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西省2022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2分)洁净的空气是人类高品质生活的基础.空气质量日报中不包含的内容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PM2.5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日报的检测项目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等空气的污染物,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质量日报中的项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等.A、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符合题意;D、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考查了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属于识记性题型. 2.(2分)同学们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每天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鸡蛋、牛肉B.米饭、馒头C.香蕉、苹果D.植物油、奶油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鸡蛋、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米饭、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香蕉、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植物油、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分)下列有关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和水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l%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12\n分析:A、根据空气和水的重要应用分析;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分析;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分析;D、根据常见的净化水的措施分析.解答:解:A、空气和水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故A说法正确;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l%,不是质量分数.故B说法不正确;C、由于硬水和软水含有的钙、镁离子的化合物不同,常用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说法正确;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空气和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应加强有关空气和水的知识的学习. 4.(2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三类.下列属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是(  ) A.电池B.果皮C.废铜D.塑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A、电池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B、果皮属于生活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且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C、废铜属于金属材料,属于可回收垃圾,且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D、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5.(2分)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在CO和Fe2O3反应的实验中,进行尾气处理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D.制取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做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防止液体外溅伤人;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外溅伤人;D、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解答:解:A12\n、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空气污染,要进行尾气处理,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防止浓硫酸溶于水产生的大量的热将液体溅出而伤人,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外溅伤人,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D、收集氧气时,要验满,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故选D点评:实验安全知识是事关重大的问题,要求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 6.(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 A.KMnO4﹣→O2B.CH4﹣→H2OC.Fe2O3﹣→FeCl2D.CO2﹣→H2CO3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题意,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变化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解答:解:A、KMnO4加热生成K2MnO4、MnO2、O2,所以可以一步实现,故A错;B、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可以一步实现,故B错;C、Fe2O3不溶于水,反应时需要加入酸,加入盐酸生成FeCl3和H2O,不能生成FeCl2,不可以一步实现,故C正确;D、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可以一步实现,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制取氧气、甲烷燃烧,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只要熟练掌握就较容易的选出正确答案. 7.(2分)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体积减小﹣﹣分子变小 B.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分子相同 C.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H+和OH﹣结合成H2O分子 D.生铁和钢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有相同原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分析;B、根据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析;C、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D、根据生铁和钢的组成分析.解答: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体积减小,分子的大小不变.故A不正确;B、氢气和液氢都是由相同的氢分子构成的,都具有可燃性.故B正确;C、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解离的H+与碱解离的OH﹣结合生成水.故C正确;D、生铁和钢主要是由铁原子的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A.12\n点评:宏观的现象能证明微观粒子的性质,微观粒子的性质也能解释形成宏观现象的原因. 8.(2分)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属于有机物 B.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尿素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l:2 D.一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CO分子和2个NH2分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尿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尿素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4,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2=2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C、尿素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2×2)=7:1,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分)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生锈,铜锈受热时的反应为Cu2(OH)2CO32x+H2O+C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Cu(OH)2 B.铜锈分解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为生成CO2的质量 C.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D.铜生锈是缓慢氧化,在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X;B、根据在加热的条件下,水会变成水蒸气分析;C、根据铜生锈的条件分析;D、根据在缓慢氧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分析.解答:解A:A.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铜、氧、氢、碳原子的数目分别是:2、5、2、12\n1,反应后氧、氢、碳原子的数目分别是3、2、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得出x的化学式是CuO.故A错误;B、由于在加热的条件下,水会变成水蒸气.所以,铜锈分解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应是生成CO2、水的质量之和.故B错误;C、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D、铜生锈是缓慢氧化,在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借助铜锈受热分解的反应考查较多的知识点,全面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图①所示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pH偏小 B.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氨气,选用图②装置 C.如图③所示配制50g20%的蔗糖溶液,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图④实验可探究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酸性降低,溶液的pH偏大;B、加热固体可用②装置;C、俯视会造成量取的水体积偏小,并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D、依据燃烧条件并结合图示分析解答.解答:解: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酸性降低,溶液的pH偏大,故错误;B、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氨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可选用图②装置,正确;C、俯视会造成量取的水体积偏小,溶质称量正确,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D、小煤块和木条都能接触到氧气,故图④实验可探究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故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测定酸碱度的正确方法、发生装置的选取方法、量筒的使用及燃烧的条件,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7分)12\n11.(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氮元素 N ;两个氧分子 2O2 ;氢氧根离子 OH﹣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O2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氮元素表示为:N;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以知道,某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就是在该物质的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氧分子可以表示为:2O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O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答案为:N;2O2;OH﹣;O2;4P+5O22P2O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7分)化学使我们学会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宏观的世界.请回答:(1)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1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 6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于碳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4,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为不同元素的原子)①反应中发生分裂的微粒是 CD .