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及模拟题专题汇编07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9

2/29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07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第Ⅰ部分2021年高考真题1.(2021·全国甲卷·30)表1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根据表1可知,当时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1931—1934年我国在钢铁业发展中,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和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而钢铁消费量的绝大部分却是依靠进口,这说明我国的钢铁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故选D项;仅凭钢铁业一个行业进口成品较多不能推论出整个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的结论,排除A项;表格中我国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和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不能说明我国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排除B项;表格中我国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逐年提高且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说明国民政府的实业政策还是有较大成效的,排除C项。2.(2021·广东高考选考·6)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洋纱输入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华南和西南地区输入多,江南地区输入少,主要因为自明清以来,随着江南地区棉花的广泛种植,原料(棉花)的供应充足,土纱原料成本比洋纱低,相比洋纱有较大竞争力,而华南和西南地区输入洋纱多是因为“产棉稀少”,原料(棉花)的供应不足,土纱原料成本比洋纱高,相比洋纱竞争力较弱,因此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故选C项;西南属内地,洋纱输入却最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属沿海,输入洋纱要少得多,无法说明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中心,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洋纱在中国华南、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输入情况对比,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3.(2021·山东高考选考·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29- ABC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3—1921年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列强忙于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所以从国际局势的影响角度看,1914—1918年的一战期间海关税收额总体下降,一战之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所以海关税收额大幅提高,这与A图相似,故选A项;由于一战之后列强继续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B图中1918年之后的图示与实际不符,排除B项;1914—1918年间由于列强忙于一战而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所以这期间是海关税收额最低的时候,但C图中最低点在1913年,排除C项;1914—1918年间由于列强忙于一战而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所以这期间是海关税收额最低的时候,但D图中与之不符,排除D项。4.(2021·浙江高考选考1月·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其中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经费约5000万余两,雇用工人1万余;洋务派民用企业共约27个,经费2964万元,工人25500—29500人;私人资本企业170个,投资额879万两,工人6万多。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二“通州之设纱厂,为张謇投身实业之始。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中日事定,前部督张属苏、镇、通绅士,招商集股,设机厂,造土货,謇亦承之。”“状元办厂”是令人惊异的,但却决不是偶然的,它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1899年,该新型纱厂的诞生,也标志着张謇开始从传统的士人群体转向一个中国-29- 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摘引自杨立强《张謇存稿》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经济结构中出现的“新因素”,概述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新型纱厂”的名称,概括促成“状元办厂”的历史动因。(4分)【答案】(1)新因素:民族工业。影响: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2)名称:大生纱厂。动因: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清政府谕令各省设厂;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实业救国”呼声高涨。【解析】(1)第一小问新因素:据材料一“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得出新因素是民族工业。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结合所学可从产生了资产阶级,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等角度入手。(2)第一小问名称:据材料二“1899年,该新型纱厂的诞生,也标志着张謇开始从传统的士人群体转向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可知,这是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第二小问动因:据材料二“它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结合所学得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据材料二“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中日事定,前部督张属苏、镇、通绅士,招商集股,设机厂,造土货,謇亦承之”结合所学得出清政府谕令各省设厂;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实业救国”呼声高涨。第Ⅱ部分2021年各地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021·河南九师联盟高三4月联考·28)下图为1844~1856年广州、上海与英国贸易变化情况对比。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29- A.清朝政府调整对外政策B.中国经济卷入世界市场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英国扩大对华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随着《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代替了原来广州一口通商,上海对英贸易日渐增长并超过了广州,说明英国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故选D项;清政府在此期间是对外妥协,没有调整,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英贸易情况,不能反映世界市场,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贸易,没有反映国内自然经济解体,排除C项。2.(2021·四川眉山三模·28)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答案】C【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可知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而出现的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故选C项;材料只体现上海周边地区,且没有进口与出口的对比,所以不能证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排除A项;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于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而出现的变化,而不是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作用,排除D项。3.(2021·陕西榆林四模·28)1854年,外资银行阿拉加银行先在上海设立分行,次年在广州设办事处。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外资银行纷纷考虑将上海作为中国境内首先设立分行的地点。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  )A.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B.说明晚清政府政策发生异化C.推动了中国贸易格局的变动D.源于近代民主革命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只有广州十三行负责对外贸易,鸦片战争后,从一口通商到五口通商,上海开放成通商口岸,外资银行纷纷入驻上海,这会推动中国贸易格局的变动,故选C项;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另外,外资银行入驻上海,会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排除A项;外资银行的入驻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有关,并非晚清政府政策发生异化,排除B项;外资银行入驻上海是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表现,不是源于近代民主革命遭到破坏,排除D项。4.(2021·河南六市二模·28)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材料中的“向西方学习”(  )A.促使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企业B.推动传统朝贡体系走向解体C.以“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D.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境地【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廷向西方学习,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故选C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A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传统朝贡体系解体,排除B项;“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导致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排除D项。5.(2021·新疆乌鲁木齐三模·28)19世纪中叶,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流行一种由吕宋-29- 引入的彩票。面对吕宋票的畅销,政府初期严禁。但吕宋票因其“以济民需”的为善之举,契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主张,而为国人追捧。仅在上海一地,年营销额在50万银元左右。这表明(  )A.闭关锁国政策的失效B.加剧了银贵钱贱的局面C.市场经济得到了发展D.世界市场影响民众生活【答案】D【解析】据材料“吕宋票因其‘以济民需’的为善之举,契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主张,而为国人追捧”,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彩票传入后影响人民的生活,故选D项;鸦片战争意味着闭关锁国失效,排除A项;外国对华商品倾销导致白银外流,加剧了银贵钱贱,排除B项;当时中国并没有市场经济,排除C项。