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商丘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商丘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商丘市一高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学再造的生活比日常生活更加意味深长。文学再造生活当然不可能穷尽生活中的所有,但文学所再造的生活比日常生活更加浓缩饱满,更加激动人心,也更加意味深长。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我们的经典文论也认为“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此等等,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除了文艺模仿现实以外,现实有时也模仿艺术,这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譬如我们面对山水自然美景和美丽女子,常常说“江山如画”“美人如画”,都是生活模仿艺术的常例。我们不仅经常以文艺形象来解读和评价生活中的人,还时常用文艺形象来议论和说明生活中的事。如谈论集思广益的重要,会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凡此种种,加上由众多文学名著衍生出来的大量成语典故及谚语俗语作为常用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被频繁使用等,确实构成了生活也模仿艺术的现象。其实,出现生活模仿艺术的状况并不难理解。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类文艺作品,一旦创作成功并投向社会,它就脱离创作主体而成为一种社会客体,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优秀文学作品变成纸质版或电子版图书出版发行后,其蕴藏的丰赡内涵作为精神文化成果为千千万万大众所阅读享用。这种阅读享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人们的心灵及情感生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挥文学的认识、教育和美感作用等。其中出类拔萃者有可能成为更多文化产品的母本,在不同艺术门类中派生出许多孪生兄妹,如当代长篇小说《白鹿原》就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如此,文学与生活的互动关系还表现在一些经典作家的居住地,及作品所描写的重要生活场景等,被保留修缮或模仿重建,成为某些城市、乡村的响亮名片和金字招牌,有力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旅游经济的繁荣。笔者曾慕名前往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德小镇,这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后改造的庭院剧院长年演出原汁原味的莎剧,每天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文艺朝拜者。我国也有许多植根于文学名著的佳景胜地,如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等,可谓星罗棋布、各擅胜场。这些名胜之地,有的是作家触景生情创造经典之处,有的是依据名作故事设计建造的文化景观。就它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文学内容与客体物质己经融为一体。很难把两者简单剥离和分开。客体景观中包含文学内容,而文学内容又在客体景观中得到生动呈现,两者相得益彰。既让文学内容有了客观化的实景诠释,又让实体景观充盈和洋溢着文学的意蕴与神采。实际上,整个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作家再造生活创造的文学佳作犹如电流,经由读者阅读而传导和改变人的精神品质,进而不知不觉地进入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而经过文学及文化电流“麻过”或者说“电过”的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生活,则会作为客观现实又成为文学反映的对象,并影响新的文学创作。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史,大体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地被文学及文化不断浸染和提升的历史。正是如此,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堪称“人的生活教科书”。作为生活教科书的书写者,作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理应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奉献精品力作、提供优质精神食粮。(摘编自钱念孙《好作品如电流,贯通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文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文学中再造的生活与真实的生活相比,更浓缩,更激动人心和意味深长。B.脱离创作主体并投入社会文化中的文艺作品,其认识、教育等作用通过阅读往往能够充分发挥出来。C.由于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所以我们不能用文艺形象解读生活中的人,只能用它去评价生活中的事。D.就植根于文学名著的佳景胜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文学内容和客体物质不能简单被剥离和分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一开始就将文学再造的生活与日常生活进行比较,其目的是自然引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B.作者说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德小镇吸引大量游客和文艺朝拜者,意在论证西方的经验做法可供借鉴。C.在论证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时,先论述两者的互动关系,再推广到整个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脉络清晰。D.文章末尾引用了名人名言,不仅阐明了优秀文学作品的作用,还进一步指出作家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与艺术,两者关系密切: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有时也会从艺术中寻找模仿的对象。B.一旦变成纸质版或电子版的图书,文学作品就能够成为其他文化产品的母本,就能生发出更多门类的艺术形式。C.一些经典作家的居住地及作品所描写的重要生活场景等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这让文学与生活具有了互动关系。D.人类文明进化史是被文学及文化浸染和提升后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及文化创作者的作用十分重要。【答案】1.C2.B3.A【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所以我们不能用文艺形象解读生活中的人,只能用它去评价生活中的事”错误。根据文意,应为“我们可以用文艺形象解读、评价生活中的人,也可以用它议论、评价生活中的事”。