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及模拟题专题汇编02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第Ⅰ部分2021年高考真题1.(2021·全国乙卷·25)表1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答案】A【解析】西汉末与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比较,豫章、零陵、南阳等涉及到江南的地区户数大量增加,而表格中其余地区均为北方地区户数则相对减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户数的增加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这时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北方,故选A项;东汉时期是豪强大族势力强盛的时期,并不是没落,排除B项;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期,上述地区的数据说明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但是单凭两个时间比较没法体现加剧,而且这时经济重心依然是在北方的,排除C项;由于汉代牛耕逐渐普及,个体农耕经济正处于繁荣时期,并没有衰退,排除D项。2.(2021·广东高考选考·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解析】题干信息:西周时期黄河流域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流域风格的青铜器。这说明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推理可知,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推动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周边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排除A项;只从“应国”一个国家无法得出“各诸侯国”都维护周礼的普遍性结论,排除B项;宗法制度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且青铜器一般是礼乐制度的象征,和宗法制度关系不大,排除C项。3.(2021·山东高考选考·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25- 图1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但是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的迹象,而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选B项;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北方,而且西北地区应该是主要产粮区,这与示意图的分布不一致,排除A项;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所以主要产粮区应该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C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所以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D项。4.(2021·浙江高考选考1月·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答案】A【解析】材料“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说明北宋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故选A项;“脱离了”说法错误,宋代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且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草市”指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汴京相国寺的庙会盛况,不涉及商人地位如何,排除D项。5.(2021·浙江高考选考1月·7)据《汪氏宗谱》记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有关此“都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山傍水,布局方正,中轴对称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C.“宛自天成”的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D.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答案】D【解析】材料是对宏村布局的描述,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故选D项;“布局方正,中轴对称”是对平遥古城的描述,平遥古城按照牛形布局,体现传统礼制,方-25- 正端庄,中轴对称,排除A项;“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是对清代商业都会汉口的描述,排除B项;“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汇聚了各种不同的园林风格,排除C项。6.(2021·浙江高考选考1月·8)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故①正确;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阻碍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故②错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故③正确;清朝并没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且勃兴的说法更不符合史实,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7.(2021·浙江高考选考6月·3)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识图(右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③为长沙,故选C项;①为北京,排除A项;②为苏州,排除B项;④为广州,排除D项。8.(2021·浙江高考选考6月·6)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答案】D【解析】据材料“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可知,宋代禁止官员私自向蕃商购买蕃货,有利于保护蕃商的正当商业利益,并制定了法律规范海外贸易,故选D项;“明码标价”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不符,排除A项;“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与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禁止官员私自向蕃商-25- 购买蕃货,与市的设立废止无关,排除C项。第Ⅱ部分2021年各地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周朝晚期,种田人经常把铁片安装在他们的犁上使之更加锋利;到汉朝时期,农民用上了真正的铁犁,他们的镐、锄、镰和铲等农具也都换成了铁制的。这一变化(  )A.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有利于农业商品化进程C.体现政府重视手工业的发展D.预示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答案】B【解析】据材料“农民用上了真正的铁犁……农具也都换成了铁制的”可知农具的改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多余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也出现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商品化进程,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A项;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排除D项。2.《左传》中记载:“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这是中国古代对土地实行按亩征税,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端。这说明当时(  )①从封建社会向奴隶社会迈进②国家财政收入将有明显提升③井田制开始实施并逐渐强化④对土地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故①错误;“初税亩……以丰财也”说明鲁国实行初税亩,对土地实行按亩征税,增加了财政收入,故②正确;井田制确立于商周时期,春秋时期逐渐瓦解,故③错误;对土地实行按亩征税,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3.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认为,“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同时实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剂物价。据此推知,当时(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农商并重思想出现C.币制混乱导致物价上涨D.商品经济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剂物价”可以看出管仲既主张发展农业又重视商业,体现了管仲的农商并重思想,故选B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刚出现,不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排除A项;货币混乱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春秋时期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占主流,排除D项。4.春秋中叶,齐叔夷钟铭文中有“余命汝司予莱,造— (当时的字符)徒四千”,郭沫若认为“-”是铁字的初文或省文。考古学者认为,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的竖炉冶铜技术,为冶铸铁器“提供了直接的基础”,春秋时期的冶铁业应“已使用鼓风竖炉”。这说明春秋时期(  )-25- A.民营手工业规模宏大B.铁制农具普遍使用C.官营手工业受到冲击D.冶铸行业发展迅速【答案】D【解析】据材料“竖炉冶铜技术……‘已使用鼓风竖炉’”可知冶铁技术的发展,故选D项;受生产力限制,春秋时期民营手工业规模有限,排除A项;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春秋时期的冶铁业,但没有提及经营形态,排除C项。5.春秋时,齐景公以晏婴之宅近市,每天脏乱嘈杂不堪,“欲更晏子之宅”。晏婴自谓“小人”,拒绝说:“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这一现象说明(  )A.贵族热衷经营商业B.齐国国君抑制商业发展C.城市坊市界限打破D.