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调研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吉林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绝密★启用前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滑雪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生活技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滑雪器具不断得到新的改良,滑雪活动不再仅仅出于维持生存的本能需求,逐鹿雪原与赛场成为深融于中华民族血液的基因密码。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自治乡东北约4公里的敦德布拉克河上游沟谷东侧的1号岩棚内,发现了早期人类的滑雪岩画。其中第三组画面中,10人为一字排开,皆呈弓身屈腿站立状,脚下有延伸物。从画面中人物上体前倾、膝部前屈,具有明显动感的特点来看,符合滑雪者的姿态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左边四人脚踏的滑雪板非常明显,滑雪者手持单杆滑雪的动作形态栩栩如生。通过研究,滑雪专家认为,岩画中这类滑雪者或为多人呈纵排式滑雪,也可能是一位滑雪者流畅地由眼前滑向远方的连续性的练习动作。而滑雪者的姿态,与阿勒泰地区至今农牧民穿用古老滑雪器具的滑雪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关于这组滑雪岩画产生的年代,经考古、历史和民族学专家的研究与论证,应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一万余年左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我国范围内较早的反映滑雪内容的形象资料。在唐代的《隋书》中,有北室韦“气候最寒,雪深没马……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的记载。意即北室韦所在地区气候最寒冷,积雪深厚,甚至淹没高头大马。而人们怕陷入积雪的深坑之中,于是出门便“骑木而行”。这里“骑木而行”,实为脚踏木马器具而行,“木马”即为古代滑雪板。由于木板制作的滑雪器具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局部压强,而且行走迅速,犹如骏马,故称“木马”,“骑木而行”,即骑木马而行。元朝官修地理志《元一统志》还记载:“开元路有狗车、木马轻捷利便。木马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狗拽之,二者止可于冰上、雪中行之。”生活在开元路一带的部落,寒冷的冬天会踏着“木马”滑雪板或乘坐“狗车”出行,非常便利。历史延至明清,滑行于雪上的雪橇已十分普及。明人吕毖的《明宫史》记载说:“冬至河冻,可拖床,以木作平板,上加交床或稿荐(草垫),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三二人,行冰如飞……”这时的雪橇又叫拖床,一般在木板上添加折叠椅(胡床),或者在木板上垫以草席,由一人牵引拖曳,可以坐两三人。除了驰骋于雪上,亦可滑行于冰上,雪橇成为人们冬季休闲的重要娱乐形式。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清代末年,西方现代雪上竞技项目开始传入华夏大地。1932年12月,黑龙江省阿城市玉泉镇北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有越野和高山滑雪线路的现代化滑雪场;20世纪30年代,现代雪橇运动出现在东北地区的哈尔滨铁路局。伴随着这些西方现代雪上竞技项目的传入,由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雪上活动,与西方现代雪上竞技一起,在共同发展中,融进了中国近现代雪上运动的历史大潮中,并最终走入当代生活之中。(摘编自崔乐泉《“骑木而行”的中国古代雪上运动》,《光明日报》2022年2月15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我国发现的滑雪岩画属旧石器时代,是现存最早的反映滑雪内容的形象资料。B.木板制作的滑雪器增加了受力面积,减少了局部压强,所以行走迅速,犹如骏马。C.“木马”“狗车”都是木制,两者作为常用交通工具,也可以在雪上、冰上滑行。D.20世纪30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了建有越野、高山滑雪线路的现代化滑雪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通过描述岩画中滑雪者穿用的滑雪器具,论证了随着社会进步,滑雪器具在不断改良。B.作者以详实的考古实证和文字史料为依据,介绍了我国古代雪上运动的历史沿革,写作态度严谨。C.明代刘若愚《酌中志》所载:“坐拖床者艳素相间,交拉如织。亦有豪兴乘醉而频频往返者。”可作第六段论据。D.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雪上交通工具,较为清晰地展现了我国雪上活动的历史传承与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滑雪工具的不断变化中,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又“善假于物”。B.明清时期雪橇已十分普及,因此到了近代,雪上运动能够发展为冰雪竞技活动。C.从因生存需求产生的“骑木而行”,到雪上竞技,雪上运动精神价值也在发展。D.依据历史规律可知,随着东西方冰雪文化的不断融合,必将衍生出新的冰雪文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抗疫成果折射出的国家治理成功之道令中国年轻人更具有民族自豪感、更加自信。《环球时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近日围绕中国年轻人开展了民调。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在回答“相对于5年前,今天提到西方国家,您心里是什么感觉”这一问题时,选择“仰视”西方国家者仅占8.1%;选择“平视”者有48.3%;回答“俯视”者则上升至41.7%。在过去数年里,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失败,使中国民众整体进入了一个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而中国青年成长在祖国飞速崛起的时代,在与西方的交往中,他们有更强的自信和更足的底气。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弊端,这是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针对“哪些是中国‘平视’西方国家的标志性事件”,选择“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防控成效全球瞩目”的受访者最多(53.8%),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与众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40.5%);选择“世界经济遭重创,中国成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和“中国脱贫攻坚战收官”的受访者分别有37.6%和30.3%。