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_明清时期公元1368_1840年含解析2023030526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综合测评(四) 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朝设立的巡抚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据此可知明朝的巡抚的设立(  )A.有助于地方机构的正常运转B.解决了元朝行省长官权力过大的弊端C.强化了皇权对地方官员监控D.体现了临时差遣官员向行政官员的转化A [明朝时期,在地方制度上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实行三司制,三司之间互不隶属,直接听命于中央,不利于地方行政的协调配合,材料中明朝设立的巡抚,虽然不是地方的正式军政长官,但是可以节制三司,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能够很好地结合地方的需要来行使权力,有利于地方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故选A项;由材料“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可知,明朝巡抚在地方的实际权力很大,因此不能有效的解决元朝行省长官权力过大的弊端,排除B项;从材料中明朝巡抚“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可知,并不是实行监察的机构,因此不能加强皇权对地方官员的监控,排除C项;由材料“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可知,巡抚只是中央向地方的派遣官员,并没有体现出他已经转化为地方的正式行政官员,排除D项。]2.(2020·兰州模拟)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    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C [由材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可知,清朝在司法实践中,例高于律,而皇帝的谕旨、内外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且不断在修订,反映了皇帝意志在司法实践中的主导地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选C项;中国古代是“人治”而非“法治”,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律例的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其实用程度,排除B项;“随意性”是对材料“不断删改、不断增加”的过度解读,排除D项。]3.(2020·泰州模拟)清御史何元烺曾上奏建议“酌改军机处名目”,嘉庆帝批驳他说:自军机处创设以来,“一切承旨书谕及办理各件,皆关系机要,此与前代所称平章军国重事相仿,非专指运筹决胜而言。”由此可知,嘉庆帝对军机处的定位是(  )\nA.负责监察百官B.承办全国军务C.办理军国机要D.封驳审议诏令C [嘉庆帝强调“军国重事相仿,非专指”,说明军机处办理军国机要,故选C项;军机处没有监察百官的职能,排除A项;“非专指运筹决胜而言”体现的不仅是军务,排除B项;封驳审议诏令是三省制中门下省的职能,与“军机处”无关,排除D项。]4.(2020·德阳模拟)据下表中的记载可推知(  )明政府修建河神祠庙一览表时间庙祠赐额建祠地域景泰三年(1452年)—河南开封府、山东兖州府不详感应祠山东兖州府弘治七年(1494年)显惠祠山东兖州府弘治八年(1495年)昭应祠河南开封府隆庆四年(1570年)洪济祠和昭灵祠南京徽州府、山东兖州府A.山东洪灾最为严重B.政府重视治水事务C.河神信仰广泛传播D.神权政治影响深刻B [根据材料可知,从景泰三年到隆庆四年,河神祠庙一直由地方政府修建,从而说明政府重视水务建设,故选B项;根据材料无法得知地方灾害,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河神祠庙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地区,因此河神信仰并非广泛传播,排除C项;河神祠庙的修建体现了政府对于水务和农业的重视,而非强调神权政治的影响,排除D项。]5.明代,个别地区开始出现押租制,即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获得一定发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现。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  )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B.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C.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D.表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 [押租制下地主不能随意换佃,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未涉及地主对佃农剥削问题,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并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6.(2020·深圳模拟)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n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D [根据材料“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也改《户役》为《户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役”是指需要为官方出劳力的事,对“役”的改动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故选D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代专制集权继续加强,与“役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清代“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强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役”的改动,属于经济政策,并非“文化控制”,排除C项。]7.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品种传入中国的时间备注玉米16世纪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番薯16世纪自菲律宾传入中国马铃薯17世纪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D [根据材料“16世纪”“17世纪”“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可知,明清时期大量经济作物的引进,弥补了粮食产量的不足,增加了人们的食物来源,故选D项;引进经济作物只能缓解粮食问题,并不能解决,排除A项;明清时期中国闭关锁国,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带来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与“引进农作物”关系不大,排除C项。]8.(2020·淮北模拟)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种现象(  )A.促进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B.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C.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粮食安全D.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A [由材料“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可知,区域分工推动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故选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粮食安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区域间商业贸易,而非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D项。]\n9.(2020·福州模拟)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B [根据材料可知,陆王心学特别强调人内心的价值判断,即“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这就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属于儒学的范畴,因此不会摆脱儒学的思想束缚,排除A项;陆王心学主张维护封建纲常伦理道德,但题干着重论述其“心”的作用,而不是其目的,排除C项;陆王心学主张“发明本心”,向内心去寻找“理”,即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继而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非批判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10.