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8-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7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含解析)(对应学生用书P213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解析 A 整个材料的论述都是以士阶层为核心,认为礼崩乐坏解放了士阶层,而士阶层的崛起则促使文化的繁荣,故选择A项。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B.“举一反三”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解析 A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育,A项符合“教育公平”的思想。3.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  )A.“制天命而用之”B.以德治民C.施行仁政D.“以法为本”解析 C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A项是荀子的主张,B项是孔子的主张,C项是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的发扬,D项是韩非子的主张。4.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解析 B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5\n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这符合庄子的为人处事的原则。5.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解析 C 三位思想家都是早期儒家学派著名代表,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德治、教育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民贵君轻、仁政;荀子主张君民的舟水关系。三位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应该是C项。6.《中华文化史》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总体特征各用一个词来概括。下列四组词即是对当时四个学派的总体特征的概括,其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总体特征的是(  )A.超逸B.冷峻C.敦厚D.谨严解析 C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A、B、D三项分别是道家、法家、墨家思想的特点。7.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D 战国时期出现大一统思想源于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变化的需求,因此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结合战国后期的历史背景,思想大一统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社会稳定的需要。8.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韩非子解析 5\nC 皇帝祭天,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主张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大一统的需要。9.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解析 B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要求,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现了儒学从批判时政到维护现实统治的转变,B项符合题意。董仲舒的新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A项说法错误;“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C项说法错误;董仲舒生活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D项说法错误。10.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以社会贡献为根据B.以时代先后为顺序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解析 C 材料中老子、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为“中下”,而孔子、颜渊、孟子都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班固生活在东汉时期,此时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因此他是以儒家“仁”的标准为评价准绳。11.孔氏族规中规定:“忤逆父母,凌辱尊长及纵容妻妾辱骂祖父母、父母,一经闻四祠,笞责三十。甚,革胙(祭品)除派。”对这些族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合乎三纲五常B.体现了儒家道德规范C.体现宗法文化的延续性D.有利于分配政治权力解析 D 从材料看,孔氏族规对“忤逆父母,凌辱尊长”等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约束,这合乎三纲五常,体现了儒家道德规范,故A、B两项正确;族规旨在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体现了宗法文化的延续,故C项正确。该族规主要适用于孔氏宗族内部,并非分配政治权力的需要,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12.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从分到合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①②③B.②③④5\n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 A 本题旨在考查理解能力。“独尊儒术”反映了儒家学说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古代学术思想从分到合,也从侧面反映了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故①②③正确,④从题干中反映不出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材料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柱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此(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又改为《倾听龙的心声》。材料三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请回答:(1)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4分)(2)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8分)(3)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呼吁?(8分)解析 本题通过西方人对孔子的看法,旨在考查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及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第(1)问从孔子思想主张和伏尔泰感叹孔子学说的真实意图来解答。第(2)问从儒家思想的地位和孔子学说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来解答。第(3)问抓住孔子思想主张中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的思想,结合21世纪文明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答案】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倡“为政以德”,对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更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可以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等。(3)孔子倡导“仁”的观念、重视道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有利于解决当前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对于建设和谐世界,反对战争,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4.阅读下列材料:5\n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 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遂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摘编自《汉书·循吏传》材料三 一个汉代青年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4分)(3)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4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4分)【答案】 (1)特点:“学在官府”(或答贵族垄断教育),“官师合一”(或答政治与教育相结合)。变化:平民教育兴起(或答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原因:旧制度瓦解(或分封制瓦解);旧经济基础瓦解(或井田制瓦解);士阶层壮大,哲人、学者投身教育,满足师资条件。(2)特点:主动性、示范性、实践性。(如具体答出:派遣学习,言传身教,各地实践亦可赋分)。贡献: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3)察举制。原因: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4)功能:维护社会稳定(或巩固统治);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政治进步;推动社会思想文化、风俗的转变。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40:13 页数:5
价格:¥3 大小:24.8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