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兰州一中2021-2022-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语文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进入礼乐制度中,则成了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洪钟雅音呈现出来。“楚辞”本来就是唱诵的,与楚歌关系密切。屈原的《离骚》与祭祖诵诗有关,《九歌》更是对民间祭词的改造,《九章》是行吟泽畔的悲歌,《天问》是愤懑时的呵问。汉末以来,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理,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现知最早是东汉人服虔“始反音”,即懂得了反切,认识到一个音节单位可以分割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并用两个字相切而成音。三国时的李登,著有《声类》十卷,其书已佚,但唐人记载其“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不立诸部”,就是不用部首;“五声命字”就是用唇、舌、齿、牙、喉五声为汉字分类,按发音部位分类汉字,这是就反切上字来讲的。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认识到一个音节有平上去入不同的声调,并有意识地调整文学诵读的古韵和声调,以形成更为抑扬顿挫的效果。于是出现了沈约《四声》、夏侯咏《四声韵略》一类的著作。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往往并世而出,且南北并峙:当苏州吴县的陆德明发愤著《经典释文》,“考名物之同异,显声读之轻重”的同时,河北临漳的陆法言专心研究音韵,“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经过陆法言十多年的反复斟酌,终于完成了《切韵》五卷。《切韵》是我国历史上最科学的一部学术著作(曾运乾语)。该书是为了“广文路”和“赏知音”,因为“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切韵序》),使燕赵的“重浊”之音和吴越的“轻浅”之韵相得益彰。其后唐孙缅的《唐韵》、宋陈彭年的《广韵》等,都是在《切韵》的基础上有所增补而成。六朝以来学者重视“音”读,与文章的诵读有很大关系。《楚辞音》的作者释道骞善读《楚辞》,“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隋志》)。《楚辞音》就是为了诵读《楚辞》。同理,《毛诗音》是为了诵读《毛诗》,《史记音》是为了诵读《史记》。刘勰《文心雕龙》认为,文体就像人体,一篇成功的文章必须有抑扬顿挫的“宫商”,就如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具备“声气”一样。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声音的感染力有时可以超越或者提升内容的力量。在那个追远的写本时代,得一卷书真是不容易,一旦得到,爱不释手,反复吟诵自在情理之中。晋代文学家束皙有《读书赋》,今残缺不全,其中记载耽道先生读书的情景:“垂帷帐以隐几,被纨素而读书,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籍,亦卷亦舒。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子悲,称《硕鼠》则贪民去,唱《白驹》而贤士归。”这种读书,灵魂与声音,都与古圣先贤相融会。读书到了激动处,可以长笑,可以傲啸,可以痛哭,可以吟唱,甚至于手舞足蹈。中古时期韵书的兴盛,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那个时期读书人的状况。(摘编自伏俊琏《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nA.在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之前,汉字不存在四声,即汉字没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B.四声与“五声命字”密切相关,它就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C.《隋志》对释道骞评价很高,认为他编纂的《楚辞音》是人们诵读《楚辞》的范本。D.刘勰认为,有抑扬顿挫音律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因为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举出《离骚》《九歌》《天问》等,证明中国文学随声而传、以声感人的观点。B.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既准确又精当,既佐证了观点,又充实了内容。C.文章主体部分大致按时间先后进行论述,这样安排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D.文章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古代音韵学的特征与规律进行阐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入研究古人探求音理的韵书,有助于我们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B.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是一部堪与陆法言的《切韵》相提并论的中古音学著作。C.由第四段内容可知,《百赋音》《文选音》应分别是为了诵读《百赋》和《文选》。D.根据束皙《读书赋》读书情景的描述可知,古人读书特别注重声音与情感的投入。(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21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舞台,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以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唤醒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全剧采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叙事,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历程的故事。