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西游记》知识点梳理与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2

2/62

剩余6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西游记》知识点梳理与专项练习题汇编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一、关于《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1、作者:鲁迅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2、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3、主题思想: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4、各篇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文章里,作者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感激和怀念。《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第62页共62页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5、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以及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作者保姆长妈妈:,愚昧、迷信、粗俗、不拘小节、饶舌多事、淳朴、善良、真诚、热爱关心孩子相关故事:1、踩死我的隐鼠;2、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3、喜欢切切察察;4、“大”字的睡相;5、懂得许多“规矩”和“道理”;6、给我讲“长毛”的故;7、为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恩师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相关故事:1、穿衣服马虎,曾在火车上被人疑心为贼。——不拘小节2.添改“我”的讲义——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3.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的认真、严格、循循善诱,对科学的尊重4.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5.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严谨求实的精神◆朋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进步但不合时宜、妥协、懦弱。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相关故事及鲁迅对他的态度1、“绣花鞋风波”“让座事件”(初到日本留学,关吏检查行李时,被翻出所带的绣花鞋;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很是鄙视】2、范爱农的老师被杀,但他在东京同乡会反对鲁迅等人发电回国,与鲁迅作对。第62页共62页 【鲁迅非常愤怒,认为他冷漠无情、懦弱,与人背道而驰,觉得他“可恶”】3、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鲁迅认为他为人正直,爱憎分明】5、绍兴光复后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鲁迅与他成为战友、知己】6、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鲁迅得知后作诗悼念他。【鲁迅同情、悼念他。】◆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相关故事 1、鲁迅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2、父亲患水肿,长年延医治病,却无法康复。3、父亲临终前,“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一直叫父亲,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邻居衍太太:一个十足的两面派,经常在背后怂恿孩子们做坏事儿,事后又在人前做好人。心术不正,虚伪自私。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鄙视她相关故事:1、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2、鼓励小孩吃冰;3、鼓励小孩打旋;4、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5、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谣言6、无论孩子闹出什么乱子,也决不去告诉个人的父母。7、假如有的孩子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相关故事]:1、“我”向他询问“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迂腐,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2、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庸医陈莲河——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第62页共62页 《朝花夕拾》的分类以议论为中心线索,同所描述的生活片断穿插在一起,有较浓的杂文色彩:《猫·狗·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以描写一个人物为中心,同描述个人的感受密切结合,有传记文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以叙述一段生活为中心,同描写穿插起来,将议论、抒情寓于描述之中:《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抨击正人君子的:《狗·猫·鼠》《无常》。控诉封建孝道虚伪残酷的:《二十四图》。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摧残的:《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童年的乐趣,对大自然热爱,对知识追求,又有对封建教育批判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庸医误人的愤慨,批判迷信,弘扬科学的:《父亲的病》写家道衰落,饱受人冷眼。表现世态的炎凉,与封建主义决裂的:《琐记》。追念师恩的:《藤野先生》怀念友人的:《范爱农》。艺术手法1、 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3、 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5、 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62页共62页 二、《朝花夕拾》练习题 1.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哪一篇文章?答:《狗•猫•鼠》 2.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答:(1)性情与别的猛兽不同,捕食定要尽情玩弄,待玩腻了再吃,与人们的坏脾气相同。(2)天生一副媚态。(3)在交配时嗷叫,令人心烦;(4)吃了“我”心爱的隐鼠,虽然后来证实非猫所害,但“我”是不会对猫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3.《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答:“八戒招赘”和“老鼠成亲”4.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答:“我”认为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5.《狗•猫•鼠》一文是针对谁的攻击引发的?用意何在?答: “暴虐者”。充分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之情。6.阿长给我买了哪本书?答:《山海经》7.《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后即高兴又扫兴?答:“高兴”是因为我一人所独有;“扫兴”是因为“我”知道了“孝”有如此之难,对之前想做孝子的的计划,完全绝望了。8.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答:对书中那些孝子的做法感到可疑甚至反生反感。9.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是不是反对孝道的文章?答:不是。作者并不反对孝道,只是对中国古代孝道深表怀疑。文章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暴,对中国古代儿童的怜悯和同情。孝顺是优秀的品质,但不能过分虚假,不然就变的愚不可及了。10、《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可以看出父亲是个对子女要求严厉的人11.课文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作者是真的“诧异”么?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让“我”那时候背书?答:反映了古代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摧残和作者对父亲的不解与埋怨12.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答:无常是个有人情味的鬼第62页共62页 13.鲁迅写《无常》有何用意?答:批判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因为当时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14.鲁迅在《无常》中对宣扬鬼神迷信思想的民间戏曲持赞扬态度,对此,你如何理解?答:面对社会现实,老百姓只能寻找些心灵慰藉。艰难的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像鲁迅先生这样有坚强的意志,积极进取的人,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 15.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 答:课堂的无趣,枯燥无味,甚至不理解的课文,想象力受限制,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在百草园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16.你怎样看待寿吾镜老师? 答: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思想却也开明,对爱玩的孩子们并不严加斥责。17.《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答:父亲被庸医耽误离开人世。18.“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药引?答: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 19.《朝花夕拾》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答: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吃冰;鼓励小孩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谣言。20.《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答: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21.《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答:陈连河用药中要原配的一对。22.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的大声喊“父亲!”,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答:让父亲去世前也没能享受安宁。 23.《琐记》作者记了哪些琐事?答:回忆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还记叙了鲁迅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24.结合实例说说衍太太是个怎样的人?答: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25.概括《琐记》的主题内容:第62页共62页 答: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26.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答:《天演论。》27.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的是?答:被填平的池上的“伏魔大帝关圣帝君”。28.“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几件?