市场交换便利齐人生活【答案】D【解析】晏婴拒绝搬迁住宅,认为居住在市场附近生活便利,由此可知当时的市场交换便利了齐人的生活,故选D项;晏婴拒绝从市场变搬迁不意味着贵族热衷经营商业,是为了生活方便,排除A项;齐景公让晏婴搬迁是因为住宅的环境问题,没有抑制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是在宋朝,排除C项。6.表1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表1功能类型出土的比例出土较多的地区初耕工具铁锸、铁犁、铁斧61%山西、山东播种工具耧铧7%河南中耕工具铁铲、铁锄22%河南收获工具铁镰10%河南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答案】B【解析】表格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的铁制农具主要出土在山西、山东和河南等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位于北方黄河流域,说明的当时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故选B项;表格未涉及北方同其他地区的冶金业比较,无法得出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的结论,排除A项;表格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的铁制农具的出土地区,未涉及铁犁牛耕技术,排除C项;表格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的铁制农具的出土地区,表格未涉及播种工具,排除D项。7.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汉武帝则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B.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加强C.经商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D.财税来源发生了重大转变【答案】B【解析】据材料“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可知汉武帝之所以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帮助其理财,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故选B项;汉武帝之所任命商人出身的官员帮助其理财,只是想要借助其力量,不代表重视商人的地位,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废止,排除A项;在重农抑商的古代,经商不可能是入仕的主要途径,汉代的选官制是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品德,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整个汉帝国财税来源,且汉代财税来源一直就是以农税为主,排除D项。8.许倬云指出:汉武帝时代,政府用重税劫夺工商业的财富,打击城市经济,中产以上皆破-25- 产。以农村为基础的农舍手工业遂成为生产日用品的主力。地方产品经过帝国铺设的全国道路网,发展为一个全面的资源交流网络。该学者认为,汉武帝时代的政策的主旨是(  )A.巩固君主专制制度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打击工商业的发展D.加强全国各地经济联系【答案】B【解析】汉武帝对工商业征收重税,这一结果使得城市工商业者破产,所以农村手工业成为日用品主力,这是重农抑商的体现,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体现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选B项;巩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治方面,如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排除A项;打击工商业发展是汉武帝的做法、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汉武帝打击工商业、打击城市经济的做法,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因此不利于加强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排除D项。9.表1汉代各农耕区劳动生产简表农耕区域人均田亩数平均亩产量人均粮食总产量南方农耕区23亩1.37石32石中部农耕区30亩1.5石45石西北屯垦区74亩0.4石29石表1说明汉代(  )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严重B.西北地区生产发展停滞C.政府重视农耕技术推广D.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人均田亩数较少的南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均总产量高于人均田亩数最高的西北地区,可见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人均田亩数和平均亩产量,并没有总人数和田地的总面积,无法得出人地矛盾尖锐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能看出产量,不能看出农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均田亩数和平均田亩数,并未反映政府政策,排除C项。10.汉武帝时实行盐铁酒专卖制度,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使民务本,不营于末”为理由坚决维护,而贤良文学一方则以“不与民争利”为由坚决反对,之后昭帝废止榷酒制度和部分取消盐铁专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辩论促进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昭帝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C.辩论反映西汉决策制度发生重大变化D.辩论促进经济政策的调整【答案】D【解析】据材料“汉武帝时实行盐铁酒专卖制度……之后昭帝废止榷酒制度和部分取消盐铁专卖”可知辩论促使汉朝统治者改变了盐铁专卖制度,故选D项;据所学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之后昭帝废止榷酒制度和部分取消盐铁专卖”可知,昭帝废除了榷酒制度,而非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西汉的经济制度的变化,而非决策制度的调整,排除C项。11.1978年成都市新都马家乡出土了一件汉代“驼舞”画像砖,画面上两个深目高鼻的胡人(左边人物因年代久远模糊不清)相对而坐于一匹高大健壮的骆驼上,一边敲击建鼓(始于-25- 商代,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边起舞。该画像砖的内容体现了(  )A.丝绸之路促进欧亚民族交融B.汉代成都地区工商业的繁荣C.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答案】D【解析】材料“深目高鼻的胡人、骆驼上”体现了游牧文明,材料“始于商代,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体现了农耕文明,说明汉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故选D项;胡人、骆驼是游牧民族的特点,不能体现出欧洲文明,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融,不能体现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是近现代的艺术特征,排除C项。12.经两汉之际社会大动乱的破坏,关中经济一度残破,“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一时成为废墟。然而经数十年恢复,在东汉时期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东汉关中经济恢复,主要原因是(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B.新农具新农技推广C.北方边境相对安定D.关中平原环境恢复【答案】B【解析】据材料“然而经数十年恢复,在东汉时期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可知两汉时铁犁牛耕的推广,农业耕种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故选B项;政策只是原因之一,关键还在于生产力,排除A项;北方边境稳定只能确保经济不被破坏,并不能促进经济恢复,排除C项;关中平原环境恢复只是客观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3.唐代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旧唐书》载:“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南宋不少诗歌中均有涉及扬州,这类诗歌中对于扬州的“印象”迥异,扬州或是“城郭萧条”“荒台残垒”,或是“万商落日”“一市春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B.地缘因素影响经济发展C.东南海上贸易的繁荣D.南宋时期江南经济衰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唐代“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而宋代则是“城郭萧条”“荒台残垒”,可知唐朝中后期由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史书记载南方富庶,而南宋时期扬州始终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历经战乱,史书记载扬州多萧条,故选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A项;唐宋时期扬州不属于沿海港口城市,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超越北方,排除D项。14.2020年,江苏如东考古发现长江下游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了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料的空白。发掘清理出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又佐证了日本高僧圆仁写下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张家港黄泗浦鉴真东渡点、上海青龙镇圆载归国点、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等遗产点,共同构成了江苏乃至中国海外贸易航线遗产群。此次考古发现(  )-25- A.证实了南方地区是当时佛教文化中心B.扩充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C.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D.