青绿,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的视觉标识,也是全剧贯穿始终的意象,在剧中被设计为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的符号性角色。编导以“静”为出发点,以宋代绘画的内敛基调,设计了“静待”“险峰”“卧石”等造型动作。舞动起来的“青绿”们动作端雅沉静,气息下沉内敛,以一派淡泊之感传递出青绿色彩特有的冷静、空寂况味,队形变化起伏中又营造出高远、深远、平远兼具的视觉美。舞蹈设计化山为人,以人作山,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青绿色彩也是全剧舞美设计的重要元素。如篆刻人的服装为深沉的花青色,点缀朱砂红,与其动作稳健而具有顿挫感相匹配;织绢人从水色氤氲的画卷中徐徐走来,带着春天的气息,服装选用淡淡的艾绿。又如舞台布景,七个篇章的背景颜色从清淡过渡到浓重,逐渐形成青绿色彩,打造出“于缤纷浓色,见空寂之美”的境界。“远黛秀娥,只此青绿”,“青绿”这一中国传统色的大量运用,让人徜徉在淡泊、清雅、闲静的宋代美学意趣之中。《只此青绿》大获成功,是一种必然。(取材于刘森、应杰、韩真、周莉亚等的文章)材料二:《千里江山图》卷是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是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在设色和笔法上,《千里江山图》继承了隋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石青、石绿是主色调,主要用来敷染山头和山体;赭石、墨是次要颜色,用来皴染山脚和阴面。画卷颜色有丰富层次,远山及天空上部用淡青绿颜色蘸淡墨刷染而成,既拉开了与近、中景山峰在视觉空间上的距离,也衬托了近、中景山峰颜色明亮的程度。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历经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整幅画物象凝重庄严,层次感强,堂皇之气盎然,以明丽璀璨的青绿山水表达了国泰民安的美好希冀。在构图上,《千里江山图》采用散点透视法,大致分成六段,各段均以绵延的山体为主要\n表现对象,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贯通,形成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使用更使画面富有韵律感。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壮丽恢弘;山水间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的人物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宋人郭熙《林泉高致》有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此卷正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体现了宋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取材于马季戈、王中旭、林玮等的文章)材料三:中华民族对青色认识和运用的历史悠久。青色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青瓷是富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工艺品,传统绘画艺术以“丹青”为名,山水田园诗中更随处可见青绿的光影。青色是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表现符号。为什么中华民族如此偏爱青色?生理基础对色彩选择有一定制约作用。研究证实,不同瞳孔颜色对其辨色有明显影响,褐色、灰色、碧蓝色瞳孔辨别光谱中蓝—绿暗色端较为困难,而黑色瞳孔具有理想的调节外来光线的功能。生产方式对民族色彩审美起最终决定作用。中华民族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采集和农耕的生产方式,生存环境中最主要的色彩便是青色,包括头顶的青天和身边的碧水,更有植物的绿色。我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直接受到青色濡染,青色已经历史地积淀于民族意识中。因此才会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细腻体验和“池塘生春草”的欣喜情感,也才会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亲昵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和谐。青色更易激活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产生心有灵犀的体验,形成对青色的认同感、亲切感。民族文化传统也决定了色彩审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各家都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出发,倡导以虚静的主观态度对待万物,重视静坐凝心,妙悟万物之美、大道之真。现代研究证明:青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给人以明净、澄洁的感觉;人在青绿色的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心跳每分钟可减少4~8次,呼吸变缓,精神放松。主虚静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淡泊、克制、含蓄的民族性格,由此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具有宁静内敛效应的青绿色异质同构,文化价值契合,情感体验相通。(取材于宋凤娣等的文章)1.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此青绿》的主要内容是再现《千里江山图》的壮丽景象。B.《只此青绿》的青绿意象是指剧中女性舞者们丰富的造型动作。C.壮丽恢弘的山水传递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D.大量山水田园诗的产生与农耕文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关。2.根据三则材料,结合你的学习积累,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3分)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读者从“青青”的衣领颜色感受到读书人的清雅气质,体悟到曹操对贤才的深切渴望。