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烟台二中开学考试]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2.[2022·山东德州夏津一中期末]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D.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3.[2022·山东泰安期末]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之后,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B.君主专制呈现明显弱化趋势C.唐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加强第11页共11页\n4.[2022·山东德州夏津一中期末]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为:“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反映出辽和西夏( )A.军事实力远超前代B.统治方式更加成熟C.文明程度高于中原D.对外政策趋于防守5.[2022·山东临沂期末]辽朝南、北面官制度和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A.借鉴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B.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灵活性D.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6.[2022·山东滨州期末]《中国政治制度史》载:“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表明元代行省(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政治基础C.权力扩大但仍然受中央节制D.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7.[2022·浙北名校联盟月考]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①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②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茸修先圣庙”③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④枢密院长官需用文人担任A.注重“以文治国”B.中央集权加强C.冗官现象严重D.理学影响深远8.[2022·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考试]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第11页共11页\n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9.[2022·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 )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C.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D.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10.[2022·山西省怀仁市期中考试]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11.[2022·山东金太阳联盟联考]辽国真正的宰辅机关是北、南枢密院。有了北枢密院,皇帝得以把一切政令贯彻到二府以至各部族;南枢密院其下还有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及各职能部门。虽然枢密院有两个,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集于皇帝一身。这表明辽国( )A.北枢密院的权力高于南枢密院B.皇权受到了很大限制第11页共11页\nC.枢密院的设置体现了皇帝意志D.照搬宋朝的政治体制12.[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辽太宗制定了南北面官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使得“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据此可知,该制度( )A.缓和了民族矛盾B.导致民族关系的对立C.不利于国家统一D.导致了民族分化现象13.[2022·安徽省合肥市期末]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机构”★“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汉代的刺史制D.元朝的行省制14.[2022·安徽省铜陵市期末考试]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域边界划定最重要的两原则。秦朝时仍以山川形便为主,犬牙交错出入现象不过一二县,到宋代已出入三四州,到元朝时,山川行便已被犬牙交错完全打破。据此可知(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地方割据得以根绝D.边疆治理呈制度化15.[2022·山西省临汾市期中考试]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第11页共11页\n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地方保有较大权力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16.元朝时期,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兼领吐蕃之地。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分为三道,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朝廷这一做法( )A.旨在建立政教合一国家B.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C.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二、非选择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17.[2022·山东菏泽市期末](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宋代的“祖宗之法”,不是由固定条款构成的成文法典,而是一组动态累积汇聚而成的综合体:其中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应该循守的治事态度;既包括贯彻制衡精神的政策措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其原则,其实质,正如宋太宗即位诏书所说,可以概括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或许可以说,宋代立国的基本精神,正是“防弊之政”。其设范立制的立足点,在于防止前车之鉴的复现。——摘自邓小南《宋代“祖宗之法”治国得失考》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宋代的祖宗之法”,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全面。)第11页共11页\n18.(12分)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划界原则,大致出于两类,即“随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划界原则特征举例“随山川依凭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使行第11页共11页\n形便”政区与自然区保持一致的划界方式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如关中平原,东有崤函,西有陇坂,南有秦岭,北有高原,被称为四塞之地。又如益州,北有秦岭,东有巫山,内有沃野千里的盆地,具备长期割据的条件“犬牙交错”将山川之险融入区域之内,形成政区之间互相牵制的地理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消融割据者拥险自守的屏障使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如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中书省直辖地区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地理区域——据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上述两种划界方式各有怎样的优缺点。参考答案1.解析:由材料中“无通判处则可矣”,可见通判对地方官节制很大。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各州设置通判,使其与知州互相制约,钱昆希望到没有通判的州任职从侧面说明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具体揭示通判的职权,排除B项;材料重在强调“无通判处”。无法体现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排除C项。答案:D2.解析:根据材料“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可知,宋代官员中布衣入仕者比重较大,说明宋代科举制促进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官员中布衣入仕者比重较大,没有涉及文化重心的转移,也不能够导致文化重心的南移,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宋代官员中布衣入仕者比重较大,未体现官僚机构的膨胀,C项错误;科举制是选官的唯一途径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答案:A3.解析:三省分权,容易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提高行政效率,进行合署办公,有的省甚至被废除,这些做法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君主专制权力并没有呈现弱化趋势,而是呈现加强趋势,B项排除;中央集权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涉及的是中枢机构的演变,排除C项;唐宋时期相权被削弱,排除D项。答案:A第11页共11页\n4.解析:根据材料“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反映出辽和西夏统治方式更加成熟,B项正确;宋神宗的话反映出这一时期辽和西夏民族政权兼顾游牧、农耕,没有强调辽、西夏的军事实力,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和西夏是少数民族政权,其文明程度不如中原地区,因此“文明程度高于中原”的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辽和西夏统治方式更加成熟,没有体现其对外政策情况,无法得出其对外政策趋于防守的结论,D项错误。答案:B5.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辽朝的官职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体现了各民族因俗而治;金朝在基本沿袭唐宋制度的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即“猛安谋克”,也体现了各民族因俗而治。