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统编版必修下册):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3

2/43

剩余4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2022·安徽·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敕勒川歌熊召政来呼和浩特的第三天,就有人邀请我到呼和塔拉草原上的蒙古包做客。这对于我来讲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当这片草原的主人开着越野车带着我在呼和塔拉纵情驰骋时,看到无边的草浪吮吸着夕阳中灿烂的霞光,叫天子或者云雀等归窠的小鸟在暮烟中浮漾,眼前的路像是一曲蜿蜒伸展的马头琴旋律钻进了更郁厚更深沉的草原,我忽然感到自己回到了一千年或两千年前。在这雄浑壮丽的草原上,或者我是一名匈奴,或者是一名鲜卑……更有可能我是一名戍边的勇士,我逐草而居,逐原而战,守护或者争夺这片草原。我是战士,但我更是一名牧羊人,没有草原,我便没有家乡;为了故乡,我可以献出生命……越野车拐了一个弯,将我从短暂的恍惚中拉回到现实。主人告诉我,这片草原就是敕勒川。啊!这就是敕勒川!接着,他情不自禁吟诵起那首千年流传脍炙人口的《敕勒歌》。这首由汉语转译的敕勒民歌,虽然很有韵味,但我猜想若用已经失传的敕勒语表达,可能更显得粗犷,更有那种流淌在血液中的自豪感。这首民歌是何人创作的,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已经无从知晓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失利的鲜卑战士正是凭着这首歌凝集了斗志,家乡让他们牵挂,让他们缠绵,他们的身份是草原的守护者。草原的主人就像春天一样,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敕勒川在无穷无尽的春天中一次又一次演绎着自己的青、自己的绿、自己的芬芳、自己的辽阔。在伟大的自然中,美的千万次周而复始的重复,也不会让人们产生厌倦。内蒙古高原上,敕勒川不仅仅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理标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中不可更改的历史标识。它不但指向了花开花谢的美丽,也指向了民族融合的史诗。敕勒川大致的范围在黄河“几”字弯中的鄂尔多斯到呼和浩特这一带,它倚着阴山,枕着黄河,千百年来,它是牧人的天堂、牛羊的家乡,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族群能够自始至终陪伴敕勒川,自然永恒而人的生命短暂,但一代又一代地接续,我们与敕勒川才产生了那种彼此呵护、相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诚然,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中,敕勒川受到了很大的摧残,草原在沙化,河流在枯萎,绿菌在缩小,敕勒川再不像当年那样辽阔,那样绚丽了,它的改变固然有气候、环境的因素,但最大的破坏者还是人类,但人类并不是故意的,人类要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必然会向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挤占更多的空间。两千年前,在内蒙古高原上生活的人不会超过一百万,一千年前,也不会超过三百万人,人口的急速膨胀,是最近两三个世纪的事情、内蒙古高原不再只是牧人的领地,更多的农人、商人、工人、匠人、军人来到了这里。一千年前,在中原就已开始的城市化浪潮,直到一个多世纪之前,才在内蒙古高原上拉开了序幕。敕勒川不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了,像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这样的一座座城市在这片草原上崛起,还有那一座座工厂、一条条道路、一根根铁塔、一口口矿井……我们能因此责怪人类建设现代化家园的种种努力是自私吗?是疯狂吗?不,自然用一千种声音说话,而人类只有一种声音:我们为自己创造幸福,恁谁也不能阻拦。于是,敕勒川渐渐变得陌生了,它从天堂变成了人间,从迷离的小夜曲变成了磅礴的交响乐。走过了汉走过了唐走过了宋元走过了明清的敕勒川,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但活在歌谣中的草原以及在历史中迁徙的族群,一方面接纳日新月异的时代,一方面又排斥物换星移的改变。这两者之间真的不能调和吗?往古的智者告诫我们,美好的生活在于效法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简单朴素的《敕勒歌》所描摹的场景,不正是天人合一的生活之道吗?这样的家园还能不能从记忆中走回到现实中来呢?夜深了,但月色正好,我走出歌声洋溢的蒙古包,独自踏上呼和塔拉伸展在草丛深处的木板路,看着夜风中微微漾动的碧草,我突然想到,大地的荒漠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荒漠;草原的沙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情感的沙化。只要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对眼前的家乡,对心中的祖国永远眷念、永远感恩,新的希望和新的史诗,就会在我们手中诞生。就说这敕勒川吧,我们不必拘泥于它究竟在哪里,在生态破坏之前,内蒙古高原处处都是敕勒川;我们也不必拘泥于敕勒川最初的居民是哪一个族群,历史不会被风化,更不会停滞,当一时失忆的敕勒川重新焕发了青春,那么它的新时代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当然还有花草、牛羊、昆虫以及飞禽走兽,都会在这里和睦相处。在生态的环境中,入我眼者,皆为善类。敕勒歌是一曲远古的牧歌,在新的时代,这牧歌应该诞生新的版本。(节选自《中国作家》)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邀请到呼和塔拉草原上的蒙古包做客,“对于我来讲是一个小小的惊喜”,这是因为“我”知道这片草原就是大名鼎鼎的敕勒川。B.作者认为,如果用敕勒语表达《敕勒歌》会更粗犷,更有自豪感;当年,失利的鲜卑战士正是在这首歌的鼓舞下反败为胜,守护家园。C.作者既承认最近一个世纪中使敕勒川受到很大摧残的最大破坏者是人类,又说人类不是故意的、不能责怪人类,看似矛盾却引人深思。D.如何在接纳日新月异的时代和排斥物换星移的改变之间实现调和?往古的智者已经告诫我们要从简单朴素的《敕勒歌》中寻找答案。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原的主人就像春天一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而敕勒川在无穷无尽的春天中一次次演绎着自己的美,这一对比蕴含了物是人非的伤感。B.“两千年前”“一千年前”“最近两三个世纪”“一个多世纪之前”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清晰地反映出包括敕勒川在内的内蒙古高原变迁史。C.“从天堂变成了人间,从迷离的小夜曲变成了磅礴的交响乐”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敕勒川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城市化浪潮中发生的变化。D.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让人在领略敕勒川秀美风光的同时,还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由此生发的深刻思考。3.结尾写道:“在新的时代,这牧歌应该诞生新的版本。”请你说明“新的版本”牧歌的主要思想内容。4.有评论家说:“熊召政的散文在整体上是作家与自然和历史对话的产物,是他用心灵撞击自然和历史,并对它们加以审视和表现的结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C2.A3.①眷念和感恩我们脚下的土地、眼前的家乡、心中的祖国;②表现敕勒川新时代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当然还有花草、牛羊、昆虫以及飞禽走兽和睦相处,共创美好生态环境。4.①作家不是单纯地描写呼和塔拉草原(即敕勒川)自然风光,而是将心灵融入其中,由此生发想象和联想,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索;②作家不仅指出敕勒川是中华民族历史中不可更改的历史标识,还回顾它两千年来的历史变迁,思考它在未来的历史走向,显示出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见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这是因为‘我’知道这片草原就是大名鼎鼎的敕勒川”错误。从下文“主人告诉我,这片草原就是敕勒川。啊!这就是敕勒川!”看,当时“我”并不知道这片草原就是敕勒川。B.“正是在这首歌的鼓舞下反败为胜”错误。文中只是说“正是凭着这首歌凝集了斗志”。D.“往古的智者已经告诫我们要从简单朴素的《敕勒歌》中寻找答案”错误。选项把原文中的两层意思杂糅在一起了。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A.“这一对比蕴含了物是人非的伤感”错误。“草原的主人就像春天一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表现了人类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与敕勒川一样永恒,因此没有“蕴含了物是人非的伤感”。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结合“只要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对眼前的家乡,对心中的祖国永远眷念、永远感恩,新的希望和新的史诗,就会在我们手中诞生”分析可知,“新的版本”牧歌指眷念和感恩我们脚下的土地、眼前的家乡、心中的祖国;结合“除了我们人类,当然还有花草、牛羊、昆虫以及飞禽走兽,都会在这里和睦相处。在生态的环境中,入我眼者,皆为善类”分析可知,“新的版本”表现敕勒川新时代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当然还有花草、牛羊、昆虫以及飞禽走兽和睦相处,共创美好生态环境。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特征的能力。结合“当这片草原的主人开着越野车带着我在呼和塔拉纵情驰骋时,看到无边的草浪吮吸着夕阳中灿烂的霞光,叫天子或者云雀等归窠的小鸟在暮烟中浮漾,眼前的路像是一曲蜿蜒伸展的马头琴旋律钻进了更郁厚更深沉的草原,我忽然感到自己回到了一千年或两千年前。在这雄浑壮丽的草原上,或者我是一名匈奴,或者是一名鲜卑……更有可能我是一名戍边的勇士,我逐草而居,逐原而战,守护或者争夺这片草原”“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族群能够自始至终陪伴敕勒川,自然永恒而人的生命短暂,但一代又一代地接续,我们与敕勒川才产生了那种彼此呵护、相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除了我们人类,当然还有花草、牛羊、昆虫以及飞禽走兽,都会在这里和睦相处。在生态的环境中,入我眼者,皆为善类”分析可知,作家不是单纯地描写呼和塔拉草原(即敕勒川)自然风光,而是将心灵融入其中,由此生发想象和联想,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索;结合“内蒙古高原上,敕勒川不仅仅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理标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中不可更改的历史标识。