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题(人民版):第5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单元综合检测(五)(学生用书为活页试卷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检测范围:专题九)(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表是1944年10月9日苏联统帅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巴尔干半岛战后控制权的划分方案。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苏联10%50%50%75%90%英国(美国参与)90%50%50%25%10%A.苏联拥有对巴尔干半岛的绝对控制权B.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C.巴尔干半岛成为“冷战”的桥头堡D.两极格局下双方势均力敌解析 B 根据题干中“战后控制权”一句分析,表中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现。分析表中数字可知,苏联和英国的控制权基本上属于各占一半,A项说法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4年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二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极格局,D项与此史实不符。2.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10\n解析 B 马歇尔计划援助的重点是西欧地区,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接受援助,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达到了控制西欧的目的。3.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解析 B 本题考查“冷战”的实质。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全面升级,实质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方针,实质是想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而美国的“和平演变”是要颠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独霸世界。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是错误的。4.下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示意图。导致A、B两阶段军费急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B.美苏争霸转向太空领域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解析 C 从示意图可知,A阶段是在约1953~1956年,这一时期,美国结束了朝鲜战争,导致美国军费急剧下降;B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此时,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导致美国军费急剧下降。故C项符合题意。5.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10\n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④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 B 本题以柏林墙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柏林墙是1961年建造的,①不符合史实。柏林墙的修建是二战后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②③符合史实。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以德国分裂为基础、苏美分治为特征,其彻底瓦解的标志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④说法错误。6.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A.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C.越南战争D.中东战争解析 C 不“值得大书特书”肯定是美国外交史中的失败案例,在四个选项中,越南战争是以美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的,是美国外交史最不光彩的一笔。7.(2022·湖北调研)“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时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解析 B 北欧国家的做法本质上是摆脱美苏冷战的做法,有利于减少冷战对北欧地区的消极影响,所以,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8.从1959年到1960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5%和英国的3%。这说明( )A.欧洲的总体发展水平与美国持平B.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C.欧共体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D.欧共体要求内政外交的独立自主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比较能力。材料只给出欧共体六国与美国和英国的比较,得不出A、C、D三项结论,故选B项。10\n9.(2022·湖北联考)1974年6月,在美国的一再倡议下,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新大西洋宪章”的“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是在西欧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上升的背景下发表的B.美国力图通过此“宣言”,在欧洲实行战略收缩C.发表此宣言的实质目的是要维护美国“一超多强”的超级大国地位D.“宣言”发表后,美国成功地遏制西欧经济的崛起解析 A 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上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内容中未体现,C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美国“一超多强”的超级大国地位应在苏联解体以后,D项说法错误。10.2022年,日本政府借“9·11”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2022年还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这是日本首次向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国外地区派兵,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这些主要说明( )A.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B.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活动D.日本已成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解析 B 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材料所举2022年、2022年的活动,正是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行为,B项正确。11.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解析 C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摆脱美苏的控制,并非为对抗美苏,A项错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到当代,多极化仅仅是一种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B项错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故应排除D项。12.“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10\nC.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D.欧共体建立,欧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解析 A 材料中介绍了西欧、日本、美国关系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B、C、D三项均只涉及到其中一个方面,而A项是对三者的概括,选择A项。13.“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B 本题实际考查苏联解体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而腐败又导致苏联社会危机不断加剧。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人对现实丧失了信心,对腐败问题深恶痛绝,据此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14.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C.世界两极格局确定D.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解析 B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是指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其他三个选项都不符合这句话的含义。故选B项。1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兴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多现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为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B.一些大国放弃了战争手段,用温和手段开展外交C.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D.合作比对抗更有利于各国利益的实现解析 D A项不成立,当今世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未建立;B项说法不能体现材料实质含义,只是表象;C项本身说法错误;D项最符合题意。10\n16.(2022·江苏单科)2022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解析 A 本题以时政热点切入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从许多国家发表声明的内容可以明确恐怖主义是各国公敌和反恐需要国际合作,因此①④符合题意。17.“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B.群雄并起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解析 A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美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一个超级大国;欧盟的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以及中国和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体现了“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18.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①质疑美国“一超独霸”地位 ②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③欧洲是多极化中最有活力的一极④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D 根据材料信息“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看出所谓的“相对大国时代”是政治、经济多极化的时代。但材料没有体现出“欧洲是多极化中最有活力的一极”,故排除③。19.某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右图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10\nA.日、中、俄、印B.法、德、英、日C.欧、日、俄、中D.亚、非、拉美解析 C 当代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趋势,其中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日、俄、中是几个力量中心,印度、非洲及拉美虽然正在崛起,但未能形成“一强”。20.(2022·西安模拟)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持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 B 本题考查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争取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也是本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也体现出以国家利益为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5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美)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前苏联)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10\n(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6分)(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2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可反映出当时的历史事件指朝鲜战争。第(2)问在朝鲜战争的起因上,三则材料分别代表了美国、苏联、中国在朝鲜战争上的观点;第(3)问属于开放性问题,酌情回答即可,不足主要是缺少当事方(朝鲜和韩国)观点的相关史料,缺少该事件的原始史料。【答案】 (1)朝鲜战争(或朝鲜战争的爆发)。(2分)(2)不同: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一进攻;材料二、三认为,南朝鲜军队在美国的支持或预谋下发动内战。(4分)特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2分)(3)缺少当事方(朝鲜和韩国)观点的相关史料,缺少该事件相关的原始史料。(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形势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碍……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材料三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为必要条件》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有关史实,说明“战争才刚刚开始”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10\n析“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所产生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含义。它对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哪些启示?(5分)【答案】 (1)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强大,在资本主义世界独占鳌头;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美国认为苏联是其实现霸权政策的严重障碍。(3分)行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约”军事集团;发动了朝鲜战争、侵越战争等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2)分别导致了“北约”和“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4分)(3)含义:法国与欧洲部分国家联合(或欧洲国家在合作中共同发展,或成立欧共体)。(2分,若答“欧盟”不得分)启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应结束对抗,加强合作,合作共赢。(3分,言之有理即可)23.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材料三 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2022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2022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22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2022年3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两国元首就进一步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积极重要共识。请回答:10\n(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4分)(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3分)解析 本题以中美关系为命题素材,考查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第(1)问中的“特征”要依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从本质上概括回答;“原因”则要放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世界形势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第(2)问难度不大,主要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3)问,材料三以大事年表的形式呈现,比较新颖,四件大事合作与冲突各具其二,较为明显地进行了提示。第(4)问要关注时政,熟悉常用的外交、政治术语。【答案】 (1)特征:对抗(敌对)。(2分)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2分)(2)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2分)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2分)国际形势特点: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2分)(4)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增加互信,促进交流和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3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