必须与历史文献印证才可证实真实性【答案】B【解析】“2020年,江苏如东考古发现长江下游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了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料的空白”,表明此次考古发现丰富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故选B项;唐宋时期北方地区是当时佛教文化的中心,排除A项;“发掘清理出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又佐证了日本高僧圆仁写下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表明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史料,没有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排除C项;考古发现的真实性不需要印证,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历史文献的真实性,排除D项。15.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770名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摊贩,提篮挑担的小贩,船夫,脚夫,丝绸药材以及各种杂货店的大小商人,骆驼队的贩运商人,打铁、制车等各种手工业者占了半数以上,生动再现了汴京商业的繁荣风貌。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北宋时期(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工商业繁荣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改变【答案】B【解析】“生动再现了汴京商业的繁荣风貌”可以说明宋代商业的繁荣,也侧面说明宋代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故选B项;根据所学,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朝中期,排除A项;“摊贩,提篮挑担的小贩,船夫,脚夫,丝绸药材以及各种杂货店的大小商人,骆驼队的贩运商人,打铁、制车等各种手工业者占了半数以上”这些所描述的工商业者封均不是官营的成员,更多是民间的自由工商业者,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始终坚持的政策,只是不同时期重视程度不同而已,排除D项。16.下表展示了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此变化反映出北宋(  )时间赋税总额农业税商业税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约3559万贯2321万贯1238万贯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约5698万贯2762万贯2936万贯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约7070万贯2162万贯4911万贯——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A.城市经济职能增强B.农业生产的严重衰退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经济对农业依赖下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可知,宋太宗至宋神宗赋税总额不断增加,但是农业税不断减少,商业税不断增加,故选D项;商业只是城市经济职能的一部分,排除A项;根据表格可知,农业税的比重下降幅度很小,排除B项;土地兼并严重会导致农业税减少,但是对商业税影响有限,排除C项。17.《宋史》载,989年,宋太宗下诏:“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1117年,提举淮南东路学事丁瑾指出:“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故制。”这些记载反映出(  )A.政治决策左右社会风尚B.经济发展改变民众生活-25- C.理学思想固化官员思维D.商业进步瓦解传统伦理【答案】B【解析】据材料“只许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尚多僭侈,未合故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导致百姓崇尚奢侈,僭越礼制的现象经常出现,故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百姓并未遵守宋太宗诏书中的规定,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是服务于封建等级秩序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商业始终从属于农业,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排除D项。18.“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历经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至明朝,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从上述材料看,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独特的资源优势C.商品经济的发展D.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历经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至明朝,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可知经历了两宋更迭和元末战乱后,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说明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景德镇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选D项;景德镇的发展历经宋至明清多个朝代,历届朝代政策并非一致,因此政府政策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高岭土并非景德镇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他地区也有,但并不是每个地区都发展如景德镇,排除B项;朝代更迭和战乱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受挫,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并非景德镇瓷器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19.外国人在泉州的居住始于唐代,当时多为贡使、传教士和旅游者,人数较少。南宋时,泉州外国人口大量增加,以经商为主,最多时超过万人,主要是阿拉伯、印度、意大利、摩洛哥等国人士。这一现象表明(  )A.泉州逐渐成为了政治经济中心B.泉州作为港口城市经贸功能增强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中外交流D.政府实行了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答案】B【解析】从居住在泉州的外国人从以贡使、传教士和旅游者为主演变为以商人为主,说明泉州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由此可知泉州的经济功能增强,故选B项;泉州没有成为过政治经济中心,排除A项;材料只有泉州一地的变化,无法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政府政策的变化,强调居住在泉州人的身份的变化,排除D项。20.下图是宋代书院分布图,图中数字代表各省书院的数量。据此图可知(  )A.文化教育受地理条件制约B.文化中心随经济中心南移C.儒学信仰体系重建促进教育发展D.书院发展改变官学主导教育局面【答案】B【解析】由宋代书院分布图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书院数量多(代表文化发展-25- 程度高),分布比较密集,这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有关,体现了经济重心带动文化中心南移,故选B项;文化教育与地理条件有关,但更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排除A项;儒学信仰重建是会促进全国各地教育发展,而不会导致文化教育发展地域不平衡,排除C项;宋代的书院有的是官办的,有的是私人兴办的,分布图中并没有区分是否属于官学,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改变官学主导教育的局面,排除D项。21.据《句容新志》记载,绍兴九年(公元1139)三月建康府帖称:“句容、上元两县水利人户,推排堰长二人看守,及置团首二人掌管湖水(赤山湖),逐时兴葺岸埂,固护湖水,轮转交替。如遇天旱年岁,要水灌溉田苗,两县团首商议,未放水前,堰长先经县陈状,集水利人并工修作百冈堰坝,断水头,再经县过状,方始放水涌入百冈堰,次第散水入湖,下七乡四十二垾,浇灌田苗。”据此难以推断宋代(  )A.地方豪强把持水利设施B.政府介入民间水利事务C.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D.民间力量发挥一定作用【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在宋代的水利设施管理中,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参与,没有体现地方豪强在其中的控制作用,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两县团首商议”“再经县过状”可知政府参与水利设施管理,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两县团首商议”“再经县过状”可知县代表国家政权参与对基层水利设施的管理,是国家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表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推排堰长二人看守”可知,看守水利设施的管理人员由民众推选出来,因此民间力量发挥一定作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南宋商人得到当地富户担保,可拿到市舶司发放的“公凭”赴海外经商。宋孝宗隆兴二年制定回舶之限:自拿到“公凭”之日起,如果能在五个月内回港,即可享受税收减免;超过一年才回港者,就会被市舶司“根究”。据此推断,南宋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财政收入B.打击商人富户C.限制外贸规模D.保护海商利益【答案】A【解析】南宋市舶司根据商人的贸易周期进行赋税征收,这有利于推动商人缩短对外贸易的周期,增加对外贸易的次数,从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选A项;宋市舶司根据商人的贸易周期进行赋税征收,这有利于推动商人缩短对外贸易的周期,促进对外贸易,没有打击商人富户,排除B项;宋市舶司根据商人的贸易周期进行赋税征收,这有利于推动商人缩短对外贸易的周期,促进对外贸易,排除C项;保护海商利益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项。23.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夷坚支癸》卷5《神游西湖》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雇佣,负担远适”《夷坚支景》卷5《郑四客》“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祐四年(1256)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答案】A-25- 【解析】据材料“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每以暇时,受他人雇佣”“扬州坊郭户……年增长率为13.4‰”可知宋代雇佣现象普遍,城市人口增长快,说明商品经济繁荣,故选A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排除B项;据所学,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但没有动摇,排除C项;材料只是宋代江南地区的部分劳动力信息,不能反映全国人口分布,排除D项。