它不但指向了花开花谢的美丽,也指向了民族融合的史诗”“只要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对眼前的家乡,对心中的祖国永远眷念、永远感恩,新的希望和新的史诗,就会在我们手中诞生”分析可知,作家不仅指出敕勒川是中华民族历史中不可更改的历史标识,“两千年前”“一千年前”“最近两三个世纪”“一个多世纪之前”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清晰地反映出包括敕勒川在内的内蒙古高原变迁史,作者在回顾它的历史变迁中,思考它在未来的历史走向,显示出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见识。二(2022·广东茂名·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曹雪芹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面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都道有理。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正说着,只见来旺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扎,票上批着数目。众人连忙让坐倒茶,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己抱进去了。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又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煎了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命人送来劝食。贾珍也另外吩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单与凤姐。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堂客来往也不迎会。(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十四回,有删改)【注】前情简介:宁国府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受贾珍之托协理宁国府,料理秦可卿的丧事,加之凤姐有主事之才能又喜好卖弄才干,便欣然答应,走马上任,迅速对症下药……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姐一接受贾珍的邀请就立刻投入工作,而不是“从明天开始”,可见凤姐做事具有极强的行动力。B.宁国府的治理确实非常混乱,这从宁国府里有下人说,宁国府里也须得凤姐来整治整治可以看出。C.文中“不在话下”指一般性交代,不必细说,但又要尊重中国读者阅读小说的习惯,不得不交代一下。D.文末写凤姐十分得得意,一是得意于宁国府的人都对她惟命是从,二是得意于她把宁国府的丧事办的井井有条。6.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描绘了凤姐协理宁国府的一个场面,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众多,人物刻画手法多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B.文中的凤姐语言泼辣,行动果断,神态威严,与《林黛玉进贾府》中笑语盈盈、粉面含春的凤姐截然不同。C.从凤姐对葬礼的安排可以看出,贵族大家庭治丧的繁文缛节和铺张浪费,为后文贾家的衰落起铺垫作用。D.凤姐的语言没有什么书卷气,却又一肚子生活真气,她的能言善辩都来自生活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和智慧。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7.选文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塑造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8.曹雪芹评价王熙凤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王熙凤的“齐家”才能体现在哪里?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答案】5.D6.A7.①侧面烘托。宁国府总管来升告诫下人的话,从侧面反映了王熙凤的威严、泼辣。②正面描写。选文用细致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了王熙凤的性格和治家才能。8.①善于发现、总结问题。只是根据平日所见宁国府情况,王熙凤就能在接手宁国府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梳理出宁国府存在的诸多问题。②管理严格,威重令行。制定考核标准,规定工作时间,奖勤罚懒,不讲情面。③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事无巨细,分派每个人的工作,涉及人员调配、工作分配,器物损坏赔偿、点名查岗、钥匙管理等等方面,条理分明,面面俱到。【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一是得意于宁国府的人都对她惟命是从”错误。本回重墨写及的凤姐协理宁国府,表现凤姐个性和有“杀伐决断”管理才能的。选文未表现贾府的人都对凤姐惟命是从。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情节跌宕起伏”错误。凤姐一走马上任,很快就理出了事情的头绪,凤姐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凤姐先命“钉造簿册”,治家严厉、有方,吩咐按数发与物品,照顾尤氏等。这都是凤姐协理宁国府的重要情节。选文的情节看不出跌宕起伏。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结合“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面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都道有理”分析,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告诫下人,要比往日小心一些,不能把老脸面丢了。且评价王熙凤“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这是从侧面来写的,写出了王熙凤的威严、凶狠、泼辣、六亲不认等特点。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结合“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等分析,这是语言描写,写出了王熙凤的治家才能和泼辣性格。结合“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分析,这是从心理角度来写王熙凤的,写出了她杰出的理家才能。结合“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吩咐”等分析,这是动作描写,写出王熙凤的治家才能。这些都是正面描写。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分析,通过写这几件事情,根据平日的所见、所感、所思,王熙凤很快速地梳理出宁国府中存在的问题,且思路特别清晰。王熙凤特别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结合“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分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由“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分析,管理严格,涉及面广,考虑问题细心,且奖罚分明,不讲情面。“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分析,规定严格的工作时间,要求按照时间来做事情,强调时间观念。结合“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分析,工作分派到具体的人,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这样分工细致,清楚明了。结合“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分析,人员调配清楚,工作分配科学合理,器物损坏赔偿落实到个人。如“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做事情明确时间,甚至连钥匙管理这些事情都考虑到了,说明王熙凤理家条理分明,涉及面广。三(2022·河南·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苦恼契诃夫“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约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约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什么?”军人问。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快点跑!”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已经回到大车店。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约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是啊。想喝水!”“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去看一看马吧……”约纳想。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说,“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约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马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摘编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集》)9.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约纳是一个勤劳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怆伤痛、无人同情的俄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典型,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中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处境的写照。B.马车夫约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这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讲述她的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C.小说在写约纳等待乘客的过程中,出现了约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意味深长。