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②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通过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③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④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⑤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航天员在舱外行走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⑥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进行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我国第一代“飞天”舱外服配有生命保障系统背包,它从内到外分6层,即舒适层、备份气密层、主气密层、限制层、隔热层、外防护层,具备防辐射、调节温度和调节压力等功能,还有完备的生命保障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系统。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是穿着进行了大量改进与升级的新型“飞天”舱外服。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而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⑦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绝美地球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加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圆满成功。B.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活动的唯一手段。C.虽然神舟十二航天员的出舱活动比2008年翟志刚的出舱活动难度更大,但其活动类型却是一致的。D.为了防止自己丢失在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员出舱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出舱的目的、作用、类型、影响因素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使全文形成了“总—分—总”式的结构。B.文章列举美、苏俄航天员出舱活动的事例,是要证明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C.文章第③段列出太空行走的四种方式,说明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方式也越来越多。D.文章第⑥段对航天员出舱需要的各种装备一一罗列,是为了论证进行太空行走的难度之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方式多但难点也很多,最大的难点是太空环境复杂多变。B.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最重要的装备,为航天员提供各种保障并帮其克服太空环境的各种影响。C.神舟十二号出舱任务圆满完成,宣告了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出舱活动这一载人航天的核心技术。D.太空活动方兴未艾,未来要突破更多太空行走难题,研制既安全可靠又轻便灵巧的舱外航天服至关重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对于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的科学家研究过,但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嘲笑,投身于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了袁老一生。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田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有梦想是了不起的。袁老生前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生前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材料二: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他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尽管这在世人眼中已是天文数字,他生前却常感慨地说:“我老了,能工作的时间不像年轻人一样多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他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了以世界首例中肝叶肿瘤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创造了切除肿瘤重量最大、肝脏手术年龄最小、肝癌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等世界医学纪录。他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24项,2005年成为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医学界第一人。他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了世界最大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在肝癌信号转导、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迈向世界领先地位。由他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早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材料三: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1953年,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把挽救病人的生命作为毕生追求的吴孟超,视病人如亲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吴孟超生前常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一切为了人民,他们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地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就是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征程中,我们更当从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矢志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隆平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投身于水稻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勇于探索,实现了一次次技术创新。B.袁隆平水稻高产的梦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其他国家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也即将实现。C.吴孟超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并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手术。D.吴孟超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了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使中国肝脏外科领先世界。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使饥饿的威胁在全世界退却,这是他对人类、世界、历史、文明做出的贡献。B.吴孟超从医几十载,救治无数患者,创造了多项肝脏外科世界纪录,“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实至名归。C.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发展科学;眼里瞧病,心里装人———这是两位院士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D.仰望星空,两颗小行星熠熠生辉,青年一辈当从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为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高一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6.“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在袁隆平、吴孟超这两位来自人民的科学家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那儿有几棵大栾树,春天开一簇簇细小而稠密的黄花,花落了便结出无数如同三片叶子合抱的小灯笼,小灯笼先是绿色,继而转白,再变黄,成熟了掉落得满地都是。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小姑娘一边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个年龄所常有的那般尖细,而是很圆润甚或是厚重,也许是因为那个下午园子里太安静了。我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跑来这园子里?我问她住在哪儿?她随便指一下,就喊她的哥哥,沿墙根一带的茂草之中便站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朝我望望,看我不像坏人,便对他的妹妹说:“我在这儿呢。”又伏下身去,他在捉什么虫子。他捉到了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蜓,来取悦他的妹妹。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在那几棵大栾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我想他们都在学校里吧,小姑娘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必是告别了孩提时光,没有很多机会来这儿玩了。这事很正常,没理由太搁在心上,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地把他们忘记。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面,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做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地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儿比一会儿苍白。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天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了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了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上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天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天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呢?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是否会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高一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片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天又一次对了。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叙述描写,刻画出小女孩和她哥哥两个不同性别的儿童形象,字里行间流露着兄妹情深。B.“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一个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慨,引出下文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C.“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前后对比,思路推进,体现作者对人的命运的关注。D.最后一段谈到“救赎之路”难寻,而纵观全文,沉浸于地坛中的作者却不断获得心灵自我救赎的力量和希望。8.第四段开头写到:“无言是对的。”请联系上下文,试分析这句话的内涵。(6分)9.文章对弱智小女孩的两次“捡灯笼”情节的描写,引人入胜。试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结构角度进行赏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高一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22 21:28:11 页数:8
价格:¥4 大小:695.7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