故C项正确。答案:C6.解析:元世祖时行省掌握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行省又拥有了统领本省军队权,这说明元朝行省权力较大,但从材料中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故C项正确。秦朝推广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元代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并非只针对边疆地区,排除D项。答案:C7.解析:宋太祖吸取五代的教训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重文抑武,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只有中央政府的任用原则的变化,排除B项;宋代中期以后“三冗”问题严重,排除C项;此时为宋初,理学尚未形成,排除D项。答案:A8.解析:根据材料“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在地方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故选A项;北宋三司专掌财政,控制财政大权,排除B项;北宋的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中书门下是中央权力机构,受枢密院和三司的牵制,排除D项。答案:A第11页共11页\n9.解析:“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这样的设置是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但是结果却会降低其行政效率,故选D项;题干所述是解决藩镇割据体制下地方权力过大问题,而不是对其适度优化,排除A项;上述设置不会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始终没有消除过,排除B项;题干所述路一级机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却降低了行政效率,所以不能说是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由图表可以分析得知,从960年到1141年近200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北宋、西夏、金、南宋等政权,各政权并立并且更迭频繁,故选D项;由表格中“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宋夏达成和议”等信息可知各民族政权也有和平状态,排除A项;北宋存在于960~1127年,排除B项;辽灭于1125年,南宋建立于1127年,两个政权并未并存,排除C项。答案:D11.解析:据材料“有了北枢密院,皇帝得以把一切政令贯彻到二府以至各部族……虽然枢密院有两个,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集于皇帝一身”可知,辽国枢密院的设置体现了皇帝意志,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C项;材料只提及两个枢密院的职责,并未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因此无法看出谁的权力更高,排除A项;据材料“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集于皇帝一身”可知,皇权并没有受到限制,排除B项;宋朝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辽国与之并不相同,因此并非照搬,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该制度使北方汉人“忘南顾之心”体现缓和民族矛盾的作用,故选A项;该制度因俗而治,不会导致民族关系的对立,排除B项;因俗而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排除C项;该制度适应了民族间经济文化水平的巨大差距,有利于民族的稳定,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结合所学,元代行省是宰相机构中书省派出管理地方的行政机构,权力集中在中央,且行省设立的初衷是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故选D项;结合所学,西周的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有较大的自主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郡县制下,郡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并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且并不是为了军事控制,排除B项;刺史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不涉及地方行政和军事,排除C项。答案:D第11页共11页\n14.解析:根据材料“秦朝时仍以山川形便为主,犬牙交错出入现象不过一二县,到宋代已出入三四州,到元朝时,山川行便已被犬牙交错完全打破”可知,区域边界划定逐渐过渡到以犬牙交错为主。结合所学,犬牙交错的区域边界划定有利于打破地方利用自然地理之险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表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属于中央集权的强化而非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B项;犬牙交错的区域边界划定有利于打破地方割据,但选项表述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行政区域边界划定原则的变化,并未涉及边疆治理问题,排除D项。答案:A15.解析:据材料中行省“是中央侵入了地方”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选A项;元朝的行省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意在强调行省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没有涉及地方积极性问题,排除C项;行省制度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A16.解析:元朝时期,宣政院属于中央机构,宣政院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道,其官员任免权在中央,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照本地习俗自相传袭,朝廷这一做法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民族矛盾是否得到缓和,故C项错误。答案:D17.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不是由固定条款构成的成文法典,而是一组动态累积汇聚而成的综合体”、“其设范立制的立足点,在于防止前车之鉴的复现”可提炼出关于复杂的综合体或者“防弊之政”的目的等类似观点,关于阐释可从宋朝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表现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答案:观点1:宋代的“祖宗之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2分)阐述:宋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原则是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集权范围针对中央,也针对地方;措施涉及军事、政治、财政;从形成过程看是各项政策、措施不断累积。(10分)观点2:宋代“祖宗之法”的目的是“防弊之政”。(2分)阐述: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目的是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措施上收精兵是为了解决地方兵力强盛威胁中央,削实权是为了解决地方行政权过大,制钱谷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的物质基础。(10分)18.解析:“优缺点”,根据第11页共11页\n材料信息“随山川形便”“依凭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使行政区与自然区保持一致的划界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充分考虑到不同自然地理区域的差异,采取适宜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治理模式的角度分析优点;从容易形成封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角度分析缺点。由材料信息“犬牙交错”“将山川之险融入区域之内,形成政区之间互相牵制的地理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消融割据者拥险自守的屏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打破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封闭割据局面,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分析优点;从增加了地方治理的复杂性和治理难度的角度分析缺点。答案:“随山川形便”的划界方式:优点,充分考虑到不同自然地理区域的差异,采取适宜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治理模式;缺点,容易形成封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犬牙交错”的划界方式:优点,打破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封闭割据局面,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缺点,增加了地方治理的复杂性和治理难度。(12分)第11页共11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卷1(部编版)
2022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第5讲辽宋夏金元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
2022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第6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新人教版)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8讲课时2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8讲课时1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9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10讲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6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7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课件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9-10 20:04:02
页数:11
价格:¥5
大小:47.47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