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训练语文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训练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生命所在,那建筑就是生命的“纹理”,是一座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原因在于,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      在街角的名人故居,延续百年的古朴建筑,见证历史的老街古巷,不仅为城市      着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更     着城市居民的精神生命。可以说,历史建筑的传承,并非只是丰富城市风貌那么      ,还关乎着百姓的精神世界。A.隐藏   营造   滋养   简单          B.掩映   营造   孕育   粗糙C.隐藏   打造   孕育   简单          D.掩映   打造   滋养   粗糙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前,湖北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前提下,正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B.应勇欢迎小米集团继续拓展在湖北投资布局力度,我们全力支持小米武汉第二总部建设,大力加大小米创新生态链。C.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包括小米集团、紫光集团在内的广大企业在鄂加快发展,实现合作共赢。D.紫光集团将抢抓机遇,发挥从“芯”到“云”的产业链优势,为湖北“芯屏端网”产业大发展作出新贡献。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新时代的青年,遇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青年的新时代,也收获了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时代托举起青年,青年也定不会辜负时代。B.发生在北京的聚集性疫情再次表明,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境外疫情仍在蔓廷,内防反弹压力依然不小,常态化疫情防控决不能麻痹松劲。C.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但地推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D.行大道、立大志,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忧患意识与乐感文化①“忧患意识”说,是徐复观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忧患的文化,使人们得以互相安抚,互相敬爱,以消弭暴戾杀伐之气于祥和之中。徐复观说,“忧患”是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只有自己担当起问题的责任时,才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实际是蕴蓄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所谓忧患意识,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潜意识,给中国思想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②“乐感文化”说,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中国文化引导着中国人去过一种充满内心喜乐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一种“乐感”的生命存在方式。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感恩和乐观豁达,而且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层精神:乐感文化。这种文化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从而培育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乐感文化”体现了以人的现世性为本,而与西方传统强调的“绝对”“超验”精神相对立。乐感文化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是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那么,它不是“欢乐”或“快乐”意识,它是无意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心态。③孔子有自己的终身之忧和终身之乐。他的快乐,是精神的愉悦。他的忧虑,是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去修德讲学,改过迁善。孔子提倡追求人生修养的意境,向往暮春三月与青年、幼童同乐,在湖光山色中游览,边游边谈边唱,表达了儒家在积极入世的情怀中,也有潇洒自在的意趣。孟子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先举了舜、傅说等六位人物的例子,说明出身卑微,经历艰难困苦,遭受过磨难、挫折的人,反而有柔韧性,忧患激励他们奋发有为,苦难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有了新的成就。一个人,错误常常发生,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才能有所激发而创造。一个国家,假如国内没有具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士子,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会被灭亡。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忧患使之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之萎靡死亡。要奋发图强,不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④儒家忧乐观中有三点尤为重要,值得我们记取并创造发挥。首先是:居安思危。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时时警惕、批评子弟们的生活过于安逸、奢侈,认为这不利于家族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可见,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与个人,都应居安思危。这是一种理性精神,一种在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得与丧中,处顺境而不忘逆境袭来的自觉。其次是:忧乐圆融。孔子所忧的不是财货权势的不足,而是社会上有用的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那么,忧患意识就是仁心或善性的某种自觉。《诗》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未临而如临,未履而如履,这才是忧患意识。真正临深履薄了,需要的就不是忧患意识,而恰好是其对立面——临危不惧,乐以忘忧了。忧患的本体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了。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就开始了,临近了。第三是乐知天命。子畏于匡,处变不惊;颜回穷居陋巷,安贫乐道。这是儒家的达观心态的展现。乐天知命,恰好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应当有的心态。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因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马平川,因此要有各种思想准备,调整好心态,经得起风雨、坎坷,也经得起安逸、怡乐等的考验。作为个人,忧而不失其乐,不忘其乐,苦中作乐,乐而不忘其忧,乐中有忧,处顺境不盲目自傲,得意忘形,居功自恃,处逆境要有信念,刚毅坚卓,看到光明。⑤总之,我们应以家国天下的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居安思危,忧乐圆融,乐天知命。4.下列有关“忧患意识”和“乐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复观认为“忧患”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B.“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潜意识,蕴蓄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C.“乐感文化”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层精神。D.“乐感文化”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是全民族的集体快乐、日用而不知的心态。5.下列有关孔孟的忧乐观的表述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的快乐是精神的愉悦,所忧的是社会上有的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B.孟子举舜、傅说等人物的例子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C.孟子认为忧患激励舜、傅说等人奋发有为,苦难使他们有了新的成就。D.孟子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忧患使之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之萎靡死亡。6.下列关于儒家忧乐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忧乐观认为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与个人,都应居安思危。B.儒家认为忧乐圆融,真正的忧患是安于所安,乐于所忧。C.颜回做到了乐天知命,这是儒家的达观心态的展现。D.儒家的忧乐观告诉我们应该做到忧而不忘其乐,乐而不忘其忧,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题龙阳县青草湖【元】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秋风飒起,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B.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了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竞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尽在不言中。C.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D.后两句记梦,梦境的凄凉,正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①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馀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①莫:通“幕”。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亡:伤亡B.赵王让李牧          让:指使C.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固:坚持,D.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具:准备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A.