答:①添改我的讲义。②纠改解剖图。③关心解剖实习。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29、鲁迅1902年到日本,1909年回国,这七年中鲁迅的思想有一个重大的转变,是什么?答:鲁迅意识到要拯救国民的现状必须从人们的思想上开始,思想的医疗往往比身体上的要重要。30.是什么促成了弃医从文的转变呢?答: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31、分析藤野的形象?答:正直,热情,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名族偏见。  32、《范爱农》一文的主要内容? 答:回忆了作者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33.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1)外表极冷,以白眼看人,面对看似热切实际无聊的争执,把不满藏之于心,冷静睿智的后面是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决绝的态度;(2)内心极热,对师友,对知己有极深的感情,对改造社会,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有极大的热情。34.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答:封建势力复辟的罪恶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35.鲁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答:起初觉得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觉得他是一个胆小、冷漠无情的人。后来在革命前的一年,在故乡与范爱农再次相遇,彼此相熟,对范爱农产生友善之意。最后得知范爱农掉在水里,淹死了,为他的死感到悲伤,同情和悼念他。36.下列文字刻画的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答:范爱农37.第一篇作品__《狗猫鼠》_ 是针对___“正人君子”__ 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第62页共62页 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38.《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39.《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迎神赛会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40.鲁迅在《 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41.“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有时候“我”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她”?“一时”“我”又为什么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甚至于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呢?   答:“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叫她“阿长”是在“憎恶她的时候”,这个称呼不大客气,平时只有年辈最大的祖母才这样叫她。“实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4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答: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43、鲁迅先生认为“可以勉力仿效的”不难做到的是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三个孝道故事。认为“可疑”的故事是哭竹生笋;认为“有性命之虞”的故事是卧冰求鲤;而最为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44、“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这是鲁迅读了郭巨埋儿故事后发的感慨。45、文中“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子路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第62页共62页 鲁迅在文中说,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这里用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46、“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这段文字出自《二十四孝图》,句中“麻胡”之说出自《开河记》,记载说隋炀帝命令麻叔谋开凿卞渠,麻叔谋喜欢蒸食小儿。所以现在北京常用“马虎子”这句话来恐吓孩子们。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指出了反对白话、提倡复古的倾向的危害之大。47、作者在《琐记》中提到自己在矿路学堂(学校)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接触了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表现了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48、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①上述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五猖会》(1分);想去看会的急切,却被要求背书痛苦和无奈之情(2分)②文段中提到“长妈妈即阿长”,请联系你熟悉的相关情节,说说她是怎样的人。(3分)示例:她喜欢切切察察,表明她多事;睡觉满床拜一个“大”字,表明她粗俗;过年让我吃福橘,表明她迷信而又善良;讲长毛的故事,表明她愚昧;给我买《山海经》,表明她善良,关心小孩子。(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49、“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藤野先生》(篇名),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他”伟大在哪些方面。(3分)简朴、治学严谨(如帮我修改讲义、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待人诚恳、关爱学生、诲人不倦、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的我关心、爱护)50、阿长在《朝花夕拾》中多篇文章都回忆到她,请写出其中的三篇。①《猫·狗·鼠》②《五猖会》③《二十四孝图》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51、《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他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拯救国民的精神,其中也谈到了其直接原因有两件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其实,在这部散文集的另一篇作品《琐记_》第62页共62页 中我们可以依稀寻觅到鲁迅先生致力学医的社会缘由,而他这一转变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52、“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文段中的“他”是范爱农。最后溺水而死的。53、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_。他是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但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54、“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中“友人”指范爱农。55、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56、“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作者笔下的无常_。57、鲁迅在《琐记》一文中,衍太太_有意的撺掇与恶意的中伤,则让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让他产生了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的念头。用了“乌烟瘴气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58、《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和_衍太太__。5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60、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藤野先生的照片。61、《藤野先生》中令作者产生“温馨的回忆”的两件事:为我添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6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_》中提及。6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64、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发,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齐备之意),人马称娖(行列整齐的样子)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明朝社稷)一同消灭了。答:该文段出自《五猖会》,最后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五猖会热切盼望和向往;对现今五猖会的简单感到遗憾和失落。65、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阿长,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藤野先生 (2分)66、第62页共62页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⑴这段文字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_》,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_五猖会_,父亲要我拿的书是《_鉴略_》。(3分)⑵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你对文中的父亲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价?(3分)答:兴高采烈变为无精打采(1分)教育内容艰深,教育方式单一,没有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67.⑴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山海经》。⑵“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句中表现“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他”是藤野先生。(3)1905年冬,22岁的范爱农随徐锡麟赴日留学,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初次见面由于一些琐碎小事(如衣箱中的绣花鞋、汽车让座等)鲁迅与他之间产生了误会……后来鲁迅三番五次地写诗文悼念,因为从他身上看到了那一代处于彷徨、苦海中的知识分子的身影。68.选文一: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选文二: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⑴以上两个片断分别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分)⑵这两篇文章中都有作者对待封建教育的态度,请分别阐述。(2分)《五猖会》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和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69.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选文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她”,即“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填人物身份)。(2分)第62页共62页 (2)选文描述了阿长买来《三海经》时的情节,请回忆原文,再写出两个“我”与长妈妈相处的生活情节:如阿长睡觉摆“大”字;阿长元旦逼“我”吃福橘;阿长讲长毛的故事。