在有关对西方国家好感度的问题上,逾四成受访者青年回答“变差”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西方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恶意炒作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以及西方国家种族歧视、种族骚乱不断等。(摘编自《中国青年“西方观”因疫情改变》,中国青年网2021年4月20日)材料二您认为西方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经验的领域(排名前十)社会治安历史文化尊重人权外交价值观政治民主化医疗卫生国民素质节能环保85.7%79.7%72.1%70.3%69.5%66.4%63.5%54.5%52.4%49.0%您认为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领域(排名前十)科技影视作品经济教育社会福利体育节能环保社会治安医疗卫生国民素质64.6%50.0%48.8%48.1%44.1%42.9%36.1%35.8%31.5%28.9%(摘编自《环球时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2021年4月20日)材料三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流是自由主义,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公民不服从防疫措施的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化难以使全社会具有统一的正义观,不同阶层对正义的不同看法演变成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西方一些国家政府的错误引导和民众的价值观混乱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效果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有限政府理论弱化了政府的力量,使政府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高效率地解决紧迫性问题。而中国社会能够普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摘编自陈树鹏《新冠疫情背景下中西方价值观比较和启示》)材料四坚持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价值导向。正确义利观恪守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中国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中国希望全世界共同做大发展蛋糕,特别是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和成果。重视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需求,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继续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各国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不足和短板,各国应团结合作,共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国将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和疾病防控能力。(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国家打压中国科技企业、西方国家种族歧视等多种原因,导致有超四成受访者青年对西方国家好感度的问题上,回答“变差”。B.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科技”和“国民素质”两个领域的占比分别是最高和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翻了一番多。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C.“中国脱贫攻坚战收官”和“社会治安”被近三成的中国青年看作平视西方国家的标志性事件和西方可借鉴的中国经验。D.中国青年“西方观”因疫情发生改变,有着复杂的成因,由材料二可知西方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做得不够好是其中一个原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国家的消极应对疫情充分暴露了西方社会体制的弊端,是中国青年对西方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B.中国的迅速崛起和文化自信,使中国民众进入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也使中国青年在与西方的交往中更有自信。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阶级分化严重的西方发达国家则难以使全社会具有统一的正义观。D.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能表明中国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6.新时代的中国要如何加强国家发展合作?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概括和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美妙的结局(俄)契诃夫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她专事说媒。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我吧,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我的职业是稳定的。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①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这不成问题,”她说,“那么您想找个什么样的新娘呢?”   “我吗?那就随缘吧。”“讲到缘分,当然也对。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您知道吗,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斯特奇金庄重地叹息道,“我为人正派,性格刚强。