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2学年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分)美国三位医学教授因发现X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199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此X物质被誉为“生物信使分子”.已知X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则X是(  ) A.NOB.HFC.CO2D.CO 2.(2分)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  ) A.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3.(2分)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4.(2分)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0族B.第三周期VIIA族C.第三周期IA族D.第四周期IA族 5.(2分)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得到一氧化氮 6.(2分)(2022•河池模拟)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CH3COO﹣、Cl﹣B.Mg2+、Ba2+、Br﹣ C.Mg2+、Cl﹣、I﹣D.Na+、NH4+、Cl﹣ 7.(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molCl2与石灰乳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C.NA个氧分子和NA个氦分子的质量比等于4:1 D.1.9g的H3O+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8.(2分)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28kJ热量,下列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21-\n A.H2O(g)=H2(g)+O2(g)△H=+264kJ•mol﹣1 B.2H2(g)+O2(g)=2H2O(g)△H=﹣528kJ•mol﹣1 C.H2(g)+O2(g)=H2O(l)△H=+264kJ•mol﹣1 D.H2(g)+O2(g)=H2O(l)△H=﹣264kJ•mol﹣1 9.(2分)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B.食盐熔化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水结成冰 10.(2分)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11.(2分)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C.D. 12.(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B.CO2和H2C.NaCl和HClD.CCl4和KCl 13.(2分)已知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的浓度数据如下:N2H2NH3′起始浓度mol/L1.03.002秒末mol/L0.61.80.8当用氢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  ) A.0.2B.0.4C.0.6D.0.8 14.(2分)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为合成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适宜在周期表中哪个区域寻找(  ) A.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B.过渡元素区域(副族和第Ⅷ族) C.长周期金属元素区域D.长周期非金属元素区域 15.(2分)已知一定温度时:2SO2(g)+O2(g)⇌2SO3(g).当生成2molSO3时,放出热量197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97kJB.Q<197×2kJC.Q<197kJD.Q>197kJ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21-\n16.(2分)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T B.离子半径:X>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Y D.Y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17.(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NH3:NH+OH﹣NH3↑+H2O B.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 C.氨水加入盐酸中:NH3•H2O+H+═NH+H2O D.氨气通入稀H2SO4中:NH3+H+═NH4+ 18.(2分)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在反应到2s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时物质A的浓度为2.8mol/L B.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mol/L C.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mol/(L•s) D.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 19.(2分)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Z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1molY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1mol D.Z一定是活泼金属元素 20.(2分)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在试管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开始的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最终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试管中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21.(8分)如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21-\n(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2)实验装置I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_________ .(3)若用实验装置Ⅱ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可在检查气密性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预热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慢慢抽拉注射器,直到稀硝酸充满整个干燥管,然后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写两点) _________ .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 _________ . 22.(12分)(1)人类也可主动地参与氮循环,合成氨工业就是参与的手段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它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其过程大体如下:①请写出用天然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②写出合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③写出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和H2O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④每生产1molNH4NO3最少需要NH3 _________ mol,而要生产这些NH3又最少需要CH4 _________ mol.(2)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2).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释放 _________ kJ能量. 23.(18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 .(2)②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⑦⑧⑨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3)②的单质与③、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能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21-\n(4)X、Y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X、Y分别由元素④、⑤和②、④形成,X与Y的反应是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X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Y的电子式是 _________ ;写出X、Y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当反应中有3.01×1023个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是 _________ g. 24.