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上海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边塞征戍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蓟中作[唐]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1】。岂无安边书,诸将【2】已承恩。惆怅孙吴事【3】,归来独闭门。醉里送裴子赴镇西[唐]岑参醉后未能别,醒时方送君。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注释:【1】翻:反覆,指反叛。【2】诸将:指安禄山及其部将。【3】孙吴事:指用兵之事。孙指春秋时的孙武,吴指战国时的吴起。1.出版社欲为两首诗编集,以下作品集不适合收录这两首诗的一项是(     )A.格律精粹B.盛唐印象C.边塞回响D.唐人百首2.以下对高适《蓟中作》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策马”句慷慨豪迈,表现了诗人对建功立业凯旋受赏的渴望。B.“边城”句融叙事于写景,以眼前萧条昏暗烘托出诗人沉重忧愁的心情。C.“岂无”句一句反诘,一句回答,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讥讽不平之请。D.“惆怅”句以典入诗,以景结情,与首句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诗人的挫折失意。3.有人认为“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你是否认同这一评价?请结合以上两首诗,并联系所学,说明你支持或反对的理由。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公司\n4.本诗体裁是____________;题材应该归为____________;作者李贺被称为“____________”。5.下列选项中,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大量运用了鲜明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表现了想象中的边塞风光和战争风云。B.次句通过渲染双方收兵后战场的景象,以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C.“半卷红旗”一句,写出了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应战仓促,战况危急的场面。D.从尾句的内容来看,此诗借用黄金台的典故表达“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含义。6.“燕脂”一词,现写作“____________”;在诗中形容____________。7.诗中的“临易水”既点出了____________;也表现了将士____________的情感。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请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对诗句进行鉴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小出塞曲(宋)陆游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①。金络洮州马②,珠装夏国刀。度沙风破肉,攻垒雪平壕。明日受降处,甲齐熊耳高③。【注】①龙韬:泛指兵书。②洮州马:宋时由洮州输入蕃马。③熊耳高:典出《汉书·刘盆子传》,意指敌人脱下的铠甲堆集高如熊耳山。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诗写法特点的一项是(       )A.巧用比兴B.虚实相生C.时空转换D.起承转合10.本诗描绘了一场全景式的战斗过程,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角【唐】章孝标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公司\n11.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B.咏史C.边塞D.咏物12.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B.雄奇瑰丽C.平实质朴D.深沉悲壮13.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半夜闻听角声写起,间接表现角声带来的凄厉悲凝的心理感受。B.两联通过“塞雁”绕空盘旋不下、“胡云”触草畏冻而飞、“老马”望月嘶鸣、“疲兵”泪落湿衣,由物及人,侧面渲染角声的悲凉凄切,突出广大士卒因久戍不归,闻听角声而产生的强烈的悲怨之情。C.尾联以景结情,通过在寒空中盘桓飘绕的角声,把“闻角”悲伤的情感推向高潮。D.全诗每联都紧扣“闻角”,层层渲染,弥漫着一种低徊哀伤的气氛,读之令人悲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14.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边塞诗B.古体诗C.七绝D.每首诗都有三个韵脚1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其一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B.其一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C.其五“日色昏”指天色已晚,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交代了战争的具体时间。D.其五“红旗半卷”通过明丽的色彩展现了战士强劲凌厉、奋勇挺进的画面。16.作者在表达征人情感及描写战争方面都善用曲笔,请结合两首诗的划线句具体分析。公司\n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17.以下对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     )A.赠别诗B.边塞诗C.有五个韵脚D.押平声韵1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第二句直接勉励魏大杀敌建功,保卫边疆,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C.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D.七八句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19.以下对五六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此处的景物是实写,展现眼前山隘的险峻。B.“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C.“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D.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古意(唐)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公司\n20.