美貌以及一般的外表在我看来是次要的,因为,您也知道,脸蛋不能当水喝,娶个漂亮老婆要操心的事太多。我这么认为:一个女人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里,也就是说,她要心地善良,各方面的品性都好。……不用说,如果老婆长得富态,看着当然舒服,不过,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可是老实说吧,其实女人也用不着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就会自命不凡,就会想入非非。最主要的是,她得敬重我,她得明白,是我给了她幸福。”“那当然。”“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②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我不能作践自己,居然为了金钱去结婚,我希望我不至于吃女人的面包,而是要她吃我的面包,还要让她心里明白这一点。可是穷苦人家的姑娘我也不能要。我这人虽说有点钱财,虽说我结婚不是出于贪财,而是出于爱情,但是,我也不能娶个穷女人,因为,您也知道,现在物价昂贵,再说日后还要生儿育女。”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可以找个有陪嫁的。”媒婆说。列车长考虑一下,说:“不,谢谢您。承您好心关照,我心领了。现在容我问一下,您给人张罗一个新娘要收多少钱?”“要得不多。您按老规矩给个二十五卢布外加一件衣料,我就多谢了……至于找有陪嫁的女人,那就是另一个价码了。”斯特奇金在胸前交叉抱着胳膊,开始沉思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叹口气说:“这价太贵了……”“一点儿也不算贵,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从前吧,做成的婚事多,收费也就便宜些,如今这年头,我们能挣几个钱啊?” 斯特奇金疑惑不解地望着媒婆,耸耸肩膀。“哼!真没想到,干那种事居然能挣大钱。五十卢布!那可不是每个男人都能挣到这个数目的!请喝呀,别客气……”媒婆又干一杯,眉头不皱一下。斯特奇金默默地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说:“五十卢布……这么说,一年就是六百啊……请喝呀,别客气……有这么多红梨③,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您给自己找个新郎,也不难啊……”  媒婆不好意思了。斯特奇金也不好意思了,他挨着她坐下。一阵沉默。斯特奇金开始大声擦鼻涕,媒婆则满脸通红,羞答答地望着他,问:“那么您一月有多少收入呢?”“我吗?七十五卢布,不算奖金……另外,我们在硬脂蜡烛④和兔子⑤上也有些进账。”在沉默中又过了一分钟。斯特奇金站了起来,开始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我不找年轻姑娘,”他说,“我是上了年纪的人,我需要那种……像您那样……中年以上、做事稳重、有您那种身段的女人……我觉得您的那些品性正合我的心意。我这人作风正派,滴酒不沾,如果您也中意,那……那就最好不过了!请允许我向您求婚!”媒婆激动得掉下了眼泪,随即又哧哧笑起来。为了表示同意,她立即跟斯特奇金碰杯。“好了,”喜气洋洋的列车长说,“现在容我来向您说明,我希望您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持家过日子……我希望我的妻子要明白,我是她的恩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一八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有删改)[注]①应为“许门”,希腊神话中的婚姻之神。他读错了。②应为“实际”,他读错了。③应为“红利”,他读错了。④指查抄火车上的蜡烛。⑤指向逃票乘客索要钱物。文本二庸俗是他(契诃夫)的仇敌,他一生都在跟它斗争;他嘲笑了它,他用了一管锋利而冷静的笔描写了它。他能够随处发现庸俗的霉臭,就是在那些第一眼看来好像很好、很舒服并且甚至光辉灿烂的地方,他也能找出那种霉臭来。(摘自高尔基《文学写照》)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场景集中,短小精练,通过对话描写简洁明了而又真切入微地刻画了人物性格。B.小说开头通过主人公的自我介绍,交代其婚姻问题和现实困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C.小说情节曲折,斯特奇金猛然发觉媒婆的年貌与人品后,苦觅真爱的他当即求婚。D.作者叙述语言简约犀利,以滑稽夸张的故事形象批判了现实社会,充满讽刺意味。8.列车长的语言描写中存在多处自相矛盾,请结合这些矛盾,分析其人物形象。(6分)9.在文本二中,高尔基分析了契诃夫的创作心理,你认为《美妙的结局》是否与之相符?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初,丹阳人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能笑语,性阔达听受, 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②,复除门户③;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丙辰,袁术表策行珍寇将军。策将吕范言于策曰:“今将军事业日大,士众日盛,而纲纪犹有不整者,范愿暂领都督,佐将军部分之。”策曰:“子衡既士大夫,加手下已有大众,立功于外,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事乎!”范曰:“不然。今所以舍本土而托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笑,无以答。范出,便释,著裤褶,执鞭诣阁下启事,自称领都督,策乃授传,委以众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注]①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②一身行:一人当兵。③门户:家庭。此指该家的徭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B.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C.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D.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东,古代地理概念,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因古人地理左东右西。又称“江左”。B.从父,父亲的亲兄弟,或祖父亲兄弟之子,即伯父、叔父。“从”指堂房亲属。C.云集,与汉代贾谊的《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词义相同。D.阁下,对对方的尊称,作为第二人称替代,常用于正式场合的对话,语气庄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景讨伐樊能、张英多年未能取胜。孙策为了辅佐他,向袁术请求回江东。B.