(6分)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到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有N20.8mol,填写下列空白:(1)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 _________ ;(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_________ ;(3)2分钟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 mol•L﹣1•min﹣1. 25.(6分)某化学反应2A⇌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实验序号时间浓度温度010203040506018001.00.800.670.570.500.500.5028001.00.600.500.500.500.500.5038001.00.400.200.200.200.200.20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度.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实验 _________ (填“序号”)使用催化剂;理由是 _________ (2)实验3,反应在30min时 _________ (填“未达”或“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 _________ . 26.(10分)氨与灼热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N2+3H2O+3Cu,如图为反应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___ .(3)氨气在C的反应中作用是 _________ 剂.(4)实验时在D中收集到的液态物质是 _________ ,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___ .(5)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 _________ ,现象是 _________ ;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 _________ . -21-\n2022-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分)美国三位医学教授因发现X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199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此X物质被誉为“生物信使分子”.已知X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则X是(  ) A.NOB.HFC.CO2D.CO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氮族元素.分析:X符合条件:奇电子数分子;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根据选项结合X的条件来选择.解答:解:A、NO电子数是15,属于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并且能和血红蛋白结合,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符合要求,故A正确;B、HF不是奇电子数分子,不合要求,故B错误;C、CO2的电子数是22,不是奇电子数分子,不合要求,故C错误;D、CO的电子数是14,不是奇电子数分子,不合要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应用题,注意题干信息提示的X的条件是解题关键,可以根据物质的特点和性质来回答,难度不大. 2.(2分)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  ) A.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氮族元素.分析:NO2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N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既为氧化剂又为还原剂,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判断.解答:解:NO2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N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既为氧化剂又为还原剂,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即水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判断,明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3.(2分)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21-\n考点:氮的固定.专题:压轴题;氮族元素.分析:根据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来思考分析.解答:解:A.氮元素由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氨气,故A正确;B.氮元素由化合态的一氧化氮转变为化合态的二氧化氮,不是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B错误;C.氮元素由化合态的氨气转变为化合态的一氧化氮,不是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C错误;D.氮元素由化合态的氨气转变为化合态的铵盐,不是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属于容易题,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基本概念,解答本类题目就会出错. 4.(2分)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0族B.第三周期VIIA族C.第三周期IA族D.第四周期IA族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带电荷数|,根据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来确定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进而确定族序数.解答: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带电荷数|,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的原子序数是17,最外层电子数是7,一定是第三周期,第VIIA族元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2分)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得到一氧化氮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氮族元素.分析:A.NO为无色气体;B.NO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C.NO不溶于水;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解答:解:A.NO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2NO+O2═2NO2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B错误;C.因NO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21-\nD.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N2+O22N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NO的性质,熟悉NO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2分)(2022•河池模拟)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CH3COO﹣、Cl﹣B.Mg2+、Ba2+、Br﹣ C.Mg2+、Cl﹣、I﹣D.Na+、NH4+、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反应,即各选项中的离子能否与题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思考.解答:解:A.Al3+、CH3COO﹣、Cl﹣中的CH3COO﹣可与H+、SO42﹣、NO3﹣中的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醋酸,故A错误.B.Mg2+、Ba2+、Br﹣中的Ba2+可与H+、SO42﹣、NO3﹣中的SO42﹣反应,即Ba2++SO42﹣═BaSO4↓,故B错误.C.在H+、SO42﹣、NO3﹣中含有的硝酸是氧化性酸,而能与具有强还原性的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H+、SO42﹣、NO3﹣中的任何离子与Na+、NH4+、Cl﹣中的任何离子都不发生反应,因此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不仅限定在各选项中的离子,还要看它们与题干中的离子能否发生反应,这是解答本类题目的方法. 7.(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molCl2与石灰乳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C.NA个氧分子和NA个氦分子的质量比等于4:1 D.1.9g的H3O+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判断;B、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是氯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氯元素化合价0价变化为﹣1价,+1价;C、依据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摩尔质量计算质量之比;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微粒计算质子数;-21-\n解答:解:A、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是标准状况,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A错误;B、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是氯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氯元素化合价0价变化为﹣1价,+1价,1molCl2与石灰乳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故B正确;C、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计算物质的量n==1mol,结合摩尔质量计算质量之比=(1mol×32g/mol):(1mol×4g/mol)=8:1,故C错误;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0.1mol,结合微粒计算质子数=0.1mol×11×NA=1.1N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计算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8.