这其实为小说结尾约纳向马倾诉埋下了伏笔。D.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约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从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约纳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是骂他他也觉得舒服。10.有人说《苦恼》这篇小说是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哀,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11.小说的结尾,作者给约纳安排了一个倾诉苦恼的对象,于是“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这样的结尾安排有什么样的作用?【答案】9.B10.①冷静的笔调。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运用现实客观的写作方法,去展现马车夫有苦无处诉的遭遇,笔调客观冷静,引人深思。②表现主题深刻。作者通过表现马车夫约纳不断想向人倾诉丧子之痛,却屡屡受挫,来表现底层人民的无声悲哀和社会环境的冷酷无情。11.①与之前的遭遇进行对比。他尝试对军人、三个乘客、大车店的青年人进行倾诉,却没有人愿意为他停留,只有陪伴他的瘦马似乎可以让他倾吐苦恼。凸显了人的麻木冷漠,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②深化主题,平平淡淡却意味深长。写出主人公的多重苦恼,生活艰辛之苦恼,孩子去世之苦恼,以及无人倾听开解之苦恼。③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这场只有倾听却没有回复的倾诉,让人读来更感心酸伤感。【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B.“这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说法错误。《祝福》中的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掉时,周围人一开始看起来热心,“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时间长了人们就冷漠麻木,不愿再听了。本文则是根本没有人想听约纳的遭遇。故本文和《祝福》中祥林嫂的遭遇不一致。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题干中“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哀”可分两部分来理解。一是“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考生要分析小说写约纳时除了一部分心理描写,大部分是“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这样的第三人称叙事,冷静客观地展现他的遭际,引人深思。二是“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哀”这一主题,考生可从“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等句子里,分析出约纳作为小人物,连个诉苦的人都找不到,这就显出环境的冷漠和主人公命运的苦楚悲凉。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在小说的结尾,找不到倾诉对象的约纳只好向自己的马来倾吐内心的苦恼,这与小说的开头“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形成了呼应,前文中,比如“赶你的车吧……”“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的军官、比如“大家都要死的……”“得了,你赶车吧!”的驼背年轻人、比如“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的大车店青年等,都不愿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在此时,马的表现“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与那些不愿听约纳倾诉的人的表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强化了约纳的悲剧性。这样在结构上让小说结构紧密,在主题上中心突出,而且故事发展顺畅,情节间浑然一体,很好的体现了小说的整体性。全文结构紧密、中心突出,如行云流水,浑然一体。约纳最后只有向自己的马来倾吐内心的苦恼这一情节,通过将人与马两者反应的对比,反衬出人的自私、不耐烦和冷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这一情节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和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增加了小说的感染力,同时,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而这一结尾让约纳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他的悲剧无人倾听,最后只好讲给自己的马听。“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表现了约纳的苦闷之深之浓,联系到“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等句子,可看出约纳经济困顿、孩子死去、无人诉苦等苦闷,深化了人物悲剧命运,形象地反映了地位低下、苦苦挣扎的小人物约纳的悲惨命运,既突出主题,又意味深长,引发读者的思考感叹。四(2022·河南·信阳高中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天晚上,我、画家莲生、作家重生,以及歌手咪咪,我们在一个私家庭院里喝茶、聊天。院子在小巷深处,巷口有杉木做成的巷门,看起来很高很牢固。巷子两边则是年代久远的旧楼。我们这一刻谈艺术,下一刻谈生活,再下一刻则聊起了生意。外面的天气同样变幻莫测。我记得,刚进院子时开始下雨,不大。后来,我们聊天的时候,屋檐上的雨掉落到青石板上,就仿佛电影《金刚》里那个金刚,在生气时使劲朝下掷石块。我们准备出门找东西吃,雨又小了下来。我和画家莲生走在前面,作家重生和歌手咪咪随后。刚走出巷门,雨突然变得疯狂起来,铺天盖地。一道道白茫茫的水帘阻断前路。我们几乎看不清道路和方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走进了第一家清晰出现在面前的建筑。“你们吃羊肉吗?”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随后有一个人,跟着这个声音走了出来。他穿着麻质的小麦色衣服,我并没觉得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唯一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在他脸上,眼睛的比例显得很小,非常小。给人的感觉,他是靠眼睛以外的东西判断事物的。或者说,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淡漠而疏离。只有我一个人听出了他说的是克里奥尔语—一种由葡语、英语、法语及非洲语言简化而成的语言。因为这段时间,我正在研读一位“诺奖”得主的资料。他的家族极具传奇色彩,父亲说英语、法语和克里奥尔语。就是这种克里奥尔语——感谢现代科技广泛而便捷的传播,我在资料附带的音频里仔细听过这种语言。“我是这家羊肉店的老板。”我们找了一张桌子,围坐下来。窗外仍然大雨如注,树枝摇晃,枯叶乱飞。作家重生和歌手咪咪叽叽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我正想问问羊肉店老板具体的吃食,画家莲生显然也发现了什么。他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我跟随他的眼光看向墙上的一本挂历。挂历上是一幅山水画。前景是凡俗世界,炎夏中,旅行者赤膊扇扇,几头驴背驮重物,步履蹒跚。中景树丛后有一位穿着僧侣袍的求道者。远景则是占画面整整三分之二的主峰,它高得突兀、不合常理。另外,山脚下还有一团非常虚灵的云雾。挂历的右下方清清楚楚地写着日历表示的时间:2081年。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有那么一小会儿,我们都没说话。那本墙上的挂历暂时让我们陷入了某种幻觉。虽然画家莲生、作家重生还有我(我也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本质上都与想象以及幻觉有关。即便歌手咪咪,也承认,当她进入幻觉状态时,歌声最为动听,甚至能够唱出从未听过的曲调与声音。但是墙上那本挂历仍然让我们困惑不安。“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几次。”羊肉店老板不动声色地说着话,“特别是雷暴雨的季节。你们不会觉得奇怪吧?”我们没有说话。歌手咪咪明显有点不太自在,她的脸色发白。“其实也简单。”羊肉店老板说,“就像墙上那幅画,用的是散点透视法。中国画最厉害的就在这个地方。视角无处不在,脱离客观实际,完全只根据自己的感受。所以,今天晚上,你们一定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和感受来到了这里。不用担心,你们很快就能回去的。”“对了,你们要吃一点羊肉吗?”羊肉店老板缓缓地说。“今天有新鲜羊肉,这已是不常见的事情了。”羊肉店老板说,“关于是否还要继续以动物为食这个话题,现在争议不断。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受到尊重;第二种认为它们是食物;第三种则认为它们是整个20世纪以及21世纪初期最严重的疾病—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以及感冒等的致病因素和传播源。学者们认为它们应该从人们的餐食中消失,就像原始文明中的一些野蛮行为一样,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记忆。”说完这些,羊肉店老板推开旁边一扇门。“你们稍等一下。”他说。门外应该是后院。我们仍然能听到雨声,好像还有羊的叫声。过了一会儿,羊肉店老板拿了些绿色蔬菜、豆制品,还有一只大锅子,重新回到屋子里。“还是火锅的方式比较鲜美,并且健康。”他温和地对我们说,还给我们每个人递上一杯清水。“你说话的口音……有点奇怪。”歌手咪咪小声地说。“你很敏感。”羊肉店老板一边向锅子里倒水一边说,“在21世纪的前三十年,英语仍然是全球贸易、文化、外交、网络、传媒的第一大语言,是全球第二大交流语言、第四大母语。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各大洲根据自己的习惯,在英语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和表达方式。特别是在2050年以后,中文的使用愈发频繁。直到2070年左右,夹杂了各种不同方言的中文逐渐成为商业流行语言。你刚才说我的口音有点奇怪,”他抬头看了下歌手咪咪,继续说,“那是因为,我的发音里同时夹杂了昆曲和评弹的元素。”我看到咪咪吐了吐舌头。其实我也心存疑问。“我觉得你说话的方式……也有点奇怪。”“是的,在成为羊肉店老板以前,我的职业是哲学系教授。”我们惊讶得面面相觑。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火锅安静而滚烫地沸腾着。除了暴雨中滴水不沾的窗玻璃、长相与我们有所区别的前哲学系教授,以及他神神叨叨的话,一切,与平常的夜晚似乎并没有太多不同。我们开始安静地享受羊肉、蔬菜和粮食。几个星期以后,我、画家莲生、作家重生以及歌手咪咪重新约着聚会。在等待宅院主人回来开门的时间里,我们在巷子里闲逛。