孙策性格仁厚,知人善任。因此,见过他的士大夫和读书人都愿为他效忠。C.刘繇败逃后,孙策在曲阿慰劳将士、减轻徭役,引得人们归附,威震江东。D.吕范自请兼任都督,帮助孙策治理军队。最终孙策答应了他,授给他符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2)不然。今所以舍本土而托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白发农家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家望晴》选取打麦晒场时的农家生活片段。第二句赋予西风以人格,表达了“西风早晚都会过去”的乐观信念。B.《农家望晴》中“麦场”暗示了季节和“望晴”的原因。而“高处”则形象地表现出老翁“望云开”的迫切心情。C.《乡村四月》首句一“绿”一“白”照应尾句的“桑蚕”“插田”;“遍”“满”二字写草木之葱郁,河水之满溢。D.《乡村四月》用通俗明畅的语言,刻画了景与人的特征。其写景主要是为了突出季节性,进而表现人的农事活动。15.两首诗歌都写到了“雨”,试从意象特点与感情抒发角度比较其不同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很多英雄人物,他们不怕危险、不畏牺牲,为抗疫事业执着奋斗,九死不悔,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这让我们想到《离骚》中的“,”。(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逍遥游》中也有此意思,要到百里之外,就要“”,要到千里之外,就要“”。(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们常常将悲欢离合之感、生命苦短之叹或清冷孤寂之情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22年5月3日,从下水诞生便的“国之重器”、曾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的“疏浚旗舰”天鲲号再度——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这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锋利的绞刀“啃”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的是,驾驭这艘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巨轮的,是一支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团队。正是这群“”,用青春和热血征服汹涌巨浪、托起“国轮国造”的百年梦想。就在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这一天,天鲲号的年轻船员们依旧为推进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连续奋斗,征战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对他们而言,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就是能在国土上书写出强国一代的青春华章。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备受瞩目金榜题名鲜为人知踏浪者B.众望所归金榜题名不为人知摘星者C.众望所归独占鳌头鲜为人知摘星者D.备受瞩目独占鳌头不为人知踏浪者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天鲲号的年轻船员们依旧征战在“一带一路”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沿线重点项目,为推进远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连续奋斗。B.天鲲号的年轻船员们依旧征战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为打通远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持续奋斗。C.天鲲号的年轻船员们依旧为推进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持续奋斗,征战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D.天鲲号的年轻船员们依旧为打通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连续奋斗,征战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意外报偿”——我的语文成绩常常跃居全班之冠。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C.坚强、纯洁、自律、公正——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D.“我考上大学啦!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晕过去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量为王”的时代向我们走来。①,有人不择手段,哗众取宠,把是非美丑踩在脚下。而我们不能只看重拥有多少流量,②。获得流量的方式方法、途径手段是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实践证明,走正道获取的流量才是正能量,③,而非“昙花一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诸多精彩阅兵短视频“刷爆”朋友圈。让人看后由衷生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流量平台大力科普抗疫知识、传递抗疫温暖时刻……这些产品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真正的流量和热度,是“流行”到“流传”的升级,只见“话题”未见作品,丢失思想含量、文化价值,注定无法长远。将流量变成“留量”,让热度留下余温,需“风物长宜放眼量”,更需高质量、正能量。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1.请结合材料第二段内容,为某短视频平台写一则网络宣传标语,要求观点明确,表达得体,不超过20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材料二:2003年,黄震19岁时,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电视屏幕上奔腾的火焰点燃了黄震的梦想。从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黄震明确目标,坚定选择,攻坚克难,参与研制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为中国载人登月勇担开路先锋。今年39岁的他,已经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之一。