(2分)(3)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答:这四本书虽很粗陋,但是我渴望已久,最想得到的(1分),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的(1分),当时给了我很大震动,让我产生感激之情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1分)。(4)有人认为:阿长连《山海经》的书名都说不周全,居然将“三海经”说成“三哼经”,作者却将文章拟题为《阿长与<山海经>》,这样拟题欠妥当。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陈述理由。(2分)答:不同意这种说法,阿长缺少文化和阿长的爱心形成强烈的反差;作者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抒发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祈祷之情。(单说不同意,不给分)70.现在的人一般都知道无常有黑白之分,无常还戴着二尺来高的帽子,帽子上写字,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很简单的八个字却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幸福,腰缠万贯”的普遍愿望。从文字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也比较喜欢白无常。你能说说鲁迅喜欢他的原因吗?(3分)答:在当时的庙会中白无常是个很出风头的角色,鲁迅认为他“不但活泼而诙谐”,而且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2分)71、《朝花夕拾》中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是一位长辈的赠品,我最为心爱的宝书是《山海经》,我在洋务学堂喜欢看的书是《天演论》。(3分)72、“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3分)拍掌欢呼的“他们”指谁?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内容分析鲁迅先生意见变化的原因。答:日本“爱国青年”。鲁迅在仙台医学院学医。霉菌课上,他观看了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枪毙,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深受打击,意识到改变国民精神才是救国之路,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73、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第62页共62页 ①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B.让作者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原名是“旧事重提”,“朝花夕拾”这一书名运用了比喻,使题目富有文采,使书中一些久远的“旧事”变得更加美好,更值得回味。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对百草园充满留恋,对三味书屋的回忆带有反感和厌弃。C.《五猖会》中“我”背完《鉴略》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迎神赛会,心满意足了。D.《范爱农》一文抒发了鲁迅对在日本一见如故的好友范爱农的同情和惋惜。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的侧重记事,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侧重议论,比如《狗•猫•鼠》。B.《范爱农》一文中,当范爱农的先生徐锡麟被杀时,范爱农反对发电报声讨,从此鲁迅先生认为他就是冷漠无情的人。C.《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表达了作者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D.《朝花夕拾》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B.《朝花夕拾》中前七篇反映鲁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C.《琐记》中的衍太太和蔼可亲,真诚对待孩子们,大家都愿意在她家里玩。D.《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和高尚的情操。4.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说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62页共62页 A.《朝花夕拾》发表时题目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B.《藤野先生》中揭露了“爱国青年”丑恶,也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经历。C.《五猖会》中,表现了孩子在父母不顾及自己的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D.《二十四孝图》引发读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孝道”的批判。5.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共有十篇回忆性散文,阅读此书,可大致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B.《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塑造出了一位愚昧无知,但同时又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的形象。C.《朝花夕拾》有对人情世故的细致观察,如在《藤野先生》中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在《<二十四孝图>》中,又有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传达出的关于“孝道”的提倡。D.《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均对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二.名著阅读(共10小题)6.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完成问题。《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题目为《  》,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一些篇章记述了先生青少年时期的若干生活片段,如《  》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父亲的病》里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寻找药引,还有《  》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当时的世态人情,还认识了善良淳朴的保姆  ,《  》中治学严谨的日本老师。7.名著阅读。围绕名著进行探究式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老师设计了《朝花夕拾》探究式专题“温情回忆与理性批判”,请根据下表的内容提示,任选一篇,说说鲁迅先生的“温情”或“批判”。篇目名称内容提示《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我”《五猖会》背书看五猖会《父亲的病》名医《藤野先生》仙台学医8.名著导读。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第62页共62页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1)以上选文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  》,当时与其他九篇散文以《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后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2)《朝花夕拾》虽并非专为儿童而写,但是写了不少孩童之事,作家王瑶评论道“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请从以上选段中选择一处进行赏析。9.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的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原名  ,其中《五猖会》和  中都提到了观看迎神赛会的情景。1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A,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第62页共62页 ……(1)文段选自《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  (2)文段中的A是  (3)本篇文章,作者写出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毫不顾忌自己心理时的  11.名著阅读。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B.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A、B两段话是《朝花夕拾》中进行人物描写的句子,加点的他和她对应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  。12.阅读《朝花夕拾》中的片段,回答问题。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不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文中的“她”是指: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她是个  的人。(2)《朝花夕拾》一书中,除了选文中的“她”,还有很多给“我”带来温暖,令“我”产生敬意的人,请选择其中一位,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1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第62页共62页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1)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文中“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2)请依据选段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14.根据《朝花夕拾》,梳理作者的求学之路,完成下列表格篇目求学经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读于三味书屋①《  》先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雷电学堂),后因为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矿路学堂。②《  》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深感弱国弱民备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拯救民族的斗争精神,因而做出了人生重大抉择③“  ”15.名著阅读。第62页共62页 (1)根据语境填写人名。鲁迅在《朝花夕拾》中通过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记叙人物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A虽然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却是个热情、纯朴、善良,给幼年的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而隔壁家的B表面对孩子好,其实却自私自利、有坏心眼;如C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是治学严谨,对留学日本的作者没有民族偏见,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又如曾经与鲁迅先生交往不太愉快的爱国青年D,也有他的倔强执着。A.  B.  C.  D.  (2)现代文学史家王瑶评价《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请参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篇作具体分析。[示例]《二十四孝图》:鲁迅回忆了自己童年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同时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A.《父亲的病》B.《五猖会》第62页共62页 名著《朝花夕拾》专项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原名是“旧事重提”,“朝花夕拾”这一书名运用了比喻,使题目富有文采,使书中一些久远的“旧事”变得更加美好,更值得回味。