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青青”写出荠麦青翠茂盛的景象,读者感受到与“池塘生春草”“青萝拂行衣”相通的情感体验。C.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青崖”是青青的山崖,引发读者对青绿山水的美好想象,感悟李白失意后徜徉山水的愿景。D.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读者从“青冥”想象到天空之青苍深远、明净澄洁,仿佛看到了李白想象中神仙世界的辉煌灿烂。3.作为现代舞蹈诗剧的《只此青绿》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n(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近视眼的故事[意大利]卡尔维诺艾米卡很年轻,也不缺钱,看上去没什么能阻止他享受生活。但这些天来,他慢慢有种感觉——他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了。比如,过去他晚上常去看电影,不管放什么,他都乐意看。现在他再到电影院,所有那些熟悉的脸都变得乏味和呆板。有一阵子,陌生的城市会让他振奋,现在他只感到恼火困惑,找不到方向。最终,他找到原因——原来他近视了。眼科医生为他配了副眼镜。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了,变得比以前有趣一百倍。每次他戴上眼镜,心里总有点发抖的。比如他不戴眼镜在电车站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模糊平庸、陈腐不堪,他就感到非常悲观,仿佛自己正身处一个不断崩溃的世界中,身边是快腐烂的物体和色彩。但是,当他戴上眼镜辨认开来的电车的号码时,一切都变了:哪怕是路灯那样最平常的东西都拥有了数不清的细节,每一个线条都清清楚楚,每张陌生人的脸上都出现了各种小标志,一怒一颦等等,这些以前从来都看不到。观察成了一种乐趣,乐趣并不来自特定的目标,单单是“看”这种行为本身就足够了。所以艾米卡会忘了留心电车号码,错过了一班又一班,甚至上错了车。他看到的东西太多了,到最后就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渐渐的,他有点习惯了,开始从头学起哪些是不必看的,哪些是必须看的。眼镜的使用激励他去关注外部现实,同时也使他对自身产生了疑问。比如说,某个不认识你的人描述你,首先会说“他戴眼镜”;这个两星期前还根本与你无关的小小的零部件,现在反倒成了你的主要特征,用来鉴别你的存在。对艾米卡来说,突然变成别人嘴里的“四眼”可真有点接受不了。如果你能接受,那你就有点傻。因此艾米卡挑选镜架的时候,本能的选了一副极其简单的。但只过了一会,他就高兴不起来了:他对自己的脸产生一种剧烈的厌恶,仿佛这不是他的脸,而是典型的某类人的脸。正是这些精巧轻盈的镜片,使他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四眼”,一个工业产品和一个大自然产物就这样融合在一起。他又买了一副。这次他来了个逆向选择:他挑了一副眼镜遮住了半个脸,简直是一种变相的面具。但在这样的眼镜后面,他才感觉找回了自己:现在毫无疑问,眼镜是眼镜,他是他,两者泾渭分明。想到这里,他又一次变得开心了。在这期间,他碰巧去V城出差。V城是艾米卡的出生地,他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光。十年前,他离开那里,距离上一次回去,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你知道离开一个你长久生活的地方是怎么一回事吗?隔了很长时间再回去,你会感到陌生:那些人行道,咖啡馆,旧相识,已经与你无关了。一想到故地重游,就会有精神压力,你必须驱散它们。所以,艾米卡渐渐地就不再想回V城了,既然现在,眼镜使他重新认识了自己,那么去V城的机会一出现,他立刻就抓住了它,他要去那里。V城和他前几次去时已完全不同了。简单说,艾米卡第一次设法用他童年的眼光来打量这个城市。由于戴了眼镜,他看见了许多无用的细节,比如说某一扇窗户,某一段扶手;而在过去他只是看到它们而已。现在,他感到又回到了从前,甚至比从前还要激动,走在老街道上,看着迎面走来的所有人。因此当艾米卡发现他的同学科拉多的时候,他微笑着朝他使劲挥手。科拉多看见了他,但好像目光又越过了他,继续向前走。卡威纳教授也走来了。艾米卡恭敬地向他打招呼,教授起先还本\n能地做出回应,但马上又停下来,环顾四周,好像在寻找其他人。艾米卡意识到没有人会认出他。眼镜使他能够看清世界,但又黑又大的镜架使别人看不到他的真面目。当贝蒂出现的时候,他还对这种想法抱着一丝侥幸。艾米卡挡住了她的去路,刚想喊,贝蒂却用胳膊肘把他推到旁边,扬长而去。贝蒂也没有认出他。他突然明白了他回来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她,就像他决定离开V城一样,每件事,他生命里的每件事,都只有这一个原因。现在他终于又遇见她了,他们目光相对,她却没有认出他。艾米卡取下了眼镜。世界又一次变得模模糊糊,他睁大了眼睛摸索着前进,什么也看不清。有人点头,有人挥手,也许这是在向他打招呼,但艾米卡不能分辨对方是谁。他一看到有人招手或者头部运动了一下,他就立刻说“晚上好”。艾米卡在人行道上一会戴上眼镜,一会又取下,一会向每个人打招呼,一会又收到那些朦胧的、无法辨认的鬼魂般的人影的致意。路的尽头处有树林和田野。黑暗中,四周只看得清一排排的阴影。在这里,戴不戴眼镜都一个样。艾米卡意识到,他的新眼镜给他带来的激动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高潮,现在它已经过去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艾米卡每次戴上眼镜心里总有点发抖,是因为担心世界如往常一样平庸陈腐而毫无生气。B.戴上眼镜的艾米卡在V城看见了许多无用的细节,童年的感觉让他摆脱了故地重游的陌生感。C.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以时间为序,讲述了近视眼艾米卡戴上眼镜前后的一系列遭遇。D.小说在叙述中加入第二人称,使叙述具有了双向交流的对话性质,增加了读者阅读时的代入感。2.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给读者带来审美体验。请简要概括艾米卡戴上眼镜后心理变化的过程。(6分)3.本文选自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集《困难的爱》,展现了“一种困难的生活”。请简析本文隐寓了生活中的哪些“困难”。(6分)二、古诗文阅读(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n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B.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C.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D.