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若说在人文理性上有值得称量的人物的话,王充无论如何都可算是一个。鲁迅在为许寿裳儿子许世瑛开的必读书目中,就有这位先贤的《论衡》。内中加注说:“内可见汉末之风俗迷信等。”鲁迅在文章里多次讲到王充这个人,对其看法颇佳。王充的文笔有豪迈之气,言理多奇语。他对儒家学说的抨击,对的抵制,在东汉可谓是个奇观。他的特点是不迷于虚妄,非耽于幻像。那时候世间迷信盛行,独王充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神灭。”这样的看法,都远离虚妄之见,对后来的文人多有影响。我们看鲁迅对中国民间迷信的抨击,就能够看到王充的影子。读王充的著作,可以感受到他身边强烈的鬼神气息,那些巫风与神秘主义的遗存包围着他,使其不得不面对它们。与谶纬话语对话,是不得已的选择,那结果是与之彻底决裂,走另一条路。而我们看鲁迅在绍兴的记忆,也是被迷信、鬼魂那些谣俗所困,他直面的,就有那些飘忽不已的神之所,灵魂的有无,思想的明暗。浙东文化几千年有很大变化,但神秘主义的气息不绝,也算一种传统。只是在面对这些传统时,鲁迅没有被同化,而是在对抗里找到了自己的审美方式,我们由他的特点而联想起王充,实在有一种内在的依据。鲁迅与周作人后来在文章里不断抨击旧说,对民风里残忍的存在进行解析,已非王充式的反诘,而是借用了人类学的眼光,思想自然有别于古人了。可是我们看看东汉以来浙东人在礼俗中挣扎、反抗的例子,也自然会得到一个印象,绍兴出现了周氏兄弟,实在也不是奇怪的吧。从鲁迅的性格看,他不属于孔子的传统里的人物,与庄子、韩非子的传统倒是略有吻合之处。但庄子、韩非子太学者气,鲁迅不喜欢那样的论道,而是更为散漫而无所用心。倒是六朝人的眼光让人感动,他对阮籍、嵇康的态度,就更为亲切,彼此是有深的关系的。鲁迅的文字有时候能够看出凌厉之气,走极端的例子很多。比如他说少读和不读中国书,语气很坚决,很让人想起嵇康论辩时的样子。嵇康《难自然好学论》说儒学者迂腐不堪,出语很重。这样对古人不恭,乃古已有之的存在。鲁迅是故意学之还是气质的巧合,都颇值得深思。王充、嵇康这样的人,对于存在的多样性的感悟,是超出一般儒生的视角的。对于嵇康的世界,鲁迅有自己的理解,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此有深的论述。在国民党“清党”之际,他以嵇康为例,深悟专制文化下文人道路之多歧,真正是读懂历史的人才说的话。嵇康并非如牟宗三所云只是哲人型,其斗士的特点、诗人的气质也是有的。鲁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位先贤的影响,不太好说。不过,王充、嵇康以来的峻急、深邃的思想盘诘的传统,他身上是有的。谈到浙东的文化,这样的古人的血脉,我们怎能忘记呢?\n浙东文化的传统里,王充、嵇康的余脉是时隐时现的,并非主流。周作人一直看好王充的价值。把他视为中国文化史的三盏明灯之一,实在很有眼光。这个看法,是否有鲁迅的因素,我们不好妄下结论。但周氏兄弟对哲学的盘问的喜好是一看即知的。鲁迅鲜谈王充,可能是其文献完善的缘故。而对嵇康的持续关注,我猜测是其资料阙如,自己不得不亲自整理。在他看来,嵇康的文献如能流传,中国士大夫的生态,或许还不至于那么单一吧。这个现象是特别的:那么多故土的先贤,并不都能使其快乐起来。到了晚清,社会结构与民间心态,早就没有多少朗照的儒风了。王充、嵇康式的思想已经隐没到历史的深处,百姓早沦落为奴隶了。每写到故土的存在,鲁迅的笔触总是沉重的。他在乡下世界里得到的多是不幸的记忆。未庄也好,鲁镇也好,都有灰暗的底色,它甚至窒息着人的感觉。绍兴的建筑是黑白两色,这种反差很大的存在,也渗透到他的笔下。可是我疑心在那些黑暗的色泽中,也是染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子吧。如果不是域外文学的参照,绍兴文化的发现与否或还真是个疑问。俄国小说给他最大的冲击,是找到了人的精神的底色,环境与人的关系,习俗和心灵的关系,现世与彼岸的关系,等等,都暗含在结构和情境中。他发现了人在故事背后的,而且不断拷问那精神的可能或意义与否,就把小说的愉悦功能和连为一体,有了弦外之音。这与其说是故土给鲁迅的启示,不如说现代理性唤起了他的内觉,在精神深处,他与那些宗教感强烈的作家是有共同的心灵感觉的。因为有域外文学的参照,便把自己故土记忆里朦胧的存在照亮了。这毁誉参半、美丑互照、得之于古风里的神思,又神伤于民风里的灰暗之迹带来的隐痛。一切都十分复杂地呈现在他的文字里。一面是诅咒,一面有敬意,浙东混沌的语意和生命形态,被一种鲁迅式的智慧过滤了。(节选自孙郁《鲁迅的浙东脾气》)1.下面不属于域外文化对鲁迅影响的一项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B.绍兴文化独特性的发现C.对故乡谣俗记忆的照亮D.兼具诅咒和敬意的文学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贤王充不迷于虚妄,非耽于幻像,鲁迅十分欣赏,在为许寿裳儿子许世瑛开的必读书目中有他的《论衡》。B.纵向审视能够发现,鲁迅与周作人后来借用了人类学的眼光在文章里不断抨击旧说,并不令人奇怪。C.浙东文化传统中王充、嵇康的余脉时隐时现,周作人把后者视为中国文化史的三盏明灯之一,很有眼光。\nD.域外文学的参照照亮了鲁迅绍兴记忆里朦胧的存在,使它们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了兼具诅咒和敬意的特点。3.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绍兴记忆中,不乏被迷信、鬼魂那些谣俗所困的表述,但这并不能算是浙东文化的传统。B.自东汉起,浙东人就一直在礼俗中挣扎、反抗,周氏兄弟诞生在这片土壤,并进一步解析民风中残忍的存在。C.鲁迅的精神气质更接近庄子、韩非子,但因他的散漫和无所用心,所以他更喜欢六朝的阮籍、嵇康。D.牟宗三认为嵇康身上兼有哲人、诗人和斗士的气质,并且王充、嵇康以来的峻急、深邃的思想盘诘的传统,鲁迅身上是有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泰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一个英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描写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描写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手高出一筹。