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意在论证西方的经验做法可供借鉴”错误,这里应是论证“文学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一旦变成纸质版或电子版的图书,文学作品就能够……”错误,文中是说“其中出类拔萃者有可能成为更多文化产品的母本……”,而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另外,“能够成为其他文化产品的母本”表述绝对,只是“有可能”。C.“这让文学与生活具有了互动关系”错误。“一些经典作家的居住地及作品所描写的重要生活场景等成为当地金字招牌”应是“文学与生活具有互动关系”的表现,而不是原因。D.“人类文明进化史是被文学及文化浸染和提升后形成的”错误,文中只是说“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史,大体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地被文学及文化不断浸染和提升的历史”,以偏概全。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以“己”为中心,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不断推衍出去的同圆,这就是“差序格局”。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社会,这条伦理道德秩序都是共通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是一条道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而且重要的是,“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在他看来,这个“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层次差等在当代社会仍旧需要延续下来,不过相对应的转变是“国”从皇帝之家转为“民族”之家。(节选自王铭铭、杨清媚《费学通与〈乡土中国〉》)材料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作为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即有等级之意。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作了生动的描摹。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的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判定。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排外性。现在,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节选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当前的某些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节选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衍出去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B.强调社会关系有等级差别的“差序格局”,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依存。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已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历史惯性,其内涵也是有所变化的。D.梁治平与费孝通观点相左,他认为传统不只是曾经的过去,也是当下的存在,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认为,在当代社会“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层次差等仍需要延续下去,只不过“国”的内涵要作相应转变。B.材料二论述并细致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补充完善。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上探究了“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其目的都是为了阐述费孝通的理论在新时期的价值和意义。D.某些学者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延续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6.针对“差序格局”中提到的某些现象对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请简要阐述你的应对建议。【答案】4.D5.A6.①针对人情、亲情可能造成对司法的干扰,我们应该推进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保司法公正。②针对因血缘、友缘、业缘等可能造成的任人唯亲的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建立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③针对用不同标准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弊端,我们应该加强对公民的现代人际关系意识和规则意识。【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两人观点相左”错误,梁治平认为“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费孝通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可见,两人观点相似。故选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新特点”错误,根据“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可知,材料二阐述和分析的并非“新特点”,因而也没有进行拓展和延伸。C.“其目都是为了阐述费孝通的理论在新时期的价值和意义”错误,根据材料二“现在,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可知,材料二没有论述费孝通理论在新时期的价值和作用。D.“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错误,“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根据“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可知,“改变着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的是“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可知,针对人情、亲情可能造成对司法的干扰,我们应该推进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保司法公正。“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的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判定”“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可知,针对因血缘、友缘、业缘等可能造成的任人唯亲的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建立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根据“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可知,针对用不同标准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弊端,我们应该加强对公民的现代人际关系意识和规则意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雅盗孙方友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起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房围了个严实。