6.(2021·广东广州二模·6)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步成为全国出版业中心。随着出版业的发展,上海日印万张报纸、周出千份刊物、月出百卷书籍。有些书坊除印制古籍外,还大量刊印新学西书,如《陆操新义》《英话注解》《万国舆地图》等。这得益于(  )A.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新技术与市场相结合C.科学成为了主流思潮D.国内时局的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据材料“上海自开埠以来”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传入上海,材料“大量刊印新学西书”适应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具有销售市场,故选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此后,南方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上海开埠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排除A项;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的主流思潮,排除C项;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国内时局并不稳定,排除D项。7.(2021·江苏盐城三模·7)1874年9月,轮船招商局在《申报》发布公告:“今届一年结总之期,除将办理情形及总账刊刻分送外,务请在股诸公于八月初一日午刻至本总局看账议事,凭折取利。倘远在他省,即请就近赴各分局看账,凭折支利。特此布闻。”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A.采用近代企业经营模式B.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C.初步达成“自强”目标D.已具官僚资本主义雏形【答案】A【解析】据材料“务请在股诸公于八月初一日午刻至本总局看账议事,凭折取利”可知轮船招商局实行股份制,采用了近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故选A项;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得出轮船招商局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的结论,排除B项;洋务运动并未达到自强的目标,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排除C项;官僚资本强调的是利用国家的力量发展私人企业,排除D项。8.(2021·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检测·6)19世纪60年代初,俄国人在汉口建起了一座加工厂,使用人力加工,把预定运往西伯利亚的茶叶压缩成砖块以便利于运输。1871年,俄国人把十年前在茶乡崇阳县建立的一座蒸汽动力的工厂搬迁到汉口的英租界,随后又陆续增建了几个蒸汽动力工厂。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茶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B.汉口成为中外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C.近代的生产方式在中国缓慢发展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答案】C【解析】19世纪60年代初在汉口建立第一座加工厂到1871年又陆续建立几个蒸汽动力的工厂,十年来变化不大,表明机器生产在中国是缓慢发展的,故选C项;把茶叶制成砖茶是为了便于运输,材料无法体现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在汉口设立工厂表明汉口近代工业的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是广州、上海,排除B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但不显著,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29- 位,排除D项。9.(2021·福建漳州三模·7)19世纪60年代,华商通过“诡寄洋商名下”,骗捐取利,导致“官私利权两窘”,因此有政府官员认为应明定章程,允许内地商人购造轮船,“既可免隐射之弊,亦可辅转运之穷。”这(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有利于中国航运业近代化转型C.体现“中体西用”指导思想D.加深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华商假借外商的名义开设企业以骗捐取利,导致国家财政利益受损,因此有政府官员主张放宽对内地商人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利益促进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转型,故选B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是在一战期间,排除A项;体现“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是洋务运动,放宽对内地商人的限制不代表是“中体西用”的思想,排除C项;外国的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D项。10.(2021·湖北武昌高三5月质量检测·6)李鸿章曾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於危弱,而终无以自强。”李鸿章所说“奇业”(  )A.主要目的是解决民族危机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抵制D.直接导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所言“奇业”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入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机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B项;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的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洋务运动遭受到了一些阻挠,但是最后仍然实行了,没有被完全“抵制”排除C项;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11.(2021·辽宁大连二模·6)图2是根据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记载的留英学生的课程表绘制。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留学教育(  )图2A.注重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B.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模式C.缺乏理论与实践间的密切结合D.根本转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29- 【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留英的学习课程内容来看,主要学习与洋务运动有关的实用性课程,说明当时的留学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故选A项;材料学习的是西学,并未体现“中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留英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无关,排除C项;当时的中国人仍然坚持传统的观念,排除D项。12.(2021·广东深圳二模·6)1862年,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即松江洋炮局前身,1863年,该厂随军移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该现象主要体现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  )A.注重维护国防安全B.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C.缺乏全局统筹规划D.受制于时局变化影响【答案】C【解析】据材料“该厂随军移至苏州”“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可知洋务企业没有定址,频繁迁徙,说明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缺乏全局统筹规划,故选C项;根据材料可知该兵工厂频繁迁徙,这一现象体现不出对于国防安全的重视,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地方团练的兴起促使清廷权力下放,而非洋务运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兵工厂的频繁迁徙,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可知兵工厂在不断发展,并没有“受制”,排除D项。13.(2021·四川绵阳三模·28)1866年,奕?建议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随即获得清廷批准。虽然待遇优厚,最后报名应考者还是寥寥无几,参加考试的仅有72人,最后勉强录取30名,翌年因学习不合格者被淘汰20名。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得益于清廷全力支持B.缺乏广泛社会基础C.受制于中体西用理论D.注重规范考试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洋务运动的中设立的同文馆和天文馆,响应的人少,而且很多不合格,说明洋务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B项;以偏概全,材料不主要是讲洋务运动的到了清廷的全力支持,排除A项;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而不是受制于,排除C项;材料“报名应考者还是寥寥无几”“因学习不合格者被淘汰”都与规范考试与否无关,排除D项。14.(2021·山东日照高三5月校际联考·7)下图为1864—1879年烟台进出口商品总额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烟台(  )A.对外贸易因开埠持续发展B.民族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C.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D.关税主权被西方列强控制【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可知,1864—1879年烟台进口洋货总值总体高于出口土货总值,这说明中-29- 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后,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C项;根据图表趋势,进出口商品总额是曲折上升的,排除A项;进口洋货总值越高,说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越重,越不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中国关税主权被列强控制的标志是1863年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排除D项。15.(2021·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高三第三次考试·28)1865年之前,茶叶和生丝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在90%上下。此后到1895年前茶、丝出口值比重不断下降,茶叶和生丝的出口值呈现与其不断增长的出口数量相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丝茶生产技术停滞不前B.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丝茶出口价格日益提高D.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变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茶叶和生丝的出口值呈现与其不断增长的出口数量相反的变化”可知丝茶出口价格日益下降,反映出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下降,与其生产技术停滞不前有关,故选A项;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排除B项;据材料“茶、丝出口值比重不断下降……不断增长的出口数量”可知丝茶出口价格日益下降,排除C项;材料中的出口商品始终是“茶叶和生丝”,无从得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16.(2021·河北张家口二模·6)1866年,左宗棠上奏说,“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日久消耗愈甚,不惟亏折货本,寝至歇其旧业……目前江浙海运即有无船之虑,而漕政盖难措手”。这表明当时(  )A.中国的经济命脉已被列强控制B.洋务派反对发展传统航运业C.