(2020·南京模拟)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D [材料“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说明没有弓就没有射道,体现的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唯物思想对后人的思维有启发作用,故选D项;经世致用的思想是顾炎武提出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肯定人私欲的正当性是李贽提出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王夫之的思想中有批判君主专制的内容,但材料体现的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排除C项。]11.(2020·南充模拟)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北地区直至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的发展依然较为迟滞,结构松散,规模有限,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思想影响区域变化B.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C.宗法观念存在地域差别D.受南北战乱影响的程度不同B [根据材料“宗族组织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华北地区直至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的发展依然较为迟滞,结构松散,规模有限,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可知,南北方宗族组织发展明显不同,这是由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出现了族产和祠堂,故选B项;理学思想主要强调对个人的影响,对于区域变化影响不大,\n排除A项;宗法观念在整个中国文化中是一样的,排除C项;明清时期长期统一,受战乱影响不大,排除D项。]12.有学者认为,成书于明代的《三言二拍》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体现了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理念。据此可知,《三言二拍》(  )A.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C.说明社会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变异D.表明传统儒家观念根深蒂固B [材料“体现了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理念”说明与市民阶层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故选B项;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环境同过去没有明显变化,排除A项;“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无法改变道学为主流的意识形态,排除C项;“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这里强调的是时代性,不是保守性,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初承袭的是晚唐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材料二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n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效果如何?(1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9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材料二“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分析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监察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从维系统治的正反两方面分析,注意宋、明要分时期解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材料二“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可知,宋、明前期改革均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后期的调整均是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二者都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间寻求平衡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均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的目标。[答案] (1)原因: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对策:宋:削夺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知州;通判监督知州;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编选禁军。明: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实行督抚制度。效果:宋: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带来了“积贫积弱”的弊病。明: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2)原因:提高行政效率。特点: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4.(2020·淮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郑和宝舟“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照明代营造尺折算,宝船的长度就有136米,宽约56米,排水量超过8000吨。郑和船队不止规模庞大,随行人员数目也非常巨大,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各有专职,分工细致而明确。船队人员的所有开支无一例外全由大明王朝官方独家承担,而郑和船队在海上的航行动辄数月,物资消耗一项的数目就可想而知。直接牵涉的家庭成员在几十万以上,供应物资的东南沿海民众在几百万人以上。郑和下西洋是大明帝国整合全部东方民族千年航海贸易创造的最后奇迹,是强大的内陆农业文明试图以政治力量干预和塑造海洋贸易体系的一次尝试。这是古代中国大航海时代一个绚丽的高潮,之后便戛然而止,开始了400多年的闭关自守。——摘编自陈杰《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解析]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仔细阅读材料信息,从中提炼一个论题,\n如郑和下西洋表明当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明成祖朱棣下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维系封建专制统治等,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述该论题,注意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 示例一:论题:郑和下西洋表明当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论述: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排水量在8000吨以上,且船队规模庞大。相较于半个世纪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中国的船只吨位和船队总体规模,都要庞大得多。表明中国明朝时期造船业技术的先进。汉代中国人就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宋朝,中国人就将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事业,郑和下西洋远达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是名副其实的远洋航行,而直到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才开辟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以上史实表明,直到郑和下西洋,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依然领先世界。示例二:论题:郑和下西洋耗费国力,最后不得不戛然而止。论述: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其目的是宣扬国威,还有满足统治者的虚荣心和对异域珍宝的需求,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郑和船队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直接牵涉的家庭成员在几十万以上,供应物资的东南沿海民众在几百万人以上。是强大的内陆农业文明试图以政治力量干预和塑造海洋贸易体系的一次尝试,由于得不偿失,因此在七下西洋之后,便戛然而止。这与西方在开辟新航路之后,走上殖民扩张与掠夺,殖民者在海外攫取大量财富形成鲜明对比。总之,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是对国力的消耗,难以为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8:45 页数:7
价格:¥3 大小:105.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