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二节小说技法提分点16瞻前顾后明内涵斫枝清叶凸核心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二节小说技法提分点16瞻前顾后明内涵斫枝清叶凸核心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技法提分点16 瞻前顾后明内涵,斫枝清叶凸核心四指向理解小说词句含意读文支招聚焦冲突读文文中的冲突就是捡烂纸的老头叫阵年轻小伙子。聚焦于此,寻找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脉络,明确中心。1.理清脉络(1)冲突事件起因:多心经过:叫阵结果:回来(2)其余内容①前两段交代人物热闹的生活环境。②后两段交代捡烂纸的老头死去。(3)综合梳理在热闹的背景中捡烂纸的老头一个人吃烧饼,心思细腻敏感,默默死去。2.明确中心表达对小人物的尊重、同情与关怀。典题文本(202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13\n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起因】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经过】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冲突】。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结果】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13\n对点解题1.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答: 解题指导指向关键词句。关键词“悻悻地”“平复”写出老头的心理变化。指向表现手法。分析人物描写手法。神态描写“悻悻地”,动作描写“啃”,语言描写。指向上下语境。从情节上,结合上文“打架”事件,此处交代事件结局。从人物情绪上,此时的平静与前文的激动形成强烈对照。指向结构作用。与前文老头的一贯费劲地啃烧饼、自言自语的行为呼应。答案 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2.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答: 解析 结合关键词句“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牙不好还要吃烧饼,没人理他的“回见”等概括。答案 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3.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13\n答: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叙述视角的能力。旁观者视角直接表达旁观者的态度、情感;同时,更客观、真实。“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几句话,两个层次,一是惊讶与怀疑;二是看不起,鄙视。答案 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②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答: 解析 明确赏析对象为繁简笔法,定位为首尾各两段。开头两段以烤肉刘为中心,绘就了一幅市井图,为捡烂纸的老头生活的场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结尾两段写老头死去,留下八千块钱,点到为止,让读者想象。同时一头一尾,一繁一简,形成对比。答案 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答: 解析 作者反复用“糟”来写捡烂纸的老头,强调他外在邋遢,内在也不懂规矩,但他不妨碍别人,靠劳动挣钱,认真生活。所以他应该得到尊重,应该得到关怀与同情。答案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2022·浙江绍兴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雅 号刘怀远小丁从小最忌讳的,是同学们喊他“丁麻子”。小丁眉清目秀面光皮滑,别说麻子,连个痣都没有。原因出在他爸爸那里,他爸爸叫“丁麻子”。而他爸爸也是面白皮光的。据说这个雅号源自他爸爸的爸爸,小丁的爷爷是个浅皮麻子。13\n走在街上,俊朗的小丁很是出众,不认识的就问:“这俊小子是谁家的?”“丁麻子家的。”问的就咂咂舌:“麻子英俊,儿子更好!”别人来买烧饼喊他爸爸“麻子”时,他爸爸都清脆而响亮地答应着。小丁同学多是知根知底的邻居,在学校里都童言无忌地喊他“丁小麻子”,小丁可不心甘情愿。为摘掉这个世袭的绰号,他骂过娘,打过架,还是无济于事。后来老师出面制止,才没谁当面喊他丁麻子。不让喊麻子,调皮捣蛋的同学就换了称谓,叫他“石榴皮”。