中国传统航运业遭到沉重打击D.列强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增强【答案】C【解析】随着通商口岸的日益增多,洋船运输日益发展,使中国传统航运业“日久消耗愈甚”,也体现洋务派希望发展近代运输业,故选C项;材料左宗棠奏折仅仅涉及航运业,不能反映经济命脉已被控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洋务派对航运业的担心“即有无船之虑”,排除B项;材料体现洋船在运输业上的优势,不能反映对华贸易的优势,排除D项。17.(2021·山西太原二模·28)1868年,沙船(传统的平底帆船)商人赵立诚等提出申办轮船公司,曾国藩以尽用轮船会使“沙船尽革”,危及社会安宁为由,极力反对。这反映了(  )A.近代新式航运业起步艰难B.传统自然经济遭受到冲击C.洋务派极力维护官办企业D.清政府阻碍民族企业发展【答案】A【解析】曾国藩以尽用轮船会危及社会安宁为由极力反对商人赵立诚等提出申办轮船公司,结合时间“1868年”,说明中国新式航运业发展艰难,故选A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的表现是耕织分离、农产品商品化,排除B项;曾国藩的反对有多种原因,并非单纯只是“极力维护官办企业”,排除C项;材料强调商人的诉求,并未涉及清政府的回应,排除D项。18.(2021·西南三省三校“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三·28)新疆建省(1884年)后陆续在哈密、吐鲁番、和田等地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到清末,新疆年产丝由过去的30万斤增加到70万斤,且每年有50万斤被英俄商人贩卖出国。此现象表明(  )A.新疆地区小农经济崩溃B.当地政府重视经济开发C.新疆沦为英俄的殖民地D.新疆的工业化进程加速【答案】B【解析】据材料“新疆建省(1884年)后陆续在哈密、吐鲁番、和田等地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可知清政府在新疆设省,并在一些地区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说明政府重-29- 视边疆经济发展,故选B项;材料主要反映农产品的商品化,一定程度上起到瓦解小农经济的作用,但“小农经济崩溃”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新疆并未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蚕桑生产与销售,与工业化无关,排除D项。19.(2021·江苏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6)表1反映了1871—1893年美、英、日、俄四国对华贸易比重变化(单位:%)其中①是(  )表1年份①②③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1871—187334.752.90.514.10.23.33.71.71881—188323.833.33.712.40.27.34.92.41891—189320.411.34.59.80.68.64.77.2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答案】B【解析】①国在对华贸易中,进出口比重都是最高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所以①应该是英国,故选B项;美国在对华贸易中,进出口贸易比重都比较低,这与美国崛起较晚相符,排除A项;日本在对华贸易中,进出口贸易比重都比较低,这与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末才开始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关,排除C项;俄国在对华贸易中,进出口贸易比重都比较低,这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有关,排除D项。20.(2021·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28)表2为《1873—1893年的清政府进出口税率》。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表2年代1873年1883年1893年进口税率4.9%4.8%3.4%出口税率8.4%10.8%7.3%A.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增长B.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C.进口商品拥有广阔市场D.民族经济发展空间受限【答案】D【解析】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873—1893年中国进口税率不断下降,方便了外国商品的输入,挤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市场,故选D项;据所学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进出口税率降低可能会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但不一定会快速增长,排除A项;据所学我国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B项;据所学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进口商品市场有限,排除C项。21.(2021·安徽芜湖二模·28)1876年芜湖开埠通商后,与外洋的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仅1880年外流白银就达321.47万两。这一状况(  )A.有碍当地民族工业发展B.表明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C.缘于关税主权完全丧失D.导致了自然经济彻底地瓦解【答案】A【解析】据材料“与外洋的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仅1880年外流白银就达321.47万两”-29- 可知芜湖当地市场被外国资本主义占领,不利于本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A项;据所学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芜湖一地的对外贸易,不能说明全国性问题,排除C项;据所学自然经济彻底地瓦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22.(2021·宁夏中卫二模·28)19世纪80年代,《申报》多次报道晚清官员学习并实践西方科学技术的事迹,如1881年上海太守董子珊自筹资金试制并改进的“机器轮船”,1887年山东巡抚幕僚魏温云制造用于解决黄河水患的扒沙船,试用效果良好等。这表明(  )A.洋务运动改变主流价值观B.中国近代工业化迅速发展C.工业文明的影响逐渐扩大D.社会变革孕育于技术发明【答案】C【解析】“《申报》多次报道晚清官员学习并实践西方科学技术的事迹”说明工业文明越来越得到国人的认同,其影响越业越大,故选C项;材料报道到事例仅数个案,不能代表主流的价值观,如果是主流价值观,就没有报道的必要了,排除A项;“晚清官员学习并实践西方科学技术的事迹”这些报道说明中国对近代化的认识还处于尝试阶段,不能说明全体国人的认同,也就谈不上迅速发展,排除B项;“19世纪80年代”这一时空之下,并没有特别的社会变革,也没有推出技术发明,排除D项。23.(2021·湖南永州三模·7)下表所示为1871—1911年中国各港口在对外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单位:%)由此可知,晚清时期(  )时期广州上海汉口天津其他1871—187312.764.12.71.818.71881—188311.857.14.23.123.81891—189311.649.92.33.133.11901—190310.453.11.83.631.11909—19119.744.24.44.537.2A.上海掌握了外贸主导权B.广州城市经济不断衰落C.列强经济掠夺方式改变D.中国开放程度有所提升【答案】D【解析】材料中,1871—1911年中国最早开埠的广州和上海两个城市,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在持续下降,而汉口、天津以及其他地区的比重则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中国参与对外贸易的地区越来越多,开放程度有所提升,故选D项;材料中,上海所占比重最多只能说明上海对外贸易发达,但不能因此说明其掌握外贸主导权,晚清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权掌握在列强手中,排除A项;对外贸易只属于城市经济中的一部分,广州比重下降只能说明广州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不能说明其城市经济衰落,排除B项;材料中的主体是中国各港口的对外贸易比重,C项主体是列强,二者主体不一致,排除C项。24.(2021·四川攀枝花一模·29)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先后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签订合同,规定了三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的营业份额(表1所示)这些合同的签订(  )航线公司;份额%长江北洋上海——宁波上海——福州招商局5542604455505550太古4538—284550——怡和—204028——4550A.暴露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B.提高了轮船招商局的行业地位C.反映了洋务派的妥协与退让D.客观上有维护中国权益的意义【答案】D【解析】据材料“1873—1892年,三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的营业份额表”可知,轮船招商局-29- 在长江航线、北洋航线、上海——宁波航线、上海——福州航线所占份额超过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创办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维护了中国权益,故选D项;依所学,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在于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未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而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轮船招商局比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在航线上占有较大份额,排除A项;依所学,轮船招商局作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同时,达到“分洋利”的目的,这与轮船招商局占有较多航线份额有关,并非提高轮船招商局行业地位,排除B项;依所学,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获取的的航线份额与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一系列特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关,并非洋务派的妥协退让,排除C项。25.(2021·江西南昌三模·28)光绪十九年九月,织布局突起大火,连忙赶往英法美租界请求救火,却遭拒绝。十一月,李鸿章重新募集资本100万两,再次抢滩上海城,取名“华盛”,在上海、宁波、镇江等处设立10个分厂。由此可见当时(  )A.民族工业摆脱列强的控制B.洋务企业走出发展困境C.官办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D.求富以自强的图存意志【答案】D【解析】据材料“求救……遭拒绝。……重新募集资本……再次抢滩上海城,取名‘华盛’”可知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下,有志之士重新创办企业,求富以自强,维护清政府统治,故选D项;光绪十九年是公元1893年,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列强的控制,排除A项;1895年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B项;据材料“李鸿章重新募集资本”可知该织布局为官督商办,排除C项。26.(2021·山西临汾二模·29)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为";自强、求富",在武汉大兴实业,以汉阳铁厂为中心建立一系列工厂,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清末(  )A.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经济近代化有一定成效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湖北的重工业全国领先【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一系列企业,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故选B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洋务企业是官办企业,排除A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时期,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武汉有以汉阳铁厂为核心的诸多工厂,并未与其他地区对比,不能得出湖北重工业全国领先的结论,排除D项。27.(2021·吉林长春三模·28)1880年,开平煤矿正式投产,图4是开平矿务局发行的一张-29- 股票。