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化学
>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0
2
/40
剩余3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2022~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各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是( )A.B.C.D. 2.2H2(g)+O2(g)═2H2O(l);△H=﹣571.6kJ•mol﹣1、CO(g)+O2(g)=CO2(g)△H=﹣283kJ•mol﹣1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 )A.2:1B.1:2C.1:1D.2:3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40-\n4.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Ag2O+Zn+H2O此电池充电时,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AgB.Zn(OH)2C.Ag2OD.Zn 5.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Fe2+、NO3﹣、SO42﹣B.Na+、K+、Cl﹣、SO42﹣C.Mg2+、H+、Cl﹣、NO3﹣D.K+、Ca2+、HCO3﹣、Cl﹣ 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 7.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考虑,最好的方法是Cl2( )A.CuCu(NO3)2B.CuCu(NO3)2C.CuCuCl2Cu(NO3)2D.CuCuOCu(NO3)2 8.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40-\n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 9.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是化学能转换为电能B.动物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换成化学能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D.植物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10.下列试剂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的是( )A.浓HNO3B.NaCl溶液C.新制氯水D.AgNO3溶液 11.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H2SO4和NaHCO3B.KOH和Al2(SO4)3C.CaCl2和Na2CO3D.Ba(OH)2和NaHSO4 12.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用排水法收集aL此气体(标况),从理论上讲,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下列中的( )A.molB.molC.molD.mol 1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40-\n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C.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 14.如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氢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负极电极反应相同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15.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40-\nA.装置出口①处的物质是氯气B.出口②处的物质是氢气,该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Cl2↑+H2↑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4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17.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C.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新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D.现代电解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40-\n19.工业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xH2O、SiO2、Fe2O3等)提取纯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A.④⑤B.③④C.②⑤D.①② 20.以下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HCl→Cl2→HClO→NaClOB.Na→Na2O2→Na2CO3→NaHCO3C.Si→SiO2→H2SiO3→Na2SiO3D.Al→NaAlO2→Al(OH)3→Al2O3 2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Na+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 22.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40-\n 2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 24.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B.X>Z>YC.Y>X>ZD.Y>Z>X 25.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C(s)+O2(g)═CO(g);△H2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③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二、解答题(共7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6.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40-\n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该气体的名称为 .②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NH3B.CO2C.NaOHD.HNO3③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 .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 作阳极(3)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B.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C.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D.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27.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Fe3O4与Al粉混合引燃的化学方程式 (3)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 28.工业制硝酸经以下一系列反应:请回答:(1)写出N2的一种用途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是 .(3)对于氮的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氨可用作制冷剂b.铵态氮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40-\n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NO2(4)已知:H2(g)+1/2O2(g)=H2O(g)△H1=﹣241.8kJ/molN2(g)+3H2(g)=2NH3(g)△H2=﹣92.0kJ/mol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2(g)与H2O(g)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 29.在100mL3mol/LH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铜粉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4g.(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求:(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mL溶解Cu的质量 g(3)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0.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小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①中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②装有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若①装有AlCl3溶液,②装有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3)若①装有浓硝酸,②装有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4)若①装有浓硝酸,②装有Na2SO3溶液,实验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的原因 . 31.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0-\n(4)实验中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2.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 .装置2中的石墨是 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0.2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0.5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①电源的M端为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mL.-40-\n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2022~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各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是( )A.B.C.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正确;B、该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B错误;C、两个电极一样,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D、酒精不是电解质,锌和酒精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A.