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被贬逐到“瘴疠险远”的中国岭南边陲潮州,开始了他为期八个月的潮州刺史之旅。在文人、官方、黎庶的共同演绎下,一位具有多重面相的民间韩愈逐渐形成。首先,韩愈曾被仙化。后世演绎最多的是韩愈在赶赴潮州途中完成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此诗加上《赠徐州族侄》一诗,在唐代《酉阳杂俎》中被演绎为“韩愈责侄”“牡丹开花”“叶显韩诗”等情节。宋元以来,以韩湘子度脱韩文公为题材的戏曲作品明显增多,如《韩文公风雪阻蓝关记》《韩湘子三度韩文公》等。孙涛《全唐诗话续编》除转引《青琐高议》中韩湘故事外,还把《别湘》一诗附会为韩愈所作,诗中“好待功成身退后,却抽身去卧烟萝”是对韩愈成为道教仙化人物的进一步演绎。其次,被奉为“饮食必祭”的神灵。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陈尧佐开全国首例,修建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元丰元年(1078),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一跃成为举国崇祀的对象。元祐五年(1094),知州王涤迁祠,前后近百年的时间,尊韩、崇韩、祀韩已蔚然成风,潮州人对韩愈“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尤其是苏轼的《韩文公庙碑》一文,对韩愈推崇备至,把他视为“参天地”“关盛衰”的真理化身以及神人共鉴、“浩然独存”的精神象征,夯实了他“百世师”“天下法”的至尊地位。再次,成为通神又亲民的传说人物。由于韩愈在人们心目中地位隆崇,关于他的传说也不断产生。比较出名的传说故事《湘子桥》,讲述了韩愈作为仙化人物,邀来八仙与广济和尚,分东西两头共同造桥的故事。这个传说敷衍了这一名桥的来历,揭示了民间儒、释、道并存的信仰现状。有些事迹与他无关,像兴修水利、修堤凿渠之举,但民众将这些关乎自身生命财产的重要事迹附会在他身上,并以游神赛会的形式,代代祭祀。民众在争相传颂中,将那些符合自己生活愿望、情感表达和审美观念的题材,不断夸大、附会、叠加,使韩愈成为一个箭垛式人物。\n最后,是开启民智、福惠一方的精神象征。韩愈寓潮期间,恢复州学,遴选师资,捐款兴学,供给膳食,改变了当地“人不识礼”“耳绝《鹿鸣》”的文化现状,获得“海滨邹鲁”的文化盛誉,从此这里文运弘开,士人增多,风俗丕变,成为“笃于文行”“弦歌不辍”的“临海名邦”,后世亦将他奉为“三启南云”“百世师”“泰山北斗”“百代文宗”等。他成就的“海滨邹鲁”,不仅是当地文化繁盛的标识,也是潮州民众向外推介、自我约束、不断提升的道德标杆。在这种精神的引领感召下,“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观念成为当地尚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在文人、官方、黎庶的敬奉下,他的影响力不断播扬,形成“儿童能诵鳄鱼文”“于今香火遍瀛洲”的盛况。总之,寓潮韩愈是中国文化发展大背景下,官方与民间合力形成的具有多重面相的文化产物。他历经时间考验和广大民众的传承,自身价值常被重构,逐渐成为这个地方、区域乃至国家的集体记忆。(选自李言统《韩愈寓潮的民间面相》,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在潮州任职八个月便被不断演绎与推崇,充分体现了他在潮州历史中的地位。B.后人为了提升对韩愈的认识,不断演绎相关信息或典故,甚至还有穿凿附会的现象。C.韩愈在宋代被奉为“饮食必祭”的神灵,还被宋神宗提高到与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D.韩愈在潮州恢复州学、遴选师资等一系列举措改变了当地的风俗,提升了文明程度。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本观点的一项是()A.韩愈曾以“欲为圣明除弊事……好收吾骨瘴江边”向侄孙韩湘流露出满腹郁愤的情绪。B.清代戏曲剧本选集《缀白裘》中有不少关于神仙韩湘子三度叔父老文公(韩愈)成仙的故事。C.潮州人把韩愈从忠臣良吏、文人先贤扩展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地方保护神。D.潮州子弟或许在韩愈以及《师说》的影响下,以“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为古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后人根据韩愈时代儒、释、道并存的信仰现状,便把他修建湘子桥的事实加以神化。B.尽管文人、官方、黎庶对韩愈的认识会有差异,但他们对其颂扬的目的都是开启民智。C.从神化到“人化”的转变,表明随着历史与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韩愈的认识越来越理性。D.由民众传承的韩愈精神所构成的潮州文化有利于增强国家的集体记忆。【答案】1.C2.A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与孔子并驾齐驱”错误,原文“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从祀孔庙”中“从祀”的意思是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要祭祀对象但与其密切关联的祭祀者。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解读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流露出满腹郁愤的情绪”。原文第2段的论点是“韩愈曾被仙化”,选项表述明显与此论点不符。故选A。\n【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把他修建湘子桥的事实加以神化”错误,不符合事实。原文说“有些事迹与他无关,像兴修水利、修堤凿渠之举”,湘子桥修建于南宋,与韩愈没有关系。B.“目都是开启民智”错误,缩小了对韩愈精神价值的认识,原文还包括“福惠一方”。另外,把不同阶层的人的认识归结为这一点,也不符合文本的内容与认识的逻辑。C.“表明随着历史与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韩愈的认识越来越理性”错误,文中并不存在“随着……人们对韩愈的认识越来越理性”的说法。故选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米兰花香于艳丽老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和远处已经返青的大地,总是觉得火车开得忒慢了些。他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叫来乘务员道:“丫头,你能不能跟你们司机师傅说一声,让他开快些?”