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吉林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经营和产品主要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解体,私营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应运而生。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领域的这一变化表明当时A.工商业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新格局B.官营工商业的经营范围缩小C.社会经济中自然经济的比重下降D.工商业的发展实现了独立化2.“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墨家的上述人才观折射出A.春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化剧烈B.战国时期新生社会力量的崛起C.新兴地主不断壮大的时代特征D.希望社会矛盾缓和的理想寄托3.东汉初期实行三公宰相制,又将属于少府(专管皇室财政,兼管皇帝秘书、膳食事务)的尚书独立出来,时称尚书台,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终汉之世掌握国家实权。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尚书台职能的变化反映出从东汉到魏晋时期A.相权势力逐渐膨胀B.三省制度正式形成C.制衡机制日渐成型D.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4.华东师大学者杨勇在评价公元5--8世纪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指出: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这说明国家通过这一制度A.使土地兼并逐渐取得合法地位B.将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纳进国家的利益框架C.加速了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D.实现了对私人土地产权自由交易的完全控制5.宋朝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倡办义田,在家族和乡村开设义学,诵读经书,提高平民的认识水平;通过义田的平均分配来舒缓贫富分化。范仲淹通过这一做法A.实现民间组织与封建政府的相互平衡B.完善了宋代社会的救济体系C.寻求对社会基层实行有效控制的方略D.成为乡村教育儒学化的开端6.王夫之认为,行是知的来源,行是知的目的,行是知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知正确与否的标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王夫之的知行观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天理观B.践行了汉代儒学的伦理纲常C.体现出先秦儒学的经世思想D.体现出民主思想的日趋活跃7.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n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8.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后,1868年建成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动兵轮,改变了中国兵船唯靠进口的状况。从1874年开始,江南制造总局即有修造轮船军火等项的财务收入,这种收入逐年递增,所占该局收入比例逐年上升,表明江南制造总局向商品化迈出一大步。江南制造总局的这些发展A.体现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性B.缓解了清朝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C.体现出晚清洋务运动的民族性D.代表了近代中国民用工业的水平9.1905年7月,慈禧太后在召见大臣时表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侯调查结果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实行”。1906年9月慈禧颁布上谕,宣布“预备立宪”。晚清朝廷的这一举措A.反映了晚清官僚队伍政治上的诉求B.顺应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趋势C.表达了科举废除后知识分子的呼声D.体现出革命与改良思想的交锋10.民国前期,原有的华商煤矿得到扩充,如山东中兴煤矿;外人经营者酌予收回,如河南六河沟煤矿与直隶井陉煤矿;新成立煤矿公司约十余家。1914年起,汉冶萍公司兴办六个铁厂,铁、钢产量和钨、锑开采量均有增加。中国经济的上述变化说明在这一时期A.工业技术进步明显B.华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C.实业救国取得成效D.中国工业结构有所改善11.中国现代哲学家贺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据此分析,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认识的绝对化倾向B.促进了普通民众的思想觉醒C.实现了中国社会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D.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12.据《黄埔军校史料》记载,黄埔军校创办之初,开设的政治课程有:帝国主义的解剖、中国民族革命问题、社会发展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国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国政党史略、各国革命史略、三民主义等共八门。这些政治课程的设置表明黄埔军校A.以民主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政治教育内容B.突出对学员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教育C.确保军校建设的法制化、正规化与革命化D.以近代化的军事理论培养革命化的军事干部13.1937年8月25日,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nA.削弱了农村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B.推动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标志着抗日民族政权的正式建立D.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14.1953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城市人口疏散下放政策、人民公社制度、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人口流动控制制度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等。国家通过政治性的推动、和特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政府垄断管理,阻滞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国家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保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B.最大限度地压低重工业的发展成本C.缓解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扭转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15.下面材料的数据反映的是与1978年相比,我国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在1994年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反映出1978年以来的我国种类1994(较1978年增加)粮食46%肉类323.4%水产品397.8%油料281.4%棉花100.3%甜菜363.7%水果432.7%A.经济制度变迁推动了种植结构的调整B.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特征C.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了科技进步D.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了有效利用16.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实行了包括观剧津贴、公职津贴在内的津贴制度。津贴制度的实行使得雅典的所有公民都能有机会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减少特权专制和僭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机会。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实行津贴制度的目的是A.改革雅典民主体制的弊端B.有利于维持不同阶层政治上的平衡C.不断完善雅典的法律建设D.保证民主制度涵盖阶层的广泛性17.