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北京市语文模拟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2

2/52

剩余5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北京市语文模拟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一、【2022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8分)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1】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复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2】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而虫出于户。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取材于《吕氏春秋·贵公》)注释:【1】伯禽:周公之子,鲁国的第一位国君。【2】夷吾:管仲,名夷吾。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尝试观于上志                                志:记事的书或文章B.万物皆被其泽                                被:受到C.寡人将谁属国                                属:连接D.大匠不斫                                     斫:砍、削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        一闻人之过B.有得天下者众矣               视不己若者\nC.其得之以公                    犹未足以知之也D.则隰朋其可乎                 其长也智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长一类               不生长任何一种物类B.利而勿利也            为政时要利民而不要利己C.渍甚,国人弗讳     病非常严重了,百姓都不忌讳说您的生死了D.丑不若黄帝            以自己赶不上黄帝为羞愧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作者提出治理天下一定要公正无私,并引用《洪范》的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B.第二段荆人遗弓的故事,“孔子闻之”与“老聃闻之”的“之”,指代的内容有所不同。C.第三段结尾处将齐桓公的显赫功绩与悲惨结局对照,指出行公与行私会导致不同结果。D.作者认为人在年轻时愚昧,随年龄增大会变得聪明,是因为在行为上摒弃私而选取公。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6.管仲不同意由鲍叔牙继任齐相,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说明其原因。(4分)【答案】1.C2.B3.A4.D5.伯禽将要前往鲁地,临行前请求用来治理鲁国的方法。6.①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便不和人家亲近。会有损同僚间的团结(或傲慢、不接地气),危害国家稳定。②一旦听到别人的过失,一辈子也不能忘记。会因小失大,错失人才(或没有容人之量、偏执),危害国家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C项属,托付。句意:我将把国家托付给谁呢?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A项之,助词,取独;助词,的。句意:从前先代圣主治理天下/一旦听到别人的过失。\nB项者,都是代词,……的人。句意:曾经取得天下的人很多了/看到不如自己的人。C项以,介词,因为;连词,用来。句意:他们取得天下是因为公正无私/还不足够用来知道托付国家的人选。D项其,语气副词,大概,表商榷语气;代词,相当于他;句意:那么隰朋大概可以吗/他长大了就变得聪明。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A项“不长”是“不只生长”,句意:不只生长一种物类。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是因为在行为上摒弃私而选取公”,原文是“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意思是人年轻的时候愚昧,他长大了就变得聪明。所以,聪明了却用私情,还不如愚笨却出以公心。这里强调要“用公”,而不是“是因为”,强加因果。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得分点:“行”,前往鲁地;“所以”,用来……的方法。6.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由原文“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意思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便不和人家亲近。这样的话,国相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会有损同僚间的团结(或傲慢、不接地气),进而危害国家稳定。由原文“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意思是一旦听到别人的过失,一辈子也不能忘记。这样就会会因小失大,错失人才(或没有容人之量、偏执),危害国家发展。这两点都是从“私”出发,有失于“公”。因此,管仲不同意由鲍叔牙继任齐相。【参考译文】从前,先代圣主治理天下,一定把公正无私放在首位。做到公正无私,天下就安定了。天下获得安定是由于公正无私。曾试着从古代记事的书或文章中看到,曾经取得天下的人很多了,他们取得天下是因为公正无私,他们丧失天下一定是因为偏颇有私。大凡君主的确立,都是出于公正无私。所以《洪范》中说:“不要偏私,不要结党,王道多么平坦宽广。不要偏私,不要倾侧,遵循先王的法则。不要有时逞私好,遵循先王的正道。不要有时逞怨怒,遵循先王的正路。”\n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阴阳相和,不只生长一种物类;甘露时雨,不偏私一物;万民之主,不偏颇一人。伯禽将要前往鲁地,临行前请求治理鲁国的方法。周公说:“为政时要利民而不要利己。”有个楚国人丢失了弓,却不肯去寻找,说:“楚国人丢了它,反正还是被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说;“他的话中去掉那个‘荆’字就合适了。”老聃听到这个事以后说:“再去掉那个‘人’字就合适了。”像老聃这样的人,算是达到公的最高境界了。天地是多么伟大啊,生育人民而不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孙,成就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万物都受到它的恩泽,得到它的好处,然而却没有谁知道这些是从哪里开端的。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去问候他,说:“仲父您的病,非常严重了,百姓都不忌讳说您的生死了,我将把国家托付给谁呢?”管仲回答说:“以前我用尽力量和智慧,还不足够用来知道托付国家的人选。如今重病,命在旦夕,我怎么能说得出呢?”齐桓公说:“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指点我。”管仲恭敬地答应了,说:“您打算让谁担任相呢?”齐桓公说:“鲍叔牙行吗?”管仲回答说:“不行。我和鲍叔牙交情很好。鲍叔牙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便不和人家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失,一辈子也不能忘记。”齐桓公说:“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大概可以吗?”管仲回答说:“隰朋的为人,追慕贤达的人,劝勉后进之辈,以自己赶不上黄帝为羞愧,怜惜赶不上自己的人。他对于国政,细枝末节不去过问;他对于事物,不需要了解的就不去过问;他对于人,无关大节的,就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还行吧。”一国相,是重要的职位。位于高位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聪明,所以说:“手艺高超的工匠不亲自动手砍、削;高超的厨师只着意调和五味,而不亲自排列食器;大勇士只指挥战斗,而不亲自格斗厮杀;正义的军队只征讨叛逆而不劫掠百姓。”齐桓公厉行公正,摒弃个人爱憎,重用管仲,终成五霸之首;而齐桓公徇私情偏袒自己偏爱的人,任用竖刁以至死后尸身腐烂得蛆都爬出门来了。人年轻的时候愚昧,他长大了就变得聪明。所以,聪明了却用私情,还不如愚笨却出以公心。天天喝得醉醺醺却要整饬丧纪,利欲熏心却想树立公正,贪婪暴戾却想称王天下,就是舜都不能做到。二、【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答外舅兵部杜侍郎【1】书晁补之补之再拜:昨自苏公以尚书召,适与左右兵部同事,意两公平日未尝相与处,往未必合,故尝为苏公极言左右居家行己、莅官及物之意。苏公固不以补之言为过。及辱赐书,道联职甚亲,远闻欣喜不已。补之于苏公为门下士,无所复赞。然刚洁寡欲,奉己至俭菲,而以身任官责,嫉邪爱物,知无不为,尤是不忽细务,其有所不得尽,视去官职如土芥。凡规模大较,与左右近者,非一事也。来书犹怪其尚气好辩,此非补之所能知。自非圣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然伯夷班圣人之列矣,而孟子尚以谓伯夷溢,君子不由。夫孟子所谓君子者,必若孔子,无可无不可【2】而后可也,不然,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者。苟病其未和,则凡能虑祸忍垢、摧刚为柔,熟视出胯下者,皆可以免夫此议矣。隘者见\n排,而不害其并列于圣人。则孟子之心盖可见笑。西汉名臣,惟汲赔、郑当时【3】。汲黯好直谏,多大体而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士亦以此不附。而郑当时,性长者,常引丞史,以为贤于已,与官属言,惟恐伤之,山东翕然称郑庄。黯以倨得不附,而庄见誉长者,似庄胜也。然至于淮南有邪谋,数汉庭臣,惟惮黯,而庄乃获讥趋和承意,不敢甚斥臧否,庄于此不反愧黯哉?虽然,汲黯为直不为忮【4】,郑当时为和不为谀,故良史同称推贤。则汲黯、郑当时此其大体皆有所长,而亦皆有所短。故补之以谓自非孔子无可无不可,未免于见议者。君子以同而异,若是可也。方今老成,言行足以矜式后进者,非左右乎!俗异教离,党同门,蠹道真,十室皆是。补之以谓众贤和于朝,则幽远趣向自一,而事无不可为。不识左右以为如何?复赐一言,幸甚幸甚!注释:【1】杜侍郎:指杜纯,晁补之的岳父。下文“苏公”指苏轼。【2】无可无不可:这里指孔子行事,达于时变,懂得变通。【3】汲黯、郑当时:汲黯字长孺,郑当时字庄。二人同为汉景帝、武帝时名臣。【4】忮:嫉妒、忌恨。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凡规模大较             规模:指人物的才具气概B.来书犹怪其尚气好辩       尚气:崇尚气节C.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面折:当面指责人的过失D.性长者             长者:恭谨敦厚的人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苏公固不以补之言为过       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B.隘者见排        见犯乃死,重负国(班固《苏武传》)C.与官属言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D.山东翕然称郑庄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柳宗元《种树郭槖驼传》)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若将浼焉者             好像将要被污似的B.不敢甚斥臧否             不敢严厉地申斥坏人C.言行足以矜式后进者       言语行动足以让后进敬重效法的人D.则幽远趣向自一             那么地方的志趣自然(与朝廷)一致\n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晁补之在信中赞美了苏轼的美德,并说苏轼与杜纯相似之处多。B.晁补之引用孟子对伯夷的评价,说明即使是圣人,也是不完美的。C.晁补之认为,淮南王谋反时只忌惮汲黯,汉廷臣子都应感到惭愧。D.晁补之作为苏轼门生、杜纯女婿,此信措辞表达得体,入情入理。5.请根据文意,回答问题。(6分)(1)晁补之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晁补之在这封信中提到汲黯、郑当时用意何在?(4分)【答案】1.B2.B3.B4.C5.(1)目的:为苏轼辩解,调解杜苏关系。(2)类比苏轼、杜侍郎(杜、苏二人也像汲、郑,性格、行事方式上的差异,都是贤臣);劝导杜纯求大同、存小异,与苏轼和睦相处,共同尽职朝廷。【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项尚气:意气用事。句意:在来信中还是责怪他意气用事,好与人辩论。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为:是。句意:苏公本来就不认为我的话言过其实。为: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尾,呢。句意:还辞别什么呢?B项见:被。句意:气量小的被批评/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C项与:介词,跟、和。句意:与自己的下属谈话。与:动词,结交、亲附。句意: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D项然:助词,用于词尾,……的样子。句意:崤山以东的士人们一致称赞郑庄。然:代词,这样。句意: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头看。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项“甚斥”,明确地表达;“臧否”,好坏,指中间的意见。句意:不敢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故选B。\n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汉廷臣子都应感到惭愧”错,原文“庄于此不反愧黯哉?”意思是,郑当时在这个时候与汲黯相比不感到惭愧吗?是说郑当时应感到惭愧。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意两公平日未尝相与处,往未必合”“凡规模大较,与左右近者,非一事也。来书犹怪其尚气好辩,此非补之所能知。自非圣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可知,晁补之写信的目的是为苏轼辩解,调解杜苏关系。结合“汲黯、郑当时此其大体皆有所长,而亦皆有所短。故补之以谓自非孔子无可无不可,未免于见议者。君子以同而异,若是可也”可知,作者以汲黯、郑当时来类比苏轼和杜侍郎,认为他们都是君子,和而不同,应该求同存异,共同为朝事尽力。【参考译文】补之拜两拜:之前自从听说苏公以兵部尚书的职位被朝廷召还,正好与您在兵部共事,我料想您二位平时不曾相处过,苏公去了兵部不一定能与您相处融洽,所以曾极力对苏公陈说您日常生活的立身行事、到官任职时恩及万物的情形。苏公本来就不认为我的话言过其实。等到您写信给我,说与苏公共事,关系很亲近,我远在扬州听到您这番话非常高兴。我是苏公的门生,没有再要称赞他的话了。但是他为人刚正廉洁欲望少,奉养自己极为节俭,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做官的职责,憎恶邪曲,爱惜万物,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尽心竭力去做,特别是不忽视琐碎的小事,总之他的才略气概大略看来与您相近之处不止一件。您在来信中还是责怪他意气用事,好与人辩论,这不是我了解的。本来就不是圣人,各自都有长处,也有短处。但是伯夷排在圣人之列中,孟子还认为伯夷气量小,君子不应如此。孟子所说的君子,一定要像孔子那样,行事达于时变,然后才可以。不这样,就失望地远离他,仿佛将要被玷污一般。假如认为不和气是一种毛病,那么凡是能够忧虑祸患、忍受耻辱,放弃刚强变成柔弱,把出人胯下看作常有之事的人,都可以免去“尚气好辩”的批评了。气量小的被批评,却不妨害他与圣人并列。那么孟子本意就可以想见了。\n西汉的名臣只有汲黯和郑当时。汲黯喜欢直言进谏,重视原则但性格傲慢不讲礼数,当面批评,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士人也因此不愿意靠近他。