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年度下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四)思想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3。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①文化与物质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②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③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意识形态的性质④所谓的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的精神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历史上,中原地区曾长期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加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等因素,中原文化在历史上长时间居于正统主流地位。因此,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文化是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基础B.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集中表现C.文化会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D.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要反作用3.近年来,将工业旧址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将其改造成文化创意街区或文化场馆,已成为一些城市的热门“打法”。这些城市手握“融合牌”,让大批工业遗产通过保护和再利用“活”起来,使其具备观光旅游乃至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大受市民和游客青睐。这种工业遗产“新打法”能够①唤醒历史文化资源,保留城市记忆②激活文化经济价值,助力文旅消费③保持传统文化稳定,推动非遗传承④释放文化市场活力,复兴传统文化\n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2021年“宪法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国家层面持续推进宪法宣传①意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②是基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智力支持④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家庭强调个性独立,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的身份相处。我国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长幼之别”。这表明①国家制度不同,家庭文化的性质就不同②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③文化对家庭成员的交往行为有重要影响④不同国家的家庭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排演的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用艺术语言讴歌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将建党百年文艺创作推向高潮,也为繁荣文艺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伟大征程》播出后,得到各界群众广泛关注、一致好评。由此可见①艺术作品只有再现历史场景才能赢得市场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爱国主义的力量③彰显时代价值的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魅力④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要反映时代需要,服务社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习近平指出,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平等对待不同民族文化\n②要加强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缩小不同民族文化差异③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④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近几年来,国产影视剧“出海”捷报频传。2022年开年爆款剧集《人世间》早在拍摄阶段就被迪士尼预购了其海外独家发行权;聚焦脱贫攻坚的《山海情》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国产影视剧“出海”①能够进一步强化海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②是讲好中国故事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途径③有利于推动国产影视剧蕴含的精神价值的传播④彰显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杂技文化节目《技惊四座》第二季将蹦床、空竹、绸吊、顶椅等多种门类杂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相融合,又在呈现方式上寻求突破,跨界融合多元新潮元素。截至2022年4月,该节目相关短视频在海外账号上的播放量累计超106.6万次,互动累计超16.6万次。材料表明①现代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局限传递、共享文化②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就不可能实现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论语》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各地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创新祭扫服务载体,大力推广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必须借助新的传播手段②清明节所蕴含的核心文化理念在云祭祀中逐渐形成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形式能够因时而变④在对逝者的缅怀上,云祭祀与传统祭祀并无本质区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22年虎年春晚,以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n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被该舞蹈刷屏。近年来,从《唐宫夜宴》的火爆出圈到水下飞天洛神舞《祈》的绝美亮相,再到《只此青绿》的震撼全网,这些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掀起了--阵又一阵中国传统文化复归的国潮新风。由此可见①文化创新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感染力③传统文艺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文化复古主义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2022年1月,福建宁德首个智慧文物地图出炉。该地图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定位,采用语音导航、图文并茂的详情介绍等形式呈现,从视觉、感觉、听觉多层次多角度使文物可观、可鉴、可知、可玩,突破视觉局限,还原历史鲜活,让文物更加立体、生动。可见,智慧文物地图①融入了艺术美感,增加了历史文化价值②发挥传媒创造文化功能,适应了人的需要③借助科学技术,让文化遗产实现云共享④让文物与时代接轨,有利于文物“活起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纵观全国的住宅市场,新中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界的潮流。新中式建筑就是指在建造房子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现代手法将其表现出来,赋予建筑新的生命与灵魂。新中式建筑风格可分为两大派系:雄浑宏大的北方合院派以及淡丽清雅的南方园林派。由此可见,新中式建筑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的审美意蕴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③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和优美的艺术造型④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2021年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桂冠”的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良渚玉琮和杭州市花-桂花。尊良渚玉琮其为文化本源,礼通天地,道贯古今;以芳香四溢的杭城桂花寓意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桂冠”的设计①反映了传统文化至今影响人的精神世界②通过新旧文化的斗争促进了文化进步\n③体现了艺术对展示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④反映了传统思想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的“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一项调查显示,在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该现象A.给不同文化融合统-造成了交流障碍B.警示我们必须加快推动中华文化创新C.不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D.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传承的物质载体16.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有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有写实和写意等技法。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国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等方面的认知。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②艺术创作受创作者生活体验的影响③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④国画是内容单一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2022年是联合国国际玻璃年,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以氧化铅作为助熔剂,以氧化钡作为乳浊剂的铅钡玻璃,在玻璃造型上和西方有比较大的区别。我国当时制作出来的包括蜻蜓眼在内的各种小型玻璃饰件,又吸收了西方玻璃造型的设计理念,是利用本土原料和技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①能够求同存异,具有综合性②注重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③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④长期处于世界科技发展前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新时期以来,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创作出现热潮,呈现出强大生命力。