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青岛市4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青岛市4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021.1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1.“橙矮星”属于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2.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据是这颗行星A.与地球形态相似B.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C.有自己的运行轨道D.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图1示意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据此完成3~5题。图13.若界面为地球内部圈层界面—古登堡面,则A.甲—地壳乙—地幔B.甲—地幔乙—地核C.界面横波速度加快D.乙层具有固态特征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波速变化B.地下温度的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组成的变化 5.若甲为太阳外部圈层—色球层,则发生在乙层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图2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据此完成6~7题。图26.与哺乳动物同地质时期得到大发展的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多细胞生物7.古生代中、后期A.出现最原始的生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C.氧气含量迅速上升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恐龙探海景观(图3)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海岸山型地貌独特、礁石形态奇绝。据此完成8~9题。图3M8.与恐龙探海景观成因类似的是A.沙嘴B.岬角C.刃脊D.离岸堤9.恐龙探海景观M处最可能演化为A.海蚀平台B.海蚀穴C.海蚀柱D.海蚀崖图4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垂直河道剖面,河流一侧分布有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据此完成10~12题。图4 10.推断该处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流B.自西北向东南流C.自东南向西北流D.自西南向东北流11.属于河漫滩的平坦面是A.甲B.乙C.丙D.丁12.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C.地壳下降—水位稳定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图5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3~14题。图513.属于甲类岩石的是A.花岗岩B.安山岩C.石灰岩D.大理岩14.数字③代表的地质作用是A.重熔再生B.冷却凝固C.外力作用D.变质作用图6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据此完成15~16题。图615.水库所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谷B.向斜谷C.背斜D.向斜16.该地岩层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水平挤压—断裂位移—外力作用B.断裂位移—外力作用—水平挤压C.外力作用—水平挤压—断裂位移D.断裂位移—水平挤压—外力作用图7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17~19题。图7丁丙乙甲17.甲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有①该层大气对流上升时,温度降低②大气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快③二氧化碳和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④水汽和杂质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最适合大型客机飞行的是A.甲层B.乙层C.丙层D.丁层19.关于高层大气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D.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20.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光现象消失B.短波通讯受到干扰C.全球海平面上升D.臭氧层空洞面积扩大图8示意我国某地10月某日气象塔不同高度气温统计。据此完成21~22题。图821.图示高度范围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B.随着海拔的升高日温差增大 C.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升高D.随着海拔的升高日温差减小22.影响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图9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及北京2021年10月12日与13日天气情况。据此完成23~25题。图92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③24.与12日相比,13日气温日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①减弱,④增强B.①增强,④减弱C.②减弱,③增强D.②增强,③减弱25.13日,北京空气质量变差,会导致A.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C.地面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减弱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欧亚大陆腹地。2019年3月,我国火星模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的茫崖市冷湖镇建成。火星的大气压力约是地球的1%,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0℃,最低达到-100℃,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图10示意青海省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MJ/m2)空间分布。图10 (1)描述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2)说明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比西宁多的主要原因。(6分)(3)简述我国选择在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6分)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图11示意流水地貌。图11甲(1)指出甲处地貌景观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8分)(2)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骤降,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6分)(3)简述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4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图12示意我国北方的某地新型“阳光居室”。图12(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分析其原因。(8分)青岛市4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BAAADBCCDBCAC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BDBDCBCD二、非选择题(50分)26.(18分)(1)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西部地区差异较小,东部地区差异较大;冷湖镇附近为高值区,西宁附近为低值区。(6分)(2)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6分)(3)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年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荒漠广布,多沙丘和砾石。(6分)27.(18分)(1)牛轭湖。河流流经甲处时,因地形变缓,受河岸限制少,形成河曲;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河流上下河段越来越接近,曲流呈“Ω”形;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8分)(2)冲积扇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6分)(3)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较为肥沃;地势较高,可避免遭受洪涝的威胁。(4分)28.(14分)(1)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室内(封闭的空间隔绝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6分)(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从而使大气温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8分)注:此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文字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须酌情给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1-12-13 12:00:06 页数:8
价格:¥3 大小:1.5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