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历史考点突破练习题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对外关系含解析202303231168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共有10小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A【解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故排除C、D两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主要是为了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答案为A项。2.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时间1953年6月,二是妇女选举权的扩大。人民民主原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材料中妇女选举权的扩大说明A项正确。3.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B\n【解析】1950年1月英国承认新中国,说明处于冷战背景下,英国没有追随美国敌视甚至拒不承认新中国,根本原因在于考虑本国的国家利益。1954年和1972年中英外交关系不断加强,有国际因素,主要还在于两国的现实需要,因此B项正确。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万隆会议期间”。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故B项错误。1955年时,中国尚未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故C项错误。“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这些信息说明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故D项正确。5.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答案】B【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全方位外交”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C;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排除D。6.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n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既有赞誉又有批评,说它“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批评的言论明显体现了“左”倾思潮,所以材料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仍然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左”倾束缚亟待突破,B项符合题意。7.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申明港澳问题系中国内政,外国不得干涉,并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从而使中国政府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B项正确。8.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可以判断,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冷战”政策是由美国发起的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仅针对中国,中国成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能体现西方“冷战”政策的彻底破产,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1979年,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9.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n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C【解析】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当时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及第三世界兴起,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并没有改变美苏对峙格局,A项错误;中美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一直存在差异和矛盾,并未“基本消除”,B项错误;当时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中国并不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项错误。10.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答案】D【解析】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与本题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转折的情况下,积极通过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一、选择题。(本题44分,每小题2分,共有22小题) 微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奠基1.《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表明新中国\n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故选C项;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而《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人大而不是政协,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我国的政体,不是人大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2.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A.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B.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知是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协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内容与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无关,故B项错误;“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故C项正确;题干与完成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遗留任务无关,故D项错误。3.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推知(  )项目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人数668274284100636030177147比例54.48%22.85%23.16%8.16%5.14%4.89%2.45%14.43%11.99%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B.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政协推选产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答案】D【解析】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故A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选举产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故C项错误;根据表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的广泛性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故D项正确。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  )A.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B.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治的完善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nD.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答案】D【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任务,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法制建设是为国家的建设服务的,故选D项;材料只是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与国家的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走向制度化,排除A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B项;依法治国理念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C项。5.号称“四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这种所谓“大民主”,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整风反右运动,盛行于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并曾于1975年首次登上了宪法的大雅之堂,成为中国公民的一项特殊“权利”,最后在1980年才被断然取消。这反映了党和政府(  )A.对理性与法制认识的回归B.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C.对国内外形势的重新认识D.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所知,号称“四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这种所谓“大民主”,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整风反右运动,盛行于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并曾于1975年首次登上了宪法的大雅之堂,成为中国公民的一项特殊“权利”,最后在1980年才被断然取消。这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理性与法制认识的回归。故应选A。微专题二 民主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增强6.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1954年宪法目录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国家机构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  )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nD.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答案】D【解析】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升为第二章,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故选D项;1954年宪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排除A项;1995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排除B项;1954年宪法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排除C项。7.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部选任标准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D.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答案】B【解析】解放初期,打击富农,所以村干部任用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积极建设社会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所以重视劳动楷模,改革开放初期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需要个人魅力、有经济实力的人担任村干部,所以村干部的选拔与时代需要有关,故B项正确。8.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  )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增强法律意识【答案】D【解析】据材料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起不到人民民主监督作用,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原则在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民主制度的完善,故C项错误;宪法宣誓有利于培养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的忠诚,有利于增强法律意识,故D项正确。微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n9.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1953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  )A.科技革命促使美国招揽中国人才B.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C.祖国强大提升了留美学生的地位D.美国向新中国释放外交善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可知,美国出台这些法案的目的不是招揽中国人才,是为了通过允许中国留学生留美工作和生活,从而达到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的目的,故B项正确。10.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答案】C【解析】“对外国人在华企业……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能够主动缓解中外的关系,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对外关系,故选C项;“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没有特提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不能体现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排除B项;“外国人在华企业”不是经济的主体,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形成的国营经济,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排除D项。11.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会谈中斯大林再三问毛泽东:“你来一趟是不容易的,那么这次我们该做些什么?你有些什么想法或愿望?”毛泽东说:“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其中“又好吃”是指(  )A.中苏结盟共同对抗美国B.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团结C.有利于新中国站稳脚跟D.双方互相提供经济援助【答案】C\n【解析】材料中1949年,毛泽东访苏与斯大林会谈,毛泽东认为双方应该签订协议,所谓既好吃又好看指的是经济方面,苏联能够给予中国以经济援助,帮助中国恢复经济,中苏结盟对抗美国是双方在政治、外交方面合作的表现。接受苏联的经济援助,对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新中国站稳脚跟,故C项正确。12.1954年7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门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十分同意这个看法,他说:“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B.