沉默不语,各怀心思。我走到一个书报亭前,拿起一本书,随意翻着。封底有这么一排字:“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有误,都以为他们是人。”(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肉店挂历上山水画中高得突兀的主峰、山脚虚灵的云雾以及挂历表示的时间,为小说增添了魔幻空灵的色彩。B.在那个夜晚,“我们”与羊肉店老板聊着天气、语言、食物等话题,整个过程始终气氛融洽,内心平静祥和。C.羊肉店老板说自己的嗓音听起来奇怪是因为发音里同时夹杂了昆曲和评弹的元素,可见他对艺术的热爱。D.小说多次写到“雨”,“雨”既营造了环境筑围,也为“我们”打开了时空穿梭之门,让“我们”与羊肉店老板相遇。13.小说最后五段话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14.有人评价朱文颖的创作:“在貌似传统的表象下,藏着一颗现代而先锋的心。”请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对朱文颖创作特点的认识。【答案】12.B13.①情节方面,最后五段话作为故事的结尾,照应了前文的情节,给读者理解故事情节以提示。②人物方面,最后五段写四人仍然聚会聊天,并未受到羊肉店奇异事件的影响,体现了四人对他人的不同和幻觉的接纳,突出他们的艺术家特质。③主旨方面,结尾突显了小说主题,表现了人们对独特生命的理解、包容和接纳,反映出作家对人类社会与未来的思考。④读者方面,小说结尾对外星生命的理解,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读者联想与思考。14.①“传统表象”指小说环境、情节、人物要素齐全,文章以四个人的言行经历为主要内容,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在羊肉店发生的简单故事,符合传统小说的基本特征。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②“传统表象”还表现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环境营造等具有传统特色,如羊肉馆老板夹杂了昆曲和评弹的发音、小巷深处的庭院、挂历上的山水画卷等。③“现代而先锋”体现在将荒诞离奇的情节融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不注重塑造立体丰满的典型人物形象,而重在创设抽象的意境以表达思想;加入了科幻的外星人及穿越的新元素。④小说把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反思、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这些前瞻性、深刻性的话题,融入到具有传统、现实色彩人物和故事中加以呈现,体现了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关照与反思。【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我们’与羊肉店老板聊着天气、语言、食物等话题,整个过程始终气氛融洽,内心平静祥和”错误,他们聊天的话题并没有涉及天气,且谈话开始时气氛略显紧张,不能说是“整个过程始终气氛融洽,内心平静祥和”。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从情节结构上看,最后五段“我、画家莲生、作家重生以及歌手咪咪重新约着聚会”,照应前面我们四个人因聚会而在雨中有所奇遇的情节,且“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有误,都以为他们是人”,也为上文奇遇所见的前哲学系教授羊肉店老板的身份做了提示。从人物形象上看,我们几人上次聚会有了一段奇妙的经历与遭遇,仿佛穿越到了未来,遇到了“挂历上的数字、长相与我们有所区别的前哲学系教授,以及他神神叨叨的话”,但我们似乎并没有受到这件事的影响,仍旧平常地决定聚会,由此可见我们几人对于“奇人”“幻觉”容纳程度很高。结合前文“画家莲生、作家重生还有我(我也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本质上都与想象以及幻觉有关。即便歌手咪咪,也承认,当她进入幻觉状态时,歌声最为动听”可见,这种高接纳度突出他们艺术家的特质。从主旨上看,结尾“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有误,都以为他们是人”这句话,提示人们应该用更宽容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人,不应该用一套刻板印象去要求所有人,万一有些被我们当作人的生命其实是来自“外星”呢?突显了主题,表现了人们对独特生命的理解、包容和接纳,写出作家了的思考。对于读者来说,“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有误,都以为他们是人”,这个结尾只是一个启示,并没有给出那场奇遇的真正原因,但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联想与深层次的思考。14.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句“在貌似传统的表象下,藏着一颗现代而先锋的心”,分别从“传统的表象”和“现代而先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文体特征来看,本文具备小说的三要素,“我”和三位朋友,羊肉店老板为主要人物;变幻莫测的天气、铺天盖地几乎阻断前路的雨、旧巷庭院和羊肉店是环境;我们的行动和谈话构成了主要内容。总括起来就是在一个雷暴雨的晚上,我们找到一家羊肉店,与老板进行了攀谈,离开后又重聚的简单故事,符合传统小说的基本特征。写作手法上也体现出传统特点,如“我们在一个私家庭院里喝茶、聊天。院子在小巷深处,巷子两边则是年代久远的旧楼”“屋檐上的雨掉落到青石板上”的环境,很有古典韵味;“挂历上是一幅山水画。前景是凡俗世界,炎夏中,旅行者赤膊扇扇,几头驴背驮重物,步履蹒跚……另外,山脚下还有一团非常虚灵的云雾。挂历的右下方清清楚楚地写着日历表示的时间:2081年”,这幅画与老板所说的“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几次”的原理有很大关系。“用的是散点透视法。中国画最厉害的就在这个地方……你们一定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和感受来到了这里”,显出前后勾连的传统手法。老板“眼睛的比例显得很小,非常小。给人的感觉,他是靠眼睛以外的东西判断事物的”,口音里“夹杂了昆曲和评弹的元素”,塑造出羊肉店老板与我们没什么不同,但又特别的人物形象。“现代而先锋”主要体现在情节的荒诞离奇,“我们”穿过暴雨来到一家羊肉店,结果发现挂历“右下方清清楚楚地写着日历表示的时间:2081年”,羊肉店老板关于新鲜羊肉不常见的解释,自己口音的解释等,营造出“我们”穿越了时空的“幻觉”,但这毕竟只是在羊肉店吃羊肉火锅,所以“除了挂历上的数字、长相与我们有所区别的前哲学系教授,以及他神神叨叨的话,一切,与平常的夜晚似乎并没有太多不同”,这些荒诞离奇的情节很自然地融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文中虽然也有四个主人公和一位特别的羊肉店老板,但对于人物形象,并没有刻意进行塑造,对于我们四个人,只强调了我们艺术家的身份,对于羊肉店老板,除了他话语中透露出的“未来人”“外星人”等捉摸不定的神秘气息,也没有强烈的个性体现,更加注重在创设抽象的意境以表达思想。外星人和穿越等元素也增添了小说的现代性。文中通过羊肉店老板的语言,提及关于人类以何为食的现实问题;借助书报亭一本书封地的一行字,引发读者对于“人”与“外星人”等思考,把对于现实问题的反思、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融入到具有传统、现实色彩人物和故事中加以呈现,体现了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关照与反思。五(2021·辽宁·黑山县黑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份久远的歉疚阎连科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他答着去了。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我从床上坐了起来。二姐说:“你没睡?”我以“嗯”做了回答。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型事例“说不清自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B.“无为而治”“随遇而安”在文章中到村里的知青,态度发生了改变。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看到人们对村里的知青的态度,激发了内心读书的愿望。C.“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D.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1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B.“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组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D.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17.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18.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C17.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18.①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笑容是凄淡的”“眼里含着泪水”。②在弟弟面前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如”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③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如“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D.“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错误,文中“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他们对那段曾经的岁月不了解,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错误,文中“有蛐蛐的叫声”是以声写静,“热闹”错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不在于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段落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含意:“这份歉疚”是指二姐分数远高于我,却因为当时政策和家境的原因选择放弃上学,而让我有读高中的机会,因此心怀歉疚;“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意思是指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把它记述下来,意在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文章标题为“一份久远的歉疚”,最后一段呼应标题;联系上文“其时,录取的政策……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父亲的话“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和孩子们的感慨以及“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等内容可知,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明我对姐姐的歉疚之情,同时深化主旨,表明“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1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画线部分隐含的二姐的心理,作答时可以结合对二姐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去加以分析。