-40-\n【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形成原电池,缺一不可. 2.2H2(g)+O2(g)═2H2O(l);△H=﹣571.6kJ•mol﹣1、CO(g)+O2(g)=CO2(g)△H=﹣283kJ•mol﹣1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 )A.2:1B.1:2C.1:1D.2: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利用2H2+O2═2H2O(l)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利用混合气体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来计算CO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CO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出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2H2+O2═2H2O可知,n(H2)=n(H2O)=0.2mol,由2H2(g)+O2(g)═2H2O(l)△H=﹣571.6kJ•mol﹣1可知0.2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KJ,则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KJ﹣57.16KJ=56.58KJ,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则CO(g)+O2(g)=CO2(g)△H=﹣283kJ•mol﹣11283KJx56.58KJ=,解得x=0.2mol,即n(CO)=0.20mol,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均为0.2mol,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正比例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40-\nB.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硫固体燃烧变化为蒸气需要吸收热量;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是温度氧化物放出的热量;D、浓硫酸溶解过程是放热过程.【解答】解: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硫蒸气变化为固体放热,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B、由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可知,石墨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C错误;D、浓硫酸溶解过程是放热过程,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能量变化,浓硫酸溶解过程是放热过程,燃烧热概念判断,注意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题目难度中等. 4.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Ag2O+Zn+H2O此电池充电时,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AgB.Zn(OH)2C.Ag2OD.Zn【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在原电池中,充电时阴极上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40-\n【解答】解:在银锌二次电池中,根据反应:2Ag+Zn(OH)2Ag2O+Zn+H2O,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上Zn(OH)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所以充电时,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OH)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把握电极反应,难度不大. 5.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Fe2+、NO3﹣、SO42﹣B.Na+、K+、Cl﹣、SO42﹣C.Mg2+、H+、Cl﹣、NO3﹣D.K+、Ca2+、HCO3﹣、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A.酸溶液中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溶液中NH4+、Fe2+分别OH﹣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无论酸或碱溶液,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酸溶液中能共存,碱溶液中Mg2+、H+分别OH﹣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离子之间的反应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40-\n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氨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氮气不溶于水.【解答】解: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一定不存在,甲气体经过足量的浓硫酸,溢出剩余气体80毫升,说明一定有NH3存在,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是一道气体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 7.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考虑,最好的方法是Cl2( )A.CuCu(NO3)2B.CuCu(NO3)2C.CuCuCl2Cu(NO3)2D.CuCuOCu(NO3)2【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硝酸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40-\n【分析】用铜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法应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制取等量的硝酸铜时,所用的原料最少,成本最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制取硝酸铜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解答】解:A.反应生成NO2气体,污染环境,故A不选;B.反应消耗硝酸银,成本较高,故B不选;C.反应中使用到了氯气,氯气剧毒,对环保不利,且氯化铜不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故C不选;D.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不生成污染性气体,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制备方案的评价. 8.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另一种能源,如水力,化石燃料等,而且这些能源都比较紧缺.而利用太阳能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水是最好的,太阳能环保无污染,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答】解:A.太阳能环保无污染,且资源相当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A正确;B.焦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成本太高,故C错误;D.电能是清洁能源,无需转化为氢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简单,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9.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是化学能转换为电能-40-\nB.动物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换成化学能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D.植物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风力蕴含风能;B.葡萄糖含有化学能;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解答】解:A.风力发电是风能转换为电能,故A错误;B.动物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换成热能,故B错误;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C错误;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或光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换形式,难度不大,注意常见能量的形式有哪些,结合转化的特点来分析. 10.下列试剂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的是( )A.浓HNO3B.NaCl溶液C.新制氯水D.AgNO3溶液【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见光易分解的物质,须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依此进行分析.【解答】解: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须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故A错误;B.NaCl溶液见光不分解,则须密闭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故B正确;C.氯水见光会分解,应盛放在棕色瓶中,故C错误;D.纯的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错误.故选B.-40-\n【点评】本题考查药品的储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所储存物质的特性. 11.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H2SO4和NaHCO3B.KOH和Al2(SO4)3C.CaCl2和Na2CO3D.Ba(OH)2和NaHSO4【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二者混合即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即:滴加顺序不同时的反应现象相同;B.二者的滴加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不同;C.滴加顺序不同时都会生成碳酸钙沉淀;D.二者的滴加顺序不同时都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解答】解:A.