你认为本诗可以收录在以下哪本诗集?(     )A.《古诗精选》B.《唐七律选》C.《咏史抒环集萃》D.《古诗十九首》2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情感跌宕起伏。B.句法参差错落有致。C.虚实相生意境开阔。D.不同场景变换自然。22.小明读完本诗后产生了疑惑,认为画线部分与诗中男儿的形象并无关联,请你结合全诗为他解惑。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边词五原①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塞北行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注】①五原:古代地名,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23.依据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这两首诗最可能创作于(     )A.先秦B.秦代C.汉代D.唐代24.以下评价对两首诗歌都适用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B.深情率真C.真切质朴D.慷慨豪迈25.两诗相比,有人觉得《边词》“更为怨苦”,也有人认为不然。请阐述你的观点。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关山月南朝·梁     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26.本诗的体裁是诗27.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语言特点的一项是(       )A.苍凉悲壮B.简洁圆润C.刚劲有力D.缠绵悱恻28.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全诗。公司\n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②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③。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工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了同裳⑤。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释】: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②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③同仇:同伴,仇,匹偶,一说共同对敌。④泽:通“裸”,贴身内衣,如今之汗衫。⑤裳:下衣,此指战裙。29.从本诗内容上看,应分属于《诗经》中(       )这一类别。A.风B.雅C.颂D.赋30.孔子对《诗经》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诗经》中的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你认为《无衣》一诗体现出以上哪种社会价值?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从军行[唐]李白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注】①金微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阿尔山。于此,唐代置金傲都督府,②梅花曲:即古乐府曲《梅花落》,③铁关,今新程焉专西库尔勒附近31.下列对本诗体裁、题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乐府诗B.古体诗C.边塞诗D.咏史诗3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军行”为乐府古题,本诗的内容恰与题合。B.本诗的地名、乐曲名、刀环形状都是重要意象。C.本诗以兴起首,颈联用比,情感喷涌气势磅。公司\nD.本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俊逸豪放,境界开阔。33.联系全诗,赏析“拥”“愿”“静”三个动词的运用。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夜听捣衣①[东晋]曹毗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衿。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清风流繁节②,回飙洒微吟。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月下听砧[唐]刘长卿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③。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注】①捣衣: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②繁节:繁密的节奏。③卢龙戍:即卢龙塞,边防军事驻守之地。34.选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诗描绘的场景都与思妇怀人相关。B.两诗都从旁观者角度描摹女性心理。C.两诗都以秋夜月光的朦胧烘托气氛。D.两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35.“声声捣秋月”在语序安排上独具匠心,赏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6.两首诗都围绕“听捣衣”声展开,表达的思想情感却有差异,对此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各题。雁门胡人歌崔颢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公司\n【注】①代郡;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37.以下对诗歌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清新峻朗B.含蓄蕴藉C.雄浑激昂D.哀怨凄婉3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C.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D.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39.诗歌的尾联传递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做简要评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明)李梦阳①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②,将军弢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④,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⑤?