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题(人民版):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单元综合检测(三)(学生用书为活页试卷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检测范围:专题四、五)(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到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 D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费正清仅强调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的影响,并未涉及政权的性质;②虽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③正确,材料明确说明是“最少为外人所知”;④正确,材料认为“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涉及的人数、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综上分析,故选择D项。2.“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①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③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11\n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析 A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B项;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国家性质的是《共同纲领》,故排除D;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答案选A项。3.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指出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③解析 D 材料只是指出联邦制不适合中国国情,故①错误;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②错误。周恩来讲话指出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故④错误。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故③正确。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道:“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A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好的政治制度,在于它本身有自我改变、调节能力,能自发的适应现实环境,它自我发展、完善的机制应该是它本身的一部分。据此本题中各项都能反映这一特点,本题选A项。11\n5.“人民的解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基本主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①结束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 ②国内各民族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及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的解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个方面都解除了旧的束缚,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和权利,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项。6.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 C 根据材料信息“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将政治协商会议看做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主要是因为政治协商会议( )A.每年召开一次由全体政协委员参加的会议B.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C.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D.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广泛性的特点解析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多党合作的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因此答案为D项。8.右图《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景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11\n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B.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D.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局面解析 B 关键信息是“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充分说明当时社会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B项正确。9.下图为小明同学从家中的旧物里找到的一张毕业证书,上面有“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最高指示”等字样,颁发单位落款为“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革命委员会”。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此毕业证书应该颁发于(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 D 根据材料中的“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最高指示”等可知,当时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再结合颁发单位落款“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革命委员会”可知,这应该颁发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0.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50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解析 11\nD 这是关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情景的描述,说明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实现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故A项错误;农村基层选举和政府机构无关,也不能说明直接选举全面展开,故B、C两项错误。11.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解析 B “一国两制”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的,且中国于1971年就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由此排除A、D两项。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观点,表明毛泽东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答案为B项。1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其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A 就国内看,“左”倾错误统治已经结束,中国已经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就国际看,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为世界普遍接受,故①③正确。“一国两制”方针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②错误;台湾直到1987年才被迫采取了一些对大陆的开放措施,④错误。13.下列四幅图是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关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11\n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 ③马英九的连任表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 ④国际反华势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 C ③是对台海形势的错误估计,①②④是正确答案。14.2022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岛上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说明“一国两制”( )A.其实践日益丰富发展B.保证了澳门经济的繁荣稳定C.适合中国的任何地区D.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解析 A “一国两制”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横琴岛属于广东省珠海市,澳门大学在横琴岛建设新校区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管理,是“一国两制”内涵的发展。15.(2022·大连期中)“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武装的方式解析 C 从诗中“两岸贵合避干戈”可知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干无关,D项说法不正确。16.(2022·银川一中月考)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实行无敌国外交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解析 D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故选D项,其他选项是以D项为基础取得的成果。11\n17.(2022·大连期末)20世纪70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不能表明(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C.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解析 B 材料反映了台湾退出联合国的史实,时间为1971年,同时也是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而这时,美国还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故B项符合题意。18.下图是1949~2022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缓和D.“文化大革命”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解析 C 建交最高峰出现于1972年,A项是1955年发生的事件;B项是1971年发生的事件,但不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成就的关键,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D项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的影响是负面的。19.2022年2月4日,中国第八次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 C ③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20.2022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22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11\n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解析 B 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故选B项。俄罗斯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A项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所以排除C项;两次活动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且次数少,不能得出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的结论,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联邦政府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命联邦法官国会可以2/3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但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1787年宪法》材料二 而这个政府则应当按工人代表苏维埃的方式组织起来。苏维埃不仅把立法权和对执行法律的监督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通过苏维埃全体委员把直接执行法律的职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以便逐步过渡到全体劳动居民人人来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列宁选集》材料三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基本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维埃俄国政体的特点。(2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2分)11\n(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代议制民主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所起的进步作用。(3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需要结合总统和议员的产生方式回答;第(2)问的关键信息是“把立法权和对执行法律的监督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将立法权和行政权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第(3)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苏维埃体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可以结合第(2)问进行回答;第(4)问要注意多角度分析。【答案】 (1)①人民主权(民主选举产生国会议员、总统)。②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③法治(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6分)(2)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2分)(3)①权力主体是人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普选产生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权力广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4)①推动世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②保证公民广泛参与管理国家(人民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③有利于政治稳定,缓和社会矛盾。(3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22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22版)、2022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2分)11\n(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4分)(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第(1)问“态度”较为简单;第(2)问要注意材料的背景是1844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经历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清政府已经对西方列强先进的军事技术有所了解,对外态度逐渐由轻视转向畏惧;第(3)问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外交的特点,结合三个时期国情的不同特点回答即可。【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2分)(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2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分)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4分)23.2022年底至2022年初,由于美国执意向台湾地区出售军火物资,违背了中美三个公报的精神,中国方面提出强烈抗议,中美关系陷入“寒冷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印度阿萨姆邦汀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即著名的“驼峰航线”。在长达3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总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国空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人,总共运输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次,更加坚定了中国四万万同胞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和决心,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刘小童《驼峰航线》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美国政府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曲折发展中的中美关系》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11\n材料四 2022年11月15~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问中国。在奥巴马之前,已有六位美国总统曾经访问过中国。——2022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驼峰航线”的主要作用,并指出“驼峰航线”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特征。(4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4分)(3)根据材料四,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概括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6分)解析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主要是从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的角度来考虑作答。第(2)问把握曲折发展的特征归纳概括。第(3)问影响国家外交关系变化的因素主要从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来考虑。【答案】 (1)从物质上援助了中国战场,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抗战,有利于牵制日军主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特征:中美结盟抗击法西斯侵略,美国援助中国抗战。(2分)(2)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敌视中国,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双方甚至在朝鲜战场上正面冲突。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重大突破;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在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复杂情况下曲折发展。(4分)(3)积极因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中美在国际上的广泛合作,如反恐、禁毒、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在许多领域有共同利益,中美经济互补性强,经济联系密切。(3分)不利因素:中美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美国对华“冷战”思维的存在,提出“中国威胁论”;美国反共的历史传统;台湾问题一定程度上的困扰。(3分)1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2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25 15:09:53
页数:11
价格:¥3
大小:546.9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