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模拟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这是明代诗美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对“古诗”美学特点的概括。最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尽意”中产生的。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学理论的“形象”概念,而是一个审美概念。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来自《易》。“易”学作为中国文化学之一,被不断地张扬和传播着,“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因其内核和推演方式,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胡适《先秦名学史》说:“‘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形式。”“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象征,而不限于一般的技巧象征手段,以某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普遍物相,应该视作后来文学美学“以小见大”说的文化张本及南朝梁代刘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论的审美渊源。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意”“象”是一种联结体,合成为“意象”这一文化学范畴。“象”是物象模拟体,“取象”不是终极,其功能是以“象”而尽“意”。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对“象”的功能作出了说明。“象”为了尽“意”,把握了“象”就能把握到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魏晋玄学的开创者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样,“意”“象”之间就构成了关系,即体认和对象的统一体。中国文化学的“意象”\n论,便在关系上强调二者的结合、统一,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分解的概念。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说:“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它是相应相合,而不是互悖互离。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它是比物象更高了一个层次或者说是更推进了一步的范畴。“文王拘而演《周易》”,这个“演”字颇引人注目。演即运演、推绎。“象”经过推演以后,它几乎囊括了宇宙间的所有现象。所谓推演,即意象的建构。“意象”是一个文化范畴,它何以会被“引渡”到文学美学领域,成为文学美学的重要审美原则和批评标准,产生胡应麟所作出的“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的评价呢?不了解中国文化学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中国文学美学。中国的文体在最初,是作为文化范畴存在的。诗歌一开始的功能是认知功能,约束在兴、观、群、怨范围内,是文化智慧甚或知识来源之一。其审美功能是在后来被确定,这种确定包含着对原初的文化意义的摆脱。作为诗美学的一个细胞的“意象”建构,也在这样的总趋向中被裹挟而下作同一个走向。文学美学的意象建构和文化学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后者的胎记。(摘编自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材料二: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所谓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有一个逻辑环节,就是“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缺陷难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语言的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形式,或者说象是为了超越语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王弼的意、象、言结构中,意是表达的对象,意自身无法显现,须借象来表达;而象又是需要语言的帮助作用得以显现的。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要表意,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达,在言和意之间插入一个象的层次?虽然它是就特殊的对象——易象而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来。和语言相比,语言是界定的,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如钱锺书所说:“象虽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就像《系辞传》所说的“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简,以极简单的符号,希图在极其有限的符号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见的事、不可见的事、可感的理、不可感的理,而中国美学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也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刘勰在谈到意象的隐的特点时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辞生互体,有似变爻”\n,就是就象的无限可延展性来谈的。