而郑当时是性情谨厚的人,常常称引自己手下的官员,认为他们比自己贤能。与自己的下属谈话,惟恐伤害他们,崤山以东的士人们一致称赞郑庄。汲黯因为傲慢使得士人不愿靠近,而郑当时被称为长者,似乎是郑当时更胜一筹。但是到了淮南王谋反时,那么多汉庭的臣子,他只害怕汲黯,而郑当时却被讥讽随声附和、应和君意,不敢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郑当时在这个时候与汲黯相比不感到惭愧吗?虽然这样,汲黯正直不嫉妒,郑当时随声附和但不谄媚,所以司马迁同时称赞他们俩贤能。那么汲黯、郑当时他们大概都各有长处,也都各有短处。所以我说他们本来就不是像孔子那样达于时变,也就不免被议论了。君子在大的方面相同,在其它的细节方面有不同,像这样就可以了。现在年高德重的人中,言语行动足以让后进敬重效法的人,不是您吗!风俗和教化背离正道,同门结党,损害道德真理,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我认为各位贤者在朝廷和睦,那么地方的志趣自然与朝廷一致,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了。不知您认为怎么样呢?希望能荣幸地得到您的答复。三、【2022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8分)纣,圣天子之后也,有天下而宜。然苟背道弃义,释敬慎而行骄肆,则天下之人,其离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夫为人主者,诚奈何而不慎哉?纣将与武王战,纣陈其卒,左臆右臆,鼓之不进,皆还其刃,顾以乡纣也。纣走,还于寝庙之上,身斗而死,左右弗肯助也。纣之官卫舆纣之躯,弃之玉门之外。民之观者皆进蹴之,蹈其腹,蹶其肾,践其肺,履其肝,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民之观者掀帷而入,提石之者犹未肯止,可悲也!夫势为民主,直与民为仇,殃忿若此!臣窃闻之曰:“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夫牛之为胎也,细若鼹鼠;纣损天下,自象箸开始。故小恶大恶,一类也。过败虽小,皆己之罪也。周谚曰:“前车覆而后车戒。”今前车已覆矣,而后车不知戒,不可不察也。梁尝有疑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梁王曰:“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曰:“梁有疑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虽寡人亦疑焉。吾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人也,不知当狱,然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皆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王曰:“善”。故疑狱则从去,赏疑则从予。梁人说。以臣窃观之,墙薄咫亟坏,缯薄咫亟裂,器薄咫亟毁,酒薄咫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蓄民且施政教者,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抑臣又窃闻之曰,有上主者,有中主者,有下主者。上主者,可引而上,不可引而下;下主者,可引而下,不可引而上;中主者,可引而上,可引而下。故上主者,尧、舜是也,夏禹、契、后稷与之为善则行,鲧、讙兜欲引而为恶则诛。故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恶。下主者,桀、纣是也,推侈、恶来进与为恶则行,比干、龙逢欲引而为善则诛。故可与为恶而不可与为善。所谓中主者,齐桓公是也,得管仲、隰朋则九合诸侯,任竖貂、易牙则饿死胡宫,虫流而不得葬。故材性乃上主者,贤人必合,而不肖人必离,国家必治,无可忧者也。若材性下主也,邪人必合,贤正必远,坐而须亡耳,又不可胜忧矣。故其可忧者,唯中主尔,又似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缁则黑;得善佐则存,不得善佐则亡,此其不可不忧者耳。故臣窃以为:练左右,急也。(选自贾谊《新书》有删改)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                       期:约定\nB.纣之官卫舆纣之躯                  舆:用车装C.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             帷:用帷幕遮挡D.梁尝有疑狱                          狱:监狱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民之观者掀帷而入                         夫牛之为胎也B.今前车已覆矣,而后车不知戒            乃召朱公而问之曰C.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               吏半以为当罪D.其离之若崩                                 其色相如也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释敬慎而行骄肆放弃恭敬谨慎的态度而采取骄横恣肆的做法。B.皆还其刃,顾以乡纣也都掉转他们的刀剑,回过头来对着纣王。C.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单薄却能旷日持久的东西是没有危险的。D.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我个人认为宽厚地对待他们就可以了。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①段中“前车已覆,后车不知戒”与《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所表达的感慨一致。B.①段中“牛之为胎细若鼹鼠”与《老子》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都有“大与小”的辩证思考。C.③段中“染之蓝则青”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在语意上有相同之处。D.本文语言颇有特色,句式以四六言为主,汲取民间谚语、俚语,使语言简约凝练、生动形象。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6.本文与《谏太宗十思疏》的内容都是臣对君的谏言,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概括分析二者在内容上的相同点。(4分)\n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答案】1.D2.D3.C4.C5.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好处,不善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害处。6.(1)都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因而强调为政者要守道慎行。贾谊在文中以民叛纣的事例,魏征用“载舟覆舟“的事例,都在说明如果君王背道弃义,与民为敌人,就一定会灭亡。(2)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强调君主要施行宽厚仁爱之政。贾谊文中陶朱公以“二白璧”为例解决梁王有疑狱的疑感,魏征则从“知足自戒”“思作知止”等角度,劝谏唐太宗要正己安人,厚积德义。(3)在选拔人才方面都强调慎选左右。贾谊在文中以“染丝”为例,即便是“中主”必须慎选左右。魏征则强调“正身黜恶”“虚心纳下”“简能择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狱:案件。句意: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不译;助词,取独,不译。句意:观看的百姓就掀起帷幕进来;那牛形成胎的时候。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就。句意:如今前车已经倾覆了,而后车却不知引以为戒;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C项介词,凭;动词,以为。句意:陶朱公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一半认为没有罪。\nD项都是代词,他们(它们)。句意:他们离开他就像山陵倒塌;它们的颜色都差不多。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项“而”,连词,表并列,而且;“殆”,表推测,大概。句意:单薄且能旷日持久的东西,大概是没有的。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在语意上有相同之处”错,“染之蓝则青”是说染上什么颜色就变成什么颜色,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强调变化。二者在语意上不同。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善”,善事;“谓”,说;“无益”,没有好处;“无伤”,没有害处。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文“然苟背道弃义,释敬慎而行骄肆,则天下之人,其离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夫为人主者,诚奈何而不慎哉?”以民叛纣的事例,《谏》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用“载舟覆舟“的事例,说明民心向背的道理,如果君王背道弃义,与民为敌人,就一定会灭亡。本文“然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故疑狱则从去,赏疑则从予”,《谏》文“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强调君主要施行宽厚仁爱之政。本文“似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缁则黑;得善佐则存,不得善佐则亡,此其不可不忧者耳”,《谏》文“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在选拔人才方面都强调慎选左右。【参考译文】纣王,是圣天子的后代,拥有天下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如果背弃道义,放弃恭敬谨慎的态度而采取骄横恣肆的做法,那么天下的人,他们离开他就像山陵倒塌,他们背弃约定就好像约定一样,那些君主,怎么能够不谨慎呢?纣王将要与武王战斗,纣王陈列士兵,左翼右翼的兵士,击鼓也不前进,都掉转他们的刀剑,回过头来对着纣王。纣王逃跑,回到宗庙,在搏斗中战死,身边的人没有肯帮助他的。纣王的护卫用车装着纣王的尸体,把他扔到玉门之外。观看的百姓都用脚踩踏,踩他的肚子、肾、肺和肝,周武王就让人用帷幕遮挡守护着,观看的百姓就掀起帷幕进来,用石头砸他的人还不肯停止,可悲呀!那形势是百姓的主人,简直就是百姓的仇敌,像这样仇恨他!我私下听说:“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好处,不善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害处。”那牛形成胎的时候,小的像鼹鼠一样;纣王损害天下,从象牙制作的筷子开始。因此,小恶大恶是一样的。过错虽然小,都是自己\n罪过呀。周谚说:“前车倾覆,后车就要引以为戒。”如今前车已经倾覆了,而后车却不知引以为戒,不能不明察啊。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梁王道:“陶朱公(即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怎么样?”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王说:“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赏与,梁王非常高兴。以我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大概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我认为应该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我又听说,有圣明明君,有一般君主,有昏庸的君主。圣明的君主。可以引导他向上,不可以引导他向下;昏庸的君主,可以引导他向下,不可以引导他向上;一般的君主。可以引导他向上,可以引导他向下。所以圣明的君主,尧舜就是这样的,夏禹、契、后稷和他一起做善事就推行,鲧、讙兜想要引导作恶就被诛杀。所以他们就是可以一起做善事却不可以一起作恶的人。昏庸的君主,是夏桀、纣王之类,推行奢侈、作恶就进官,一起作恶的就任用,比干、龙逢想要引导他做善事就被杀。因此他们就是只能一起作恶却不能一起做善事的人。所谓的一般君主,是齐桓公这样的,得到管仲、隰朋就成为霸主,任用竖貂、易牙就饿死在胡宫,死而不得归葬。因此才能品行称得上圣明君主的,贤能的人一定辅助,而没有才能的人就一定远离,国家一定安定太平,没有可以忧虑的事。如果才能品行处于下等的君主,邪恶的人一定近身,贤能的人一定远离,坐着等待死亡,没有什么可忧患的。所以值得忧虑的,只有中等君主,好像未染色的熟丝,染上蓝色就变青,染上黑色就变黑;得到好人辅佐就长存,得到怀人辅佐就灭亡,这就是他不能不忧虑的。所以我认为:就像未染色的丝一样的君主的身边的人,是最要紧的。四、【2022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8分)匦太后(武则天)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太后善之。乃铸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谋者投之。常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1】\n一人为知匦使,专知受状,以达其事。事或要者,当时处分;余出付中书及理匦使据状申奏。理匦使常以御史中丞及侍御史【2】一人为之。知匦使掌申天下之冤滞,以达万人之情状。未几,其怨家投匦告保家为敬业作兵器,杀伤官军甚众,遂伏诛。太后自徐敬业之反,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3】。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4】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5】除官,无实者不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武后末年,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苏安恒投匦上书曰:“陛下膺先圣顾托,受嗣子揖让,应天顺人,二十余年,岂不闻虞舜褰裳【1】、周公复辟事乎?今太子孝谨,春秋盛壮,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身抚天下哉!胡不传位东宫,休安圣躬?”书奏,后虽猜克,不能无感,乃召见赐食,厚慰遣之。穆宗长庆三年,理匦使谏议大夫李渤奏:“今后有投匦进状者,请事之大者奏闻,次申中书门下,小者各牒诸司处理。处理不当,再来投匦者,即具事闻奏。如无理妄诉,本罪外加一等。”从之。文宗开成三年八月,谏议大夫知匦使事李中敏奏:“应旧例,所有投匦进状及书策文章,皆先具副本呈匦使。臣以为本置匦函,意在使冤滥无告有司不为申理者,或论时政,或陈厉害,宜通其必达之路,所以广聪明而虑幽枉。若使有司先见,裁其可否,即非重密其事,俾壅塞自申于九重之意也。臣伏请今后所有进状及封章,臣但为引进,取舍可否,断自中旨【2】,庶使名实在兹,明置匦之本意。”敕旨,依奏。(取材于《资治通鉴》《新唐书》《唐六典》《唐会要》,有删改)注释:【1】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谏官。【2】御史中丞及侍御史:监察官。【3】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武太后住地。【4】廪:供应饭食。【5】不次:不依寻常次序。犹言超擢,破格提拔。【1】褰裳:提起衣服,喻帝王让位。【2】中旨:皇上的诏令。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后欲周知人间事                          周:遍,尽。B.则不次除官                                 除:授,拜。C.陛下膺先圣顾托                           膺:接受D.所以广聪明而虑幽枉                    聪明:智力发达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乃铸铜匦四                         乃召见赐食B.