②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构成微粒是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 1: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置换 反应.12\n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依据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依据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解答即可;(2)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分析分裂的微粒;依据反应的微观的变化图示的有关情况分析解答反应的有关情况;解答:解:(1)由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于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易得失电子导致的;(2)①依据图示的情况结合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开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特征可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会分开,即反应中发生分裂的微粒是CD;②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构成微粒均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分子,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图示可以转化为如图的情况,所以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1:2,因为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组成,所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1)6;最外层电子数是4;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2)①CD;②分子;1:2;置换;点评:通过分析、观察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能力. 13.(4分)为研究物质的溶解与结晶,在实验室某同学将100gKNO3放入60℃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甲,然后对该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丁溶液根据如图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60℃KNO3的溶解度为 110g .(2)溶液乙的质量为 210 g,丙、丁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 = 丁(填“<”、>”、“=”)以上四种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甲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结晶的方法通常有 降温、蒸发溶剂 .12\n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物质溶解度,根据溶解度数值分子有关溶液的质量即可.结晶的方法有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60℃KNO3的溶解度为110g,故填:110g;(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在60℃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溶液乙的质量为210g,乙溶液降温则析出晶体后得到溶液丙,溶液丙是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得到的溶液丁仍然是饱和溶液,故溶液丙和溶液丁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此四种溶液中只有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210,=,甲;(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析出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故填:降温、蒸发溶剂.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的知识,完成此题,要抓住溶解度的有关概念以及曲线进行. 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2分)14.(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3CuSO4=Al2(SO4)+3Cu .实验二:向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Fe2+、H+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 ①金属能与盐反应、②金属能与酸反应 .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把Zn转化成ZnSO4的方法是将Zn和 H2SO4或CuSO4 溶液反应.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实验一: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以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有关要求分析解答;实验二:依据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两个实验的有关结论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铝能够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Cu;实验二:铁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所以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故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生成的Fe2+和过量硫酸中的H+;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以总结出金属的两个化学性质:①金属能与盐反应;②金属能与酸反应;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把Zn转化成ZnSO4的方法是将Zn和稀硫酸或硫酸铜等溶液反应即可;故答案为:2Al+3CuSO4=Al2(SO4)+3Cu;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2+、H+;①金属能与盐反应、②金属能与酸反应;H2SO4或CuSO4;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15.(6分)实验室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首先判断出A为 CuSO4 溶液,理由是 溶液呈蓝色 .实验小组同学又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实验后观察到: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B为 NaOH 溶液,C与D反应方程式为 BaCl2+H2SO4═12\nBaSO4↓+2HCl ,A与E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 不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首先根据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鉴别出硫酸铜;然后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硫酸铜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钡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D是硫酸,E是盐酸,并依据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须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判断硫酸铜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解答:解:五瓶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首先可鉴别出A是硫酸铜溶液;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所以B是氢氧化钠溶液;根据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铜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可知C是氯化钡溶液;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D是硫酸,E是盐酸;硫酸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因为二者的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答案为:CuSO4;溶液呈蓝色;NaOH;BaCl2+H2SO4═BaSO4↓+2HCl;不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掌握物质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及现象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4分)16.(7分)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I而不吸收CO2(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12\n(2)装置C中AgNO3溶液的作用是 检验氯化氢是否除尽 ,依据的原理是 HCl+AgNO3=AgCl↓+HN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装置中所盛药品是 浓硫酸 ,若将C、D两装置中药品顺序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不能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根据实验的目的及药品的作用分析: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化氢是否除尽,用浓硫酸干燥气体;.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2)根据给出的装置,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化氢是否除尽,用浓硫酸干燥气体;硝酸银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D装置盛有浓硫酸,起的吸水的作用;若颠倒,则不能起的干燥作用;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检验氯化氢是否除尽;HCl+AgNO3=AgCl↓+HNO3;浓硫酸;不能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气体的依据以及气体的检验、干燥和除杂,综合性比较强.本题型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17.(7分)现有一包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和NaOH),同学们用它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猜想与假设]该干燥剂如果发生变质,则产物可能有 Ca(OH)2(或CaCO3或Na2CO3) (填一种).[实验与观察][解释与结论]白色沉淀a为 CaCO3 ,证明该干燥剂已经变质.由反应①可知b溶液中一定没有 Na2CO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b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OH和Ca(OH)2 .[交流与反思]关于该干燥剂的保存或使用应注意 密封保存 .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CaO和NaOH作用及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分析;[解释与结论]根据现象分析物质的种类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12\n[交流与反思]根据题中碱石灰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解:[猜想与假设]因为氧化钙易吸收水分变成氢氧化钙,若继续吸收二氧化碳则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钠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故产物可能有:Ca(OH)2(或CaCO3或Na2CO3);[解释与结论]因为加水不溶解的物质是碳酸钙,故a是碳酸钙;因为反应①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故一定没有碳酸钠;反应②中若产生白色沉淀,与钙离子有关,所以是氢氧化钙与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故可以是:Ca(OH)2+Na2CO3═CaCO3+2NaOH;b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没有变质的氢氧化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CO3;Na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NaOH和Ca(OH)2.[交流与反思]碱石灰在空气中极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密封保存.点评:实验设计和猜想都要根据物质相应的性质来实施,所以应熟悉物质的性质. 五、计算题(本题共7分)18.(7分)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溶液5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锰,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反应完全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1.6g .(2)欲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应进行的操作是 过滤 、干燥.(3)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进行解答;(3)根据氧气的质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52g﹣50.4g=1.6g;故答案为:1.6g;(2)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欲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干燥;故答案为:过滤;(3)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1.6g12\nx=3.4g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6.8%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出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解出需要求解的物质的质量. 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33:44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04.1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