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二者混合后会生成气体,不能通过滴加顺序鉴别,故A错误;B.KOH和Al2(SO4)3的反应中,当Al2(SO4)3溶液过量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当Al2(SO4)3少量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所以滴加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能够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故B正确;C.改变加入顺序均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NaHSO4与Ba(OH)2,无论滴加顺序如何,都生成BaSO4沉淀,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把握滴定顺序改变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不用其他试剂检验时可利用颜色或滴定顺序变化分析. 12.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用排水法收集aL此气体(标况),从理论上讲,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下列中的( )A.molB.molC.molD.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守恒法;氧化还原反应专题.-40-\n【分析】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通过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NO,根据方程式知,NO体积是二氧化氮体积的,如果用排水法收集aLNO,则二氧化氮体积为3aL,n(NO2)==mol,根据N原子守恒计算被还原硝酸物质的量.【解答】解: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通过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NO,根据方程式知,NO体积是二氧化氮体积的,如果用排水法收集aLNO,则二氧化氮体积为3aL,n(NO2)==mol,根据N原子守恒得被还原n(HNO3)=n(NO2)=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成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原子守恒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1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C.-40-\n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观察K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B.浓氨水与生石灰混合可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C.氯气不易溶于食盐水;D.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解答】解:A.观察K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图可知,缺少蓝色的钴玻璃,故A错误;B.浓氨水与生石灰混合可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图中固液反应不加热装置及向下排空气法均合理,故B正确;C.氯气不易溶于食盐水,则图中装置不能形成喷泉实验,故C错误;D.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仪器选择不合理,应使用铁坩埚,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焰色反应、气体的制备及收集、物质的性质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4.如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氢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40-\nC.两试管中负极电极反应相同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考点】探究铁的吸氧腐蚀.【分析】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故A正确;B.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所以左边试管内气体的氧气减小,右边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不大,导致U型管内红墨水左高右低,故B错误;C.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两试管中负极电极反应相同,故C正确;D.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生铁在中性溶液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析氢腐蚀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15.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出口①处的物质是氯气B.出口②处的物质是氢气,该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Cl2↑+H2↑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考点】电解原理.【分析】A、出口①是电解池的阳极;-40-\nB、依据装置图可知,出口②是电解池的阴极,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C、装置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是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氯气;D、装置是电极原理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解答】解:A、根据钠离子移向阴极确定②是阴极,出口①是电解池的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故A正确;B、根据钠离子移向阴极确定②是阴极,出口②是电解池的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能让阴离子通过,故B正确;C、装置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是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故C错误;D、装置是电解原理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分析,掌握电解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4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要作阳极;B.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C.铜的精炼时,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D.电镀时,镀层金属为阳极,镀件金属为阴极.【解答】解:A.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要作阳极,所以应该把电池的正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B错误;C.粗铜精炼时,粗铜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纯铜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故C错误;-40-\nD.铁表面镀铜时,铜应为阳极,铁为阴极,则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电镀、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粗铜精炼原理等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7.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C.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新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D.现代电解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考点】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Al为固体,且密度较小;B、Al大量存在于矿石中;C、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氧化铝对环境无污染;D、电解Al消耗能源,但Al作为新能源提供能量.【解答】解:A、因Al为固体,且密度较小,则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故A正确;B、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大量存在于矿石中,则铝矿资源比较丰富,故B正确;C、Al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大,且生成的氧化铝,则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故C正确;D、电解Al消耗能源,但Al作为新能源提供能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l的性质和能源,学生应熟悉Al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把握信息中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0-\n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除有新物质生成外,能量的变化也必然发生,从外观检测往往为温度的变化,即常以热量的变化体现;B.放热的化学反应,如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能发生;D.反应的能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的生成,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不等,所以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B.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B错误;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需要加热,故C正确;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判断反应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判断,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在于相对能量的大小. 19.工业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xH2O、SiO2、Fe2O3等)提取纯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40-\nA.④⑤B.③④C.②⑤D.