人口较少民族是指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不仅具有少数民族文学描写边疆风貌、展现地域风情等一般特点,还具有独特而神秘的民族文化色彩,艺术化地反映着这些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风俗民情,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材料表明①少数民族文学在融合中保留着各自的特色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③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决定文化具有区域特征④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2021年7月1日,《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要求将红色\n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内容,全方位地为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作出系统性的制度安排。上述举措①有利于发挥教育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②是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体现③旨在挖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发展④有利于赓续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漫画启示我们①转变文化消费观念能够加快互联网发展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③互联网用户要提高眼力,拒绝文化污染④腐朽文化会借助互联网以新的形式出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走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应该①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固守中华文化传统,维护共同生存的精神纽带③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近年来,S省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强调要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n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健全完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突出抓好信息发布、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等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时效。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可以克服思想意识多元的冲突②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社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③这是抵制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传播的要求④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此需要当代青年①坚持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②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③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④坚持贵义贱利,把中国梦和个人梦有机结合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2022北京榜样”主题活动5月起进入推荐上榜阶段。2022年,北京市将着力为服务保障冬奥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优秀市民树碑立像,大力宣传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广泛宣传2022年全市各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举办上述活动①旨在将人们的价值理念、思想认识统一起来②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举措③有利于讲好北京故事,凝聚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④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n近年来,M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赋能乡村振兴:先后建成了文化活动广场、小游园、乡村影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打造群众满意的文化家园,为群众提供系列文化与娱乐活动场所;成立文艺队、宣讲队,将国家惠农政策、身边新风新事编成快板、歌舞等进行表演,寓教于乐地宣传政策、法律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将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带到了四邻八乡;制作“光荣在党50年”公示架、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突出榜样教育和示范引领,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M省实施的上述文化惠民工程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1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艺队伍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群体大量涌现,新的文艺组织日益活跃,新的文艺形态层出不穷。《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相关内容和表述已不能完全涵盖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文艺界行风建设最新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亟须对《公约》进行适当修改。2022年3月29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修订稿)》,提出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应针砭假恶丑,激浊扬清,见贤思齐,决不做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坚决抵制偷逃税、涉“黄赌毒”等违法违规、失德失范行为,反对炫富竞奢、见利忘义,摒弃畸形审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施《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修订稿)》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拉开序幕。冬奥会开幕仪式之前,《一起向未来》以中国老百姓最常见的广场舞表演形式呈现,1365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普通人伴随着24首欢快的音乐用热情铺满了整个现场。开场的《立春》短片运用现代化手法,巧妙地把二十四节气与倒计时结合,用二十四节气代替传统阿拉伯数字,从大寒到立春,从24到1,每一秒都伴随着一句古诗和一幅现代画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碰撞,震撼了全场。作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规定环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五环升起”也独具中国特色,以“黄河之水”凝聚而成的“水立方”逐渐幻化成“冰立方”,当冰球运动员打击“冰球”撞向“冰立方”的那一刹那,奥运五环就破冰而出,从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破冰而出的\n奥运五环把中国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体育冰雪运动完美结合,传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寄托了世界将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进对方,相互理解的美好愿望。材料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已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亮相就感动了国人、惊艳了世界。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原因。(12分)(2)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坚持冬奥成果人民共享,通过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请你为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提出两条具体建议。(4分)2021~2022年度下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四)思想政治参考答案1.A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文化与物质有密切联系义有本质区别.①正确。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属于文化,这说明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②正确。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含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也包含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③④说法错误。2.C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实力竞争的基础,排除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说法错误。由于中原地区长期作为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中原文化在历史上长时间居于正统主流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会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要反作用.排除D。3.A上述城市将工业遗产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推动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发展观光旅游,这既有利于激活文化经济价值,助力文旅消费,又有利于唤醒历史文化资源,保留城\n市记忆,①②正确。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且材料中的做法是工业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保持传统文化稳定无关,排除③。“复兴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④。4.B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宣传法治思想,目的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①④正确。②与设问没有因果关系。“智力支持”的表述错误,排除③。5.D材料不涉及家庭文化的性质问题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和实践活动,排除①②。③①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6.D艺术作品赢得市场并非必须再现历史场景,排除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说法不严谨,排除。《伟大征程》用艺术语言讴歌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为繁荣文艺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一致好评,这表明彰显时代价值的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魅力,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要反映时代需要.服务于社会.③④正确。