(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了解中国文化学对于了解中国文学美学至关重要,文学美学和文化学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存在着关联性。B.作为捕鱼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须抛弃的煤介,否则象就无法实现“立象以尽意”这一美学目标。C.“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特殊功能,象具有很强的暗示性。D.材料一重点论述意象与文化学的关系及被引进文学美学的原因,材料二重点论述意、象、言之间的联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来源于《易》,却在诗学领域绽放光彩,最能体现古诗的美学特点。B.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C.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南朝梁刘勰是把“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D.“秘响”和“伏采”,是就象的无限可延展性而言的,是作品中的未申之意。3.根据材料,下列诗句中的“水”不能体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观点的一项是()A.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B.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C.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4.请根据材料一,给“意象”下一个定义。5.请根据材料二,简析下面这首宋诗的“意、象、言”结构。寒菊郑思肖①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①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答案】1.B2.D3.B4.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美学中赋予自然物象以某种特定含义,使其具有广义的文化学象征性特征,具有具体性和观念性特点的审美概念。5.\n①国破家亡,旧朝覆灭,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具有效忠故国、宁死不降之“意”;②只在深秋开放,不与百花争春,菊花具有傲骨凌霜、不随时媚俗之“象”;③诗歌将菊的自然物性与诗人高尚的情操关联起来,言简意赅地刻画出菊花的独特形象,“言”的形式和菊花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的忠君爱国之“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否则象就无法实现……这一美学目标”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可见前者是就“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而言的,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最能体现古诗的美学特点”于文无据,材料一第一段是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这是明代诗美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对‘古诗’美学特点的概括”,“意象”能体现古诗的美学特点,但并未说“最能体现”;B.“意象……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张冠李戴,原文在材料一第一段,“‘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可见“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的不是“意象”,而是“易”学”;C.非胡适观点,而是作者观点。原文在材料一第二段最后一句,“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借“水”的意象写“愁”,能体现观点;B.“田水今年一尺宽”错误,此处实写水田,“水”没有融入诗人主观情感;C.借“落花”“流水”的意象表达对元稹的思念,能体现观点;D.借“春水”的意象写“愁”,能体现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材料一第一段有“‘意象’……是一个审美概念”,这是“意象”的本质特征;\n材料一第二段有“‘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形式”“‘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以某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普遍物相”,可概括出“意象”是人们赋予自然物象以某种特定含义而得到的概念;材料一第二段有“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象征,而不限于一般的技巧象征手段,以某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普遍物相”。