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对百草园充满留恋,对三味书屋的回忆带有反感和厌弃。C.《五猖会》中“我”背完《鉴略》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迎神赛会,心满意足了。D.《范爱农》一文抒发了鲁迅对在日本一见如故的好友范爱农的同情和惋惜。【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解答】A.正确。B.有误,三味书屋的学习与生活,也是有乐趣的,比如三味书屋小园中的玩耍,课堂上做“指甲戏”。选项中“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枯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没有意思的”表述过于绝对。C.有误,《五猖会》中,“我”急切盼望看到迎神赛会,在父亲的逼迫下背完《鉴略》再去看五猖会,可是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已兴趣索然。D.有误,《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故选:A。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的侧重记事,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侧重议论,比如《狗•猫•鼠》。B.《范爱农》一文中,当范爱农的先生徐锡麟被杀时,范爱农反对发电报声讨,从此鲁迅先生认为他就是冷漠无情的人。C.《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表达了作者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D.《朝花夕拾》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第62页共62页 对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写成的文章。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解答】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ACD.正确;B.有误,“冷漠无情”错,原文中是这样描写的:“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故选:B。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B.《朝花夕拾》中前七篇反映鲁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C.《琐记》中的衍太太和蔼可亲,真诚对待孩子们,大家都愿意在她家里玩。D.《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和高尚的情操。【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ABD.表述正确;C.有误,衍太太和蔼可亲的外表下,隐藏着坏心眼,因为她对孩子们的危险或不良行为进行“鼓励”,不懂事的孩子们才喜欢她;故选:C。4.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说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发表时题目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B.《藤野先生》中揭露了“爱国青年”丑恶,也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经历。C.《五猖会》中,表现了孩子在父母不顾及自己的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D.《二十四孝图》引发读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孝道”的批判。【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第62页共62页 ,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ACD.正确。B.有误,应该是“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不是经历。故选:B。5.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共有十篇回忆性散文,阅读此书,可大致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B.《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塑造出了一位愚昧无知,但同时又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的形象。C.《朝花夕拾》有对人情世故的细致观察,如在《藤野先生》中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在《<二十四孝图>》中,又有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传达出的关于“孝道”的提倡。D.《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均对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辨析能力。《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解答】ABD.正确;C.有误,《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故选:C。二.名著阅读(共10小题)6.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完成问题。《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题目为《 旧事重提 》,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一些篇章记述了先生青少年时期的若干生活片段,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父亲的病》里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寻找药引,还有《 阿长与<山海经> 第62页共62页 》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当时的世态人情,还认识了善良淳朴的保姆 阿长 ,《 藤野先生 》中治学严谨的日本老师。【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解答】答案:旧事重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阿长藤野先生7.名著阅读。围绕名著进行探究式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老师设计了《朝花夕拾》探究式专题“温情回忆与理性批判”,请根据下表的内容提示,任选一篇,说说鲁迅先生的“温情”或“批判”。篇目名称内容提示《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我”《五猖会》背书看五猖会《父亲的病》名医《藤野先生》仙台学医【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书的内容是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解答】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回味他温馨的回忆又能深刻地感受到其理性的批判思想。如《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五猖会》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等。答案:示例一: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怀着温情回忆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真实再现了长妈妈善良、朴实又迷信、唠叨的形象,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充满感激和敬意,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第62页共62页 示例二:在《五猖会》中,鲁迅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简略》的经历,渴望观看五猖会的激动兴奋与背书时的无奈痛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压制和摧残儿童天性的封建制度的憎恶和批判。8.名著导读。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1)以上选文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 五猖会 》,当时与其他九篇散文以《 旧事重提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后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2)《朝花夕拾》虽并非专为儿童而写,但是写了不少孩童之事,作家王瑶评论道“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请从以上选段中选择一处进行赏析。【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书的内容是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解答】(1)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能力。《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写五猖会是自己盼望已久的迎神赛会,在自己想去看会时,父亲却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但心情却受了影响。由选文中背书的情节可知,选文出自《五猖会》。《五猖会》与其他九篇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后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2)本题考查赏析名著写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找出文中表现心情的语句,如“我忐忑着”“我担着心”说明“我”不知道父亲让自己做什么而心里不安;“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听了父亲的要求后内心的绝望。根据这些内容分析即可。答案:第62页共62页 (1)五猖会旧事重提(2)示例:“我”对五猖会的精彩内容心驰神往,而父亲却要“我”背出“一字也不懂的”《鉴略》的内容,“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写出了听到父亲的要求后内心的绝望。表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控诉和批判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9.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的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原名 《旧事重提》 ,其中《五猖会》和 《无常》 中都提到了观看迎神赛会的情景。【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认真阅读名著,结合积累作答。《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原名,其中《五猖会》和《无常》中都提到了观看迎神赛会的情景。答案:《旧事重提》《无常》1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A,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第62页共62页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1)文段选自《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 《五猖会》。 (2)文段中的A是 鲁迅。 (3)本篇文章,作者写出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毫不顾忌自己心理时的 无奈与厌烦。 【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篇目的识记能力。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一文。(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五猖会》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迫害,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所以,文段中的A是鲁迅。(3)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文段选自《五猖会》一文,在前文作者有写到“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可是到了盼望已久的赛会日,自己却被父亲强迫背书,不得及时前往。