事或要者                            或论时政\nC.虽农夫樵人                         后虽猜克D.太后自徐敬业之反                请事之大者奏闻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抑屈者投之             想要陈诉冤屈的投给它B.余出付中书及理匦使据状申奏            腾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让中书令和理匦使依据情状申奏皇上C.小者各牒诸司处理       小事交给各有关部门处理D.即非重密其事,俾壅塞自申于九重之意也       既不能引起重视也不能为其保密,达不到让被堵塞言论的人能自己向皇上申诉的目的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匦由铜铸,共四个,分涂青丹白黑四色,列朝堂东南西北四面,对应接收四种不同类型的诉状。依据匦制,鱼保家的怨家应投丹匦,苏安恒应投黑匦。B.鱼保家建议创置匦,自己也不能幸免,遭反噬成为投匦制度的牺牲品;苏安恒投匦建议太后让位于太子还能得到敬重对待。匦上发生的史事耐人寻味。C.知匦使由谏官担任,其职责是受理诉状,下情上达,使言路畅通;理匦使以监察系统的官员充使,其职责是负责处理投书事状,或将投状申奏给皇上。D.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匦制度也在不断地作出调整和完善,如出台分类处理投状的办法,打击无理妄诉的行为,取消不符合置匦初心应先具副本的规定。5.提取、综述有关“匦”的核心信息,给“匦”拟写一则说明性词条。词条须包含:①性质含义;②背景目的;③效果影响。(6分)【答案】1.D2.A3.B4.A5.(1)匦是唐朝统治者为鼓励民间“言政得失”和表达自己的见识或申诉冤情而专设的铜质意见箱。(2)产生于武太后为尽知人间事而盛开告密之门的背景下。设匦的目的是想广开君王的视听,让求告无门之人有申诉之路,洞悉民间的情状。(3)投匦制度在实际中得到执行,两则史事证明投匦制度在举报、论时政得失等方面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泛滥告密的弊端。【解析】\n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聪明:视听。句意:用来(为皇上)广开言路,处理好冤案。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乃:都是,副词,于是。句意:于是,(太后下令)铸造四个铜匦/于是召见他,赐给食物。B项或: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或者。句意:上奏的事如果是(非常)紧要的/或想要议论时政的。C项虽:即使/虽然。句意:即使是樵夫农人/太后虽有猜忌。D项之:助词,取独/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句意:太后自从徐敬业造反之后/请只把重大的事情上奏给皇上。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项“余”,剩下的申诉;“出”,拿出;“付”,交给;“申奏”,申报上奏。句意:剩下的申诉拿出来交给中书令以及理匦使,(然后)依据情况申报上奏给皇上。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鱼保家的怨家应投丹匦,苏安恒应投黑匦”错,鱼保家的仇家投匦控告鱼保家(曾经)替徐敬业制作兵器,应投黑匦;苏安恒投书上奏的是有关时政得失的奏章,应投红匦。故选A。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乃铸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谋者投之”可知,匦是唐朝统治者为鼓励民间“言政得失”和表达自己的见识或申诉冤情而专设的铜质意见箱。结合“太后自徐敬业之反,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可知,匦产生于武太后为尽知人间事而盛开告密之门的背景下;结合“本置匦函,意在使冤滥无告有司不为申理者,或论时政,或陈厉害,宜通其必达之路,所以广聪明而虑幽枉”可知,设匦的目的是想广开君王的视听,让求告无门之人有申诉之路,洞悉民间的情状。\n结合“未几,其怨家投匦告保家为敬业作兵器,杀伤官军甚众,遂伏诛”“武后末年,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苏安恒投匦上书……”可知,两则史事证明投匦制度在举报、论时政得失等方面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结合“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可知,但也产生了泛滥告密的弊端。【参考译文】太后想详尽了解民情民意,鱼保家上呈奏章,请求用铜铸造匦来受理天下的密奏。设计的那些匦器共处一室,中间有四个隔断,上面都各开一个孔口,用来接受(各地投来的)奏章诉状。(前来投送奏章的人)只可投进而不能取出。太后认为这种创意很好。于是,(太后下令)铸造四个铜匦,涂上与五行匹配的颜色,把它们排列在朝堂上:青色的匦取名“延恩”,放在东面,告诫劝勉人们(要勤于)耕种农事的奏章就投放其中;红匦取名“招谏”,放在南面,谈论时政得失的奏章投放其中;白色的匦取名“申冤”,放在西面,陈诉冤屈的奏章投放其中;黑色的匦叫“通玄”,放在北面,报告天象灾变、军机密谋大事的奏章就投放其中。一般任用谏议大夫或补阙、拾遗当中的一个人来做知匦使,专门受理诉状,来顺畅地上传他们的各种奏章申诉。上奏的事如果是(非常)紧要的,当场就处置办理;剩下的申诉拿出来交给中书令以及理匦使,(然后)依据情况申报上奏给皇上。理匦使一般用御史中丞或者侍御史当中的一个人来担任。知匦使承担(这方面的)职责,(能使)天下冤情的申诉、堵塞的言论以及各种民情民意都能顺畅地传达上去。不久,鱼保家的仇家投匦控告鱼保家(曾经)替徐敬业制作兵器,杀伤了很多官兵,于是鱼保家伏法被杀。太后自从徐敬业造反之后,怀疑天下人多图谋算计自己。又因自己长期专治国事,而且(自身)操行不端正,知道皇族大臣心怀不满,内心不服,就想大加诛杀借以威慑他们。于是,大开告密的渠道。有了告密的话,臣下不得过问,都提供驿站的马匹,供应五品官标准的伙食,送往太后的住地。即使是樵夫农人,都能被召见,并且由客馆供给食宿。所说的事如果符合旨意,就破格授官;(即使反映的)与事实不符,也不问罪。于是,四方告密的人蜂拥而起,人们都吓得迈不开步,(甚至)不敢呼吸。武后末年,太子虽然返回东宫,但是政事一概不能参与,大臣害怕惹祸上身而无人敢进谏。苏安恒投匦上书说:“陛下承蒙先皇遗诏顾托,受继嗣太子的推让,上顺天意下顺民心,执政二十多年,难道没听说过虞舜提衣让位、周公交权给成王的旧事吗?现在太子孝顺恭谨,正当壮年,让他统治天下,跟陛下亲自统治天下又有何不同呢?为什么不传位给太子,让您圣体安歇呢?”苏安恒投书上奏后,太后虽有猜忌,但也不能不被感动;于是召见他,赐给食物,多加慰勉后让他回去了。穆宗长庆三年,理匦使谏议大夫李渤上奏说:“今后如果有投匦敬献诉状的,请只把重大的事情上奏给皇上,次要的事情申报给中书门下省,小事则各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如果处理不当,还有再来投匦的,那就再把详细情况奏报给皇上。如果是无理取闹的不实投诉,本罪之外还要再加一等。”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n文宗开成三年八月,谏议大夫知匦使事李中敏上奏说:“按照过去的惯例,所有投入匦中的材料,无论是诉状还是书策文章,都要先准备好一个副本呈报给匦使。我认为设置匦函的出发点,用意在于让那些冤屈无法申诉及有关部门不予申理的,或想要议论时政的,或想要陈说利害意见的,应该为他们适时打开畅通的言路,用来(为皇上)广开言路,处理好冤案。如果让有关官员先见后裁决它能否进呈,就不是重视和保密这件事,让被堵塞言论的人能自己向皇上申诉的本意。我恳请从今往后,所有进献的投状和机密章奏,臣下只为引进,是取是舍,可行与否,由圣上决断,希望这样使名实相符,以彰显设置匦的本意。”(于是)皇上下旨,准许了李中敏的上奏。五、【202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辨骚南北朝·刘勰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及汉宣嗟叹,以为“皆合经术”。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四家举以方经,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将核其论,必征言焉。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典诰之体也;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①,忠怨之辞也: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至于托云龙,说迁怪,诡异之辞也;康回倾地②,夷羿射日,谲怪之谈也;依彭咸③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娱酒不废,沉湎日夜,举以为欢,荒淫之意也: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故《离骚》《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快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故才高者捥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效唾可以穷文致。(有删改)【注释】①宋玉《九辩》中有“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兮九重!”句。②屈原《天问》中有“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句。③彭咸:相传为殷商时的贤大夫,因谏君不听而投水自杀。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       仪表:形式\nB.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       耿介:光明正大C.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              骨鲠:正直、刚强D.则顾盼可以驱辞力,欢唾可以穷文致       顾盼:指极短的时间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所指代内容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        其:指《楚辞》              彼:指“观兹四事”中“四事”的具体内容B.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其:指《九怀》              之:指屈宋C.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       其:指《楚辞》D.故才高者捥其鸿裁              其:指《楚辞》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自《风》《雅》息声,就没有人再延续创作那样的诗了。B.将核其论,必征言焉要考查《楚辞》的内涵主旨,必须揣摩《楚辞》的语言特点。C.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因此知道《楚辞》,内容上效法三代的经书,但也夹杂着战国的风气。D.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所以《楚辞》的气概压倒古人,辞藻超越当今世人。4.下列对作者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A.“四家”对《离骚》无论褒贬都流于表面,赏鉴不够精当,未加以认真考查。B.《楚辞》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或庄重同《风》《雅》,或虚夸怪诞异于经典。C.《离骚》《九歌》等篇章各有其特色,表明《楚辞》精彩绝伦,独步古今。D.《楚辞》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后人只学到了它的皮毛。5.按要求完成小题。(6分)(1)在第一段中,作者列举了“四家”对《离骚》的评价,请分别概括“四家”的观点。(3分)(2)结合下面《离骚》(节选)的内容,对刘勰评价“骚体”作品的某一观点加以阐释。(3分)\n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答案】1.C2.B3.B4.AD5.(1)淮南王刘安:《离骚》兼有《国风》言情、《小雅》讽怨的中正适度的特点。王逸:《离骚》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汉宣帝:《离骚》(内容形式)都合于经。扬雄:《离骚》的体制风貌与《诗•雅》相近。(意思对即可)(2)示例:刘勰认为《楚辞》独创了奇伟的文辞,文采惊人,美艳绝顶,很难有作品能与之比肩。比如屈原初创了“香草美人”传统,在选文,他多次使用香草美人的意象,如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美人等等。诗人把自己描绘成浑身披覆着香花洁身好修,幽美芳香,妩媚奇特的超人,用来象征其纯洁高尚的内在美质。可谓“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C项句意:看构成它骨干的主要内容,以及附在其上如肌肤的辞藻。骨鲠,文章的骨干。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项句意:(《楚辞》中)《九怀》以下的作品,都追随屈原、宋玉的足迹,但屈原和宋玉超绝的步伐,没有人能追得上。其,代词,他们的;之,代词,代屈原和宋玉超绝的步伐。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B项句意应为:要考查这四家的观点,必须核对《楚辞》的文辞。句中的“其”代指四家的观点,“征”的意思是“核对”“验证”。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无论褒贬都流于表面”错误,根据文意刘安等四家都对《离骚》进行了褒扬,没有“贬”。且“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的意思是:可以说赏鉴却不够精当,欣赏(《离骚》)却未加以认真考查。这不等于“流于表面”。D项\n“不过后人只学到了它的皮毛”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意思是:(《楚辞》中)《九怀》以下的作品,都追随屈原、宋玉的足迹,但屈原和宋玉超绝的步伐,没有人能追得上。“没有人能追得上”不等于“只学到了它的皮毛”。故选AD。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并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一问:答案涉及的区域为第一段,结合“若《离骚》者,可谓兼之”“金相玉质”“皆合经术”“体同《诗·雅》”的内容即可概括。第二问:考生作答时,首先要明确刘勰的观点,结合《离骚》(节选)内容恰当,分析合理。结合第二段“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可知,刘勰认为《楚辞》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与经书相同的一面,也有和经书不同的一面。再结合第三段可知:《楚辞》,内容上效法三代的经书,但也夹杂着战国的风气,与《雅》《颂》相比不过像低贱的赌徒,而在辞赋之中可算是英雄豪杰了;看构成它骨干的主要内容,以及附在其上如肌肤的辞藻,虽然融入了《诗经》的旨趣,但也独创了奇伟的文辞……所以《楚辞》的气概压倒古人,辞藻超越当今世人,文采惊人,美艳绝顶,很难有作品能与之比肩。分析本题《离骚》(节选)的内容,可从内容、修辞、情感等角度加以阐释。比如修辞方面,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传统,在这段内容中,他多次使用香草美人的意象,如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美人等等。诗人把自己描绘成浑身披覆着香花洁身好修,幽美芳香,妩媚奇特的超人,用来象征其纯洁高尚的内在美质。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屈原的人格美并非抽象的,而是具体渗透并表现在诗人的各种生活方式上。通过对香草美人的追求,诗人的人格立体化了。【参考译文】自《风》《雅》息声,就没有人再延续创作那样的诗了,此后奇文涌现,那就是《离骚》!从前汉武帝喜爱《离骚》,(让)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刘安)认为:“《国风》好写恋情但不失分寸,《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像《离骚》可以说兼有二者的特点。”王逸认为:“《诗经》教化人耳提(面命),屈原则委婉和顺。《离骚》的文字,多是根据经书来写的。