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3/37

4/37

剩余3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n第3讲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n目标定位·明考向主干梳理·理思路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n目标定位·明考向\n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结合秦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2.结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3.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尖锐的原因,认识秦亡汉兴的历史过程,培养执政为民的思想情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焚书坑儒”\n主干梳理·理思路\n一、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_____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域_____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3)秦国通过_________日益强盛,为秦统一奠定基础。(4)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统一。人民经济商鞅变法\n2.统一的过程(1)灭掉六国。公元前230年至______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2)建立秦朝。公元______年,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3)南征_____,并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4)北击_____,修建万里长城。前221前221越族匈奴\n3.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和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①确立皇帝制度,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_____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②组成___________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政务。三公指丞相、_____、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③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_____制,其主要官员由_____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管理民众和治安。嬴政三公九卿制太尉郡县中央\n(2)其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车轨、_____、货币和度量衡;修_____、直道;颁行法律;编制_____;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_________。4.统一的意义(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2)秦朝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3)促进了_______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___________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字驰道户籍社会风俗各民族统一多民族\n〔概念阐释〕(1)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①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政体。指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地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②中央集权:中国古代的主权结构形式。指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③关系: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n(2)由贵族政治(分封制)向官僚政治(郡县制)的社会转型比较项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运作自主性,具有决定领地事务的权力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主动性权力机构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政府机关庞大收入来源主要来源于领地主要来源于俸禄选拔官吏由世卿世禄制产生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由察举、科举考试等产生\n(3)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在秦代,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这一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在君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作用是有限的。\n二、秦朝的暴政1.表现(1)赋役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2)秦朝刑法严苛。(3)_________,钳制思想。焚书坑儒\n2.后果: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秦朝速亡。(1)公元前____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失败。(2)公元前207年,_____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3)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项羽最终被刘邦击败。209刘邦\n[特别提示]秦朝速亡对古代中国政治的深远影响(1)儒家独尊地位确立:鉴于秦亡的教训,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的主流。(2)民本思想有限回归:秦亡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重新认识了民众的力量,促使君主调整治民政策。(3)君主权力适度制约: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4)实行羁縻政策:反思了秦朝民族政策上的教训,制定了羁縻政策,体现了对民族地区社会现状的理解和承认。\n考点探究·释难点\n[史料一]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主题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n[史料二]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n[问题](1)指出史料一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的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提示](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2)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n〔图解历史〕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n[拓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条件、主要特点、影响(1)形成条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②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衰微诸侯割据局面的教训,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n(2)主要特点(历史解释)①皇权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②官僚政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不再由贵族垄断,其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③高度集权: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官员以皇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最终集权于皇帝。④家国同治:九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为皇帝专设,为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n(3)影响(辩证分析)①积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②消极: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和腐败;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n典例研析·立标杆\n1.(2021·浙江6月高考·2)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D\n[解析]由材料信息“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可知,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A项错误;兵马俑不能体现实用性,B项错误;“民本”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没有民本意识的信息,C项错误。\n2.据秦琅琊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C\n[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集权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琊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n3.先秦时期,卿多指爵位;及至秦汉,卿在保留爵位内涵的同时又渐向官职靠拢,逐渐形成了包括九卿制度在内的三公九卿制。这一变化体现出()A.政治模式的演进B.等级体制的强化C.爵位制度的成熟D.贵族政治的发展A\n[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先秦时期,卿大多是爵位的象征,到秦汉时期,卿除去爵位象征之外,又增加了“官职”的含义,这体现出从秦朝开始,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这属于政治模式演进的范畴,故选A项;“卿”的含义由“爵位”向“官职”演进,不涉及等级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秦汉时期,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进的过程,这一时期官僚政治并没有达到成熟,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卿”的内容变化,反映出贵族政治的弱化,而不是发展,排除D项。\n4.(2021·江苏七市一模)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多次东巡,其中关东是巡游的重点地域,每次都抵达东海之滨。他首次东巡最为隆重,登临泰山等文化名山,举行封禅大典,立碑刻石以颂秦德。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时,曾举行祭祀舜帝和大禹的典礼,祭拜华夏先王。由此可知,秦始皇东巡()A.旨在学习齐鲁先进文化B.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疆域D.利于建构秦王朝的国家认同D\n[解析]材料反映了秦始皇多次东巡,而且会在东巡地区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等活动,这有利于增进当地民众对秦朝政权的认同,故D项符合题意;齐鲁文化主要指的是儒家文化,秦始皇东巡并不是为了学习儒家文化,故排除A项;秦始皇东巡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秦始皇东巡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并没有扩大疆域面积,故排除C项。\n5.郡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并因此成为社会控制体系,它是在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初步建立,秦统一后推广到全国。由此可知,郡县制发展的过程是()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过程B.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C.地方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D.社会控制持续松弛的过程B\n[解析]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它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郡县制的推广过程是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B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并没有皇帝,且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与专制皇权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发展的过程实际反映社会控制逐渐严密的过程,故D项不符合题意。\n6.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考核领先的,饲牛者可以免除一年更役;如果牛因劳累过度而腰围减瘦,每减瘦一寸,主事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这一规定()A.佐证了当时重农抑商的统治政策B.强化了秦朝的基层社会治理C.适应了农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D.反映了秦朝以法治国的理念C\n[解析]根据材料“《厩苑律》中规定,如果牛因劳累过度而腰围减瘦,每减瘦一寸,主事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可知,秦朝对过度使用耕牛的行为进行处罚,体现了秦朝通过立法来保护农业生产,对耕牛的保护适应了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用法律手段保护农业生产,并未体现抑商的政策,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故排除B项;秦朝是用法家思想治国,不是以法治国,法律也是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的,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8 14:50:03 页数:37
价格:¥3 大小:1.5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