[注]①李梦阳(1473—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弘治间进士,任户部主事,迁郎中。明代“前七子”的领袖。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诗人前线犒军,有感而发。②野马:尘埃。③弢:装箭的袋子。④飞挽: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急速运送粮草的船只。⑤郭汾阳:唐代名将郭子仪,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40.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A.征人怨B.古渡吟C.秋望D.望月4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共有五个字押韵,读上去朗朗上口,显得很有气势。B.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构成西北边境特有景象,意境开阔而略带萧瑟。C.颔联描写诗人骑着战马,快速跨过壕沟,显示一副踌躇满志、勇敢威武的形象。D.颈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对比,突出了战争来临之前的肃杀氛围。42.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深长。请联系背景,加以赏析。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公司\n闻角[唐]章孝标   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43.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B.咏史C.边塞D.咏物44.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B.雄奇瑰丽C.平实质朴D.深沉悲壮45.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请对这一写法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小星》选自《诗经·召南》嘒彼小星①,小小星儿闪着微微光,三五在东。三颗五颗大星在东方。肃肃宵征,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夙夜在公,为了管家早忙晚也忙。寔命不同。人人有命人人不一样!嘒彼小星,小小星儿闪着微微光,维参与昻②。参宿昴宿大星在东方。肃肃宵征,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抱衾与裯③,被子帐子都得自己扛。寔命不犹④。人人有命人人比我强!【注释】①嘒(huì)光芒微弱的样子。②参宿,属于猎户座,共有七颗星,其中明亮而接近的三颗称为参宿三星。上一章“三五在东”的“三”,即指参宿三星。昴(mǎo):昴宿,是一著名星团,属于金牛座,其中有较亮的星七颗。王人误以为昴宿只有五颗星。上一章“三五在东”的“五”,即指昴宿。③衾(qīn):被子。裯(chóu):帐子。④不犹:不如。46.《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_______”。公司\n47.“嘒彼小星,三五在东”是写景,与下边“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叙事的联系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是对整个夜空的泛写,闲闲道来,但景色关情。B.一、二句是夜行小官吏在自述所见,景中有事。C.“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就似为赶路的小官吏画像。D.“夙夜在公”是对“肃肃宵征”的补充说明。“夙夜”表明难得一夜如此。48.诗人由自己的苦辛到哀叹“实命不同”、“实命不犹”的原因是49.请用概括的语言,完成《小星》的内容提要。50.对《小星》一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章与第一章字句基本相同,采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赋、比、兴的手法。B.《小星》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劳者之歌。C.“抱衾与裯”与上一章的“夙夜在公”相比,不仅有实写与虚写之别,在感情的色调上更明显地流露出不满。D.全诗风格质朴,写景、叙事、抒情联翩而下,明显地表现出即兴吟唱、为情造文的民歌创作特色。E.《小星》以小见大、由远及近,由一人的苦辛引出对苦乐不均的社会现象的不平之鸣。参考答案:1.C2.A3.同意。《蓟中作》一诗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结合“岂无安边书”“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等表述,可以看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醉里送裴子赴镇西》一诗抓住朋友飞马越天山的镜头,体现出边塞特有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类型及特点的能力。岑参《醉里送装子赴镇西》是送别诗,不属于边塞诗范畴,故“边塞回响”不合适。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公司\nA.“对建功立业凯旋受赏的渴望”错。“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意为“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这两句以“沙漠”“塞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浩瀚壮阔的边塞图画;以“策马”“长驱”和“登”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从中无法得出“对建功立业凯旋受赏的渴望”的结论。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所谓“尚质主理”,即高适多关注边塞的弊病与问题所在,并做出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理性色彩;所谓“尚巧主景”,即岑参着重对边塞自然风光的奇异之景作出描绘,并从中体现作者豪迈乐观的思想感情。《蓟中作》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开始四句叙事写景,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境界阔大,人物虽尚未出场,但通过“策马”“长驱”的壮烈之举,落日黄云的苍茫之色,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这两句既是由前面的叙事写景到下文议论抒情的转折,又具体揭示前文“边城何萧条”的原因:征战不息,原来是“胡虏”的反叛造成的,同时也暗示对安禄山以“边功市宠”,引起战端。“诸将已承恩”一句回答,包含着诗人多少深沉的愤慨。这一起一伏之中,诗人的感情又由激越转向沉痛。