学者田德全指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四百多年里,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公有制占主导到私有制占主导,从小土地所有制到大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土地制度的变化成为新贵阶层兴起、骑士阶层壮大、奴隶数量剧增、阶级关系变化的根本因素,由此导致阶级矛盾复杂,政党斗争激烈。这一论述说明了罗马A.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因素B.共和时期的政体本质上属于君主专制C.基督教会形成的历史原因\nD.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历史必然性18.19世纪英法等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阐述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观点中,不再像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家那样主张变革政权,而是主张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来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以提升本阶级的政治与社会地位。”材料表明19世纪英法工业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在于A.建立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B.构筑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C.加快工业革命的进展速度D.削弱贵族阶层的政治力量19.下面图片的信息反映出近代世界的科技进步。这些发明成就的取得得益于A.技术工人的生产和实践B.世界市场的形成C.科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D.近代科学的诞生20.巴黎公社对敌视并且攻击诽谤公社政策的报刊没有查封,这些报刊的宣传使公社失去了中间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支持。巴黎公社的这一做法A.说明建立专门新闻审查机构的必要B.体现出公社革命措施的软弱C.表现出国际工人运动“左”的倾向D.削弱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2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新的格局。1913年,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原材料与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项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C.世界贸易中心向美洲转移的趋势加快D.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加强22.1922年,列宁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造措施,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苏俄政权通过上述措施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束缚B.开始进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阶段C.改革了过于集中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D.加快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步伐\n23.冷战开启后的美国,“从遏止苏联的全球战略出发,推行扶植西德的政策,与法国基于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以及争夺欧洲主导地位的考虑而提出的肢解、削弱德国的主张尖锐对立。法国在经济上依赖美国的援助,政治上不得不仰承美国鼻息”。在这一背景下,法国A.拒绝参加美国主导的集体防御体系B.放弃对联邦德国的强硬政策C.暗中支持印度支那的民族自决运动D.积极响应苏联地区扩张战略24.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紧密,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也就越大,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及新冠病毒的不断扩展使得各国经济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面对国际经济的这一变化,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合理对策是A.加入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B.适度控制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C.积极主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D.扩大激励性经济政策适用范围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本卷共3小题,均为必做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重商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封建制度瓦解和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16世纪,随着王权的扩张,封建国家开支增加,商业资产阶级希望国家对工商业活动和商业资本给予支持和保护,早期重商主义思想在西欧得到发展。早期重商主义强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增强国家陆海军武装力量,以武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开道。在经济政策上主张实行国家主导的间接宏观调控的政策,以财政主导为中心,利用关税、汇率和行政管理手段等力量保护发展本国制造业。主张鼓励本国产品出口,缩减外国货物进口,防止外来产品竞争,出口商品要用本国船只运输,以减少支出和增加收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以保证金银货币流入本国。主张国家垄断对外贸易,保证外贸通畅,发展航运业。这一时期的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作为新兴阶级代言人的重商主义者政治上主张支持王权,实行君主专制。重商主义学说开始是作为“国家政策”形成的,而后才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从而形成了重商主义理论体系。-----摘编自黄光耀《论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殖民思想的发展》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入关,中国重商主义思想兴起。郑观应主张摒弃“崇本抑末之旧说”,“大力振兴商务”。康有为指出以商立国是救亡图存的良策,提出一系列新措施。甲午状元张謇从官场跳出,把全部精力用在经商事业上。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支持实业的发展。但是自汉而始,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形成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士农工商为基础的有序结构模式,限制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民族工商业发展缓慢。长期的封闭锁国使中国对外了解有限,固守封建观念的体制官僚排斥任何新的信息。中国是帝国主义货币积累链上的一环,不平等条约导致外贸入超和白银外流,外商还恶意倾轧中国企业。1874年轮船招商局的船只由初创时期的12艘增至30余艘,外国轮船公司以消减运价挤压,致使轮船招商局债台高筑。重商思潮呼声微弱,自身观点分散,不成体系,始终无法成长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中国重商主义在遭到强大的阻隔力量以后没有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形态的强有力武器,资产阶级最终也\n没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摘编自梁莹《试论中国近代商业思想的演进》(1)依据材料一归纳西欧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6分)(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早期重商主义形成的背景。(8分)(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结合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的主要实践,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中国重商主义思想本身的缺陷指出其为什么没有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形态的有力武器。(11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时期概况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6世纪,希腊在酒神颂歌舞中加进演员,被认为是戏剧的萌芽;以后增加叙事和戏剧因素,戏剧形成。在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被看作是喜剧的发端。