乘务员一脸模式化的笑容,说:“大爷,火车已经很快了,您感受不到吗?”邻座一个和老吴相熟些的人打趣道:“老爷子,您以为火车是火箭呢?一眨眼就到家了。不要土包啦,火车不比你家的牛车快?”老吴本来就语迟,被邻座抢白一顿,不再言语,局促地正了正身体,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火车停到火车站,老吴和相熟的人匆匆道了别,便急忙走出站台。回家要去长途客运站坐大巴车,但老吴已经在火车上想好了,下火车就打出租车回家,多少钱也得打。离家不过是一个星期的光景,可老吴觉得像是过了一辈子。老吴钻进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老吴一眼,问:“您去哪?”“于家庄。”“于家庄?”司机重复了一遍。“对,于家庄,盐山乡于家庄。”“老爷子,”司机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回过头来看他说,“您知道从火车站到于家庄得多少钱?”“我没和你谈钱,你快点送我回家,多少钱我都给你!”司机摇着头笑了,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过身子,车子稳稳地滑出站前停车场,沿着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向于家庄驶去。\n老吴下了出租车,已是黄昏时分。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带来屋里米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里了。“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一张俊美的少女的脸从窗里闪过。随后,穿着红色运动服,扎着马尾辫的素素从屋里奔出来。素素激动地喊:“吴爷爷,您回来啦!”“嗯嗯,素素在呐。”老吴欣慰地看着这个孩子,唯一的儿子吴天参军后留在部队,家里多亏着她和一帮年轻人照顾。他一边应着素素的问候,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屋子。“他娘,我回来了。”屋里被叫作米兰的女人歪靠在枕头上,气息微弱,如一盏将熄的烛火,却在老吴进门的瞬间拼尽全力爆出一星火花,她睁开眼睛看着老吴,想说什么却似乎酝酿不出合适的气力。老吴看懂了她的心思,忙道:“看到了,都看到了。”老吴的话让女人闭上了眼睛,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落在女人散在枕边的白发上。“莫哭莫哭!”老吴急忙劝慰道,“我把你养的那盆米兰按你的意思栽到了他的墓旁。你不晓得,那盆花开得多香,扫墓的人都说,还没到墓地就闻到花香了。还有,你让我说的话,我也都对他说了。”女人还是哭出了声,虽然声音微弱,但这丝丝缕缕的哭声更让人觉得心痛。“哎呀,你看你,还病着,哭啥哩?你看我给你带啥回来了。”老吴小心翼翼从小包里拎出一个黄绸布口袋,女人认得,这是老吴走之前她亲手缝制的,虽说她连捏针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她还是拒绝了素素要替她缝袋子的请求,花了几个时辰,一针一线,缝好了这个袋子,甚至故意在针脚里压进一根自己的白发。老吴将装得满满的袋子递给她,不消说,她就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啥,她紧紧地将布袋搂在怀里,枯瘦的前胸剧烈地起伏着。站在一边的素素知道,吴奶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老吴回家一个星期后,米兰去世了。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绸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口袋里倒出一抔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抔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的,是父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1952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节选自于艳丽小说《米兰花香》)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火车上在被人抢白后,老吴“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可看出他对包里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坟冢上的一抔黄土的珍视。\nB.“歪靠在枕头上”“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两处描写,和“如一盏将熄的烛火”这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米兰的虚弱。C.小说详细地交代了米兰缝袋子这一情节,非常感人,我们能从米兰的针针线线中体会到米兰对作为革命烈士的以前的爱人的真挚感情和深切的怀念。D.吴天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交代了吴天参军的事,既交代了志愿者爱心行动的原因,也暗示了烈士奉献精神传承的主题,第二次出场,文章借以补足情节。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虽短,但容量丰富、主题厚重。有些人物形象寥寥几笔,但给人印象深刻。比如志愿者素素,她的时尚靓丽和老吴的质朴木讷两相对比,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B.老吴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小说一直到最后才交代,这样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也在暗示袋子里有不同寻常的东西,值得珍视,从而突出了主题。C.“‘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不易觉察的颤音”体现了老吴的感伤和对米兰的悲悯。D.小说最后一段点出了钟国英的身份,与前文的相关内容照应,让人了解了事件的缘由,使小说情节合情合理,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6.小说标题“米兰花香”有哪些含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B5.A6.①“米兰花香”表面指院中米兰花给人带来了香气;②“米兰花香”象征着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伟大的献身精神,也象征着米兰的品质及其对钟国英深沉的爱与思念,还象征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缅怀之意。