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梁子湖区2022年春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共6页,三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规范地填涂。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震悚(sǒng)狂澜(lán)慷慨(kǎi)酣(hān)然入梦B.校(xiào)对憎恶(wù)屏(píng)障大庭(tíng)广众C.督(dū)促咀嚼(jué)呜咽(yè)鞠(jū)躬尽粹D.粗拙(zhuō)抹(mǒ)杀亘(gèn)古气冲斗(dòu)牛【答案】A【解析】【详解】B.校(xiào)对——jiào;C.鞠躬尽粹——鞠躬尽瘁;D.气冲斗(dòu)牛——dǒu;故选A。2.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间的史事。B.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C.北朝民歌《木兰诗》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长与<山海经>》,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等。【答案】D【解析】【详解】D.《阿长与<山海经>》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并非小说集;故选D。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对鄂州武昌鱼印象深刻,曾写过一首诗《别方劭秘校》,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别后应相忆,能忘数寄书?B.王安石对鄂州武昌鱼印象深刻,曾写过一首诗“别方劭秘校”: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别后应相忆,能忘数寄书?C.王安石对鄂州武昌鱼印象深刻,曾写过一首诗《别方劭秘校》:“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别后应相忆,能忘数寄书?”D.王安石对鄂州武昌鱼印象深刻,曾写过一首诗“别方劭秘校”,“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别后应相忆,能忘数寄书?”【答案】C【解析】【详解】《别方劭秘校》是一首诗的名字,应该用书名号;《别方劭秘校》的后面应该用冒号,表示对下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提示;“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别后应相忆,能忘数寄书”是直接引用的内容,应该用双引号;“别后应相忆,能忘数寄书”的意思是:离别之后应该要相互记得,怎么能忘记要多次寄书信呢?表疑问,句末应该用问号;故选C。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2)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3)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4)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5)“不要掉队呀!”(6)“不要落后做乌龟呀!”(7)“我们顶着天啦!”(8)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9)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10)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11)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12)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13)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4)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15)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4.下列对选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B.“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C.“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行径。D.“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5.下列对选文第(13)段写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通过视觉感受来描写山高。B.“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波涛在澎湃。”通过听觉感受来描写幽静。C.“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通过触觉感受来描写寒冷。D.本段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受来写景,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的缈小及老山界夜晚的诡异。6.下列对《老山界》一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写的事情不少,头绪也很多,却线索清晰,详略得当,将整个翻山过程写得十分清楚,是叙事散文的典范。B.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空间转移的顺序来叙述,同时又很善于穿插,使得行文前后照应,也更加生动。C.全文以生动描写为主体,穿插着一些记叙。这些描写包含两方面的意蕴,一方面是写“物”写“事”,也就是写山势的险峻和翻山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写“人”,也就是写出红军的豪迈情怀。D.文章赞扬了红军三个方面的崇高品质:一是坚强的意志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是必胜的信念和昂扬的乐观精神,三是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答案】4.C5.D6.C【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词句赏析。C.“叹息”把飞机拟人化,运用是拟人修辞,不是比喻修辞;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D.“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写出了环境的冷;“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等句子写出山的高大险峻;“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等句子写出环境的静谧;这里并没有写出老山界夜晚的诡异。结合全文可知,山如此高大、险峻,但是战士们却成功翻越,故不是展现人的渺小,而是展现红军战士的坚毅、勇敢、顽强等。所以“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的缈小及老山界夜晚的诡异”分析有误;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C.文章第(3)段“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是写景,第(9)段“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是写景,第(13)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有描写,其他的段落则都是对记叙,故文章以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记叙为主,穿插描写,所以“全文以生动描写为主体,穿插着一些记叙”错误;故选C。