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四夷,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之泛称,即北戎、南蛮、东夷和西狄的合称。C.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汉尊右而卑左,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D.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后也以布衣称没做官的读书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给自已进言。B.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就杜衍等人被诬陷结党而罢官一事,义愤上疏,因此奸邪小人更加记恨并陷害他。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则嘱托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共3小题,共12分)(1)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4分)(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n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莓苔”即青苔,“履痕”指足迹,写出诗人所到之处人迹罕至。B.颔联中的“闲门”是紧闭的,表达了诗人看到此景时内心掠过的一丝怅然。C.颈联以景带叙,“随”字写出山道迂绕,峰回路转,引发曲径通幽的想象。D.尾联写诗人与道人一同赏花,得意忘言,表达自在恬然、物我交融的心境。12.全诗围绕“寻”字展开,请结合诗句,梳理分析诗人“寻”的过程。(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10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虞美人》中用一个包涵宇宙无尽永恒和人生短暂无常之意的诘句,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2)《阁夜》中的“”与《赤壁赋》中的“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都反映了人生无常的悲哀,流露出忧愤感伤的情绪。(3)《国语》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因为众口易堵心却难堵。《阿房宫赋》用“”描写了类似的现象。(4)现实是骨感的,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示富贵不稀罕,希望能借酒长久地逃离现实的句子是“”。(5)李贺在一首摹写音乐的诗歌中先描写了构造精良的乐器“”,再写了动听的乐声,之后才揭晓了技艺高超的演奏者“”。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3小题,共9分)上海是中国漫画的发祥地,多位的漫画大师在沪浙两地留下创作足迹,奠定了沪浙乃至中国漫画的基础。“唱支山歌给党听——沪浙绘·欢庆建党百年漫画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开幕式现场背景墙上,巨幅漫画《好大一棵树》格外醒目。红色大树拔地而起,根深叶茂,。有质感的红色剪纸与实体情景,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树下的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此开创。此次展览采用上海漫画家画浙江,浙江漫画家画上海的形式,用夸张、幽默的漫画艺术全方位展现了沪浙两地的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描绘人民的幸福生活,唱出了同一首歌:唱支山歌给党听。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蜚声中外生机盎然浑然天成顶天立地B.声震寰宇生机盎然浑然一体翻天覆地C.蜚声中外生机勃勃浑然一体顶天立地D.声震寰宇生机勃勃浑然天成翻天覆地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树下的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此开创。\nA.树下的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此开创。B.树下的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C.树下的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12.下列与文中画横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C.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D.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空1分,共5分)①?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他们往往在②中汲取经验教训,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创作出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提供鉴戒的作品。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⑤》。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以叙题旨。理解鉴赏这类作品,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1)请在①②空中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内容完整贴切,每句不超过10个字。(2)语段中引文均有其出处,请在③④⑤空中填入相应的篇目名称。四、写作(共60分)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在《大战中的插曲》一文中,聂荣臻写给日军一封信里这样说:“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材料二:长津湖战役中,一个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写下这样的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他们的坚守换来了今天的一切。