(2分)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28kJ热量,下列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A.H2O(g)=H2(g)+O2(g)△H=+264kJ•mol﹣1 B.2H2(g)+O2(g)=2H2O(g)△H=﹣528kJ•mol﹣1 C.H2(g)+O2(g)=H2O(l)△H=+264kJ•mol﹣1 D.H2(g)+O2(g)=H2O(l)△H=﹣264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逆过程为吸热过程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来判断;C、根据反应放热时焓变符号为负来判断;D、根据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来分析来判断.解答:解:A、生成的水应该为液态,而不是气态,故1mol水分解吸收的热量不是264kJ•mol﹣1,故A错误;B、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小于528kJ•mol﹣1,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此时焓变符号为负,故C错误;D、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64kJ热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该题型是现在高考的热点,难度不大. 9.(2分)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B.食盐熔化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水结成冰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21-\n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化学变化中及共价化合物的电离等破坏共价键,而分子晶体的三态变化,不破坏化学键,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碘升华,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破坏,故A不选;B.食盐熔化,破坏离子键,故B不选;C.水在含共价键,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共价键被破坏,故C选;D.水结成冰,水的状态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破坏,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中的化学键及变化中化学键的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分子晶体状态改变化学键不变,题目难度不大. 10.(2分)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A.B.C.D.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相邻两个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8、18、32,以此判断同族中位置关系;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最右侧,为0族元素,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原子序数为2的位于0族,原子序数3、11、19均为第ⅠA族,位置不合理,故A错误;B.由位置可知,9、17均位于第ⅤⅡA族,2、10、18均位于0族,位置合理,故B正确;C.原子序数为10的位于0族,位置不合理,故C错误;D.11、19应位于第ⅠA族,位置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原子序数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清楚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尤其注意0族元素的位置及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 11.(2分)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C.D.考点:电子式.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根据在离子化合物中,相同的离子要分开写,并且要对称;B、根据共价化合物中没有括号和所带电荷数;C、根据共价化合物中氧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氢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D、根据氮气中氮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每个原子还剩余2个电子;解答:解:A、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氧离子构成,钠离子不能合并,电子式为,故A错误;-21-\nB、硫化氢为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硫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B错误;C、双氧水是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正确;D、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得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子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容易忽略.掌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 12.(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B.CO2和H2C.NaCl和HClD.CCl4和KCl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根据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分析,由离子键构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微粒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为原子晶体,微粒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解答:解:A、SO2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SiO2是共价键结合的原子晶体,二者晶体类型不同,故A错误;B、CO2和H2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二者晶体类型相同,故B正确;C、NaCl是由离子键构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HCl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二者晶体类型不同,故C错误;D、KCl是由离子键构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CCl4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二者晶体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的关系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关概念及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 13.(2分)已知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的浓度数据如下:N2H2NH3′起始浓度mol/L1.03.002秒末mol/L0.61.80.8当用氢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  ) A.0.2B.0.4C.0.6D.0.8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计算2s内氢气的浓度变化量,再根据c=计算2s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解答:解:2s内氢气的浓度变化量=3.0mol/L﹣1.8mol/L=1.2mol/L,-21-\n故2s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6mol/(L.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14.(2分)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为合成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适宜在周期表中哪个区域寻找(  ) A.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B.过渡元素区域(副族和第Ⅷ族) C.长周期金属元素区域D.