“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一句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二姐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等语句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二姐在弟弟面前通过强颜欢笑来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并叮嘱我“好好读书”,画线句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二姐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六(2022·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灯——巴金①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②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③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④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更明亮、更温暖吧!⑤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⑥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吗?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⑦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⑧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⑨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⑩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⑪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来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⑫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⑬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1942年2月19.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噩梦”“窒闷”“漆黑”等词描绘内心的感受及周围的环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心情。B.作者使用联想、象征等表现手法,由“虚”及“实”。通过对各种灯光的描写,赋予灯光以丰富的的象征意义。C.全文赋予了中心意象“灯”以生活(实用)之灯、情感之灯、信念之灯(希望或理想之灯等)等含义。D.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深挚真切,这种叙述方式有利于引发读者的共鸣。2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21.结合全文,分析⑨⑩两段的作用。【答案】19.B20.(1)该句既以拟人手法描摹灯光忽隐忽现的特点,又暗示了作者“以为灯会灭”的忐忑心理。21.第⑨⑩两段中引用欧洲的两则古老传说,①丰富了“灯”的内涵,②抒写了作者对亲情与爱情的赞美,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由‘虚’及‘实’”错。全文由“实”到“虚”。作者先写现实中的灯光,这是“实”,后写记忆中的灯光,由此生发出灯光不仅为行人指明方向,而且还能慰藉人的心灵,鼓舞人的斗志的感叹,并在文末含蓄地表达了向往光明、坚信抗战必胜的愿望,这是“虚”。作者是由眼前的灯光写到记忆中的灯光,是用联想的手法,后来写灯光的意义,给人带来的光明、温暖等,这是用象征手法,由实到虚。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微微颤抖”,“颤抖”既是动作,也能描写心理状态,此处写灯光,运用拟人修辞,把“灯光”人格化,赋予灯光人的情态、心理,形象地描绘了灯光忽隐忽现、忽明忽暗的特点,又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忐忑不安之态。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⑨段“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赞美亲情;⑩段“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赞美爱情。这是欧洲的两则古老传说,作者引用与“灯”有关的两个美丽传说,丰富了“灯”的内涵;灯光不仅为行人指明方向,而且还能慰藉人的心灵,深化了主题;同时,引用神话传说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内蕴丰富。七(2022·河南·濮阳一高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夜色微醺柏   舟根发从未想过,自己会当村主任。“团鱼壳,你小子能了?听着——再不回来,扒了你屋!”是族里八爷的骂声。这是他接到的第八个电话。抬腕,瞄了眼表,已是上午十一点钟了。上次回村,憋吃了一肚子气。那次回村,是出席村公路通车的剪彩仪式——修公路的费用是他出的。剪彩那天,他特意穿了一套,黑色西装,还打了领带。说真的,自己形象是不赖的:鼻子高高的,笔挺;眼睛也是生动的,明亮、深邃;头发梳得溜溜顺,也抹了油。剪彩了。相关人员分配剪子,竟然忘了给他。县长、乡长,还有省上来的交通厅领导脸上红扑扑的,剪子在他们手里像是一支彩画笔,仿佛他们手儿轻轻一挥,一撇,村里的公路便在白云生处飘荡起来了。——回村之前,就和村里说好的,剪彩可以,但他得是主角,就是县长也不能抢了他的镜头,他的风光!能不气吗?大伙让他讲几句,他屁也不放,一溜烟地开车出了村。根发这次又踏上了回村的路,车子出了城,上了高速,一路飞奔;打开CD机,“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他的胸挺得笔直,握方向盘的手上的戒指发出刺眼的光。窗外,山脉绵延,青山葱翠;车内,他的破嗓门伴着CD唱,“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子热胜红日光……”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根发是个孤儿。娘断气前,解开怀扣,让他吃奶,娘说:“饿死鬼。吃吧,吃吧,这顿吃了,娘再也不能给你吃啥了。”他就死命地吮。空的。他哇地哭了,一双小手乱舞,捶打着他娘。八爷抱起他,老泪挂了下来,说:“还根发哩,你的命比土还贱啊!”“真是病死的鸭,淹死的鸡,落下的毛!”八爷绝没有想到,当初他的这句话会显灵的——小学还没毕业,根发就跟着一个货郎摇着拨浪鼓,“鸡毛,鸭毛,团鱼壳”满世界转悠去了。车在山间的一个皱褶里停下了。眼前,是一幢破败、灰旧的土屋。老屋静静地立着。太阳落在西坡的山脊上,整个村庄就像披上了一层橘红、柔暖的衣裳,他猛然发现,在太阳沉下的这一瞬,这景象是多么绚烂,多么奇妙啊。他的眼睛变得有些朦胧、迷离,身子有些软绵绵、轻飘飘的……“大老板。怎么,还念想这破屋?”八爷咳咳咳地走过来。“嗯。不、不,看会,就看会儿。八爷爷。”他说。“屋就留着,别拆了。是个念想来着。”八爷嘴里叼着烟枪,语气缓慢,一字一顿。“咋记得回村了呢?翅膀见硬了,气也粗。”“哪敢啊。”嘿嘿嘿嘿几声。八爷指着不远的两栋房子,说:“高的,屋顶飘着红旗的,是新小学楼;矮些的,是你新屋。造屋的钱,是你上次修路多下来的。”他望着八爷有些迷惑。八爷吸了口烟,道:“修路——村里人都出了份子的。”村庄的上空有炊烟袅袅升起。青山被染成金黄黄的,牧童和老牛悠悠的剪影如此夺目,几只鸟儿像顽皮的孩子忽上忽下地啼鸣……晚饭是在八爷家吃的。八爷拿出一坛米酒,说:“干了它!”“谁怕谁啊。老子从来不是孬种。”啪——八爷的烟枪结结实实地落在他那冒油的脑门上。“谁是老子?”八爷露出几颗黄牙。八爷说:“团鱼壳!说心里话,村里就你能耐。来,我敬你!”爷俩黄马尿喝着喝着,话就多了。他脸上冒出了热气,鼻子,脸蛋,脖子泛起一块块的红。“八爷,嗝——有啥要说的,别,吞在肚里,说——说,没有我团鱼做不到,隔……”脖子上的筋脉暴得老粗。“主任!喝——”八爷的声音不高,但非常清晰,如同铁锤落下。“啥?八爷,你喝醉了?”他摇晃着脑袋,揉眼问。八爷拍拍巴掌,呼啦,进来一大帮村人。个个脸上挂着笑。大家齐声喊“主任好”。根发蒙了。八爷说,村里前阵子改选了村主任,你高票当选。八爷又呷了一口酒,说:“团鱼壳——不,主任。”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许是喝多了,许是惊住了,他母鸡啄米地“嗯,嗯”起来,眼泪却止不住地流。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夜风徐徐,一股青草芳香气息扑鼻而来,村庄的夜好让人舒心。村庄的远处还时不时传来犬的“汪汪”声。“嘿嘿,嘿嘿,团鱼——壳,隔。嘿嘿,嘿嘿,村主任。”(有删改)2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根发从未想过,自己会当村主任”为后文设置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与小说的结尾形成照应。B.小说对根发手上戒指的描写表现出根发现在生活富足;车里CD放的歌词又从侧面表现出他是个自立自强的好男儿。C.“大老板。怎么,还念想这破屋?”,这句话中“大老板”的称呼有讽刺意味,八爷对根发充满不满,故意调侃根发。D.小说中“扒了你屋”“还根发哩”“咋”等字词口语化特征鲜明,这些字词的运用使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3.小说插叙根发出席村公路通车的剪彩仪式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4.文中三处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分别暗示了根发的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22.C23.①情节上:补充说明了根发不愿回村的缘由,呼应开头八爷给根发打电话催他回村,也为下文根发被乡亲们推举为村主任做了铺垫。②形象上:剪彩的领导干部与根发形成对比,表现出根发为家乡干实事、热爱家乡的人物特点。③艺术上:丰富了小说内容,使行文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的单调。24.①第一次描写了夕阳落山时的村庄,夕阳下的村庄让根发感受到绚烂、奇妙,突出了根发之前虽因剪彩一事不愿回村,但内心对家乡还是充满热爱与思念。②第二次描写了村庄色彩明丽,充满生机,衬托出根发在得知村民给他盖屋之后内心愉悦与温暖。③第三次描写了村庄静谧的夜景,表现出根发在得到村民的支持成为村主任后得到释怀,内心祥和。