(后代)名儒所写的辞赋,没有不模拟《离骚》之形式的,可以说‘形式和内容像金玉一样都完美,历代没有能和它匹敌’的。”等到汉宣帝感叹,认为(《离骚》)“都合乎经书上的学说”。扬雄讽诵玩味后,也说(它的)体制风貌同于《诗经•雅》。(刘安等)四家都拿《离骚》与经书比较,(但)可以说赏鉴却不够精当,欣赏(《离骚》)却未加以认真考查。\n要考查这四家的观点,必须核对《楚辞》的文辞。本来《离骚》陈述唐尧和虞舜的光明正大,赞美夏禹和商汤的恭敬慎戒,(合乎)《尚书》中的《尧典》《汤诰》等篇的内容;《离骚》讽刺夏桀和商纣的狂妄偏邪,哀悼后羿和过浇的覆亡,那是劝诫讽刺的旨趣;(《涉江》)拿虬龙来比喻君子,《离骚》拿云蜺来比喻谗佞奸邪的人,那是(《诗经》里)“比兴”的表现手法;(《哀郢》里说)每次回望故都便忍不住落泪,(《九辩》里)慨叹宫禁森严、思君而不见,那是忠君而怀怨的言辞:观察这四点,(《楚辞》)与《风》《雅》是相同的。至于(《离骚》)假托驾八龙、载云旗之类的话,说些怪诞的事情,都是离奇的说法;(《天问》说)共工(触倒了天柱),使大地倾斜,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都是奇谈怪论;(《离骚》)说要以贤大夫彭咸为榜样,(《九章·悲回风》说要)追随伍子胥以顺适自己的心愿,是褊急而狭隘的心胸;(《招魂》把)饮酒为乐、狂饮不止,日夜沉醉,视为欢娱,是荒淫的意思:以上所举四点,是和经书不同的。所以论及《楚辞》合于经典则可举前述那四个方面,谈到《楚辞》夸张荒诞又可以举出这四个方面。因此知道《楚辞》,内容上效法三代的经书,但也夹杂着战国的风气,与《雅》《颂》相比不过像低贱的赌徒,而在辞赋之中可算是英雄豪杰了。看构成它骨干的主要内容,以及附在其上如肌肤的辞藻,虽然融入了《诗经》的旨趣,但也独创了奇伟的文辞。所以,《离骚》《九章》,明朗艳丽来抒写哀怨的情志;《九歌》《九辩》,绮丽细腻来抒发伤感的情怀;《远游》《天问》,瑰丽奇异而又文思巧慧;《招魂》《大招》,光彩照耀而内蕴华美;《卜居》显示纵言不拘的情致,《渔父》寄托遗世独立的才情。所以《楚辞》的气概压倒古人,辞藻超越当今世人,文采惊人,美艳绝顶,很难有作品能与之比肩。(《楚辞》中)《九怀》以下的作品,都追随屈原、宋玉的足迹,但屈原和宋玉超绝的步伐,没有人能追得上。所以《楚辞》抒写怨情,就会使人抑郁而易受感动;叙述离情,便能使人悲愁而难以释怀;谈及山水,能使人循着声情而想见山川形貌;说到节候,让人观览文章便可见时令变迁。因此才能高的人从中学得宏大的体制,心思巧的人猎取其中华艳的文采,吟诵的人玩味其山川景色(之语),初学的人采撷其有关香草(的字句)。如果(在写作时)能像乘车靠着车前横木那样遵照《雅》《颂》(的准则),像拉着马缰驱车那样驾驭《楚辞》,采择奇伟的内容而不失其雅正,玩味华艳而不失去朴实,那么马上便能驱遣辞情才力,不费力气就能穷究文章情致。六、【2022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大夫①曰:“诸侯以国为家,其忧在内。天子以八极为境,其虑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朝廷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农官,广田牧,增苑囿。太仆、水衡、少府诸农官,岁课②诸入田牧之利,池篽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而犹未足。今欲罢之,绝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殚,困乏之应也,虽好省事节用,如之何其可也?”文学曰:“古者,制地③足以养民,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国,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赡其欲。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馁\n人。’今狗马之养,虫兽之食,岂特腐肉肥马之费哉!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淫侈之变,无功而食俸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今不减除其本而欲赡其末,设机利,造田畜,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夫男耕女织,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朝廷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假④之名,而利归权贵。三辅⑤迫近于山、河,地狭人众,四方并凑,粟米薪柴,不能相赡。公田转租,桑榆菜果不植,地力不尽。愚以为非。先帝之开苑囿、池篽,可赋归之于民,朝廷租税而已。租税殊名,其实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田野辟,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取材自西汉桓宽《盐铁论·园池》)注释:①大夫,指御史大夫桑弘羊。后文中“文学”,指精通文献经典的人。②岁课:按年缴纳的赋税。③制地,制定田地制度。④障假:障,指筑堤蓄水。假,出租。⑤三辅:指长安京畿地区。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总山海                            总:统一管理B.以赡诸用                         赡:满足C.上下俱殚                         殚:畏惧D.路有馁人                         馁:饥饿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其忧在内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B.尽于南亩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C.则上下俱衍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D.何困乏之有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宇小者用菲因此国土面积小的诸侯费用少B.池篽之假池泽、禁苑出租的租金C.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秦国和山东六国,拥有四海财富D.不急之作,淫侈之变\n不急需的工程,荒淫奢侈之风变化多端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夫认为国土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君主费用的多少。B.大夫认为朝廷广开园林池苑开支巨大,经济困乏。C.文学引用古语来警示君主,增强了自己的说服力。D.文学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了国家治理的本末关系。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6.本文“大夫”与“文学”争议的焦点何在?简要概括他们的核心主张。(4分)【答案】1.C2.D3.C4.B5.这不是用来宣传君主恩德、辅助国家的正确之道啊!6.焦点:朝廷应不应利用山林苑囿来增加经济收入。“大夫”陈述朝廷经营园池山海的经济意义,认为停止利用园池增加收入会到导致国家财政困乏;文学主张制民之产,维护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方式,要求朝廷将园池还归于百姓,朝廷所做的仅限于征收赋税,认为这样做才会使国家、民众都丰饶,避免出现国富民穷的现象。【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C项殚:竭尽,枯竭。句意:上下财路一起枯竭。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A项其,代词,他们。句意:他们所忧在封国之内。/其,语气副词,表祈使,一定。句意: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心愿。B项于,介词,在。句意:都会全部用在田地之上。/介词,比。句意: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C项则,顺承连词,那么。句意:那么国家和民众都会丰饶。/连词,表转折,但。句意:我想要奉诏上任,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眼中。D项之,均为助词,帮助宾语提前的标志词。句意:哪里会有什么财用困乏的现象呢?/不懂得句读读法,不明白疑难问题。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nC项“兼”,指兼并,吞并;不是“和”的意思。句意:秦王朝吞并山东六国土地,拥有四海财富。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B项“大夫认为朝廷广开园林池苑开支巨大,经济困乏”错误,这是文学的观点。根据原文“朝廷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以赡诸用,而犹未足’”可见,大夫认为朝廷广开园林池苑,委派官员统一管理山林河海,能获取财利来弥补赋税的不足,每年征收的各种赋税租金等收入,全都用来供给国家各项开支,即朝廷广开园林池苑是增加收入的,而非致使“经济困乏”。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非”,不是;“所以”,用来……的;“明”,阐明,宣传;“相”,辅佐。6.本题考查学概括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大夫的观点是“朝廷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农官,广田牧,增苑囿。太仆、水衡、少府诸农官,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篽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而犹未足。今欲罢之,绝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殚,困乏之应也”,即朝廷经营园池山海的经济意义,是供给国家各项开支,如果停止利用园池增加收入会到导致国家财政困乏。文学的观点是“男耕女织,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朝廷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假之名,而利归权贵。……地力不尽。愚以为非。先帝之开苑囿、池篽,可赋归之于民,朝廷租税而已……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田野辟,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他主张的是“男耕女织”“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制民之产”,指出如今朝廷广开苑囿池泽,名义上说是出租,实际上利益都给了权贵,以至于没能充分使用土地,要求朝廷将园池还归于百姓,朝廷所做的仅限于征收赋税,认为这样做才会使国家、民众都丰饶,避免出现国富民穷的现象。故而他们争论的焦点是“朝廷应不应利用山林苑囿来增加经济收入”。【参考译文】\n大夫说:“诸侯以封国为家,他们所忧在封国之内。天子以八方之极为边境,他的忧虑在国都之外。因此国土面积小的诸侯费用少,功用巨大的天子费用多。所以朝廷广开园林池苑,委派官员统一管理山林河海,获取财利来弥补赋税的不足,朝廷组织民众修筑沟渠,设立各类农官,拓展田园牧场,增设畜养禽兽的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各位农官,他们每年征收的各种赋税收入,加上田园牧场的财利,陂池禁苑出租的租金,以及北边设置屯田官的收入,全都用来供给国家各项开支,如此尚且不够。如今文学想取消园池,这将会断了国家的财源,杜绝了财富流通,上下财路一起枯竭,国家贫困效应随之而来,即使努力减省事务,节省费用,又怎么可以呢?”文学说:“古时候,朝廷制定田地制度,足以养活民众,民众足以供奉上司。拥有千乘兵车的诸候国,方圆百里的土地,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各自都能满足生活欲求。秦王朝吞并山东六国土地,拥有四海财富,可是秦始皇之意并不满足,这并不是因为国土狭小,费用不足,而是由于秦始皇嗜欲太多,民众不能承受他的欲求。谚语说:‘宫廷厨中有腐肉,国内路边有饥民,宫廷马厩有肥马,道旁却有饥饿人。’如今朝廷狗马的饲养,鸟兽的喂食,岂止是腐肉肥马的费用呢!无用的官吏,不急需的工程,荒淫奢侈之风变化多端,没有功劳却从朝廷领取俸禄的人太多,因此朝廷财用不足,底层民众生活困乏。现在朝廷不减除造成财政不足的本源,却想从园池末节上求得富足,设置机构兴利,开辟牧场养畜,与百姓争夺饲养草料,与商人争夺利润,这不是用来宣传君主恩德、辅助国家的正确之道啊!男耕女织,自古是天下的大业。因此古代划定区域让民众居住,制定田亩制度让民众耕种。所以产业上没有不曾耕种的土地,国家没有不务正业的民众。现在朝廷广泛开辟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塞、出租的名义,而利益却归于权贵私人家族。长安京畿地区靠近华山、黄河,土地狭小,人口众多,四方人众集中到京师,粮食柴火,不能满足。朝廷将公田转租,桑树、榆树、蔬菜、水果不能得到充分种植,地力没有得到充分使用。我认为朝廷这些政策错了。先朝皇帝所开辟的苑囿、池陂,可以将它们归还给民众,朝廷只需征收租税而已。转租公田,与征收赋税,虽然名称不同,其实是一样的。如果这样做,那么匹夫的气力,都会全部用在田地之上,匹妇的气力,就会全部用在纺织之上。田野得到开辟,丝麻得到纺织,那么国家和民众都会丰饶,哪里会有财用困乏的现象呢?”七、【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①,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②,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行,以有五脏。经络府俞③,阴阳会通,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n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明堂阙庭④,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取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注释】①越人入虢之诊:指《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的典故。②重器:珍贵之宝器,此喻人的身体。③经络府俞:中医术语,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及相关穴位。④明堂阙庭:明堂指鼻子,阙在两眉之间,庭为颜面及额部。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婴非常之疾                 婴:缠绕B.赍百年之寿命             赍:拿着C.以演其所知                 演:扩展D.省疾问病                    省:反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毛将安附焉    ②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B.①举世昏迷,莫能觉悟      ②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C.①虽未能尽愈诸病        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D.①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3.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如果是轻视生命,那些什么荣华权势便视如浮云了B.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如果能探究我书中集录的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C.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D.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想要辨识不治之症或判别出可治之症,实在是很难呀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重视医药、精习医术,不仅可以为他人祛疾解困,还可以保身养生。B.世人追求虚荣权势,不顾及身体健康,遇到病患灾祸,才屈尊寻求巫祝祈祷。C.作者的族人大多死于伤寒,他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可以从根源上杜绝疾病。\nD.文章结尾引孔子之言,有激励自己“多闻博识”,精益求精地钻研医术之意。