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秘密★启用前“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报名号等相关信息并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说文》有言:“俭,约也。”《玉篇》亦言:“约,束也缠也。”意即用绳子进行捆绑、缠束。由缠束而引申出抽象意义的约束、节制,就是俭德的本义。进而,又由约束、节制义引申出在消费财物上的具体要求:节俭、节约和不浪费。节俭节约之重点就在于少用、减用,“少”“减”所呈现的是一种内向回缩的收敛趋势,故古人亦以“敛”释俭,如“俭者,敛也”。这一消费上的收敛趋势,因能直观展示出个体的节俭力度和决心而较易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赞誉,个体由此获得的强烈认同感和愉悦感,又推动其在后续行为中坚持和强化这一趋势。久之,就会形成对物欲的良好管理,使之处于一个合理范围,有效防止物欲泛滥。正是基于“俭则寡欲”的认识,人们确信“俭以养德”,甚至认为“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俭德是养成廉德的必要前提。俭德的最低标准就是不浪费,其实质是对劳动果实的爱惜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首先,劳动果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无数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共同成果。对劳动果实的爱惜中,就包含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认可与尊重。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可直接观察到“稼穑之艰难”以及劳动果实之不足,从而更易于生发和强化对劳动果实的珍视情感;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劳动形式也发生转变,故有些人对劳动艰辛的认知以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开始弱化,客观上造成了毫不在意的浪费。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储备,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对自然资源不节制使用,即使数量充足最后也会枯竭。不仅如此,无法预知的天灾人祸还会突然打断各类资源的生成链条,可能造成物资的严重短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俭德并不追求无限节俭,而是主张量入为出。即根据自身实际经济能力规划开支,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鼓励“日常有余”,以为“意外横用之备”;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一方面,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则属于所有人;另一方面,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本身就与节俭要求相背离。因此,人们赞誉那些贵而持俭、富而居俭的典范,这些人虽身居高位或家境富足,但都崇俭戒奢。 俭德并不以对财富的绝对占有为至善,而是主张不吝不啬。吝、啬、俭三字的引申义都有强调爱惜外物的意思,但又具有本质的区别。俭的核心是“节己不节人”,要节制和控制的乃是自身的物欲和财物消费;至于对他人的救济援助,则尽可慷慨大方,并不需要刻意节制;但吝啬则不同,由于对财物过度爱惜,所以根本不舍得花钱救助他人,节己亦节人。因此,我们在道德实践中要崇俭戒吝,积极弘扬自身虽节俭质朴但却能恤贫救苦的美德和行为。(摘编自王颖《俭德的三重意蕴》,《光明日报》2020年11月9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消费的节俭既能使个体受到外界赞誉,又能推动其后续行为的强化,有效防止物欲。B.虽然现代社会有充足的自然资源,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节制使用,要居安思危。C.俭德是指量入为出的观念,即要有计划意识,而有巨额金钱则可以按心愿自行安排。D.俭与吝、啬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人们在道德上推崇“节己不节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从“俭”的本义、引申义开始谈起,并得出“俭以养德”的结论,论述清晰。B.作者在阐述爱惜劳动成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观点时,将两者进行对比,使人印象深刻。C.文末通过对比论证,分析了俭与吝、啬的区别,得出要对己节俭、救济贫苦的观点。D.文章通过俭以养德、爱物惜物、崇俭戒吝三个方面诠释“俭德”的意蕴,层次分明。3.以下不能印证原文中关于俭德最低标准在对劳动果实态度上的体现的一项是(3分)A.唐诗《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B.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C.唐朝颜仁郁《农家》中的“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D.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所写“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从《长津湖》到《交响乐》,再到刚刚完稿的《阿里郎》,作家王筠用10年时间,创作了3部书写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加起来有160万字。而在此之前,他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战史已有20多年的时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王筠。中青报·中青网:你是如何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产生写作兴趣的?王筠:我1980年高中毕业,后来去参军,那时候高中生算是有文化的人,没多久就调去当报道员,给军队的报纸写通讯。