这样自然引出末尾两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这两句各用一典,孙、吴指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吴起,此二句含蕴的情感十分深厚强烈,有言少意多之妙。本诗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全诗语言看似平淡质朴,却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符合“尚质主理”的特色。《醉里送裴子赴镇西》一诗意为“醉倒了没有办法告别,等到醒来后才来送你离开。看着你骑着马疾驰而去,似乎走上了天山的云端”。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却舍弃了送别时一些通常之景与通常之情的描写,只摄取自己久久地望着朋友飞马翻越天山的镜头加以勾勒,既描绘出一个飞马上云端的奇特景象,也表现了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构思新颖,语言通俗,诗味醇厚。符合“尚巧主景”的特色。4.    七言律诗(七律)    边塞诗(出塞诗)    诗鬼5.C6.    胭脂    边塞被血迹浸染的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战争的残酷)7.    交战地点    壮怀激烈8.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公司\n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既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文化常识的能力。李贺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写出了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应战仓促,战况危急的场面”错,“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并未表现出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应战仓促,战况危急的场面。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暗指战场血迹。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王安石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9.A公司\n10.答案示例:从军队出塞、运筹帷幄作战准备起笔,继以“洮州马”“夏国刀”写装备精良、军威强盛,再借“风破肉”“雪平壕”描写环境艰苦,从侧面写战斗激烈,最后化用“熊耳高”典故展现敌人丟盔弃甲、我方大获全胜的画面,刻画了战术高超、英勇无畏的军队群像,表达了诗人的赞美及恢复中原的渴望【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A.本诗未采用比兴手法,而是描写军队出塞的阵容和塞外风雪苦寒的环境,并以用典手法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期望。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一句,先写军队出塞的事实,再赞美军队身经百战,主帅文韬武略运筹帷幄;“金络洮州马,珠装夏国刀”分别写军队所骑马匹和所携刀具均十分精良,展现出强盛军威。这些都是战前准备。“度沙风破肉,攻垒雪平壕”写战士们穿过风沙进攻,风如刀割,攻打营垒而雪积满壕,突出塞外环境的苦寒艰难,也展现出战士们塞外战斗的艰苦激烈,是侧面描写。“明日受降处,甲齐熊耳高”则写战争结束,获得胜利,敌人丢弃的盔甲堆集高如熊耳山,用典故刻画敌人丢盔弃甲,己方获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英勇作战的军队的赞美,以及渴望北伐中原取得战争胜利的心情。11.C12.D13.A【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画角”“塞雁”“胡云”“关头”等是边塞典型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烘托了将士久戍不归,望月思乡,泪落湿衣的哀怨之情,属于边塞诗。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本诗描写了苦寒的边塞之景,抒发了士兵久戍不归,望月思乡的悲怨之情,情感深沉悲壮。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间接表现”错误。“画角怨金微”,应该是直接表现了哀怨的角声带来的悲戚的心理感受。故选A。14.B15.C16.“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间接抒情。远处传来的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诗人运用曲笔,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自己思念亲人、怀乡恋土的感情。公司\n“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侧面烘托,出征时声势凌厉、迅猛无比的后续军队正要上战场,却还未来得及与敌军交手,便已在半路获得捷报,避开正面描写战争,运用曲笔,从侧面烘托出前线战斗的迅速与战果辉煌。【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文化常识的能力。A.诗歌内容都是写边塞征战,属于边塞诗,正确。B.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而这两首字数、句数固定,均有押韵,不属于古体诗。C.两首诗均为四句,每句为七字,是七言绝句,正确。D.其一有“楼”“秋”“愁”三个韵脚;其五有“昏”“门”“浑”三个韵脚。正确。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其五‘日色昏’指天色已晚”错误,“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人抒情与描写手法的能力。其一中,“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间接抒情,久戍不归的征人正“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诗人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乡恋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使全诗更富有意蕴,使用的是间接抒情的方式。其五中,“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侧面烘托。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作者不直接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选取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17.C公司\n18.B19.D【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诗歌相关文学常识的能力。