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说说这幅画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这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这幅画的作者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普通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露出的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被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帮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周家主人这才醒悟已被赵仲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起初包好的银钱,“送”赵仲走出了大门。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而舍不得出手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扔得老远,忿忿地说:“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赵仲飞前一步,接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地消失在夜色里……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以前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仲不仅是雅盗,而且是智盗。他先后抓住夫人和周家主人当人质,以便自己脱身;后来又设计骗得《灞桥风雪图》,故事情节峰回路转。B.作者紧紧抓住“盗”这个特征,分别从赵仲的衣着、作案手法和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把赵仲与众不同的“盗”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C.多用细节描写,如“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等突出他的“智”。D.结尾很有韵味,既强调赵仲为盗实在是生活所迫;还照应了题目,又突出他的“雅”是深入骨子中的;更激起人们对他有志难伸的境遇的慨叹。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雅盗的“雅”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9.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7.B8.①行窃前一定化装,穿戴整齐,外表风雅。②行窃时彬彬有礼,弹奏雅乐,方式风雅。③交谈时说话雅致,造诣深厚,意趣高雅。9.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的描述人物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②以“盗画”过程为线索,叙事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③设置许多悬念,整个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悬念迭起。结尾赵仲的逃脱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④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作者紧紧抓住‘盗’这个特征……把赵仲与众不同的‘盗’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错误。应该是作者紧紧抓住“雅”这个特征,把赵仲与众不同的“雅盗”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从“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可知,雅盗的“雅”表现在他行窃前一定化装,穿戴整齐,外表风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从“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可知,雅盗的“雅”表现在他行窃时彬彬有礼,弹奏雅乐,方式风雅;从“这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这幅画的作者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普通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露出的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可知,雅盗的“雅”表现在他交谈时说话雅致,造诣深厚,意趣高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从叙述视角的角度看,从“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可知,本文以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叙事的视野更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能更加全面细致的描述人物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从情节结构的角度看,“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赵仲飞前一步,接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地消失在夜色里……”可知,本文以赵仲“盗画”为线索,叙述“雅盗”赵仲为了心中的雅趣,连欺带骗才将所爱之物得手的过程。叙事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从情节设置的角度看,本文设置许多悬念,如“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起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房围了个严实”“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等,使情节悬念迭起,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而小说结尾“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以前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照应了前文“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起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口若悬河地炫耀道:‘这幅画的作者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普通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露出的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表明“雅盗”赵仲是发自内心的喜爱《灞桥风雪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从“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说说这幅画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口若悬河地炫耀道:‘这幅画的作者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普通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露出的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等处可知,本文多用对话的形式,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增强了叙事的艺术感染力。