从那时候开始,除了写通讯,业余时间我也写一点文学作品,发表了一些小说,之后又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军艺上学时,我看了一些资料,当时我发现,历史好像远比教科书上写的要复杂许多。抗美援朝战争堪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一战。看了很多资料,就对这段历史产生出考古一样的浓厚兴趣。中青报·中青报:为写作你做了哪些准备?王筠:从军艺毕业后,我到了沂蒙山区的一个军分区。看了当地老兵的档案资料,其中就有不少抗美援朝老战士;在十几年里,我也经常到乡镇去,接触了近百位参加过抗美援朝 的老兵。就在前段时间,我还在一个山区见到一位90多岁的老同志,他参加过长津湖战役。我问他有没有负伤,他脱下鞋子给我看,少了两个脚趾。他说,不后悔,自己就是为新中国冻掉了两个脚趾,好多人把命留在那了。2010年年底,我到原济南军区创作室从事专业的文学创作,用这十几年的积累开始写作关于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一直到现在。中青报·中青网:为什么选择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的首部作品?王筠:一说抗美援朝大家都知道五大战役,知道上甘岭,知道奇袭白虎团,却对长津湖战役比较陌生,而这事实上是中美两军主力部队的直面对决。历时十几天的长津湖战役成为朝鲜战场的重要拐点,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被全部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改变了世界格局。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有幸在原20军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段战史也比较了解,所以在从事专业写作后,就把这前十几年的积累拿出来创作了45万余字的长篇小说《长津湖》。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需要人们知道。中青报·中青网:作为描述真实历史事件的小说,真实与虚构如何把握?王筠:抗美援朝战争是真实存在的,包括几大战役和一些著名的战斗,写的时候无法回避,需要建立在这样一种坚实的基础上。虚构,是一种文学写作的手法,但也是在真实脉络上梳理出来的。有的虚构,可能比真实还要真实。通过一些梳理、分析、研究,你进入了那种战争的状态,包括环境、心理、文化等等,自然就会写出一种战争的真实感。中青报·中青网:写战争,你想写出战争的什么?王筠:抗美援朝是一块画布,它所描绘的是人类的战争。战争文学的写作,首先要有正确的战争观——战争到底是什么?于我而言,战争文学关注的还是战争与和平,揭示的是战争的残酷。战争文学的写作,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就像我在《交响乐》的扉页上所写的:“战争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战争的终极目标在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恒久的命题,所以战争文学写作也是一场曲折的旅行。中青报·中青网:你希望读者看完你的小说能得到些什么?王筠:关键是抗美援朝的精神——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牺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敢于担当、敢于付出的精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能战、敢战、胜战,就是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通过阅读、观看这些关于抗美援朝的作品,文学也好,影视也好,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志愿军前辈们,跨过鸭绿江时背负着一种怎样的信念。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会明白战争永远都不属于国家之间的必然选择,合作、尊重、包容和爱才会使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0月27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筠之所以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感兴趣,是因为发现历史比教科书上的复杂,探究的想法让他有了写作的动力。B.在还未创作之前,王筠有意识地接触并了解抗美援朝老兵的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加深了他对这段战争的认识。 C.王筠的创作均以长津湖战役为题材,既是因为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也因为它并不为人知,还因为作者对它较熟悉。D.当被问及历史与真实的关系如何把握时,王筠提出了“虚构是文学写作的需要,有时,虚构比真实还要真实”的文学理念。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作为采访者,在采访中关注作家的创作过程,期待通过这次访谈,让广大读者对战争文学有所了解。B.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注意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事及理,试图挖掘出战争文学背后更深沉的文化意蕴。C.王筠作为创作者,在对话中谈到自己亲自了解的长津湖老兵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感动,也使得文章的可信性增强。D.王筠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引用了《交响乐》的扉页上的一句话,是为了证明“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恒久的命题”。6.从访谈中可以看出王筠能创作出成功的抗美援朝作品,有哪些主观因素?请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定军山前话武侯杨建民汉中西北数十里,是名城勉县。出勉县城,涉汉水南行约十里,便见东西绵延十数里的一段山脉。山脚下云烟缭绕间,一片参天古木,森森然然。树荫掩映处,一院宏伟建筑,坐落其间,这——就是一代英杰的安卧之地:诸葛武侯墓。陵墓背倚的这段山脉——定军山,不甚高大,可颇有名气。