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其他被谋刺的四个人的总和。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而匕首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王”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n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史记·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描写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提升了荆轲的名气。D.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却流芳千古,影响深远。B.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而匕首见”的第一瞬间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C.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n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先民对早期空间观的认知与艺术形式的传达知行合一,二者长期保持着血脉一贯的连续性关系,并在后世艺术的审美实践中葆有持久的影响力。因此,早期空间观对于中国形式美学具有发轫开先之功,其意义不可小觑。首先,“法天则地”的空间实践观为文学叙事预设了追源别流的宇宙观框架。早期空间观内设的天人合一思想衍生出一种强烈的“法天则地”的空间实践意志,这种意志在后世的戏曲、小说等叙事性文学中呈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文本的开头与主体部分之间的叙事结构层级差异:前者为源,后者为流。其次,“天圆地方”的空间模型观为艺术的“方圆”意识提供了宇宙观依据。最大程度象征“天圆地方”宇宙模型观的是礼制性建筑,其中以明堂为最。明堂“上圆下方”,其意法象天地,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建筑形制上的呈现。这种形构天地的造型意识一直在后世延续,到隋唐乃至宋代,明堂建筑仍然保持着“上圆下方”的物象结构,以“法天地之形”。始建于明代的天坛是帝王祭天祈福的空间场所;与天坛遥相对应的地坛整体呈方形,是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天坛地坛均寄寓了“天圆地方”的早期宇宙空间观。再次,“四方卫中”的空间方位观激活了“中”的空间价值潜能,并衍生出“中正”“中和”等美学范畴。五方观念是早期先民在以身体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存在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早期先民从身体出发,将自己居住的“家”作为个体世界的中心,再在此基础上往外推扩。因此,“中”也就自然带上了美好、安善的价值判断。“中”的天文学、地理学意义中附带了伦理学价值,因而向审美层面进发提凝,一方面发展为对“中心中正”等思想观念的追求与持守,这既是儒家的一种思维范式与践行圭臬,也是一种审美形式法则,建筑布局要求以中轴线为基准,书法结字讲求中宫紧凑等,无不强调“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与“庸”“和”等字相连缀,衍生出“中庸”“中和”等范畴。可见,“中和”不仅指向善的伦理价值,还指向内含了真与美的形式法则。最后,“天尊地卑”的空间价值观衍生出主次相偕的分位意识。宇宙天象、方位地形、人伦礼仪三位一体,在空间排布方面讲求尊卑主次的差序关系。如在书法中,不仅结构方面讲究上覆下载、朝背迎让,章法方面也讲天头地尾、疏密合宜,其中的主次关系极为重要。早期空间观关涉天象、地形、礼仪,这些方面与政治教化密切相关,其功利性非常突出,因此也必然会通过艺术的方式加以呈现。在中国早期,“宇宙-神祗-君王”三位一体,组成一个稳固的权力秩序同盟,礼制艺术则以象征的方式将这一秩序昭示出来,而空间就是这种秩序最为直观的表达。东汉末以来,个体精神得到解放,艺术家抛掉沉重的政治面具,从而获得一种天真本源的宇宙观与空间观,并在艺术中自由彰显出来。不过,在后世文人那里,尽管源发于宇宙意识的应用型空间观失去了意识形态的强制作用,但仍然作为一种思维惯性或文化语境留存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之中,成为其艺术创作时的一个幕后观念操控手,并在艺术形式中不经意地显露出来。\n(摘编自詹冬华《中国早期空间观的创构及其形式美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民认知早期空间观和传达艺术形式知行合一,二者保持连续性关系,早期空间观对于中国形式美学意义非凡。B.天人合一思想是早期空间观内设的,“法天则地”的空间实践意志源于此,并在后世的叙事性文学中呈现出来。C.“天圆地方”是人们的早期宇宙空间观,这种“天圆地方”空间模型观成了艺术的“方圆”意识的宇宙观依据。D.书法在结构和章法的空间排布方面体现了“天尊地卑”的空间价值观,比如讲究中宫紧凑、朝背迎让、天头地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先民的早期空间观切入,指出其对于中国形式美学的影响,提出中心论点,为下文的议论张本。B.文章主体紧扣空间的“法天则地”实践观、“天圆地方”模型观、“四方卫中”方位观和“天尊地卑”价值观等方面来论证。C.文中将明堂建筑形制与明代所建天坛、地坛建筑形制进行对比,从而强调了“天圆地方”的早期宇宙空间观。D.文末指出古代应用型空间观对后世文人意识形态的强制作用已消失,但对其艺术创作仍有影响,论证有辩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叙事性文学中文本的开头与主体部分之间的叙事结构在层级上存在着差异,这体现了主次相偕的分位意识。B.“四方卫中”的“中”在审美层面主要形成了追求“中心”“中正”等思想观念和“中庸”“中和”等范畴。C.“四方卫中”空间方位观激发早期先民以身体为中心展开活动,从而认识了五方观念的伦理学价值和审美价值。D.早期空间观有很强的伦理性,主要体现在通过艺术的方式将“宇宙-神祗-君王”三位一体权力秩序昭示出来。