C.诗歌中的韵脚依次为“戎”“雄”“中”“功”,只有四个。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B.“第二句直接勉励魏大杀敌建功,保卫边疆”错误,第二句的“魏绛复从戎”,是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诗人变“和戎”为“从戎”,活用典故,用魏绛建立功勋来间接勉励魏大建功立业,保卫边疆。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关键诗句的能力。D.“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错误,五六两句用“横”与“接”字点明魏大所守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暗示魏大责任重大,蕴含着诗人对魏大的勉励之情。故选D。20.A21.C22.有关联。“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这句诗中写了一个年仅十五的“辽东小妇”,从她的妙龄和“惯弹琵琶能歌舞”自可想象她给人们带来了动人的‘羌笛出塞声”。辽东的少妇用边塞乐器吹出边塞之乐,笛声哀怨、悲凉,自然勾起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李诗是借女子弹奏的音乐,从侧面来表达战土强烈的思乡之情。【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体裁特征的能力。此诗题为“古意”,表明是一首拟古诗。本诗不是律诗和咏史诗,排除BC;《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本诗不是五言古诗,作者为唐人,排除D。故选A。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以及特点的能力。C.“虚实相生”错误。本诗并没有使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用环境的渲染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故选C。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画线部分与诗中男儿的形象有关联。“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意思是: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她弹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乐曲,感动得全军将士泪下如雨。公司\n“今为羌笛出塞声”这一句,少妇吹出了笛声,“羌笛”是边疆上的乐器,“出塞”又是边疆上的乐调,与上文的“幽燕”、“辽东”贯串在一起。这笛声是那样的哀怨、悲凉,勾起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听了这一曲,不由“使我三军泪如雨”了。这里,诗人实际上要写这一个少年男儿的落泪,可是这样一个硬汉,哪有一听少妇羌笛就会激动的道理?所以诗人不从正面写这个男儿的落泪,而写三军将士落泪,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这样尽人都受感动的情况下,这一男儿自不在例外。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23.D24.C25.答案示例:我觉得相比而言,《塞北行》更为怨苦。《塞北行》说终年不见草生,虽然第三句退了一步,说或许有春来到,但第四句又更进一层,说即使有春来到也无从知晓,所以,全诗只见“苦”和“怨”。而《边词》中的春色只是较迟而已,垂杨也只是在“二月”“未挂丝”而已,到如今更是已经冰河解冻,春日来临,再联想到长安已经花落,虽然气候不齐,但毕竟已是春满大地,相较《塞北行》,语意是平和的。【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从诗歌内容来看,第二首诗中有“正是长安花落时”,其中“长安”是唐代都城,由此推测两首诗最可能创作于唐代;从诗歌形式来看,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而近体诗是在唐朝才出现的,据此推测两首诗最可能创作于唐代。故选D。2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风格的能力。《边词》将边塞风物荒凉的景象与长安城暮春景色进行对比,表达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亦含对边塞风物的欣赏。全诗言辞淳朴,行文从容,风采天然。“未挂丝”语言自然质朴写出五原春色迟来;三四两句,在“河畔冰开日”与“长安花落时”的工整对仗之前,分别用“即今”、“便是”这样轻松流易的词语勾连呼应,构成了一种顾盼自如的风神格调,自然流畅,又朴实无华。《塞北行》用诗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一场沙尘暴。首句“眼见风来沙旋移”,高屋建瓴,气势逼人,仅一个“旋”字,足见风沙来势之猛烈。“风来沙旋移”用白描手法写出白塞风吹沙移的独特景象,十分真切。“莫言”“纵有”用以退为进的笔法,表现塞北终年无春的特征,质朴自然。由此可见,两诗的共同特点都是“真切质朴”。故选C。2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比较两首诗哪一首“更为怨苦”,可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加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公司\n比如认为《塞北行》更为怨苦。首句“眼见风来沙旋移”,仅一个“旋”字,足见风沙来势之猛烈。这样的地方如何能生长草木?因此诗人才会有“经年不省草生时”的联想,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接下两句,诗意为之一转,“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这两句用以退为进的笔法,表现塞北终年无春的特征。说即使有春来到也无从知晓,所以,全诗只见“苦”和“怨”。而《边词》毕竟有了春天的迹象,“河畔冰开”意味着春天已经到来,尽管与帝都长安相比差了一个节气,但春天毕竟还是来了。因此这首诗不如《边塞行》“怨苦”。当然,如认为《边词》更“怨苦”,则可以从“二月垂杨未挂丝”和“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的比较中分析。诗人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怨苦”不仅仅是对春天来迟的怨苦,更包含征人对家乡思念怨苦,因而比《塞北行》更多一层“怨苦”之意。26.古体27.B28.虚实结合。诗歌前两联,作者通过“忆”表达了思念家乡之情,是实写;思妇夜间未眠当窗远眺丈夫是虚写,或者想象;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衬托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表达对战争的谴责。【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从作者来看,这是南朝的作品,应该是古体诗;从诗歌句数和押韵对仗情况看,此诗虽然是八句,双数句也押韵,但对仗并不工整,除五、六句外其他几句并不对仗,不符合律诗的特点。