东汉末年,这里是古战场。有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参与的三国争战中,蜀方名将黄忠,在此凭山据险,俯冲疾击,大破魏军,力斩魏大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自立“汉中王”建下首功。抵得武侯陵区,一面高大的青色照壁,迎面而立,肃然气象,令人神凝。壁后,一条活泼小溪,一见便如水过心,满身清畅。抬头,墓庙大门呈现眼前。庙门木匾,横书“武侯墓”三个大字。进门是殿院,规模不大,青砖铺地,十分雅洁。迎面,是一座大殿,殿中端坐着诸葛亮清隽塑像:手执书卷,羽扇纶巾,仪态悠然。两侧塑有琴童,关羽、张飞后裔关兴、张苞分别伺立。龛顶悬“万古云霄”四个苍劲大字,对武侯诸葛的精神品格做了最充分评价。殿内环壁,镌刻着相传岳飞所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文辞恳挚,笔意清畅,将先后两位精忠报国之士的精神融为一体,堪称合璧,异常可观。大殿院中,悬挂有多副后人表达心情的联语。其中一副颇为精彩: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穿过大殿,便是诸葛武侯大墓。墓走东西向,头西脚东,学者认为取“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冢堆高约六米,四周五六十米,环围起砖。墓前一小庭,内树“汉丞相诸葛武 侯之墓”碑一座。大家缓步环绕大墓一圈后,齐立碑前,双手合在胸间,向智慧先贤虔敬鞠躬致意。墓后有两株巨大古桂,传为诸葛落葬时所植,至今枝繁叶密,浓荫蔽墓,号“护墓双桂”,真可谓树木含情。陵墓周围,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院中生巨树,大多为松柏两种,矗立参天,冠盖如云,岁月久远,人传称“汉柏”“唐松”。据说古柏原有五十四株,象征诸葛亮五十四生年,现仍存二十余株,有古柏树干可凭三四人合抱,株高竟达三十余米。经鉴定,柏龄达一千七百多年,可以推知为埋葬诸葛亮时所植。诸葛武侯落葬此处,从史料看来,是其自我选择。当年,他以沔地为根基,开始了他一生最费心力的向北征伐。三度伐魏后,他将府营迁到这后来安葬他的地方。此处前横一江碧绿的汉水,背靠草木繁茂,绵延起伏之定军山,开阔而稳妥。山水形貌,应该深深吸引到常年颠沛征战的诸葛亮。可惜,数度北伐最终不能成功。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率兵北上,凭据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阵。长期操劳,心力耗尽,一代高士病逝军中。临终遗命:“因(定军)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我们去参观那天,正值风雪交加,天地萧疏。但进得院内,却并不清冷。大殿前的铜炉,插着一排排香烛,青烟缭绕。瞻仰之人,多神情肃然。正在播放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音乐,又烘托出一种惨烈而壮大的气氛。那轰轰烈烈的“一时多少豪杰”,又一一从我们胸间走过……此情此景,不由人不临墓伫立,思绪万千。揣一腔沉甸甸的情绪,踏上归途。风雪依旧,弥漫四野。谁又哼起了这首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悬想诸葛亮一生才智过人,但终未能成就大业,令人惋惜,但人们崇仰智慧人物之情,却不会被浪花轻易淘去。这一片陵墓、院落、山林可以为证。(《光明日报》2020年03月06日,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首尾都提到《三国演义》及其故事,既使文章前后照应,浑然一体,也让人能更多地了解与武侯有关的故事,感慨历史变迁。B.作者借大殿内的一副对联表达人们对武侯的怀念之心,上联写江水似乎有情而啼悲呜咽,下联写人们尊崇先贤而少有打柴伐木。C.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按定军山、大殿、武侯墓的顺序一一道来,既写出当时的所见所闻,又讲述了相关历史信息。D.从诸葛亮的临终遗命“冢足容棺”可见他一生不劳费物的性情,这不仅是其简朴生活作风的体现,还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8.作者为何要把对武侯的追忆与定军山结合在一起?请结合文章分析。(6分)9.有的同学在写作时苦于文章语言不够典雅,请你结合本文语言的特点,给大家列几条可借鉴之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汉武帝征和元年。上居建章宫,见一男子带剑入中龙华门,疑其异人,命收之。男子捐 剑走,逐之弗获。上怒,斩门候。巫蛊始起。久之,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度厄,每屋辄埋木人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讦,以为祝诅上,无道。上怒,所杀后宫延及大臣,死者数百人。上心既以为疑,尝昼寝,梦木人数千持杖欲击上,上惊寤,因是体不平。江充自以与太子及卫皇后有隙,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为使者,治巫蛊狱。充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宫,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充云:“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太子惧,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邪?”太子曰:“吾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将往之甘泉,而江充持太子甚急;太子计不知所出,遂从石德计。太子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卒。长安扰乱,言太子反。上曰:“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乃使使召太子。使者不敢进,归报云:“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上大怒。赐丞相玺书曰:“捕斩反者,自有赏罚。”太子驱凡数万众,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兵败,亡,藏匿泉鸠里。八月辛亥,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巫蛊之祸》)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B.