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神宗熙宁三年冬十月,贬秦凤经略使李师中知舒州。先是,建昌军司理王韶诣阙上平戎三策。以为:“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欲复河湟,当先以恩信招抚。沿边诸种自武威之南至于洮河兰鄯皆故汉郡其地可以耕而食其民可以役而使幸今诸羌瓜分莫相统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抚之时也且唃氏子孙瞎征差盛,为诸戎所畏,若招抚之,使纠合宗党,制其部族,于汉有肘腋之助,且使夏人无所连结,策之上也。”帝异其言,召问方略。王安石以为奇,请以韶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韶请筑渭、泾上下两城屯兵,以抚纳洮河诸部。四年八月,命王韶主洮河安抚司事。时议取河湟,自古渭砦接青唐、武胜军,应招纳蕃部市易、募人营田等事,并令王韶主之。韶至秦,会诸将,以蕃部俞龙珂在青唐最大,渭源羌与夏人皆欲羁縻之,议先致讨。韶因按边引数骑直抵其帐,谕以成败,遂留宿。五年八月,秦凤路沿边安抚王韶引兵击吐蕃乞神平,破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初,诸羌各保险,诸将谋置阵平地,韶曰:“贼不舍险来斗,则我师必徒归。今已入险地,当使险为吾有。”乃径趋抹邦山,压敌军而阵,令曰:敢言退者斩!”贼乘高下斗,师小却。韶躬擐甲胄,麾帐下兵逆击之,羌大溃,焚其庐帐而还,洮西大震。会木征渡河来援,余党复集。韶戒别将由竹牛岭路张军声,而潜师越武胜,遇瞎征首领瞎药等,与战,破之,遂城武胜,建为镇洮军。冬十月,置熙河路,领熙、河、洮、岷州、通远军,升镇洮军为熙州,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宋史纪事本末·熙河之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沿边诸种/自武威之南至于洮河/兰鄯皆故汉郡/其地可以耕而食/其民可以役而使/幸今诸羌/瓜分莫相统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抚之时也/B.沿边诸种/自武威之南至于洮河/兰鄯皆故汉郡/其地可以耕/而食其民/可以役而使/幸今诸羌/瓜分莫相统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抚之时也/C.沿边诸种/自武威之南/至于洮河兰鄯/皆故汉郡/其地可以耕而食/其民可以役而使/幸今诸羌瓜分/莫相统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抚之时也/D.沿边诸种/自武威之南/至于洮河兰鄯/皆故汉郡/其地可以耕/而食其民/可以役而使/幸今诸羌瓜分/莫相统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抚之时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宗党,宗族和乡党,为父兄宗族所在,成为后来现代政党的前身。B.营田,也叫“屯田”,唐、宋时期多称军屯为屯田,民屯为营田。C.吐蕃,我国古代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和中原政权时战时和。D.安抚使,始设于隋代,唐宋沿袭,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韶富有政治远见。他向皇帝建议,如果朝廷能成功招抚唃氏子孙瞎征,控制他们的部族,将非常有助于宋朝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招抚。B.王韶具有军事才能。蕃部俞龙珂在青唐地区最具实力,渭源一带羌人和夏人都想拉拢他们,王韶决定擒贼擒王,首先打掉俞龙珂。C.王韶勇于接受建议。羌族在对阵时占据了有利地势,居高临下,能方便地攻击宋军。诸将要求平地布阵,王韶欣然同意了这个请求。D.王韶深受别人认可。在商议平戎之策时,他的建议被皇帝和王安石所肯定;一生征战无数,战绩辉煌,后来又被任命为经略安抚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请以韶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2)韶躬擐甲胄,麾帐下兵逆击之,羌大溃。【答案】10.C11.A12.C13.(1)(王安石)请求让王韶管理秦凤路经略安抚事务,掌管机密文件。(2)王韶亲自披甲戴胄,指挥帐下兵迎击敌人,羌兵大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洮河兰鄯”是地点,不能断开,排除AB;“其地可以耕而食”和“其民可以役而使”句子结构一致,主语分别是“其地”和“其民”,中间要断开,排除D。译文:边境诸多种族,从武威之南到洮河兰鄯,都是汉朝的旧郡,可以耕地,那里的人民可以役使,幸而现在诸羌分裂,不相统一,这正是可以合并安抚的时候啊。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成为后来现代政党的前身”错误,“宗党”指的是“宗族乡党”,和现代政党的形成没有任何关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王韶欣然同意了这个请求”错误。从原文“乃径趋抹邦山,压敌军而阵”可知,王韶是到山上扎营布阵,并不是在平地布阵。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管干”,管理;“司”,掌管;“机宜”,机密;“文字”,文件。第二句中,“躬”,亲自;“擐甲胄”,披甲戴胄;“麾”,指挥;“逆击”,迎击;“溃”,溃败参考译文:神宗熙宁三年的冬天十月,朝廷贬秦凤经略使李师中为舒州知州。在这之前,建昌军司理王韶到朝廷呈上平戎三策。认为:“西夏可以夺取,想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之地。想收复河湟,应当先用恩义和信用招安人民。边境诸多种族,从武威之南到洮河兰鄯,都是汉朝的旧郡,可以耕地,那里的人民可以役使,幸而现在诸羌分裂,不相统一,这正是可以合并安抚的时候啊。况且唃氏子孙瞎征比较强盛,让诸多部落畏惧,如果招抚他们,让他们纠集宗族乡党,控制他们的部族,对于汉人有像肘腋那样的帮助,而且使夏人不能连结,这是最好的策略。”皇帝对他的话感到惊奇,召问他治兵的方略。王安石认为王韶很奇特,请求让王韶管理秦凤路经略安抚事务,掌管机密文件。王韶请求修筑渭、泾两个城池来屯兵,来安抚招纳洮河两州的部落。四年八月,朝廷命令王韶主管洮河安抚司事务。当时讨论攻取河湟,从古渭砦接青唐、武胜军,应招纳少数民族部落贸易和招募百姓营田等事情,都让王韶主管。王韶到了陕西,会集众将领,认为蕃部俞龙珂在青唐势力最大,渭源羌和夏人都想笼络他们,商议先讨伐他们。王韶借着巡边的机会率领几个骑兵直接抵达他的营帐,告诉他们成败的形势,就留在那里住宿。五年八月,秦凤路沿边安抚王韶率兵攻打吐蕃乞神平,击破蒙罗角、抹耳、水巴等部族。当初,羌族各部都占据险要位置,将领们打算在平地布阵,王韶说:“敌人不放弃险要位置来战斗,那么我们的军队一定会空手回去。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险地,应当把险地夺过来归我们所有。”就直接奔向抹邦山,压住敌军而布阵,下令说:“敢说撤退的斩首!”敌人从高处往下战斗,军队稍微退却。王韶亲自披甲戴胄,指挥帐下兵迎击敌人,羌兵大败,王韶烧掉他们的庐帐还军,洮西大大震动。正好木征渡过黄河来支援,未消灭尽的党羽又聚集起来。