7.B习近平的讲话强调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要加强交流互鉴,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启示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平等对待不同民族文化,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①①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缩小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说法错误,排除②。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③。8.C.人们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排除①。国产影视剧“出海”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也有利于推动国产影视剧蕴含的精神价值的传播.②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无关,排除①。9.B大型杂技文化节目《技惊四座》第二季的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大,这表明现代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局限传递、共享文化,①正确。该节目将多种门类杂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相融合,在呈现方式上寻求突破,跨界融合多元新潮元素,获得成功,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①正确。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但继承不一定就是继承传统文化,②说法错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不能等同于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③说法错误。10.D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多样的,新的传播手段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但并非文化传播的必要条件,①说法错误。②与事实不符,排除。今天人们依然注重祭祀习俗,但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祭祀的本质,也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形式能够因时而变,③①正确。11.A国潮新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①正确。国潮新风也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感染力,②正确。传统建筑是展示中华传\n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文化复古主义”是错误的倾向,排除④。12.D智慧文物地图并未体现融入艺术美感,更没有增加历史文化价值,排除①。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功能,但并无创造文化的功能,②说法错误。智慧文物地图运用信息技术,让文化遗产实现云共享,让文物与时代接轨,有利于文物“活起来”,③④正确。13.B新中式建筑风格可分为两大派系以及新中式建筑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反映了新中式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的审美意蕴,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①④正确。②③与设问和材料无关,排除。14.A“桂冠”的设计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反映了传统文化至今影响人的精神世界,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旧文化的斗争,排除②。该设计以芳香四溢的杭城桂花,寓意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体现了艺术对展示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③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说法错误。15.C“文化融合统一”的说法错误,排除A。解决汉字书写问题与加快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无直接关系,排除B。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汉字书写问题不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C正确。汉字作为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本身不是物质载体,D说法错误。16.A国画题材众多,技法多样,蕴含着创作者的精神文化等因素,这印证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艺术创作受创作者生活体验的影响,①②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问题,排除③。国画的内容是多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排除④。17.C材料不涉及中国古代科技的综合性问题,也没有反映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科技发展前列,排除①④。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主旨。18.D材料没有体现少数民族文学的融合,排除①。文化的区域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说法错误。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既具有描写边疆风貌、展现地域风情等一般特点,还具有独特而神秘的民族文化色彩,这表明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19.B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内容,这有利于发挥教育的功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①④正确。教育传承文化方式早已存在,且材料不涉及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而是思想道德素养,排除②。上述举措不是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排除③。\n20.C漫画反映的是清理网络上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现象。这启示我们,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警示互联网用户要提高眼力,拒绝文化污染,②③正确。漫画与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无关,排除①。材料不涉及腐朽文化以新的形式出现的问题,排除④。21.B走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要尊重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因此应该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①④正确。“固守中华文化传统”的说法错误,排除②。我们应立足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而不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排除③。22.D“克服思想意识多元的冲突”的说法夸大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影响力,排除①。“抵制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传播”的观点错误,排除③。该地党委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因为社会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这也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②④正确。23.A共产主义是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同理想,③说法错误。“贵义贱利”的说法错误,排除④。①②正确且符合材料主旨。24.C思想认识是多元的,统一思想认识的说法不妥,排除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排除④。宣传北京先进典型,这有利于树立榜样,讲好北京故事,凝聚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举措,②③正确。2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6分)M省的文化惠民工程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2分)能够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以及法治意识,促进乡村德治和法治建设,(3分)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实践的自觉性,培育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3分)26.(1)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文艺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艺生态。(3分)(2)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3分)(3)有利于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或“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3分)(4)有利于奏响文化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激励人们向上向善,\n提高社会文明程度。(3分)27.(1)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坚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3分)②坚持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以中国方式传达奥林匹克精神并寄托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引发国人和世界人民的共情共鸣。(3分)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开幕式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3分)④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提升了观看开幕式的视觉体验。(3分)(2)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在实践中,这种民族精神得到继承、丰富和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北京冬奥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2分)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北京冬奥会精神,(2分)这种精神能够砥砺中国人民前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3)答案示例:①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嘉年华和群众冰雪健身体验活动。②积极推进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创建,大力开展冰雪运动教育。(每条2分,共4分。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考生答案符合设问要求即可给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6-05 18:02:03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58.2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