长周期非金属元素区域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既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又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元素,可以合成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解答:解: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的元素既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又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可以在该区域寻找合成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及催化剂材料,而长周期金属元素区域,金属性很强,长周期非金属元素区域,一些元素非金属性较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比较基础,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5.(2分)已知一定温度时:2SO2(g)+O2(g)⇌2SO3(g).当生成2molSO3时,放出热量197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97kJB.Q<197×2kJC.Q<197kJD.Q>197kJ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2SO2(g)+O2(g)⇌2SO3(g)在上述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放出热量为197kJ,再结合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据此解答.解答:解:一定温度时:2SO2(g)+O2(g)⇌2SO3(g);在上述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放出热量为197kJ,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故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参加反应是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197kJ,所以Q<197kJ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特点、热化学方程式等,难度不大,理解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6.(2分)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T B.离子半径:X>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Y-21-\n D.Y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Y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Y为Be、X为Mg;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R原子也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R为O元素;T无正价,则T为F元素;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则W为Si元素,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D.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解答:解: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Y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Y为Be、X为Mg;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R原子也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R为O元素;T无正价,则T为F元素;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则W为Si元素,A.非金属性Si<F,故氢化物越稳定SiH4<HF,故A正确;B.Mg2+离子与O2﹣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Mg2+,故B错误;C.金属性Mg>Be,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Mg(OH)2>Be(OH)2,故B正确;D.Y为Be,金属性比Mg弱,单质与水反应近乎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微粒半径比较规律,难度不大. 17.(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NH3:NH+OH﹣NH3↑+H2O B.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 C.氨水加入盐酸中:NH3•H2O+H+═NH+H2O D.氨气通入稀H2SO4中:NH3+H+═NH4+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固体时不写离子方程式;B.氢氧化钠和氯化铵溶液混合加热生成氨气;C.一水合氨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21-\nD.氨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解答:解:A.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固体时不写离子方程式,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氯化铵溶液混合加热生成氨气,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B错误;C.一水合氨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故C正确;D.氨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NH3+H+═NH4+,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固体时不写离子方程式,B中如果不加热时生成一水合氨,加热时生成氨气,为易错点. 18.(2分)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在反应到2s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时物质A的浓度为2.8mol/L B.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mol/L C.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mol/(L•s) D.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及根据反应2A(g)+B(g)2C(g),并利用三段式法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利用三段式法计算:起始A的浓度为4mol/L,B的浓度为2mol/L,经2s后侧得C的浓度为1.2mol•L﹣1,2A(g)+B(g)2C(g),起始:4mol/L2mol/L0变化:1.2mol/L0.6mol/L1.2mol/L2S时:2.8mol/L1.4mol/L1.2mol/LA、2s时物质A的浓度为2.8mol/L,故A正确B、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mol/L,故B正确;C、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A)==0.6mol•L﹣1•s﹣1,故C错误;D、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0.3mol•L﹣1•s﹣1,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学生应学会利用三段式计算方法来表示各个量,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19.(2分)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21-\n A.Z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1molY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1mol D.Z一定是活泼金属元素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由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图,则X为He,Y为F,Z为S,A.S为第ⅥA族元素;B.稀有气体不与氧气化合;C.结合2F2+2H2O=4HF+O2分析;D.硫为常见的非金属元素.解答:解:由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图,则X为He,Y为F,Z为S,A.S为第ⅥA族元素,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故A正确;B.稀有气体不与氧气化合,则不存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B错误;C.由2F2+2H2O=4HF+O2可知,2molY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转移4mol电子,则1molY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故C错误;D.Z为S元素,硫为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短周期及相对位置确定X为He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0.(2分)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在试管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开始的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最终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试管中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分析:A.