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古代诗歌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贪啸傲③,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①玉瀣,一种美酒。②《黄庭》,是道经的名称。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④元:通假字,同“原”,本来。问: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赠浑钜中允【唐】杨巨源公子髫年四海闻,城南侍猎雪雰雰。马盘旷野弦开月,雁落寒原箭在云。曾向天西穿虏阵,惯游花下领儒群。一枝琼萼朝光好,彩服飘飘从冠军。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是小孩头发,如《桃花源记》中的“垂髫”,首句写出了浑钜的少年得志。B.“穿虏阵”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浑钜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前线大展神威,为国建功。C.“侍猎”是侍奉皇帝或其他王公出猎,这一句写出了浑钜是皇家近臣,深受器重。D.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风流儒雅的少年俊彦,表达了诗人对浑钜的衷心赞美。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道逢文通北使归[注]王安石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n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塞愁。回首此时空慕羡,惊尘一段向南流。【注】嘉祐五年元月,王安石担任送辽伴使北上。此时上年冬使辽的文通回国已达贝州,王安石认为途中可相遇,但朝廷依惯例禁止两路使者相会,王安石只得写诗寄给文通。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 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注][宋]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暮 春[宋]黄 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n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7.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①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注】①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京山。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请简要概括词的下片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南征①杜甫春岸桃花永,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简要回答。\n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咸阳①西门城楼晚眺许浑②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③。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渭水寒声昼夜流。【注】①咸阳,今属陕西,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里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②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以怀古、田园诗见长。③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这首诗以“愁”字统领全篇,体现了中国文人登高而悲的文学传统,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登高远眺引发了哪些“愁”?10.下列对《登高》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A.首联用“风急”二字领起,又用一个“哀”字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无尽的悲怆意味。B.颔联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让人在秋日的落木与江水中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C.颈联中的“悲”和“独登台”不仅暗合首联的“哀”,也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能把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D.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境遇和抱负无成的怅恨,哀婉缠绵,动人心弦。1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n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下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片侧重写景,以“登临送目”起笔,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以“画图难足”作结,道出金陵美景是难以用画笔完美地描绘出来的。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是全景式的扫描,目极千里,澄澈的江水好像一匹绵延的白绢,青翠的山峰犹如林立的箭头,景象开阔高远。C.词的下片借古抒怀,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相继灭亡,并陈说空叹兴亡荣辱其实没有意义,只有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才能避免重蹈覆辙。D.全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词人在对金陵美景的赞美中、在陶醉于商女所唱后庭遗曲的旋律中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鹦鹉白居易[注]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注]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任忠州刺史。此诗作于忠州刺史任上。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鹦鹉被囚禁笼中的情状,“还”“复”二字极写其痛苦不堪,令人同情。B.颔联写到鹦鹉有美丽的羽毛和清晰的嗓音而被囚禁起来供人欣赏,心里很痛苦。\nC.颈联写日暮时分鹦鹉归巢思考,春天来临忆念伴侣鸣声,拟人贴切,情感真挚。D.此诗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鲜明风格,主题突出,运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易懂。13.尾联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望月怀友李群玉浮云卷尽看瞳胧,直出沧溟上碧空。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飘玉浪中。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采用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的手法,暗示时间是月亮初升之时,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B.颈联全为实写,与友人饮酒时的欢乐,友人在外的漂泊,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写得新颖别致。C.尾联“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中的“美人”既可以指诗人暗含的政治理想,也可以指远方的离人。D.全诗虚实结合,把眼前现实境况与回忆想象结合,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事、景、情交融在一起。15.本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卢纶瘴海寄双鱼,中宵达我居。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n殷勤报贾傅①,莫共酒杯疏。[注]①贾傅:贾谊,曾被贬长沙,为长沙王太傅,故称。16.下面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扣诗题,“瘴海”交代了赵司马所在之地循州的特征,地处僻远,瘴疠横行;“双鱼”代指书信。B.夜中收到友人书信,诗人迫不及待地在灯下展读,“两行灯下泪”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C.