5.本文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序”,请简要概括说明这篇序文的写作思路。(6分)【答案】1.D2.B3.A4.C5.开篇交代《伤寒杂病论》的写作背景,即当今世人缺乏医学知识(或:不钻研医术/忽视了生命的根本),只好把生命交付给平庸无能的医生;继而写推动自己完成《伤寒杂病论》的直接原因,即伤感于宗族人的病亡,希望通过写这部书帮助救治病人(或:解决医学上的问题);接着指出《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价值(或:作用),即一方面人体复杂,一方面医者不思进取(或:守旧/敷衍/草率/钻研医学经典著作不够),故良医难寻,写此书帮助医者扩展医学知识,成为良医;最后写自己从完成《伤寒杂病论》中得到的收获(或:对自己的意义),即热爱医术的自己通过完成这部书得以不断学习,不断钻研、进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省:反省”解释错误。省:探问。句意: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焉: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句末语气词,表陈述,一说兼词。句意:毛将依附在哪里呢?/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B项莫:均为代词,没有谁。句意: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C项诸:形容词,众、各;兼词,“之于”;句意: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D项之:代词,他或他们;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句意:从这以后,没有听说过他们呀/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A项“若”,像;“是”,这样;“彼”,他们;“何……云”,表反问,谈……呢。句意: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n“他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可以从根源上杜绝疾病”说法错误,原文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意思是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文中没有说《伤寒杂病论》能从根源上杜绝疾病。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共有四段。第一段,“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开篇交代《伤寒杂病论》的写作背景,即当今世人缺乏医学知识,只好把生命交付给平庸无能的医生;第二段,“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写推动自己完成《伤寒杂病论》的直接原因,即伤感于宗族人的病亡,希望通过写这部书帮助救治病人(或:解决医学上的问题);第三段,“人禀五行,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始终顺旧”指出《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价值(或:作用),即一方面人体复杂,一方面医者不思进取(或:守旧/敷衍/草率/钻研医学经典著作不够),故良医难寻,写此书帮助医者扩展医学知识,成为良医;最后一段,“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借用孔子的话,写自己从完成《伤寒杂病论》中得到的收获(或:对自己的意义),即热爱医术的自己通过完成这部书得以不断学习,不断钻研、进步。【参考译文】\n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扁鹊,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从这以后,没有听说过他们呀。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罢了。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实在是很难呀!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听求教,广泛地记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来爱好医方医术,请允许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博识”这样的话吧!八、【2022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8分)取材王安石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宜如汉左雄所议文吏课笺奏【1】、诸生试家法【2】,为得矣。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然后施之职事,则以详平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之是也。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n以今准古,今之进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经学,古之诸生也。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故属文者至相戒曰:“涉猎可为也,诬艳可尚也,于政事何为哉?”守经者曰:“传写可为也,诵习可勤也,于义理何取哉?”故其父兄勖其子弟,师长勖其门人,相为浮艳之作,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何哉?其取舍好尚如此,所习不得不然也。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途,一旦国家有大议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故才之不可苟取也久矣,必若差别类能,宜少依汉之笺奏家法之义。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不直以章句声病累其心。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尚,各傅经义以对,不独以记问传写为能。然后署之甲乙以升黜之,庶其取舍之鉴灼于目前,是岂恶有用而事无用,辞逸而就劳哉?故学者不习无用之言,则业专而修矣;一心治道,则习贯而入矣。若此之类,施之朝廷,用之牧民,何向而不利哉?其他限年之议,亦无取矣。(有删改)注释:【1】笺奏:奏章。【2】家法:这里指某一学派的传统做法。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抡度其材干                    抡度:挑选衡量B.以今准古                       准:比照C.诬艳可尚也                    诬艳:浮艳失实D.故其父兄勖其子弟          勖:劝阻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夫工人之为业也             其他限年之议B.然后施之职事                 所习不得不然也C.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各傅经义以对D.彼恶能以详平政体          是岂恶有用而事无用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类皆蒙鄙者能之都像蒙蔽鄙视别人的做法\nB.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来追逐时人喜好并猎取立身处世的资本C.决谳疑狱审断有疑问的案件D.庶其取舍之鉴灼于目前或许人才的取舍标准可以彰显在眼前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选拔能胜任其职的人才,应综合考查他们的名声和实际能力。B.历代想守好祖宗基业的帝王都很重视人才选拔,但都做得不尽如人意。C.作者以政治家的眼光审视人才选拔的方法,论及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D.本文说理不蔓不枝,有条不紊,用语准确精练,斩截明了,理足气盛。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6.本文在第一段结尾处提出选拔人才应借鉴汉代“文吏课笺奏、诸生试家法”的做法。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在后面三段是如何逐层阐明这一观点的。(4分)【答案】1.D2.B3.A4.B5.让他们就切合当务之需的问题进行应答。6.第二段从正面阐述选拔“诸生”“文吏”的标准:“文吏”要准确掌握施政要领、典礼制度等,“诸生”要具备文辞、章句等知识,二者要据此施政,学而能用。第三段从反面阐发当时考试制度的弊病及其后果:当时考试只考章句、记问,导致学者重视文辞,轻视政事和义理,造成了关键时刻无决断人才可用的状况。第四段进一步阐明人才选拔的具体策略:借鉴汉代的做法策试“进士”“经学”,按类选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D项句意为“所以他的父亲和兄长勉励他的孩子和弟弟”,“勖”,勉励。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句意为“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为“其他如限定年岁之类的奏议”,“之”,结构助词,的。\nB项句意为“这样之后用于政务”,“然”,代词,这样;句意“所学的东西(使他)不得不这样”,“然”,代词,这样。C项句意为“就可以用儒家经典中的方法去判断”,“以”,介词,用;句意为“各自用经典当中的言语来佐证应答”,“以”,连词,来。D项句意为“他们怎么可能使政令详稳平和”,“恶”,怎么,疑问副词;句意为“这难道还是厌恶有用之术而学习无用之学吗”,“恶”,动词,讨厌、厌恶。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A项句意为“这些都是具有小才能的人做的事”,“类”,这些;“蒙鄙者”,指愚昧鄙陋的人,能力小者。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但都做得不尽如人意”错,结合第一段“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分析,选项表述绝对,并非都不尽如人意,“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然而他们当中有真正得到人才的,而失去人才的也不乏其人,被选中的人才有能胜任其职的,被错误举荐的也不乏其例),意思是说有成功者,也有失意者。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使”,让;“以”,根据、就;“宜”,适宜、切合。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行文思路的能力。第二段,“所谓文吏者……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所谓诸生者,……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从正面阐述选拔“诸生”“文吏”的标准:“文吏”要准确掌握施政要领、典礼制度等,“诸生”要具备文辞、章句等知识,二者要据此施政,学而能用。第三段,“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途,一旦国家有大议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从反面阐发当时考试制度的弊病及其后果:当时考试只考章句、记问,导致学者重视文辞,轻视政事和义理,造成了关键时刻无决断人才可用的状况。\n第四段,明确正确的方法,“必若差别类能,宜少依汉之笺奏家法之义。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尚,各傅经义以对”,进一步阐明人才选拔的具体策略:借鉴汉代的做法策试“进士”“经学”,按类选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参考译文】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先打磨锋利他们的工具,挑选衡量他们的材料,这样做之后就能出力较少而收效显著。圣人对于治理国家,必须要先遴选那些贤能的人,考察他们的名声和实际能力,这样做之后差遣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并且事情也能办好。所以说选取人才的事,在任何时代都属于当务之急,自古以来保守祖宗基业的君主,有谁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呢?然而他们当中有真正得到人才的,而失去人才的也不乏其人,(被选中的)人才有能胜任其职的,被错误举荐的也不乏其例。如果一定要选拔胜任其职的人才,不失去真正的贤才,也不错误举荐,就应该像汉代左雄所提倡的那样,对文吏考查奏章写作、对诸生考试学术传承,这才是选拔人才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文吏,不仅仅指那些只崇尚文辞华美的人而已,他们一定要通晓古今之道,熟悉礼仪法度、天象吉凶、人事成败、政令教化的修改施行,这样之后再据此去处理政事,就会使政令详稳平和,如果有重大的决议和论断,就让他们用古往今来的例证参照佐证。这里所说的诸生,不仅仅指那些记诵经典字句训诂的人而已,一定要让他们学习典章礼法,明了古代政治制度、大臣和君主的种种威仪、时政的沿袭变化,这样之后再据此去处理政事,就会为国家政策增添光彩,如果有重大的决议和论断,便可以让他们用经术来决断。拿现今的事物和古代比照,现在的进士,就如同古代的文吏;现在的明经,就如同古代的诸生。然而现今策试进士,仅仅用解说章句文字和声韵毛病(为试题),只崇尚文辞的华美,这些都是具有小才能的人做的事;策试明经,仅仅把背诵对答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去责求经书中的要义,这些都是蠢笨卑下的人做的事。这使得有贯通古今的有才之士可能被时人认为多余,有旷世之才的高明之士可能被世俗所排抑。所以写文章的人竟然彼此告诫说:“看点书就足够了,把辞藻写得浮艳才值得提倡,(文章)对政事有什么用呢?”恪守经书的人则说:“传抄模仿是必须要做的,在背诵温习古人训诂章句上要多下些功夫,经典中的大义道理有什么可取的?”所以为父为兄的勉励他们的儿子兄弟,当老师的勉励他的弟子,相约写作那种浮华美艳的文章,来追逐时人喜好并猎取立身处世的资本。为什么呢?大概是当世的取舍标准就是如此,所学的内容不得不这样吧。像这样的所谓人才,把他们提拔到各个职位,让他们一步步在仕途上行进,一旦国家有重大的决议和论断,设立太学举行各类大典,修订增删礼仪制度,进而制定法律政令,审断有疑问的案件,他们怎么可能使政令详稳平和,为国家政策增添光彩,以古往今来的例证参考决断,用经术来决断是非呢?这样的人,也只能凡事点头口称“是是”罢了。\n所以说人才不能随随便便选取已经很久了,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别考察他们的才能,就应该稍微按照汉代考试写作奏章、学术传承的做法。策试进士,要考些诸如国家大计以什么为先,治理民众以什么问题为急,政令教化的利害得失以什么为主,安定边疆的妙计良策从何而出,让他们就最切合当务之需的问题进行应答,不仅仅用解说章句文字和声韵毛病(等内容)使他们疲于应付;策试明经,应该让他们阐述礼乐制度需要如何进行修订增删,天地的变化究竟如何,礼器的制度应该崇尚什么,各自用经典当中的言语作为佐证应答,不单单把会背诵、会模仿作为衡量才能的标准。这样之后(按照应答的优劣)排出他们的先后次序,来提拔罢黜他们,或许人才的取舍标准可以彰显在眼前了,这难道还是厌恶有用之术而学习无用之学,告别捷径而趋向繁劳吗?所以学习的人都不会再去学那些毫无用处的言辞,那么学业就专一而完善;(学习的人)专心一意地学习圣道,便能深入其内心了。像这样的人才,用在朝廷之中,用于管理民众,用到哪里没有益处呢?其他如限定年岁之类的奏议,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价值。九、【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材料一屈到嗜芰【1】。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2】,宗老将荐芰,屈建【3】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取材于《国语》)注释:【1】芰:菱角。