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泰安五调]北宋时期,各路均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赋转运到中央。但江淮荆浙发运使不是一个普遍设置的官职,而是一个特别的职务,只管发运淮南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西浙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等六路的粮食到首都地区。对此合理的解答是,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得到普遍开发B.长途贩运贸易高度发达C.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2.[2022·山东青岛期末]宋代高度重视食药安全工作,除了严厉打击毒假食品、药品外,还成立行会,食药品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出了问题,会长还要承担后果。这些政策(  )A.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B.限制了食药品的规模C.完善了市场监管立法D.规范了商品交易秩序3.[2022·山东济宁月考]在西夏崇宗、仁宗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经典,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进行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夏(  )A.儒家文化与党项文化交融B.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C.儒家文化深入社会生活D.文化政策由封闭走向开放第11页共11页\n4.[2022·湖南郴州质检]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占城稻”从越南引进,推广到江淮一带;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之前扩大。这说明(  )A.北宋统一促进农作物品种交流B.北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优良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D.对外开放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5.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6.宋代民间体育花样繁多,市井平民对蹴鞠和相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满足蹴鞠比赛和表演的需要,人们结成蹴鞠社,称为“齐云社”“圆社”等,还建有相扑社团,叫作“角抵社”,设有全国性的相扑比赛,还常常举办商业性的相扑表演。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育项目观赏性较强C.市民队伍的壮大D.少数民族习俗的传入7.[2022·山东德州期末]成书于元朝的《宋史》认为: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直到北宋,儒家的“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这一说法(  )A.真实反映了儒学发展历程B.高度评价了宋朝儒学复兴C.阐明了宋代儒学的基本内涵D.推动了儒学在宋代的传播第11页共11页\n8.[2022·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考试]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9.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材料表明辽朝(  )A.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B.认识到仁政思想的重要性C.注重对农耕经济的保护D.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10.[2022·山东泰安期中]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11.[2022·浙江省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期中考试]北宋《宣和画谱》称:李公麟画人物“能分别状貌,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比如他绘制的《孝经图》中的侍女,通常是垂首而立或低眉端坐,形象拘谨;宽衣长袖,仅从发饰上才可看出女性的性征特点。李公麟这种绘画方式旨在(  )A.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B.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第11页共11页\nC.呼吁尊重并体恤女性D.开创文人画新的绘画技巧12.[2022·山西省临汾市期中考试]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13.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据此可知,朱熹意在说明(  )A.体悟天理须得躬身实践B.读书必须讲求循序渐进C.儒学道统发展影响深远D.理学以道德教育为目的14.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一直处于“不著不察”之列,且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宋朝的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孟子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开展古文运动的需要B.政府文化政策的调整C.迎合政治统治的诉求D.人才选拔机制的完善15.[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日渐兴盛起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B.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第11页共11页\nC.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D.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6.[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史料实证素养要求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A.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C.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二、非选择题(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17.[2022·山东金太阳联盟联考](15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风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仕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成了元杂剧在短时间走向繁荣。……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摘编自谢士霞、王晓燕《元代元曲兴起的原因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的总体特征及成因。(8分)第11页共11页\n(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曲兴起的原因和影响。(7分)18.[2022·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第11页共11页\n婚姻现象出处(唐)文宗欲以真源、临真二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宋]欧旧修、宋祁等《新唐书》巻一百七十二而今之世俗每不能然。将娶妇,惟问资装之厚薄,而不问其女之贤否;将嫁女,惟问聘财之多少,而不问其婿之何如。[宋]应俊《琴堂谕俗编》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省试)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宋]朱彧《萍洲可谈》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到宋朝婚姻观念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参考答案1.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设置特别职务江淮荆渐发运使,只管发运东南六路的粮食到首都地区,说明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上升,反映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进程及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故D项正确;南方地区得到“普遍”开发说法夸张,江淮荆浙发运使针对的只是东南六路而非全部南方地区,第11页共11页\nA项排除;材料内容是国家政府的公务,而不是民间商业贸易,排除B项;北宋时期政治中心仍在黄河流域,排除C项。答案:D2.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严厉打击毒假食品、药品和成立行会对食药品质量把关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措施有利于防止劣质有害商品进入市场,起到规范商品交易秩序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解决”说法绝对,排除;这些措施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有利于食药品行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排除C项。答案:D3.解析: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重视儒学教育,并重用儒士,说明其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B项正确;儒家文化和党项文化的交融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仅仅涉及政府对儒家文化的重视,无法得出当时儒家文化深入社会生活,排除C项;通过题干无法得出西夏文化政策的转变,排除D项。答案:B4.解析:宋初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推广种植,是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商业的态度,排除B项;“占城稻”是优良品种,但无法推知粟、麦、黍、豆、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作物的推广是否选取优良品种,排除C项;仅由材料无法得出D项结论,故排除。答案:A5.解析:材料信息是,宋代官府强调重农抑商,而苏辙则强调舍农工商贾而为士、郑至道则强调士农工商皆本业。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社会阶层流动较为增强,故C项正确;这一情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的国策,故B项错误;“四民社会地位相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C6.