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C.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D.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征和,是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而年号也正是汉武帝首创的。B.方士,可以指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而文中则指掌管狱讼的官职。C.幸,皇帝亲临为幸,也特指皇帝对女子宠爱,“希幸”指很少受到宠幸。D.少傅,在文中指辅导太子之官,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称“东宫三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武帝因见男子带剑进入宫中,怀疑他有所图谋,下令抓捕却未能抓获。武帝大怒,处死门候。巫蛊事件开始兴起。B.江充奉命处理巫蛊案,在皇后和太子宫殿挖地,致其无地放床。最后江充说于太子处得木人、帛书,并要奏告皇上。C.太子向少傅石德寻求摆脱困境之计,石德怕被牵连,建议太子先斩后奏,不要蹈秦扶苏覆辙,太子立刻采纳其建议。 D.巫蛊之祸牵连甚广,后妃、公主及大臣多牵连其中,而太子兵败逃亡,藏匿于泉鸠里,最终落得个被围自杀的结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讦,以为祝诅上,无道。(2)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言上疾祟在巫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和经父寄张缋二首(其二)孔平仲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但存漆室葵心①在,莫学荆山玉泪②哀。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注释】①漆室葵心:《列女传》载,漆室有少女忧念国事,倚柱而啸。葵心,指葵花向日而倾之心。②荆山玉泪:《韩非子》载,卞和献璞而被刖足,后又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交代友人虽然满腹经纶,但是通过“半通、卷蓄”可知友人并未受到重用。B.颔联运用比喻,表现友人品行的高洁,同时也传达了友人向往神仙的出世之感。C.颈联用典故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纳忠方式,“但存”“莫学”二词表明了作者的取舍。D.本诗是融说理与抒情有机统一,在喻人以理的同时,还能起到感人以情的作用。15.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感到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诗句是:“,。”(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是因为:“,。”(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通过“,”两句动作细节的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10年前,孙中山先生怀着“振兴中华”的梦踏上“医国”之路。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影响,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传播广泛的革命思想、进步热潮,发动武装起义,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100年来,中国共产党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岁月,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用心血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深刻阐述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迈进!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中国历经劫难而不亡,而新生,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勇立鸿鹄志,争做奋斗者,将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战天斗地同心同德饱经沧桑踌躇满志B.战天斗地戮力同心饱经风雨信心百倍C.能征能战同心同德饱经沧桑踌躇满志D.能征能战戮力同心饱经风雨信心百倍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影响,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传播广泛的革命思想,兴起进步热潮,发动武装起义,革命形势如火如荼。B.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传播广泛的革命思想、进步热潮,发动武装起义,革命形势如火如荼。C.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兴起进步热潮,发动武装起义,革命形势如火如荼。D.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影响,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兴起进步热潮,发动武装起义,革命形势如火如荼。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革命年代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B.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C.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在革命年代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D.