可概括出“意象”具有广义的文化学象征性特征;材料一第三段有“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可概括出“意象”具有具体性和观念性特点。材料一第五段有“‘意象’……何以会被‘引渡’到文学美学领域……”,可见“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美学的一个概念。最后整理这些特点,给“意象”下定义为: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美学中赋予自然物象以某种特定含义,使其具有广义的文化学象征性特征,具有具体性和观念性特点的审美概念。【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意是表达的对象”,可见“意”是作者的某种认知或者思想情感;“‘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可见“象”是作者借助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自然物象;而“言是象的媒介”,可见“言”是描述“象”的语言、方式等。分析《寒菊》的“意”。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在南宋灭亡以后写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据此可知诗歌表达了国破家亡,旧朝覆灭,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具有效忠故国、宁死不降之“意”;再看“象”。诗中描写了菊花,“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可见诗歌描写了只在深秋开放,不与百花争春,菊花具有傲骨凌霜、不随时媚俗之“象”;最后分析“言”。这首咏物诗,状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语言简洁质朴,言简意赅地刻画出菊花的独特形象;同时诗歌将菊的自然物性与诗人高尚的情操关联起来,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言”的形式和菊花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的忠君爱国之“意”。(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n青鸟①(节选)[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②一间樵夫小屋的内部,简陋,乡土气,但绝非惨不忍睹。壁炉里煨着火。厨房器皿,衣柜,大面包箱,挂钟,纺纱机,水龙头,等等。桌上点着一盏灯。衣柜角两边蜷伏着一狗一猫,鼻子藏在尾巴下沉睡着。它们中间放着一大块蓝白两色的大方糖。墙上挂着一个圆形鸟笼,关着一只斑鸠③。背景有两扇关闭的百叶窗。一扇窗下有张凳子。进口房门在左边,横着一根门闩。右边另有一扇门。有道扶梯通上阁楼。右边还有两张孩子睡的小床,床头放着两张椅子,搁着折叠整齐的衣服。幕启时,蒂蒂尔和米蒂尔熟睡在小床上。蒂蒂尔的母亲走近他俩,俯下身来,端详了好一会儿,蒂蒂尔的父亲把头从半开的门探进来,她用手对他示意,一只手指放在嘴唇上,叫他不要作声,然后吹灭了灯,踮起脚从右边出去。台上有一会儿保持微暗,然后,一片光从百叶窗缝透入,愈来愈亮。桌上的灯复又自明,两个孩子看来已睡醒,翻身坐在床上。[有人敲门。]蒂蒂尔(猛然住口、害怕起来)怎么回事?……米蒂尔(惊惶失措)是爸爸!……[正在犹豫不敢去开门的时候,只见门闩吱吱嘎嘎地自动举起;门稍稍打开一点,闪进一个身穿绿衣、头戴红帽的小老太婆。她是个驼背、瘸腿、独眼女人;鼻子和下颏凑得很近,扶着拐杖,佝偻而行。不消说,这是个仙女。]仙女你们这儿有没有会唱歌的青草和青鸟?……米蒂尔蒂蒂尔有一只鸟。蒂蒂尔可是我不能送人。仙女(戴上眼镜看鸟)我不要这只;颜色不够青。我要的那种,你们一定得给我找来。蒂蒂尔可我不知道鸟儿在哪里呀……仙女我也不知道在哪里。这是为了我的小姑娘,眼下她病得很厉害。蒂蒂尔她得了什么病?仙女她想得到幸福……你们得马上出去找鸟。我这就给你们一顶有魔法的小帽。刚才我敲门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蒂蒂尔我们在玩吃点心。仙女你们有点心吗?……点心在哪儿?……蒂蒂尔在有钱小孩子的家里……您来看看,多帅呀!……[他把仙女拉到窗口。]仙女(在窗口)可吃点心的是别人呀!……你不埋怨他们吗?……\n蒂蒂尔干吗要埋怨?……仙女因为他们把什么都吃光了。我觉得他们实在不该不分给你们一点……蒂蒂尔倒没有什么不该,因为他们家有钱嘛……对不对?……他们家真漂亮!……仙女比不上你家漂亮。蒂蒂尔哪里的话!……我们家又黑又小,又没有点心……仙女两边完全一样,你没有看清楚罢了……蒂蒂尔不,我看得很清楚!……仙女(突然恼火)我就要说你没有看清楚!让我来考考你是不是看得清……我长得漂亮还是长得丑呢?(蒂蒂尔愈来愈尴尬了,仍然一言不发)你不愿意回答吗?……我是年轻呢,还是很老很老呢?……我脸上是粉红色的呢,还是蜡黄的?……也许我是个驼背吧?……蒂蒂尔(安慰)不,不,驼得不厉害……仙女从你的神情来看,人家会相信我驼得厉害!……我是不是鹰钩鼻,左眼被挖掉了?……蒂蒂尔不,不,我没有这么说……是谁挖掉了你的左眼?仙女(愈加恼怒)左眼没有挖掉!……你这穷小子真是没有礼貌!……我左眼比右眼漂亮;显得大些,更加明亮,蓝得像天空一样……我的头发你看清了吗?……像麦子一样全黄……真像纯金一样!……因为太多了,压得我抬不起头来……我的金毛发到处长……你瞧我手上不是吗?[她摊开两小绺灰发。]蒂蒂尔不错,我看到几根……仙女(忿怒)几根?!……是一绺、一束、一把!像黄金的波浪!……我知道有的人视而不见;我想,你不至于是这种可恶的睁眼瞎吧?……蒂蒂尔不是的,不是的,只要没有被遮住,我都看得清楚……仙女可是被遮住的东西你也该照样大胆地设想看得见!人真是古怪……没有了仙女,人什么也看不清了……幸亏我身上总带着拨亮睁眼瞎的一切必需品……我从口袋里掏出什么来了?……蒂蒂尔奥!多漂亮的小绿帽!……帽徽上这样亮闪闪的是什么?……仙女是使人心明眼亮的大颗钻石……蒂蒂尔当真?……仙女\n当真。只要把这顶帽子戴在头上,稍稍转动一下钻石:就像这样从右到左拨弄一下,你照见了吗?