股票正面盖有“开平矿务总局关防”八字红印,背面为以两架蒸汽绞车为背景的生产运输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A.洋务企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机器生产成为工业发展主流C.洋务派以挽回利权为目的D.利用民间资本缓解经费压力【答案】D【解析】据材料“开平煤矿”“开平矿务局发行的一张股票”结合所学知识,开平煤矿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企业,而发行股票是筹集民间资金的重要措施,说明清政府利用民间资本缓解经费压力,故选D项;根据所学,商办企业指完全由私人出资创办、雇佣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而洋务企业一直都是官办或官督商办,排除A项;根据所学,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一批近代企业才开始了中国的机器生产,中国依旧以手工业为主,排除B项;根据所学,洋务派兴办洋务企业是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为目的,并非为挽回利权,排除C项。28.(2021·湖南岳阳二模·8)1887年,中国占全国人口2%的富有阶层(以地租、利润、利息等为主的财产收入者)的收入占全国国民收入的比例为21%,而占全国人口98%的普通阶层的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只占79%的比重;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中国国民收入中工资薪金收入所占比重达49%,而财产收入所占比重为51%。上述中国国民收入的变化表明(  )A.政局动荡制约国民收入B.中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C.城市人口出现缓慢增长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87年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大部分收入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民收入中工资薪金收入所占比重达49%,而财产收入所占比重为51%”可知中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故选B项;1887年至20世纪30年代政局十分动荡,但国民收入仍在提高,排除A项;据材料“中国国民收入中工资薪金收入所占比重达49%,而财产收入所占比重为51%”可知材料表明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而非城市人口的增长,排除C项;据材料“中国国民收入中工资薪金收入所占比重达49%,而财产收入所占比重为51%”说明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民收入的提高,而非农产品的商品化,排除D项。29.(2021·广东湛江二模·7)李鸿章分别于1880、1885年奏准效法西学,建立天津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1888年,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教习及学生同上海广方言馆、同文馆的学生一起参加了顺天乡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西学和中学同考。上述举措(  )A.抵御了列强的文化侵略B.促进了军事工业发展C.突破了八股取士的传统D.导致了清政府的覆亡【答案】C【解析】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教习及学生同上海广方言馆、同文馆的学生一起参加了顺天乡试,说明科举考试考查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变化,八股取士的传统被突破,故选C项;科-29- 举考试内容出现了中学和西学都有的现象,并不能达到抵御列强文化侵略的结果,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教育和考试,不是工业生产,排除B项;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变化,与清政府的覆亡没有直接关系,而且清政府覆亡是在1912年,与材料所提时间相差较远,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30.(2021·四川凉山州三模·28)以下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9年,中国机器厂矿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类别企业数经费(白银)工人数量洋务军事企业195000余万两10000洋务民用企业272964余万两27000私人资本企业3801179余万两74000A.民主革命的基础已具备B.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C.小农经济已不再占主导D.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体【答案】A【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私人资本企业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工人数量远远超过了洋务企业的总数,经费也具有较大规模,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础已具备,故选A项;中国经济结构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体,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当时中国经济结构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体,排除C项;此时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农民是社会主体,排除D项。31.(2021·湖南衡阳一模·7)1903年,张謇参观大阪博览会。中国置办物品前来参展的仅有湖南、湖北等六省,且展品多为古董,如“鄂品有汉瓦当、唐经幢”等,张謇对此颇为不满;“复至博览会观(日本)工业馆,织业最良,制箴最精,箴即华人所谓蔻”。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中国启动工业化迫在眉睫B.民族工业春天即将到来C.中日经济存在着巨大差距D.中国政府不谙熟博览会【答案】D【解析】“中国置办物品前来参展的仅有湖南、湖北等六省,且展品多为古董”说明中国政府并不熟悉博览会,才会以展示古董为主,并未展示国内当代最先进的成果,对比日本“复至博览会观(日本)工业馆,织业最良,制箴最精,箴即华人所谓蔻”,侧面体现出中国政府不谙熟博览会,故选D项;19世纪6、70年代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生产,创办了近代企业,已经开启了工业的近代化,排除A项;中国民族工业的春天是在一战时期,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且展品多为古董”“复至博览会观(日本)工业馆,织业最良,制箴最精,箴即华人所谓蔻”直接反映了中日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异,但题干要求侧面反映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32.(2021·天津河东区一模·6)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根据表格内容判断,最确切的表格名称是(  )名称相关信息开滦唐山煤矿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29- 北洋银元局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京师自来水公司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B.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C.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D.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地区看基本分布于京津冀地区,由国人投资,使用机器生产,从时间看是在清末,故选C项;表格中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跟表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表中地点不仅仅限于北京,排除D项。33.(2021·江西鹰潭一模·28)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比较表,据表可知(  )年代田赋盐课厘金关税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184229,575,722764,981,84513——4,130,45511188532,356,768487,394,2281112,811,7081914,472,76622189432,669,086436,737,469913,286,8161822,523,60530190337,187,7883813,050,0001316,252,6921730,530,69932191148,101,3462746,312,3552643,187,0972443,139,28723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所发展B.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日渐恶化C.晚清的财政近代化转型完成D.近代以来中国农业衰退严重【答案】A【解析】据上表,可知晚清财政收入中,田赋比重下降,盐课、厘金、关税比重上升,说明晚清时期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故选A项;数据显示清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晚清财政收入结构,体现不出近代化转型完成,排除C项;晚清财政收入中田赋比重下降原因是工商业发展,并不是农业衰退,排除D项。34.(2021·山东临沂二模·8)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于1905年,到1931年时公司总厂的卷烟机器设备有131台,其中新式美国机器87台,日式改良机器44台,后来工厂又将全部日本卷烟机停用,全部使用新式美国卷烟机器,成为当时唯一可与英美烟草公司相抗衡的民族卷烟企业。这表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A.在政策和人才方面占有优势B.与其竞争的外国公司较少C.科学管理导致劳动成本降低D.技术革新是其成功的关键【答案】D【解析】“后来工厂又将全部日本卷烟机停用,全部使用新式美国卷烟机器,成为当时唯一可与英美烟草公司相抗衡的民族卷烟企业”可见更换新设备是重要的因素,故选D项;“中新式美国机器87台,日式改良机器44台”说明材料只是从设备本身来考虑,没有涉及到人的问题,排除A项;“当时唯一可与英美烟草公司相抗衡的民族卷烟企业”说明当时烟草竞争很激烈,排除B项;“其中新式美国机器87台,日式改良机器44台,后来工厂又将全部日本卷烟机停用,全部使用新式美国卷烟机器”说明材料更侧重于设备的描述,而没有涉及到管理方-29- 面,排除C项。35.(2021·云南昆明“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29)表1清末中国机械进口趋势(单位:元)据表1可知,当时中国(  )A.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B.工业化具备一定基础C.机械进口被列强控制D.政府主导工业化进程【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清末中国机械进口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知当时中国进口西方机器的数量迅速增加,工业化具备一定基础,故选B项;清末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地位,工业发展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排除A项;机械进口被列强控制无法反映增长趋势,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得知进口机械的对象,排除D项。36.(2021·北京房山区一模·7)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总额是六千两百多万元,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了125%;其中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家,纱锭由687900多锭增至1354500多锭,增加了97%;新式煤矿的产量由449500吨增加为4889700吨,增加了近11倍;面粉厂增加了84家。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导致自然经济完全解体及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B.得益于晚清政府与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政策C.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D.