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1)以优秀毕业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高三毕业典礼上“筑梦·追梦·圆梦”的主题演讲。(2)以青年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实现中国梦,青年勇担当”主题团日座谈会活动的发言稿。(3)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你,对专业选择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赋分说明讲评建议:告诉考生,语文是一门“温和大气”的学科,她不难为考生,每个人都能读懂题目,每道题都能有话可说。阅卷时只要大意正确即可得分,这能够有效缓解考生的紧张感,给考生提振信心。并且一定向考生强调“高考试卷无废字”。答题前请一定认真阅读试卷,特别是题干要求,理解命题人的意图,有的放矢,方能中的。1.【答案】D【解析】A选项在第三段,和原文对照,由于多处缺少限定,导致表述绝对化、局限化;B选项考查句间关系,原文“由于木板制作的滑雪器具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局部压强,而且行走迅速,犹如骏马,故称“木马”。”原因表述是并列关系,但选项却强加因果关系。C选项“也可以在雪上、冰上滑行”错。原文第5段有“二者止可于冰上、雪中行之”,其中“止”为“只、仅仅”意,选项“也”表示相同,逻辑上包含其他情况。指导考生:①先看题目明确选择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②仔细看选项,画出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比如:关联词、陈述主体、受体等)③仔细和原文对比④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2.【答案】A【解析】A选项有两个错误。一是信息列举不全。第二段还描述了岩画中的滑雪姿态;二是写作目的表述不当,第二段的目的在于佐证第一段“滑雪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引起下文内容。B选项考查论证方法和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态度。C选项考查论据的使用(选项中的史料佐证文中“雪橇成为人们冬季休闲的重要娱乐形式”句)。C选项考查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引导考生:注意C选项。并尝试让考生口述解答下列问题:1)某材料有怎样的论证特点?答题角度:①明确中心论点②简要概括材料主要内容③论证方法④论证结构⑤论证语言特点2)某材料的行文脉络/行文思路/论证思路?答题角度:①概括每段段落大意②合并同类项3)某材料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题角度:①点出论证方法②结合具体分析③指出效果3.【答案】B【解析】B选项原因概括不全,由最后一段可知,还有“西方现代雪上竞技项目的传入”等其他因素。A、C综合全文内容可推断;D选项结合全文及客观实际可推断。引导考生:注意选项中出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H观点与论据不搭,论证结构判断错误或者论证逻辑错误。4.【答案】C【解析】“近三成”应为超三成。35.8%“社会治安”是中国可借鉴西方的经验。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5.【答案】B【解析】错误之处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和成功的治理,使中国民众进入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原文“在过去数年里,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失败,使中国民众整体进入了一个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其中“文化自信”属于无中生有。6.答两个方面即可,每方面3分。考虑到题目较为简单,题干要求明确,不设置双评。请阅卷老师注意:如不分点,每点扣1分。【示例答案】①国内方面: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使社会和谐稳定,使政府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效率地解决问题。②国际方面:开展国际发展合作以正确的义利观为价值导向。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恪守互利共赢的原则,重视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和需求。答题要领:快速搜索、筛选关键词,借助关键词抓住文本的主要话题和结论。1.看标题,明话题(明确文本话题内容) 关注出处,搜寻命题暗示信息。2.析文本,概中心(通过分析文本,概括材料中心,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3.理关系,找异同(理清材料间的关系,比较材料的异同点。明确材料阐述的侧重点)4.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快速确定答题指向,判断答题涉及的是哪则材料。根据题目指向,筛选文本的陈述重点,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进行转换、组合、加工,组织答案;5.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答题对策: 带问题读文本,题干引导答题。——整体阅读,不落图表,分层概括。——比对区间,敲定关键词,合并同类项。——合理使用原文词句,言简意赅。7.【答案】C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解析】C选项三个错误。一是“情节曲折”,小说情节淡化,充满朴素的生活气息,达到情节与平庸无常的现实生活的高度相似,谈不上“曲折”;二是列车长斯特奇金“猛然发觉媒婆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的身段富态、恭敬稳重”并不是其求婚的主要动机,联系上文可知,令他动心的是媒婆的收入;三是“苦觅真爱”,人物分析错误,列车长斯特奇金追求的并不是爱情,而是金钱。8.该题为单评。下列内容,每点2分,答满3点即可得满分。每一点的分值构成:文本0定位正确1分,出现红色字关键词1分。【示例答案】①他说自己“受过教育”,但通过注释可知,事实并非如此,可见其无知、虚荣。②他说自己“有钱”,却不愿娶个“穷女人”,因为要考虑物价的昂贵和婚后养育儿女的费用。可见他拜金、功利、精于算计。③他说自己不会为了金钱去结婚,结果媒婆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最打动他的正是金钱,可见他虚伪、伪善。④他说自己“为人正派”,但通过注释可知,他常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正当的收入。