王韶告诫其他将领从竹牛岭路张布军队的声威,而暗地里派兵越过武胜,遇到瞎征首领瞎药等,和他们战斗,攻破了他们,就在武胜筑城,建为镇洮军。冬天十月,朝廷设置熙河路,统领熙、河、洮、岷州、通远军,把镇洮军升为熙州,让王韶做经略安抚使,兼任熙州知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晚泊浔阳望庐山①孟浩然挂席②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③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④近,日暮空闻钟。【注】①本诗是孟浩然出仕不第、漫游东南时所作。浔阳,现在江西九江。香炉峰,庐山的主峰。②挂席:扬帆。③远公:东晋时的高僧惠远。④东林精舍: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相传为惠远所居。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泊舟”句中的“始”字呼应“挂席”句中的“都”,侧面写出了诗人漫游之久。B.“尝读”句诗人借密友惠远的典故,点明庐山风景绝弃尘俗,令人始终心怀向往。C.结尾诗人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展现自己泊船浔阳的所见所闻,照应题目“晚泊”。D.本诗的前两联重在叙述,稍带叙事,落笔空灵;后两联以情带景,可谓寓情于景。1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答案】14.B15.①首联:写诗人想寄情山水却始终不遇,带有一种失落感。②颔联:流露出诗人对庐山向往已久、终于见到的喜悦之情;③颈联:借对山中高士的仰慕与怀念,流露对隐逸生活的向往。④尾联:写诗人虽已快到远公的栖息之所,但物是人非,诗人感到矛盾和迷茫。【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密友惠远”错误,惠远与作者根本不是同时代的人,不可能是“密友”。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意思是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没遇到一座名山的失落感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意思是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流露出诗人对庐山向往已久、终于见到的喜悦之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惠远。他读过惠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物是人非,诗人感到矛盾和迷茫。(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自己晚年憔悴、衰颓的境况。(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借描写年轻听众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来感慨人生短促、自我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艰难苦恨繁霜鬓②.潦倒新停浊酒杯③.五陵年少争缠头④.一曲红绡不知数⑤.寄蜉蝣于天地⑥.渺沧海之一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鬓”“潦”“缠”“绡”“蜉蝣”“粟”。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应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分时节,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传统意义上,(),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而,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知晓自然更替和适应可持续发展,也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具有当代意义,而且其文化传承意味更加浓厚。一方面,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春种秋收,,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同时更是当代人准确把握时节规律,用现代思维点级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气时令“”,成了具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这在某种程度上,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是一般的节日,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的国家意志的体现。1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风和日丽春华秋实摇身一变国泰民安B海晏河清春花秋月摇身一变国泰民安C.海晏河清春华秋实变幻无常国富民丰D.风和日丽春花秋月变幻无常国富民丰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秋分既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更是秋收冬藏的终点B.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C.秋分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春分是春耕夏种的起点D.春分是春耕夏种的起点,秋分是秋收冬藏的终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B.这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也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C.这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D.这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也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答案】17.A18.B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海晏河清”,比喻沧海波平,黄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语境强调的是天气,应填“风和日丽”。第二空,“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语境中与农业生产有关,应填“春华秋实”。第三空,“摇身一变”,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变幻无常”,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语境指“节气时令”在现代的变化,成了具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应填“摇身一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空,“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国富民丰”,国家富有,民众富裕。语境修饰国家意志,不仅是富有,更多的强调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应填“国泰民安”。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本句叙述对象是“秋分”,联系上文“丰收”,所以先说“终点”;下文“秋分种麦正当时”,所以是“起点”,排除ACD。