有利于无产阶级发展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答案】D【解析】1914—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因此得到壮大,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故选D项;自然经济在近代中国仍然占主导,排除A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的表现,排除C项。37.(2021·福建龙岩三模·9)张謇认为,大生纱厂“不兼事农”则“本末不备”。于是,又创办垦牧公司,招募贫苦农民,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广植棉产,除“以厚纱厂自助之力”外,“一务使齐民扩业,一为国家增岁入之资,一储小学堂、农学堂经费。”这反映了张謇(  )A.积极承担爱国救亡的社会责任B.注重引入近代公司的运营模式C.以多元经营确保原料自给自足D.借鉴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模式【答案】A【解析】据材料“一务使齐民扩业,一为国家增岁入之资,一储小学堂、农学堂经费”可知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就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解决地方教育经费问题,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介绍大生纱厂的具体经营方式,排除B项;结合材料可知张謇创办大-29- 生纱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就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解决地方教育经费问题,排除C项;大生纱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D项。38.(2021·河北邯郸三模·8)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了八十多项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方面;同时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这些举措(  )A.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B.导致民族经济得到独立发展C.改善了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D.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答案】C【解析】据材料“颁布了八十多项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可知民国政府大力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封建专制统治结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排除B项;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排除D项。39.(2021·山东聊城二模·8)在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宪政运动时,有学者引用了如下资料:“在1914—1918年间,工商业经济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约17.6%,到1933年,也才逐渐上升为约19.8%,而这一时期还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该学者意在说明,近代中国宪政运动(  )A.源于资本主义发展B.缺乏必要经济基础C.起于救亡止于启蒙D.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定时空: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指出中国的工商业经济即使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幅度仍然很小,说明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缺乏必要经济基础,故选B项;依据材料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结合所学,中国近代的宪政运动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该学着旨在强调中国近代宪政运动失败原因,而非产生原因,排除A项;依据材料,该学着旨在强调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缺乏必要经济基础,而不是在阐述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兴起原因,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清末预备立宪则是地主阶级领导,排除D项。40.(2021·江苏苏北七市三模·7)图1反映的是中国机械采煤业中不同资本煤矿的产量增长情况。图中产量增长率的差异突出反映了(  )图1A.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C.北洋政府的腐朽统治D.民族采煤业资金短缺-29- 【答案】B【解析】上图表明在1912—1920年纯华商煤矿产量增长较快,1914—1918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故选B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出现,表格中外国资本煤矿产量增长没有纯华商快,说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在这段时间内影响相对减小,排除A项;表格反映纯华商煤矿产量增长较快,反映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北洋政府统治腐败无关,排除C项;表格反映纯华商煤矿产量增长较快,无法证明资金短缺,排除D项。41.(2021·河北保定二模·7)1913年7月13日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对所有路、矿、林、垦、蚕桑、畜牧以及工艺场、厂及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可见,民国政府(  )A.继承了晚清政府的大政方针B.旨在收回列强控制的经济权益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D.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性【答案】D【解析】民国初年,北京政府不仅要求各省提倡工商业,还下令保护和维持所有路矿林厂及商办公司,清朝不危及国体的“保护兴业各法令”仍然适用等,说明民国政府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性,故选D项;“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说明继承的是不抵触民国国体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外交政策,不能说明民国政府要收回列强控制的经济权益,排除B项;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与“(政府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不符,排除C项。42.(2021·江苏南京三模·6)下表为1870—1936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表1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单位:亿两1870年1890年1908年1920年1936年①国内生产品9.6810.3218.0257.61109.01②进口洋货0.711.424.978.4911.16③市场商品量(①+②)10.3911.7422.9866.10120.17④洋货所占比重(②/③,%)6.8312.0921.6212.849.29——资料来源: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A.列强瓜分中国推动1870—1890年洋货进口量上升B.洋务经济发展推动1890—1908年国内生产品增多C.国际形势变化决定1908—1920年市场商品量上升D.国内生产发展导致1920—1936年洋货的比重下降【答案】D【解析】1927—1936年间正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府通过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使洋货比重下降,故选D项;1895年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项;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这些措施推动1890—1908年国内生产品增多,排除B项;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契机,但“决定”说法错误,忽略了国内因素,比如民国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政府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等,排除C项。43.(2021·江苏苏锡常镇二模·7)下表是近代某一时期江苏省种植业结构变化表,据表格,可以得出(  )-29- 江苏省种植业结构变化表(节选)(单位:千市亩)品种1914—19181924—19291931—1936水稻248842917326636油菜—5853782A.市场需求推动经济作物比重提高B.经济危机导致地方经济结构调整C.民国时期江苏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油科作物取代粮食作物成为主体【答案】A【解析】表格反映1914—1936年江苏地区的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说明当时油料作物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经济作物比重提高,故选A项;表格只反映了种植业结构的变化,不代表地方经济机构的调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情况,而不是民族工业的情况,排除C项;表格反映出水稻种植面积远远超过油菜种植面积,无法说明油科作物取代粮食作物成为主体,排除D项。44.(2021·安徽蚌埠三模·29)图5是1916—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示意图图5据此图可推知当时中国(  )A.外国在华纱厂生产能力有所下降B.实业救国思想推动民族工业发展C.民族工业在一战后整体发展迅速D.列强进一步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据上图,可知1916—1922年间华商纱厂数量显著增长,这与一战、“二十一条”、新文化运动等激发的爱国热情的实业救国思想相关,故选B项;日商纱厂数量上升,排除A项;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萧条,排除C项;一战后列强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排除D项。45.(2021·福建三明三模·9)法国学者白吉尔指出:“就现代工业领域而言,中国并没有因战争(一战)蒙受多大损失,不过是错过了若干获取利润的机会而已。这表明,外部有利条件即便对非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影响也极为有限。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人了它的‘黄金时代’。”材料表明中国工业“黄金时代”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及政府的支持C.清政府进一步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大规模开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可知,法国学者认为一战后中国工业才出现真正快速发展。当时,国民政府推行奖励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以及实业救国热潮,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故选B项;据材料“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可知,法国学者认为一战对中国工-29- 业发展影响极为有限,排除A项;1912年清政府已经灭亡,一战于1914年开始,排除C项;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而“黄金时代”是1912—1919年,排除D项。46.(2021·安徽合肥三模·29)在陈嘉庚公司发布的不少广告中,都印有其注册商标,中间位置为一醒目的粗体毛笔汉字“中”。1927年,陈嘉庚公司研制出当时中国未生产的汽车内外胎,其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轮胎花纹使用“中”字串联起来,围绕轮胎一圈。这可以用来说明(  )A.广告成为新的营销手段B.民族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C.陈嘉庚浓厚的爱国情怀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答案】C【解析】据材料“汉字‘中’……‘中’字串联起来”可知陈嘉庚在注册商标和轮胎花纹中印刻中华文化,体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故选C项;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已存在灯箱等广告手段,排除A项;1912—1919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民族企业迎来短暂的春天,排除B项;陈嘉庚公司主要位于东南亚一带,与国内的反帝爱国运动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47.