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第二学段试卷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2.希腊著名的古史学家乔治·格罗特强调:“我们只须把他们与任何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的宣称他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这种政体优点体现在(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分权制衡 D.人民主权3.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说明( )A.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 B.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C.血缘是城邦维系纽带 D.小国寡民是民主政治基础4.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125.“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6.《十二铜表法》的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由此可见罗马法( )A.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不断发展完善 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雅典民主制评价道:“这是一种有趣的统治形式,充满多样性和混乱性,把平等不加区别地给予了平等者和和不平等者。”他批判的主要是雅典民主中的①妇女没有民主权力②抽签选举③解负令④轮流执政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8.依据英国宪法,下议院可以对个别内阁大臣进行关于行政措施方面的质询,内阁大臣作为行政部门的领导者,必须对所有行动和失职行为作出答复,对其行政过失或失职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这实际上反映了( )A.议会掌握着国家大权B.议会有权力任免内阁大臣C.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D.议会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9.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经过激烈讨论,最终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早期实践,加强行政、司法权力,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这一变化说明美国( )A.政权建设注重制度创新 B.三权分立学说深得民心C.两党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D.深受英国政治体制影响10.有学者评价说:“它给世人的启示是,拼搏进取的精神结合民主法治的信仰,可以推动一个新生民族从孱微易折变得坚不可摧。”该学者在此评述了( )A.《权利法案》颁布的作用 B.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的价值12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D.法国1875年宪法诞生的意义11.美国历史学家J·鲁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对1787年宪法“创造性胜利”理解错误的是( )A.建立了权力制衡的政府体制B.议会由选民选出,限制总统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D.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可以任免大法官12.1890年,在德国主政28年的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三世政见不合而辞职,这表明当时德国( )A.宰相应对议会负责B.宰相对皇帝负责C.实行君主专制政体D.宰相是权力中心 13.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报道称:“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这表明英国内阁具有( )A.立法权B.司法权C.行政权D.军事权14.某部宪法规定: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组成,后来改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它对议会( )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5.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汉密尔顿说:“如果在联邦的某个邦内发生民众叛乱,其他各邦就把它镇压下去,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弊端,其他仍然健全的部分就能予以纠正其他。”汉密尔顿认为( )A.联邦是各州的联盟体B.联邦体现主权在民原则C.联邦政府有绝对权力D.联邦能够稳定国家秩序16.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12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17.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18.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这是因为巴黎公社( )A.在砸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B.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推动了俄国的十月革命19.在总结整个20世纪时,可以发现“最具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对这一说法分析正确的有:(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苏维埃俄国,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普及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收,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C.加快了一战的结束进程,获胜的协约国集团保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联启发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缓解制度弊端的方法20.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12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1.“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德国的历史学家曼弗雷德·马伊说:“古巴危机是现代历史中的一个转折。两个超级大国都认识到,‘强权政治’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使用核武器,如果它不想毁灭自己和整个人类的话。”这说明美苏冷战( )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B.威胁到世界和平,使人们生活在恐怖之下C.开始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3.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A.美苏争霸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4.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C.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2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此其分事也。”这是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征的描述。若对材料中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凡农之道,厚(气候)之为宝”B.“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C.“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线)积纴(丝缕)”D.“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26.汉代丝织业相当发达,从文字、文物、外贸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下列信息对研究汉代丝织业发展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12A.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业的字中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三种典型的丝织刺绣:“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C.唐宋时代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和天鹅绒等都是对汉代纺织技术的沿袭与发展D.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称“中国产丝……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27.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街市B.瓦肆C.夜市D.草市2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史实与此论断无关的是( )A.宋都东京高度繁华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海外贸易空前活跃D.形成晋商徽商等大商帮29.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30.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这一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12第II卷(40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12分,32题28分,共40分)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年至今);“三分法”(1945—1955年,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年至今);“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1994年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121232.(28分)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政治文明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历程。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6分)材料二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4分)材料三由于总统由各州的选举团选举,参议员也由各州议会选举,故各州的主权在联邦政府中实际上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央权力的专制化。……(联邦政府内部)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由于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马克垚《世界文明史》(312)根据材料三,为了限制泛滥的民意及避免暴政,归纳美国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美国民主制度建设的积极意义。(6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你对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认识。(6分)1217-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第二学段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5:DDAAB 6—10:ABCAB 11—15:DBCCD16—20:BDABA 21—25:CDDCC 26—30:BDDBC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2道大题, 共40分)31.答案 示例一:选择“两分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阐述: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1972年,中国与美国开始实现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走向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示例二:提出新的分期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阐述: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欧共体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开始冲击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建立都极大地冲击了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只答出分期法而不作阐述不得分)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确立一种分期法,可以是材料中的分期法,也可以自己提出不同分期法,然后结合史实阐述。32.(1)措施:①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分)②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2分)③设立民众法庭,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陪审法官。(2分)(2)实现:①“光荣革命”使议会成为国王权力的来源;(2分)12②《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颁布,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逐步实现了实际权力向议会的转移。(2)(3)主要举措:①代议制度(或民主共和制);(2分)②分权制衡(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等);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2分)③联邦制(中央集权制度)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分)积极意义:①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2分)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的滥用,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2分);③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4)特点:曲折性;创新性;妥协性。(2分)(任答2点即可)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建设受国情、历史传统、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