【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相关内容、情节的能力。B.“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错误,“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并不是“表现了米兰的虚弱”,而是表现了米兰的思念、伤心之情。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她的时尚靓丽和老吴的质朴木讷两相对比”错误。素素是一个志愿者,她在文中的形象绝不是用来和主人公老吴对比的。素素形象的主要作用,一是交代了老吴可以丢下米兰出去七天的原因,二是她的志愿者形象表现了我们这个社会对烈士和烈士遗属的长期的自觉关怀,三是表现了烈士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素素的形象没有和老吴形成对比,他们的形象相得益彰。\n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带来屋里米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里了”可知,“米兰花香”表面指院中米兰花的香气;从“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绸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口袋里倒出一抔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抔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的,是父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1952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可知,钟国英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米兰花香”象征着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伟大的献身精神;米兰一直念念不忘烈士钟国英,临死前还要让丈夫老吴去看钟国英,挣扎着亲自缝了口袋让老吴把钟国英坟上的土带来,“米兰花香”象征着米兰忠贞的品质及其对钟国英深沉的爱与思念;志愿者素素等人常来照顾米兰,米兰下葬时大家来送葬,象征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缅怀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n(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冠,博通经史。比:等到B.知徐州知:担任知州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去,到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庐:房屋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一组是()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③⑤⑥10.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D.《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n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程氏赞许苏轼效仿范滂的志向,并说儿子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我也能像范母一样。B.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遇到水灾,他身先士卒,发动城里的富人和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C.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这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关切之情。D.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他的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答案】7.D8.C9.A10.D11.B12.(1)母亲程氏亲自拿书本上的学问教他(或“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有关古今成败的事,就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2)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刑狱事件,您难道就不说一句话来解决这种局面吗?【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庐:房屋”错误,“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的意思是“苏轼住在城墙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所以“庐”的意思是“住”。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武卫营”为名词,作“诣”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选项BD;“事”为名词,作主语,谓语为“急”,“事”前断句,排除选项A。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n③⑥均是从侧面表现苏轼的才学,②是直接表现苏轼的才学,①是说苏轼的品行的,⑤是王安石的话,④是苏轼守城的决心。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错误,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B.“发动城里的富人和禁军一起修筑城墙”错误。由原文“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可知,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民心就会动摇,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迫使富民们再次回到城中。