叫了几天,嫌不精准,又改成“外翻石榴皮”。多烦人啊,多伤害一个孩子的自尊啊。所以,从小到大,小丁对“麻子”二字避之不及。但他的叫“丁麻子”的父亲有一手好手艺,会做烧饼,做的烧饼外酥里嫩,饼上的芝麻看着生,吃起来却焦香,是得了小丁爷爷真传的。丁麻子烧饼香出街巷,誉遍全城,有时赶来买烧饼的人多,宁愿等上半小时。后来,丁麻子英年遇祸,年轻的小丁在悲痛之余,也长吁一口气:父亲走了,自己终于摆脱“麻子”二字了。小丁参加了工作,单位离家远,没人知道他的老底儿,再没谁故意人前背后“麻子麻子”地刺激他。远离“麻子”二字的小丁娶妻生子,生活美满幸福。以为生活就这样一帆风顺下去了,工作单位却仿佛一夜之间就垮了。小丁回到了家,雄心勃勃地捣腾了几年服装、家电,都是拿出去的钱多,收回来的钱少,单位买断给的几个钱就折腾光了。小丁又去找工作,当过两个月保安,做不到一年的仓库保管,终因各种原因作罢。饱受伤害的小丁灰头土脸地蜗居家中,头发花白的母亲看他愁眉不展,说:“现在这个社会连瞎眼的雀儿都饿不死,还能饿了你七尺男儿?”小丁说:“呀,做生意没本钱,去应聘没特长,你说我能不饿着吗?”妈妈也叹口气:“实在不行,重新拾起你爸爸的烧饼铺,既不用投什么资,还没有赊欠。”小丁说:“可我不会做烧饼啊。”妈说:“我没白跟你爸这么多年,我会。”经过母亲多天的培训,小丁的烧饼店开张了。小丁是精心准备的:特级精白面粉,桶装的一级食用油,上好的芝麻,加之严格按照母亲亲授的操作工艺。他做的烧饼也基本做到了外酥里嫩,芝麻焦香,生意却不好。小丁叹了气,给出的理由是,毕竟不是爷爷和父亲卖烧饼的那个年代了,现在小吃品种多,连洋早点都漂洋过海地来凑热闹。这天,小丁边做烧饼,边盘算下一步自己再改行干什么。走来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买了两个烧饼,咬完一口就一愣,等把一个烧饼三口两口吃完,才说:“烧饼做得不错啊!”小丁说:“那就多吃几个。”老者说:“是家传的手艺?”小丁摇摇头,又点点头,因为他想起了母亲的手艺源自父亲,父亲的手艺源自爷爷,极不情愿地想起麻子的雅号带给他的童年伤害。老者说,味道很像多年前的麻子烧饼呢。小丁脸红了,说:“我是他儿子。”老者打量下小丁和他的铺子说:“多好的老味道啊,做梦我都在回味,还以为失传了呢,原来你叫个什么飘香烧饼,这让我们怎么能找到啊?”老人这么一嚷嚷,立马起了广告效应,上百个烧饼一下被抢光,小丁立刻如梦初醒。“丁麻子烧饼”13\n几个大字从容醒目地上了招牌,小丁的生意一下火起来,店前有时也要排队了。这个年头,除了买经济适用房,哪还有排队的事情呀?买小丁的烧饼就要排队!没半年,小丁又分别在城东和城西开了两家分店,同时也发现有人悄悄地挂起了“麻子烧饼”的招牌。小丁气坏了,他才是丁麻子唯一血统纯正的传人,怎能容忍别人分享“麻子”红利?他没见过爷爷,就请画家按照他父亲的照片画了像,脸上任意而夸张地点上几颗大黑点儿,然后去注册了“丁麻子”商标,请了律师,经过维权,小丁赢了。小丁还上了电视,面对千家万户,小丁字字铿锵句句煽情地大声说:“老街旧邻们,您还记得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麻子烧饼吗?还记得四十年前卖烧饼的丁大麻子吗?相信您一定还留着舌尖上的记忆,我是他老人家唯一的儿子,也就是丁麻子烧饼唯一的正宗第三代传人,记住丁麻子,记住麻子烧饼,记住我,我就是新时代的丁麻子!”现在,谁都知道,已经不亲手做烧饼的烧饼店老板,那个脸白面光的中年人,叫丁麻子。(本文有删改)★1.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摇摇头,又点点头答: (2)如梦初醒答: 解析 (1)指向关键词“又”,表现的是一种矛盾心理。指向上下语境,后文有对原因的介绍,他“极不情愿地想起麻子的雅号带给他的童年伤害”;“点点头”是因为他“想起了母亲的手艺源自父亲,父亲的手艺源自爷爷”。反映了他迫于生计的无奈的心情。(2)指向上下语境,上文,结合老者的话:原来你叫个什么飘香烧饼,这让我们怎么能找到啊?结合事件效果:老人这么一嚷嚷,立马起了广告效应,上百个烧饼一下被抢光。下文,结合事件进展:“丁麻子烧饼”几个大字从容醒目地上了招牌。还可指向结构作用,“如梦初醒”位于句末,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答案 (1)他不愿接受“麻子”这个雅号,迫于生计又无奈承认的复杂心情。(2)老者的启发和烧饼的畅销,让他突然领悟到“丁麻子烧饼”的价值。2.文章首尾写小丁的“面光皮滑”“脸白面光”,各有什么用意?答: 解析 用意即作用,主要从小丁的心态方面思考。开头写他的“面光皮滑”是与下文人们叫他“麻子”作对比,突出他忌讳逃避的心态;末尾写他“脸白面光”,联系语境可知,写“丁麻子”招牌已成为他的宝贵财富,他心甘情愿接受。“脸白面光”与自称“丁麻子”形成反差。答案 文首写他的“面光皮滑”是突出他的眉清目秀,与下文的“雅号”13\n作对比,也为他因伤害而努力逃避作铺垫;文末写他“脸白面光”强调了他的生活好转、容光焕发,与他大打“丁麻子”品牌,成为新时代的“丁麻子”形成反差,富有意味。★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答: 解析 指向关键词,“舌尖上的记忆”化用,突出记忆中烧饼的美味;指向表现手法,“还记得……?还记得……?”