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在革命年代筑起捍卫民族尊严、拯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国际法为基础,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明确提出了以上四点关于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主张。自然是生 命之母、文明之根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摆脱“守着绿色银行没钱花”的窘迫,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A防止的是“物欲泛滥”,正常的物欲并不需要否定。B现代社会的自然资源并不一定充足,文中用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文中提到“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2.B对比的是古代与现代生产力的不同。3.D题干实质是在问不能体现“对劳动果实的爱惜”的一项,D选项没有体现“爱惜”。4.C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小说系列的首部作品《长津湖》的题材。5.D是为了证明“战争文学的写作,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6.(6分)(每点1分)①浓厚的兴趣②充分的准备③作家的使命感④娴熟的写作技巧⑤正确的战争观⑥有对作品社会作用的积极认知7.A(开头是真实的三国故事,结尾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8.(6分)(每点2分,画线处为关键点,意思相近可给分) ①定军山绵延千里、云烟缭绕、古木参天,这样的景物有力地渲染了历史沧桑感,更能表达对武侯的深沉怀念。(2分)②定军山见证了武侯的才智过人,但终未能成就大业,更能让人对武侯产生敬仰与惋惜之情。(2分)③定军山是武侯为刘备夺取汉中、进行北伐的古战场,是他的埋葬之所,让人对武侯的生平有更丰富的了解。(2分)9.(6分)(每点2分,角度正确1分,分析1分)①用词:采用文言色彩的词语,选用了诸如“云烟缭绕”“弥漫”“浓荫蔽墓”“虔敬”等,格调典雅。(2分)②句式:整散结合或长短结合,如“迎面,是一座大殿,殿中端坐着诸葛亮清隽塑像:手执书卷,羽扇纶巾,仪态悠然”,句子显得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2分)③引用:多处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对联、临终遗命等,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2分)(如从修辞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1分)10.D11.B本文中的“方士”根据语境应指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12.C“太子立刻采纳其建议”不符合原文。太子开始是不赞成石德的提议的,后来因江充对其挟制,令其无法去往甘泉宫,无奈之下采纳了石德的建议。13.(1)美人们(嫔妃们)因为妒忌怨骂(或责骂),相互揭发(或告发),认为对方诅咒皇上,大逆不道。(评分细则:“恚詈”“告讦”“祝诅”“无道”四处各1分,大意1分。)(2)江充害怕武帝去世后被太子杀掉,因此实施奸计(或做奸邪之事),说皇上的病是巫蛊作祟。(补充出主语“江充”1分,“晏驾”“为……所”“为奸”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汉武帝征和元年。皇上住在建章宫,看到一个男子带着剑进入中龙华门,怀疑他是有异谋的人,下令把他抓起来。男子扔下剑就逃,追逐他却没捕获。皇上发怒,把门候杀了。巫蛊事件开始兴起。过了些时日,方士及众神巫很多在京师里聚集,大多都是以邪道来迷惑众人。女巫在皇宫里来去,教美人逃脱厄运之法,就在每个屋子里掩埋木头人并祭祀它。因为妒忌怨骂,美人们互相揭发攻击,认为对方诅咒皇上,大逆不道。皇上发怒,所杀害的后宫嫔妃和被连及的大臣,死掉的共几百人。皇上心里既已为此产生了疑惧,有一次白天睡觉,就梦见几千个木头人拿着木杖想击打自己,皇上吓醒过来,身体便不舒服。江充自以为与太子及卫氏有怨隙,看到皇上年纪大了,害怕皇帝死后被太子所杀,因此实施奸计,说皇上的病是巫蛊作祟。于是皇上叫江充当使者,处理巫蛊这个案子。江充先整治后宫里极少有机会陪侍皇帝的夫人,按顺序搜到了皇后与太子的宫室,在地上挖得纵横交错,太子和皇后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了。江充说:“在太子宫室里挖到木头人特别多,还有在帛上写的文字,所写的话大逆不道;应当奏告皇上。”太子恐惧,询问少傅石德。石德害怕当师傅的一起被杀,因而对太子说:“先前丞相父子、两位公主以及卫氏都以此获罪,如今巫师与使者挖地获得证据,不知是巫师放进去的呢,还是真的有,自己没法辩明。可以假托诏命用符节拘捕江充等人囚禁于牢狱,彻底审究他们的奸诈。而且皇上生病住在甘泉宫,皇后以及太子的官属的请示都 不答复;皇上生死不得而知,而奸臣这样横行,太子难道不考虑秦朝扶苏的事件吗?”太子说:“我是儿子,怎么能擅自诛杀大臣?不如返归谢罪,希望能够不获罪。”太子准备到甘泉宫去,可江充紧紧挟制太子;太子无计可施,于是听从了石德的计策。太子拿出武库的兵器,调发长乐宫的卫兵。长安城里骚乱,说太子造反。皇上说:“太子一定心里害怕,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有这种变故。”于是派使者征召太子。使者不敢进入长安,回来报告说:“太子造反已成定局,他想杀我,我逃回来了。”皇上大怒。赐给丞相盖有玉玺的诏书说:“捕杀反叛者,自有奖赏或惩罚。”太子驱使大约几万人,遭遇丞相军队,交战五日,死了几万人。庚寅,太子军队战败,太子逃跑,躲藏在泉鸠里。八月辛亥,官吏包围捕捉太子。太子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进内室关上门上吊。14.B(颔联的意思是鸾凤虽暂时“托巢”于“枳棘”之上,终能栖息在梧桐之巅,正如神仙,虽也有谪降,毕竟也在蓬莱三山“定籍”,用比喻表明友人不会久居困境,终将会受到重用)15.(6分)(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①对友人的推崇(或赞美)以及惋惜(1分),如首联表明张缋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却满腹学问不得施展;(1分)②对友人的鼓励(或勉励或安慰)(1分),如颔联用比喻表明友人不会久居困境,终将重新受到重用;(1分)或者如尾联通过化用,表达了祸福相依、否极泰来的人生道理:虽然暂时受挫,只要此心不渝,定有祸去福归的一天。