由此可知,并非发动富人修筑城墙,而是让他们回城,稳定民心。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赋分点:“亲”,亲自;“授以书”,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书授”;“辄”,就。(2)赋分点:“方”,正;“用兵”,打仗;“狱”,刑狱事件;“独……乎”,难道……吗。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嘉佑二年,到礼部考试。凭借对《春秋》的阐释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曰:“我应当避开,好让此人出人头地。”(后来,)苏轼做徐州知州。洪水在曹村决堤,在梁山泊上泛滥,城墙就要倒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民心就会动摇,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迫使富民们再次回到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叫出说:“河水将要毁坏城墙,事情很紧迫,即使是禁军也暂且为我(守住徐州)尽点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雨日夜不停地下,苏轼住在城墙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n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刑狱事件,您就不说一句话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说:“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一般礼节。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寻常的礼数吗?”王安石大声说:“我一定会向皇上进言。”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的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苏轼开玩笑说:“现在当官的人,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宋仁宗刚开始读苏轼、苏辙的策论,回到后宫中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后代找到了两个好宰相。”宋神宗尤其喜欢苏轼的文章,在后宫读苏轼的文章,太监送来膳食也忘了吃,称赞苏轼是天下奇才。但是一直到去世,苏轼也没有得到重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注,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化用陈琳诗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句开起,上句“塞北途辽远”,开门见山交待了战争的地点,描绘出了塞外广袤的环境。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军队威武雄壮的气魄,以及士兵高昂的斗志。C.尾联下句以景作结,通过描绘大漠黄沙飞天的自然景色,渲染了战争的激烈,衬托出将士们的英勇卫国精神。D.诗歌以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刻画了边塞将士们豪情满怀、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14.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情?对表现本诗的主题有何作用?【答案】13.D14.①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由凛冽的秋风、冰寒的秋水、冻伤的战马、悲苦的将士构成的萧瑟、凄凉的图景;②通过此图景的描绘,抒发了边关将士思乡怀归的愁绪;③本联通过凄苦的图景,衬托了将士们驰骋疆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n【解析】【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诗歌以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解读有误,结合诗歌,从“寸心明白日”可看出,诗歌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明确要求说明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情,对表现本诗的主题有何作用。颔联是“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冻水”“伤马”“悲风”“人”这几个意象,描写了秋风凛冽,秋水冰寒、战马冻伤、将士愁苦,组成了一副悲凉、萧瑟的图景。颈联借景抒情,通过悲凉、萧瑟的图景,借写环境的恶劣,抒发边关将士思乡怀归的“愁”苦之情。诗歌以亲历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刻画了边塞将士们豪情满怀、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本联凄苦、萧瑟的图景,反衬了将士们的这种感情,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0小题,共20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当年周瑜春风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4)杜甫在《登高》中感慨漂泊离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7)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的诗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8)《劝学》中写无身体优势的蚯蚓,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是因为用心专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用心浮躁。(9)韩愈在《师说》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答案】①.明明如月②.何时可掇③.小乔初嫁了④.雄姿英发⑤.狗吠深巷中⑥.鸡鸣桑树颠⑦.万里悲秋常作客⑧.百年多病独登台⑨.千呼万唤始出来⑩.犹抱琵琶半遮面⑪.