从所选文段,明显能看出鲁迅先生当时对父亲强迫自己背书的无奈与厌烦的心理。答案:(1)《五猖会》(2)鲁迅(3)无奈与厌烦11.名著阅读。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B.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A、B两段话是《朝花夕拾》中进行人物描写的句子,加点的他和她对应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范爱农 、 衍太太 。【分析】第62页共62页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解答】本题考查识记名著人物的能力。结合掌握的知识,从“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中可知,他是范爱农;从“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中可知,她是衍太太。答案:范爱农衍太太12.阅读《朝花夕拾》中的片段,回答问题。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不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文中的“她”是指: 阿长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她是个 善良、质朴、关爱孩子 的人。(2)《朝花夕拾》一书中,除了选文中的“她”,还有很多给“我”带来温暖,令“我”产生敬意的人,请选择其中一位,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分析】《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由“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可知,“她”是阿长,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个善良、质朴、关爱孩子的人。(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朝花夕拾》一书中,除了选文中的“她”,还有很多给“我”带来温暖,令“我”产生敬意的人,如《藤野先生》中,饱含深情地塑造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师者形象。第62页共62页 答案:(1)阿长;善良、质朴、关爱孩子(2)藤野先生正,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1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1)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五猖会 》,文中“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2)请依据选段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分析】第62页共62页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写成的文章。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解答】(1)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心中是一个节日。“我”急切盼望观看的迎神赛会终于来了,但父亲却强迫背诵《鉴略》,“我”扫兴而痛苦,“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2)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盼望”已久的迎神赛会来了,“我”急切、兴奋地想去看赛会,这时父亲却让“我”背诵《鉴略》,背不过不让去。“我”去看五猖会的心情,被“背书”的事冲得荡然无存,开船以后的一切活动于“我”全然无味了。由此看出,父亲对孩子过于严格,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答案:(1)五猖会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2)父亲是一个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的人。14.根据《朝花夕拾》,梳理作者的求学之路,完成下列表格篇目求学经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读于三味书屋①《 琐记 》先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雷电学堂),后因为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矿路学堂。②《 藤野先生 》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深感弱国弱民备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拯救民族的斗争精神,因而做出了人生重大抉择③“ 弃医从文 ”【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解答】第62页共62页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篇目的能力。根据《朝花夕拾》内容的理解,明确《琐记》中,鲁迅先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因为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矿务铁路学堂。《藤野先生》中,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后“弃医从文”。答案:①琐记②藤野先生③弃医从文15.名著阅读。(1)根据语境填写人名。鲁迅在《朝花夕拾》中通过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记叙人物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A虽然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却是个热情、纯朴、善良,给幼年的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而隔壁家的B表面对孩子好,其实却自私自利、有坏心眼;如C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是治学严谨,对留学日本的作者没有民族偏见,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又如曾经与鲁迅先生交往不太愉快的爱国青年D,也有他的倔强执着。A. 长妈妈 B. 衍太太 C. 藤野先生 D. 范爱农 (2)现代文学史家王瑶评价《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请参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篇作具体分析。[示例]《二十四孝图》:鲁迅回忆了自己童年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同时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A.《父亲的病》B.《五猖会》【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长妈妈虽然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却是个热情、纯朴、善良,给幼年的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而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孩子好,其实却自私自利、有坏心眼;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是治学严谨,对留学日本的作者没有民族偏见,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范爱农曾经与鲁迅先生交往不太愉快的爱国青年D,也有他的倔强执着。(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结合时代背景。《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作者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第62页共62页 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充满讽刺,批判了传统中医的糟粕。《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答案:(1)长妈妈衍太太藤野先生范爱农(2)示例一:《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作者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充满讽刺,批判了传统中医的糟粕。示例二:《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西游记》知识点梳理(故事内容|人物分析|经历情节|中考真题汇总|专项练习题)内容概要《西游记》(《西游释厄传》)为明代吴承恩的作品,但非独立原创,而是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等。早在西夏时的敦煌壁画中就有唐僧取经故事,画中已有唐僧和似人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后来不断取经故事在戏曲、传说、说书中不断被演绎,到了明代《西游记》,吴承恩终于创编出这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该书深刻曲折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中国古典的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先写了孙悟空(1-7回)和唐僧(第9回,或作“附录”)的身世来历,后主要叙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与西海龙王三太子所化的白龙马一起护送唐僧西行取经(13-100回),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唐僧的前世身金蝉子遭贬到通天河里老鼋yuán湿经),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取回真经的故事。《西游记》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如鲁迅先生就等“游戏说”,说“此书实出于游戏”,“但觉好玩”而已。有人从中看出反封建思想,有人看出宗教信仰,有人看出生活哲理……其实如“四大名著”这样的恢宏巨著,主题本就“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去看便有不同收获。这里,只总结一般的看法:这部小说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他是正义的化身、理想的折射。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他的取经之路,又体现出心性修养的进程,心猿终成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取经故事虽然贯穿全书,但取经实是作为目的而存在,在故事中退居次要地位,其中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取经过程才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精华所在。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第62页共62页 文学常识1、作者吴承恩(约1500-1583),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2、体裁风格:长篇神话小说(神魔小说),魔幻现实主义3、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玄奘法师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4、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5、《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6、《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亦有避讳者弃《金瓶梅》而将余下三本合称为“明代三大奇书”。7、九九八十一难的第一难是唐僧的前世金蝉子遭贬,最后一难是通天河里老鼋yuán湿经。8、开场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9、玄奘取经是历史事实,但传奇很容易向神话演绎。唐有《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有《唐三藏》、《蟠桃会》等院本,元杂剧有《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经典情节大闹天宫、小圣施威降大圣、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偷吃人参果、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车迟国斗法、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等。