【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大老板’的称呼有讽刺意味”“故意调侃根发”错,从文章“团鱼壳!说心里话,村里就你能耐。来,我敬你”可看出,八爷是真心佩服根发,这个称呼并没有讽刺意味,八爷也没有调侃根发。故选C。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把握文章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思考其作用,一般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上文八爷给根发打电话催他回村,“团鱼壳,你小子能了?听着——再不回来,扒了你屋”,此处插叙根发出席村公路通车的剪彩仪式的情节,补充说明了根发不愿回村的缘由,呼应开头八爷给根发打电话催他回村。修公路的费用是根发出的,然而剪彩仪式上,“相关人员分配剪子,竟然忘了给他”,领导们“脸上红扑扑的,剪子在他们手里像是一支彩画笔,仿佛他们手儿轻轻一挥,一撇,村里的公路便在白云生处飘荡起来了”,通过剪彩的领导干部与根发形成对比,根发为村里实实在在做事情,领导们“仿佛他们手儿轻轻……生处飘荡起来了”,表现出根发为家乡做实事,干真事,爱家乡的特点。下文写到“村里前阵子改选了村主任,你高票当选”,通过这段插叙可知,根发为家乡修路,关心家乡,最终才得到大家爱戴,所以为下文根发被乡亲们推举为村主任做了铺垫,暗示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终会获得乡亲们的认可。从插叙本身的作用来说,可以丰富文本内容,使行文避免平铺直叙。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梳理人物的发展轨迹,然后对三次不同的环境描写进行分析,根据环境特点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最后归纳概括。第一处,此处写的是夕阳西下时村庄的景色,那么绚烂,那么奇妙。此时根发是一个有钱的大老板,之前曾因为出钱修路却没能剪彩一事不愿回村,但是当他看到夕阳落山时的村庄的景象时,他受到了震撼,感受到夕阳下村庄的绚烂、奇妙。看到这些景色,写出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第二处,“青山被染成金黄黄的”描写村庄色彩明丽,“炊烟袅袅升起”,自在悠闲的牧童、老牛、鸟儿,都体现出村庄充满生机的样子。此处环境描写对应的情节是根发听八爷说到“高的,屋项飘着红旗的,是新小学楼;矮些的,是你新屋。造屋的钱,是你上次修路多下来的”,故此处衬托根发知道这一消息后内心的愉悦和温暖。第三处,夜里芳香扑鼻而来,狗“汪汪”的叫声衬托了村庄的静谧。根发得知当选村主任后,“母鸡啄米地‘嗯,嗯’起来,眼泪却止不住地流”,用村庄静谧的夜景,表现出根发在得到村民的支持成为村主任后得到释怀,这样的夜景让人内心平静。八(2022·河北武强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孤独树(节选)马金莲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打袼褙子算是老手艺了,窝窝梁的妇女没有不会的。把破旧衣裳拆洗整理成大小不一的布片晒干,再熬一马勺油渣糊糊,晾温,就可以打袼褙子了。木匠奶奶把小木桌儿搬到窗边,到一口箱子里找纸。打袼褙子最理想的纸是幅张较大的报纸,但山里人生活简朴,加上窝窝梁这地方僻远,庄里都是土里刨食的老农民,十个里头九个半是文盲,没人舍得花钱订阅报纸,所以他们的生活里一般很难见到报纸。箱子里压了满满一箱书。有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小本书,有初中和高中的大书,有厚的,也有薄的,有崭新的几乎没有翻阅过的,也有翻得卷边发毛破旧不堪的。木匠奶奶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从1到10十个洋码号数字。这些书上的字儿她自然是一个都不会认,但是她爱书。这一箱子书是儿子马向虎念过的。从他念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一学期,每一年,所有的书,只要儿子不弄丢,带回家里来了,她都捋平压展,一本不少地收藏起来。儿子小学留过一次级,高中出来没考上,又补习了一年,前后加起来,他一共念了十三年书。十三年里用过的书,沉甸甸压了一大箱子。那十三年,娃没少吃苦。窝窝梁这庄子太偏了,默默藏在群山最深处,八岁那年小虎子就背上了花书包,每天爬上弯弯曲曲的山路到梁后的小学去念书。初中更难,要到乡中学住校。娃岁数小,背个铺盖卷儿,步行十五里路才能到乡上。高中在县上的回民中学住校,路途就更遥远了。儿是娘的心头肉,她心里疼娃,但又实在帮不上忙,只能给娃多做几双鞋,鞋底纳得厚厚的,让娃走山路舒坦点,给娃烙干粮时,多多地放清油和苦豆粉,用尽了心思,只为儿子啃这些干粮的时候能够觉得香一点,好吃一点。复读了一年又没考上大学,马向虎带回一个落榜的消息,接着就进了他自己住的偏房,倒头大睡,好像又一次高考落榜,让他攒了几座山的瞌睡,怎么都睡不醒。“拿我们的血汗钱白糟蹋哩,十三年呐,光他背的馍疙瘩就有几口袋了,他对得起我们吗?”老汉跳着脚,给老婆子抱怨。木匠奶奶不敢接老汉的茬,心里火烧一样难受,儿子不吃不喝一口气睡了两天两夜,她当娘的心疼呐。娃从小性子闷,有话爱装在心里头,高考连着两年没考上,这打击有多大,她当娘的能不知道吗?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她去厨房打一碗荷包蛋,她一边打一边落了泪。眼泪落进碗,散开在油花里,她看见那油花沉下去又浮上来,像一朵一朵泛着亮光的花儿在盛开,她擦干泪,端起碗走向偏房。“做啥去?”老汉蹿过来拦住她,“你给他端吃的?还是荷包蛋!”木匠奶奶发现老汉的眼仁子都是红的,额头的老筋硬绷绷跳起一层,一条条像暴露在泥土外面的老树根。“娃两天两夜水米没打牙,你就是再心狠,还能不叫娃吃饭了?”木匠奶奶一边后退,一边小心护着碗。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吃!你还有心给他吃好的?他还有脸吃?老子我敲打了几十年木头,我图个啥?盼个啥?就是他考上啊——考个大学,端一碗国家饭,给咱老马家长个脸,也给他自己争口气!可他……我……”他越说越气,气冲上脸,蹿上头,脸红成一片布,头发丛里的锯末子灰尘一样唰啦啦往下掉。老汉的怒火噌噌往上冒,边骂,边甩出一根刚刚锯下的木头板子。“啪——”木板子砸到了碗上。碗应声落地。蛋汤横飞,四枚白玉一样的荷包蛋在碎裂的瓷片间乱滚。木匠奶奶忙忙弯下腰拾鸡蛋,黑狗早就蹿过来,叼一颗,滚烫,吐出来,赶紧去叼另一颗,它贪婪地一口气叼遍了四颗,才发现不能一口全吞下去,就飞快地吃掉一颗,呜咽着再抢另一颗。木匠奶奶气得抹眼泪。四颗鸡蛋呢,就这样悄没声地没了,她心疼呐。“死老汉!”她一边捡碎瓷,一边抹泪。一直关闭的偏房门开了,门里走出马向虎来。他明显痩了,嘴皮上起了一层白痂,本来就痩,站在门口风一吹,单薄得更像个纸剪的人儿。2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匠奶奶是个文盲,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她对书的喜爱,因此她总是将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带回来的书都小心地整理好,存放起来。B.虽然马向虎的求学道路非常艰难,但木匠奶奶总是尽力帮助儿子。纳厚鞋底和多放清油、苦豆粉等细节体现了她的爱子心切。C.因为学习压力大,在学校睡眠严重不足,所以高考再次落榜后的马向虎回家之后也不理会父母,不吃不喝一口气睡了两天两夜。D.为了缓解儿子高考失利后的痛苦,熟悉儿子脾气性格的木匠奶奶,并没有像丈夫那样大发脾气,而是去给儿子做了好吃的饭食。2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对窝窝梁打袼褙子这门老手艺的介绍,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表明了窝窝梁百姓生活非常贫穷的状态,同时引出了相关人物。B.小说运用了语言、神态和动作等描写手段,将木匠老汉看到妻子给儿子做了荷包蛋后越来越生气的情态、心理变化,展现得细腻生动。C.题目“孤独树”内蕴丰富,既象征着窝窝梁地处偏僻,和外面的世界缺乏正常沟通交流,又暗示了马向虎高考落榜后无处倾诉苦楚。D.小说写四枚荷包蛋被黑狗吞吃这一细节,特意将黑狗叼吃鸡蛋的画面放大,和木匠老汉咒骂的画面形成对比,增强了喜剧色彩。27.节选部分木匠奶奶、木匠老汉对待马向虎的态度有怎样的异同?28.结尾段是怎样刻画马向虎这一人物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答案】25.C26.D27.①相同点:都对马向虎通过求学改变命运寄予厚望,但马向虎的落榜又让他们都感到失望。②不同点:木匠奶奶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因为高考的失败而弄垮了身体;木匠老汉则对孩子高考的失败感到气愤以至绝望。28.运用肖像(或外貌、细节)描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马向虎这一人物。作用:①通过对马向虎瘦削的身形和嘴皮上的白痂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高考落榜对他的打击之严重;②与前文他落榜回家后就将自己关进了偏屋的情节相呼应,内容完整,结构严谨。【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在学校睡眠严重不足,所以高考再次落榜后的马向虎回家之后也不理会父母,不吃不喝一口气睡了两天两夜”错误。从文中“好像又一次高考落榜,让他攒了几座山的瞌睡,怎么都睡不醒”可知,马向虎回家倒头大睡的原因是他高考再次落榜,文中没有提到他在学校睡眠严重不足。故选C。2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和木匠老汉咒骂的画面形成对比”表述错误,和黑狗叼吃鸡蛋形成对比的画面应该是马向虎吃不上荷包蛋。“喜剧色彩”错,应为“悲剧色彩”。故选D。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相同点:结合小说第二段“箱子里压了满满一箱书。有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小本书,有初中和高中的大书,有厚的,也有薄的,有崭新的几乎没有翻阅过的,也有翻得卷边发毛破旧不堪的……高中出来没考上,又补习了一年,前后加起来,他一共念了十三年书。十三年里用过的书,沉甸甸压了一大箱子”分析,这段文字叙述了木匠奶奶把儿子读的书都收藏了起来,马向虎一共读了十三年的书,可见木匠奶奶、木匠老汉是支持马向虎读书的,希望他能通过求学改变命运。“‘拿我们的血汗钱白糟蹋哩,十三年呐,光他背的馍疙瘩就有几口袋了,他对得起我们吗?’老汉跳着脚,给老婆子抱怨”“木匠奶奶不敢接老汉的茬,心里火烧一样难受”,这是描写了马向虎没考上大学后木匠奶奶、木匠老汉的心理,可见他们对马向虎的落榜是都感到失望的。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不同点:结合“儿子不吃不喝一口气睡了两天两夜……她擦干泪,端起碗走向偏房”分析,为了缓解儿子高考失利后的痛苦,熟悉儿子脾气性格的木匠奶奶,做了好吃的饭食给儿子,可见木匠奶奶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因为高考的失败而弄垮了身体。结合“‘做啥去?’老汉蹿过来拦住她……还是荷包蛋”“木匠奶奶发现老汉的眼仁子都是红的,额头的老筋硬绷绷跳起一层,一条条像暴露在泥土外面的老树根”“‘吃!你还有心给他吃好的?他还有脸吃……边甩出一根刚刚锯下的木头板子”分析,木匠老汉得知儿子没考上大学大发脾气,将木匠奶奶给儿子做的荷包蛋都打翻了,可见木匠老汉则对孩子高考的失败感到气愤以至绝望。2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和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手法:“他明显痩了,嘴皮上起了一层白痂”这是对马向虎肖像的描写,“本来就痩,站在门口风一吹,单薄得更像个纸剪的人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用:内容上,结尾段落主要是对马向虎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对马向虎瘦削的身形和嘴皮上的白痂的描写,写出了他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高考落榜对他的打击之严重。