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分别为悲剧和戏剧的代表人物。中世纪时期(5至13世纪)以宗教观念和道德说教为基本内容。从教会仪式发展起来的宗教剧,以宣传教义为目的;传奇性的情节中渗透着宗教和道德宣传;多取材于耶稣和圣徒的传奇故事。文艺复兴时期(13至17世纪初)是欧洲戏剧史第二个繁荣时期。反对教会权威,赞美智慧,提倡个性自由成为创作的思想。仁慈、善良、爱情等是这一时期戏剧表达的主题。莎士比亚是杰出的剧作家。古典主义时期(17世纪)呈现为王权服务倾向,崇尚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反对割据,宫廷色彩浓厚。法国是等级君主制国家,高度的中央集权要求文艺为它服务,法国戏剧成为古典主义旗帜。启蒙运动时期(18世纪)戏剧在法、德、意、英都有发展。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戏剧创始人,狄德罗提出建立市民戏剧;德意志莱辛创立起德意志的民族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民族戏剧。19世纪的欧洲戏剧分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以强调表现内心生活,憧憬未来;19世纪30年代后的现实主义戏剧,重视客观性及细节真实,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雨果、托尔斯泰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代表。----根据中央戏剧学院出版社《西方戏曲通论》等资料改编整理回答:提取材料中任意一个时期的信息,就欧洲这一时期的戏曲发展与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要求:依据提取的材料信息展开论述,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n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16世纪很多西欧天主教的传教士经由海路来华,真正在中国打开局面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1582年来到中国,他采取了较为明智的办法传教。首先,争取上层官僚、士大夫和皇帝的支持。1601年利玛窦到北京,明神宗召见了利玛窦,破例允许他在北京居留传教,礼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员外郎李之藻等均与利玛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玛窦采取中国习俗进行传教的方式。他穿儒服,习华语,研究中国典籍和社会风俗,尊重中国人的尊孔习惯和纲常伦理。利玛窦还采取以学术为媒介,借助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艺术等方式传教。他在北京参与译书修历、绘制地图、传教等活动,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同时,在中国奉公守法,为朝廷,为官府勤劳服务,坚持与官府和民众保持友好关系。利玛窦等采用的天主教儒学化的传教方式,被康熙命名为“利玛窦规矩”。利玛窦之后,耶稣会传教士中影响最大的是德意志人汤若望和比利时人南怀仁。综观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播的西方学术,有欧洲古典科技知识和学术思想,还有近代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徐光启认为这些西方学术“是格物穷理之学”。西学启发了中国思想界,促使中国思想家重新审视中国文化,提出了具有近代特征的思想命题。李贽的人类天赋平等思想或从天主教教义中得到某些启发。黄宗羲系统研究了传教士介绍的西方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类似孟德斯鸠表述的权力制衡思想和民本思想。----摘编自吴乃华《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西方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归纳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规矩”对国际文化交往的借鉴意义。(9分)2021-2022年上学期吉林地区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1.【解析】根据所学,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经营。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局面被打破,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官营和民间手工业竞相发展,A项正确。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无法撼动官营工商业的垄断地位,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自\n然经济也在发展,C项错误;中国古代工商业始终是在官府主宰和控制下,D项的“独立化”表述错误。2.B【解析】分析材料,墨子主张选贤任能,选举有才能的人做国君、天子和官吏,结合墨子生活的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B项正确。墨子生活于战国时期,A项的解读偏离时代背景,排除;墨子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愿望和要求,C项的“新兴地主”表述偏颇;D项属于道家的思想。3.D【解析】依据所学,尚书台原属掌皇室财政,兼管皇帝秘书、膳食事务的少府,属内朝官,到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成为中央行政机构,演变为外朝官,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内朝官的发展,A项的“膨胀”表述错误;材料只是提到尚书台的变化,没有反映出“三省”体制的全貌,排除B项;C项的“制衡机制”与材料、与史实均不相符。4.B【解析】分析材料“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意即封建国家授给农民土地,农民为国家承担相应的赋役,根据所学,这一制度属于均田制,B项正确。均田制度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均田制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培植,排除C项;土地兼并的发展不利于国家对土地产权交易的控制,D项错误。5.C【解析】范仲淹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其兴办义田,乐善好施,赈济百姓本质上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的举措,因此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间组织,A项表述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宋代社会救济体系的内容,排除B项;乡村教育儒学化发端于汉武帝之后,排除D项。6.C【解析】根据材料,王夫之主张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做学问应面向社会,注重行,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检验真知,体现出经世致用的思想;根据所学,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等儒学代表致力于如何治理国家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体现出经世的特点,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涉及王夫之的认识论的内容,排除A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更多地是对先秦时期儒学的继承,B项中的“伦理纲常”与材料脱离,排除;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只是带有民主的色彩,但是本身不属于民主思想,D项错误。7.A【解析】中国古代皇帝将君主权力的一部分赋予宦官,使其干预朝政,形成宦官专权,皇帝受到的来自外朝文官集团的威胁,或皇帝个人权力与文官集团权力的对比是宦官专权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明代文官集团的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因此皇权借助宦官的力量维护统治,由此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错误。东林党人本身属于文官集团,排除B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不属于权力的分配,D项表述错误。8.C【解析】依据材料,江南制造总局改变了中国兵器进口的状况,其商品化的进步又保证了收入上升,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强、求富的宗旨,有利于抵御外侮和国家富强,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质,C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衙门式管理,排除A项;江南制造总局作为地方洋务派创办的工业,对晚清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没有实质影响,排除B项;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D项排除。