明明对女方的经济贡献有考虑,却要求她在婚后视自己为“恩人”。可见他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大男子主义。9.该题为双评。观点2分,分析只要自圆其说,答两点即可得满分。注意文本二主要指向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示例观点一】(1)相符(2)①小说语言上,冷静简约,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没有叙述者观点和情感的介入。②小说人物上,列车长自私虚伪,是庸俗的代表,是作者刻画和批判的对象。③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小说主题上,缔结婚姻是件美好的事,而人们的目的却是追求实际利益,表达了作者对金钱至上的庸俗社会的辛辣嘲讽。④小说题目的“美好”和人物内心的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以前为尊的社会的强烈抨击。【示例观点二】(1)不相符(2)①列车长和别里科夫一样,麻木冷酷而看不清自己的本性,既可恨又可悲。契诃夫对这种小人物的态度是悲哀和怜悯,并非“嘲笑”。②小说的写作目的不是“找出霉臭”,而是夸张的形象、滑稽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去注意和追求真正的美。本次命题采用“双文本”阅读,“文本一”是文学类文本,“文本二”是相关评论。小说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语言、手法等方面答题,散文要从选材、剪裁、构思、手法、感情等方面组织答案。此外还要注意:一、“就文设题”是高考命题的大趋势,很难用上所谓答题套路。在这种情况下,读懂读透原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二、“命题情境”尤其突出,先教你知识,再据此分析。如2020年1卷就先谈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再要求“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这样的题目,做题时务必要审清题干,围绕题干、结合选文组织答案,也就是所谓“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10.【答案】C【解析】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11.【答案】D【解析】“阁下”在文中语境里并非第二人称,而是指“孙策所在之处”。12.【答案】A【解析】两处错误:一是“岁余”,一年多。二是“孙策为了辅佐他”,这只是一个借口,从前文可知,孙策听取了朱治的建议,回江东的目的是占据江东。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13.该题为单评。【参考答案】(1)等到孙策到来,军队奉有命令,不敢进行掳掠,于是民心大为欢悦,争着用牛肉和美酒去慰劳孙策的军队。(及、乃、竟、劳各1分,大意1分,共5分。)(2)不是这样的。我如今舍弃故乡来追随将军的原因,不是为妻子儿女(打算),是想要(或“为了”)成就(或“做好”)世间的政务。(不然、所以、妻子、济各1分,大意1分,共5分。)考前提示:翻译题要注意回归原文,把上下文看一遍再翻译,思考一下命题人员可能设置的得分点:重点实词、通假字、省略成分、特殊句式等。要尽量直译,字字落实。先在试卷上翻译出大致内容,读一遍,感觉通顺了再抄写在答题卡上。如果遭遇新题型(简答题),坚信只要能读懂文本,简答题就相当于现代文阅读中最简单的筛选概括题,这也是送分题目,不必紧张。【参考译文】初,丹阳人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当初,丹阳人朱治曾经在孙坚部下担任过校尉,他看到袁术为政混乱,德行不好,就劝孙策返回故乡,去占据江东。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攻打樊能、张英等人,一年多未能取胜。孙策便向袁术请求说:我家在江东地区对人民有旧恩,我愿意帮助舅父去进攻横江。攻陷横江后,我便回到家乡去召募兵马,可以集结起三万兵众,用来辅佐将军平定天下。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心怀不满,但由于当时扬州刺史刘繇占据曲阿,会稽郡太守王朗守在本郡,他认为孙策不一定能将他们击败,于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上表推荐他为折冲校尉。孙策率领千余名步兵和数十名骑兵出发,一边走一边招兵,到达历阳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五六千人。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能笑语,性阔达听受, 善于用人 ,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 。这时,周瑜的伯父周尚为丹阳郡太守,周瑜率兵迎接孙策,并援助他军费和粮草。孙策大喜,说:“我得到你的帮助,一定能成功!”孙策渡江以后,辗转作战,战无不胜,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攻势,百姓听到孙策将要到达,全都失魂落魄;各地官员弃城出逃,躲到深山之中。及至孙策到来,军队奉有命令,不敢进行掳掠,于是民心大为欢悦,争先用牛肉和美酒去慰劳孙策的军队。孙策言谈幽默,性格豁达,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使用人才。因此,无论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为他尽心尽力,乐意为他效死。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②,复除门户③;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刘繇与孙策交战,兵败,逃往丹徒。孙策进入曲阿,慰劳赏赐将士,发布宽大命令,通知各县:“凡是刘繇、笮融等人的乡亲故友和部下,前来自首归降的,一概不咎既往。愿意去当兵的,一家只出一人,免除全家的赋役负担;不愿再当兵的,也不勉强。”不过十天,应募者从四面涌来,得到二万余名兵士,一千余匹战马。孙策的声威震动江东。丙辰,袁术表策行珍寇将军。策将吕范言于策曰:“今将军事业日大,士众日盛,而纲纪犹有不整者,范愿暂领都督,佐将军部分之。”策曰:“子衡既士大夫,加手下已有大众,立功于外,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事乎!”范曰:“不然。今所以舍本土而托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也。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笑,无以答。范出,便释,著裤褶,执鞭诣阁下启事,自称领都督,策乃授传,委以众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丙辰(二十日),袁术上表推荐孙策代理殄寇将军。孙策的部将吕范对孙策说:“如今,将军事业日益兴盛,部下将士越来越多,但军中纪律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我愿意暂时担任都督,帮助将军进行治理。”