结构上,结尾段落情节上的作用主要是和上文的情节相呼应。前文写到“复读了一年又没考上大学,马向虎带回一个落榜的消息……怎么都睡不醒”,他落榜回家后就将自己关进了偏屋,结尾描写了他走出偏屋的情节,前后情节相互呼应,使内容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谨。九(2022·黑龙江·穆棱市第二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2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B.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借助想象,用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表达了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C.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通俗幽默,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30.文章题为“江南的冬景”,开篇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1.作者运用一系列对比,描写了江南的冬景,请简要概括。【答案】29.A30.本文以写北国的冬天开篇,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括叙述,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作铺垫,以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表达对江南冬景的赞美、热爱之情。31.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了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写那种“明朗的情调”。【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表达了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错误,从“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可知,应是“悠闲、自在、洒脱”之感;C.“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错误,不是实写,是虚写;D.“通俗幽默”错误,应为“清新、纯朴”。故选A。3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文章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作者却先描写了北方冬天的生活的特征“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突出了“吃喝”之乐,但缺少赏景之乐,从而开启了人们对室外生活的向往,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作了铺垫;又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述叙述,与江南的冬景“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形成对比,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表达作者对江南冬景的赞美和热爱。3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作者笔下北国的冬天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江南的冬天“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通过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结合“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可知,作者通过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突出了那种“明朗的情调”。十(2022·浙江·湖州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清兵卫与葫芦【日】志贺直哉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他那边看了一眼。“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客人说。“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清兵卫的父亲与客人就谈到了葫芦。“今年春天开评品会时,有人拿出了马琴的葫芦来做参考品,那才是出色的呢。”清兵卫的父亲说了。“是一个很大的葫芦吧。”“又大又长。”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清兵卫沉默了。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气:“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要卖就算五块钱吧。”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32.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的题目提示全文内容,提到了主要人物清兵卫和引起后面诸多事件的线索事物葫芦。B.作品开头的“这件事”指的是父亲把清兵卫的葫芦全部砸掉,不让清兵卫再玩葫芦的事。C.作品通过几件有关“葫芦”的事,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强权压制、功利主义盛行的现实。D.作品刻画了清兵卫这个为追求独特兴趣爱好而不惜挑战教师父亲权威的小艺术家的形象。33.下面对相关作品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兵卫与葫芦》和《促织》一样,为了吸引读者,激发人们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之心,特意设置了一个让人满意的结局。B.《清兵卫与葫芦》和《祝福》一样,就全文而言都采用了倒叙的叙述顺序,吸引读者关注故事的结局,突出人物的遭遇和命运。C.《清兵卫与葫芦》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写法类似,都是先对人物做一个概括介绍,再用具体事件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D.《清兵卫与葫芦》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样,大量采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34.简析作品详细叙写校役卖葫芦经过的作用。35.你觉得这篇作品中包含哪些悲剧?用简洁的话分条列举。【答案】32.D33.A34.(1)结构更加完整,把葫芦的故事讲完;(2)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掀起新的情节波澜;(3)通过写葫芦卖出高价,侧面表现清兵卫审美眼光的独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4)肯定了清兵卫的才能,揭露了世俗对天才的扼杀;(5)让读者了解葫芦的去向,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35.这篇作品看似平淡,实际上包含了多重悲剧:(1)清兵卫的艺术天赋被大人蛮横剥夺,儿童天性受到伤害;(2)扼杀清兵卫天性的居然是其最亲人——他的父亲;(3)以培养学生品德为已任的修身课教员居然也参与扼杀清兵卫的成长;(4)成人的世界强大,儿童的世界弱小,面对压制只能无奈承受;(5)清兵卫天性被扼杀而不自知,只是转向下一个兴趣;(6)清兵卫作品的价值居然让不懂艺术的人得益;(7)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重演。【解析】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3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不惜挑战教师父亲权威”错误。从文中来看,清兵卫是个被压制的对象,不是“挑战权威”的形象。故选D。3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A.“特意设置了一个让人满意的结局”错误。由“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可知,面对压制,清兵卫只能无奈承受,所以《清兵卫与葫芦》的结局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而《促织》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却掩盖不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故选A。3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段落作用可以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从结构上来看,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交给校役,校役因为没有钱花,拿这个葫芦,到古董店里去卖,小说把葫芦的故事讲完,结构更加完整;而最后这个葫芦竟然卖了六百块钱,结局出人意料,掀起新的情节波澜。从内容上来看,“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葫芦卖出高价,这是从侧面表现清兵卫审美眼光的独特,是对清兵卫的肯定,丰富了人物形象;主旨上,清兵卫有独到的眼光,但有独到眼光的人得不到作品的艺术价值,校役不懂艺术,但不懂艺术的人却获了利,揭露了世俗对天才的扼杀,深化文章主题。从表达效果来看,小说通过校役卖葫芦交代了葫芦的去向,让故事有始有终,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3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1)清兵卫爱好葫芦,“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他有较高的艺术天赋,但教员和父亲认为“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剥夺了他的爱好,儿童天性受到伤害;(2)教员“上的是修身课”,应该以培养学生品德为已任,但是他对清兵卫的母亲说‘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最终与清兵卫的父亲一起扼杀清兵卫的爱好和成长;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3)教员和父亲都是成人,父亲听他说“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就圆睁着眼呵叱”“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教员认为“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可见,成人的世界强大,儿童的世界弱小,面对压制只能无奈承受;(4)清兵卫被教员没收的葫芦最后被校役卖了五十块钱,“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清兵卫作品的价值居然让不懂艺术的人得益;(5)清兵卫的天性被扼杀却不自知,“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只是转到下一个兴趣上;(6)清兵卫的兴趣转向绘画之后,“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这意味着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重复。