9.B【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晚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客观上具有进步性;慈禧宣布“预备立宪”是对民主化潮流的被迫承认和应对,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主化潮流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晚清时期封建官僚的多数是反对任何立宪举措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废除科举制度后知识分子的呼声和要求,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提及革命思想,排除D项。10.D【解析】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包括钢铁、冶金、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等)、化学等工业。依据所学,旧中国重工业基础极端薄弱,材料数据表明这一时期重工业有了发展,这有利于改善我国工业结构畸形状况,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领域的技术问题,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不只是华北,还有江淮一带的汉冶萍公司,排除B项;这一时期重工业的发展成就和作用十分微弱,难以达到救\n国目的,在拯救国家方面作用微弱,C项结论显得夸大。11.D【解析】题干中贺麟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破除的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陈腐和落后的部分,并不认为是对儒学的全盘否定,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的观点是对新文化运动的整个评价,与材料叙述不符,排除;新文化运动只局限于知识分子上层,排除B项;C项“自由发展”表述错误。12.A【解析】提炼材料核心,黄埔军校开设的上述课程均属于民主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方面的,因此A项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只是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军事理论”,排除D项。13.A【解析】1937年8月为全面抗战时期,这一时期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是打击不法地主,团结开明地主,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因此对农村的封建土地剥削关系是限制而不是消灭,A项正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项;抗日民主政权指的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宣布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之后,D项排除。14.B【解析】1953年,我国开始推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路线,为保证工业化的顺利实施,我国采取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办法保证农村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原料,B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6年完成,与人民公社制度等没有关联,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城乡关系,三年自然灾害是1959-1961年,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的调整,D项错误。15.A【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结合所学,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主经营土地,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实行多种经营,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的区域发展内容,排除B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1992年才开始提出,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科技进步,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生产要素的利用和配置,排除D项。16.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雅典津贴制度有利于保证收入较低的公民参加政治,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一定数量的公民群体的存在有利于限制特权和独裁,保证各个阶层政治上的平衡,B项正确。材料的措施属于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完善,A项错误;津贴制度只是雅典政府的政治措施,C项的结论与材料不符;雅典的民主属于少数公民的民主,D项的“广泛性”一词错误。17.A【解析】依据材料,共和国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矛盾不断激化,结合所学,公元前1世纪,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A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时代不存在君主制,排除B项;C项的结论与材料无关;题干没有提及罗马法律的演变与发展,D项排除。18.D【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19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统治地位,已经不愿意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统治地位的巩固;这一时期各国旧贵族的势力的及其政治影响力仍然很大,因此资产阶级只有削弱贵族的力量,才能提升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资产阶级队伍及其支持力量的扩大,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世界体系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谈的不是工业革命,排除C项。19.C【解析】识别图示中的信息,电灯、电话、飞机、汽车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依据材料和所学,这些成果的取得均是在自然科学理论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发明的,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项正确。技术工人的生产和实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原因,排除A项;世界市场与材料中科技的进步关联度不大,排除B项;以近代实验自然科学为主要标志的近代科学诞生于16至17世纪,排除D项。20.D【解析】巴黎公社没有对反动报刊查封,使敌人的宣传力量得以保留和扩大,这很大程\n度上削弱了公社政权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影响力,D项正确。没有查封反动力量的报刊是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失误,与是否建立新闻审查机构无关,整体上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是坚决的,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做法不是左的表现,C项错误。21.D【解析】依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贸易垄断地位丧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状况,说明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依赖程度加深,D项正确。依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向平衡,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B项;也没有提及贸易中心转移的内容,C项错误。22.C【解析】依据材料,表明苏俄运用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做法,承认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因此过于集中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随之发生变化,C项正确。苏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于斯大林时期,排除A项;苏俄从1921年开始执行新经济政策,B项错误;苏俄的做法是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D项的“加快”一词错误。