反应速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B.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根据Cu的量计算消耗硝酸的量;C.NO2是红棕色气体、NO是无色气体;D.消耗铜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相等.解答:解:A.反应速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所以在常温下,开始的反应速率:前者大于后者,故A错误;-21-\nB.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铜的质量相等,根据方程式知,浓硝酸消耗的量大于稀硝酸,故B正确;C.NO2是红棕色气体、NO是无色气体,所以试管中气体的颜色:前者深,后者浅,故C错误;D.消耗铜的质量相等,且铜都生成二价铜离子,所以转移电子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硝酸的性质,涉及反应速率、反应物的量、气体颜色等知识点,根据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结合方程式、气体的颜色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21.(8分)如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O3﹣+3Cu+8H+=3Cu2++2NO↑+4H2O .(2)实验装置I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 不能 (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烧瓶内含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氧化一氧化氮生成二氧化氮 .(3)若用实验装置Ⅱ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可在检查气密性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预热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慢慢抽拉注射器,直到稀硝酸充满整个干燥管,然后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写两点) 铜片周围产生小气泡(或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 防止注射器内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专题:氮族元素.分析:(1)稀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铜和水;(2)烧瓶内含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3)依据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产物分析解答;(4)氮的氧化物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污染空气,需要进行尾气处理.解答:解:(1)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3Cu+8H+=3Cu2++2NO↑+4H2O,故答案为:2NO3﹣+3Cu+8H+=3Cu2++2NO↑+4H2O;(2)烧瓶内含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实验装置I不能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故答案为:不能,烧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氧化一氧化氮生成二氧化氮;(3)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硝酸铜溶液,同时产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看到的现象为:铜片周围产生小气泡(或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逐渐变为蓝色;故答案为:铜片周围产生小气泡(或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逐渐变为蓝色;(4)氮的氧化物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处理,故答案为:防止注射器内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点评:本题考查了硝酸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n 22.(12分)(1)人类也可主动地参与氮循环,合成氨工业就是参与的手段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它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其过程大体如下:①请写出用天然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CH4+2H2OCO2+4H2 ②写出合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H3CO(NH2)2+H2O ③写出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和H2O的化学方程式: 2NH3+2O2NH4NO3+H2O ④每生产1molNH4NO3最少需要NH3 2 mol,而要生产这些NH3又最少需要CH4 0.75 mol.(2)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2).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释放 724 kJ能量.考点:工业合成氨;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应用.分析:(1)①根据工艺流程示意图可知CH4的转化为CO2和H2;②根据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③根据原子守恒写出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和H2O的化学方程式;④根据氮原子守恒回答;(2)从结构图中可看出,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解答:解:(1)①CH4转化过程中生成了CO2和H2,方程式为:CH4+2H2OCO2+4H2,故答案为:CH4+2H2OCO2+4H2;②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根据原子守恒:CO2+2NH3CO(NH2)2+H2O,故答案为:CO2+2NH3CO(NH2)2+H2O;-21-\n③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根据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NH4NO3+H2O,故答案为:2NH3+2O2NH4NO3+H2O;④NH4NO3~2NH3,每生产1molNH4NO3最少需要2molNH3;根据反应CH4+2H2OCO2+4H2、N2+3H22NH3,可知生产2molNH3需要甲烷0.75mol,故答案为:2;0.75;(2)从结构图中可看出,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则N4(g)=2N2(g)△H,有△H=6×193kJ•mol﹣1﹣2×941kJ•mol﹣1=﹣724kJ•mol﹣1,故答案为:724.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工业生成相结合的题目,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解原理、反应热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23.(18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②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Al>C (填元素符号);⑦⑧⑨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ClO4>H2SO4>H2SiO3 (填化学式).(3)②的单质与③、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能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C+4HNO3(浓)=CO2↑+4NO2↑+2H2O ; C+2H2SO4(浓)CO2↑+2SO2↑+2H2O .(4)X、Y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X、Y分别由元素④、⑤和②、④形成,X与Y的反应是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X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离子键 和 共价键 ;Y的电子式是  ;写出X、Y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当反应中有3.01×1023个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是 22 g.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C,③是N,④是O,⑤是Na,⑥是Al,⑦是Si,⑧是S,⑨是Cl,(1)Si的质子数为14,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21-\n(2)电子层越多,半价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半价小;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3)C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4)X为Na2O2,Y为CO2,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molNa2O2反应转移2mol电子,以此计算.