24.据记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无算”。元代文学家揭傒斯也作诗云:“近闻闽中瘴大作,不问村原与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这说明,当时福建地区(  )A.社会经济急剧衰退B.瘟疫灾害异常严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政府消极应对瘟疫【答案】B【解析】据材料“大疫”“死人无算”“瘴大作”“全家十口一朝空”可知,当时福建地区发生了异常严重的瘟疫灾害,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故选B项;社会经济的衰退与否是通过与经济相关的因素表现出来的,而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是描述当时福建瘟疫传播带来的大量人口死亡,从中无法得知政府应对瘟疫的态度和措施,排除D项。25.整个元代只有延祐三年气候比较暖和,除此之外的记录都表明气候异常寒冷。气候变化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与解决此问题相关的史实是(  )①引进并推广美洲高产作物以确保粮食总产量②南方创制出轻便灵活、适用于水田的曲辕犁③《农书》大量介绍农业增产、积谷防饥的经验④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提高棉纺织品的产量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明朝引进并推广美洲高产作物,故①错误;曲辕犁是唐朝发明的,故②错误;元朝王祯《农书》介绍了农业的大量经验,故③正确;元朝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提高了棉纺织品的产量,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问题,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26.勘合是明朝行政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纸质凭证或文书。1383年,明政府命礼部颁发勘合文册规定:凡贡使至中国,必先验证勘合之真伪,无勘合或使用假勘合者拒绝入贡并捉拿法(  )A.扩大了明朝外交范围B.使海禁政策名存实亡C.规范了明代朝贡贸易D.促进明代外交近代化【答案】C【解析】由材料“凡贡使至中国,必先验证勘合之真伪,无勘合或使用假勘合者拒绝入贡并捉拿法”可知明政府采用勘合文册,目的在于规范外交行为,防止他国民众冒名来华交往,进而规范了明代朝贡贸易,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外交行为,并未提及外交范围,排除A项;材料强调规范外交行为,不是废除海禁政策,排除B项;中国外交近代化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项。27.从明代天顺四年(1460)开始,朝廷不断下令额外增造丝织品,远远超出官营丝织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织染局不得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加工定货”。这一举措(  )A.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变化C.刺激了区域长途贩运贸易繁荣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明代中后期,各地织染局在官营丝织作坊不能完成朝廷增造丝织品任务时,通过中间人,向民间机户“加工定货”,扩大了市场,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各地织染局向机户“加工定货”的现象,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出现,排除A项;重农-25- 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材料强调官营作坊不能完成任务时才向民间机户“加工定货”,没体现放宽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各地织染局向本地的民间机户“加工定货”,并不能刺激区域长途贩运贸易繁荣,排除C项。28.牙人是从事买卖的中介者。明初,为防牙人操纵市场,政府严令禁止其存在。洪武后期,《大明律》不仅允许个体私牙存在,还允许作为行号的“牙行”存在,但必须经官府批准,称为“官牙”,选有资产者担任,同时负有代替官府收税的义务。此变化反映出明朝(  )A.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奉行严刑峻法C.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D.君主专制弱化【答案】C【解析】“还允许作为行号的‘牙行’存在,但必须经官府批准”牙人作为商品交易的中介,从私人到政府,政府亲自从事经营,可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故选C项;《大明律》“还允许作为行号的‘牙行’存在”这是官方所设立的一个机构,而不是思想,排除A项;“允许作为行号的‘牙行’存在,但必须经官府批准,称为“官牙”,选有资产者担任,同时负有代替官府收税的义务”这是政府顺应潮流的行为,不是严刑的表现,排除B项;《大明律》“还允许作为行号的‘牙行’存在”说明政府有意识的加强控制,而不是弱化,排除D项。29.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中后期(  )A.商人财富得到国家认可B.抑商政策因追求财富而改变C.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D.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答案】A【解析】明朝时期当政府出现财政困难之际,会主动求助于商帮群体,并授予该群体荣誉称号,说明的是当时商人的财富获得国家认可,故选A项;明朝没有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商帮无法控制经济命脉,明朝时期的经济命脉是农业,排除C项;明朝时期的传统仍然是学而优则仕,排除D项。30.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之中。发生在图6所示时空的经济现象是(  )图6A.“朝贡贸易”“海禁”政策并行不悖B.商业市镇和商帮开始大量出现C.开始在边境设榷场与少数民族互市交易-25-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据上图,可知为明代,结合所学明代的经济现象主要有“朝贡贸易”“海禁政策”和“重农抑商”,故选A项;商帮是在明朝开始出现,但商业市镇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北宋时已经设榷场与契丹、党项等民族政权进行互市贸易,而非始于明代,排除C项;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纺织业等行业中已经出现,但发展缓慢,而非迅速,排除D项。31.下图为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图》(局部),生动地描绘了明朝后期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从画卷中可以看出(  )A.明代对南京工商业发展的重视B.新兴市民阶层力量发展壮大C.商业的繁荣及市民生活的丰富D.该画卷注重抒情写意的特点【答案】C【解析】图中的南京秦淮河两岸店铺林立,广告牌林林总总随风飘摇,游人如织,车,马,行船,密布于整个画面,展现出南京秦淮河两岸繁华的商业状况和市井生活,故选C项;明代依然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且画面只展示了商业和游人,不能展现政府的信息,排除A项;图中仅是秦淮河两岸的市民生活,不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壮大,排除B项;注重抒情写意是文人画的特点,画面中场景的描绘更注重写实,排除D项。32.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朝中后期(  )A.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B.重义轻利成为社会风尚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明朝政府对于有重大贡献的商人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反映出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选C项;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政府会向商帮寻求帮助,不代表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排除A项;重义轻利是传统的义利观,但是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逐利风气盛行,排除B项;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33.《明宪宗实录》记载:“兵民服色器用,已有定制,近在京多犯越,服用则僭大红织金罗缎,遍地金锦……下至倡优,亦皆僭侈。”此后明朝实录记载朝臣请禁服饰违式、习尚奢僭的建言及中央所颁禁约,更是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  )A.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B.思想解放推动习俗变革C.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D.政府政策改变社会习俗-25- 【答案】C【解析】据材料“兵民服色器用……多犯越……皆僭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受到冲击,原有的服饰等级限制逐渐被打破,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排除A项;明朝实行专制统治,思想禁锢,理学僵化,排除B项;据材料“中央所颁禁约……层出不穷”可知政府颁布禁约没有改变民众僭越的行为,屡禁不止,排除D项。34.大约从16世纪开始,玉米等大量高产的农作物品种从海外引进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不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不论山地还是平原,种植都非常普遍,并且很快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玉米的广泛种植(  )A.解决了人地之间的矛盾B.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布局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矛盾D.推动农耕经济达到巅峰【答案】B【解析】“不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不论山地还是平原,种植都非常普遍,并且很快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说明玉米的引进,摆脱了对区域的限制,从而对生产的布局产生影响,故选B项;“大约从16世纪开始,玉米等大量高产的农作物品种从海外引进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只能说明玉米的引进可能促进粮食产量的提升,但没有人口增长的限制,不可能改变人地矛盾,排除A项;地主与农民是阶级矛盾,是政治范畴,不会因作物和种植而改变,排除C项;玉米仅是一种粮食作物,不能代表全部作物,不能以种植玉米而让农耕经济达到顶峰,排除D项。