艺术特色①口语化叙事,生动幽默。②情节动人,可读性强。③善于塑造人物,形象鲜明。④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取经团队人物分析1、孙悟空(行者)①名号:天生石猴,美猴王(领猴群入水帘洞而被称为美猴王),孙悟空(菩提祖师赐法名,孙行者(唐僧给他取法号为行者,故又称孙行者),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得封),斗战胜佛(取得真经后被封),金公、心猿(书中对孙悟空的别称)。②身世:东胜神州上,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而成为众猴之王,被尊称为“美猴王”。后从东胜神洲远渡重洋到达西牛贺洲,终于找到灵台方寸山上的斜月三星洞,拜在须菩提祖师门下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一身的神通变化。第62页共62页 神通初成后,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他一气之下,反出南天门,回花果山,打败了奉命领军来捉拿他的托塔天王和哪叱三太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负责管理蟠桃园。后来孙悟空偷吃蟠桃,又因偷喝仙酒并搅乱了王母的蟠桃盛会,再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成就了金刚不坏之躯。再次大宫天宫的悟空终于在二郎神和太上老君的联手下被擒获。由于雷劈火烧等各种刑罚均对孙悟空无效,最后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带到兜率宫,投入炼丹炉中,欲炼化他。阴差阳错之间孙悟空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孙悟空冲出之际蹬倒炼丹炉,再次大闹天宫直至打到通明殿。正在争斗时,如来佛祖赶到,孙悟空与其赌斗失败,被如来一掌化作五行山镇压了五百余年。五百余年后,悟空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得法号为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③武器: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伸缩如意。相传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用以治水,治水后遗留下来,成为天河定海神珍铁。“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④特点: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好勇斗胜、嫉恶如仇、坚韧不拔、英勇无畏、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⑤本领:有七十二变,能法天象地,可三头六臂;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破虚妄,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⑥典型情节:勾去生死簿、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巧战黄袍怪、降服金银角、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黄花观斗蜈蚣、狮驼岭战三魔等等。⑦人物评价:猴的特点、人的性情、神的能力融入一身,孙悟空集“猴性”“人性”“神性”于一体。“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孙悟空在人们心目中就是这样典型的英雄形象。他神通广大、机智勇敢而爱憎分明,有洞察一切,而富有斗争精神,敢于藐视一切权威。这种斗争精神终于凝成齐天大圣在天庭与如来斗法时的那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正是人民渴望的那种英雄,他恨坏人恶妖,对受苦受难才和善良的人们则抱着善意。取经路上,他救人无数。孙悟空这一形象,寄托了人们的英雄理想。2、唐僧(玄奘)①名号:俗家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被唐太宗赐姓为唐,故又称唐三藏。“三藏法师”是一种敬称,指精通佛教“经、律、论”(合称“三藏”)三类典籍的法师,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简称三藏。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zhān)檀功德佛。第62页共62页 ②身世: 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长老转世。他的出生离奇而凄惨,出生不久便被弃诸流水,成为“江流儿”。被僧人捡起,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十八岁出家。后来从方丈处得到当年母亲留下的血书,得知自己身世,他江洲寻母,为父报仇。之后在大法会上被观音点化,立下志愿,从此踏上了取经路。③装备:佛祖赐予的两样宝物:锦襕袈裟(可让他不堕轮回),九环锡杖(可让他免遭毒害)。唐太宗给唐僧的:紫金钵盂(供路上化斋用);一本加盖了通行宝印的取经文牒(相当于出国护照)。④特点:勤敏好学却无智无能,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却又迂腐顽固,胆小懦弱,心地善良、正直不阿却又毫无主见、不分是非,耳根子软。⑤本领:取经小组的核心,能坚定团队目标;有一身特别能吸引妖魔鬼怪的长生肉;会念紧箍咒惩治孙悟空。⑤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等。⑥人物评价: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是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从小说中的实际表现来看,他却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唐僧首先是一个信仰虔诚而坚定的和尚。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包含了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对唐僧的考验,然而无论是风餐露宿的艰难跋涉,还是妖魔鬼怪的生命威胁都不能使他动摇,多情的仙子,深情的国主也不能让他放弃。他是坚定而慈悲的高僧,同时却又是迂腐顽固、不知变通、懦弱胆小、是非不明的软弱无能之辈。而且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地责骂和处罚全心全力保他取经的孙悟空。3、猪八戒(悟能)①名号:天蓬元帅(原本在天庭的官职),猪刚鬣(liè)(俗名),悟能(观音取法号),八戒(唐僧取别名),净坛使者(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后被封),木母、木龙(书中对其的别称)。 ②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③兵器:九齿钉耙(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重五千零四十八斤。)④特点: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欺软怕硬,却又忠勇善良、知错能改、淳朴憨厚。⑤典型情节:醉酒戏嫦娥,高老庄娶亲,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义激美猴王、偷吃人参果、盘丝洞受辱等。⑥人物评价:猎八戒是取经团队中的喜剧形象。他本是仙界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后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长成一副猪的嘴脸。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自称“猪刚鬣”,还在高老庄娶亲。被观音点化加入取经队伍后,遇到妖魔鬼怪,他常常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挑行李这样的活多是他在做。但是,他又有“猪性”: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爱占小便宜,喜欢耍小聪明、说谎话,甚至搬弄是非挑拨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遇到美女“施主”便走不动路,常因贪恋女色出丑。第62页共62页 所以最后如来论功时说他“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4、沙和尚(悟净)①名号:沙僧,沙和尚,沙悟净(观音赐法号),黄婆、土母、刀圭(书中对其的别称)。功德圆满后,封为金身罗汉菩萨。②身世: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为害一方。经观音点化后在唐僧途径流沙河时,沙僧加入取经队伍。从此一心归佛,任劳任怨地保护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功成后被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③兵器:降妖宝杖(本是月宫梭罗仙木,由吴刚伐下一枝,鲁班制造,重五千零四十八斤却能长短粗细随意变化。)④性格:正直朴实,任劳任怨,忠心耿耿,踏踏本分。⑤典型情节:大战流沙河⑥人物评价:沙僧是取经团队中最可依赖的后勤专员。他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没有孙悟空的任性跳脱,没有猪八戒的好吃好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一路上登山牵马,在师兄们打妖怪时他守着师傅,在团队中起纷争时能调解师兄(或师徒)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功德圆满时,他因“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而“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5、白龙马①名号:本名敖烈,玉龙三太子,白龙、意马(书中对其的别称)。八部天龙马(功德圆满后,回复真身,被封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②身世: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之罪。后经观世菩萨在玉帝面前为其求情才免了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后来他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就变身为白龙马,载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被封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经化龙池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③性格:正直朴实,任劳任怨,忠心耿耿,踏踏本分。④典型情节:鹰愁涧意马收缰、意马忆心猿⑤人物评价:龙马的身份与其他人是平等的。他对取经忠贞不渝,默默地做着众人不屑为又不能为的工作,最大的特点是沉稳,耐得住性子。在取经途中,他的本职是作取经人的脚力,所以当其他三个徒弟大显神通时,他却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岗位。当然,取经事业陷入绝境时,他也会展露峥嵘。如第三十回,唐僧被变为虎精,“大师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无音信”,在此绝境下,白龙马刺杀妖怪失败,流泪劝阻了二师兄的“散伙”提议,劝他去寻回大师兄,才最终解救了唐僧,继续上路。所以,得成正果之后,如来说:“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第62页共62页 历年中考真题汇编1.名著阅读。(5分)(甘肃省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平凉市、酒泉市、临夏州、张掖市2019)(1)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对联。(任选一联)(2分)上联:__________孙行者下联:鹰愁洞遇小白龙上联:黑风山里黑熊怪下联:白虎岭________(2)《西游记》第27回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这一回中,圣僧为什么“恨逐美猴王”?(3分)示例:五行山收上白骨精(2)白骨精三次变化为人要吃唐僧,都被悟空识破。唐僧不识妖怪,却以为悟空不听教诲,打杀好人,所以赶走了悟空。2.走进名著(共4分,每小题2分)(贵州省安顺市2019)(1)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燠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念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述的故事情节。①②(1)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孙悟空与红孩儿斗法)②孙悟空调(借)芭蕉扇(点明人物、事件)3.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甘肃省天水市2019)①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若相持不罢休。