(2021·山东枣庄高三4月模拟考试·7)下表为1926—1929年中国东北生铁的生产及输出(单位: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生产出口鞍山产量本溪湖产量192616505451000178493192720344550000244290192822446163030249397192921044376300299509——摘编自1936年《日满年鉴》(英文版)A.经济大萧条造成粗钢产量的不断减少B.日本侵华掠夺阻碍了中国重工业发展C.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D.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了国际关系恶化【答案】C【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1926—1929年,中国东北生铁的产量和出口量整体呈增长态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随后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表格内容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故选C项;经济大萧条爆发于1929年,且1926—1929年,中国东北生铁的产量整体是增加的,排除A项;日本侵华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排除B项;1926—1929年,中国生铁出口量逐年增加,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变化,未能得出国际关系恶化的结论,排除D项。48.(2021·辽宁葫芦岛二模·7)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矿业法》,规定:“铁矿、石油-29- 矿、铜矿及适合炼冶金焦之烟煤矿,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开采,如无自行开采之必要时,得出租探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人为限。”这一法规(  )A.受到当时苏联经济模式影响B.带有一定国家干预色彩C.旨在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D.是统制经济的重要表现【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国家对重大行业的掌控,不允许私人掌握,而必须是中华民国人才能承租,这带有一定的干预色彩,故选B项;苏联斯大林模式不能私人承担经营,排除A项;将矿业国营并不是为了推动民族工商业,排除C项;统制经济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排除D项。49.(2021·福建厦门三模·9)1933年,国民政府以海关金单位作为征收关税的标准单位,把伦敦标金作为计算基础。1934年,财政部取消标金外汇,用现金交割;1935年,规定标金以中央银行的标准结算。这些举措(  )A.解决了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B.加强了中国对经济的自主管理C.保障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加深了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答案】B【解析】国民政府采用海关金、伦敦标金实际上等于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核算体制,一定程度上会受制于国际金融体系,而最终取消标金外汇、采用中央银行的标准进行结算,等于有了自己的自主管理体制,故选B项;题干仅是关于外汇结算的标准规定,没有涉及国内金融问题,所以不能据此推论出是否解决了国内金融秩序混乱状况,排除A项;标金结算标准的变化,对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关系不大,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更多的是针对国内市场,排除C项;标金结算标准变化体现了中国经济自主管理能力的加强,不是加深半殖民地化,而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D项。50.(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8)表1是1934年《中国各资本类别的棉纱支数生产对比表》(单位: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表1粗纱(23支数以下)比率(%)细纱(24支数以上)比率(%)华资纱厂2,568,878.77677.344230,184.21633.4日资纱厂705,491.17221.242455,077.46966.0英资纱厂46,987.3471.4143,739.1240.6合 计3,321,357.295100.0689000.809100.0A.中国传统纺织仍占主导B.华资纱厂技术有待提升C.日资企业垄断对华贸易D.英国丧失经济大国地位【答案】B【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华资纱厂中细纱支数占的比例较少,说明华资纱厂技术落后,有待提高,故选B项;表格反映的是机器生产,没有反映中国的传统纺织,排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日资企业棉纱支数占的比例较高,没有涉及日资企业垄断对华贸易,排除C项;二战前,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大国,排除D项。51.(2021·四川宜宾三模·30)图5是1936年全国高等院校的分布图(局部),影响图中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29- 图5A.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B.列强在华势力范围C.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据上图,可知1936年全国高等教育分布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这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故选D项;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可能存在,但并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项;列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不利于高等院校的举办,排除B项;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主要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与高等院校分布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52.(2021·福建福州三模·9)1938年,经济学家王亚南与郭大力合作翻译的《资本论》正式出版。1946年,王亚南又出版了自己的经济学专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该书的逻辑与章法结构呈现出浓厚的《资本论》痕迹,被喻为“中国式的《资本论》”。由此推知,该著作深刻(  )A.深刻剖析了资本流通的运行规律B.为新民主主义理论诞生奠定基础C.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D.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答案】D【解析】“中国式的《资本论》”说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将中国的经济形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被喻为“中国式的《资本论》”,并没有提到其具体内容,排除A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是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形态的研究,而不是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研究,排除B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是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形态的研究,不是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排除C项。53.(2021·广西5月高考模拟·30)分析下表,中国国内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0年—1936年国内工业统计资料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生铁钢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1936年172426.2958683556347-29- 百万千瓦百万公吨吨吨增长率9.4%7%9%40%A.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1920到1936年,国内工业均有所增长,尤其是钢产量增长了40%,得益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故选A项;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被称为“短暂的春天”,排除B项;1920到1936年,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无法解释从1920—1936年的增长变化,排除D项。54.(2021·山东滨州高三5月模拟考试·7)郑观应一生职业经历丰富,大体分为六类:一是少年时期的儒生;二是外国公司的低级职员;三是私营商业主;四是外国公司的高级职员,即买办;五是中国洋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六是短暂的官员生涯。透过郑观应的职业经历,可知近代中国(  )A.汉族地主势力增强B.儒学仍占统治地位C.经济形式性质多样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答案】C【解析】郑观应一生从传统知识分子到中外企业职员、从私商到洋务公司高管,其丰富的职业经历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具有形式、性质多样化特点,故选C项;汉族地主势力增强与郑观应曾服务于外国资本主义,身为外企职员、买办等不符,排除A项;郑观应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只有少年时期学儒)不能说明儒学仍占统治地位,排除B项;仅郑观应一个人的职业经历不能说明社会阶层流动频繁,以偏概全,排除D项。55.(2021·天津河西区二模·14)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答案】A【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获得两次较快发展机会,1956年,中共实行三大改造,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民族资本主义不复存在,故选A项;1956年三大改造后民族资本主义不复存在,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是比较弱小的,C的产生阶段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后民族资本主义不复存在,排除D项。-29- 二、非选择题56.(2021·河北唐山三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龙门、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中山(都今河北省定县)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夫燕(都今北京市)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治今河北省怀来县)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齐、赵(都今河北省邯郸市)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摘编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记》中关于河北区域经济状况的历史信息。(8分)材料二天津开埠之后,直隶经济变迁开始明显加剧。同治初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兼署直隶总督在天津筹设“军火机器局”。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接手该局并着力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北方最大而典型的官办军工厂。李鸿章在光绪初年主持筹办官督商办企业开平矿务局,在招商集股、生产模式、运输营销和经营管理等环节上,均颇为凸显“新型”因素。