……这时钻石便在别人看不到的额角突出的地方挤压一下,于是就能使人心明眼亮……你可以马上看到事物里面的东西;面包、酒、胡椒这些东西的灵魂……只要把它戴在头上,谁也看不见你……(她给蒂蒂尔戴上小绿帽)现在你转一下钻石……转一下就会……[蒂蒂尔刚转了一下钻石,样样东西便起了奇异的突变。老仙姑顿时变成一个绝色的公主;垒墙的石块闪烁发光,像蓝宝石一样发出蓝幽幽的光芒,一忽儿又变得玲珑剔透,有如价值连城的宝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寒伧的家具显得很有生气,熠熠放光;白木桌变得沉实、华贵,宛如大理石桌;立地大钟的玻璃钟面像眨着眼睛,露出和蔼的微笑。这时钟摆在其中来回摆动的那扇门打开一半,闪出了众时辰,他们手拉着手,纵声欢笑,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蒂蒂尔为什么墙壁这样明亮?……是糖做的还是宝石垒成的?……仙女凡是石头都是一样发亮的,凡是石头都是宝石;而人只能分辨其中几种……(有删改)[注]①青鸟:本文节选自六幕梦幻剧《青鸟》,全剧讲述了樵夫的孩子蒂蒂尔和米蒂尔,受仙女之托为邻家生病的女孩寻找青鸟的过程。在西方,青鸟象征着幸福和快乐。②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年),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③斑鸠:这只斑鸠正是剧中众人苦苦找寻的那只青鸟。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病得很厉害……你们得马上山去找鸟”,表明缺失幸福是让人难以生存的重病,暗示青鸟就是幸福的化身,是医治重病的神丹妙药。B.“驼得不厉害”“谁挖掉了你的左眼”等句充满爱心,亦富童趣,通过蒂蒂尔想要努力安慰仙女的语言,表现了其善良纯真的内心世界。C.“我们在玩吃点心”句中的“玩”字,看似不合情理,实则耐人寻味,表现出蒂蒂尔兄妹困窘艰辛的生活,刻画出他们纯真开朗的性格。D.剧中众人苦苦找寻的那只青鸟竟然就是一直在身边的那只普普通通的斑鸠,作者借此批判人们追名逐利的势力心态,颇具象征主义特征。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篇首的舞台说明详细介绍了故事的环境,交待了故事的主要角色,为下文剧情的展开做了较为合理的铺垫。B.文章对仙女的外貌描写多用短句,简洁明快勾勒出她的年迈丑陋,与下文其惊艳的灵魂之美形成鲜明对比。C.“你不埋怨他们吗?”一句,侧面表现了仙女对富人的仇视与怨恨,从而衬托出蒂蒂尔兄妹的善良和无邪。D.蒂蒂尔转动钻石引发“奇异的突变”,是借助夸张、想象等浪漫主义手法,向读者展现出美丽的童话世界。8.对于蒂蒂尔所认为的有钱人家“真漂亮”,仙女为什么会说“比不上你家漂亮”?9.\n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生命,蒂蒂尔与仙女关于是否“看得清楚”的对话是比较典型的戏剧冲突,请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答案】6.D7.C8.①蒂蒂尔只看到了两家外在的物质条件差距,而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获得的幸福,而仙女看到了这一点。②仙女既看到了蒂蒂尔纯真善良的内心,也看到了蒂蒂尔父母所给予子女的关爱,与有钱人家相比,这种关爱更显珍贵。9.①揭示了作品的深刻主题:世人的眼睛被浮华的外表遮住,忽视内涵之美,不能发现幸福就在自己身边。②塑造了人物的鲜明形象:蒂蒂尔纯真善良,仙女虽丑陋却能透视事物灵魂之美,并帮助人们发现真正的美。③推动情节发展:既照应了上文的“比不上你家漂亮”,又引出下文使用魔法看到万物灵魂之美的情节。【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作者借此批判人们追名逐利的势力心态”错。批判的是人们看不到自己身边的平凡幸福。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侧面表现了仙女对富人的仇视与怨恨”错。仙女并不是仇视怨恨富人,而是借此问句探测蒂蒂尔的内心想法。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蒂蒂尔认为有钱人家“真漂亮”,是因为那是“有钱小孩子的家”,他们可以随意吃点心,住的房子应该与自己家不同,“我们家又黑又小,又没有点心”。可见蒂蒂尔只看到了两家外在的物质条件差距,而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获得的幸福;而仙女说“比不上你家漂亮”是因为仙女看到了蒂蒂尔一家的幸福,他们的父母很爱他们,“蒂蒂尔和米蒂尔熟睡在小床上。蒂蒂尔的母亲走近他俩,俯下身来,端详了好一会儿,蒂蒂尔的父亲把头从半开的门探进来,她用手对他示意,一只手指放在嘴唇上,叫他不要作声,然后吹灭了灯,踮起脚从右边出去”,从开头的这个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尽管他们给不了蒂蒂尔兄妹更好的物质条件,但与有钱人家相比,这种关爱更显珍贵。而且蒂蒂尔内心纯真善良,他并不嫉妒有钱人家的小孩,“仙女可吃点心的是别人呀!……你不埋怨他们吗?……”“蒂蒂尔干吗要埋怨?”“仙女因为他们把什么都吃光了。我觉得他们实在不该不分给你们一点……”“蒂蒂尔\n倒没有什么不该,因为他们家有钱嘛……对不对?……他们家真漂亮!……”。仙女正是看到了这些,才说“比不上你家漂亮”。【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冲突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从作品主题上看,“仙女(突然恼火)我就要说你没有看清楚!让我来考考你是不是看得清……我长得漂亮还是长得丑呢?……也许我是个驼背吧?……”“蒂蒂尔(安慰)不,不,驼得不厉害……”“仙女从你的神情来看,人家会相信我驼得厉害!……我是不是鹰钩鼻,左眼被挖掉了?……”“蒂蒂尔不,不,我没有这么说……是谁挖掉了你的左眼?”……蒂蒂尔看不清楚仙女的本质,在他眼里,仙女“长得丑”“很老很老”,脸色“蜡黄”,“驼背”“鹰钩鼻,左眼被挖掉了”,并且蒂蒂尔认为自己的家“又黑又小,又没有点心”,在仙女的帮助下,他带上帽子转动宝石,“老仙姑顿时变成一个绝色的公主;垒墙的石块闪烁发光,像蓝宝石一样发出蓝幽幽的光芒……他们手拉着手,纵声欢笑,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由此揭示了作品的深刻主题:世人的眼睛被浮华的外表遮住,忽视内涵之美,不能发现幸福就在自己身边。