颈联交代了书信的内容。赵司马在信中写到了他为官之地气候极为炎热,人们都认为他是老病之身。D.诗歌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先写寄书,再写收信、读信,最后写回信。叙事中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情感。17.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搂,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①,王粲春来更远游②。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③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注】①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②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③回天地,即扭转乾坤。18.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即景生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n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此处是诗人自喻,慨叹自己的悲惨遭遇。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19.请分析本诗颈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1)闲适之情。作者隐居“苍烟落照”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经书相伴,以极写隐居之闲适。(2)无奈之情。“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3)悲愤之情。最后一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道出了词人对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词人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第二句中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三四句写自己喝完酒就散步穿过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体现了作者惬意的生活,写出自己生活的闲适。“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能见到使自己高兴的事物,何不随遇而安呢?这几句看似旷达,实际上是一种迫于现实的无奈。“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怨天实际是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此句道出了词人对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nB.“希望他能够在前线大展神威,为国建功”理解错误。颈联中“穿虏阵”是说浑钜曾经的成就,他曾经穿虏阵,并经常能够领导儒生们;“曾向”更强调了曾经,说明浑钜已经在边疆建功,所以选项“希望”解读有误。故选B。3.①对朋友成功出使后回国的羡慕。诗人想象朋友成功出使后回国的喜悦状态,而自己却还要北上,只能表示羡慕。②对难以相逢的遗憾。诗人开始还觉得可以“欲报京都近消息”,但因为朝廷的规定,传递信息的使者不会停留,故而表达出难以相逢的遗憾。③对自己出使北上的伤感。行人都说回家快乐,而诗人却还要担任送辽伴使北上,离故乡而去,因而流露出无限的乡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写友人出使成功归来,穿着华丽,春风满面,流露出一种羡慕之情。尾联“回首此时空慕羡,惊尘一段向南流”“空慕羡”更直接表露羡慕之情。颔联“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写自己还要北上,担任送辽伴使北上,远离故乡和亲人;颈联“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塞愁”写使团的骑士吹奏的乐器声都让自己感到哀愁,传达出一种对故乡与亲人的不舍和北上的伤感之情。结合注释可知,诗人本以为可以和友人在途中相遇,但“朝廷依惯例禁止两路使者相会”,故而有难以相逢的遗憾之情。4.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借助注释中对“渭北”“江东”提示,“渭北”指杜甫的生活地,而“江东”则指李白的生活地,再联系题目“春日忆李白”中的“忆”字,以及尾联渴望相见的心情,就不难发现诗句中寄寓的思念之情了。第二问表现手法除了回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外,还可以从虚实结合或落笔对面显深情(对写)等手法来回答。虚实结合是把眼前的实景“春树”与想象的虚景“暮云”结合在一起,寄托了诗人的离情别绪;落笔对面显深情(对写)则不仅写自己思念对方,还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不但加深了离情别绪,还显现了两人的深厚情谊。5.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1)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2)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n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道题要求把同一词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词句与课本所学词句进行对比。阅读诗歌强调“知人论世”,同一词人在不同时期的词作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如本题所问。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从句子本身去探究,共同点很明显,要抓住“自许”“空自许”与“鬓虽残,心未死”“衰鬓已先斑”来分析。作者自许为“塞上长城”,认定能万里封侯,很显然有想以抗金来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但双鬓斑白、头发衰残,年龄已高,流露出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可见共同点是都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也容易从句子看出,本词中“有谁知?”突出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心未死”直抒胸臆,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书愤》诗句有两个副词“空”“已”,侧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却盛年已逝、年老鬓衰的愤激之情。6.《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道题要求把两位诗人描写暮春之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阅读时要注意准确把握诗人写作时的心境。《暮春》一诗中“落花”、飘飞的柳絮、“东风老”、杜鹃的啼叫都表明春天将尽,暗含惜春之意,第二句中的“春愁”直接表达诗人的伤春之感。《暮春山间》中“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涧水香”动静结合,视觉描写与嗅觉描写相结合,表达出诗人的闲适愉悦之情。7.表达了对与参寥子在杭州的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对友情的珍惜;表达了离别之际对参寥子的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表达了自己归隐超脱的志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下片“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回想起在西湖与参寥子和诗饮酒、饱览春山美景、谈禅说理、流连忘返的日日夜夜,词人不禁从内心深处对这位友人以知己许之,表达了对杭州的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n“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运用谢安的典故,结合注释“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借这样的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致相违,使好友痛苦于西门之下,表达了离别之际对参寥子的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结尾“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约定日后,像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隐退、回归。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8.