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民间体育活动繁盛的局面。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因此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据此,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材料现象的根源,故选A项;体育项目观赏性较强是材料现象,而非根本原因,故排除B项;市民阶层的壮大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习俗传入的信息,故排除D项。答案:A7.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史》认为是宋朝的儒者重新恢复了儒家的第11页共11页\n精髓“道”,由此可知这一说法高度评价了宋朝儒学复兴,故B项正确;《宋史》中这种说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儒学发展历程,如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并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这一说法只是认为宋朝将“道”重新发扬,并没有阐明宋代儒学的基本内涵,C项错误;元朝编写的《宋史》不可能推动儒学在宋朝的传播,D项错误。答案:B8.解析:根据材料“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旧的婚俗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不再关心祖先名望,而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故选B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对传统观念有影响,但并没有瓦解传统的伦理,排除A项;材料只是强调婚姻择偶看重经济条件,但无法体现“首选条件”,排除C项;材料只是体现婚姻择偶观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府对商人态度的变化,排除D项。答案:B9.解析:辽太宗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且“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体现的是对农耕经济的保护,故选C项;保护农耕经济并不等于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辽朝对农耕经济的保护,无法推知其对仁政思想的重视程度,排除B项;南北面官制度下契丹人仍保持自己的游牧传统,排除D项。答案:C10.解析:根据“为人处世的天理”“扬善惩恶”“规范族人言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开始把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与理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体现出了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映家族势力控制地方权力,排除B项;材料无关新兴市民阶层,排除C项;材料是理学强化宗族观念的体现,排除D项。答案:A11.解析:据材料“画尊卑贵贱”“比如他绘制的《孝经图》中的侍女,通常是垂首而立或低眉端坐,形象拘谨”可知,李公麟的人物画注重上下尊卑,体现了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故选B项;绘画对生活场景是艺术地再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仍是传统儒家尊卑等级观念,女性地位低下,排除C项;材料强调李公麟的人物画注重尊卑贵贱,不涉及开创文人画新的绘画技巧,排除D项。答案:B12.解析:第11页共11页\n张载的话“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选A项;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排除B项;二程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排除C项;二程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格物致知,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朱熹主张通过阅读大量的儒家典籍来明白天理,是对格物致知思想的表述,A项正确;B项属于材料的表象,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理学维护的封建统治,并非是道德教育,D项排除。答案:A14.解析:根据材料宋朝孟子的地位提升,结合所学是因为宋明理学抬升了孟子的地位,宋明理学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孟子地位的提升与古文运动无关,故A项排除;孟子地位的提升是因为思孟学派变得重要,与文化政策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人才选拔机制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5.解析:宋金边境的榷场中北方书画文物的南流寄托了宋人对故国的思念,故选B项;南宋回流的文物是北宋人的字画等,不能体现“多元化”,排除A项;文中反映的是北方书画的南流,不能体现南方书画创作手法很高,排除C项;书画的南流不能反映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排除D项。答案:B16.解析: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文献中记载“火炮”,说明当时火药应用于战争,故选D项;指南针对西方的影响是历史解释,排除A项;四大发明也是历史解释,排除B项;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属于历史事实,排除C项。答案:D17.解析:(1)第一小问总体特征,据材料一“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可知,呈现出浓厚的忧患意识。第二小问成因,据所学宋朝历史的知识可知,宋代长期积贫积弱;据材料“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可知,宋代始终面临少数民族对立政权的威胁;据材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可知,宋朝相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和求和的地位。(第11页共11页\n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可知,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需求的增强;据材料二“因科举废行而入仕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可知,知识分子阶层加入创作队伍;据材料二“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促进元曲的形成”可知,民族文化交流和交融;据材料二“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可知,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可知,创新了传统文学形式;据材料二“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可知,元曲的兴起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需求,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据材料二“……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可知,元曲是戏剧自身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古代戏剧艺术的发展。答案:(1)总体特征:呈现出浓厚的忧患意识。(2分)成因:宋代长期积贫积弱;宋代始终面临少数民族对立政权的威胁;宋朝相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和求和的地位。(6分)(2)原因: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需求的增强;知识分子阶层加入创作队伍;民族文化和交流与融合;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4分)影响:创新了传统文学形式;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推动了古代戏剧艺术的发展。(3分)18.解析: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可知,注重门第到门第观念淡化;据材料“将嫁女,惟问聘财之多少”及“择过省(省试)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可知,宋代注重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第二小问原因,首先表明,唐宋婚姻观念的变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反映。结合所学,唐代上承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兴盛,到了唐代士族阶层衰落,但影响力仍然较大,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依然流行。结合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可知宋代之所以重视当下的经济状况,是因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财富观念加强,促使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经济地位为重。另外,宋朝重文,士人社会身份和地位高,科举制度更为完善,从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使得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因此,人们的择偶标准,也以当下政治、经济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答案:变化:注重门第到门第观念淡化,注重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或答重视科举士子与财富)。(5分)原因:唐宋婚姻观念的变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反映。唐代士族阶层衰落,但影响力仍然较大,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依然流行。(2分)宋朝时,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促进了婚姻观念对门第的淡化。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财富观念加强,促使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经济地位为重。宋朝重文,士人社会身份和地位高,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也促使婚姻观念发生了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才能的转变。(6分)第11页共1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10 20:04:02 页数:11
价格:¥5 大小:47.44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