设问,唤起大家的回忆,“记住丁麻子,记住麻子烧饼,记住我”,反复、排比,强调自己与丁麻子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可对语言艺术加以赏析:语体色彩,“老街旧邻们”“记住丁麻子,记住麻子烧饼,记住我”等可看出以口语为主,通俗生动;叙述视角,用第二人称“您”,亲切生动。答案 (1)排比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自己与丁麻子烧饼的关系;(2)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与街坊邻居的关系,颇有鼓动性;(3)用“舌尖上的记忆”等时尚的语言引发大家对丁麻子烧饼的美好回忆;(4)设问手法唤起人们对过去美味的记忆;(5)口语化的表达,通俗易懂,生动有力。(写出三处即可)4.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结合原文简析。答: 解析 对比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对比有小丁眉清目秀面光皮滑与人们叫他“小麻子”的对比。纵向对比可分别从心态、处境、事业等方面来回答,如小丁童年时对“小麻子”忌讳与长大后继承父亲的“丁麻子”的烧饼店并把他发扬光大的对比;小丁失业在家、生活困窘与他后来凭借“丁麻子”品牌获得成功的对比;一开始小丁的烧饼也基本做到了外酥里嫩、生意却不好与后来打着“丁麻子”品牌而把生意做成功的对比。其他还有小丁父辈所处时代的对比,如“毕竟不是爷爷和父亲卖烧饼的那个年代了”,人们对烧饼店态度的前后对比。答案 (1)童年时代对雅号的排斥、逃避与后文对雅号的接受、继承形成鲜明反差。(2)小丁失业在家的生计困窘与后文适应时代变化,靠“丁麻子”品牌获得市场成功形成对比。(3)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前后对比,人们对小丁的态度对比,小丁长相与雅号的对比,小丁烧饼生意的前后对比。一、(2022·浙江温州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周 伟①“有——废书旧报纸——烂铜烂铁——么——,有——废书旧报纸——烂铜烂铁——么——”13\n②很多人回过头,循声望去,只见一担大箩筐在游动。再一看,中间有个人,两只大箩筐一前一后,人太矮小,就不显山露水了。定睛再看,那人穿一身洗得灰白的中山装,中山装上衣的口袋里还插着锃亮的两支钢笔。于是,大家又怪怪地看一眼,再看一眼,摇摇头,走了。③他不管,仍旧天天挑着一担大箩筐,走街串巷,置身在城市的生活边缘,一路不停地吆喝着——④有一天,我和他打了照面。他咧着嘴唇笑,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巴皮太厚,笑得虽然起劲,也只开了一线天,但我却知道他是真的费了很大的劲,十二分卖力地笑着。他看着我空空的双手,眼睛又绕过我的身子,游到我的身后。我的身后,是我雇了一个拖板车的高大个帮我拖着满满一车的书。⑤他说,你搬家呀?就一路上再也无话,但他总是在不远处不紧不慢地跟着我。我听得清他的脚步声,我更知道他跟着我的意思。每回看他,他总是咧着嘴,笑。然后,埋下脸去。⑥进了屋,我就不停地翻东找西。旧报纸、五花八门的杂志、硬纸盒纸箱、啤酒瓶、塑料罐……一股脑儿,能找的都找了出来,七七八八乱堆在他的面前。他就咧着嘴唇,笑,笑得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咧成了一线天;手,不停地忙,却无一丝乱象,一套一套的,熟练有序——折、叠、码、齐、捆,然后,过秤,付钱。钱货两清了,才小心翼翼地拿进箩筐。⑦他挑起箩筐要走时,又回过头来,说,我姓耿。然后,咧着嘴唇笑。看我心不在焉,他又放下箩筐,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支锃亮的钢笔,一笔一画地写着,边写边说:“耿,耳朵旁生个火字,是明亮、光明的意思。”我见他这般认真,便念了一句古诗:“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他愣怔了一下,有些茫然,然后看着我咧嘴一笑,说:“还是您有学问。”他慢慢地收起钢笔,突然又抬起头看我,没由头地咧嘴笑,说:“我的大女儿宝珠,在北京大学读书呢。”说完,脸上飘满抑制不住的得意。⑧我看出他的小心思,也替他高兴,说:“难怪你天天收破烂劲头十足呢。”他又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您可是老有学问呢,她哪当得您哟?您把电话写给我,我告诉宝珠,让她好好跟您学出息,也出一本一本砖头厚的书,光耀门庭……”⑨我知道耿老爹嘴上这么说着,其实女儿在他心里宝贝珍珠一般,骄傲着呢。走远了,他又反过身来,我看见他咧着嘴唇笑,眼睛眯成一条缝。⑩难为了这个耿老爹,家住郊区,离城二十多里地,天麻麻亮就进城,天墨墨黑才往家赶。每一个大白天,他都是整天到处转悠,不停歇,像一尾鱼,游动在生活的海洋。鱼叭水叭个不停,他也口中不歇,不停地吆喝,生响,悦耳得很。每回,和耿老爹碰到一起,我只要一说到“废品”二字时,他总要及时地纠正,说:不是“废品”,是“破烂”13\n!他说,我们收破烂的,破烂就是宝贝,就像你们读书人把旧书当宝贝一般。