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二中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金乡二中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说明中国出现了A.原始商业B.制定了历法C.原始农业D.城市兴起2.(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3.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4.“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禁海C.重农抑商D.保护生态资源6.钱穆在《国史大纲》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7.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8.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9.史书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A.长期停滞不前B.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C.一直非常发达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10.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③6\n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B.清雍正年间,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C.“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D.《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1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13.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14.在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记载着纽约市起源的情况。从碑记中我们可以知道最初建立这个城市的是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荷兰人D.英国人15.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6.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织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购买力增强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17.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政策A.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加速了欧洲的一体化D.促进了资本输出1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A.重商主义政策的提出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C.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D.凯恩思主义的出现1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德国D.美国和法国20、20.下表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6\nA.行业竞争激烈        B.企业规模保持稳定C.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21.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2.衣食住行作为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反映的服饰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23.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24.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25.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辩,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A.娱乐大众B.报道国内外大事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26.小说《文明小史》中,描写一位学堂出身的少奶奶时写道:“穿双外国皮靴,套件外国呢子的对襟褂子,一条油松的辫子拖在背后,男不男,女不女的。”材料反映了这位少奶奶的服饰特点是A.完全西化B.中西合璧C.固守传统D.女扮男装2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名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应该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6\n28.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可以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A.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B.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C.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D.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居住29.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A.娱乐大众B.传播商业信息C.宣传政治主张D.报道国内外大事30.“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B.化工C.航空D.电报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31.(19分)人类经济的发展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而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折射出的是它们的发展差异性或时代优劣性。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各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 清史专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材料四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6分)(2)材料二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作者所说“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4分)6\n(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5分)32.(21分)世界近现代史是世界各地区由彼此隔绝到连成一体的历史。从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到当今的全球化,世界的一体化由广度向深度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什么?(1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是什么?(5分)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国家带来什么影响?(4分)材料三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的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当时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1分)材料四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1960年,全球五个最富国家和五个最穷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0倍,1990年达到60倍,如今则扩大到74倍。1999年,最富裕国家人均GDP(美国为30600美元)与最贫困国家人均GDP(埃塞俄比亚仅为100美元)之比竟高达300∶1。(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4分)据此,请你为我国政府应对经济全球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6\n参考答案:1-5CDDCB6-10CDABC11-15ABCCD16-20DACCD21-25ACABD26-30BCDBD31.(1)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分散经营(或小农个体经营),劳动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写出三点得6分)(2)指商品经济(1分)。表现:突破坊市制度(或出现了街市、夜市和晓市),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三点得3分)(3)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或海禁)政策强化了自然经济,扼杀了新经济的活力;天朝上国的文化心理,影响了对世界潮流的正确判断;文化专制的政策束缚,严重阻碍了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写出四点得4分)(4)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2分)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写出三点得3分)32.(1)指新航路的开辟。(1分)影响: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物价上升;殖民制度兴起等。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5分)(2)工业革命的开展。(1分)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主义的掠夺加剧了亚非拉国家的贫困与落后,另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破坏了亚非拉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的近代化进程。(4分)(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分)汽车、飞机。(1分)(4)影响:①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②但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等。(4分)建议:①面对全球化趋势,趋利避害,抓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本国经济;②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合作双赢;③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得分)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8:03 页数:6
价格:¥3 大小:55.6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