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微专题第60练(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60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小说阅读建议用时25分钟1.[2022·湖北部分重点学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近来,媒体把那些来自非中心城市、靠“做题”做到地处中心城市大学的学生称为“做题家”。“做题家”一词,看似为描述这类群体所擅长之事的中性词汇,但实际上是该群体除“做题”之外其他方面有所欠缺的一个代名词。__①__,虽让这个群体颇感无奈,但某种程度上又确实点出其在大学里存在的现状:我做题,故我在。作为学生,做题没有什么不对,擅长做题更不是什么缺点,__②__。善于做题的“做题家”们,正是在人生的关键之点,清晰地意识到了做题可为其人生之路搭建起最为关键的一阶,从而利用了其或许唯一可以利用、且只在此时利用才能得到效率最大化的做题才能,__③__,使自己的人生成功变轨。(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5个字。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下面这则访谈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记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n法律专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记者: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日趋严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专家:这种现象的确在增加,法律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如果它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那么它就是一部失败的法律。记者:很多人呼吁降低入刑年龄,您怎么看?法律专家: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全面考虑,(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研究表明,受到刑事处罚时的年纪越小,成人后再犯罪的概率会越高。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2·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下面是某单位报销业务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2·海州市高级中学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8\n(2)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以飘零之意、离别之恨抒写贬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5.[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江 上[注]冯至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8\n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骤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8\n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有删改)[注] 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2)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3)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8\n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0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小说阅读1.(1)①“做题家”这个称呼 ②甚至恰恰相反 ③考入中心城市大学(2)①“做题家”一词的含义;②“做题家”的称谓反映了这个群体在大学里的现状;③“做题家”们因为善于做题而使自己人生成功变轨。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前文中的“媒体把那些来自非中心城市、靠‘做题’做到地处中心城市大学的学生称为‘做题家’”和后文中的“虽让这个群体颇感无奈……”可知,是“做题家”这个称呼让他们感到无奈,故此处应填“‘做题家’这个称呼”之类的内容。第②处,结合前文中的“作为学生,做题没有什么不对,擅长做题更不是什么缺点”和后文中的“善于做题的‘做题家’们,正是在人生的关键之点……”可知,后面是对“做题家”的肯定,故此处应填“甚至恰恰相反”之类的内容。第③处,结合前文中的“从而利用了……做题才能”和后文中的“使自己的人生成功变轨”可知,此处应填做题取得的结果,再结合前文中的“靠‘做题’做到地处中心城市大学的学生”可知,此处应填“考入中心城市大学”之类的内容。(2)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通读各段,分析文段大意。第一段的第一句说明了“做题家”所指的对象,第二句补充了“做题家”的深层含义,所以第一段主要介绍了“做题家”的含义。第二段的侧重点是后半句“但某种程度上又确实点出其在大学里存在的现状:我做题,故我在”,所以第二段主要说明了“做题家”反映出这一群体在大学里的现状。第三段的第一句是对做题的肯定,第二句分析了肯定做题的依据是“做题家”可以利用做题让自己的人生成功变轨,该段的侧重点是第二句。然后根据以上分析和题干要求,进行概括即可。2.(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2)法律是不是应该进行修订(3)既需要尊重民意,又需要考虑犯罪个体(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本题,要整体阅读语段,确定该语段所围绕的中心。本则访谈围绕的中心是8\n《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处,根据下文法律专家回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原因,可以推断出此处记者在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目的。第二处,法律专家承认“这种现象”在增加,是对记者问句中前一部分的回应,接着法律专家说法律也要与时俱进,应是对记者问句中后一部分的回应,据此可推断出记者问的是法律是否应该修订的问题。第三处,从后文可知,法律专家并不赞同记者所说的“呼吁”,再结合横线前的“全面考虑”可知,法律专家认为“这个问题”应既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又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据此即可得出答案。3.报销人员整理原始凭证,填写报销单,找该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此时若部门负责人发现报销单错误,报销人员将重新填写;审批签字通过后,交给会计人员审核票据,审核通过,报销人员可到出纳处提取现金。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时重点注意“部门负责人”这一环节后面的两个指向:审核通过,继续下面的流程;此时若部门负责人发现报销单错误,报销人员将重新填写。4.(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3)杨花落尽子规啼5.(1)B (2)D(3)①舟行江上时的清新空气、撸声、泡沫声等,使我伍子胥心态渐趋平静,滔滔不断的流水,则引发他的回顾,激起他内心的仇恨,激发了他复仇的愿望;②渔夫平坦的心境、豁达的歌声,缓解了伍子胥心中的仇恨,进而使伍子胥对渔夫产生了感恩之情;③渔夫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让伍子胥坚硬的心开始融化,暂时从血海深仇中走了出来。(4)①渔夫拒剑并自杀的历史故事,体现了渔夫的侠肝义胆,与普通人的生活较远,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人,更有人情味,更接地气。②作者通过写渔夫的歌声、平坦疏散的心境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对伍子胥的影响,表现了伍子胥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③渔夫不仅摆渡伍子胥过江,还摆渡了他的灵魂,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引渡者”的形象,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8\n解析:(1)B项,“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说法错误。从文中看,这次渡江,伍子胥的心态发生了很大转变,“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所以他“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而不是为了欣赏风景。(2)D项,“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理解错误。文章主要表现了伍子胥从“血的仇恨”里走出来的心路历程。(3)本题要求分析伍子胥的思绪变化。作答本题,首先应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然后分析。“一走上船……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这一段景物描写,暗示了伍子胥登舟之后平静的心态。“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滔滔的江水使伍子胥想到父兄的遭遇,复仇的心被激发。“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一段,写伍子胥把渔夫当作恩人,渔夫的歌唱出了他的悲痛,也让他受到了启发。“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写伍子胥从渔夫生活中体验到了平和与柔情,暂时从仇恨中走了出来。(4)题目简要介绍了“渔夫拒剑”的历史故事,作答本题首先应比较原故事和本文的差别。注意题目中所说的“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以关键词“普通”作为切入点分析;“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提示我们要从文学效果的角度分析。本题为开放性探究题,答案不唯一,可充分拓展思路,多角度分析。原历史故事侧重表现渔夫的侠义精神,本文将渔夫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写,更接地气。本文细腻地表现了渔夫的形象和性格对伍子胥的影响,体现了“渡江”易,“渡人”难的现实,具有很强的启示性。渔夫不接受伍子胥赠送的宝剑,他渡人过江,只是为了方便行人,不为名利,作者刻画了渔夫这样一个“引渡者”的形象,这些不求回报的无名者,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大地,成为中华历史的一部分。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15 09:00:04 页数:8
价格:¥3 大小:61.0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