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0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2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含解析)(对应学生用书P207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解析 D 从材料信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可以看出,这段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节制资本”的民生思想,旨在追求社会公平。2.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 D 材料中孙中山强调要效忠于国家,反对效忠于朝廷,实际强调国家民族意识。3.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D.不主张革命解析 C 材料中章太炎认为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没有将帝国主义列为反对的对象是错误的,这一观点指出了三民主义的不足之处。4.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6\n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 C 本题根据时间可以排除。孙中山逝世是1925年,而北伐是1926年,故②不正确;⑤是在1912年,排除②⑤。5.孙中山说:“俄国今日所行之政策,实非纯粹共产主义,不过为解决民生问题之政策而已。本党同志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生之真义,则新旧同志(因)误会、怀疑而生之暗潮,从此使可打消。”他这样说的目的之一是(  )A.消除国民党内对国共合作的顾虑B.说明中国适合共产主义C.完全消除国共之间的根本性分歧D.阐明三大政策的合理性解析 A 材料中的“新旧同志”,是指新加入的共产党员与原来的国民党员,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是为了消除国民党内对国共合作的顾虑。6.美国史学家HaroldZ.Schiffrin说:“他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他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碍的心理沟通。”这个“他”是(  )A.黄帝B.孙中山C.蒋介石D.邓小平解析 B 根据“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判断应是指孙中山。7.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D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①②③④都正确,选D项。8.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6\n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新民主主义论》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析 A 由材料中“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可知毛泽东提出中国的革命道路,放弃从城市突破,而是从农村中开始。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体现出来的。B、D两项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发表的,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C项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9.“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据内容判断,这段文献资料应当出自(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八届二中全会解析 A 材料表明要在打败日寇后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国家,说明材料出自抗日战争期间,材料含有对未来蓝图的描绘,故为中共七大。10.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解放战争D.三大改造解析 D 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B、C三项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其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1.下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十一五”(2022~2022)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走向改革开放B.小平南巡改革潮涌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解析 B 从材料“八五”“1991~1995”等信息可以分析出,这个五年主题应该是“6\n小平南巡改革潮涌”。12.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道:“……‘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标志着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阶段,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材料二 言论出处核心内容思想解放运动①“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戈拉②“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③“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马丁·路德④“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材料三 夫进化之与竞争相缘者也,竞争绝则进化亦将与之俱绝……中国政治之所以不进化,曰惟共主一统故;中国学术之所以不进化,曰惟宗师一统故。——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年)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孙中山《建国方略》(1919年)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心思想?这种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或对当今的时代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四句话所反映的核心内容及对应的思想解放运动。(4分)6\n(3)结合材料三,孙中山与梁启超对社会进化的认识有何不同?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为改变“共主一统”“宗师一统”局面进行了怎样的努力?孙中山晚年又为社会进化作出了什么新贡献?(10分)解析 回答第(1)问需从材料入手找到中心思想,关于“影响”,任选一个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把握言论和说话者即可;第(3)问注意理解“进化之与竞争相缘”“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关于“努力”,其实就是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的努力,关于孙中山晚年的新贡献,则考查新三民主义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容。【答案】 (1)中心思想: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影响:①对当时社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取得独尊地位。②对当今时代:与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原则相违背,不利于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任选一个方面作答即可)(2)①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智者运动。②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文艺复兴。③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得救,信仰自由;宗教改革。④倡导自由、平等、理性;启蒙运动。(3)梁启超:进化与竞争相辅相成;孙中山:进化以互助为原则。改变“共主一统”: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进行变法;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改变“宗师一统”: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主张“打倒孔家店”。新贡献:主张节制资本,扶助农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人创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孙中山选集》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孙中山《建国纲领》(1924年)材料三 1934年,毛泽东说:“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6\n(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和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设想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10分)(2)材料三中毛泽东注意“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什么?这些措施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4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6分)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第(1)问“不同”注意从土地问题解答,“发展”实际上就是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不同;第(2)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与本题主题的关联性。【答案】 (1)不同:洪秀全主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发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2)措施: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开展土地革命。作用:农民改善了生活,踊跃参军参战,保卫红色政权。(3)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40:11 页数:6
价格:¥3 大小:25.7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