孙策说:“子衡你既然是士大夫,手下又统率重兵,在外立下军功,难道应再让你屈居这种小官职,管理军中的细小事情吗?”吕范说:“不是这样的,我如今舍弃故乡来追随将军的原因,不是为妻子儿女牟利,而是为搞好世间的政务。譬如共同乘一条船去飘洋过海,一件事不牢靠,就使大家全都受害。我这样做,不仅是为将军。”孙策笑了笑,无法回答。吕范出来后,就脱去单衣,换上便于骑马的军服,手执鞭子,到孙策办事的房前报告,自称兼任都督,于是孙策就授给他符传,委任所应主管的各项工作。自此之后,营中气氛严肃和睦,军纪严明,禁令得到彻底贯彻。14【答案】A【解析】在“打麦晒场”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第二句中,诗人是在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而非“乐观的”,此处标点符号“?”是提示。15.【示例答案】①雍诗中的雨,是秋天收割时节(季节1分)即将到来的大雨(意象特点1分),是农人们不希望看到的(情感内涵1分)。②翁诗中的雨,是春季(季节1分)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意象特点1分)。农人们在雨中务农,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情感内涵/作用1分)。诗歌的主观题,近年来都是“因诗设题”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必须结合诗歌内容作答。所以读懂诗歌是作答的前提,读不懂诗歌,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答题技巧,而读懂诗歌,需要关注五个方面:题目、作者、背景、诗句、注解(一定有用)。另外,客观题的选项对理解诗歌也有帮助。读懂诗歌后才是审题,然后是采分点作答,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16.该题为双评。其中第(3)题答案不唯一,如有课外答案不确定者,务必查证后给分。【参考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宿舂粮三月聚粮(3)答案不唯一。注意采分点是“明月”,仅“月”不能得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强调:默写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用正楷),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语用题总指导:语境意识。无论词、句、标点,一定要放在语境中结合上下文分析17.【答案】A【解析】备受瞩目意思是很受别人关注;众望所归用于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金榜题名意思是指科举得中,这里加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独占鳌头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注意语境中并无排名信息。鲜为人知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不为人知意思是不被人所知道了解,绝对化,不合语境。天鲲号是海中作业,故选“踏浪者”;“摘星者”更适合用于航天工作者。18.【答案】B【解析】划线句有三个错误。一是语序不当,根据上文“就在……这一天”,后面迎接一个即时的行为,即“依旧征战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二是“开展……通道”搭配不当,因为“打通……通道”;三是不合逻辑,“连续”指“一个接一个”,在语境中“连续奋斗”不合逻辑。19.【答案】A【解析】破折号作用的分析,重点在破折号前后词句间关系的分析。A.比较原文,可以理解为下文是对上文“意外报偿”/“金榜题名”的解释说明,也可以理解为对下文内容的强调(表强调时破折号不必要,起吸引阅读者注意的作用)。B.解释原因。判断依据:上文是结果,下文是原因。C.表总括。判断依据:破折号后用“所有这一切”总括前面的词语。D.声音延长。送分项,饱含命题人对考生的祝福。20.该题双评,如有疑问请及时反馈,仲裁组长讨论给出统一标准。①为了获取流量②更要看要怎样的流量/还要关注怎样获得流量/还要关注获取流量的途径③才能“细水长流”/才能长久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21.该题双评,如有疑问请及时反馈,仲裁组长讨论给出统一标准。段意理解恰当,2分。采分关键词如“正能量”“真善美”等;观点明确,作为宣传语,凸显“怎样做”的倡议性内容,2分。构思精巧,有修辞,有创意,1分。如超字数扣1分。【示例答案】以作品立身,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做新时代顶流……因为新高考地区不设考纲,语用题就成了一块改革试验田,设题越来越灵活。遇到新题型一定不要慌张,考查的都是语文素养,仔细审题就行了。考前可以再让考生“见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类的创新题型,如写广告语、颁奖词或串场词、对对联、手机短信、新闻短评等。手机短信:答题技巧:(1)突出主题。(2)语言要简明、得体。简明主要是注意字数的限制。得体指用语要适合场合、对象的特点。(3)注意情境,讲究文采。公益广告:答题技巧:注意字数不宜多,一般10—3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编写串联词:要注意突出节目的主题,符合演出的氛围,用语要饱含激情,简洁有力,既富有文采,生动活泼,又要口语化,通俗易懂,还要注意语言的连贯。编写解说词:首先要抓住解说对象的主要特点,确定解说的主要内容,其次在解释画面或实物时,要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直观性,发挥一定的想象,做到视听的和谐统一。【提示考生】(1)如果接触新题型,要镇定不乱,万变不离其宗,透过形式表层,把握考题的本质要求。(2)加强审题,采集题干信息,揣摩命题意图,明确答案指向。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3)表述准确规范,通顺连贯,切忌语病。22.作文该题双评,仲裁分为7分。如有疑问请及时反馈,仲裁组长讨论给出统一标准。【材料解析】材料一,说的是个人进步对国家的意义和价值。梁启超名言,“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体现出青年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这是本次作文的一个总体方向。材料二,说的就是筑梦,追梦,圆梦。具体讲述了黄震的青春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19岁时,明确奋斗目标;本科毕业后,为目标不懈奋斗;39岁时,实现了梦想。其中的关键词为:梦想、坚定、攻坚克难、先锋、副总设计师。可以梳理成三句话:人生要树立高远的目标;追求目标需要不懈的奋斗;实现目标是努力过后的水到渠成。“结合上述材料内容”是综合以上两个材料。【拟题示例】青衿怀壮志,行稳方致远。 