他还说,人也一样,只要有想头,就不会成为废品。说废品时,耿老爹了无精神;说破烂时,却一脸灿烂。次数多了,我就随了他。路上碰到,我就笑着问,收破烂呀?他见我夹着书,也咧着嘴唇笑问,又买书呀?我们便各自打量着自己,都愈发地开心地笑着。耿老爹是个认真的人,他的大女儿果然不久就和我联系上了,间三差五问我一些书里的东西,有时也说起他这个收破烂的老爹,有几次很心痛的样子。我就告诉他的大女儿,说你莫担空头心,你老爹很阳光,很充实,很幸福。后来,我和耿老爹成了要好的朋友。每逢节庆日,他总要上门来,要我为他家写对联。他家的对联,都是他自己先掏出钢笔一笔一画慢腾腾地写就,我再按照他写下来的书写。他每回来时,还总要捎上几本我喜欢的旧书,我当然高兴,也给他找出一堆废书旧报纸。他就咧着嘴唇笑,笑得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咧成了一线天……然而,他的大女儿和我的联系却慢慢地少了。只有耿老爹还准时来到县城,一根扁担横在两只大箩筐上,有几次见他孤独地蹲在两只大箩筐中间,蔫蔫的……再后来,连耿老爹也从县城里消失了。有人说,宝珠生了一场大病走了,耿老爹人整个儿垮了。也有人说,耿老爹后来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收破烂,他的二女儿在那个城市的重点高中读着寄宿。如今在我生活的县城里,收废品的个个都骑着小三轮,“突突突”在城市中穿行,扩音机里一路传出一律标准的普通话。每每看着他们,我就想起了耿老爹,想起他挑着一担大箩筐在城市里游走,想起他和他的女儿,还有他上衣口袋里插着锃亮锃亮的两支钢笔。(略有删改)★1.简析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所体现的人物心理。(1)愣怔: (2)慢慢: 解析 (1)指向词语含义,“愣怔”,是发呆的意思。指向上下语境,“我”随口吟诗,他不理解诗句,发呆;但又感到惊讶,联系后文“还是您有学问”。指向表现手法,人物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心理,表明他内心对“我”有崇拜。(2)指向词语含义,“慢慢”一词说的是他收起钢笔时的动作状态,表现出他对钢笔的珍视、爱惜。指向上下语境,结合前文,他拿钢笔写姓后又解释的话,可推知,他本想展示一下自己,却遭遇尴尬;结合后文,他说大女儿宝珠在北京大学读书,是以此来为自己摆脱尴尬状态的。答案 (1)愣怔:①发呆,表明他对我随口吟诵出与他的姓“耿”相关的诗句而感到惊讶与崇敬;②对诗句内涵的疑惑不解。(2)慢慢:①表明他本想展示一下自己,却在有学问的“我”面前略显尴尬,感到不好意思并加以掩饰;②表现出他对钢笔的珍视、爱惜。★2.赏析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答: 13\n解析 指向表现手法,人物描写手法:神态描写,“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咧成了一线天”,写出了老耿的精神状态;动作描写,“折、叠、码、齐、捆”,写出了老耿的熟练、专业。指向语言特色,多用短句,表现了老耿的利落。指向修辞手法,“嘴咧成了一线天”运用夸张、比喻手法突出形象特点。答案 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若答“细节”或“白描”也可),“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咧成了一线天”的神态,写出了老耿的高兴、快乐和憨厚;“折、叠、码、齐、捆”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老耿动作的熟练有序、干脆利落。②运用许多短句,节奏短促、鲜明、有力,逼真传神地表现了老耿收破烂时的形象和情景,忙而不乱,令人如临其境,读起来也朗朗上口。③运用夸张、比喻手法,“嘴咧成了一线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耿的乐呵、开心与淳朴。3.文中多次写老耿“咧着嘴笑”,有何用意?答: 解析 人物形象方面,能表现老耿乐观、憨厚、淳朴的形象。情节结构方面,前后“咧着嘴笑”之间形成了照应。表现手法方面,与下文老耿遭受沉重打击后蔫蔫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其不幸。主旨情感方面,多次写“咧着嘴笑”,表达了作者对老耿的想念与同情。答案 ①多次写“咧着嘴笑”,运用反复手法(或前后照应),有力地表现了他乐观、开朗、憨厚、淳朴的形象。②与下文女儿宝珠生病走了,老耿惨遭沉重打击以至于蔫蔫的垮了似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他的不幸。③老耿的微笑已在“我”的记忆里定格,印象鲜明而深刻,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心态乐观、崇尚知识的老朋友老耿的想念,对底层劳动者的赞美与同情。4.有人建议把本文标题“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改为“遇见”,你觉得哪一个更合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 解析 阐述理由时分析标题作用即可。