因此本诗是古体诗。2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诗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平时的功底。故选B。2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公司\n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诗歌前两句写“客子”也就是出征的人,在十五的圆月照耀下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一个“忆”字引出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上,出征的人儿思念遥远的故乡,这是实写。三、四句写“思妇”,她在这夜晚同样无法入眠,登上高楼倚窗眺望,想必也在思念远方的征人吧。这是虚写,是征人的想象。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衬托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29.A30.《无衣》一诗体现出“兴”的社会价值,即激励民众士气,共同抵御外辱。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全诗风格矫健爽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抒写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风、雅、颂是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有160篇十五国风,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赋,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内容范畴。本诗是一首战歌,抒写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本诗选自《诗经·秦风》,从内容看属于“风”。故选A。30.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评价诗歌主题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即是诗的功用,也是作诗之法。兴,可以激发意气,吟咏情怀,俾使精神有所寄托,神采有所飞扬;公司\n观,可以观察精微,妙的事理,俾使慧目不迷,心胸无碍;群,可以引朋邀友,酬答唱和,俾使辅仁守义,去忧近乐;怨,可以消除块垒,排遣忧思,俾使涵养性情,返璞归真。本诗是一首战歌。全诗充满了激昂慷慨、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同仇敌忾、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由此可知,本诗符合“兴”的功能,抒发了爱国主义激情,激发了民众团结友爱,协同作战的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精神。31.C32.C33.“拥”呼应“鸣”,用比拟、夸张的手法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直抒胸臆,表达从军的崇高理想是杀敌卫国、边疆安宁,这使全诗格调高迈主题高尚。“静”的使动用法增加了力度、程度,把“愿”具体化,凸显靖边之志的豪迈自信。【分析】3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根据地点“玉门道”“金微山”可知在边塞;根据人物行为“从军”“逐虏”“刀开”“鼓声”“兵气”“愿斩单于首”“长驱”可知是在边塞从军杀敌。故选C。3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以兴起首”错,“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本诗开篇就直接写了人物的行为,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故选C。3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这两句都是写士兵们作战的场景,一鼓作气,怀抱激情。这两句中的“拥”和“鸣”是呼应的,先鼓足了士气,才能充满英勇豪气。运用了比拟、夸张的手法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斩单于首”是说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通过一个“愿”直接表明想法,想要取下单于的首级,希望能够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直抒胸臆,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使全诗格调高迈主题高尚。“长驱静铁关”一句中,“静”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宁静”,直驱入铁关是为了使边境安宁,是“愿斩单于首”的进一步说明,增加了力度、程度,把愿望具体化。表现出边疆战士的豪迈自选和爱国热情。公司\n【点睛】译文: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34.C35.正常语序是在秋月下捣衣之声连绵不绝,诗中把“声声”提前,强调声音的冲破夜空的震撼力,而“捣秋月”又产生视觉的错位,把捣衣时对戍守边关亲人的思念引向了无边的夜空,增强画面感。36.答案示例:两首诗都围绕听捣衣声展开,但不同的是曹毗在想象佳人,体会佳人内心孤寂愁苦心绪之外,最终落脚在“二物感余怀”,转向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刘长卿将重点放在捣衣砧声的渲染上,家家户户的捣衣声,声震天外,让人为之动容,末句捣衣辛勤与寄衣愁思相结合,将生活片段加以浓缩,落脚于“征戍”的主题,扩展“捣衣”的内涵。【分析】3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以秋夜月光的朦胧烘托气氛”错误。根据诗文“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可知,第一首诗是冬夜,不是秋夜,也不是朦胧而是皎洁。故选C。3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声声捣秋月”中,“秋月”是方位地点,理解为“在秋月下”,作为句子的状语,应该放在句首或谓语前。此处却把“声声”放在最前,强调了捣衣声的响亮与其中蕴含的思念之情的深刻,有一种震撼力。其次,“捣秋月”又营造出一种错觉,明明是在月光下捣衣,诗人却写成“捣秋月”,捣衣是思念,秋月也是思念,两相交织,更突出思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又描写出秋月笼罩的夜空之景,显得高远空阔,思念绵绵不尽。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夜听捣衣》中,诗人主要描写了“佳人”的行动,“佳人理衣衿”“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写佳人捣衣的举动,“悼彼幽滞心”,写感受佳人内心的孤寂愁苦;“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一句,则从佳人捣衣的声音来联想到自己的境遇,说自己因此而有所感怀,不止是声音,更是心境、遭遇。