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他十分重视农、工、商及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经济发展与教育密切挂钩,发展教育不仅为农、工、商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而且提供了相关的科技、知识资源和工艺试验场所。经过7年的努力,直隶由一个“屡遭兵燹”、“民生凋敝”的落后省份,一跃发展成为“各行省咸派员视察,籍为取法之资”的全国模范省。——摘编自董丛林《晚清直隶总督与辖区经济变迁》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直隶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0分)【答案】(1)历史信息:农业粗放,比中原地区落后;畜牧业较为发达;出现了燕、邯郸为代表的商业都市,成为这一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与北方少数民族互通有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冶铁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8分)(2)原因:天津开埠便于接触西方技术;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末新政的开展;重视教育;直隶总督的个人能力。(5分)影响:开启了河北近代工业化之路;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其它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5分)【解析】(1)据材料一“中山(都今河北省定县)地薄人众”得出农业粗放,比中原地区落后;据材料一“龙门、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得出畜牧业较为发达;据材料一“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夫燕(都今北京市)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得出出现了燕、邯郸为代表的商业都市,成为这一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据材料一“上谷(治今河北省怀来县)至辽东……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得出与北方少数民族互通有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据材料一“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得出冶铁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天津开埠之后,直隶经济变迁开始明显加剧”结合所学得出天津开埠便于接触西方技术;据材料二“李鸿章……接手该局并着力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北方最大而典型的官办军工厂”得出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据材料二“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而且提供了相关的科技、知识资源和工艺试验场所”结合所学得出清末新政-29- 的开展;据材料二“把经济发展与教育密切挂钩”得出重视教育;据材料二“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兼署直隶总督”“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得出直隶总督的个人能力。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直隶……一跃发展成为‘各行省咸派员视察,籍为取法之资’的全国模范省”可知开启了河北近代工业化之路;为其它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据材料二“发展教育不仅为农、工、商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晚清时期直隶地区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57.(2021·江西南昌三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以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摘编自《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等材料二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葡萄牙、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者往往迫使华工签署契约,让华工以未来若干年工资支付运输费用。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据1939年版的《加州志》载:“今天位于南部的肥沃三角洲地区……在未开垦前,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于此,保值糊口。及1870年,中国工人于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摘编自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华工出国的历史背景。(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留美华人的历史贡献。(9分)【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不断扩大;种族灭绝;经济掠夺;移植本国生产方式;文化殖民。(8分)(2)历史背景:黑奴贸易受到限制;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晚清政府腐朽无能;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人民生活困苦,难以维持生计;中国经济落后,就业困难。(8分)(3)历史贡献:推动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为美国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为后来祖国的革命、独立、建设做出重大贡献。(9分)【解析】(1)据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叶”得出持续时间长;据材料一“流放罪犯的场所……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得出规模不断扩大;据材料一“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得出种族灭绝;据材料“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得出经济掠夺;据材料一“采矿业迅速发展”得出移植本国生产方式;据材料一“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得出文化殖民。(2)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角度分析,19世纪中叶后,黑奴贸易受到限制;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据材料二“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得出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晚清政府腐朽无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据材料二“穷苦百姓……生活所迫”结合所学得出,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落后,就业困难,人民生活困苦,难以维持生计。-29- (3)据材料二“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得出推动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据材料二“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得出为美国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近代留美华人传播了中华文化;为后来祖国的革命、独立、建设做出重大贡献。58.(2021·四川达州二模·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重商主义思想是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诞生发展起来的,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萌芽,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起来,向外扩张被奉为强国兴邦的圣典;国王为了维持军队、巩固中央权力需要大量货币,而商业资本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地位,在其影响下,重商主义学说应运而生,重商主义强调重金、少买、使用行政手段控制本国货币的输出;集中于贸易差额,鼓励多卖,且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重商主义把贵重金属看作是国家财力多寡的判断标准,即货币的增加意味着国力的兴盛;同时认为国际贸易是财富的根本来源,且必须保持贸易顺差,才可获利;重商主义者还鼓励增加人口创造就业以减少人才的外流。因此重商主义将国际贸易视作一种“零和博弈”。——改编自瞿润青《比较西欧重商主义与晚清重商思想》材料二自19世纪中叶西方武力入侵、五口通商开始,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控制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商品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业资本不断积累并逐渐转向生产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社会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作为外因触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口岸城市的增多以及口岸城市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构成了“重商思想”的社会基础。晚清重商思想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萌发的,因而带有浓厚的兵战色彩。在对外贸易上具有浓厚的商战色彩,晚清重商思想论者认为加强政府干预的主要形式是“官督商办”,到20世纪初张宏设厂自救到提出自已实现工业化的主张“棉铁主义”,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以往有关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思想。——改编自刘季富《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欧重商主义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重商主义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的重商主义思想。(11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欧和晚清重商主义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方面的不同。(8分)【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地理大发现;积极向外扩张;强化王权的需要;商业资本发展的需要;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积极: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动摇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每点2分,任答4点,8分)局限:思想过于庞杂;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能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任答两点,3分,其它符合题意者亦可酌情给分)(3)内部条件:①经济:西——资本主义发展;中——洋务运动开展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②政治:西——民族国家兴起或政府的支持;中——民族危机严重。③思想: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重义轻利或重农抑商观念改变。(每方面2分,任答两方面4分)外部环境:欧——新航路开辟或对外殖民扩张;中——西方的经济侵略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或工业革命的开展。