十一(2022·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沈从文北京城什刹海杂戏场南头,煤灰土里新垫就一片场坪。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一黑一白的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地咳着,调理他那副枯嗓子。他把那双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地低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耽一会儿,就给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嗨,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他又轻轻地说)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一个人,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北京城大学生特有的样子。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把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地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个人殴打的样子。他变换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自己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大学生忧郁地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就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闲人为了看傀儡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老头子慢慢地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撤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众人又哄然大笑。正当他第二次钻进傀儡衣服底里时,一个麻脸庞收小摊捐的巡警,从人背后挤进来。弯着腰的老头子,却从巡警足部一双黑色厚皮靴上认识了观众之一的身份和地位,故玩了一会,只装作赵四力不能支,即刻又成一堆坍在地下了。他赶忙把头伸出,对着巡警作一种谄媚的微笑。向傀儡说:“瞧,大爷真来了!”他记起浮摊捐来了,他手边还无一个大子。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向作揖打拱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耽一会儿,不必走开。”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曾挪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便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收捐的巡警已把那黄纸条画上了记号,预备交给老头子,他见着时,赶忙数了手中铜子四大枚,送给巡警。这巡警就口上轻轻说着“王九王九”,含着笑走了。场边看的人,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这点粘合性就失去了,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柳树荫下卖莲子的小摊有人中了暑,倒在摊边晕去了,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去,也跟着跑去。少数人也似乎方察觉了头上的烈日,继续渐渐散去了。场中剩了七个人。老头子看着,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业已玩过的那一套。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老头子依然玩着,等待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他于是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城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选自《沈从文文集》,有删改)3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对人性的刻画,建立在对社会和生活深刻的理解上,生命的韧性和柔性在小说《生》中的老人身上表现得很突出。B.小说《生》借一副民间生活图景表现底层民众生存的不易,刻画了普通生命的不同生命形态。C.从明处看老人靠演傀儡戏谋生,从暗处讲老人通过对十年前那场殴斗的模仿完成了一种复仇,复仇的对象赵四已死,小说借此表达生命的无意义和虚无感。D.小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浓郁的北京民俗的味道,同时也蕴涵着生存的压力和苦痛。3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通俗朴实,叙述笔法内敛淡然,使人觉得一切戏剧性的变化也只不过是人生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B.小说注重人物表情的状写,又让这些表情和人物都难以捉摸,留给读者更深的思考。比如“忧郁地笑了”的大学生、“皱着眉”走开的青年军官、“含着笑走了”的巡警。C.小说中写到“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这一处闲笔是为了完成艺术化的斗殴与现实的斗殴的融合,借此刻画出围观闲人兴趣的广泛性和不稳定性。D.小说的结构很讲究,叙述者从容不迫地在结尾处抖出一个意外的真相,巧妙回应了文中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对话,顿然使人觉得一切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38.同样是遭遇失子的不幸,小说《生》里的老人并不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到处向别人哭诉不幸,而是隐藏了真相。请对沈从文这样设计的用意试做分析。【答案】36.C37.C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38.①隐藏真相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老人没有到处诉说痛苦而是用欢快有趣的表演遮盖着他内心的伤痛,表现了父爱的执着深沉。也体现了老人作为傀儡艺人在艰难生活中求生的坚毅。②隐藏真相有助于增强情节的起伏性。老人行为的原因到结尾才得以揭晓,而不是过早地倾诉出来,能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③隐藏真相有助于表达和深化主题。人们只见到老人的可笑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表达生的寂寞与孤独。祥林嫂不断地哭诉自己的不幸但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同情反倒被众人嫌弃,这种设计能起到批判社会的作用,而此小说的主旨并非批判社会的不公或是人心的冷漠。【解析】3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C.“小说借此表达生命的无意义和虚无感”错误,小说借此是要表达老人对死去儿子的思念、丧子之痛以及痛苦无处排解的孤独和寂寞。故选C。3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这一处闲笔是为了完成艺术化的斗殴与现实的斗殴的融合,借此刻画出围观闲人兴趣的广泛性和不稳定性”错误,并不是为了“融合”,而是为了制造艺术化斗殴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借此刻画出围观者空闲无聊、好凑热闹以及街头艺术者讨生不易的状态。故选C。3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构思及创作意图的能力。①隐藏真相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耽一会儿,就给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嗨,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他又轻轻地说)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大学生忧郁地笑了……第二个人跑来了。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众人嘻嘻的笑着……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老人用十年时间在街边表演傀儡打架,宣泄他的爱与恨,老人没有到处诉说痛苦而是用欢快有趣的表演遮盖着他内心的伤痛,表现了父爱的执着深沉。也体现了老人作为傀儡艺人,忍受着丧子之痛,依然在艰难生活中求生的坚毅。②隐藏真相有助于增强情节的起伏性。“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老人行为的原因到结尾才得以揭晓,而不是过早地倾诉出来,能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③隐藏真相有助于表达和深化主题。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老头子看着,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他于是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城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人们只见到老人的可笑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而复仇的对象赵四其实也早已死去,老人的复仇成了滑稽的表演,令人同情,引人深思,表达“生”的寂寞与孤独。祥林嫂不断地哭诉自己的不幸但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同情反倒被众人嫌弃,这种设计能起到批判社会的作用,而此小说的主旨并非批判社会的不公或是人心的冷漠。试卷第43页,共4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07:33:43 页数:43
价格:¥4 大小:86.8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