不同的生命特点;从结构上看,为下文赞美仙人掌的生命活力作了铺垫。17.“啄食”一词照应了前面的“喙”,形象地描绘了仙人掌的毛刺获取“阳光和空气”的情态,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18.一是以海棠、文竹、月季的娇弱和仙人掌的倔犟进行对比;二是由仙人掌的皱纹满面与金色花的美丽辉煌进行对比。19.由对仙人掌花美丽的赞美,进而升华到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n【学习目标】1.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了解重要作者及其相关知识,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特征。2.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増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4.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増强民族自豪感。【核心素养】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重难点】1.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増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评价任务】检查学生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学习围绕中心有条不紊地说明的方法。【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n《苏州园林》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蝉的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的记录。文章围绕着“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个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作者的科学精神。《梦回繁华》通过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募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现了这幅旷世杰作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写作”活动的主题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是“复述和转述”,旨在引导学生把握“复述和转述’的技巧,学会清楚地表达、得体地交流,力求在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享受生命》回答问题。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1.本文概括说明了中国拱桥的总特点,分别是、、。2.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3.本段提及《水经注》中的“旅人桥”,用意如何?\n4.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5.从大量惊人的杰作中,作者找出了哪几座著名的桥?从哪个词语可看出其中哪座桥更著名,更惊人?6.“‘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学习围绕中心有条不紊地说明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同时还要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看)自出心裁(安排取舍)B.巧妙绝伦(条理)就地取材(靠近)C.惟妙惟肖(相似)因地制宜(适合)D.任其自然(任由)井然有序(整齐的样子)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B.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C.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D.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n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B.备受关注的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教学反思】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洨河(jiāo)纤细(qiān)遒劲(qiújìnɡ)摩肩接踵(zhǒnɡ)B.桥墩(dūn)铺砌(qiè)石碑(bēi)络绎不绝(luòyì)C.蜕变(tuì)钹声(bó)罅隙(xiàxì)长而不冗(rǒnɡ)D.轩榭(xiān)庸俗(yōnɡ)模样(mú)长途跋涉(bá)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古朴推崇悠久交头结耳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鉴赏藤萝雷同俯仰生姿D.歌颂蔓延玲珑盘屈嶙峋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瞻前顾后(看)自出心裁(安排取舍)\nB.巧妙绝伦(条理)就地取材(靠近)C.惟妙惟肖(相似)因地制宜(适合)D.任其自然(任由)井然有序(整齐的样子)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B.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C.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D.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B.备受关注的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②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③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④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特点或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类。《中国石拱桥》是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石拱桥。B.说明文中的描写、议论、抒情,是为了形象地记叙说明的对象。\nC.写说明文,从事实出发,能用确数就用确数,一时不能确定的,就用约数。但用约数,显示不了说明的科学性。D.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苏州园林》主要采用的是空间顺序。8.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请你根据下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4分)二、阅读与欣赏。(45分)(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6分)乔家大院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间建成的一座建筑群体。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n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内,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地位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9.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俯视呈,整个大院显得。(4分)10.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的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4分)11.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12.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13.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请你为乔家大院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一定的创意。(不要用原文语句)(2分)\n(二)(2016·湖北鄂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李汉荣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n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14.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①→②→③15.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6.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17.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3分)\n18.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9~24题。(13分)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19.本文概括说明了中国拱桥的总特点,分别是、、。(3分)20.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2分)21.本段提及《水经注》中的“旅人桥”,用意如何?(2分)22.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1分)23.从大量惊人的杰作中,作者找出了哪几座著名的桥?从哪个词语可看出其中哪座桥更著名,更惊人?(2分)24.“‘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n三、写作与表达。(50分)25.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古今中外画家爱桥、觅桥、画桥。宋朝的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文学作品也常常离不开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牛郎织女》中的鹊桥……现实生活中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C2.C3.B4.C5.A6.A7.C8.将互联网技术年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将互联刚技术应用到传统行业中)形成新的行业(经营)模式。9.城堡式建筑群“囍”字形气势宏伟,威严高大10.打比方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11.过渡作用,提示并引出下文说明的重点。12.不能。第⑤段交待了乔家大院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13.示例:商界奇才乔氏致庸抱负远大汇通天下华夏名宅乔家大院历史悠久驰名中外14.①用柳条营救花蝴蝶→②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③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15.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n16.议论。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17.“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18.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19.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20.打比方、举例子21.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22.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23.赵州桥、卢沟桥;当推,赵州桥。24.不能。因为“大约”、“可能”表推测,如果删去就变成确定了,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3.反复诵读,训练学生诵读基本技能,品味诗文意境,培养其感悟能力,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4.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操,感悟中华文化博大,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核心素养】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重难点】1.学会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2.