35.表2所示为明代的货币制度和货币币材变化。这一变化(  )表2时间年号主币铺币货币制度货币币材1368~1436年明前朝大明宝钞铜钱钱钞兼行纸币1436年正统元年白银大明宝钞铜钱银钱钞兼行铜钱1525年嘉靖四年白银铜钱银钱兼行白银1581年万历九年白银铜钱银钱兼行白银A.结束了货币混乱的局面B.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C.营造了宽松的商业环境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从明前朝到万历九年,明朝货币主币经历了从大明宝钞到白银的变化,其中自正统元年始,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结合所学可知,白银广泛流通,货币经济占主导,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故选D项;据表2可知,铜钱一直作为辅币出现,货币以白银为主,市面流通两种货币,不利于货币统一管理,造成混乱局面,排除A项;依所学,明朝推行一条鞭法,减轻民众赋役负担,排除B项;依所学,明朝推行海禁政策,政府厉行抑商政策,商业环境并不宽松,排除C项。36.明万历时期(1572—1620年),传教士罗明坚、金尼阔等携带“七千西书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城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越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B.传统经济模式根深蒂固C.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D.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答案】B【解析】16、17世纪,西方对外实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但此时中国仍固守传统的小农经济,封闭、落后、保守,对于西方的先进事物置若罔闻,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25- 故选B项;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是其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C选项“禁锢”强调的是因外界压力导致人们难以接受新思想,但据材料“保持着平静的心情”可知,当时人们并非被迫不能接受西洋文明,排除C项;D选项是材料所述的现象而非原因,排除D项。37.16世纪中期以来,在中国沿海诸省“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这种船户与舵手之间的雇佣关系成为海上航运业的主要形式每年春夏,“怀费贩祥”的海商以及充当“篱师、长年”的“入海求衣食者”,数以十余万计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对外贸易的繁盛B.朝贡贸易的中止C.雇佣关系的普及D.抑商政策的解除【答案】A【解析】据“这种船户与舵手之间的雇佣关系成为海上航运业的主要形式”“入海求衣食者,数以十余万计”可知,当时对外贸易繁盛,使沿海从事对外贸易的人逐渐富有,更多的人下海经商,故选A项;据“16世纪中期”可知,其尚且处于明朝时期,明朝时期的朝贡贸易并未中止,排除B项;雇佣关系即使在清朝晚期也没有普及,排除C项;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均有不同程度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38.16—18世纪,中国的南海地区有“东方地中海”之称,南海地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中国的朝贡贸易规则被各国普遍遵守,世界白银有一半以上流入中国。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农耕文明的发达B.郑和下西洋的推动C.海禁政策的松弛D.白银货币化的影响【答案】A【解析】世界白银之所以大量流入中国是因为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发达,中国的手工业商品大受欢迎,但对外国的商品需求量不大,因此在对外贸易中其他国家只能使用白银来购买中国的商品,所以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农耕文明的发达,故选A项;15世纪郑和下西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明清时期海禁政策并没有松弛,排除C项;白银货币化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因果倒置,排除D项。39.据明人记载当时“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另一方“均无他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据此可知(  )A.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B.闭关锁国阻碍外贸发展C.洋货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D.货币白银化的趋势明显【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可知中国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来换取稀缺的白银,说明的是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故选A项;材料显示的是闭关锁国并未阻碍外贸发展,排除B项;近代以来洋货才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排除C项;白银货币化是外国白银涌入中国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40.明朝时期,许多以商人为主要读者的书籍被大量发行。其中《客商一览醒迷》一书有云:“财富必由勤苦而后得,得之必节俭而后丰……钱财物业,来之有道……贪嗜非义,虽得之,亦守之不坚。”这类书籍的出版(  )A.传播了“工商皆本”理念B.源于跨区域贸易的兴起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崛起D.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发展【答案】C【解析】明朝时期,以商人为主要读者的书籍大量发行,说明这类书籍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崛起,故选C项;“工商皆本”理念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业-25- 和农业同等重要,材料仅通过书籍介绍相应的经商之道,排除A项;以商人为受众群体的书籍大量发行,反映了市民的需求,并非区域间的贸易,排除B项;反映市民需求的书籍大量发行,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印刷技术的发展,但主要反映了市场需求大,排除D项。41.明清时期苏州农村有许多规模大、影响深的庙会,如立春行春会、赛猛将军(驱蝗神)会、东岳生日会、城隍解粮会等。这些庙会活动是(  )A.农耕文明的生动再现B.资本主义芽在农村反映C.江南市镇兴起的标志D.政府推崇神灵崇拜的产物【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农村地区有很多祈求丰收、驱虫避灾等主题的庙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说明这些庙会活动是农耕文明的生动再现,故选A项;雇佣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材料强调的是庙会的规模,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苏州农村地区的庙会情况,未涉及城镇情况,排除C项;材料只是客观陈述苏州农村的多样庙会,体现明朝政府的推动作用,排除D项。42.明代士大夫在家规中强调“男子以治生为急”,习惯不言“利”的儒士也逐渐涉足商业营生。与此同时,商人也逐渐相信儒家的思想有助于商业的发达,明末兴起了商人刻书售书的热潮。这表明(  )A.传统贱商观念消除B.经世致用思想开始兴起C.重农抑商政策瓦解D.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答案】D【解析】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儒士逐渐涉足商业营生、商人兴起刻书售书的热潮,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士和商人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由于重农抑商的观念依然实行,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还在,所以不能说当时传统贱商观念消除,排除A项;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产生之初就已经有了萌芽,所以并不是在明朝才兴起的,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是依然实行的,并没有瓦解,排除C项。43.玉米作为旱田作物,1531年传入广西。据《建始县志》记载,“居民倍增,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苞谷、洋芋或蕨薯之类,深林幽谷,开辟无遗”;到康熙39年,玉米种植已遍及辽宁、山西等二十省。据此分析,玉米的传入和种植(  )A.促进了区域经济分工B.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标志着农耕文明达到了新高度【答案】C【解析】据材料“到康熙39年,玉米种植已遍及辽宁、山西等二十省”,可知明清时期,玉米的种植逐渐遍及辽宁、山西等二十省的深林幽谷、高山旱地,说明玉米的传入和种植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故选C项;玉米传入提高了产量,并没有促进区域经济分工,排除A项;玉米种植主要用于自给自足,并不是用于商品交换,排除B项;只有玉米种植和耕地的增多不能反映农耕文明达到了新高度,排除D项。44.1573年,挂着西班牙国旗的大帆船从马尼拉港驶往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船上载着绸缎712匹、棉布11300匹和瓷器22300件,总值30万比索,折白银7.5吨,贸易利润高达600%。当时,从智利到巴拿马随处可见质优价廉的中国丝绸。据此可知,明朝(  )A.白银开始成为流通的货币B.与世界贸易联系加强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答案】B【解析】由材料“贸易利润高达600%。当时,从智利到巴拿马随处可见质优价廉的中国丝绸”可知明朝对外贸易量巨大,处于绝对出超的地位,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故选B项;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始于封建社会初期,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贸易,而-25- 非国内的区域贸易,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排除D项。45.