从人物塑造来看,面对仙女的一连串问题,蒂蒂尔怕不伤害仙女,“蒂蒂尔(安慰)不,不,驼得不厉害……”“蒂蒂尔不,不,我没有这么说……是谁挖掉了你的左眼?”“蒂蒂尔不错,我看到几根……”,这些描写突出了蒂蒂尔的纯真善良;而仙女虽丑陋却能透视事物灵魂之美,她能看到蒂蒂尔的善良,看到蒂蒂尔一家的幸福,还利用帽子和宝石让蒂蒂尔看到事物真正的美,“老仙姑顿时变成一个绝色的公主;垒墙的石块闪烁发光,像蓝宝石一样发出蓝幽幽的光芒,一忽儿又变得玲珑剔透,有如价值连城的宝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寒伧的家具显得很有生气,熠熠放光……”。从情节上看,关于是否“看得清楚”的对话照应了上文仙女说“比不上你家漂亮”的话,同时引出下文使用魔法看到万物灵魂之美的情节,“幸亏我身上总带着拨亮睁眼瞎的一切必需品……我从口袋里掏出什么来了?……”。因此这个矛盾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韩丞相书苏洵洵年老无聊,家产破坏,欲从相公乞一官职。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者,但差胜于今耳。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亦非敢少之也。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过得一京官,终不能如汉、唐之际所以待处士\n者。则京官之与试衔,又何足分多少于其间,而必为彼不为此邪。然其所以区区无厌,复有求于相公者,实以家贫无赀,得六七千钱,诚不足以赡养,又况忍穷耐老,望而未可得邪。凡人为官,稍可以纾意快志者,至京朝官始有其仿佛耳。自此以下者,皆劳筋苦骨,摧折精神,为人所役使,去仆隶无几也。然天下之士所以求之知不及得之而喜者彼诚少年将有所忍于此以待至于纾意快志者也?若洵者,计其年岂足以有待邪?今且守选数年,然后得窥尚书省门。又待阙岁余而到任,幸而得免于负犯废放,又守选,又待阙,如此十四五年,谨守以满七八考,又幸而有举主五六人,然后敢望于改官。当此之时,洵盖七十矣。洵久为布衣,无官长拘辖,自觉筋骨疏强,不堪为州县趋走拜伏小吏。相公若别除一官,而幸与之,愿得尽力。就使无补,亦必不至于恣睢漫漶也。今朝廷糊名以取人,保任以得官,苟应格者,虽屠沽不得不与。何者?虽欲爱惜而无由也。今洵幸为诸公所知似不甚浅,而相公尤为有意。至于一官,则反覆迟疑不决者累岁。嗟夫!岂天下之官以洵故冗邪?洵少时自处不甚卑,以为遇时得位,当不卤莽。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实亦有得而足恃。自去岁以来,始复读《易》,作《易传》百余篇。此书若成,则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今也亦不甚恋恋于一官,如必无可推致之理,亦幸明告之,无使其首鼠不决,欲去而迟迟也。世人施恩则望报,苟有以相博,则叩之也易。今洵已潦倒,有二子又皆抗拙如洵,相公岂能施此不报之恩邪?相公往时为洵言,欲为欧阳公言子者数矣,而见辄忘之以为怪。洵诚惧其或有意欲收之也,而复忘之,故忍耻而一言。不宣,洵再拜。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天下之土所以求之/如不及/得之而喜者/彼诚少年/将有所忍于此/以待至于纾意快志者也B.然天下之士/所以求之如不及/得之而喜者/彼诚少年将有所忍/于此以待/至于纾意快志者也C.然天下之士所以求之/如不及得之/而喜者彼诚少年/将有所忍/于此以待/至于纾意快志者也D.然天下之士/所以求之如不及/得之而喜者/彼诚少年/将有所忍于此/以待至于纾意快志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士,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古代的很多处士往往对朝廷有很大的影响力。B.守选,意思是等候选用,下文的“待阙”是指等待补缺任命。守选和待阙都是宋代官吏选拔制度中的重要步骤。C.尚书省,官署名,秦、汉置尚书掌奏章文书,至唐、宋时掌管全国司法事务,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D.《易》,其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之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nA.朝廷曾经授予苏洵试校书郎的官职,苏洵对此虽然也很重视,但还是觉得俸禄不足以养家,所以才又写了这封信。B.苏洵党得京朝官以下的官吏,身体上要忍受劳累之苦,精神上又备受摧残,跟一些奴仆之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C.苏洵认为,若按照正常的官员晋升程序,到七十岁也未必能当上自己想要的官职,所以希望韩丞相能够提携自己。D.苏洵本来想通过学术上的成就来养家,但看到两个儿子难成大器,不禁忧心忡忡,无奈之下亲自出马,求取高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者,但差胜于今耳。(2)相公若别除一官,而幸与之,愿得尽力。就使无补,亦必不至于恣睢漫漶也。14.在苏洵笔下,韩丞相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0.D11.C12.D13.(1)不敢奢望能获得像朝廷用来对待贤者才俊那样,可以使他们的志向得以施展、理想得以施行的待遇,只需要稍微胜过现在罢了(2)如果丞相能够另外授予我一个官职,并且有幸真的给了我这个官职,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即使没有什么益处,也一定不至于放纵暴戾或迷茫不清。14.①身居高位,对苏洵有知遇之恩;②性格谨慎,做事不够坚决果断;③健忘拖延,不能及时向欧阳修推荐苏轼和苏辙。【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然而天下读书人,还对此趋之若鹜,一旦得到就满心欢喜的原因,是他们实在年轻,将对此有所忍耐,以等到将来能称心如意。