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C.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D.万隆会议提高中国的影响力【答案】A【解析】“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故选A项;“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可见苏联对中国有很强的影响力,排除B项;《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1953年7月,排除C项;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排除D项。13.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这一变化主要在于(  )A.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封锁放松B.中国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C.中国优先发展与亚非国家关系D.万隆会议拓展了中国国际空间【答案】D【解析】题干中中国与亚非国家贸易额从1950年到1957年翻番,这主要与万隆会议后中国与亚非国家纷纷建立外交关系相关,故选D项;西方国家在此时正在进行经济封锁,排除A项;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B项;此时我国优先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排除C项。14.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发表公报,西方媒体称之为“外交核爆”(如图)。这一事件(  )A.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nB.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C.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D.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外交核爆指的是中法之间的外交关系发展,与核武器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外交核爆指的是中法之间的外交关系发展,这意味着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外交政策失败,因而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西欧一体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并未出现与新中国建交的热潮,故D项错误。15.英国学者珍妮·克莱格在其著作《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此处的“开花结果”指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答案】A【解析】材料“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意思是得到了亚非国家的支持,所以1971年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得到了很大的帮助,符合“开花结果”,故A项正确;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万隆会议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促成的,故C项错误;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故D项错误。16.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所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这主要表明(  )A.美苏关系缓和具有战略意义B.美苏军备竞赛负担沉重C.中美关系改善影响较为明显D.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答案】C【解析】“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所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可看出中美关系改变对苏联有很大触动,故选C项;“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强调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A项;“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主要说明中美关系改善对美苏关系的影响,排除B项;“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不能体现苏联的破坏作用,排除D项。微专题四 祖国统一大业17.\n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  )A.“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D.“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答案】A【解析】题干是说在1961年时,毛泽东已经就台湾问题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可以保留社会制度不变,这就说明此时“一国两制”这一思想已经萌芽,雏形已经出现,故A项正确。18.下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  )A.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B.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C.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D.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隔绝的状态【答案】A【解析】1997年香港的回归表明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故A项正确;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是指1999年澳门回归,故B项错误;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的是“九二共识”,故C项错误;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隔绝状态的是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民众回大陆探亲,故D项错误。19.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  )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答案】C【解析】材料不能体现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海峡两岸达成……”,指代大陆与台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属于两岸达成的经贸往来,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的态度,故D项错误。\n20.中共中央台办和国务院台办负责人说:“我们愿意与两岸同胞一道,维护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两岸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的方针B.“一个中国”的原则C.“政治协商”的制度D.“一国两制”的构想【答案】B【解析】“和平统一”的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方式,故A项错误;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两岸和平稳定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正确;“政治协商”的制度是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初步形成于1949年,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方式,故D项错误。21.《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答案】D【解析】材料中只是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因此不是实质性进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是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故B项错误;C项材料并未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D项正确。22.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方针B.“一个中国”原则C.“政治协商”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答案】B【解析】“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B项正确。一、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7分)\n1.(17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回顾过去,警示未来,指引中国的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蹇蹇录》中译本,第131~132页材料二: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开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联合声明》(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并简要评价。(2)指出材料二中米德博士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种评价的依据。(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的主要原因。【答案】(1)李鸿章的认识:否定种族歧视理论(对黄种人的岐视);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促进国民奋发图强;要求中日联合,共抗欧洲列强。评价:其观点掩盖了战争的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2)评价:肯定中国抗战的重要地位。依据: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主力,有力地支持了欧洲、太平洋等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在远东的侵略,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n(3)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日本经济和外交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的反省;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复交三原则”。【解析】(1)李鸿章的认识:根据材料一“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归纳出李鸿章的观点。评价: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予以肯定,说明其仅看到事物的一面,评价应从甲午战争的危害性来阐述。(2)评价: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可知,肯定中国抗战的重要地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3)原因:根据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对侵华战争的反省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等方面阐述中日正式建交的原因。2.(20分)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n(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2)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答案】(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4)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藉。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很容易概括出来的,即“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才能达到实现废除领事裁判权的目标,也就是从材料一中“编订完全之法律,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的信息来概括作答即可,“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是更容易回答出来的,以为它是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时间回答出“鸦片战争后”即可,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之后来判断作答即可。至于影响主要是强调“是对司法主权的破坏、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即可,即结合所学从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以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来答。②\n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二中“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以及帝国主义调整在华益”;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从五四运动斗争结果的角度回答;第三小问实质,结合所学《九国公约》影响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局面进行回答。另外“据理力争”的背景主要是强调两点,一是国内的背景,目国内有收回主山东权的强烈要求,二是国际背景,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矛盾,分歧。中国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收回山东的主权。至于“结果”主要是强调山东问题在会后得到了解决,山东主权被中国收回即可。《九国松约》的实质也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它是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主要是强调《九国松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属于外交方面的问题,所以“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主要还是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来进行解答即可,主要是突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而其“影响”主要突出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当然“港澳台问题”也是属于“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所以“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还应该包括“一国两制”,而其“影响”主要突出“港澳已经回归、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意义(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等等均可。(4)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就是“维护国家主权、收回国家主权“而进行不断的斗争,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依据材料中并结合所学从“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的角度回答即可。本大题中华民族外争国权为切入点,命题设计立意高远,爱国主义教育与近代中国历史巨变有机结合,知识点横跨必修一、选修三,涉及四个专题,蕴含命题者深刻的价值引领思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1:17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91.6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