(每方面2分,任答2点,4分)【解析】-29- (1)据材料一“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萌芽,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可知资本主义萌芽与地理大发现;据材料一“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起来,向外扩张被奉为强国兴邦的圣典”可知积极向外扩张;据材料一“国王为了维持军队、巩固中央权力需要大量货币,而商业资本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可知强化王权的需要与商业资本发展的需要;据材料一“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地位”可知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2)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积极方面,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据材料二“晚清重商思想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萌发的,因而带有浓厚的兵战色彩”可知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反帝爱国斗争;据材料二“在对外贸易上具有浓厚的商战色彩”可知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据材料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以往有关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思想”可知动摇了传统的“抑商”观念;据材料二“对外贸易上具有浓厚的商战色彩”并结合所学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可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局限性方面,据材料二“晚清重商思想论者认为加强政府干预的主要形式是‘官督商办’,到20世纪初张宏设厂自救到提出自已实现工业化的主张‘棉铁主义’”可知思想过于庞杂,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可知未能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3)从内部条件看,经济上,据材料一“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萌芽”可知西欧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发展,据材料二“商品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业资本不断积累并逐渐转向生产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可知晚清的背景是洋务运动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政治上,据材料一“国王为了维持军队、巩固中央权力需要大量货币”可知西欧的背景是民族国家兴起或政府支持,据材料二“晚清重商思想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萌发的”可知晚清的背景是民族危机严重;思想上,据材料一“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地位,在其影响下,重商主义学说应运而生”可知西方的背景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据材料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作为外因触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的背景是重义轻利或重农抑商观念改变。从外部环境看,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起来,向外扩张被奉为强国兴邦的圣典”可知西欧的背景是新航路开辟或对外殖民扩张,据材料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作为外因触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可知中国的背景是西方的经济侵略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或工业革命的开展。59.(2021·广西5月高考模拟·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数量统计图材料二1864—1894年中外贸易统计(单位:千海关两)-29- ——以上均摘编自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通商口岸和外贸态势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状况并说明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4—1894年中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6分)【答案】(1)状况: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所占比例英国最高,美、德、法三国随其后,但三国与英国比例差距较大。(3分)原因:英国在17世纪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也是近代最早侵犯中国的列强,反映在在华洋行所占比例上,英国最高;而19世纪中后期,美、德、法资产阶级统治相继确立,工业革命逐步开展,他们也成为华的一份子,但与英国实力差距较大,反映在在华洋行所占比例上,三国所占比例相对较小。(6分)(2)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兴办;西方列强随着工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市场需求;列强开始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8分)影响: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国在中外贸易中由出超向入超转变,并成为常态;反映了西方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外资在华势力快速膨胀。(8分)【解析】(1)第一小问状况,据材料一的柱状图,英国高达60%,美国占10%,德国接近10%,法国最低,可总结出,英国最高,美、德、法三国随其后,但三国与英国比例差距较大。第二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工业革命也已经完成,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另外,在华洋行是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表现,归纳可知,英国在17世纪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也是近代最早侵犯中国的列强;结合课本,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向欧洲大陆的扩展,所以19世纪中后期美、-29- 德、法的政治经济状况是,资产阶级统治相继确立,工业革命逐步开展,他们也成为华的一份子,但与英国实力差距较大。(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的数据,1870—1884中国出口比重显著增加,且处于出超局面,结合所学,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都有利于中国的出口;1885年之后,虽然中国出口值依然在上升,但由出超转为入超局面,这是因为列强不断向中国商品输出,以及逐渐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第二小问影响,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高,体现出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由材料二数据可知,中国在中外贸易中由出超向入超转变,并成为常态;1885年之后的持续入超局面,列强的商品输出和逐渐加大的资本输出,反映了西方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外资在华势力快速膨胀。60.(2021·四川绵阳三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正是在乡村逐渐走向“消失”之时,人们开始思考乡村的存在意义,“乡土”这个古老的文学体裁成为19世纪人们最热衷表现的对象之一。19世纪英国首次有人提出建立国家公园的建议。“自然保护区保护协会”、“英国乡村保护委员会”等组织先后成立。在乡村保护运动中,英国乡村保护委员会贡献卓著。该组织承认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强调乡村的传统风景应予保护,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必须得到遏制,它促成了很多涉及乡村保护法令的颁布。193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城乡规划法》,确保乡村农业和林业用地不受发展规划影响,同时对乡村地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保护。——摘编自孙立田《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乡村改造》材料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深入乡村,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投身于乡村建设实验运动。乡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改善农村政权,组织乡村自卫;组建各种合作社,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设立各种教育机构,推进基础教育;改善卫生和医疗状况,整治村容和道路,禁绝鸦片和赌博,破除迷信等等。他们将学校当作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上述乡村建设运动,当然存在着不少缺陷,相对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背景和普遍贫穷的广大农村,显然不能成为乡村建设派所期望的解决近代中国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更不能成为解决近代中国问题的根本之路。——摘编自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英国乡村保护运动兴起背景和主要特征。(1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的有益经验,并分析其不能解决近代中国问题的原因。(13分)【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传统乡村的不断缩减与衰落;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人们开始思考乡村存在的意义。(6分)特征:民间成立各种组织;政府加强立法;加强对乡村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保护等。(6分)(2)经验:亲力亲为,带着热情投身乡村规划与建设;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设计;重视教育,注重人的培育与发展。(6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农村的贫困与落后;国民政府的腐败;仅仅着眼于社会改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等(7分)【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在乡村逐渐走向‘消失’之时”结合材料中19世纪英国,从时间可知此时是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材料中“人们开始思考乡村的存在意义”这句话本身即是背景;据材料一“自然保护区保护协会”可知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29- 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第二小问主要特征,“自然保护区保护协会”、“英国乡村保护委员会”等组织,可知成立了各种组织;据材料一“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城乡规划法》”可知政府加强了立法;据材料一““对乡村地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保护”得出加强对乡村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保护。(2)第一小问经验,据材料二“深入乡村,身体力行”可知有识之士是带着热情投身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据材料二“乡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改善农村政权”得出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设计;据材料二他们将学校当作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可得重视教育,注重人的培育与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作答,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政府的腐败;日本侵华等。-2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2-10 16:59:50 页数:29
价格:¥3 大小:768.6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