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微专题第49练(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49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建议用时50分钟1.[2022·广东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保护和传承非遗最大的挑战是文化语境与使用场景的固化。我们要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关注年轻一代信息传播潮流,利用年轻人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高效、时尚、鲜活地传播非遗势在必行。近几年,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纷纷积极探索“短视频+非遗”的传播模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短视频应用于非遗传播,具有__①__的优势。非遗短视频用户__②__年轻化的特点。短视频通过对数字影像进行处理,以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视角与创新手法凸显非遗之美,________。__③__,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这种传播形式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传播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播主体分散、传播内容浮浅、传播性质商业化、文化价值遭遇__④__解读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政策扶持、环境营造、趋利避害,尽快探索出符合当地特色的非遗短视频传播创新路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只有在脚步的移动中,才能真正体味山的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后来,我只能把自己的目光交给那些登山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沉重的脚步,气6\n喘吁吁的脚步,负载的是整个人类的目光。人的目光是这样沉重,一如沉重的肉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要把人类的目光背到峰顶上去!①那些登山者从我的目光里出发②只剩下一些目光在向着天空呼救③我知道我到不了那上面④陷在太多物质中的人类⑤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多⑥只是试着把山稍稍移过来一些A.⑤②③①④⑥  B.③⑥①⑤④②C.①②④⑤③⑥D.⑥③⑤①④②3.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n5.[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2·石家庄摸底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杂诗(其二)王 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长干曲四首(其一)崔 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诗(其二)》前两句采用不加修饰的语言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B.《杂诗(其二)》开篇白描记言,诗末工笔绘景,全诗的表现手法依诗人之情运用得流畅自然。C.《长干曲四首(其一)》开篇写女子出口问人,可谓“声态并作”,泛舟女子的形象和6\n询问声都跃然纸上。D.《长干曲四首(其一)》中女子急于停舟相问“或恐是同乡”,侧面表现出了女子背井离乡、水宿风行、无人共语的孤零漂泊之态。(2)两首诗中引发诗中主人公思乡之情的因素分别是什么?两首诗对故乡情感的表达在形式上有何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9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1.(1)得天独厚 呈现 但是 过度(2)既引起了年轻人对非遗的关注,也激发了他们主动传播非遗的热情(3)示例一: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关注年轻一代信息传播潮流,利用年轻人喜欢的(喜闻6\n乐见的)传播方式高效、时尚、鲜活地传播非遗势在必行。示例二:我们要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关注年轻一代信息传播潮流,利用年轻人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高效、时尚、鲜活地传播非遗。解析:(3)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结构混乱,“我们要……势在必行”句式杂糅,应改为“我们要……”或者“……势在必行”;第二处是成分赘余,“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保留其中一个即可。2.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段话主要是写登山者的勇气与精神。③⑥句是写自己能力有限,有些气馁;①⑤句接着“我只能把自己的目光交给那些登山者”,艰难出发;④②句则是通过普通人的弱小突出登山者的伟大。故选B项。3.(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2)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4.(1)D (2)①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解析:(1)“听觉”错误。“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是听任、听凭的意思,作者并未从听觉上书写鹭鸶饱食后的状态。(2)本词作于作者罢官闲居之时,全词皆为告诫溪边白鹭之语。诗歌标题“赠鹭鸶”即点明题赠对象。上阕开篇直接言说题赠对象。作者告诉鹭鸶溪中鱼儿已经很少,劝告它学会怜爱鱼儿,学会和宇宙万物和谐相处,其中“溪边”既指出鹭鸶的栖息之所,又暗指作者隐于山林。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是全词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下阕前三句,作者建议鹭鸶去“远浦”“别渚”觅食,指出那里虾鳅较多。最后两句写作者听凭鹭鸶去远处觅食,表现出对鹭鸶的喜爱。鹭鸶饱食归来,它头上的一缕羽毛被风吹着,从视觉上书写了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全篇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显得通俗易懂、亲切自然。5.(1)B (2)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解析:(1)B项,“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2)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首先要考虑两首诗的诗体特征,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本诗是一首古体诗,本题选了其中前八句。一、二句中“花草齐”“东西飞”,五、六句“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明白如话,朴素无华,犹如儿歌,和刘禹锡的诗风十分相似。《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格律诗,对仗工整,用语严谨,运用典故,含蓄委婉。6\n6.(1)B(2)示例:引发诗中主人公情感的因素:①《杂诗(其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借遇见故乡来客,回忆故乡窗前的寒梅引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以寒梅作为自己情感的聚焦和寄托;②《长干曲四首(其一)》中的抒情主人公则是通过对方的口音猜测“君”与自己是同乡,以乡音引发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只身一人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情感表达的形式:(相同点)两首诗的语言都平白浅近、质朴自然,充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不同点)①《杂诗(其二)》开篇迭用“故乡”一词,表现出思乡之殷;尾句以拉家常般的问句收篇,质朴平淡而又诗味浓郁。②《长干曲四首(其一)》以问句开篇,把女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写得活灵活现,尾句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描写,开掘了人物的个性与内心。解析:(1)“诗末工笔绘景”错。诗末“寒梅著花未”一句,诗人只是在询问,并没有细致描绘景物,且这株“寒梅”是诗人对家乡亲切怀想的寄托,是故乡的一种诗化象征。7.(1)C (2)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解析:(1)“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曲解诗意,诗人认为苦笋虽然味苦,但就像魏征直言敢谏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诗人由此想到魏征的美好品节,于是管束儿童不要过多地采摘,应该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让它经受风雨磨炼,蓬勃生长。(2)本题要求找出魏征和苦笋之间的相似点。历史上的魏征直言敢谏,人多认为“言行无礼”,难以接受,和苦笋的“苦”有相似之处。诗歌颔联“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指出苦笋的“苦节”是与生俱来的,它象征着耿介的性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苦笋品质的认可和赞美。颈联中“我见魏征殊媚妩”引唐太宗的话表达唐太宗对魏征方正人格的认可和欣赏。由此可知,苦笋的“苦节”所象征的耿介性格与魏征的方正人格相似,应得到认可。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15 09:00:04 页数:6
价格:¥3 大小:22.9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