明末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评论道:“所徭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江)也,苏杭常镇之币帛枲纻(注:枲,麻的一种;纻:麻布),嘉湖之丝铲,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  )A.明代后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纺织业是江南重要经济来源C.农业赋税重影响农产品种植D.江南纺织生产以谋利为目的【答案】B【解析】明末,松(江)、苏杭常镇和嘉湖等地纺织业发达,是当地人完成政府赋税和解决民生的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地位下降等,说明纺织业是江南重要经济来源,故选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材料表明纺织业是当地人完成政府赋税和解决民生的主要生产部门,没有涉及农业赋税重,影响农产品种植,排除C项;“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表明是为了完成政府赋税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是为了谋利,排除D项。46.顺治十六年(1659年)立于松江知府衙门的一块石碑有如下记载:“奉钦差巡抚江宁等处都于是张批。据金三阳呈,讦奸牙沈青臣假冒三阳号记,私刊刷印缘由。奉批:仰苏州府立提,限三日连人解报。”这表明(  )A.商户具有商标维权意识B.清初松江地区社会动荡C.地方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据材料“金三阳字号”、“射利假冒”,可知商户对自己品牌的维护,而政府的立碑也体现出为这种维权行为的认可和对假冒伪劣现象的打击,故选A项;1659年松江社会相对安定,排除B项;近代才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传统观念直到近代才受到冲击,排除D项。47.据记载,康熙年间江南大旱,米价由每升七文涨至二十四文。雍正、乾隆时期连岁丰稔,每升十四五文为常价。北方的麦价同样呈现成倍上涨之势。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作物的推广B.赋役制度的改革C.白银的大量流入D.人口的迅速膨胀【答案】D【解析】据材料“康熙年间江南大旱,米价由每升七文涨至二十四文。雍正、乾隆时期连岁丰稔,每升十四五文为常价”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大,故选D项;经济作物的推广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业化会促进农业的发展,因此经济作物的推广不是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清朝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促进人口增长,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所述康雍乾时期粮食价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迅速膨胀,粮食需求量增大,而不是白银的流入,排除C项。48.据《大明会典》载:“各处夷人朝贡领赏之后,许于会同馆开市三日或五日,惟朝鲜、琉球不拘期限。”清代沿袭明朝政策,于乾隆十三年将四译馆并入会同馆,改称会同四译馆,由礼部郎中兼馆事,同时,也负责监督贡使与官民的私下交易。由此说明(  )A.明清禁止民间海外贸易B.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放松C.对外贸易监管机制建立D.新航路开辟后观念转变【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可知对外贸易监管机制建立,故选C项;据材料“也负责监督贡使与官民的私下交易”说明只是监督,并不是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排除A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放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清设置对外贸易监管机制,并不涉及观念转变的问题,排除D项。-25- 49.图1为清朝晋商经商路线图。据此可知,当时(  )图1A.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B.中外贸易发展兴盛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答案】C【解析】由清朝晋商经商路线图可知,晋商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说明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故选C项;全国性市场在明朝已经形成,不是清朝,排除A项;图示并未出现通往国外的运输路线,未提及中外贸易,排除B项;清朝重农抑商政策加强,排除D项。50.下表反映了清代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据此可知(  )地区概况江汉平原石首县旱地以菜、麦和棉花、豆美、高粱、芝麻、粟米等轮作;松滋县旱地以 麦、豆和棉花轮作鄂西山区在玉米普遍推广之前,多为麦、粟两熟,推广之后则多为麦、玉米两熟湘西山区春秋皆种荞麦,一年两熟;其余旱地多为玉米、甘薯、大豆,菜、粮两熟A.美洲作物种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B.农民比较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C.区域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差异大D.轮作技术打破南北农业生产格局【答案】B【解析】由表格可知,江汉平原的轮作、鄂西与湘西山区的两熟都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表现,说明农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是相当重视的,故选B项;表格中各地的农作物不都是美洲作物,而且也没有提到农业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改善,排除A项;表格中只是关于农作物轮作和一年两熟的记载,与农产品收获后是否出售无关,所以没有关于区域间农产品商品化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表格中提到的都是南方农业生产的地区,没有关于农业南北生产格局被打破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51.清朝中叶,交通运输仍以水运为主,近海航道、长江、运河、黄河等内河成为运输主干道,舟楫不通之处附以驿道等陆路运输,这样就形成了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交通为辅的全国性交通网络。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商人结为商帮,活跃于全国各地。据此可知(  )A.全国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B.地域性商帮地位不断提高C.交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D.重农抑商的政策难以推行【答案】A【解析】清代形成了水路运输为主、陆路交通为辅的全国性交通网络,使得商帮得以奔走于全国各地从事商业活动,说明这一时期全国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故选A项;商帮活跃于全国各地,从事商业活动,不等于地域性商帮地位提高,排除B项;交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25- 是晚清,火车等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此时清代交通方式陆路是马车,水路是舟楫,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清朝前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52.表2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糙米价格(每石)棉布价格(每匹)踹匠工资(每匹)1665年约400文约30文11文1724年约1000文约30—35文约11文18世纪末约1500文约100—200文约14文(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壮者每天可踹布5匹;苏州当时有踹匠约2万人。)据表2可推知,清代中期苏州地区(  )A.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C.传统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败D.通货膨胀破坏城市繁荣【答案】A【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18世纪末,棉布价格上涨较之前幅度较大,但踹匠工资增长幅度却很小,这是因为人口的膨胀,踹匠竞争力大,影响了踹匠的价格,故选A项;表格内容体现了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由表格可知,传统手工业价格幅度在增长,并非走向衰败,排除C项;清中期苏州城市比较繁荣,排除D项。53.明清史专家指出:(平民)日常食用消费仅只占微弱的比重……(官僚缙绅)却用之于追求雕琢、新奇或足以炫耀门第的豪奢消费,如操办豪华的婚丧喜庆、炫耀珍宝重器与竞建园林别墅等。他们的高消费具有传统的特权奢侈消费性质,与宫廷的消费相激荡……。由此可见影响明清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畸形发展B.抑商思想盛行C.奢侈攀比消费严重D.工商皆本盛行【答案】A【解析】据材料“(平民)日常食用消费仅只占微弱的比重……(官僚缙绅)却用之于追求雕琢、新奇或足以炫耀门第的豪奢消费”,可知反映了明清时期平民热衷于追求豪奢消费,而日常食用消费却微乎其微,这样病态的畸形豪奢消费,会导致商品经济虚假繁荣,阻碍社会健康发展,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平民热衷于豪奢消费,不能体现抑商思想,排除B项;“奢侈攀比消费严重”是材料表象,不是影响明清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工商皆本并未盛行,排除D项。54.元明清以来的省制,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山西指太行山以西,湖南与湖北指以洞庭湖为南北之界等。这样划分政区界有利于(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农业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C.区域政治文化的趋同D.维系地方政权的独立自主【答案】B【解析】元明清时期,遵循山川形便原则划分政区界线,把山川地貌、地理环境相同的区域划为同一行政区,利于农业生产和抗御自然灾害,客观上是顺应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故选B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时已完成,排除A项;区域政治文化各有特色,互相之间只能“交流”“交融”,不能“趋同”,排除C项;元明清时期是统一的政权,不存在地方政权,排除D项。55.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仅是将“力农”视作“勤”,经商买卖归于“游惰”之列。而明朝人却已不将经商视作游惰,而是视为一种治生的正常手段。于是,就将做买卖之事也视为“生理”,即使是在皇帝下发的劝农力农的诏谕中,也是鼓励农民在农闲时间去忙一些其他的“生-25- 理”。这反映了(  )A.