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认识。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兰州一中2021-2022-2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C\n1.根据原文第二段“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可知,汉字的四声之前是存在的,是周颙、沈约发现了四声。属于曲解文意。2.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五声是就发音部位而言,四声是就音阶高低而言,二者不属于同一分类体系,四声并不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来的。属于强加关系。D.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刘勰只是强调抑扬顿挫在文中的作用,有抑扬顿挫的音律是成功文章的条件之一。属于夸大其词。2.DD.“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错误。通读全文,根据“《声类》十卷”“沈约《四声》、夏侯咏《四声韵略》”“《切韵》”“六朝以来学者重视‘音’读,与文章的诵读有很大关系。”可知是立足于大量古代文献资料,以诵读为基础来进行研究的。属于于文无据。3.AA.“有助于我们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理,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可知,韵书的功能是分辨语音,与汉字形义无关。4.D11.“主要内容是再现《千里江山图》壮丽景象”错误,《只此青绿》是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12.“丰富的造型动作”错误,由第三段“舞动起来的‘青绿’们”可知,青绿意象是指剧中舞者,是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的符号性角色。13.“壮丽恢弘的山水传递出‘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错误,材料二说的是“此卷正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是《千里江山图》画卷给人“可游可居”的感觉,而非“山水”。5.BB.“读者感受到与‘池塘生春草’‘青萝拂行衣’相通的情感体验”错误,这里青翠茂盛的荠麦体现的是扬州遭受战乱后的荒废景象,“过春风十里”同“尽荠麦青青”对举,体现的是“黍离之悲”;而“池塘生春草”“青萝拂行衣”体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情感体验欣喜愉悦,与之不同。6.(1)《只此青绿》用舞蹈演绎了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以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观众。(1)《只此青绿》以青绿意象贯穿全剧,冷静空寂的况味使人感受到清雅闲静宋代美学意趣。(2)《只此青绿》舞蹈设计化山为人,以人作山,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体现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3)《只此青绿》大量运用的青绿这一传统色,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表现符号,与“主虚静”文化传统,恬淡含蓄民族性格与审美心理等内在相通。(每点2分,三点即可满分)7.AA.“是因为担心世界如往常一样平庸陈腐而毫无生气”错误,由“当他戴上眼镜辨认开来的电车的号码时,一切都变了,哪怕是路灯那样最平常的东西都拥有了数不清的细节”等可知,“发抖”是因为激动而非担心。(1)①为戴上眼镜后有了观察的乐趣而振奋;②因成了别人口中的“四眼”而心生厌恶;③为找到可以区分开眼镜和自己的面具式眼镜而开心;④因戴上眼镜观察V城获得新发现而\n激动;⑤为戴上眼镜后所有人都无法认出自己而怅然,迷失;⑥因认识到生活并无本质变化而低落。(1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1)①平庸的生活中发现新乐趣的困难。艾米卡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仅因为近视,也因为再没有新鲜的东西可用来观察感受。②摆脱外物成为自我标签的困难。艾米卡因戴上眼镜而被他人称为“四眼”,毫不相关的外物成为鉴别他存在的主要特征。③让他人认识“真正的自己”的困难。艾米卡戴上了能区别开自己和眼镜的面具式眼镜,可包括他爱的人在内却再没人能认出他。(每点2分,三点6分)10.A“人间有羞耻事”是“不复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坐……”的意思是“获……罪”,应与后面的“贬夷陵令”相连,故选A。11.B“北戎……西狄”错误,应是“北狄……西戎”。12.D“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欧阳修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可知,应为朋友在世时欧阳修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欧阳修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人,而不是欧阳修在世或去世。故选D。13.(1)欧阳修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有顾及到的,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都成为天下的名人。(引:引荐,1分;率:大都、大多,1分;闻人:名人、名士,1分;句意通顺1分。)(1)如果凭借着这么大的国家,在六国之后跟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苟:如果,1分;下:在六国之后,1分;故事:旧事(先例),1分;句意通顺1分)(2)灾祸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常被他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忽微:细小之事,1分;困于,被动句式,1分;所溺:被所溺爱的人或事(所溺爱的东西);句意通顺1分)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替他辩护,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范仲淹出使陕西,举荐欧阳修做掌书记,欧阳修笑着推辞说:“以前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可以一同被贬,但不可以一同升迁。”