③对友人的劝诫(或告诫)(1分),如颈联表达了希望友人心存漆室女的耿耿之心,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无须学卞和抱璞而哭。(1分)16.(6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17.B战天斗地: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概。能征能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敢于作战。语境中没有体现作战的意思,应选“战天斗地”。戮力同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强调合力奋斗。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语境中强调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应选“戮力同心”。饱经风雨: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或具有丰富的阅历。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生活经历极为丰富。前文的“经历劫难”,是经历很多磨难的意思,对应“饱经风雨”最恰当。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信心百倍:指非常有信心。根据前后语境,选用“信心百倍”比较好。18.C“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影响,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中途易辙;“传播广泛的革命思想”,语序不当;“传播广泛的革命思想、进步热潮”,搭配不当。19.B“革命年代拯救民族危亡”主谓搭配不当,排除A;根据括号处下文语句的形式“建设岁月,中国人民……”,应在“革命年代”后停顿,排除C;“捍卫民族尊严、拯救民族危亡”语序不当,应先“拯救民族危亡,再捍卫民族尊严”,排除D。20.(6分)(1)如何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以绿色转型为驱动;(3)以人民福祉为中心解析:第一空,根据“明确提出了以上四点关于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主张”以及“?”,可以推出填:如何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特征程?第二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 领”“以国际法为基础”,可以推出句式为“以……为……”;根据“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可以推出关键词“绿色转型”,结合语境可以填“以绿色转型为机遇”或“以绿色转型为驱动”。第三空同第二空理,根据“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出关键词“民生”或“人民福祉”,结合语境可以填“以人民为中心”或“以人民福祉为中心”。21.(5分)观点:这一思想,深刻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不矛盾,饱含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意思相近即可2分)现实:如浙江省通过10年的时间对破坏的环境进行广泛整治,重塑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象。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今日浙江的“金名片”,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3分)22.立意解析:第一句话认为“沉默”有时比“发声”更有力量:沉默有时是一种无声的回击。第二句话认为沉默是一种消极行为:沉默代表着逃避和怯懦,意味着麻木和冷漠。所以面对黑暗与不公,我们应敢于发声。第三句话认为“发声”和“沉默”如果得当,都是明晓事理的行为。最佳立意:辩证思考“发声”和“沉默”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在于思辨性是否深刻、论证过程是否严密、论据是否恰当丰富新颖等级划分一类:54-60(紧扣话题,思辨性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论据恰当充实新颖,有论证和被论证的逻辑思维过程,语言简洁有力)二类:48—53(紧扣话题,思辨性强,结构清晰,逻辑较严密,论据较充实,有论证和被论证的逻辑思维过程,语言简洁)三类:43-47(扣了话题,体现思辨性,结构清晰,有一定论据,有论证和被论证的逻辑思维过程)四类:36-42(只谈话题的一个方面,结构混乱,有一定论据,论证和被论证的逻辑思维过程较欠缺)五类35分以下(偏离话题,三观不正)残篇处理意见:不足200字的,10分以下;不足400字的,30分以下;不足600字的,按照每少于50字,扣1分的标准扣分。(二)其他扣分点1、无题,扣2分2、每少于50字,扣1分。3、卷面潦草酌情扣分2—5分4、错别字每3个字扣1分。(三)加分点 1、行文逻辑严密。看得出明显章法,句与句之间有逻辑连接词,段与段有过渡语2、分析说理辩证。3、论证方法多样灵活。如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事例论证、比喻论证等4、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句式灵活,有雅句或有力度的句子。5、材料丰富新颖。视野开阔,运用文史哲知识,社会见闻等,既有积淀,又有时代感。6、思想深刻,有格局。7、好的标题。8、卷面书写整洁美观,酌情加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语文11月期中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数学(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七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
“四省八校”高三上学期理数期中质量检测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2-22 13:47:14
页数:13
价格:¥3
大小:39.2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