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魏晋至隋唐之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0

2/50

3/50

4/50

剩余4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二魏晋至隋唐: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n【专题时空定位】\n目录一、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二、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n第一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n【基础知识点梳理】考点1:三国到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①政权建立: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2)西晋统治①建立和统一: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②西晋的灭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八王之乱)。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n二、东晋与南朝(1)从东晋到六朝: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420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其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南朝。(2)士族兴起①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n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衰落原因: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3)江南开发①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②表现:南方农业、手工业都有明显进步,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4)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处于对峙状态,东晋南朝逐渐处于下风,到陈朝,覆亡大局已定。\n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北方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这些政权都采取汉化政策,但民族隔阂依然存在。(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失败,稍微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3)北魏孝文帝改革\n(4)北朝与隋朝的统一①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②隋朝的统一: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n【聚焦高考】1.(2021·广东·高考真题)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答案】B【解析】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n2.(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1)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2)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n【解析】(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信息“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得出: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由材料信息“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得出: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由材料信息“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得出: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由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由材料信息“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由材料信息“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得出: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由材料信息“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得出: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n考点2:隋唐的兴衰与五代十国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2)隋朝的统一:589年,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隋朝的建设(1)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供应朝廷粮食、物资和备水旱赈济。(2)隋炀帝的建设①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②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n【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1:隋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机构①礼部: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②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3.隋朝的灭亡(1)原因:①隋炀帝的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②各地起义: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李渊起兵反隋。(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n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2)统一: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3.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2)武则天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4.“开元盛世”(1)背景: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2)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3)评价: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n5.民族交融(1)与东突厥的关系①贞观初年,唐大败东突厥,东突厥汗国灭亡。②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2)与西突厥的关系①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②唐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3)与吐蕃的关系①文成公主入藏②唐蕃会盟: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4)与靺鞨的关系: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n【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1:隋唐的对外关系】原因: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1)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2)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3)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4)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n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1)概况:755年,身兼三个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763年被唐平定。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2)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疆频频告急;唐朝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1)形成: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3.黄巢起义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4.五代十国(1)“五代”: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2)“十国”: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十国”。(3)后周实力的增强: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n【聚焦高考】1.(2018·全国·高考真题)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n2.(2018·全国·高考真题)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n3.(2017·全国·高考真题)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秦王,还没有登基称帝,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西讨元帅,排除B;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处叙述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排除D。\n4.(2017·北京·高考真题)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答案】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解析】根据材料“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即可知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根据材料“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即可知广州作为海上丝绸的重要港口,出现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传播到国内的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多,有利于丰富我国的商品品种,扩大交易规模。\n第二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n【基础知识点梳理】考点1: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演变【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1:隋唐的官员选拔制度】一、官员选拔与管理1.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①实行: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魏王曹丕开始推行。(曹魏时创立的新的选官制度)②选官依据: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后来(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③影响: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弊端:这种制度下,真正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n2.科举选官制:(1)确立:(门阀士族的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参与政治)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两宋“取士不问家世”,发展完善。(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明清腐朽,1905年废除)唐朝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宋代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行为。(2)特点和分类: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类。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3)选官依据:考试成绩(才学)(4)影响: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n选官、用官制度——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n科举制影响①积极影响:抑制了世族门阀的势力;拓宽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将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促进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②消极影响:士人把主要精力用来应付诗赋、经义考试,忽视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后成为维护专制统治、限制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文化因素。