【2】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3】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材料二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注】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n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箦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取材于苏轼《屈到嗜芰论》)【注】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不羞珍异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B.忍绝其父将死之言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蒲松龄《促织》)C.事死如事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D.然皆笃于大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虽微楚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B.庶人有鱼炙之荐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C.违而道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D.子木其忍为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屈建在祭祀父亲的时候没有使用菱角,而是使用了更合乎祭礼的祭品。B.后人对屈建去芰褒贬不一,柳宗元持批评态度,苏轼则持认同的态度。C.父母去世以后就不再读书和劳作,苏轼认为这是子女真情的自然流露。D.苏轼认为,按柳宗元的逻辑,曾子病危时仍恪守礼法的做法是不仁的。4.将文中画线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5.苏轼认为屈建去芰“是必有大不忍者”。请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说明苏轼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3分)6.柳宗元和苏轼对“屈建去芰”各有自己的评价,你认同谁的评价?请以下面两则材料为依据加以解说。(4分)(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n【答案】1.C2.A3.C4.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5.要点:①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屈建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不可能这样做,因此一定有更大的理由使他没有遵循人之常情;②君子不能以私害公,古时曾子、孟僖子、管仲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③屈到身居高位以德才闻名,如果在临死时不关心百姓而是只忧虑自己的饮食,会显得目光短浅,留下浅陋的名声,比起不遵从父亲荐芰的托付,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是屈建更加不忍心做的。6.示例一:我赞同柳宗元。材料(1)信息为“无违”“祭之以礼”,这是《论语》中孔子的观点和立场。而原文材料二第二段信息中柳宗元也是以《论语》中“君子曰:‘违而道’”为理由说话的,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可见柳宗元也是站在孔子“道”“礼”的立场上来否定屈建去芰的做法,认为他有违先父的临终嘱托,不孝顺。示例二:我赞同苏轼。材料(2)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看他的行为,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他仍然没有改变父亲为他选择的道路(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就算得上是有孝心守护孝道啊。再结合原文材料二第二、三、四、五段信息可知苏轼认为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君子不能以私害公,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不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所以“屈建去芰”也是一种孝道。【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项第一句:“羞”,进献;句意为“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第二句:“羞”,通“馐”,美味的食品;句意为“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B项第一句:“绝”,抛弃;句意为“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第二句:“绝”,绝然、绝对、全然、根本;句意为“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C项第一句:“事”,侍奉、对待;句意为“侍奉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活着时一样”。第二句:“事”,侍奉、对待;句意为“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D项第一句:“笃”,重视、专一;句意为“但是都重视道义”。第二句:“笃”,(病势)沉重、严重;句意为“我想奉命奔驰前往,可是祖母刘氏的病情却日渐严重”。\n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第一句:“微”,假设连词,即使不是;句意为“即使不是楚国”。第二句:“微”,假设连词,假如(如果)没有;句意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B项第一句:“之”,结构助词,的;句意为“普通人有用烤鱼做的祭品”。第二句:“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意为“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C项第一句:“而”,转折连词,却;句意为“(这样做虽然)违背(父命)却符合正道”。第二句:“而”,修饰关系的连词,地;句意为“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D项第一句:“其”,反问副词,难道;句意为“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第二句:“其”,人称代词,他们的;句意为“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就不再读书和劳作”错,文中信息是“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可见并非不再读书和劳作,而是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选项表述绝对。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细人”,小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也”,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以”,用;“姑息”,无原则的宽容。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得出答案①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屈建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不可能这样做,因此一定有更大的理由使他没有遵循人之常情;由“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得出答案②君子不能以私害公,古时曾子、孟僖子、管仲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n由“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得出答案③屈到身居高位以德才闻名,如果在临死时不关心百姓而是只忧虑自己的饮食,会显得目光短浅,留下浅陋的名声,比起不遵从父亲荐芰的托付,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是屈建更加不忍心做的。6.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意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站在任一立场。比如“我认同柳宗元的评价”或“我认同苏轼的评价”。作答角度:同意柳宗元或苏轼均可。结合《论语》中的两则材料,可从整体上用据,也可以局部用据(如“祭之以礼”“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若赞同柳宗元:则以供选材料(1)为论据,首先理解材料(1)的意思,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告诉他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违背’”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活着,以礼事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而“屈建去芰”并没有遵循父亲的遗嘱,“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遂不用。”是违背供选材料中《论语》“无违”“祭之以礼”的观点和习俗的。原文材料二第二段信息是“君子曰:‘违而道。’”所以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可见柳宗元也是站在孔子“道”“礼”的立场上来否定屈建去芰的做法,认为他有违先父的临终嘱托,不孝顺。若赞同苏轼:则以供选材料(2)为论据,首先理解材料(2)的大意,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再结合原文材料二第二段信息“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第三段信息是“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第四段信息是“然《礼》之所谓‘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结尾段信息是“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n可知苏轼认为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屈建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不可能这样做,因此一定有更大的理由使他没有遵循人之常情;君子不能以私害公,古时曾子、孟僖子、管仲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屈到身居高位以德才闻名,如果在临死时不关心百姓而是只忧虑自己的饮食,会显得目光短浅,留下浅陋的名声,比起不遵从父亲荐芰的托付,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是屈建更加不忍心做的。【参考译文】材料一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家臣说:“这是您父亲托付的。”屈建说:“不能这样。我父亲执掌楚国的政事,他的法令记在百姓心中,收藏在王府里,对上可以比照先王,对下可以教导后人,即使不是楚国,诸侯各国也没有不称赞的。祭祀的法典上说:国君有用牛做的祭品,大夫有用羊做的祭品,士有用小猪和狗做的祭品,普通人有用烤鱼做的祭品,竹木食器、果干肉酱是从国君到百姓都可以用的。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不陈列品类繁多的祭品。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于是不用菱角祭祀。材料二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君子说:“(这样做虽然)违背(父命)却符合正道。唐朝柳宗元反对说:“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而且《礼记》说‘在致斋的日子里,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子木撤掉菱角,哪里能够符合正道呢?”柳宗元的认识太浅陋了。子木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难道不知道做子女的孝道,侍奉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活着时一样,何况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这是人之常情能忍心做的事吗!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曾子得病时,(对孟敬子)说君子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孟僖子临死时,让他的儿子向孔子学习礼。管仲病危时,劝齐桓公赶走三个宠臣。这几位君子的话,有的涉及掌管国家大事,有的劝诫他人在道德上勤苦追求,有的教诲自己的子孙,虽然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但是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现在楚国显赫盛大,若敖氏的德才在诸侯中闻名,身为上卿,临死时不存问百姓,却忧虑饮食,他太简陋了呀。假如子木遵照父命,全国人都谈论这件事,史官记载这件事,天下人和后代就不会知道屈到的德才,而只听闻他的浅陋,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所以说: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可是《礼记》中所说的“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这是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呀。曾皙喜欢吃羊枣,(他死后)曾子不忍心吃羊枣。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难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吗?现在用菱角作祭品这件事,如果由子女提出就合适,如果由他的父亲命令,就是浅陋了。难道可以因为饮食的原因,而造成父亲极大的浅陋吗!\n曾子卧病,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曾子说:“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如果认为柳宗元的话是正确的,这样看来曾元是孝顺父母的儿子,曾子考虑礼法的末节,要求在病情危急时更换竹席,就是很愚钝呀。十、【2022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英雄之士,能为智者之所不能为,则其未及为者,盖不可以常理论矣。骐骥之马,足如奔风,升高不轩,履湿不濡,度山越堑,瞬息千里。而适值一马,盖亦能然,则虽有此骏,而不足以胜骐骥也。于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鸾,步骤中度,缓急中节,锵锵乎道路之间,能行千里而能不行,虽无一时之骏,而久则有万全之功。何者?吾乖其所能而出其所不能,可以扼其喉而夺其气也。且谲诈无方,术略横出,智者之能也;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此英雄之事,而智者之所不能为矣。故夫谲诈者,司马仲达之所长也。使孔明而出于此,则是以智攻智,以勇击勇,而胜负之数未可判;孰若以正而攻智,以义而击勇!此孔明之志也,而何敢以求近效哉!故仲达以奸,孔明以忠;仲达以私,孔明以公;仲达以残,孔明以仁;仲达以诈,孔明以信。兵未至而仲达之气已沮矣。八阵列于前,四头八尾,触处为首,进无速奔,退无遽走;突兵不能触其膺,奇兵不能缭其背;伏兵不能冲其胁,追兵不能袭其后;谋间无所窥,诈谋无所用;当之则破,触之则靡。锋未交而仲达之能已乖矣。夫仲达出奇制胜,变化如神,天下莫不惮之。虽孙权亦以为可惮,而仲达亦自负其能也。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贾诩等尝逼之战矣,兵交即败,不敢复出,姑以待弊为名。