淬青春之火,铸理想之志   心怀大志,奋而不怠寸心筑梦,一生追梦循心之所向,择利国之业……【解题-立意】这是一则典型的多材料、多任务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是选取具有启示性的名人名言(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曾引用该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迹材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在试题的取材、设计上,还是在引导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方面,都进行了尝试,以期实现“以文化人”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的目标;主要考查了考生对于当前时代的理解和把握,引导考生在生涯规划中思考拼搏和奋斗、责任与担当等问题,属于考查价值观的范畴。同时多则任务关注到了高考中的高频文体。请教师讲评时予以关注。题目以青年立志,实现志向为话题,以梁启超的经典名言和时代人物黄震(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为载体,言之有物又意蕴深远,能较为充分地带动考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导考生思考个人与时代,当前与未来,等抽象而深刻的命题。考生以点延伸成面,观照生涯规划,思考个人发展,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最终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讲评时提示学生关注:写作情境(写作目的、文章结构、语言风格)、身份定位(立场角度、内容重点)。【写作建议】任务一:注意身份定位——优秀毕业生应该指德才兼备,有家国情怀的毕业生,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只是成绩好,高三毕业典礼要求有情境感,对象感,激发性,筑梦,追梦,圆梦,应该是个螺旋上升的循环,不能只是一次性的。称谓要精准。该任务和2021年全国乙卷命题形式相仿。立足材料中的关键词,在具体写作中应有侧重。筑梦,应侧重奋斗目标的明确,因为目标的设定与人生价值的大小相对。追梦,应侧重过程中要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圆梦,是值得让人欣慰的,也是最难写作的部分。如果匆匆结尾,势必影响文章的感染力。如能做出延伸,谈谈圆梦的价值和意义,效果会好些。比如,“圆梦,是一个梦想的结束,更是一个新的梦想的开始。”“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国家进步的一块台阶;无数个梦想的实现,才能铺设出国家进步的宽广之路。”任务二:注意情境设置——主题团日座谈会。发言稿的对象称谓要准确,符合团日的情境和对象,青年勇担当,担当的应该是国家所需,强调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同频同向共振,材料二的逻辑要回应,筑梦,追梦,圆梦这篇发言稿的关键词是“中国梦”和“勇担当”。写作时,可以结合材料一,从“为何要勇担当”来谈起,结合材料二,谈论“如何勇担当”,这个方面,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进行论述,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勇为志愿者;自然灾害面前,勇为捐助人;复杂形势下,勇为国家尊严的维护者。通过具体情节,体现出勇为者的道德品质,结尾可紧扣关键词,结合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发出号召。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任务三,注意写作的方向——专业选择要和筑梦追梦圆梦结合。不能只是个人的专业选择,要体现中国梦的需要。因身份设定为“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你”,意味着专业已经确定。谈论时,除了结合个人爱好外,更需立足专业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未来前景来谈,这样有利于把个人目标和国家需要的统一起来,提高文章的思想高度。三个材料,设定的人物身份不同,语言风格也应不同。任务一,优秀毕业生演讲对象是学弟学妹,以内容分享和思想引导为主。语言上需要平易近人,也应体现出适度的文采。任务二,青年代表团日座谈会上的发言,语言既要赋予激情,又要深刻务实,事例运用上,要兼顾典型性、普及性和概括性、多样性。任务三,可以适当引入专业性的语言,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为了避免一味地空谈,可以引入专业上的名人事例及言论,增加文章的厚度。【评分建议】50分以上:结合两则材料内容,把个人梦想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体现出爱国情怀、坚定意志等积极进步思想倾向,感情真切;标题靓丽、醒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有文采;运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书写美观;符合文体要求。45至49之间:结合两则材料,能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材料二)或恰当地引入适合表述需要的思想概念(如任务二中勇担当);结构层次清晰;语言通顺,无语病,运用一种以上修辞手法。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40至45之间:能结合两则材料,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语言平实,缺少文采;叙事有一定的概括性;所用材料与观点(分论点)衔接合理;字迹清晰,基本符合文体要求(比如,要件不全)。40分以下,有一定思想,缺乏高度,过于立足自身来谈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议论文中叙述语言过多,所用材料和观点(分论点)缺少议论的衔接,即堆积事例;文体要件缺失较多。字数上,将够800字的,不宜超过45分;接近800字的,分数可在42分上下浮动,浮动范围为3分,800字以下的,可按300字赋15分处理。跑题或抄袭者,原则上按不及格处理。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提醒考生,临场作文的总原则:审题要准确,不能偏题;不带外伤——缺题、字数不够、错别字、篇章不完整;不带内伤——观点不可偏激和错误;内容重心把握不当;观点过于晦涩和情感混乱等。结构混乱,思路不清。考前可以要求考生从结构到题材熟记三至五篇作文,认真翻看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以及印发的作文素材。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06 12:56:17 页数:23
价格:¥5 大小:189.6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