三、(共12分,每小题3分)(一)7.阅读古诗,完成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以动衬静,表现诗人狂野奔放的情怀。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C.本诗以人物心情和所写景物的特征为出发点,营造出清幽、典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D.这首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达到了“诗中有画”的超高境界。【答案】A【解析】【详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弹琴”“长啸”这两种行为都是高雅的、是脱俗的,故这一联诗表现的是一种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形成的氛围是幽静的,不是狂野奔放的,A错误,故选A。(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小题。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单独,孤单)C.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D.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结友而别钱自孔入,而钱不湿B.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但:但当涉猎无他,但手熟尔D.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我酌油知之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孙权用双重否定句指出学的必要性,语气委婉含蓄,温和中带有殷切期望,表现出孙权对吕蒙的关怀、爱护之心。B.本文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C.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D.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他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答案】8.B9.C10.A【解析】【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B.句意: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孤:古代帝王的自称;故选B。【9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A.表承接,然后、就/表转折,但是、却;B.介词,用/介词,认为;C.两个“但”都是表转折,意思是“只是”;D.结构助词,无实际意义/代词,指这个道理;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有误。“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此选项中“语气委婉含蓄”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9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士,读书人;三日,虚指,几天;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12.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⑴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⑵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⑶韩愈《晚春》诗中蕴含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不负有心人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⑷《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何人不起故园情②.故园东望路漫漫③.杨花榆荚无才思④.惟解漫天作雪飞⑤.万里赴戎机⑥.关山度若飞【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园、漫、荚、惟、戎、度。五、(23分)(一)阅读《骆驼祥子》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13.填空:文段中祥子给自己和车一起过生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这是祥子第几次买车?这辆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答案】13.祥子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买了新车后特别高兴,就把这一天当作人和车的生日来庆祝。(意合即可)14.这是祥子第一次买车,这辆车最后的结局是被大兵抢走【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理解。由节选第②段“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和“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可知,祥子买到新车后内心非常高兴;再由“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和“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可知,祥子因为家庭原因,已经忘记了自己生日是哪天,车对自己而言又是如此的重要,那就把自己的生日与车的生日放在同一天来庆祝。【14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概括。由第①段“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我要这辆车,九十六!”和“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可知,这是祥子第一次买车。祥子买车后,每天放胆地跑,尽管有时候兵荒马乱,他也依然出去干活拉车。有一天,祥子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他冒险把车拉到了清华。不幸的是,在回去的途中连车带人被大兵捉了,给大兵们干活,车也被没收了。后来,大兵们打了败仗。祥子趁机逃出军营,并顺便牵走三匹骆驼,以35块大洋卖给一个老头儿。从此以后,祥子便有了一个外号——骆驼祥子。祥子每天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出去拉车。回城的路上,祥子突然病倒了,等祥子病好后,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敲门孙道荣①“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楼。②这是他每天的功课。③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区于是在这个楼道里,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社区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④老人的身体很硬朗,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情况,只是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还有一次,中午的时候,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这时候来敲门,难道这孩子今天没上班?高高兴兴地打开了门,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等傍晚的时候他来敲门,老人将这个趣事讲给他听,一老一少,笑得很开心。⑤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道口响起。