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B.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C.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D.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国将领李牧,常年驻扎在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收到的税款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B.李牧规定,匈奴每次入侵,士兵不准捕捉俘虏匈奴人,要立即进人营垒坚守。这样过了几年,匈奴和士兵们都认为李牧胆小怕事。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D.李牧大战匈奴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精心挑选战车、战马、士兵、弓箭手,进行训练。还利用计谋和奇特的战阵,最终击败了入侵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6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五、(26)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①菩萨道:“悟空,唐僧行到何处也?”行者道:“行到西牛贺洲万寿山了。”菩萨道:“那万寿山有座五庄观,镇元大仙你曾会他么?”行者顿首道:“因是在五庄观,弟子不识镇元大仙,毁伤了他的人参果树,冲撞了他,他困滞了我师父,不得前进。”那菩萨情知,怪道:“你这泼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让他三分,你怎么就打伤他树?”行者再拜道:“弟子实是不知。那一日他不在家,只有两个仙童候待我等,是猪悟能晓得他有果子,要一个尝新,弟子委偷了他三个,弟兄们分吃了。那童子知觉,骂我等无已,是弟子发怒,遂闯出祸来。他次日回来赶上,将我等一袖子笼去,绳绑鞭抽,拷打了一日。我等当夜走脱,又被他赶上,依然笼了。三番两次,其实难逃。已允了与他医树。却才自海上求方,遍游三岛,众神仙都没有本事。弟子因此志心朝礼,特拜告菩萨,伏望慈悯,俯赐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菩萨道:“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往岛上去寻找?”②行者闻此言,心中暗喜道:“造化了,造化了!菩萨一定有方也。”行者又上前恳求。菩萨道:“我这净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行者道:“可曾经验过么?”菩萨道:“经验过的。”行者问:“有何经验?”菩萨道:“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医活,况此推倒的,有何难哉!”菩萨分付大众:“看守林中,我去去来。”遂手托净瓶,白鹦哥前边巧啭,孙大圣随后相从。12.镇元大仙困滞唐僧师徒是因为孙悟空                               。(2分)13.从第①②段划线句分别可以看出孙行者具有         和         的特点。(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17题。                  生命中的土地①提及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已在民族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②贬居黄州的次年,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生活。据陆游《入蜀记》:“自州门而东,岗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由此,“东坡”便以其质朴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③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进土地的,就微乎其微了。苏轼是当中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像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④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东坡》一诗中:“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⑤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生凄凉。清幽冷峻之于豁达放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在惋惜这位唐宋文学的先贤最终没能从永州的阴影中走得更远之时,我们不禁要为苏轼赞叹了!“词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们何敢企及的境界呀!他不仅走出了黄州,还走向了更远的惠州(今广东)。当苏轼手把犁锄垦荒于东坡的时候,他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无限地延展开了。而无端的中伤、恶意的诽谤、曾经的羞辱等等,就如冰雪般在这片土地无限地延展开了。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多了一位“东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⑥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黄安祥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⑦又一个“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夜晚,我们与东坡相会于书卷中,倾情地阅读着这块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土地。东坡之于苏轼,就如南阳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桐城之于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东坡与苏轼最终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14.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东坡“与我们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4分)15.文章第④段写到了柳宗元,有什么作用?(4分)16.第⑤段中,作者说“中国的历史上……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从上下文来看,“思想者”和“艺术家”的内涵分别是什么?(6分)17.结合全文的内容,理解文章标题“生命中的土地”的内涵。(6分)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8.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作分析,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19.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七、(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科学家曾断言人类百米赛跑不可能跑进10秒大关,然而,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短跑运动员海因斯就以9秒95的成绩创造了奇迹,赛后他激动地高呼:“原来那扇不可能的门是虚掩的。”唯有勇于挑战不可能,才能创造奇迹。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206经开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训练卷参考答案1.A2.B【解析】“加大”与“生态链”不搭配,改为“拓展……生态链”或“加大---生态链的建设力度”。3.C【解析】“边缘经济”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4.D【解析】D项,比对原文:它不是“欢乐”或“快乐”意识,它是无意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心态。5.B【解析】原文:孟子先举了舜、傅说等六位人物的例子,说明出身卑微,经历艰难困,遭受过磨难、挫折的人,反而有柔初性,忧患激励他们发有为,苦难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有了新的成就。6.B【解析】比对原文:一日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就开始了7.C【解析】“梦境的凄凉”一说错误。从梦醒的清酣,表现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白话译文】秋风劲吹,洞庭胡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8.B【解析】让:责备。9.C【解析】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10.C【解析】“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错。原文中,李牧说:“大王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可见,施行严守政策是李牧的命令。11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打不赢,把几千人丢下给了匈奴。(“小入”“佯北”“以委”各1分,句子通顺2分,共6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一年多,匈奴每次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12.打伤(毁伤、推倒)了他的人参果树。“打伤(毁伤、推倒)了人参果树”2分,仅答“偷吃人参果”或“冲撞了他”“闯出祸来”不得分。,13、(1)鲁莽(或莽撞、冲动、易怒、任性;从其他合理角度回答亦可,如知错认错,善于反省、诚实坦荡)(2)谨慎(或慎重、细心)。(各2分,正确的同义语可得分,有明显的错别字不得分,顺序错误不得分)14.①东坡只是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2分)②在黄州的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一段时期。(2分)15.将柳宗元在人生困境之中伤感孤寂的心态与苏轼的达观态度形成对比(2分),突出了苏轼不同凡俗(旷达洒脱)的人生智慧(2分)。16.“思想者”指苏轼对无端的中伤、恶意的诽谤、曾经的'羞辱能坦然面对,从困难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心胸豁达(3分)。“艺术家”指苏轼完成了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3分)。17.“生命中的土地”既指的是苏轼在人生困境之乐观不屈的精神和坦然旷达的心境(4分),也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精神世界(2分)。(言之成理即可)18.要求围绕“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来表述,三条原因不要重复。如:(1)中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2)父母对中学生的学习包办过多。(3)中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方法指导。19.内容针对“主动学习的意义”表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0、参照中考作文评价标准评价。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0 13:20:02 页数:11
价格:¥5 大小:60.50 KB
文章作者:U-6000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