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n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了。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的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刘焕明,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n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B.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有利于其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C.因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使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D.西方国家借助在全球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与危害性。B.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C.文章主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文化全球化的深度思考。D.文章从产生背景、定义、本质、危害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其他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经济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C.西方国家借助国际交流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的体现。D.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数字媒介时代,随着信息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小说和影视等不少传统文艺创作都转到了数字媒介平台上,涌现出各种新的文艺形态。面对数字媒介时代日益丰富且不断变化的文艺表现形态,我们亟须以相应的文艺批评话语来更好地引导创作、多出精品,从而提高和引领社会的审美风尚。\n数字媒介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借助新的数字媒介平台迅速参与到文艺创作过程中,“人人都是文艺家”仿佛已成为现实。原先文艺批评多由学院派的专业人士承担,他们往往以权威眼光对文艺作品加以专业化评判。在电视时代,由于电视影响的扩大,文艺创作者和批评家之间的二元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阐释,在他看来,“随着电视在传播工具领域的相对力量的不断扩大和商业因素对占有统治地位的电视的控制的不断加强,造成了另外一个更加难以控制的后果,那就是电视从它所采取的一种文化行动策略转向了某种自发主义的蛊惑术”。这个时期,学院派的“专业主义批评”受到了很大挑战,电视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文化”,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由“电视知识分子”操控的文艺批评喜欢玩弄噱头,缺少深思熟虑和严谨性,但却左右着大众的文化和审美趣味。如今,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文艺创作和批评都越来越容易,学院派批评家一统天下的“专业主义批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电视时代那种传媒拥有绝对霸权的“电视批评”也不复存在,真正的“大众批评”时代已经来临。在“大众批评”时代,每个批评者都可以利用自媒体或机构性的数字媒介平台参与发声,对各种文艺现象发表评论。由此,不同层次的批评话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话语众声喧哗的复调结构和杂沓景观——感性化、情绪化、碎片化和娱乐性的批评话语与理性化、专业化、系统化和严肃性的批评话语交织共存。因此,在数字媒介时代,构建理性的大众批评话语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注重娱乐性与专业性相辅相成。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众狂欢”的时代,人们经常在朋友圈、自媒体公众号等数字媒介平台发表一些感性化的、情绪化的甚至是发泄式的言论。文艺批评也不例外,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话语时常注重流量,追求娱乐性质。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一些文艺批评话语有时充斥着“吐槽”“毒舌”和“谩骂”的味道。在此情况下,严肃的、理性的和专业的批评话语不可或缺。专业化的文艺批评要在数字媒介时代引领公民正常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上发挥应有作用。其次,坚持个人批评与大众批评相互结合。在众声喧哗的“大众批评”话语中,具有真知灼见的、有专业精神的独立批评话语并不多见,且很容易淹没在浩瀚的大众批评话语之中,进而导致一些真正好的作品得不到大众认可。在此情况下,应将批评的独立性和大众性相结合,既要有独立的批评精神,也要兼顾社会公众的审美情趣。再次,实现技术性与审美性相得益彰。在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的话语方式很容易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数字媒介技术本身也深深地镶嵌于文艺批评话语之中,甚至技术话语大有取代审美话语的趋势。例如,“弹幕”这种影视刷的评点形式就是一种技术话语与大众批评话语的结合。在今天,弹幕本身已经归属于数字媒介环境下网络剧、综艺节目和视频直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狂热的“弹幕迷”甚至宣称“无弹幕不看剧”。