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和“吱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⑥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簿,记不得她家的电话,无法通知她。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他也只好这样想了。⑦晚上11点多,他们一家才回来。在楼道口,看着101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再一想,太晚了,她一定已经休息了,明天再说吧。⑧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他赶紧跑去打开了门,果然是楼下的老太太。⑨“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以为你们出了什么事,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道间的脚步声,就想着可能是你们回来了,这就上来看看。好了,放心了。”⑩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他答应她无论今后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敲门。因为那已是他们共同的牵挂。(选自《文萃》2011年第7期)15.第②段说“这是他每天的功课”,“他每天的功课”具体指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16.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①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声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此句写出他了怎样的心情?)②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湿湿的”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17.第⑧段中加点的“果然”能否换成“竟然”?为什么?18.本文以“敲门”为标题有什么好处?19.请写出本文给你的启示。【答案】15.每天下班必定用相同的节奏敲邻居老太太的门,互相问候然后再回家。(言简意合即可)16.(1)表现出他在敲门之后老太太没有反应,他担心着急的心情。(2)“湿湿的”写出他对老太太的愧疚之意,更表达出老太太的牵挂使他深受感动。17.示例:能换,因为前文提到“他”认为老人已经休息了,不可能来敲“他”家的门,“竟然”可以表现出老人敲门令“他”感到意外。示例二:不能换,因为听到“咚,咚咚,咚一”这熟悉的敲门声,“他”就会想到是“她”,用“果然”可以表现出老人敲门在“他”意料之中。18.“敲门”是文章的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内容集中;交代主要内容,突出主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答出其中一点,意合即可)19.帮助(关心)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意合即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答题思路:这种指代性的内容,要结合前后的文字来理解、提炼、概括。结合第①段“永远固定的节拍”“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可知,“他每天的功课”是“他”每天固定时间、用固定的节奏来敲邻居老太太的门,互相问候,然后回家。【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他惊出一声冷汗”写出“他”因为敲门没人开门时的反应,一种受惊的反应,“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写出了“他”打破常规的敲门节奏,快速、重重地敲门,展现一种急切,故表现出“他”在敲之后老太太没有反应,“他”担心着急的心情。(2)“湿湿的”是细节、神态描写,结合第⑨段和第⑩段“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可知,老太太因为没有听到敲门声,没看到“他”的孩子、媳妇回来,非常焦急、担心,来回跑了几趟,这表现了老太太对“他”们一家人的关心,而这份关心让“他”非常感动;本来是“他”通过固定的敲门来确保老太太的安全,但是今天“他”因为突发情况没有敲门,并且没有提前告知,导致老太太担心,跑了几趟,这让“他”非常愧疚。【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效果。答题思路:分析两个词语的意义、偏重,结合语境分析两个词语的效果,进而指出是否能调换。(1)能换。“果然”是表示事实与所预料的相符,“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结合第⑦段可知,“他”没有去敲门是因为觉得很晚了,老人家应该睡觉了,但是老人居然来敲“他”家的门,老人的这个举动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故用“竟然”比较好。(2)不能换。“果然”是表示事实与所预料的相符,“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结合第⑦段“他犹豫了一下”和第⑧段“熟悉的敲门声”可知,“他”猜想老人家可能在等,而“熟悉的敲门声”更是验证了这一点,是与预料相符,故用“果然”比较好。【18题详解】本题考查题目作用。答题思路:题目作用一般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奠定文章的基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修辞手法,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点明文章的写作线索;标明文章的写作对象;点明本文的主旨。(1)全文围绕敲门展开,“敲门”是本文线索,贯穿全文,所有情节围绕其展开,让文章内容更加紧凑。(2)结合第③段“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区于是在这个楼道里,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社区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第⑨段“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以为你们出了什么事,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道间的脚步声,就想着可能是你们回来了,这就上来看看。好了,放心了”等句子可知,“敲门”这个行为既有“他”对老人的关心,也有老人对“他”的牵挂,表现出他们互相的关心,突出主题。(3)“敲门”是一个行为,围绕这个行为有怎样的故事?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9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答题思路:围绕文章谈启示,从文章主题出发,谈人和人之间的关爱;谈一份关爱换了一份回馈等。示例:从他们的故事中,我得到启示,关爱是互相的,每一份爱都不会被辜负,我们要学会主动去爱、去回馈爱。六、(8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七(2)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20.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示例:爱国诗歌朗诵会(1)__________、(2)____________21.在“爱国诗歌朗诵会”活动中,请你写出一两句表现爱国精神的古诗词,并注明出处。22.小强对这次活动不以为然,他认为同学们还处在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至于爱国,那是长大后才可能付诸实践的事,现在谈爱国为时尚早。请你用一两句话劝说小强同学积极参加活动。【答案】20.①.示例:爱国人物故事会②.爱国歌曲演唱会、爱国主题图片展、爱国主题手抄报展评21.