结构方面,情节角度,交代主要内容;是文章线索;与首尾照应,标题中有“钢笔”,开头交代他上衣口袋中有两支钢笔,结尾又回忆了这个细节;推动情节发展,如他拿出钢笔写名字解释给我听,我才随口吟诗,他接着讲了他女儿等。读者角度,新奇,能激发阅读兴趣。内容方面,标题自身特点,“钢笔”与“破烂”有象征义,一精神,一物质;人物形象角度,结合文中老耿对“破烂”的理解,可看出他崇尚知识,对生活有期盼。主题角度,反映社会问题,表达作者的同情。认为“遇见”合适也可依照以上角度回答。答案 (示例)(一)“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更合适。理由:(1)结构形式上:①题目点明中心内容(主要人物与事件),全文都是围绕着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来写的。②钢笔与破烂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③13\n题目与开头、结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④运用对比,将钢笔与破烂这两个不协调的事物统一于老耿身上,看似矛盾,实则新奇,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即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内容主旨上:①“钢笔”象征(或借代)精神或文化层面;“破烂”象征(或借代)物质层面,即安身立命的艰难。②“破烂”是宝贝而不是“废品”,人只要有想头就不会成为废品,这表达了耿老爹对人生的朴素认识。用钢笔写春联,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③突出了人物形象。尽管收破烂,地位卑微,但是那钢笔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崇敬,对文化的珍爱。④突出了主题。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是城市变迁中的一个缩影,也传达了作者的追忆与怜惜的情怀。(示例)(二)“遇见”更合适。理由:略。二、(2022·浙江温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母亲的《锁麟囊》王虹莲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响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选择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她就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了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又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地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13\n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后来,她几乎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的了。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出去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您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5.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 解析 起初,“她”情绪不好,总失眠,后来听到《锁麟囊》发生了变化,“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这次情绪变化的原因是《锁麟囊》的调子和禅意;楼下女人的凄惨经历对她产生影响,“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这次情绪变化的原因是听了母亲讲述“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这次情绪变化的原因是受到那个女人遭遇的影响;她后来“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彻底改变了自己,所有一切都是因为母亲的精心安排。答案 ①《锁麟囊》调子婉转,戏词富有禅意。②楼下女人凄惨的经历对她的影响。③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与细心的呵护(母亲精心的安排)。6.