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兼掌谏院。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n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繁冗不省略恰到好处。在议论上,简单而明了,实际而通情,善于联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他的超然洒脱,文情奔放的风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提携后进者,唯恐不及,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为揄扬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名闻于世。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庭。14.D“诗人与道人一同赏花”错误。诗人本欲寻访常山道士,却吃了闭门羹。虽寻而不得有一丝怅然,但没有因此失望哀愁,反而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获得精神满足。由此可知,诗人并没有寻到隐者,不可能一同赏花。15.①“一路”总写诗人的寻访之途,见到“履痕”认为寻人有望,内心喜悦。②到隐居之处发现“闲门”紧闭,寻而无果,内心隐隐有一丝怅然。③诗人转而观山景赏山色,“寻”到别样的乐趣与意趣,为寻访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内心恬然自足。(每点2分,三点6分)16.(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17.C“蜚声中外”指名气很大,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声震寰宇”指某人的名声很大,整个天下都知道,侧重于形容人的声威极盛。语境中形容漫画大师名气大用“蜚声中外”更合适;“生机盎然”和“生机勃勃”是近义词,意思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一般用以形容花草树木。“生机勃勃”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状态和社会生活,语境中强调的是红色大树的生长状态,“生机勃勃”更合适;“浑然天成”指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像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浑然一体”是“成为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意思。语境中文段想表达的是“剪纸”和“实体”形成了一个整体,“浑然一体”更合适;“顶天立地”形容形象伟大,气概豪迈。“翻天覆地”形容变化非常巨大。语境中形容精神应该用“顶天立地”。18.C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不合逻辑,根据历史事件,“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应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之前;“宣告了”“开创了”句式结构要一致,改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19.B文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四个选项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拟人,通感,列锦。20.①何谓“借古讽今”②历史(古代)事件③《过秦论》④《六国论》⑤《伶官传序》21.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人文情怀,理性思维和国家认同。引导一代青年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培养其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在国际形式比较紧张的当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材料由两部分文字组成,第一部分两则材料突显中国军人的勇毅及为国家作战的坚定,引导青年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及其意义的同时也给青年学子树立榜样;第二部分为引导性语言,启发考生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的思考。题目包含二元关系,体现了对考生思维的考查。同时要注意出题人的情感价值倾向,两则材料都没有绝对否定战争,而这个战争是指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考生要回答“战争”和“和平”的关系,不可单极思维。\n第一则材料的背景是抗日战争,第二则材料的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两次战争的性质都是反侵略战争。两则材料都在表达战斗到底的决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考生写作当在此基础上联想与思考,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引导语中“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明确本题为二元作文,“战争与和平”看似二元对立,却又互为前提,这个话题是宏大题材,但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就可以联想到切入角度,以小见大;“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认识”,限制文体为议论文。命题人在这里讨论的战争是正义之战,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5年之际,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应该是本题的价值导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27 08:16:19 页数:12
价格:¥3 大小:49.5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