23.B【解析】依据所学,冷战开始时间是1947年,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加速推进西欧的联合,法国属于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依赖美国援助,不得不响应美国的政策,推动法德矛盾的化解,B项正确。依据所学,法国是北约最初十二成员国之一,排除A项;C项的叙述与史实和材料均不相符;法国属于北约成员国,没有支持和响应苏联的地区扩张,排除D项。24.B【解析】材料的核心是当前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增大,危及世界经济的联系与融合。结合所学,世界贸易加强使各国家相互间依赖性加深,从而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因此各国适度控制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是必要的防范措施,B项正确。A项的结论与材料相反,排除;C项没有谈及具体的措施,只是对材料的部分重复,排除;D项的结论与材料无关。非选择题部分本卷共3小题,均为必做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依据材料一归纳西欧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6分)强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主张殖民扩张;主张实行间接国家宏观调控,保护和发展本国制造业;主张鼓励本国产品出口,缩减外国货物进口;政治上支持王权,实行君主专制。(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早期重商主义形成的背景。(8分)西欧封建经济瓦解,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商业资本不断成长;商业地位日益重要,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不断发展;西欧国家开始社会转型;西欧国家强化中央集权和开明专制;民族国家和封建王权得到发展。(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结合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的主要实践,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中国重商主义政策本身的缺陷指出其为什么没有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形态的有力武器。(11分)①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念及其轻商抑商的政策(观念);②社会结构封闭落后;封建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的束缚。③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缺少安定的环境。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长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对本国政权政治依附强,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⑤中国重商主义思想本身的缺陷:没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法占据社会思潮的主流;不可能引导国家走上富强和实现民族经济振兴。(每点3分,答满任意4点即可得11分。)26.(12分)【示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创作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时代主题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几乎被基督教神学所垄断,当时在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神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新兴生产关系的发展。\n戏剧作为这一时期西欧的一种文艺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封建贵族的腐朽贪婪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表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主题。剧作家们高扬人文主义旗帜,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强调个性自由,反对教会权威,赞美智慧,仁慈、善良、爱情成为这一时期戏剧表达的主题。英国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剧作家。剧作家及其作品向世俗世界展开了生机勃勃的多彩人生,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引起人的觉醒。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创作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时代主题和科学的精神,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示例二】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反映出19世纪初期西欧社会矛盾的发展与变化。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工业革命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日益暴露,宣告了资产阶级政治蓝图的破灭。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西欧等地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逐渐高涨,社会矛盾尖锐。西欧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体现了这一时期西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想。剧作家们力图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揭露,表达人民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及其对现实社会秩序的不满,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发展感到失望的反映。法国大革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核心思想,德意志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逐渐高涨也称为这一时期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和艺术形式,揭示了19世纪前期欧洲社会的发展潮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给人类展现出一幅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初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景象。【评分说明】1.论述只限于文学艺术领域,没有同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不予赋分。2.可以就某个时期的某部作品或者某个流派,只要能够与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对其作品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论述即可得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西方传教士的来华传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①带来了新的科学和社会哲学思想。②推动了西学输入和中西文化交流。③影响启发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活跃。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未清初科学的繁荣。(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2)依据材料归纳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利玛窦规矩”对国际文化交往的借鉴意义。(9分)传教策略:①争取士大夫同情和支持。②尊重中国文化传统,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③以学术为先导进行传教活动。④奉公守法,为朝廷官府勤劳服务。(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借鉴意义:①相互尊重是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对话的必要前提。②增进彼此了解是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③正视文化差异,以“和而不同”代替文化对抗。(每点3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得满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30 16:31:16 页数:11
价格:¥3 大小:90.4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