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评价任务】\n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孟子〉三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讨论战争强调行仁政、得人心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的思想;《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这几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五首古代诗词,有对田园生活、悠然心境的描绘(《饮酒》),有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沉痛抒写(《春望》),有对疆场战士浴血奋战的热情赞颂(《雁门太守行》),有对空有才华、无从施展的无奈慨叹(《赤壁》),还有对沉闷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渔家傲》),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送魏大①从军》回答问题。送魏大①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n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苦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本单元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阅读这样的作品,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重要的意义。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困于心,衡于虑B.甚矣,汝之不惠C.行拂乱其所为D.军士吏被甲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nA.戒之曰(同“诫”,告诫)B.锐兵刃(锋利,形容词)C.丈夫之冠也(行加冠之礼)D.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而戍死者固十六七B.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C.丈夫之冠也此之谓大丈夫D.必先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本文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东汉历史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春望》的春点明季节,“望”统领全篇,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教学反思】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畎亩(quǎn)版筑(zhù)冀州(jì)出入之迂(yū)B.箕畚(qī)孀妻(shuānɡ)穷匮(kuì)天子之诏(zhào)\nC.始龀(cèn)霜重(zhònɡ)折戟(jǐ)彀弓弩(ɡòu)D.介胄(zhòu)曩者(rǎnɡ)蓬舟(pénɡ)法家拂士(b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困于心,衡于虑B.甚矣,汝之不惠C.行拂乱其所为D.军士吏被甲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3分)A.戒之曰(同“诫”,告诫)B.锐兵刃(锋利,形容词)C.丈夫之冠也(行加冠之礼)D.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而戍死者固十六七B.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C.丈夫之冠也此之谓大丈夫D.必先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本文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东汉历史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春望》的春点明季节,“望”统领全篇,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6.根据提示填空。(5分)(1)得志,;不得志,。(孟子《富贵不能淫》)\n(2)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愚公移山》)(3)《饮酒》(其五)中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4)《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家之情的句子是:,。(5)《雁门太守行》中表现了诗人立志报效国家的愿望的句子是:,。7.今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废除中国大陆通行的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繁简之争”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10分)材料一:网上流传的“段子”中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産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有雲无雨,開関无门”(注:以上提及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对应关系:親—亲,愛—爱,産—产,厰—厂,麵—面,運—运,導—导,雲—云,開—开,関—关。)材料二:说汉字简化导致表意功能弱化的看法看似很有文化,其实是对汉字知识的无知……例如那个“爱”,早在晋代就有“爱”的写法了,这是由行书演化而来的——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主流就是由繁到简。况且“愛”字最初表达的意思是依依不舍、舍不得的样子。而“愛”中的“心”,是声旁的一部分,跟意思无关。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字简化,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有密切关系,是为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服务的,简化汉字便于书写,便于提高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这在当时有其必要性,而现在大陆使用简体字,而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字,这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祖国的统一。(1)请从材料中概括出赞成和反对简化汉字的理由各两条。(4分)赞成简体字的理由:①②反对简体字的理由:①\n②(2)针对“繁简之争”,校报委托你采访语言学家赵教授,请你事先准备两个采访问题。(2分)问题一:问题二:(3)班级拟出一期“认识汉字,传承文明”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的栏目设计,再设计一个栏目。(4分)示例:栏目名称:汉字演变史内容:介绍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字形演变知识。我的设计:栏目名称:内容:二、阅读与欣赏。(40分)(一)(2016·湖北黄冈)(5分)送魏大①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n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苦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9.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0~15题。(18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年且九十\n(2)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11.【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且焉置土石无陇断焉B.惧其不已其如土石何C.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3.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2分)14.【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1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三)(2016·江苏盐城)(17分)酒酿王凌鼎年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n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其他做酒酿买卖的。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n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经理碰了一鼻子灰,一百个想不通。有赚不赚猪头三,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16.小说开头说“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17.品读下面两句话回答:酒酿王的吆喝在古庙镇有什么特别的意义?(4分)(1)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2)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n18.文中黄阿二的语言极具特色。请任选三处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3分)19.除了黄阿二以外,小说还具体写了哪些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4分)20.文中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试联系实际说说酒酿王的形象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三、写作与表达。(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站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路途;也许……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参考答案:\n1.A2.C3.B4.C5.C6.(1)与民由之独行其道(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1)赞成理由:①简化汉字便于书写,便于提高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②简体汉字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主要发展趋势。反对理由:①汉字简化导致表意功能弱化;②汉字简化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祖国的统一。(2)示例:①您赞成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吗?为什么?②你怎么看待汉字的“繁简之争”?③繁体文字进入中小学课堂甚至高考有必要吗?④您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使汉字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因是准备采访问题,所以不必称呼问候语,问题合理即可。)(3)示例:栏目名称:汉字构字法。内容:介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字形式。8.B9.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10.(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11.D12.(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4.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15.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16.(1)他的酒酿难度高,都用别人难做的小钵头做;(2)他吆喝的嗓音浑厚,极有韵味和穿透力;(3)他的酒酿上得台面,老吃客大多认准他的酒酿;(4)他的酒酿销量好,从来没有卖不掉的日子;(5)他的酒酿信誉高,无需挑拣;(6)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从无例外。17.他的吆喝声已经融进古庙镇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极具韵味的吆喝声富有美感,成为古庙镇崇尚信誉和文化传统的文化象征。\n18.(选文略)①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②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③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④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19.老茶友、老浴友等古庙镇人,一公司经理。从正面和侧面衬托出黄阿二坚持质量和信誉、保持传统手艺和文化的执着的精神品格,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20.要点:(1)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坚持质量和信誉的经商理念不能变;(2)坚守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重视构筑人类精神的家园;(3)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安定,去除名利带来的浮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1 09:42:45 页数:76
价格:¥26 大小:300.75 KB
文章作者:135****15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