《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答: 13\n 解析 结尾楼下女人说“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您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由此可知,楼下女人反复唱《锁麟囊》的原因是母亲的请求,看似是楼下女人的《锁麟囊》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依然是母亲对女儿的爱影响了“她”,小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更能凸显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的主旨。答案 楼下的女人本来只是偶尔唱唱;在母亲的请求下才天天来唱的;以此为题,更能突出小说的主旨,即母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7.为什么小说最后才通过女人之口,交代母亲的一些做法?答: 解析 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这是倒叙手法,让她和读者知道,原来是母亲安排了一切,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突出地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文章是以“她”的视角来感知世界,“她”沉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不知道母亲安排了这一切,最后因感激楼下女人而前去道谢,谜底才揭开,这样安排符合“她”的认知过程,结构方面与上文照应,使叙述有波澜。答案 小说是站在“她”的角度叙述的,这样安排符合“她”的认知过程。这种倒叙(也可答补叙)的写法,既照应上文,又使文章富有变化,行文有波澜,更好地突出了母亲的爱。★8.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答: 解析 指向表现手法,结合人物描写的手法,如心理、行为、语言等描写赏析,“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这是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烦躁痛苦;“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这是语言描写,这种爆发表现出的是她心情的压抑、绝望。结合环境描写来赏析,“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答案 语言描写:“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形象地表现主人公内心的抑郁、烦躁等心情。环境渲染:“暮色沉沉,好像要下雨了”形象地表现她心情的压抑、失落、绝望等;心理描写:“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形象地表现出她内心的烦躁、痛苦等。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技法提分点10理脉络明层次把握内容要点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二节小说技法提分点19结合文本深分析选准角度探主题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二节小说技法提分点18分析标题明作用结合主题探意蕴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二节小说技法提分点17概括形象抓特征赏析手法明作用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二节小说技法提分点15把握线索清脉络梳理结构知意图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一节散文技法提分点12瞻前顾后检索信息体会语句内涵
江苏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散文技法提分点22瞻前顾后检索信息体会语句内涵
江苏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技法提分点25厘清概念把握内涵分析词句内容
江苏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小说技法提分点19把握线索脉络梳理小说情节
全国通用版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技法提分点8瞻前顾后检索信息体会词句内涵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3:14:41
页数:13
价格:¥3
大小:269.6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