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7新中国时期_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含解析2023030529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综合测评(七) 新中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4年,毛泽东在谈到宪法时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  )A.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C.创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D.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过渡性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三大改造还未完成,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该宪法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过渡性,因此该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故D项正确;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但这不是原因,排除A、B两项;民主集中制原则只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确定宪法是不是社会主义宪法的依据,排除C项。]2.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1955年5月,他又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A.突破了两极格局的束缚B.摆脱了社会制度对外交的影响C.意图拓展对外交流范围D.因国际地位提高改变外交策略C [由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转为同意与西方国家建交,这一变化说明新中国的外交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重视国家利益,目的在于拓展对外交流范围,发展自己,故选C项;20世纪50年代,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突破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受当时国际局势影响,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以社会主义国家为多,“摆脱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当时中国因国际地位提高改变外交策略,排除D项。]3.据统计,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这一贸易额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B.日内瓦会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密切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A [材料反映的是1957年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总额上升,1955年万隆国际会议在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下圆满成功,\n因此万隆会议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带动了各国的贸易发展,故选A项;日内瓦会议是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主要是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国内生产关系的变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4.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外交(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B [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有利于深化多边外交,故选B项;与中国开展经贸往来的国家并非都是世界大国,排除A项;与中国开展经贸往来的国家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排除C项;非洲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排除D项。]5.(2020·泉州模拟)截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共接管官僚企业数量: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并将它们逐步改造为国有。这反映了我国(  )A.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B.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A [通过接管官僚企业,将它们变成国有企业,具有反封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因此说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故选A项;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B项;1952年“一五”计划还没开展,工业化建设还未开始,排除C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排除D项。]6.右面是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农业机械化是我们的希望》。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耕作方式仍在延续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C.农民支持家庭联产承包\nD.农业集体化出现“浮夸风”A [“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农业机械化是我们的希望》”说明当时我国工业没有基础,农村只有传统的方式,故选A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底取得胜利,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史实,排除C项;“浮夸风”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不良社会现象,排除D项。]7.下面为中国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表。据此推知,当时中国(  )项目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长是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倍数钢535万吨296%5.8倍原煤1.3亿吨96%2.1倍发电量193.4亿度166%3.2倍A.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社会经济逐渐恢复D.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D [“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表”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完成后的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改变了我国过去重工业极度落后的状况,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故选D项;“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表”表明完成的情况符合原定计划,没有体现冒进的情况,排除A项;“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表”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重工业极度落后的状况,国民经济开始平衡,排除B项;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一五”计划之前的一段历史,排除C项。]8.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不管你住什么地方,居委会老大妈就会喊你,“没事儿了起来打扫卫生”,大家就纷纷出来,打扫自己门前那一块儿,也包括一些公共的场所……这在农村也非常普遍。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  )A.影响了国人的日常行为B.表明医疗体系开始建立C.弥合了城乡的发展差距D.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A [根据材料“不管你住什么地方,居委会老大妈就会喊你,‘没事儿了起来打扫卫生’,大家就纷纷出来,打扫自己门前那一块儿,也包括一些公共的场所……这在农村也非常普遍”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动员了普通民众,这说明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影响了国人的日常行为,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后,医疗体系开始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爱国卫生运动缩小了城乡的卫生发展差距,并非“弥合”,排除C项;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了卫生领域的快速发展,与“经济”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9.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n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  )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B.探索引入市场机制C.带动内地同步发展D.开创引进外资先河B [深圳特区的基建推出的招标等办法体现了市场竞争机制,故选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改革开放序幕,排除A项;作为经济特区基建速度快说明体制灵活,不能体现带动内地“同步”发展,排除C项;允许“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不能体现引进外资搞基建,排除D项。]10.(2020·乌鲁木齐模拟)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锻炼身体”的口号成为这一时期的热词。这反映出(  )A.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B.工业化建设对身体素质要求高C.锻炼身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D.“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A [“‘锻炼身体’成为这一时期的热词”体现出劳动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和美好愿望,故选A项;1953年开始工业化建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锻炼身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说法错误,排除C项;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1.(2020·齐齐哈尔模拟)下面为1975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的优秀作品《支农列车到山村》。该作品(  )A.说明了经济形式全面好转B.以政治思想宣传作为主题C.反映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D.表明当时文艺方针已转变C [材料1975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的优秀作品《支农列车到山村》,描绘了国家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拖拉机等机械,说明国家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故选C项;1975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经济形势并未“全面”好转,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文艺方针的转变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2.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n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B [材料未涉及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看法,排除A项;由材料“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可见邓小平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故选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市场经济的态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秦以来,中国在政治上便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近代中国在抵御外侮中又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性格……总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摘编自陶文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材料二 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中国与欧美工业化先发国家差距拉大的“后发劣势”问题。但当时的新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和0.22%。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发展工业却得不到农业、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撑。就农业而言,1949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的人均产量分别只有208.95公斤、0.82公斤、4.73公斤和5.23公斤。就人力资本而言,1949年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80%,而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3%,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禁运也阻碍着新中国的发展。但新中国却克服了一切困难,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对“后发劣势陷阱”的成功突破。——摘编自郑有贵《“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对后发劣势的成功破解》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的快速跨越,由1978年的第十一位跃升至2010年起的稳居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n——摘编自徐曼、何益忠《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形成的历史基础。(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遭遇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成功突破“后发劣势陷阱”的重要举措。(13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第(1)问,从古代和近代两个时间段分析说明。古代主要是中央集权制度和“大一统”的文化传统,近代主要是民族意识觉醒等。第(2)问,新中国初期的困境是国内外诸多因素造成的,综合分析回答即可;“举措”则结合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举措回答。第(3)问,从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角度分析说明。[答案] (1)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形成并发展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大一统”文化传统;近代以来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精神的重塑,民族凝聚力的增强。(2)主要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长期战争的破坏;旧中国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落后,人口文化程度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孤立与封锁。重要举措:新中国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并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推动科技文化进步;发展人民教育;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创外交新局面;等等。(3)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国人的制度自信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87—2005年部分年份全国人口流动原因构成表(%)1987年1990年2000年2005年经济型流动工作调动4.44.53.22.6分配工作2.12.81.20.6务工经商26.650.255.153.1学习培训2.82.76.93.7小计35.960.266.460.0\n社会型流动投亲靠友18.713.46.38.3退休退职1.51.000随迁家属15.17.713.114.3婚姻迁入21.011.45.47.8拆迁搬家004.03.3不计56.333.528.833.7其他7.86.45.06.3(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全国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从表格中提取一个我国人口流动趋势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可提取部分信息,也可提取整体信息,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解析] 表格信息反映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从整体上看,1987—2005年,经济原因逐渐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从具体原因来看,务工经商是我国经济型人口流动的主因,而且也是全国人口流动的主因。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答案] 示例一:论题:经济型流动逐渐成为全国人口流动的主因。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也明显增多。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型人口流动增强的趋势更加明显。相比于1987年的35.9%,2000年经济型人口流动的比例迅速上升到66.4%。这些流动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示例二:论题:务工经商是我国经济型人口流动的主因。阐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因工作调动和分配工作形成的人口流动整体来看比重下降,外出务工经商的比重不断上升,20世纪90年代之后持续保持在50%以上。这些流动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8:46 页数:7
价格:¥3 大小:812.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