①②【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铝土矿灼烧除去结晶水,灼热后的不挥发物质中加入过量的盐酸,Al2O3、Fe2O3溶解成铝盐、铁盐,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二氧化硅等,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盐酸,向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使铝盐变成偏铝酸盐,而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向③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偏铝酸根、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铝、氯化钠,溶液溶质为氯化铝、氯化钠,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应通入二氧化碳,可得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灼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如果把第二步的盐酸换成氢氧化钠那溶解的只有氧化铝,变成偏铝酸盐,去掉步骤③,然后进行第四第五步就行了.【解答】解:铝土矿灼烧除去结晶水,灼热后的不挥发物质中加入过量的盐酸,Al2O3、Fe2O3溶解成铝盐、铁盐,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二氧化硅等,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盐酸,向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使铝盐变成偏铝酸盐,而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向③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偏铝酸根、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铝、氯化钠,溶液溶质为氯化铝、氯化钠,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应通入二氧化碳,可得氢氧化铝沉淀,故④错误,氢氧化铝沉淀灼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干燥不能使氢氧化铝分解,故⑤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学生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难度中等,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关键. 20.以下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40-\nA.HCl→Cl2→HClO→NaClOB.Na→Na2O2→Na2CO3→NaHCO3C.Si→SiO2→H2SiO3→Na2SiO3D.Al→NaAlO2→Al(OH)3→Al2O3【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卤族元素;碳族元素.【分析】根据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解答.A、浓盐酸与强氧化剂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与碱反应生成盐;B、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碳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能和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再加入强酸可制得硅酸;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偏铝酸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铝,难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与水.【解答】解:A、浓盐酸与强氧化剂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与水,故A正确;B、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碳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B正确;C、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SiO2不能一步生成H2SiO3,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再加入强酸可制得硅酸,故C错误;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偏铝酸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物质之间的转化等,比较基础,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2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0-\nA.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Na+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考点】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在0﹣a段没有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由于后面有沉淀生成及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氢离子;a﹣b段生成沉淀消耗了6a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3+、Al3+,根据c﹣d段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铝离子,根据图象Al(OH)3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由OH﹣~AlO2﹣可知消耗溶解氢氧化铝消耗了1体积氢氧化钠,所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了3体积氢氧化钠,另一种离子生成的沉淀的量与消耗的氢氧化钠与铝离子相同,说明另一种离子为3价离子,则为铁离子;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与铵离子发生了反应,即溶液中一定存在铵离子;A、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铁离子与铝离子物质的量之比;B、ab段为铁离子、铝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C、根据分析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镁离子,一定存在铁离子,钠离子无法确定;D、d点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解答】解:加入0﹣a段,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没有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由于后面有沉淀生成及部分沉淀溶解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铝离子,所以一定不存在碳酸氢根离子,因此一定存在氢离子;a﹣b段生成沉淀消耗了6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3+、Al3+,根据c﹣d段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Al3+,根据图象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由OH﹣~AlO2﹣-40-\n可知消耗溶解氢氧化铝消耗了a体积氢氧化钠,所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了3体积氢氧化钠,另一种离子生成的沉淀的量与消耗的氢氧化钠与铝离子相同,说明另一种离子为+3价离子,只能为铁离子,故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镁离子;再由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与铵离子发生了反应,即溶液中一定存在铵离子;再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A、根据图象可知生成沉淀用了6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消耗了1体积的氢氧化钠,所以生成氢氧化铝需要消耗3体积的NaOH溶液,还有3体积的NaOH溶液一定是被Fe3+消耗,即铁离子与铝离子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同,故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铁离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Fe3++3OH﹣=Fe(OH)3↓,故B错误;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Fe3+、Al3+,一定不存在镁离子,可能存在钠离子,故C错误;D、d点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NaAlO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的方法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是解题关键,本题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判断铁离子的存在. 22.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题意,Al3+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是Al(OH)3,Al(OH)3具有两性,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要使Al2(SO4)3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选取试剂时就不能选强碱,只能是弱碱.【解答】解:Al3+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是Al(OH)3,Al(OH)3具有两性,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要使Al2(SO4)3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选取试剂时就不能选强碱,只能是弱碱.A、NaOH溶液是强碱,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40-\nB、Ba(OH)2溶液是强碱,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故B错误;C、盐酸是酸,与Al3+不反应,故C错误;D、氨水是弱碱,加入过量的氨水能把铝离子完全沉淀,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题目要求意在考查氢氧化铝的两性这一特性. 2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总能量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molN2(g)+molH2(g)的能量为akJ,1molNH3(g)的能量为bkJ,所以N2(g)+H2(g)=NH3(g);△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kJ,所以有:N2(g)+H2(g)=NH3(l);△H=(a﹣b﹣c)kJ/mol,即:N2(g)+3H2(g)=2NH3(1);△H=2(a﹣b﹣c)kJ•mol﹣1.