第62页共62页 本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文中的“裙钗”指的是,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①罗刹女(铁扇公主)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做善财童子,所以她对孙悟空怀恨在心。(意思对即可)(2分)4.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3分)(湖南省益阳市2019)那人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杆。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哪里哄我。”上文中的“那人”是_______,“真君”是_______;“那人”与“真君”打斗的原因是_______。孙悟空二郎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降服不了他,于是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来捉拿孙悟空。(每空1分)5.(1)【火的历练】学校开展读名著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诸多特征鲜明的人物。请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4个字)(3分)(江苏省扬州市2019)在火焰山,面对一心复仇的罗刹女,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表现了其的性格特点;火烧瓦罐寺,怒杀肆意妄为的恶人,体现了鲁智深的性格特点;经过战火的洗礼,保尔•柯察金成长为时代英雄,我们要学习他的意志品质。孙悟空:机智勇敢;鲁智深:嫉恶如仇;保尔•柯察金:顽强拼搏6.(安徽省2018)“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沙僧(沙悟净、悟净、沙和尚);金身罗汉(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7.猪八戒虽然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但有时也很勇敢,请简述一个能表现猪八戒勇敢的故事情节。(2分)(江苏省宿迁市2018)黄蜂洞猪八戒用耙筑死虎先锋,流沙河大战沙悟净,火云洞斗红孩儿等情节。8.(江苏淮安2018)【我来辨一辨】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段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第62页共62页 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节选自《西游记》)有人说【乙】段中的“一股水”是“流沙河”。你认为正确吗?请结合【乙】段内容及相关情节说明理由。(2分)答:不正确。流沙河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河流,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其长万里、宽八百里,河主人是沙僧。而文段中的沙僧已成为三藏的徒弟。9.(浙江省宁波市2018)(一)(8分)《西游记》目录(摘选)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降魔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1)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五行山收孙悟空→▲→▲→流沙河收沙悟净(2)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6分)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1)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第62页共62页 (2)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1)鹰愁涧收白龙马云栈洞收猪八戒(2分,每空1分)(2)(1)【示例1】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示例2】选段通过孙悟空“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等语言,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2分,联系语句1分,性格1分)(2)【示例1】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示例2】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4分。孙悟空离队时的表现2分,能与第一次离队比较说明成长变化2分,言之成理即可)10.(江苏盐城2018)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5分) ①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______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______,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______,号叫做圣婴大王。”②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______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______,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牛魔王;三昧真火;红孩儿;观音;善财童子11.(江苏扬州2018)请根据《西游记》中悟空和唐僧之间关系变化过程填空。五行山获救,师徒结缘——①___________,师徒心生嫌隙——中计戴上紧箍咒,师徒关系始稳定——②___________,师徒关系“破裂”——战黄袍怪救回师父,师徒彼此慢慢信任——③___________,师徒关系再次“破裂”——观音指出假悟空,④___________。悟空杀盗贼(5).三打白骨精(6).真假美猴王(7).师徒关系融合1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广西玉林2018)他(孙行者)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西游记》)孙行者为什么推倒人参果树?最后又怎样救活了人参果树?请简述。偷吃人参果后无法忍受仙童毁骂;②请观音菩萨施法救活。意思答对即可。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江苏省无锡市2018)第62页共62页 (1)《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答:真君从未见过旗竿竖在庙宇后面。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1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2分)(海南省2018)忽一日,开炉取丹。那A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zuó),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yào)星闭门闭户,四大王无影无踪。(1)选段中的A所指的人物是。(1分)(2)本名著中,与人物A有关的故事还有(写出一个即可)。(1分)(1)孙悟空(孙行者、孙猴子)(2)示例:“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评分标准:每空1分,人物及故事回答正确即可】15.名著阅读(5分)(吉林省201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1)选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1分)(2)以上选段内容出自()(2分)A.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B.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C.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D.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划尽三三行满道归根》第62页共62页 (3)你是否喜欢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请说明理由。(2分)(1)吴承恩(2)B(3)答案不唯一,围绕猪八戒形象来谈是否喜欢即可。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示例(1)喜欢,猪八戒憨厚、质朴、善良、可爱。示例(2)不喜欢,猪八戒贪吃、好色、懒惰、爱挑拨离间,取经意志不坚定。16.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河南省2018)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示例:②尸魔三戏唐三藏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丈击毙。白骨精化青烟逃走。唐僧误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傅跟师弟们,暂归花果山。“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附:西游记章回目录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第十回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第十一回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第62页共62页 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第三十八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第三十九回一粒丹砂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第四十二回大圣殷懃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 道迷放心猿·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主乃修身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第七十回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第七十一回第62页共62页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像伏妖王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七十三回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体 魔王还归大道真·第七十六回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第八十四回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第八十九回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第九十四回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第九十七回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第一百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第62页共6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西游记》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B.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天上的街市》。C.《西游记》中五庄观的人参果树被孙悟空推到,后来被观世音菩萨救活了。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包括《藤野先生》《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狂人日记》等。二.名著阅读(共12小题)2.名著阅读。【甲】《西游记》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温柔)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地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乙】《朝花夕拾》第62页共62页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甲】文,请结合前文的情节说说唐僧为何给孙悟空一纸贬书?(2)选文中孙悟空希望师父能挽留他,又是拜,又是流泪,特别是最后一段的开头:“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3)阅读【乙】文,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情景,结尾部分写“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62页共62页 行者见说起菩萨,却有三分儿转意道:“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夯货!