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苦无知音:多年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对于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苦”,可以从诗句中分析得出。在诗的颔联“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是说: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偷生”表明当时战乱的社会现实,而为了躲避战乱,作者不得不漂泊到远方。这一联从“长避地”“适远”“沾襟”等词语可体会出作者的羁旅悲愁。颈联“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是说当此年老多病乘舟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老病”指出了作者此时已经是老年而多病,作者拖着老迈之身,抱病向南漂泊,可以体会此时已近垂暮,疾病缠身,而孤苦伶仃地在外漂泊之苦。尾联“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作者说: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这是作者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感叹。作者从少年时即以诗名著称,但到老来却发出“未见有知音”的哀叹,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此时对没人理解自己的悲哀。9.①思念家乡之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诗人登楼远望,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就像家乡江南的汀洲一般,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愁。②国势动荡之愁。“山雨欲来风满楼”,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紧张凄迷的情景引发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忧虑。③世事沧桑(昔盛今衰)之愁。颈联写昔日的秦苑汉宫,杂草丛生,枯叶凋零,唯有鸟雀栖息,秋蝉哀鸣,引发了诗人的世事沧桑之叹和怀古之愁。④颓势难救之愁。“渭水寒声昼夜流”,当年的繁华盛事早已不在,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渭水昼夜无语奔流的景象,让诗人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n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哀婉缠绵”错。杜甫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并非哀婉缠绵。故选D。1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直抒胸臆”错误,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而不是“直抒胸臆”。故选D。12.C\n13.尾联写鹦鹉慨叹什么人能帮助它“坼笼破”,让他能自由欢快的飞行,托物言志,借鹦鹉写人,表达了诗人自己苦闷的心理和对冲破牢笼,追求自由的生活的无限向往。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颈联写日暮时分鹦鹉归巢思考”错,根据“身囚”“坼笼破”可知,鹦鹉已是笼中鸟,怎能归巢呢?所以“幕起归巢思”应理解为晚上常涌起回到旧窝的思绪。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这首诗前六句以“语还默”“栖复惊”“身囚”“心苦”“归巢思”,抒发了鹦鹉被囚禁的痛苦心情。尾联“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意思是,什么人能帮助打破这牢笼,让它能自由地讲话欢快地飞行。以“坼笼破”“快飞鸣”表达了鹦鹉想要打破牢笼、争取自由的愿望。诗中借写鹦鹉的遭遇和愿望来感叹诗人的身世,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理以及想要冲破牢笼,追求自由的愿望。14.B15.①因月圆人不圆产生的孤独感;②对素洁温凉月光的喜爱感;③回忆昔日与友饮酒时的欢乐,但因朋友漂泊而产生离愁;④因无法越过川路见到朋友而苦恼,对朋友的无穷思念。(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颈联全为实写”错误。颈联写到与友人饮酒时的欢乐,友人在外的漂泊,是通过回忆与想象表现出来的,所以应是虚写。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的题目是“望月怀友”,首联写天上浮云散去,月亮慢慢升起,“瞳胧”,月初出貌。作者看到初升的月亮,想到了自己的朋友,但“川路正长难可越”,自己无法与朋友相见,所以有因月圆但却不能和朋友团圆而产生的孤独感。本诗前两联写到月亮初升,满手的月光像水反射的光芒一样皎洁、素雅,表达了作者对素洁温凉月光的喜爱之情。本诗颈联为虚写,首先回忆昔日与友人饮酒时的欢乐之情,然后想象友人的小船在波涛骇浪中飘荡,又表达了因朋友漂泊而产生的离愁。本诗尾联写到川路漫长,“难可越”难以越过,表达了作者因无法越过川路见到朋友而苦恼,“美人千里”可指千里之外的朋友,“思何穷”思念无法穷尽,表达了作者对千里之外的友人的无穷思念。\n16.C17.①诗人在回信中诚恳地叮嘱友人多喝点酒。②诗人把友人比作“贾傅”,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同情。③诗人爱莫能助,只能诚恳地劝友人饮酒自娱,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无奈。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C.“人们都认为”错误,应是诗人朋友的自称。“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余”都是书信内容的概括。作书人显然认为垂老之年,病弱之躯,却被弃置在瘴疠之地,又实在是太不人道了。一个年轻力壮的人或许有生还的希望,而对一个老病之余的人来说,这样的处境意味着什么呢?前途茫茫,太令人绝望了。所以,“老病余”是写信人赵司马的自称,也是他的自嘲。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尾联“殷勤报贾傅,莫共酒杯疏”意指诗人只能诚恳地劝他饮酒自娱,善自将养,不要为那些无可奈何的事情影响内心的平静。“殷勤”意为恳切丁宁,“报”意指回信,指诗人在回信中诚恳地叮嘱友人多喝点儿酒,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结合注释可知,“贾傅”,曾被贬长沙,为长沙王太傅,和朋友被贬的处境相似,将友人比作“贾傅”,既有对朋友的赞赏,又有对朋友的同情;“莫共酒杯疏”一句表明,通过来信得知友人艰难的处境和痛苦、绝望的心情,诗人无以安慰,只能诚恳地劝友人多喝点酒,饮酒自娱,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无奈。18.C19.共同点:两首诗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不同点:本诗颈联写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只等回天撼地之日,扭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有才之士的积极向上豪情满怀的思想,既有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而李白诗句则是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的激愤之语,是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慨叹自己的悲惨遭遇”错,此联李商隐以庄子和鹓雏自比,是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辈,并非慨叹自己的悲惨遭遇。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把这两句诗放在原诗中理解,再读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以及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抒发。\n本题,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本诗颈联写作者始终向往将来成就一番回转天地的事业后,带着满头白发,乘一只小船归隐江湖,抒发了诗人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读懂两句诗歌分析其共同点,两首诗中诗人都是有才而不得志,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不同之处是,李白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欲寄情山水、超脱尘世;而李商隐则仍积极向上豪情满怀,有担当事业的志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4 12:32:25 页数:15
价格:¥5 大小:54.19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