然而,满屏的弹幕却将本来的叙事内容碎片化,严重干扰了部分观众的观看行为。总之,在数字媒介时代,要切实加强文艺批评本身的话语建设,进而更好引导创作,以提高人们对数字媒介时代文艺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并最终促社会整体审美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选自曾一果《数字媒介时代呼唤理性文艺批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批评有时喜欢玩噱头,缺少深思熟虑和严谨性,可能带偏大众的文化和审美趣味。B.“大众批评”指每个媒体受众都可以利用自媒体或数字媒介对各种文艺现象发表评论。C.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话语层次不一,构建理性的大众批评话语体系很有必要。D.只要将批评的独立性和大众性相结合,一些真正好的批评作品就能得到大众的认可。\n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三段通过对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复杂多维的分析,提出了要呼唤理性文艺批评的观点。B.文章第二段以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的阐释,论证电视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文化”观点。C.文章倒数第二段举例阐述了“弹幕”评点形式的弊端。论证技术话语要和审美话语相得益彰的观点。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媒介时代文艺评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观点,然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媒介环境让“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必然,文艺创作和批评也变得更加容易。B.娱乐性和专业性兼顾的文艺批评在引领公民正常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C.弹幕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批评的审美性,还可能干扰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理解。D.承认和认识“大众批评”的存在是有效地引导人们进行理性创作和理性批评的前提。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栓、棍子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n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春《也说“木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庚先生认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一是“木”字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一是它所暗示的颜色。B.作者认为,人们看到“木”或“树”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古代诗人写诗恐怕不会由“木”想到“木头”等。C.“木”与秋天没有必然联系,就像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写的“木欣欣以向荣”就不是指秋天的树。D.“木”在书面语中用得多,“树”在口语中用得多,这是古人爱用“木叶”或“落木”而非“树叶”的原因之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针对林庚《说“木叶”》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并引用古诗和事实证明,体现了驳论文言之有据的特征。B.作者引用杜甫的诗句以及刘禹锡的名句,分别论述了“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C.作者运用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最后解释了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几种情况。\nD.作者运用“但”“那么”“可见”“因此”等关联词,并放在段首,体现了作者论述思路的逐步推进。3.联系课文《说“木叶”》相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林庚《说“木叶”》指出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只在于凭借显在的和外露的意义,而更在于它的潜在的意义或者说暗示性。B.李春《也说“木叶”》针对林庚先生的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但对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的概括还是深表认同的。C.林庚在文中引用诗句“洞庭波兮木叶下”,李春也从屈原《九歌》中的诗句入笔,生动地阐明“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D.林庚认为“木”具有繁茂的枝叶,“叶”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从而引出下文论述“木”的特征:但李春并不认同。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是其心智与脑力延展、肢体与体力解放的过程。在技术革命的冲击之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次又一次被科技赋强与重塑。