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既……也……”语序不当,先传承再发展,前后分句对调。二是“体现……”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在“可持续”后添加“的生态发展观”。故选C。(二)语言文字应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不久前,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①。这一氛围体现在:1~5月份,创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在6月份比年初上升了0.11%;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22.9%,注册资本增长45%。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网购占比已近10%,整个上半年增速近40%,这说明,②。至于经济能否如愿换挡加速,③。智慧方面,政府必须密切关注经济下行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定力方面,政府也不能对经济的合理低速增长过分担心,重回“上基建、松银根”的老路。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请简述概述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答案】20.①全社会正在形成创业创新的氛围②互联网蕴含巨大潜力③取决于政府的智慧和定力21.万众创业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在互联网企业表现尤为突出,这将对政府的智慧和定力提出更高要求。【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后文“这一氛围体现在……”可知,此处说的是什么样的氛围,再根据前文的口号内容,可知:全社会正在形成创业创新的氛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处,此处是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网购占比已近10%,整个上半年增速近40%”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网购增速非常快,可见:互联网蕴含巨大潜力。第三处,根据后文“智慧方面,政府必须……”“定力方面,政府也不能……”可知,经济能否如愿换挡加速,取决于政府的智慧和定力。【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首先划分层次,第一二句为一层,根据“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这一氛围体现在”可知,万众创业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第三句话为一层,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网购占比已近10%,整个上半年增速近40%”概括,互联网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第四五句话为一层,根据“智慧方面,政府必须……”“定力方面,政府也不能……”概括,对政府的智慧和定力提出更高要求。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93年,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惨遭美国拒绝。近几年来,美国政府又屡屡对我国某些高科技企业实施多轮制裁,导致这些企业的发展严重受挫。2021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2017级博士生廖明辉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201万元。华为承诺将为这些天才少年提供大牛导师、全球化视野、平台和资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解决世界级挑战性课题。最近,曾与你同班的华同学,多次在全省组织的大型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他元旦假期里告诉你说,他立志要考上国家985重点高校,出国深造,并打算在某发达国家定居。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个人理想”“国家需要”或“责任担当”的理解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所给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是美国对中国打压,中国面临诸多困境。这说明要想依靠别人是行不通的,国家发展必须依靠我们自己。依靠自己离不开人才培养,于是第二段介绍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华为花大力气培养这些人才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解决世界级挑战性课题。两段之间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系。任务部分给出了写作情境,华同学无疑很优秀,然而他的选择却令人担忧,因为他打算“在某发达国家定居”,这说明他只是考虑个人的发展,而没有把国家需要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考虑进去。任务要求以他的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一封信,应围绕关键词“个人理想”“国家需要”或“责任担当”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毫无疑问,“你”应当劝说华同学学业有成之后应该报效祖国,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结合,呼吁青年不能仅仅考虑个人,还应有责任担当意识。当然,写作时除书信格式外,还要注意措辞不能激烈,表达要有分寸。写作中可以从廖明辉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说起,首先分析国外大环境,说明祖国发展必须依靠我们自己,依靠我们这些青年;然后介绍国内发展现状,可以列举祖国成就,如航天成就、其他科技发展成就等,说明现在国家发展迅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同时这个环境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最后可以列举钱学森、于敏等前辈把青春献给祖国的伟大奉献精神,告诉华同学,学成归国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这里能够让他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立意:1.乘风破浪,与祖国共成长。2.以青春之我,打造优秀中国。3.理想飞扬,青春担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临汾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开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商丘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省商丘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2022学年商丘市九校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22:14:21
页数:18
价格:¥5
大小:57.3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