《月下听砧》中,根据“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可见,作者描写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思念出征之人的家家户户捣衣声,从而让人感受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离别伤感之情,让人为之动容。“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写出捣衣辛勤,还未寄给征人,思妇心中愁苦不堪,流露出对于“征戍”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其主题在于“征戍”,而不仅仅限于捣衣之声。37.A38.D公司\n39.(1)表达了对饱受战争之苦的边地百姓的关切和同情。(2)表达了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3)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等内容,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4)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表达了不能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的民族观,提升了全诗的格调。【分析】3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风格特点的能力。这首边塞诗生动形象描写了和平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的安乐生活,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凝重的反战主题。全诗格律严整,诗境雄浑壮阔,笔力跌宕生姿,体现了清新峻朗的风格。故选A。3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D.“时时醉向酒家眠”一句并非想象之境,而是真是的写照,尾联描写胡人百姓听说辽边并没有发生战事,所以,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这体现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及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故选D。3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意思是胡人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结合诗句中的“无斗战”“醉向酒家眠”等分析可知,尾联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关切和同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另外,诗中强调的是“胡人”听到辽西并没有战事的表现,这就表明胡人与汉人一样,同样都是厌恶战争,体现了诗人对胡人的关注,表达了不能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的民族观。40.C41.C42.诗人前线犒军,曾听人说起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而看到眼前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想到边境鞑靼屡扰,常有战事,不由感叹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像郭子仪那样的人物。“闻道”一词表达诗人对统兵的将军中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的期盼,而“只今”一词和一个问号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英雄不再的痛苦,进而表现出对战争前途的担忧。【解析】40.本题考查分析和判断诗题的能力。根据诗的内容和意象来判断诗歌的题目。公司\nA.颔联,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奇快若风,如追尘埃。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搭箭,满引待发。其英雄霸气,跃然纸上。该诗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了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并没有抒发征人戍边的哀怨之情,所以,“征人怨”这个题目不合适。B.诗中“黄尘古渡迷飞挽”中的“古渡”指古老的渡口,颈联描写黄河渡口的景象,但是诗人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了战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所以“古渡吟”这个题目不恰当。C.首联“黄河水绕汉宫墙”点明了环境,“河上秋风雁几行”点明了时令是秋天。首联写黄河之水,奔腾东去;秋风瑟瑟,大雁南飞。“望”中所见,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且用“秋望”做标题,结构上又做到首联点题,故选“秋望”为题好。D.“白月横空冷战场”描写冷月当空的阒无人声的古战场上凄清的景象。“望月”这个题目有思乡怀人的意思,可是诗中的“冷月”渲染凄清之境,抒发诗人心上的寒意。所以,用“望月”这个题目不合适。故选C。4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颔联写备战中的士卒与将军。“客子”指远离家乡戍守边地的士卒,并不是指“诗人”。故选C。4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尾联,“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的意思是听说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只是如今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闻道”一词表达诗人对统兵的将军中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的期盼,而“只今”一词和一个问号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英雄不再的痛苦,进而表现出对战争前途的担忧。该诗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从中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表现了对国事的深深忧虑。诗人前线犒军,曾听人说起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而看到眼前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边境鞑靼屡扰,常有战事。