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而数字化时代,人的本性会发生何种变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以“血肉之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生物人”的存在形式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认知中的唯一形式。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科技纵深发展,在地球的一个角落实施操纵,就可能通过数据联接同时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产生后果。并且数字化越普及,数字力量能影响的领域就越多,个人面对的与数字化及个人身份有关的挑战就越多。于是,有学者开始审视信息科技对人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观念的冲击。技术哲学大师唐·依德教授曾在《技术中的身体》中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维度下,人的存在形态并非传统的‘生物人’,而是具有‘数字属性的信息人’。”从存在形态来看,在数字空间中具有“数字属性”的“信息人”主要以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出现。静态的“信息人”是生物人在数字空间中的映射,属于一种信息身份。具言之,自出生时起至死亡时止,除了在物理空间中存在一个“生物人”之外,在虚拟空间数据库中的个人信息也在不断累积,直至形成一个虚拟世界的“信息人”。这种静态的“信息人”有助于其他网民了解与辨识特定的生物人。例如针对近年来频发的证明“我是我”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地区施行了“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模式,以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人”来证明生物人的身份。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大数据画像”,即利用大数据分析特定的目标人物在数字社会中各种行为,对其外貌、爱好、性格、习性等各种特征进行汇总画像,也属于静态“信息人”的直接表现形式。\n而动态的“信息人”则是静态“信息人”的升级,属于具有“数字属性”的社会人。当人们不再满足于将生物信息映射在数字社会中,而是要在数字社会中进行沟通交流、买进卖出、生产生活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于是便出现了动态的“信息人”。所谓动态的“信息人”,也就是线下生物人利用信息技术,操纵静态“信息人”实施一系列社会行为。动态的“信息人”最大的特点在于会产生合法或违法、盈利或亏损、道德或不道德等一系列结果,对物理社会中的生物人产生影响,这是仅具备身份属性的静态“信息人”无法做到的。并且由于数字社会的有痕化特征,各种行为更容易记录量化,例如在司法解释中规定网络诽谤转发500次,点赞5000次“积量构罪”的标准。因此,动态“信息人”与静态“信息人”的区别在于能否实施行为与产生社会后果。当人们以“信息人”的身份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时,正如吉登斯以“脱域化”形容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那样,数字化生存使得人们的生活跳出了物理场域,打破了地域、领域以及族阈的界限,数据和信息也逐渐变成了每个人不可分割的构成性要素,表达与建构着人的自然本性、社会角色与个性特征,人类的存在形式获得了全新的“数字属性”。(摘编自龚向和《人的“数字属性”及其法律保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技术革命使人自身获得极大解放,科技重塑了生产生活方式。B.随着数字化越来越普及,在一个角落实施操纵,就会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产生后果。C.在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前,“生物人”一直是人类认知中自身存在的形式之一。D.静态“信息人”既有助于辨识特定生物人的身份,也能对其性格、习性进行汇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起下文,在论述科技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人的本性会发生何种变化的问题。B.文章论述“信息人”的两种存在形态时,既有理论上的阐释,也有事实上的支撑。C.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意在论证动态“信息人”更能体现“信息人”的特点。D.文章第五段与开篇呼应,得出数字化生存使人类的存在形式发生了新变化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当下背景展开论述,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视野开阔。B.数字化生存能打破时空限制,可以让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便捷,也会带来许多挑战。C.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数字属性将成为人的主要属性。D.动态“信息人”在数字社会中进行社会活动时,应通过法律法规来加强监督保障。参考答案:一、1.A\n2.C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错,原文说“鲁迅在文章里多次讲到王充这个人,对其看法颇佳。王充的文笔有豪迈之气,言理多奇语。他对儒家学说的抨击,对……的抵制,在东汉可谓是个奇观”,由此可知,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在王充阮籍时期就有。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后者”错误。原句为“周作人一直看好王充的价值,把他视为中国文化史的三盏明灯之一”,选项张冠李戴,应是“前者”。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但这并不能算是浙东文化的传统”错,原文有“浙东文化几千年有很大变化,但神秘主义的气息不绝,也算一种传统”这样的表述,选项曲解了文意。