廉颇老矣⑫.尚能饭否⑬.霓为衣兮风为马⑭.虎鼓瑟兮鸾回车⑮.蟹六跪而二螯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⑰.位卑则足羞⑱.官盛则近谀⑲.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⑳.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重点字有“掇”“吠”“颠”“常”“遮”“霓”“鸾”“螯”“鳝”“谀”等。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人们的话语权,日益由社会精英向普通民众开放。而网络的普及,将这一开放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网络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场域,再平凡的人也能于此发声,且有真知灼见,传播既速又广。这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开明与思想进步,自然也孕育着社会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在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异常复杂的特征。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话语平台,它无法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自动生长出自我净化的功能。在一个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网络环境中,常常是(),粗品比精品更加多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有智者说:“无论在哪里,只要风俗与时尚腐败了,语言也会腐败。”事实上,语言不仅仅现实,而且直接地参与现实、干预现实,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不只局限在文化领域,不少是以改造语言为突破口的。仅近代以来,“五四”白话文运动、延安的反对党八股,都是改变话风与文风,并且都极端重视向民间寻求语言的灵感与资源。民间正是语言变革发展的。网络语言的兴盛,最大的意义可能也在于此。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以求反应着眼于正本清源\nB.孜孜以求反映着眼于源头活水C.汲汲营营反应取决于源头活水D.汲汲营营反映取决于正本清源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理性比偏激更受欢迎B.分析比宣泄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C.分析比宣泄更加容易,理性比偏激更受欢迎D.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B.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C.既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D.如果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就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答案】16.B17.D18.A【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孜孜以求”形容勤奋不懈地追求;“汲汲营营”形容人急切求取名利的样子。语境中此词是用来形容人们坚持追求“话语权”的,应选“孜孜以求”。“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由横线后的“现实”可知,应选“反映”。“着眼于”(从某方面)观察,考虑;“取决于”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语境说的是“五四”白话文运动和延安反对党八股都是从改变话风与文风方面考虑的,应选“着眼于”。“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语境中说的是“民间”是语言变革发展的源头,应选“源头活水”。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的语句中有两对词语:宣泄与分析,理性与偏激。此题的语境是“在一个众声喧哗……的网络环境中”“粗品比精品更……流行”和“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因而,应填写“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n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前后分句不是转折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二是“掌握”与“发展进程”搭配不当,可将“掌握”改为“左右”。B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项,“掌握”与“发展进程”搭配不当;D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前后分句不是假设关系,且“掌握”与“发展进程”搭配不当。故选A。1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国家领导人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一年多来,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最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此次测量,我国首次将5G和北斗结合,利用通信专网和北斗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技术;同时,中尼首次联合构建了珠峰地区全球高程基准,峰顶大地水准面差距仅为7.2厘米,因而此次测量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较2005年有明显提高。作为世界最高峰和世界最年轻的山峰之一,珠峰造山运动仍在持续。专家表示,珠峰需要定期测量,理论上每10到15年重测一次比较理想。【答案】①2020年12月8日,②中尼两国共同宣布③珠峰最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④这是用最新科技方法测出的最精准的数据。