而其为计者,不过日夕望其死,而无他术也。彼岂孔明敌哉!论者以孔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虽知者亦止以为知其短而不用。吾独谓其能为而能不为,将以乖仲达之所能,而出其所不能也。故吾尝论孔明而无死,则仲达败,关中平,魏可举,吴可并,礼乐可兴。且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治者,实也;礼乐者,文也。焉有为其实而不能为其文者乎?人能捐千金之璧而不能辞逊者,天下未之有,吾固知其必能兴礼乐也。不幸而天不相蜀,孔明早丧,天下犹未能一,而况礼乐乎!使后世妄儒得各肆所见:灭孔明者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选自陈亮《酌古论·孔明》有删改)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缓急中节                                  中:合乎B.而胜负之数未可判                           数:数量C.奇兵不能缭其背                          缭:绕到D.贾诩等尝逼之战矣                       逼:催促\n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盖不可以常理论矣               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B.而适值一马,盖亦能然        行行然求与之战C.且孔明之治蜀                     天下未之有D.吾独谓其能为而能不为        故吾尝论孔明而无死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前进时不快速奔跑,后退时不仓猝逃跑B.彼岂孔明敌哉他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呢C.虽知者亦止以为知其短而不用虽然智者也只是认为孔明是知道自己的弱点却故意不用D.不幸而天不相蜀不幸的是老天都不帮助蜀国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段以骐骥与骏马相比说明英雄胜于智者。B.作者认为若假以时日孔明未必能统一天下。C.诸葛亮大业未竟成为后世妄评的一个借口。D.选文因运用对比论证使观点鲜明论证有力。5.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本文将孔明与仲达比较,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孔明胜于仲达之处。(6分)【答案】1.B2.A3.C4.B5.①首段用“骐骥”与“骏马”对比,实际是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比,结论是:诸葛亮是英雄豪杰,司马懿仅是智谋之士。②第二段,从为人品行的角度,将二人进行对比,作者用“忠、公、仁、信”来称颂诸葛亮,用“奸、私、残、诈”来谴责司马懿,并强调诸葛亮是“以正而攻智,以义而击勇”。\n③第三段,从用兵角度,将二人进行对比,司马懿自负用兵出奇制胜,且变化莫测,诸葛亮率领十几万军队与他择机而战,司马懿即使率领三十万精锐部队,也只能自守,不能追击和攻打。④第四段,从使用谋略的角度,将二人进行对比,诸葛亮善于用谋略却故意不用,就是要避开司马懿的长处却攻击他的短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B项句意:胜负的命数还不能判定。数:命数。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A项句意:就不能用常理妄加评论。以,介词,用/句意:去除诡诈之术而用大义示敌。以,介词,用。B项句意:如果恰好有这样一匹马,也具备这些优点。然,代词,这样/句意:不停走动地寻找与司马懿交战的机会。然,形容词词尾,……样子。C项句意:况且空明治理蜀国。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天下也没有这样的人。之,宾语前置标志。D项句意:我却认为诸葛亮善于用谋却故意不用。而,连词,表转折/句意:所以我曾经认为诸葛亮如果不早丧。而,连词,表假设。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C项“虽”,即使;“知者”,此处指了解他的人;句意:即使了解诸葛亮的人也认为他是自知这个弱点才不用的。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若假以时日孔明未必能统一天下”错误,原文“故吾尝论孔明而无死,则仲达败,关中平,魏可举,吴可并,礼乐可兴”可见,作者认为,如果孔明不死,那么司马懿就会失败,关中会被平定,魏国就可以被攻克,吴国就可以被兼并,社会的政治文化就可以复兴,并不是“未必能统一天下”。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文章第一段,用“骐骥”和“骏马”分别比喻“英雄”与“智者”。实际上此处的“英雄”“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此英雄之事”,正是指诸葛亮,“智者”“乖其所能而出其所不能,可以扼其喉而夺其气也。且谲诈无方,术略横出,智者之能也”,正是指司马懿,最终结论是“此英雄之事,而智者之所不能为矣”,即智者做不到英雄能做到的事,已经透露出诸葛亮高于司马懿的倾向。\n第二段从二人行事作风来进行对比,“仲达以奸,孔明以忠;仲达以私,孔明以公;仲达以残,孔明以仁;仲达以诈,孔明以信”,说司马懿是奸、私、残、诈之人,而孔明是忠、公、仁、信之人,孔明是“以正而攻智,以义而击勇”,所以“兵未至而仲达之气已沮矣”“锋未交而仲达之能已乖矣”,指出司马懿在人品上面比不过孔明,还未交战就已显露败相。第三段,是从二人的行军用兵之道来对比,说“仲达出奇制胜,变化如神”,然而“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时,“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司马懿用兵出奇制胜,然而三十万精锐面对孔明的十万步兵,也不敢追击攻打,可见司马懿在行军用兵上也比不过孔明。第四段则从“奇谋”角度进行对比,人们都认为孔明擅长治军而不擅长谋略,然而“吾独谓其能为而能不为,将以乖仲达之所能,而出其所不能也”,可见作者认为诸葛亮是善于用谋略却故意不用,就是要避开司马懿的长处却攻击他的短处。【参考译文】英雄人物,能做智者所不能做的事。那么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到的地方,就不能用常理妄加评论。骐骥这样的良马,奔驰起来快如疾风,登高不颠,渡河不湿,爬山越沟,瞬息之间就过了千里。如果恰好有这样一匹马,也具备这些优点,而骏马却不能够超过骐骥。于是让这匹马驾着战车,响着铃铛,步伐合乎度不大不小,速度合乎节拍不快不慢,带着铿锵的声响走在道路上,它能行千里却故意不行,即使一时显示不出神气和威风,但长久就可有万无一失的功效。为什么呢?我们可以避其所长攻其所短,可以掐住他的要害彻底战胜他。并且诡计多端,谋略无穷,这是智者的本领;去除诡诈之术而用大义示敌,使用战术谋略而用正义之师临敌。这是英雄的行为,却是智者做不到的。所以善于用诈,是司马懿的专长。假使孔明也采用这样的办法,那就是用智对付智,用勇抵挡勇,但胜败的命运就无法评定;怎么比得上用正义的战术去击败司马懿的智勇!这是诸葛亮的决策,因而怎么能冒险地来求眼前的成效!所以司马懿用奸、私、残、诈,孔明就用忠、公、仁、信。诸葛亮的军队还没有到但司马懿就已气丧。八阵在前面排列,有四个头八个尾巴,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头,前进时不快速奔跑,后退时不仓猝逃跑;突击部队不能进攻八阵的前锋,奇袭部队不能绕到八阵的后卫;埋伏部队不能冲击两胁,追击部队不能袭击其后;间谍无法窥视,诡计无处可用;阻挡它就会被击破,攻击它就会被打倒。两军还没有交锋而司马懿的计谋就已经不起作用了。司马懿用兵出奇制胜,变化莫测,天下人没有不害怕他的。即使像孙权这样的人也认为他可怕,因而司马懿对自己的才能是很自负的。诸葛亮率领十几万步兵,向西行军千里,不停地寻找与司马懿交战的机会。但是司马懿率领三十万精锐骑兵,仅仅能自守,诸葛亮的军队来了不敢上前迎敌而战,离开了不敢去追击。贾诩等曾经催促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战,但一交锋就会被击败,不敢再出兵,姑且只好用等候诸葛亮军队疲困为借口。而司马懿所谓的计策,不过是日夜盼望诸葛亮早点死,却别无它法。他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呢!\n评论家认为诸葛亮治军是长处,用奇谋是短处。即使了解诸葛亮的人也只是认为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却故意不用。我却认为诸葛亮善于用谋却故意不用,来避开司马懿善于用诈的长处,却攻击他的短处。所以我曾经认为诸葛亮如果不早丧,那么司马懿就会被打败,关中就会被平定,魏国就可以被攻克,吴国就可以被兼并,社会的政治文化就可以复兴。并且诸葛亮治理蜀国,是王者的治国之道。王者治国是实体;礼乐教化是文饰。哪里有王者的治国之道却没有跟它相适应的礼乐教化呢?能够捐献价值千金的玉璧却不肯有谦让之辞的人,天下没有这样的人,我本来就知道诸葛亮必然能振兴礼乐。不幸的是上天不帮助蜀国,诸葛亮早丧,天下还没能统一,而何况礼乐教化呢!致使后世那些狂妄无知的人得以各自肆意非议诸葛亮:让诸葛亮早丧的是上天,不是人所能掌控的。十一、【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8分)①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②六畜,其初皆兽也。彼虎豹能搏、能噬,而马亦能蹄,牛亦能触。先王知能搏能噬者不可以人力制,故杀之。蹄者可驭以羁绁,触者可拘以福衡,故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是故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汉之韩信、黥布、彭越,才将也。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③或曰:“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冀赏耳,不如勿先赏以邀其成功。”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一隅之说,非通论也,不可用也。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④夫养骐骥者,丰其刍粒,洁其羁络,浴之清泉,而后责之千里。彼骐骥者,其志常千里也,夫岂以一饱而废其志哉!至于养鹰则不然,获一雉,饲以一雀;获一兔,饲以一鼠。彼知不尽力于击搏,则其势无所得食,故然后为我用。才大者,骐骥也,不先赏之,是养骐骥者饥之而责其千里,不可得也;才小者,鹰也,先赏之,是养鹰者饱之而求其击搏,亦不可得也。是故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大者:不先为赏之说,可施之才小者:兼而用之可也。⑤昔者,汉高帝一见韩信而授以上将,解衣衣之,推食哺之;一见黥布,而以为淮南王,供具饮食如王者;一见彭越,而以为相国。当是时,三人者未有功于汉也。厥后追项籍垓下,与信、越期而不至,捐数千里之地以畀之,如弃敝屐。项氏未灭,天下未定,而三人者已极富贵矣。何则?高帝知三人者志大,不极于富贵,则不为我用,虽极于富贵而不灭项氏,不定天下,则其志不已也。至于樊哙、滕公之徒则不然,拔一城、陷一阵,而后增数级之爵,否则终岁不迁也。知其才小而志小,而先赏之,则彼将泰然自满,而不复以立功为事故也。⑥噫!韩信立于齐,当此之时而夺之王,汉其殆哉!而彼则曰:“汉王不夺我齐也,”故齐不捐,则韩信不怀;韩信不怀,则天下非汉之有。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取材于苏洵《御将》)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nA.牛亦能触                                   触:用触角抵人B.又不可责以廉隅                           廉隅:品行端正C.捐数千里之地以畀                         畀:给予D.则韩信不怀                                怀:怀恨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先王知能搏能噬者……      ②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B.①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      ②汉其殆哉C.①彼知不尽力于击搏        ②不极于富贵D.①故然后为我用          ②而以为淮南王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把将分为“贤将”和“才将”,本文则重点议论如何驾驭才将,因为作者更欣赏才将,认为其更难得。B.作者用虎豹、牛马的野性来比喻才将难以驾驭之处,同时他认为对待牛马的态度应与对待虎豹的态度不同。C.作者在对待如何封赏才能不同的将领的问题上,反对那些片面的一隅之见,表现出较为客观辩证的思想。D.全文论证层次清晰,首段提出论题,然后指出选将要唯才是用,再进一步论析御将的智慧,并辅以例证。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以史为证,在对比中证明文章观点,这一点和《五代史怜官传序》有共同之处。B.第③段两处“或曰”与苏询《六国论》首段的“或曰”都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C.第④段提到的“养骐骥”与《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骐骥一跃”感情色彩相同。D.本文先用自然物来作类比,然后举史实论证,这种写法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一致。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人君成功驾取才将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并根据文意分别加以说明。(6分)【答案】1.D2.C3.A4.A5.①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n②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③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④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句意:韩信就不会归向刘邦。怀:归依到,归向。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①句意:先王知道那些能搏杀人、噬咬人的野兽。“者”,……的野兽。②句意:武将尽心竭力而不拒绝驱遣、踩着锋利的刀刃不退缩的原因。“者”,……的原因。B项①句意: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其”,代词,他们。②句意:汉朝真的很危险了。“其”,语气副词,确实,真的。C项①句意:鹰知道如果不尽力搏击(抓获猎物)。“于”,介词,引出对象。②句意:不让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于”,介词,引出对象。D项①句意:所以就这样为我所用。“为”,介词,被。②句意:就封他做淮南王。“为”,动词,做。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及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A项“因为作者更欣赏才将,认为其更难得”错误,原文有“而御才将尤难……贤将既不多有……韩信不怀,则天下非汉之有。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可知,是因为才将难驾驭,而贤将不多,且才将对国家作用很大。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都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错误,《六国论》中作者设问“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一问一答间,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不是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C项“感情色彩相同”错误,本文中的“骐骥”象征有远大志向、才能大的才将,有赞美之意。《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骐骡一跃”中的“骐骥”就是指千里马,没有主观感情。D项“这种写法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一致”错误,《种树郭橐驼传》不是举史实论证,而是以当时的吏治情况论述。故选A。