解答: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C,③是N,④是O,⑤是Na,⑥是Al,⑦是Si,⑧是S,⑨是Cl,(1)Si的质子数为14,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2)电子层越多,半价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半价小,②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C;非金属性Cl>S>Si,则⑦⑧⑨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SiO3,故答案为:Na>Al>C;HClO4>H2SO4>H2SiO3;(3)C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反应分别为C+4HNO3(浓)=CO2↑+4NO2↑+2H2O、C+2H2SO4(浓)CO2↑+2SO2↑+2H2O,故答案为:C+4HNO3(浓)=CO2↑+4NO2↑+2H2O;C+2H2SO4(浓)CO2↑+2SO2↑+2H2O;(4)X为Na2O2,含离子键和共价键,其电子式为,Y为CO2,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2molNa2O2反应转移2mol电子,当反应中有3.01×1023个电子转移时,即0.5mol电子转移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为0.5mol,所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是0.5mol×44g/mol=22g,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2Na2O2+2CO2=2Na2CO3+O2;22.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应用,涉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非金属性比较、电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有关计算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24.(6分)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到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有N20.8mol,填写下列空白:(1)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 2:6:1 ;(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9:10 ;(3)2分钟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 mol•L﹣1•min﹣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后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变化计算得到.解答:解:(1)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经过5min反应达到平衡时有10%的N2转化说明反应的浓度=4mol/L×10%=0.4mol/L;N2+3H2⇌2NH3起始(mol)  130转化(mol)0.20.60.4-21-\n平衡(mol)0.82.40.4所以n(N2):n(H2):n(NH3)=0.8:2.4:0.4=2:6:1,故答案为:2:6:1;(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9:10,故答案为:9:10;(3)2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1mol/(L•min),故答案为:0.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进行化学平衡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的运用. 25.(6分)某化学反应2A⇌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实验序号时间浓度温度010203040506018001.00.800.670.570.500.500.5028001.00.600.500.500.500.500.5038001.00.400.200.200.200.200.20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度.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实验 2 (填“序号”)使用催化剂;理由是 2比1反应快 (2)实验3,反应在30min时 已达 (填“未达”或“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 此后A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考点: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达平衡所需时间较短,据此判断;(2)根据表中数据,实验3,A浓度为0.20mol•L﹣1时,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回答.解答:解:(1)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达平衡所需时间较短,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在2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实验1在4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故实验2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即实验2反应速率较快,故答案为:2,2比1反应快;(2)实验3,反应在30min时,A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已达,此后A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和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难度不大,应准确利用题目所给数据,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26.(10分)氨与灼热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N2+3H2O+3Cu,如图为反应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21-\n(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碱石灰 ,其作用是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氨气) .(3)氨气在C的反应中作用是 还原 剂.(4)实验时在D中收集到的液态物质是 氨水 ,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氮气 .考点:氨的制取和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由实验目的可知C中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则A应为制备氨气的装置,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2)B是碱石灰,可用于干燥氨气;(3)C中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由方程式可知生成Cu,结合化合价变化判断;(4)D中是过量氨气和生成水蒸气形成氨水,E中是收集氮气;(5)检验水,一般用无水硫酸铜,最后装置需要避免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解答:解:(1)由实验目的可知C中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则A应为制备氨气的装置,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B中是干燥氨气的装置,一般用碱石灰作干燥剂,故答案为:碱石灰;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氨气);(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C装置固体由黑色变红色,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氨气为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4)D中是过量氨气和生成水蒸气形成氨水,E中是收集氮气,故答案为:氨水;氮气;(5)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生成水,若变蓝证明生成水,另外为防止E中的水蒸气干扰检验结果,可再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E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X影响水的检验;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变蓝;防止E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X影响水的检验;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验证物质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分析反应产物的方法,实验设计的应用,仔细审题,应用题干信息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5)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 无水硫酸铜 ,现象是 变蓝 ;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 防止E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X影响水的检验 .-2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11:00 页数:21
价格:¥3 大小:218.0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