⑤珠峰造山运动仍在持续,需定期测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的能力。语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是新闻的主体,主要信息是“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领导人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第二句具体介绍测量珠峰的数据,即“珠峰最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第三句主要介绍测量技术和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第四句和第五句说的是珠峰需要定期测量的事,主要信息是“珠峰造山运动仍在持续”“珠峰需要进行定期测量”。根据以上信息,在字数的范围内概括即可。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馆闲坐。一位先生走进咖啡店,点了两杯咖啡,然后指一指店内的一面墙,对侍者说:“一杯贴墙上。”侍者恭敬地为他奉上一杯咖啡。客人结了两杯咖啡的账走后,侍者在墙上贴了一张写着“一杯咖啡”的纸条。墙上有很多这样的纸条,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这让我们感到惊奇和不解。\n后来有天我们又在这个咖啡店里享受咖啡时,一位拾荒者从容地走进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侍者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为他上了一杯咖啡,拾荒者用完后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只见侍者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条,扔进了纸篓。至此,我们才明白了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答案】例文:实现“超我”弗洛伊德的“三我”论是这样说的:人有本我和自我,但最高境界是超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对社会与他人的贡献。咖啡馆里一个小善举,为陌生的拾荒者送上了一杯热气四溢的咖啡,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却反映了乐于利他的社会风气,对个人来说,也是“超我”的实现。超我之风,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悠久历史中的。从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可看出,传统儒家宣扬的一种“时刻为别人着想”的思想,这种利他主义也正是超我的体现。无独有偶,“孟母三迁”体现了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惜劳累,全心全意,这是一种“超我”;“卧冰求鱼”体现了儿子为了母亲不顾肉体的痛苦,赤身伏于冰上,这是一种“超我”;《陈情表》体现了孙子为了祖母放弃达官显宦、车尘马足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超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留存的不仅有书籍与文字,更有一种“超我”思想:时刻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主义。超我的思想,也包含于当今社会的荣辱观之中。有“最美妈妈”赤手接住坠楼女童;有“最美司机”舍弃生命救出乘客。在雅安地震中,更有“最美新娘”赵艳红在灾难发生时,身为记者的她连婚纱都来不及脱下,立刻赶往灾区,报告灾情,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作为一个女孩子,她舍弃私利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而这种舍己为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也正是“超我”的体现吗?但是,面对社会上种种自私自利,伤害别人的行为,我们也不禁扼腕叹息。有“毒奶粉”危害着千万婴儿的健康,使他们还未体味到世界的美好,就遭受了无情商家的魔爪;有“地沟油”让大家对桌上光鲜亮丽的食物连连摇头;有人面兽心的校长侵犯小学女童;更有无情家长将一双骨肉饿死家中。面对社会上种种无情行为,谁能不愤怒!希望这些人好好学学“超我”,暂不说舍己为人了,做到不伤害他人总可以吧。有不同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超我”,就像把人生投入一个循环往复的方程式,而得出的结果却是日日常新。让我们少一点自私,多一点利他,实现“超我”。\n【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本则材料可以从富人、穷人和侍者三方面出发进行审题,落脚点为富人施与的方式,富人作为施舍方,并没有盛气凌人地去对待他人,而是以“一杯咖啡”贴纸的方式,充分照顾了穷人的尊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富人身上的悲悯心。而咖啡馆侍者同样如此,虽然他们并不是施舍的真正给予者,确实施舍这一行为的操作者。历史上狐假虎威者并不鲜见,但材料中的侍者却以一颗充分尊重、理解的心,以完全平等的态度(“惯有的姿态恭敬地”),把穷人当成了“消费者”。对穷人的解读,应着重抓住“从容”这个词语去理解,穷人之所以会从容接受,是因为他们并不因自己是受惠者而自惭形秽,而自觉低人一等,在他们的内心中,也自有一份尊严。写作时,可以从文中的不同人物的角色进行立意:如买咖啡的富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心存悲悯,关怀天下”;侍者角度:“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平等的眼光对待穷人和富人”;拾荒者角度:“有尊严地接受施舍”。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从咖啡馆的角度阐述其能“提供奉献爱心的平台”的义举。或从社会的宏观角度出发,呼吁“举手之劳让世界更美”“让社会传递正能量”“关注弱势群体”“公民素养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立意:1.不予他人嗟来之食。2.做一名穷人,亦不能让人遮住阳光。3.让穷者与富者均能有尊严的喝咖啡,是社会的责任。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1:57:13 页数:16
价格:¥5 大小:57.1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