示例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示例2: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例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国戍轮台。”22.示例:小强同学,我们现在学好本领,就是为了将来能为国家作贡献。爱国情要从小培养,让我们一起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吧!【解析】【20题详解】考查设计活动名称。第一,必须紧扣活动主题“爱国”,第二要突出活动形式。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出板报、举办演讲比赛、讲故事等等。示例:爱国名言展示会;爱国黑板报评比【21题详解】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写出一两句表现爱国精神的古诗,并注明出处即可。示例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示例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2题详解】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根据所给的情境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本题设置的情境:劝说小强同学积极参加“爱国”主题活动。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从好好学习就是爱国、爱国与年龄无关的角度进行劝说。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示例:小强同学,爱国与学习并不矛盾。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作贡献,不就是爱国的体现吗?而且,爱国不分年龄,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来爱国。所以,让我们一起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吧!三、作文(50分)23.作文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鄂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其中一定少不了你。请你以“我与文明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班)名、人名等。【答案】参考例文:我与文明同行文明是风筝的线,是落叶的根,是永远的航灯。  ——题记  绿化是城市的外衣,建筑是城市的骨架,环境是城市的容貌,文明是城市的灵魂。我市创文之风,正在以进行曲的速度拂遍每一个角落……  清晨,我推开窗户,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传来,在这寂静的早晨显得格外动听。我四处探望,发现楼下的公园不知何时已栽满了一排排抖擞的小树;先前令人却步的垃圾堆如今被一张简朴的石桌子取而代之;宣传栏前一群橙黄的志愿者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踮起脚尖费力地撕下那一张张顽固的“牛皮廯”,尔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披上外套背起书包夺门而出,下了楼。他们热情地同我打招呼:“小妹妹,上学啊。”  空气中,我仿佛嗅到了文明渐近的芳香。  汽车站内秩序井然,没有了往日的拥挤喧哗;斑马线旁静静地立着红得耀眼的遮阳伞;指示音适时地响起,为行人提供微薄之便。“妈妈,那边的小企鹅怎么了?它好像摔倒了。”稚嫩的童声在耳边响起,我好奇地偏过头去,只见一个二三岁的小女孩正扯着一位年轻女人的裙子,右手指着不远处,脸涨得通红,嘴蹶得老高。“好孩子,那是垃圾桶,我们过去扶起它,好不好?”说着就拉起女儿的手向对面走去。我的心颤动了一下,不由自主地举起手机,拍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车站内,我触摸到了文明之树抽出的新芽。  迈进校园,顿觉耳目一新。教学楼被一丛丛艳丽的杜鹃花簇拥着,周围的枯枝败叶、果皮、纸屑早已被尽职的值日生清扫一空;花坛里,悄悄地立起了一块写着“爱护花草”等字样的牌子;见面时的擦肩而过被友好的问候所替代。铃声响起,我飞快地冲上课室,却在楼梯口与满怀教案的老师迎面相撞。惨了,该迟到了,不管了。我正要绕道离开,可竟鬼使神差地回到原地,弯腰替老师拾起散落一地的书本。“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紧张地搓着手,头快贴到了胸口,不敢与老师对视,生怕她怪罪。“没事,以后要小心点。”传来好熟悉的声音,我抬起头默默瞥了一眼,想不到居然是班主任。我们相视一笑,尴尬的气氛荡然无存,两个同行的身影淹没在快乐的春风中。  校园里,我领略到了文明之花绽放的美丽。文明不仅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由“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可知,“文明”对于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文明”即社会发展到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精神风貌,它体现在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身上。“我与文明同行”可以理解为“文明陪伴我成长,让我更好地前行”,那“文明”如何伴我成长呢?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有经历许多的事情,有不文明的反面例子,也有文明向上的正面榜样,我们可以选择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某个事物或者某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明”风貌给“我”带来触动和启发,让“我”更坚定与“文明”同行的经历来写作。关键是要表达出“我”在“文明”的熏陶和影响下得到了什么收获亦或者是情感体验。第二,立意。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结合生活中的一切典型场景,如车水马龙的广场、人流不息的公共洗手间、绿意盎然的公园,这些场景中可能都会有“我”与文明的邂逅,可以写一写自己从这些生活场景中的生活小事所感受到的文明城市、文明人、文明事;二是某个写对我影响深刻的人(老师、父母、朋友)让我感受的“文明事迹”,关键是要写出这个人的某种文明言行让我记忆犹新,激励我,让我成长的经历与感受。这份经历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写出这一次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它给我鼓励,它给我温暖,它给我启示等。描写语言要细腻,重点写出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变化过程,能够让读者印象深刻。三是写自己从历史中感受到的文明礼仪对人文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自己践行文明理念,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为社会的文明风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选材。文章的体裁可以写记叙文,要有具体而典型的事件叙述。写作时要结合真实的人物或生活场景事例,最好是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文明”故事,这样既印象深刻,易于发挥,又能有丰富的描述语言,贴近生活,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写作还可以从形式上创新,习作时可以在文章前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将自己感受深刻且与主题相契合的“文明”故事串联起来,让文章的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适当的创新是吸引读者,取得高分的关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26 00:45:12 页数:15
价格:¥4 大小:55.0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