“求之如不及”与“得之而喜”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AC;“于此”是“有所忍”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唐、宋时掌管全国司法事务”错。尚书省掌管政令的颁布和实施。\n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看到两个儿子难成大器”错。原文“有二子又皆抗拙如洵”意思,两个儿子与我一样倔强笨拙,这是作者自谦之词。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来……的;“贤俊”,贤者才俊;“志得道行”,志向得以施展、理想得以施行;“差”,稍微。(2)“除”,授予;“与”,给;“无补”,没有益处;“恣睢”,放纵暴戾。【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结合“上韩丞相书”“今洵幸为诸公所知似不甚浅,而相公尤为有意”可知,韩丞相身居高位,对苏洵有知遇之恩;结合“至于一官,则反覆迟疑不决者累岁”“亦幸明告之,无使其首鼠不决,欲去而迟迟也”可知,性格谨慎,做事不够坚决果断。结合“相公往时为洵言,欲为欧阳公言子者数矣,而见辄忘之以为怪”可知,健忘拖延,不能及时向欧阳修推荐苏轼和苏辙。参考译文:\n(我)苏洵年纪大了,生活上无所依赖,家产破败,想向相公乞求一个官职。不敢奢望能获得像朝廷用来对待贤者才俊那样,可以使他们的志向得以施展、理想得以施行的待遇,只需要稍微胜过现在罢了。去年承蒙朝廷授予我试校书郎(的职位),(我)也不敢看轻这个职位。(如果说)这是朝廷用人不当,又算是我苏洵侥幸,也不过获得一个京官(的职位),终究不能同汉、唐的时候(朝廷)给予处士(的待遇)相提并论。那么京官与试校书郎,两者之间又有多大的差别,何必要做这个不做那个呢?而我之所以这样不满足地再次请求相公,实在是因为家中贫穷没有钱财,得到六七千钱,实在不足以养家,更何况忍受贫穷经受老去,都可望而不可即。凡是为官的人,稍微可以称心如意些的,好像也就是京城的朝官可以做到这一点。从这以下的官员,都是疲劳筋骨,折磨精神,被人役使,与奴仆没有多少差别了。然而天下读书人,还对此趋之若鹜,一旦得到就满心欢喜的原因,是他们实在年轻,将对此有所忍耐,以等到将来能称心如意。而像我苏洵,这把年纪哪里等得到那一天?而今等待被选拔要几年时间,然后才能看见尚书省的大门。又要等候补缺一年多时间才能任命,(如果)有幸没有触犯法律被废黜放逐,还要等待选拔,等待补缺任命,这样的话又要十四五年的时间,谨慎小心地通过七八次考核,还要有幸有五六个推举的人,然后才有希望能晋升调任。到这个时候,我也七十岁了。我苏洵长久以来做百姓,没有被官员约束管辖过,自我感觉筋骨强劲,不愿意做供州县官员驱使的小吏。如果丞相能够另外授予我一个官职,并且有幸真的给了我这个官职,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即使没有什么益处,也一定不至于放纵暴戾或迷茫不清。如今朝廷把名字盖起来选拔人才,有人担保推荐人才才得到官职,勉强合格的,职业微贱的人不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为什么呢?虽然爱惜但是没有机会呀。现在我有幸被诸公了解还算深入,而您尤其认可我。至于为官一事,犹豫不决的有好几年了。唉!难道是天下的官职因为我的缘故才多余吗?我苏洵年少时家境不算差,以为只要遇到机会就能进取功名,自然不会马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求取功名的艰难,于是断绝了追求功名的念头,转而专心治学,也确实有收获而使我有所依仗。去年以来,(我)开始重读《易经》,写作《易传》一百多篇。这本书如果写成,那可以说是自从有《周易》以来,从未有过的。今天我也不是很迷恋一个官职,如果你认为也没有什么可以推荐我的理由,也望您能直言相告,不要使我犹豫不决,想放弃又迟迟不能。世上的人施予恩惠则希望得到回报,如果能博取到什么,就是叩头也是容易做到的。而今我苏洵已经潦倒了,两个儿子与我一样倔强笨拙,相公您又怎么可能施以无法得到回报的恩惠呢?相公您以前对我说,多次想要对欧阳修说我儿子的事,见了面又忘却了真是怪事。我确实是担心他或许有意接受他们却又忘记了,所以不拍羞耻的再说一下。不多说了,苏洵再拜。(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落梅[清]律然①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②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n[注]①律然:清代僧人,工诗画。②孤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端一小山名,以多梅著称。宋代诗人林逋隐居于此,种梅养鹤,其《山园小梅》诗中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点”有“点缀”之意,将梅花自然飘落刻画为有意装点,新颖精巧。B.次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落梅的残香在这种氛围之中显得愈加浓郁可感。C.颔联将梅林、积雪、山岭、浮云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初春画面。D.尾联巧妙化用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典故,表现作者的高洁情操及隐逸情怀。16.请简要分析本诗行文构思之妙。【答案】15.C16.①首句扣题,写梅花伴随风雨而落;②继而从香、色、形等角度描绘落梅之美好情态;③颈联突转,表达对梅落枝空再无笛声相和的惋惜;④尾联再度上扬,写落梅依然可以引得霜禽粉蝶纷纷前来,更显不凡。⑤行文起承转合,情调起伏跌宕,颇具曲折之美。【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颔联将梅林、积雪、山岭、浮云融为一体”错。“雪”“云”是比喻,落英陨蕊随风而飘似雪似云,极言洁白、轻盈。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行文构思的能力。