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5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项练习题1.[选修1:历史一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高宗中期以后,府兵制逐渐衰微,而边境又屡有战事,边境军、守捉、城、镇等大量增加,常驻戍军逾十万人。当时征战和镇防的兵员多来自募兵。募兵平时没有固定的建制和兵额,当需要时,由兵部依据诏敕,责成州县召募,组成部伍,调往指定地点,由行军镇防的将领指挥,担负征战或军镇戍防任务。募兵名义上是自愿投充,实际上是召募与强制结合,不是名副其实的召募制,而是征募制。此后,由于勋赏不行等原因,百姓往往不愿应募,强制征召增多。中宗、睿宗时变为普遍勒遣。募兵选取的原则是产殷多丁,人材骁勇,装备由州县负责,不足自备。服役其间,免除其本身的租庸调和杂徭,口粮由中央政府供给。服役往返中的给养由沿途州县供应。募兵的服役期限在开元以前一般二或三年,但实际上很难按规定执行,往往被延长,甚至有少年从军,白发方归者。——摘编自曹大为等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募兵制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募兵制的特点。第12页共12页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万历年间,面对明朝中期以来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大学士张居正对明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他执政不久就颁布推行了“考成法”,建立有效的官吏考核考绩制度,使朝廷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任首辅期间加强了“内修守备”方面的工作,将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在他执政时期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万历六年,张居正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加强对黄河的治理,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弃田变为良田。张居正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整顿赋役上,首先是清丈土地万历九年,全国土地丈量基本结束,效果显著。在清丈土地的同时,张居正还着手将嘉靖以来已在一些地方试行并取得成效的赋役征收办法即一条鞭法逐步推行于全国其他地区。通过张居正一系列的改革,使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出现中兴的景象。——摘编自《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改革的历史作用。第12页共12页 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赋税制度改革是中国古代封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明代中期,农民逃亡的现象明显多了起来,官方屡屡遇到差丁不足、工役难兴的困难。嘉靖年间,江西等地进行了“地(税)丁(役)合一折银征收”的“一条鞭法”税制改革,并在万历年间推广至全国。清初,明代原有的户部赋役册簿大量地毁于战火,清政府便以仅存的《万历条鞭册》为依据,进行赋役征发。康熙后期,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人口流动再次增加,不少地方丁额缺、丁银失,财政受损。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随后在广东进行了“摊丁入亩”税制改革,即将丁役银合并到田税中一起征收。雍正二年,清政府将“摊丁入亩”在全国各省全面推开,从此,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实现了从“以丁为本”到“以田为本”的转变。——李三谋《清代“摊丁入亩”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全面推广“摊丁入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摊丁入亩”政策推广的作用。第12页共12页 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梁启超在创作实践中,创造出一种政论文体,时人称为“新文体”或“时务文体”。新文体是从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开始的。新文体要求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束缚,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大解放;对文章的语言“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强调文章要“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新文体为宣传维新变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致“《时务报》起,一时举国趋之,如饮狂泉。”它不仅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深远的影响,如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人都曾撰写新文体,只是他们的文章并非具有“新文体”的全部特点。所以后人评论说:“就文体的改革的功绩论,经梁氏十六年来的洗涤与扫荡,新文体的体制、风格,乃完全确立。”——摘编自沈继成《梁启超与<时务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创造“新文体”的意义。第12页共12页 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11年10月22日,湖南军政府宣告成立。民国初期的湖南教育改革也随之拉开帷幕。军政府先后设立学务司、教育科,栽撤清末各县劝学所,县署内设第三科掌管全县教育事务。学务司颁布了《湖南暂定学制大纲》,将全省教育系统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各级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代之以民主自由;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上开始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方法,重视并实行多元互补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辛亥革命前夕,湖南已有私立学校的踪迹;革命后,私立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摘编自罗慧《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现实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国初期湖南教育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湖南教育改革对现今教育改革的启示。第12页共12页 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6-17世纪,英国鼠疫频发,给都铎王朝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的以教会为主的应对机制难以为继,王国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责任。1518年1月,枢密院发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的防疫文告。1578年,政府颁布法令,通过控制疫区人口的流动来阻止鼠疫的传播。从1603年底开始,政府将为瘟疫征收的特别税改为普通税,所有居民都必须缴纳。除了家庭隔离之外,政府还下令建立隔离医院。政府和医疗界印发很多预防手册,指导人们如何做好预防工作。英国逐步建立的各项防疫制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但已经使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体系初见雏形。通过这一时期公共卫生实践的推进,英国改变了此前在西欧国家中卫生落后的窘况,并成为西欧国家效仿的榜样。——摘编自邹翔《16-17世纪英国鼠疫与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雏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应对鼠疫的措施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6-17世纪英国对鼠疫的应对机制。