3、考核制度: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负责;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4、监察办法:(1)(中央)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2)(地方)唐太宗划分十道,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n二、三省六部制(中央)(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确立:隋文帝时,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3)演变①职责: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②趋势: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4)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n【聚焦高考】1.(2022·浙江·高考真题)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答案】D【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n2.(2021·湖南·高考真题)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答案】A【解析】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官员薪俸的降低,故C项和材料无关;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故D错误。\n3.(2021·全国·高考真题)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n4.(2020·浙江·高考真题)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答案】A【解析】“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是加强皇权、分散相权的反映,故A正确;材料和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无关,故B错误;“内朝”“外朝”是在西汉,故C错误;古代的政治决策不可能走向透明开放,故D错误。\n5.(2017·全国·高考真题)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的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结合材料中20~130亩占户数比例的74.1%,可推知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土地,所以选A项。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131亩至300亩以上的土地所占的比例较小,故不能得出B项。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故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n考点2:隋唐经济制度的变革一、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的租调制①魏晋时,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和一定的徭役。(2)唐初的租庸调制①内容:唐初,赋税征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后期的两税法①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实行两税法。②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③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n第三讲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n【基础知识点梳理】考点1:三国至唐时期的文化发展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学的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4)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①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②特点: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2.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n3.佛教的发展与挫折(1)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佛教也吸收儒、道的精髓,渐趋本土化。(2)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3)反佛灭佛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②表现北魏、北周及唐朝统治者先后4次灭佛。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n二、文学艺术1.魏晋南北朝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流派。2.唐朝诗歌: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被誉为“诗仙”和“诗圣”。3.书法(1)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2)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3)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4)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4.绘画(1)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以《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为代表作。(2)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n5.石窟(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的影响。(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n三、科技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4.建筑: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5.印刷术、火药、天文学(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6.医药学(1)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n【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交流(1)中国物质和技术西传①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④陶瓷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2)西方物质和技术东传中国①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汗血马”,引进饲草苜蓿及葡萄等水果。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胡桃、胡萝卜等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④宋元时期棉花传入中国,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n2.精神文化交流(1)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2)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4)火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n【重点难点】一、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1.广泛传播的原因(1)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层社会民众承受着各种战乱、瘟疫、水旱等各种灾害的威胁,渴望解脱苦难,这就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2)佛教吸收儒学、道教的精髓,渐趋本土化,这就更有利于佛教的传播。(3)由于佛教也迎合了一些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一些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提倡佛教,促进了佛教的传播。2.历史影响(1)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海外和西域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行。在佛教的影响下,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佛教盛行,耗费了大量钱财,造成劳动力的减少,影响政府利益,不少统治者采取灭佛、抑佛举措。另一方面,佛教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集中表现为和儒、道的斗争。\n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原因1.原因(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的交融、民族之间的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2)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3)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三、隋唐时期对外友好往来盛况空前的原因(1)交通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2)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3)对外交流比过去发达,给各国的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4)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n四、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和特点1.原因(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繁荣奠定了雄厚基础。(2)隋唐尤其是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3)国内各族人民交往频繁,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4)中国和西亚、欧洲都有频繁的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5)隋唐时期,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化。2.特点(1)辉煌灿烂,世界领先。如雕版印刷术和火药。(2)博大精深,全面繁荣。尤其是唐诗使中国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3)兼收并蓄,充满活力。如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和风格各异的隋唐乐舞。(4)泽被东西,影响深远。隋唐文化促进亚洲和世界的文明进步。\n【聚焦高考】1.(2021·辽宁·高考真题)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A.文化交流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等信息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A项正确;科举制有利于扩大选官基础,排除B项;材料与吏治现象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使用官方语言,不是推动方言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n2.(2020·天津·高考真题)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北宋时由北朝民歌整理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木兰诗》中,载有“策勋十二转”这一唐代奖赏军功的说法,体现出其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C项正确;《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发展而来,其中虽有唐代奖赏军功的表述,但记载的并非“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错误;《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加工发展而成,不是宋代文人的创作,B项错误;《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经唐代传诵,宋代加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错误。\n3.(2019·浙江·高考真题)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颜柳二公书尤多”B.“唐之文章称韩柳”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李杜诗篇万口传”【答案】D【解析】“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n4.(2018·浙江·高考真题)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答案】D【解析】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故选D;ABC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n5.(2017·北京·高考真题)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国的思想和文学领域相对活跃,思想文化领域成就突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远没有明朝高,到了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较高,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加强,所以出现了题中的现象,这说明,对柳宗元成就的评价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故C正确。A说法夸大了明代通俗文学的影响,排除;B说法中的“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D说法中的“更加全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和题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01 21:09:03 页数:50
价格:¥13 大小:42.78 MB
文章作者:138****341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