“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首联承题,说随着和煦春风的吹拂,晰晰春雨的沥洒,梅花也开始凋谢了,凋落的琼英玉蕊点缀在绿茸茸的青苔上,而在风消雨停、平心静息时面对落英,缕缕梅馨又不时地潜入嗅觉。颔联接着便更进一步描写了梅落的景象:“林下积来浑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落英陨蕊为雪为云,极言其多,极言其洁白,极言其轻盈。从香、色、形等角度描绘落梅之美好情态。颈联诗意突转,“不须横管吹江郭”说梅花是自生自灭,不须江边城郭里横管玉笛之类的外物催逼;“最惜空枝冷夕曛”,落去繁花的空梅枝在夕阳昏冷的余辉中可是够可怜的,一个“惜”字表现出一点怜物伤景的情怀,也有对自己一生清苦生活的喟叹。尾联再度上扬,巧妙化用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典故,写落梅依然可以引得霜禽粉蝶纷纷前来,表现作者的高洁情操及隐逸情怀。\n全诗行文起承转合,绘尽落梅之态,写尽落梅之况,句句都是梅落光景,句句未离落梅情状。铺张渲染,极尽能事,描摹绘写,动静得宜。(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阿房宫赋》中,对于素王朝的奢靡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人“____________”,而统治者却“____________”,老百姓揭竿起义,最终阿房宫化为灰烬。(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全词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更有对英雄人物的追慕。对于自己的功业无成,作者不禁心生惆怅,最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3)自古以来,黄鹂以吉祥鸟的形象被人们赋予特殊的含义:或是自由和美的象征,或是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不敢言而敢怒②.日益骄固③.人生如梦④.一尊还酹江月⑤.两个黄鹂鸣翠柳⑥.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骄、尊、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俯瞰奥林匹克公园,几座地标性建筑()。中轴线东侧,鸟巢犹如健壮的猛士,热烈似火;中轴线西侧,水立方犹如娴静的少女,温婉动人。新落成的冰丝带,偏居西北一隅,犹如竹林深处品茗抚琴的“隐士”。人站在场馆前,会感觉这座建筑很矮,但一进入场馆内部,就发现(),一块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让人为之一振。郑方说:“最好的体育建筑,不是要成为观众的焦点,更是要让大家惊叹于体育本身,为比赛服务。我们既不能落后于时代,又不能超越时代。(),保持一个刚刚好的状态,这才是建筑真正应当承载的使命。”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熠熠生辉别开生面实事求是B.熠熠生辉别有洞天脚踏实地\nC.璀璨夺目别开生面脚踏实地D.璀璨夺目别有洞天实事求是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最好的体育建筑,不仅要成为观众的焦点,更是要为比赛服务,让大家惊叹于体育本身。B.最好的体育建筑,不仅要成为观众的焦点,更是要让大家惊叹于体育本身,为比赛服务。C.最好的体育建筑,不是要成为观众的焦点,而是要为比赛服务,让大家惊叹于体育本身。D.最好的体育建筑,不是要成为观众的焦点,而是要让大家惊叹于体育本身,为比赛服务。20.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答案】18.B19.C20.①运用整句,鸟巢和水立方对举描摹,相得益彰;上下句两两对应,整齐匀称。②运用倒装句式,将定语“热烈似火”和“温婉动人”置于中心语之后,起突出强调作用。【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璀璨夺目”,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耀眼。语境修饰的对象是“地标性建筑”,选择“熠熠生辉”更合适。第二空,“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别有洞天侧重于实体,别开生面侧重抽象。语境说的是场馆内部给人的感受,选择“别有洞天”更合适。第三空,“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语境强调“不能落后于时代,又不能超越时代”,要立足当下,选择“脚踏实地”更合适。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搭配不当,“不是……,更是……”搭配不当,改为“不是……,而是……”。二是语序不当。先“为比赛服务”,再“让大家惊叹于体育本身”。\n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运用整句。“中轴线东侧”与“中轴线西侧”,“鸟巢犹如健壮的猛士”与“水立方犹如娴静的少女”,“热烈似火”与“温婉动人”上下句两两对应,整齐匀称,句式整齐,鸟巢和水立方对举描摹,相得益彰。运用倒装句式,“鸟巢犹如健壮的猛士,热烈似火”与“水立方犹如娴静的少女,温婉动人”定语后置,更能突出和强调鸟巢和水立方各自的特点。(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有其固定的规律,大气在经过青藏高原时,其固有的运动形式会发生改变。同时,由于(),所以获取该地区的气象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近年来的气象研究中,虽然先进的探测工具如气象卫星、探空火箭、气象雷达等已被广泛应用,但①,尤其是在高原气象探测方面。不同于常见的用嘴就能吹成的橡胶气球,探空气球升空后会长时间受到紫外线、低温、臭氧等众多“杀手”的摧残,所以,②。