第12页共12页 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857年沙皇发布诏书,要求依照以下原则调整农民和地主的关系:保留地主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地主享有世袭领地治安权。在苏沃洛夫伯爵领导下,彼得堡委员会拟定的方案内容是:全部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在完全服役的条件下可无限期地使用份地;保证地主对农民的支配权。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和他们的代言人自由派的纲领是:“只要改良,不要革命”,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革命民主主义者,对于沙皇诏书完全持另一种态度,奥加廖夫拟定的“全俄新机构”纲领,要求立即废除地主和国家对人身和土地所享有的一切农奴制特权,将土地无偿地分给农民。农民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对改革准备工作的揭露与抨击,在统治阶级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亚历山大二世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再作让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宣言。——摘编自《农奴制的衰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各派别对沙皇诏书改革的态度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重要作用。第12页共12页 8.明治维新的成功,促成了日本国家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改革,也可说是一次革命。日本在野的社会精英夺取了政权,然后从上而下,主导了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组。这一剧烈的改革,却是牺牲不大……改革的对象徳川政权则已衰败,无法抵抗新兴势力夺取政权。然而,如此大事,参与者必须有强烈的志愿,方可冒险犯难,投身其中。——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明治时代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谈判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筹码。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富国强兵”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日本急速引进西洋文明与欧美列强为伍,废弃未开化的过去,从强化本国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着手,实现了“强国”的梦想。——【日】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牺牲不大”的原因,指出参与者的“志愿”。(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简评这一政策。第12页共12页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背景:府兵制的衰微;边疆战事频繁,各地驻军增加;均田制遭到破坏。(2)特点:建制和兵额不固定,按需征召,州县负责;行军将领指挥;担负征战或军镇戍防任务;召募和强制结合;装备由政府提供和自给相结合;兵源来自人多和素质高的地方;服役时间由固定逐渐延长;服兵役期间免除赋税和杂役。解析:(1)背景:根据“府兵制逐渐衰微,而边境又屡有战事”得出府兵制的衰微;边疆战事频繁;根据“边境军、守捉、城、镇等大量增加,常驻戍军逾十万人。当时征战和镇防的兵员多来自募兵”得出各地驻军增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均田制遭到破坏。(2)特点:根据“当时征战和镇防的兵员多来自募兵。募兵平时没有固定的建制和兵额,当需要时,由兵部依据诏敕,责成州县召募,组成部伍,调往指定地点,由行军镇防的将领指挥,担负征战或军镇戍防任务”得出建制和兵额不固定,按需征召,州县负责;行军将领指挥;担负征战或军镇戍防任务;根据“募兵名义上是自愿投充,实际上是召募与强制结合,不是名副其实的召募制,而是征募制”得出召募和强制结合;装备由政府提供和自给相结合;根据“募兵选取的原则是产殷多丁,人材骁勇,装备由州县负责,不足自备”得出兵源来自人多和素质高的地方;根据“服役其间,免除其本身的租庸调和杂徭,口粮由中央政府供给。服役往返中的给养由沿途州县供应。募兵的服役期限在开元以前一般二或三年,但实际上很难按规定执行,往往被延长”得出服役时间由固定逐渐延长;服兵役期间免除赋税和杂役。2.答案:(1)主要内容: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加强守备,整顿边防事务;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清丈土地,整顿赋役;推广一条鞭法。(2)历史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边防;有效抑制了黄河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可耕地面积);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使王朝的统治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解析:第12页共12页 (1)根据材料“他执政不久就颁布推行了‘考成法’,建立有效的官吏考核考绩制度,使朝廷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知,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根据材料“他任首辅期间加强了‘内修守备’方面的工作,将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在他执政时期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可知,加强守备,整顿边防事务;根据材料“万历六年,张居正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加强对黄河的治理,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弃田变为良田”可知,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根据材料“张居正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整顿赋役上,首先是清丈土地万历九年,全国土地丈量基本结束,效果显著”可知,清丈土地,整顿赋役;根据材料“在清丈土地的同时,张居正还着手将嘉靖以来已在一些地方试行并取得成效的赋役征收办法即一条鞭法逐步推行于全国其他地区”可知,推广一条鞭法。(2)根据材料“他执政不久就颁布推行了‘考成法’,建立有效的官吏考核考绩制度,使朝廷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整顿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他任首辅期间加强了‘内修守备’方面的工作,将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在他执政时期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守备,整顿边防事务,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边防;根据材料“张居正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加强对黄河的治理,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弃田变为良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效抑制了黄河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可耕地面积);根据材料“张居正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整顿赋役上,首先是清丈土地万历九年,全国土地丈量基本结束,效果显著。在清丈土地的同时,张居正还着手将嘉靖以来已在一些地方试行并取得成效的赋役征收办法即一条鞭法逐步推行于全国其他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通过张居正一系列的改革,使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出现中兴的景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王朝的统治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3.答案:(1)背景:明中期以来“一条鞭法”的推行;清初人口流动的增加;全国丁额的固定;“摊丁入亩”的试点改革。