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 材料题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 材料题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材料题题型专项练习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有哪些?(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促进了社会发展”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2.学以致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关于文化自信,习近平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请回答:(1)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奋斗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化养分,请你就这学期所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医学、农学、数学方面的成就各举一例。(2)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展,如何加强文化自信,谈谈你的认识。(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3.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材料二:龙盘虎踞树层层,梦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许浑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家给人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第11页共11页 ——《汉书•食货志》译文材料四:魏晋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闽西历史》材料五: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宋书》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材料二诗歌与哪位皇帝相关?这位皇帝为了改变材料一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4)根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在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材料四、五中各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6)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两个历史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应该怎样更好地发展农业?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摘编自《中国简史》材料二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复制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本大阪启航,按照历史上的真实路线,经濑户内海驶至九州的五岛列岛,于6月12日日本国家使馆日驶入世博园区内的黄浦江水域,重现了当年中日交流的传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成祖又命中官……往使。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四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五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第11页共11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从材料中找出这条贸易通道的开通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我国哪个朝代?(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中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哪一位?(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的哪项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如何做?5.会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时刻的伟大抉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摘自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材料二古田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两年多时间里红军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这个根本问题。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遵义会议明确地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夹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从这里走向胜利》材料三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入史册。——摘编自学习强国平台《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命运》(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两次会议分别是党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3)结合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意义,说明这次会议的重要性。6.历史解释、历史叙述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11页共11页 :清政府制定洋务运动的方案,是被内忧外患逼出来的,并无远大目标和完整计划。从1865年至1884年间,以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大型企业为骨干的19个近代军用工业创设,但管理方式仍存在封建衙门的恶习。同时,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30余个民用工矿交通企业建立,然而员工经费支出高,官员贪墨成风,外国控制着焦炭等原料和技术等问题层出,随着开销增大,西方企业不断在华创办,洋务企业渐渐走入困境。——摘编自姜铎《慈禧与洋务运动》等材料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洋务企业“走入困境”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叙述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7.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第一源泉,恰当的土地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列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中心问题的具体举措。材料二1940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时局与政策的指示》,进一步阐明抗战期间的土地政策,对减租减息政策做了原则的规定:一方面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又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地主。……(2)材料一、二中,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第11页共11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3)材料三中,面对“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的现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简述其产生的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邓小平在会见基辛格时说:“建立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基础上的旧秩序,使得贫国和富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新的政治秩序就是要结束霸权主义,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经得住考验的不是霸权政治,不是集团政治,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使它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摘编自罗昱《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材料二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高涨,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逐渐崛起……西方列强不甘心将殖民利益拱手相让,不断打压……因此,加强相互间团结合作,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捍卫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既是亚非独立国家的迫切愿望,也是万隆会议召开的根本宗旨。——摘编自余建华《万隆会议与新中国外交》(1)根据材料一,概括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必要性,并结合所学指出“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提出了什么方针?(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认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事年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年,四川广汉率先改社建乡,承包责任制推广。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普遍实行。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指出本大事年表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个事件,并说明理由。(2)请为该大事年表确定一个主题名称。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11页共11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这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摘编自《邓小平文选》材料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摘编自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材料三坚持“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持两岸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可靠保证。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主要从民族情感、共同打击外部势力,以及将大陆政策惠及台湾民众等措施来真诚交流,促进两岸交流互通更顺畅。——摘编自李钢《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1)材料一中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政策提出的正确性。(2)材料二中的歌词反映了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澳门“回来”的时间。(3)依据材料三,指出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第11页共11页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因素:这一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2)题目: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促进了社会发展。论述: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经过变法,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总之,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社会发展。2.答案:(1)医学成就: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麻沸散”,编制“五禽戏”;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农学成就: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数学成就: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并与其子合著《缀术》。(2)例1: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仁”的思想,提倡以德治国;法家强调法律作用,要求以法治国,“德”与“法”都是国家治理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既要学习法家以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规范化,又要重视道德教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使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摒弃法家的严刑苛法,反对儒家对等级制度的维护,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古为今用。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加强文化自信。例2: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春秋时期的扁鹊即总结出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我们应该继承中医药传统,学习中医药的知识、经验,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卫生保健上的作用,提高中国医学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3.答案:(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弱、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2)汉文帝;继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关心农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减轻刑罚,废止肉刑。(3)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国家仓库充实,积累了大量钱粮的经济状况。(4)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恢复和发展生产,形成“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第11页共11页 (5)材料四反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材料五反映出江南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等得到很大的发展。(6)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7)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向农业倾斜;重视培养农业人才;研发先进农业生产工具。4.答案:(1)张骞、丝绸之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答出一点即可)。(2)鉴真、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日本发展成为封建国家,意思相近即可)。(3)郑和下西洋(或郑和七下西洋)、明朝。(4)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哥伦布。(5)闭关锁国。(6)①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的是张骞。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与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分析归纳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鉴真东渡和日本大化改新。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42年,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传播了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了贡献。第二、三小问,根据设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3)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根据材料三“成祖又命中官……往使。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等可得出是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可得出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最早发现了“新大陆”。(5第11页共11页 )本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为了防御外敌和安定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及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后。(6)本题主要考查对对外交往的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时围绕“对外交往”,从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善于学习他国长处;加强交往、沟通等方面分析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5.答案:(1)新的指导思想一一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阶级一一无产阶级;新的奋斗目标一一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里程碑: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解决了把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转折点: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6.答案:(1)原因:管理方式落后;官员贪腐;开支巨大;原料短缺、技术问题突出;外企挤压等。(2)历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同时受实业救国浪潮的影响,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辛亥革命后采取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出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顽强挣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使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日益萎缩。7.答案:(1)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举措: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2)变化: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原因:七七事变后,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11页共11页 (3)对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影响: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热情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8.答案:(1)必要性: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拉大贫富差距,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需要结束霸权主义,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建立新秩序的需要。原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是结束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基本准则。(2)背景:二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崛起并成为重要力量;西方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不断打压,企图再进行殖民控制;亚非国家有迫切合作的愿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方针:“求同存异”方针。(3)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艰难,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为建立和平的世界政治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9.答案:(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理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理由:南方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关键是发展经济,强调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10.答案:(1)制度:“一国两制”。正确性:它是根据中国和香港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最终成功使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为台湾的回归奠定了重要基础。(2)反映:澳门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急切地希望回归祖国怀抱。时间:1999年12月20日。(3)措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一国两制”重要制度;促进文化互通,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情感推力;共同打击外部势力,维系两岸友好关系;致力于海峡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第11页共11页 (4)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完成祖国统一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祖国统一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11页共11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材料解析题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1题 材料解析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2题 开放探究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5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7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 简答题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 选择题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 列举题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 列举题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 材料题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3-31 23:18:21
页数:11
价格:¥8
大小:169.79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