探空气球所用橡胶的成分配比与普通气球不同,且充气气体选用更安全的氦气。探空气球下悬挂一根细细的长绳,下端系上探空仪。借助空气的浮力,气球携带探空仪开始离开地面,然后逐渐上升至2万-3万米高空,在此过程中,探空仪就像CT扫描仪一样,③,然后把测得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到地面接受电脑上。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青藏高原地处我国气候敏感区,也会对我国天气系统造成较大影响B.我国气候敏感区地处青藏高原,我国天气系统会因其造成较大影响C.青藏高原地处我国气候敏感区,我国天气系统会因其造成较大影响D.我国气候敏感区地处青藏高原,也会对我国天气系统造成较大影响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A22.①探空气球仍是不可缺少的工具②对其性能要求非常严格③对大气从低到高进行逐层扫描【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前文\n“大气在经过青藏高原时……”强调地域特点,“由于”后面也应该先说地域,“青藏高原”作句子的主语,排除BD;C项“青藏高原……我国天气系统……”中途易辙,排除。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文指出探测工具越来越先进,“但”与前文发生转折,结合后文出现“探空气球”,可知此处应强调探空气球必不可少,应填“探空气球仍是不可缺少的工具”;第二空,“所以”前后形成因果关系,前文强调探空气球升空后会长时间受到摧残的情况,此处从安全角度应强调其性能要求,据此应填“对其性能要求非常严格”;第三空,“探空仪就像CT扫描仪一样”,此处是对前句的解说,结合“气球携带探空仪开始离开地面,然后逐渐上升至2万-3万米高空”可知,应填“对大气从低到高进行逐层扫描”。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9年,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五四运动,唤醒了沉睡大地,开启了一个伟大的觉醒年代;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光明道路,掀起了改天换地的巨澜;19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凝聚中国青年之志,探索民族复兴的前程……时至今日,寄托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处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90后”广东潮汕女孩黄海芬,大学毕业后放弃白领工作,怀揣梦想奔赴雪城高原,在西藏林芝市嘎拉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17年4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发布,从顶层设计层面对青年发展作出了战略擘画。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n审题: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共三段文字。第一段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再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展现青年在中国发展历史上的贡献,这就告诉我们,青年人要立大志,要敢为人先,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段列举民族复兴事业中青年的身影,从北斗卫星团队到量子科学团队再到中国天眼团队,还有放弃白领工作奔赴乡村的大学生村官,处处有中国青年人的身影,这些告诉我们,青年人要担大任,勇挑重担,在国家和民族复兴征程中贡献智慧、不计得失。第三段告诉我们,新时期的青年人要紧跟国家和时代步伐,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前景。考生可以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作,也可以将这三个角度有机融合,形成写作逻辑链条。在写作过程中,不能仅仅写青年人要有理想、要奋斗、要勇挑重担等,一定要把青年人与国家、民族、时代有机关联起来,体现出青年人对国家、民族、时代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自我价值实现。行文构思上,首先回顾历史,展现中国青年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引出自己的观点,如“我辈青年更应向先贤学习,青春‘力行’,勇担民族复兴的使命”;接着从几个方面阐释“力行”的意义,如“力行为德行之基,非力行难显君子之‘仁德’”“‘力行’在‘行’,非‘力行’难已成就自身发展”“‘力行’在‘行’,非‘力行’难已成就社会进步”,可以列举奥运健儿、抗疫英雄等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发出呼吁,落脚“我辈青年”,如“让我们以力行承载起人民的重托,时代的使命,做勇担民族复兴使命的现代君子,成为中国发展的主力军”。立意:1.勇担时代重任,“力行”青年担当。2.担青春使命,做奋斗一代。3.勇担时代使命,绽放青春风采。4.释放青春活力,助力时代发展。5.让青春融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三模试题(PDF版附解析)
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海南省琼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07:46:24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1.8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