故选:A.-40-\n【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以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4.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B.X>Z>YC.Y>X>ZD.Y>Z>X【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正极金属的活泼性.【解答】解: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金属X可以把金属Z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活泼性X>Z,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所以活泼性Y>X,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判断金属活泼性的方法,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5.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C(s)+O2(g)═CO(g);△H2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③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①②③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④中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以此解答该题.-40-\n【解答】解:①都为放热反应,△H<0,前者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则△H1<△H2,故①错误;②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3>△H4,故②正确;③都为放热反应,△H<0,消耗的氢气越多,则放出的热量越多,则△H5>△H6,故③正确;④前者为吸热反应,△H7>0,后者为放热反应,△H8<0,则△H7>△H8,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从物质反应的程度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角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本题中含有能正确判断反应的吸放热. 二、解答题(共7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6.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该气体的名称为 氢气 .②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B .A.NH3B.CO2C.NaOHD.HNO3③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 氧化膜 .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 Cu 作阳极(3)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C A.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B.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C.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D.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①有气泡冒出因2Al+2OH﹣+2H2O═2AlO2﹣+3H2↑;-40-\n②因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③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3)A.铁管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形成原电池;B.利用原电池原理保护金属不被腐蚀;C.金属银在空气中发生化学腐蚀生成硫化银而变黑;D.根据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负极金属的腐蚀速率快于正极上的金属来解答.【解答】解:(1)①铝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氢气,则有气泡冒出因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氢气;②Al(OH)3具有两性,既能与强碱反应也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故答案为:B;③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故答案为:氧化膜;电镀铜时用铜做阳极,阳极上铜被氧化,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故答案为:Cu;(3)A.铁管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形成原电池,加快铁的腐蚀,干燥土壤里没有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电池,腐蚀较慢,所以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A正确;B.在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块,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B正确;C.金属银在空气中能够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变黑,此过程属于普通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C错误;D.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与Ag形成原电池,因为铁的活泼性强于Ag,铁做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 27.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40-\n(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2NH3↑+CaCl2+2H20 Fe3O4与Al粉混合引燃的化学方程式 3Fe3O4+4Al9Fe+4Al2O3 (3)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3Fe2++4H++NO3﹣=3Fe3++NO+2H2O .【考点】氨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二者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3)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和一氧化氮和水.【解答】解:(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2NH3↑+CaCl2+2H20;故答案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0;Fe3O4与Al粉混合引燃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化学方程式:3Fe3O4+4Al9Fe+4Al2O3;故答案为:3Fe3O4+4Al9Fe+4Al2O3;(3)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3Fe2++4H++NO3﹣=3Fe3++NO+2H2O;故答案为:3Fe2++4H++NO3﹣=3Fe3++NO+2H2O.【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考查铵盐的性质、铝热反应、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转化,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8.工业制硝酸经以下一系列反应:请回答:(1)写出N2的一种用途 工业合成氨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是 排水法 .(3)对于氮的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d .a.氨可用作制冷剂b.铵态氮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40-\n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NO2(4)已知:H2(g)+1/2O2(g)=H2O(g)△H1=﹣241.8kJ/molN2(g)+3H2(g)=2NH3(g)△H2=﹣92.0kJ/mol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2(g)与H2O(g)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2NH3+O2(g)=N2(g)+3H2O(g)△H=﹣633.4KJ/mol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工业制硝酸经以下一系列反应:(1)N2的一种用途是工业上合成氨;反应④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选择收集方法;(3)a.氨液化后挥发带走能量,所以可用作制冷剂;b.铵态氮肥溶解后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c.依据硝酸的性质和应用分析;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随反应进行硝酸变稀后生成一氧化氮;(4)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氮气的用途是工业合成氨,保护气等,故答案为:工业合成氨;反应④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一氧化氮不溶于水,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选择收集方法,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是排水法;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排水法;(3)a.液氨挥发过程中吸收能量,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b.铵态氮肥溶解后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故b正确;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故c正确;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随反应进行溶液浓度变稀后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生成NO2小于1mol,故d错误;故答案为:d;-40-\n(4)①H2(g)+O2(g)=H2O(g)△H1=﹣241.8kJ/mol②N2(g)+3H2(g)=2NH3(g)△H2=﹣92.0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3﹣②得到:2NH3+O2(g)=N2(g)+3H2O(g)△H=﹣633.4KJ/mol,故答案为:2NH3+O2(g)=N2(g)+3H2O(g)△H=﹣633.4KJ/mol.