重农政策的废除B.商品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C.等级观念的动摇D.资本主义萌芽波及到农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而明朝人却已不将经商视作游惰,而是视为一种治生的正常手段”,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抑商”的传统观念,故选B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等级观念是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排除C项;材料没有显示农业中出现雇佣关系,排除D项。56.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其主要原因是(  )A.税制改革之目的乃着眼于眼前,缓和社会矛盾,都是增加税收,而不顾农民生计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历代土地兼并严重,以土地为主的征税标准D.税制的不健全,必须进行更改【答案】A【解析】据材料“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可知税费改革取得成效的时间比较短,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因为税费改革的目的是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体制,故选A项;据材料“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可知税费改革是为了缓解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排除B项;据所学中国古代主要以人头税为主,排除C项;据材料“税费改革不止一次”可知税制改革一直在进行,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5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北宋防洪记载较多,除黄河下游大量修防外,海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出现了堤防。将堤防按险要程度分为两类六等,冬春时备料修缮,调丁夫常达10万以上。宋代对黄河水文特征已有较多认识,将季节性涨水分为10期,根据经验可以预估汛水的到来。王安石提出新开浚手段,曾对黄、汴等河试行机械疏浚。有“铁龙爪扬泥车法”及“波川耙”等。北宋防洪议论很多,主张两河不能并行,迁城邑以避之,东西迁徙不要以人力干涉等,只能“因其所向宽立堤防,约拦水势,使不致大段漫流”等。北宋河防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曾编河防书292卷,已失传。——摘编自毛振培、谭徐明《中国古代防洪工程技术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直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组织机构,编制了各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必要的补充修订规划。加固新建堤防海塘27余万千米,大中小型水库8.5万余座,大中型水闸3500多座,重点整治了河道,开辟行蓄洪区98处,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万平方公里;建立了报汛站8600多个,水文自动测报系统200多处;运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预报洪水。制定和颁布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成功地抗御了长江1954年、松花江1957年、黄河1958年、海河1963年、淮河1991年、珠江1994年、长江1998年、松花江1998年等20多次大洪水,累计减少经济损失1.5万亿元以上。——摘编自程晓陶《新中国防洪体系建设7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河防治理的特点。(8分)-25-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宋代相比,新中国洪水防治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意义。(1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权力与灾害应对”的认识。(3分)【答案】(1)特点:治理范围较广;实施分类治理;利用水文特征预警(科学防洪);创新疏浚手段(多样);注意经验总结;防洪意识较强;河防水平较高。(一点2分,四点8分)(2)不同之处:国家主导,重视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以人民为中心;防汛体系完善(中央和地方联动);注重防治法律(制度)建设;综合治理,多管齐下;防治成效显著。(一点2分,四点8分)意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治理借鉴。(一点2分,三点6分)(3)认识:应充分发挥国家权力在灾害应对中的主导地位;以民为本;积极调动社会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建立健全完备的应急体制和防治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防控水平。(两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把堤防按险要程度分为两类六等,冬春备料修缮,调丁夫常达10万以上”可知范围扩大;据材料一“根据经验可以预估汛水的到来”“提出新开浚手段,曾对黄、汴等河试行机械疏浚。有‘铁龙爪扬泥车法’及‘波川耙’等”可知实施分类治理、利用水文特征预警、创新开浚手段;据材料一“牵涉到当权的政治斗争”可知掺杂政治斗争;据材料一“北宋河防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曾编河防书292卷”可知注意经验总结。(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据材料二“政府一直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可知国家主导,重视顶层设计;据材料二“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组织机构。编制了各大江河流城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必要的补充修订规划”可知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据材料二“加固新建堤防海塘27余万千米,大中小型水库8.5万余座,大中型水闸3500多座”可知防汛体系完善,注重防治法律建设;据材料二“胜利地抗御了长江1954年,松花江1957年,黄河1958年、海河1963年、淮河1991年、珠江1994年、长江1998年松花江1998年等20多次大洪水”可知防治成效显著。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成功地抗御了”“多次大洪水,累计减少经济损失1.5万亿元以上”可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材料二“政府一直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可知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据材料二“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组织机构,编制了各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必要的补充修订规划”可知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历史影响可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治理借鉴。(3)据材料二“政府一直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可知应充分发挥国家权力在灾害应对中的主导地位;以民为本;据材料二“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组织机构”可知积极调动社会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建立健全完备的应急体制和防治体系。据材料二“运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预报洪水”可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防控水平。5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对陆路贸易的补充。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宋代海路主要包括:从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非洲东北等地的南海航线;从明州、杭州、登州等港口出发,通往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地的东海航线。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25- 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摘自高红清《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二“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阀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该民俗活动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引自央广网2020年12月17日相关报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的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在推动中外文明发展和人类进步方面的意义。(8分)【答案】(1)原因: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崛起,陆路丝绸之路被阻断;宋代商品经济及海外贸易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宋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或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管理。(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2)意义:促进了中华文明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交融;促进了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明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为人类更好地利用海洋提供了智慧。