(2)作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1)背景:根据“嘉靖年间,江西等地进行了‘地(税)丁(役)合一折银征收’的‘一条鞭法’税制改革”得出明中期以来“一条鞭法”的推行;根据“康熙后期,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人口流动再次增加”得出清初人口流动的增加;根据“清政府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得出全国丁额的固定;根据“随后在广东进行了‘摊丁入亩’税制改革”得出“摊丁入亩”的试点改革。(2)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从对农民负担、政府财政收入、人身依附关系变化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4.答案:(1)特点:文体自由放纵,不拘一格,阐述新颖的思想: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中外兼容:文理层次明晰,雅俗共赏,重情感抒发。(2)意义:以新颖的文体宣传政治主张,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扩大了《时务报》的社会影响,推动了近代报刊事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开启一代新文风,洗涤与扫荡了文坛的陈旧气息,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具有促进作用。第12页共12页 解析:(1)根据“新文体要求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束缚,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大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可知,文体自由放纵,不拘一格,阐述新颖的思想;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中外兼容;文理层次明晰,雅俗共赏,重情感抒发。(2)结合所学知识,以新颖的文体宣传政治主张,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扩大了《时务报》的社会影响,推动了近代报刊事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开启一代新文风,洗涤与扫荡了文坛的陈旧气息,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具有促进作用。5.答案:(1)内容: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改进教育学制;革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发展特色教育。(2)启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凸显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特色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解析:(1)由材料“先后设立学务司、教育科,裁撤清末各县劝学所,县署内设第三科掌管全县教育事务”可得,改革教育行政体制;由材料“学务司颁布了《湖南暂定学制大纲》,将全省教育系统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可得,改进教育学制;由材料“各级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代之以民主自由”、“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上开始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方法,重视并实行多元互补的现代教学方法”等信息可得,革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由材料“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可得,发展特色教育。(2)结合湖南教育改革的相关信息,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目标和特点、教育方法等角度。教育体制改革角度看,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教育改革的目标和特点角度看,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凸显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特色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6.答案:(1)措施:颁布防疫法令;控制疫区人口流动;征收防疫税;建立隔离医院;印发手册做好预防。特点:由国家主导应对;不断发展、健全。(2)评价:改变了英国卫生落后的窘况;成为西欧其他国家的榜样;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体系初见雏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解析:(1)根据材料中“政府颁布法令,通过控制疫区人口的流动来阻止鼠疫的传播。”“除了家庭隔离之外,政府还下令建立隔离医院。政府和医疗界印发很多预防手册”可知,英国应对鼠疫的措施有:颁布防疫法令;控制疫区人口流动;征收防疫税;建立隔离医院;印发手册做好预防。结合材料可知,英国应对鼠疫的措施的特点是由国家主导应对;不断发展、健全。(2)根据材料中“英国逐步建立的各项防疫制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但已经使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体系初见雏形。通过这一时期公共卫生实践的推进,英国改变了此前在西欧国家中卫生落后的窘况,并成为西欧国家效仿的榜样。”可知,英国对鼠疫的应对机制改变了英国卫生落后的窘况;成为西欧其他国家的榜样;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体系初见雏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7.答案:(1)态度及原因:苏沃洛夫伯爵派:主张继续维护奴隶制。原因:代表旧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自由派:主张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原因:具有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两面性。第12页共12页 革命民族主义者: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原因: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2)作用:巩固了沙皇统治;农奴得到了人身自由(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等也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8.答案:(1)原因:德川政权的衰败;在野的社会精英(或倒幕派)夺得政权;参与者的意愿强烈。志愿:挣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2)表现:思想,文明开化;经济,殖产兴业;军事,改革军制。简评:增强综合国力,改变落后状况,实现民族独立;走上侵略扩张道路解析:(1)根据材料一“日本在野的社会精英夺取了政权改革的对象德川政权则已衰败,无法抵抗新兴势力夺取政权”“如此大事,参与者必须有强烈的志愿,方可冒险犯难,投身其中”可将原因归纳为在野的社会精英夺得政权;德川幕府政权的哀败;参与者的意愿强烈;结合所学可知,参与者的“志愿”是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2)根据材料二“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为实现“富国强兵”,具体措施有:思想上,文明开化;经济上,殖产兴业;军事上,改革军制;根据材料二“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谈判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筹码”“日本急速引进西洋文明与欧美列强为伍,废弃未开化的过去,从强化本国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着手,实现了强国的梦想”可归纳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变落后状况,实现民族独立;走上侵略扩张道路。第12页共1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24 20:42:06 页数:12
价格:¥5.55 大小:28.31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