C.“但因他的散漫和无所用心,所以他更喜欢六朝的阮籍、嵇康”错,原文只说“鲁迅不喜欢那样的论道,而是更为散漫而无所用心。倒是六朝人的眼光让人感动,他对阮籍、嵇康的态度,就更为亲切,彼此是有深的关系的”,选项强加了因果。D.“并且王充、嵇康以来的峻急、深邃的思想盘诘的传统,鲁迅身上是有的”错,原文说“嵇康并非如牟宗三所云只是哲人型,其斗士的特点、诗人的气质也是有的。鲁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位先贤的影响,不太好说。不过,王充、嵇康以来的峻急、深邃的思想盘诘的传统,他身上是有的”,由此可知,选项后半部分不是牟宗三的观点。故选B。二、1.D2.A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nD.“荆轲为了……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错误,这一说法在文中并无依据。由原文“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成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知,原文只是说“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并没有说“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却流芳千古,影响深远”错误,属于强加因果。由原文“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史记·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可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而不是“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错误。由原文“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史记·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可知,作者并不赞同荆轲刺秦成功,如果成功,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史记·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不会脱颖而出。故选C。三、1.D2.C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讲究中宫紧凑”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四自然段“书法结字讲求中宫紧凑等,无不强调“中”的重要性”可知:“书法在结构和章法的空间排布方面”体现不是体现“天尊地卑”的空间价值观,而是体现“中”的思想观念。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和理解能力。C.“将明堂建筑形制与明代所建天坛、地坛建筑形制进行对比”的说法错误,结合原文第三自然段“明堂‘上圆下方’,其意法象天地,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建筑形制上的呈现……与天坛遥相对应的地坛整体呈方形,是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天坛地坛均寄寓了‘天圆地方’的早期宇宙空间观”可知:明堂建筑形制与明代所建天坛、地坛建筑形制是相同的,都体现了“天圆地方”的特点,二者是类比而不是“对比”。故选C。\n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A.“这休现了主次相偕的分位意识”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二自然段“早期空间观内设的天人合一思想衍生出一种强烈的‘法天则地’的空间实践意志,这种意志在后世的戏曲、小说等叙事性文学中呈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文本的开头与主体部分之间的叙事结构层级差异……”可知:叙事性文学中文本的开头与主体部分之间的叙事结构在层级上存在着差异应是“法天则地”的空间实践观,而不是“主次相偕的分位意识”。C.“‘四方卫中’空间方位观激发早期先民以身体为中心展开活动”的说法错误,根据文中第四自然段“五方观念是早期先民在以身体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存在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四方卫中”的空间方位观激发形成。D.曲解文意,“通过艺术的方式将‘宇宙-神祇-君王’三位一体权力秩序昭示出来”这是是政治教化的功利性的体现,而不是“早期空间观有很强的伦理性”的表现。故选B。四、1.B2.D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选项曲解文意,从文中第一段“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可知这是某一种观点,而不是现实背景;且原文首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而非推动“政治文化全球化”。C.选项强加因果,原因为“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D.“借助在全球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错,由原文倒数第二段“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可知,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是目的,不是手段。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定义”无中生有。文中“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不涉及其本质特征,不是定义。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nB.