(8分,任答其中4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管理;结合宋代的史实可知,政治上,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崛起,陆路丝绸之路被阻断;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及海外贸易发展以及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技术上,宋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或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据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可知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据材料二“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该民俗活动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可知推动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交融;据材料二“‘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可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据材料二“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可知为人类更好地利用海洋提供了智慧;据材料二“‘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可知促进了中华文明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促进了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明发展。5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5-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可匹敌的制作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对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历史现象加以合理的阐释。(12分)【答案】阐释: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放松了海禁政策,民间海外贸易因获得合法地位而兴起。(1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使瓷器、丝织品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1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国际贸易日益频繁。(1分)在早期殖民活动中抢得先机的葡萄牙、西班牙,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它们在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2分)因白银的大量激增,明朝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分)白银的大量流入,加速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2分)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2分)总之,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在传统科技、手工制造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分)【解析】据材料一“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可知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放松了海禁政策,民间海外贸易因获得合法地位而兴起;据材料一“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可知当时,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使瓷器、丝织品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时新航路开辟的世界背景,使得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据材料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可知在早期殖民活动中抢得先机的葡萄牙、西班牙,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它们在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据材料一“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结合所学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结合所学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后,中国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国际结算使用白银作为结算货币,也密切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据材料二“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进步,在促使中国手工业发生生产关系的变革,雇佣关系产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最后针对论述进行总结,总的来说,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给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当时中国在传统科技、手工制造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5- 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尔国王或误听尔臣下之言,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勿谓言之不豫也!——《清高宗实录》卷1435(1793年乾隆帝答复英国马嘎尔尼使团通商请求的上谕)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坚持国家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欧积极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的合作。中国已与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其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60对,在世界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新中国外交70年的历史性成就与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乾隆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2)由材料二可知,当时清朝部分官员的对外态度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对外态度的形成原因。(6分)(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特点;依据上述全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6分)【答案】(1)朝贡外交,天朝上国观念,妄自尊大。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领先地位;小农经济封闭性;受传统天下观、华夷观影响。6分(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抗争。鸦片战争战败,外交处于不利地位;综合国力落后;为维护清朝统治不得不对外屈从。6分(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且成绩斐然。独立自主是原则;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当代外交唯有坚持命运与共、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等新理念才能行稳致远。6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以来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仅依靠朝贡体制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往来;据材料一“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将其他国家称呼为“夷”带有强烈的天朝上国观念,拒绝与洋商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是天朝上国观念下妄自尊大的体现。第二小问原因,天朝上国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从历史发展看,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领先地位,产生了民族自矜心理;二是受到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影响,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与外国互通有无;三是传统观念中天下观与华夷观念的影响,认为华夏民族居于世界中心,世界观较为狭隘,将其他民族视为文明不开化的“夷”族。(2)第一小问对外态度,据材料二“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可知部分官员畏惧西方列强,试图以羁靡政策对西方国家进行怀柔,实质上是态度软弱,不敢直接对抗的体现。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结合时代背景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武力不敌英国,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近代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落后,西方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完成社会转型已走在中国前头;在综合国力不如列强的现实背景下,清朝官员不得不对外屈从以维护清朝统治。-25- (3)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中国坚持国家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可知特点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据材料三“在世界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可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据材料三“中国已与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可知成绩斐然。第二小问启示,围绕着综合国力与和平外交的主题,言之有理即可。-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2-10 16:59:37 页数:25
价格:¥3 大小:1.9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