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被封为汾阳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深知,战斗的成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忧虑和担心。从全诗看,我们不仅看到了明代边地动乱的影子,而且还具体感受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43.C44.D45.答案示例:首联从半夜闻听角声写起,直接表现角声带来的凄厉悲凝的心理感受;中间两联通过“塞雁”绕空盘旋不下、“胡云”触草畏冻而飞、“老马”望月嘶鸣、“疲兵”泪落湿衣,由物及人,侧面渲染角声的悲凉凄切,突出广大士卒因久戍不归,闻听角声而产生的强烈的悲怨之情;尾联以景结情,通过在寒空中盘桓飘绕的角声,把“闻角”悲伤的情感推向高潮;全诗每联都紧扣“闻角”,层层渲染,弥漫着一种低徊哀伤的气氛,读之令人悲怆。公司\n【解析】43.本题考查诗歌题材的能力。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诗,多以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劳动生活为题材。怀古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化,或讽刺当政者荒淫奢侈,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思乡(羁旅)怀远诗多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边塞诗,多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C项,边塞诗,本诗以“画角”“塞雁”“胡云”等边塞典型意象营造了塞外凄冷的意境,烘托了士兵久戍不归,望月思乡,泪落湿衣的悲怨之情,抒发的思想感情正符合此题材。故选C。44.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平时应多熟悉古诗词常见的语言风格特色,如: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慷慨悲壮、清新自然、婉约细腻、刚劲凝练、典雅隽永等。首先仔细品读诗句,结合内容,从字里行间体会语言特色。此诗描写的是塞外苦寒之地,抒发的是士兵久戍不归,望月思乡,泪落湿衣的悲怨之情。A项,“慷慨激昂”多形容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的诗歌风格,此诗抒发的感情悲怨低沉,不符合激昂的风格。B项,“雄奇瑰丽”多形容风景雄伟壮观异常美丽,和本诗凄冷的景物特点不匹配。C项,“平实质朴”多形容贴近生活,平易近人的诗歌风格,与边塞诗的风格不符。故选D。4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具体考查“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词,或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主旨的词句。答此类题,先理解“诗眼”的含义,再逐联分析诗歌是如何围绕该“诗眼”展开,或每联是如何体现“诗眼”的,最后结合全诗,分析“诗眼”与主旨的关系。“闻角”在诗中意为:听画角吹出的声音,分析时要扣住“闻角”,既要写出角声本身的特点,还要写如何围绕角声层层展开的。从首联开始,以哀厉的角声烘托凄厉悲凝的心理感受,进而渲染出边塞凄苦悲凉的意境,突出疲兵久戍不归,闻听角声而产生的悲怨之情,最终以景为结,通过角声的余韵,将由“闻角”引发的悲伤情感推向高潮。逐联分析完毕后还要结合全诗进行总结:每联都紧扣“闻角”,层层渲染,将哀怨悲凄的感情推向高潮。46.六义47.D48.诗人从自己的苦辛联想到朝廷上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自然要哀叹自己的命运。49.主人公是一位小官吏,他奉命出差,日夜兼程,行旅的辛苦使他哀叹起命运来。50.A公司\n【解析】46.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此类知识的积累。学会熟练运用,提高答题效率,争取不失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47.本题考查对写景叙事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熟练掌握手法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文本,读懂文本内容,然后结合所给选项一一比对,得出正确选项。D项,“‘夙夜’表明难得一夜如此”错。夙夜是早晚的意思。“夙夜在公”指的是从早到晚都为公,从早到晚都在忙。故选D。48.本题考查对文本重要语句的分析鉴赏能力。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到答题区间,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斟酌,具体分析,最后整合成答案。诗人在文本中由自己的苦辛到哀叹“寔命不同”、“实命不犹”,他认为人人有命但人人不一样,人人有命但人人比我强,诗人是由自己的苦辛联想到那些朝廷上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自然要哀叹自己的命运,事实上也表达了对当时现状的不满。。49.本题考查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考着眼点应为整个文本,考生需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整合答案。通过“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小官吏,他奉命出差,日夜兼程,行旅的辛苦使他有了感叹:“寔命不同”“寔命不犹”,主人公在哀叹命运的不公。50.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以及对表现手法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文本,然后结合所学表现手法对文本进行分析,最后对照选项一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A项,“采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赋、比、兴的手法”错。文章开头景物描写是主人公早起赶路的景物描写,并非“比兴手法”,全诗写景、叙事、抒情一气呵成,明显地表现出即兴吟唱、为情造文的民歌创作特色。故选A。【点睛】内容提要:又称“内容大要”、“内容简介”等。简单扼要介绍图书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本书或文章主要内容的文字性说明,便于读者了解选购以及查找。做“内容提要”题注意事项:一、抓住文章内容实质,概括准确。二、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切忌吹嘘。三、文字精炼,简洁明了。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11 08:21:02 页数:24
价格:¥5 大小:65.4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