【点评】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应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是一道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在100mL3mol/LH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铜粉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4g.(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求:(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896 mL溶解Cu的质量 3.84 g(3)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4mol/L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利用差量法计算参加反应Cu的质量、生成NO的体积、消耗硝酸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设反应Cu的质量为m,消耗硝酸物质的量为n,生成NO的体积为V,则: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溶液质量增重192g8mol44.8L192g﹣60g=132gmnV2.64g(1)则V==0.896L=896mL,故答案为:896;则m==3.84g,故答案为:3.84;(3)则n==0.16mol,故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4mol/L,故答案为:1.4mol/L.【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差量法计算,注意方程式计算中若左右单位不同时,应上下单位相同、左右相当. -40-\n30.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小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①中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②装有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石蕊试纸变蓝 若①装有AlCl3溶液,②装有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①中有白色沉淀 (3)若①装有浓硝酸,②装有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烧杯中有白烟生成 (4)若①装有浓硝酸,②装有Na2SO3溶液,实验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的原因 2NO+O2=2NO2 .【考点】氨的化学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1)依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为碱性气体解答;浓氨水以挥发,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3)浓硝酸、浓氨水易挥发,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4)无色一氧化氮不稳定,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解答】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为碱性气体,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能够使石蕊试纸变蓝,故答案为:石蕊试纸变蓝;浓氨水以挥发,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答案为:①中有白色沉淀生成;(3)浓硝酸、浓氨水易挥发,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所以会看到产生大量白烟;故答案为:烧杯中有白烟生成;(4)一氧化氮不稳定,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2NO+O2=2NO2,故答案为:2NO+O2=2NO2.【点评】本题通过实验现象的描述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熟悉浓氨水、硝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0-\n31.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隔热,减少热量散失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会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3)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5)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解答】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隔热,故答案为:隔热,减少热量散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40-\n(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数值,故答案为:偏小.【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方法、计算、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测定中和热的正确方法,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32.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 O2+4e﹣+2H2O═4OH﹣ .装置2中的石墨是 正 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2Fe2++Cu2+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0.2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0.5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①电源的M端为 正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Fe﹣2e﹣═Fe2+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2++2H2O2Cu+O2↑+4H+ .-40-\n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24 mL.【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发生电化学腐蚀,铁为负极,碳为正极,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说明在碳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OH﹣离子,以此判断并书写电极反应式;装置2为原电池,负极为Cu,电极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为2Fe+2e﹣═2Fe2+,以此书写电池总反应;(3)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说明在石墨电极上生成OH﹣离子,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发生还原反应,为电解池的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即M端为正极,N端为负极,阳极反应为Fe﹣2e﹣═Fe2+,②乙烧杯电解硫酸铜溶液,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O2↑+H2O,Cu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电解的总反应为2Cu2++2H2O2Cu+O2↑+4H+,③根据电极反应和串联电路各极上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进行计算.【解答】解:(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发生电化学腐蚀,铁为负极,碳为正极,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说明在碳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OH﹣离子,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O2+4e﹣+2H2O═4OH﹣;装置2为原电池,负极为Cu,电极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为2Fe+2e﹣═2Fe2+,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答案为:正;2Fe3++Cu═2Fe2++Cu2+;(3)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说明在石墨电极上生成OH﹣离子,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发生还原反应,为电解池的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即M端为正极,N端为负极,阳极反应为Fe﹣2e﹣═Fe2+,故答案为:正;Fe﹣2e﹣═Fe2+;②乙烧杯电解硫酸铜溶液,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O2↑+H2O,Cu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电解的总反应为2Cu2++2H2O2Cu+O2↑+4H+,故答案为:2Cu2++2H2O2Cu+O2↑+4H+;-40-\n③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则生成Cu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2=0.02mol,根据甲烧杯产生气体的电极反应计算生成气体的体积,2H2O+2e﹣═2OH﹣+H2↑,2mol22.4L0.02molVV==0.224L,即224ml,故答案为:224.【点评】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做题时注意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的书写,注意串联电路中各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利用反应的方程式计算.-4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0-2021学年杭州市滨江区四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杭州市钱塘新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杭州市西湖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七校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八校联考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四校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萧山八中富阳新登中学临安昌化中学联考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苏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00:22
页数:40
价格:¥3
大小:530.7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