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n“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先王不忍心抛弃它们的才能、废掉它们而使它们不能供天下人使用。据此可概括出,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先王在选任人才的时候,倘若不是如同虎豹(那样)不可改变搏杀吞噬本性的大奸大恶,没有一个不是想用权术管制他而保全他的才能来满足任用的。据此可概括出,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那些担任将领的人,又不能用过于端方不苟的品行、小心谨慎的言行来限制、苛责他,只是看他的才能如何罢了。据此可概括出,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才能小,志向也小;才能大,志向也大。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然后制定出驾驭他们的策略来匹配他们的志向。据此可概括出,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参考译文】君王驾驭臣子,宰相容易(驾驭),武将难(驾驭)。武将有两种:一种是贤良的武将,一种是有才的武将。而驾驭有才的武将更难。六畜(马牛羊鸡犬猪),它们开始的时候都是野兽。那些老虎和豹子能搏杀人、噬咬人,而马也能用蹄子踢人,牛也能用触角抵人。先王知道那些能搏杀人、噬咬人的野兽是不能够用人力去制服的,于是就将它们杀死。能用蹄子踢人的(野兽)可以用络头和缰绳来驾驭它,能用触角抵人的(野兽)可以用横木(绑在触角上)来拘束它,这说明先王不忍心抛弃它们的才能、废掉它们而使它们不能供天下人使用。因此,先王在选任人才的时候,倘若不是如同虎豹(那样)不可改变搏杀吞噬本性的大奸大恶,没有一个不是想用权术管制他而保全他的才能来满足任用的。况且那些担任将领的人,又不能用过于端方不苟的品行、小心谨慎的言行来限制、苛责他,只是看他的才能如何罢了。汉代的韩信、黥布、彭越,(他们都属于)有才能的武将。既然贤将不多,那么得到才将而任用他就很好了。有人说:“武将尽心竭力而不拒绝驱遣、踩着锋利的刀刃不退缩的原因,是希望得到封赏罢了,不如先不奖赏他来谋求他建立功业。”有人说:“奖赏是用来差遣人的,不先进行奖赏,人才就不会为我所用。”这些都是片面之说,而非普遍的道理,是不可行的。才能小,志向也小;才能大,志向也大。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然后制定出驾驭他们的策略来匹配他们的志向。\n饲养千里马的,使它的草料丰美,让它的络头洁净,给它用清泉洗澡,然后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那千里马,它的志向就在于奔走千里,难道会因为一顿饱饭就放弃远大志向吗?至于养鹰,就不是这样了,它抓到一只野鸡,就要奖赏给它一只麻雀;它抓获一只兔子,就要奖赏给它一只老鼠。鹰知道如果不尽力搏击(抓获猎物),就会吃不到任何东西,所以就这样为我所用。才能大的才将,正是千里马,(如果)不先犒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千里马的让它饿着肚子却又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不可能实现。才能小的才将,正是猎鹰,(如果)先搞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它时让它吃得饱饱的再让它去搏击(抓捕猎物),也不可能实现。因此,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大者的身上;不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小者的身上:将这两种说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行。从前,汉高祖一见到韩信就任命他为大将,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将自己吃的食物推到他面前让他吃;一见到黥布就封他做淮南王,赐给他的那些器具以及饮食都是按照王侯的标准;一见到彭越就任命他为相国。那个时候,他们三个人都还没有为汉朝立下功绩。之后在追击项羽到垓下的时候,高祖和韩信、彭越相约,他们却没能如期而至,高祖便将数千里的封地都给了韩信和彭越,就如同扔掉(一双)破鞋子(一点也不犹豫)。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的大势也还没有确定,这三个人已经享受到了极度的富贵。为什么呢?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都是志向远大的人才呀,(如果)不让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他们就不会为我所用(为我效力),即便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但只要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还没有平定,他们的志向就不会满足。至于(对)樊会、滕公这些人却不这样,他们每攻陷一座城池、每打胜一场战争以后(才会)升几级官位,如果没有战功就一年到头也得不到升迁。(这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的才能小因而志向也小,(如果)先奖赏他们,他们就会自满自得,从而不再把建立功业作为人生追求了。唉!韩信在齐地自立为王,在那个时候如果高祖废黜韩信齐王的称号,汉朝真的很危险了!而韩信却说:“汉王没有夺取我在齐的封地(因此我也不会叛变自立为王)。”所以(如果)不将齐地赐予韩信,韩信就不会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如果)韩信不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那么天下也就不会归汉所有。嘿!高祖刘邦可以称得上懂得大计了。十二、【2022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风雨如晦之日乎?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而亦岂无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而失身于暮年。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今人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苟有一言一行之有合于吾者,从而追慕之,思为之传其姓氏而笔之书。呜呼!其心良亦苦矣!吴江朱君明德,与仆同郡人,相去不过百余里,而未尝一面。今朱君之年六十有二矣,而仆又过之五龄,一在寒江荒草之滨,一在绝障重关之外,而皆患乎无朋。朱君乃采辑旧闻,得程克勤所为《宋遗民录》而广之,至四百余人。以书来问序于余,殆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而求之数千里之外者也;其于宋之遗民,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所谓今人不可得,而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者也。\n余既鲜闻,且耄矣,不能为之订正。然而窃有疑焉:自生民以来,所尊莫如孔子,而《论语》《礼记》皆出于孔氏之传,然而伯高之赴【1】,所知而已;孟懿子、叶公之徒,问答而已;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2】。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然而朱君犹且眷眷于诸人,而并号之为遗民,夫亦以求友之难而托思于此欤?庄生有言:“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余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二十余年,而其人益以不似。及问之大江以南,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亦且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而朱君乃为此书,以存人类于天下。若朱君者,将不得为遗民矣乎?因书以答之。吾老矣,将以训后之人,冀人道之犹未绝也。(取材于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注释:【1】伯高之赴:伯高死,孔子以一般礼节吊丧,语见《礼记》。赴,即“讣”。【2】“食于少施氏”二句:《礼记》:“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取其一节,指“食我以礼”。少施氏,鲁国大夫。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然且改行于中道   行:德行B.尽举而笔之书       举:举荐C.亦且改形换骨       骨:品格D.将以训后之人       训:教导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B.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C.以书来问序于余因书以答之D.殆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见其所知而喜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失身于暮年在晚年丧失了气节B.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所以他们未必都值得称赞啊C.而其人益以不似而那些人越发不像我故乡人的样子了D.冀人道之犹未绝也希望不改变节操的道义还没有灭绝啊\n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易代之际不为新主所用之人求友甚难,只好求于“数千里之外”“慨想于千载以上”。B.“余既鲜闻”一句,表现了顾炎武谦逊且年迈,同时也表明《广宋遗民录》存在不足。C.作者在二十多年里见到了许多明末遗民成了变节的人,所以他反对为宋朝遗民立传。D.作者应邀作序,借题发挥,一面感叹坚守气节的知音难得,一面嘲讽遗民中的变节者。5.文章两处引用《论语》,一处在开篇,一处在第三段提到了孟懿子、叶公之事。请结合文本,简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6分)【答案】1.B2.B3.B4.C5.开篇:直接引用《论语》首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点明交友乃人生乐事,由此引出易代之际以朱氏为代表的遗民交友甚难的话题,进而谈及对明亡之际变节仕清者的叹惋,揭示中心。第三段:暗引《论语》中孔子与孟懿子叶公有过一二次简短交流之事,与另外两处引用内容一起,论证古书对某人有过一言一行的评价并不代表对某人一生的评定,进而表明朱氏广遗民录时“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的做法欠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项“举”,列举。句意:就全部列举收录到书中。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而”,连词,表顺承关系。句意:古人学习有所收获。“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句意:或者偶然遇见却并非志同道合的人吗?B项“者”都是代词,“……的人”。第一句句意:那些随世道变化而成就功名的人本来不值得称道;第二句句意:过去被人们称道某些有志反清的明代遗民、伟人壮士的人。C项“以”,介词,可译为“拿”。句意:拿这本书向我索求书序。“以”,目的连词,“来”。句意:于是写这篇序来答复朱先生。D项“其”,指示代词,可译为“那个”。句意:大概就是所谓一个地方得不到那样的朋友。“其”,人称代词,“他”。句意:见到他认识的人就高兴。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nB项句意:本来那样的人未必都值得记录于书中啊。“固”,本来;“述”,说,这里指记录在书中。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反对为宋朝遗民立传”错。根据“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可知,作者只是反对把每个在一二本名人集上留下姓名的人都记录于书中。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因为本文是论述性散文,因此引用的作用应从论证观点和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来阐述其作用。第一处引用了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内容上分析,以古人也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例,阐明交友乃人生乐事;从结构上分析,这句引用在文章的开头,引出了后文“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的观点,从而阐述朱氏为代表的遗民交友甚难的话题,带引出“及问之大江以南,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亦且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表达明亡之际变节仕清者的叹惋,揭示中心。第三段的引用“孟懿子、叶公之徒,问答而已”,说明《论语》中孔子与孟懿子叶公有过一二次简短交流之事;与“然而伯高之赴,所知而已”“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结合,论证古书对某人有过一言一行的评价并不代表对某人一生的评定,进而阐述“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表明作者反对朱氏广遗民录时“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的做法。【参考译文】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访,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古人学习有所收获,未曾不求相同志向的人。何况在沧海横流、风雨如晦的时候啊?在这时候,那些随世道变化而成就功名的人本来不值得称道,然而怎会没有一两位略微知道洁身自爱的士人,但是(他们)又在中途变了德行,在晚年丧失了气节。因此士人找到朋友就更难了。有时一个地方得不到朋友,那就到千里之外寻求;在今人中不能得到朋友,就感慨想象结交千年以上的古人。如果有一言一行适合自己心意的人,就追随仰慕他,考虑替他作传而在书上记述他的事迹。唉!他的用心真是良苦啊!吴江的朱明德先生,跟我是同郡的人,相距不过一百多里,但却没有见过面。现在朱先生1\n2岁了,而我又大他五岁,一个在寒江荒草之滨,一个在绝障重关之外,但都忧虑于没有朋友。朱先生于是搜集辑录过去发生的事,得到程克勤所著《宋遗民录》并且扩充了它,最后达到四百多人。拿这本书向我索求书序,大概就是所谓一个地方得不到朋友,那就从几千里之外寻求吧;他对宋时的遗民,(如果)有一言一行适合自己心意的或姓氏留在一二本名人文集的人,就全部列举收录到书中,大概就是所谓在今人中不能得到,就去感慨想象于千年以上的古人吧。我既缺少见识又年老体迈,不能替他订正。虽然如此,但是我私下对此书存有疑问: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尊敬的人没有比得上孔子的了,《论语》《礼记》都记载了孔子的诸多事迹,虽然如此,伯高去世,孔子只使用一般性的礼节致祭,因与伯高仅是相识而已;孔子与孟懿子、叶公子高这些人的关系,也只是有过一次简短对话而已;孔子在少施氏家中吃得很饱,只是因为少施氏以礼相待孔子一个细节而已。现在每个在一二本名人集上留下姓名的人(遗民),难道就没有只是短时相识却没能终身保持操守的人吗!或者偶然遇见却并非志同道合的人吗?本来那样的人未必都值得记录于书中啊。虽然如此,朱先生对于这些人还是恋恋不舍,并且统称他们为遗民,就是因为寻求朋友很难,因此就在这上面寄托心情吧?庄子说:“你没听说过那些越国被流放之人的故事吗?离开本土几天,见到他认识的人就高兴;离开本土十几天一个月,见到曾经在本土见到过的人就高兴;到一年后,见到像本土人的人就高兴。”我曾经在太行山以东以西的地方、黄河以南以北的地方游览二十多年,而家乡那些人越发不像我故乡人的样子了。等问到长江以南的,过去被人们称道的(某些有志反清的明代遗民)伟人壮士,(才知道他们)也已经改变了装束、丧失了气节(品格),学作没有血性骨气的人了。而朱先生写了这样的书,以便在天地间留存有节操的人。像朱先生这样的人,将不会成为改变节操的遗民了吧?(朱先生与那些归顺清朝的遗民不同)于是写这篇序来答复朱先生。我老了,希望能用它教导后辈人,希望不改变节操的道义还没有灭绝呀。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1:38:52 页数:52
价格:¥5 大小:133.3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