“宣扬‘经济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有误,原文为“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应为宣扬“文化全球化”。故选B。五、1.D2.B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只要……就……”错误。“将批评的独立性和大众性相结合”是批评作品能得到大众认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B.“论证电视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文化’观点”错误。第二段以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的阐释,是为了论证电视时代,文艺创作者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成为必然”错误。应该是“成为可能”;B.“发挥了重要作用”错误。原文“专业化的文艺批评要在数字媒介时代引领公民正常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上发挥应有作用”,选项将未然性说成了已然性。D.“是有效地引导人们进行理性创作和理性批评的前提”错误。从原文“在众声喧哗的‘大众批评’话语中,具有真知灼见的、有专业精神的独立批评话语并不多见,且很容易淹没在浩瀚的大众批评话语之中,进而导致一些真正好的作品得不到大众认可”“在‘大众批评’时代,每个批评者都可以利用自媒体或机构性的数字媒介平台参与发声,对各种文艺现象发表评论”“在数字媒介时代,构建理性的大众批评话语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来看,选项表述的内容于文无据。故选C。六、1.D2.B3.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nD.“这是……的原因之一”错误,作者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这是犯或然当作必然的错误。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分别论述了‘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错误,原文为“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可见作者引用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印证的是有“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并不是证明“充满活力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对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的概括还是深表认同的”错误,原文为“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C.“生动地阐明‘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错误,李春也从屈原《九歌》中的诗句入笔,只是为了强调他不同意林庚的说法,而非阐明“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D.林庚认为“木”具有繁茂的枝叶,张冠李戴,原文有“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应是林庚认为“树”具有繁茂的枝叶。故选A。七、1.A2.C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就会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产生后果”错误。由原文“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科技纵深发展,在地球的一个角落实施操纵,就可能通过数据联接同时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产生后果”可知,原文说的是“就可能”通过数据联接同时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产生后果。C.“自身存在的形式之一”有误,由原文“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以‘血肉之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生物人’的存在形式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认知中的唯一形式”可知,原文说的是“唯一形式”。D.“也能对其性格、习性进行汇总”曲解文意。由原文“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大数据画像’,即利用大数据分析特定的目标人物在数字社会中各种行为,对其外貌、爱好、性格、习性等各种特征进行汇总画像,也属于静态‘信息人’的直接表现形式”可知,原文“对性格、习性等各种特征进行汇总”是“属于静态‘信息人’的直接表现形式”,而不是静态“信息人”的作用。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nC.“意在论证动态‘信息人’更能体现‘信息人’的特点”有误,是为了论证“动态‘信息人’与静态‘信息人’的区别在于能否实施行为与产生社会后果”。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数字属性’将成为人的主要属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人类的存在形式获得了全新的‘数字属性’”,不能说明“‘数字属性’将成为人的主要属性”。故选C。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24 19:41:06 页数:19
价格:¥5 大小:62.1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