你怎么还要者嚣?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诉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饶我打,放我起来说罢。”……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见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1)选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  ,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段内容:  (2)本应在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此时为什么会在花果山?请联系原著,简要叙述。(3)第二段划线句“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体现了孙悟空此刻怎样的心情?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孙悟空就是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及  ,又从东海龙宫讨得  (兵器),八卦炉中炼就了一双  ,后大闹天宫。(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他曾在日本仙台留学,回国后,他将  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以表达对其怀念之情。5.阅读感悟。同学们在阅读《西游记》后,发现小说中不少情节反映了世态人情。请你从下面回目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情节或细节,简析其折射出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世态人情”?第62页共62页 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唐太宗)第九十九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知(阿傩、伽叶)6.阅读下图完成问题。(1)“我是谁?”请你为孙悟空创作一张个人档案卡。个人档案法号:  人物特点:  曾任职务(天庭):  (2)“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除蟠桃外,在《西游记》中还有一些具有长生不老功效的事物,请你任写出两样。7.填写下表,完成批注。《西游记》回目: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批注角度: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泛读概括精读细节批注孙悟空不堪仙童手,推倒了人参树,师徒四人连夜逃离五庄观后又被镇元大仙捉回,施以刑罚。细节一: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行者闻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作甚?”细节二:那长老泪眼双垂,怨他三个徒弟道:“孙悟空:  唐僧:  第62页共62页 你等撞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这是怎的起?”8.《西游记》中每个小故事的情节都很曲折,特别是“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第一次衡上门借扇碰壁后,孙悟空使出一贯手段钻到  公主(填妖精绰号)肚中要挟她,但被她用假扇骗过;孙悟空又变成公主丈夫牛魔王的模样,骗得宝扇;不料在返回途中被假冒的  (填人名)将扇骗回……故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最终师徒四人拿到芭蕉扇,通过火焰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具有  的特点。9.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文后问题。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片段所在的故事情节。(2)人们根据上述情节提炼了一条熟语,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请写出这条熟语。10.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行者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换僧帽,结束了衣冠,举步前进。请结合以上文段中的对话描写,分别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行者道:“怎么变么?”高老道:“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还是件小事,他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个妖怪,要请个法师与他去退,去退。”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了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老大喜道:“第62页共62页 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但得拿住他,要什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行者道:“容易,容易!入夜之时,就见好歹。”老儿十分欢喜,才教展抹桌椅,摆列斋供。斋罢将晚,老儿问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随?趁早好备。”行者道:“兵器我自有。”(选自《西游记》)(1)行者与高老谈及的人是:  ;行者的兵器是:  。(2)行者与高老谈及的那个人有什么本领?(3)后来,情节发展成怎么样?请结合原著作简要概括。12.完成《西游记》的两道选择题。(1)美猴王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找到了斜月三星洞,拜  为师。A.玉皇大帝B.太上老君C.须菩提祖师D.南海观音(2)“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说这句话的是  A.孙悟空B.猪八戒C.沙和尚D.牛魔王1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第62页共62页 【材料二】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1)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及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故事。回顾《西游记》所写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这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正是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  。(2)孙悟空因【材料一】中的情节,遭师父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孙悟空感到如此伤感委屈的原因是  ,选文体现出孙悟空的性格特征是  。第62页共62页 七年级名著《西游记》专项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B.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天上的街市》。C.《西游记》中五庄观的人参果树被孙悟空推到,后来被观世音菩萨救活了。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包括《藤野先生》《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狂人日记》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BC.正确;D.有误,《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作品。故选:D。二.名著阅读2.名著阅读。【甲】《西游记》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温柔)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地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第62页共62页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乙】《朝花夕拾》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第62页共62页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甲】文,请结合前文的情节说说唐僧为何给孙悟空一纸贬书?(2)选文中孙悟空希望师父能挽留他,又是拜,又是流泪,特别是最后一段的开头:“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3)阅读【乙】文,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情景,结尾部分写“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西游记》是明代时期吴承恩创作的古代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他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多侧面描写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加以抒情与议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幽默和讽喻。【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选文写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唐僧驱逐孙悟空的情节。在唐僧看来,孙悟空屡次杀人,严重违反了佛门清规戒律。(2)本题考查语句分析能力。此题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是动作描写,生动细致,表现了孙悟空对唐僧的依依不舍。(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根据题干“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情景,结尾部分写‘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的提示可知,这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作用结合文章主旨可知,写出了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从而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答案:(1)因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屡次行凶”,一而再、再而三“杀生”,在唐僧看来,悟空严重违反了佛门清规戒律。(2)“拜”“止不住腮边泪坠”“良久方去”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孙悟空对唐僧的依依不舍。(3)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情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进行对比,写出了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行者见说起菩萨,却有三分儿转意道:“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夯货!你怎么还要者嚣?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第62页共62页 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诉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饶我打,放我起来说罢。”……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见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1)选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 吴承恩 ,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段内容: 猪八戒智激美猴王 (2)本应在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此时为什么会在花果山?请联系原著,简要叙述。(3)第二段划线句“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体现了孙悟空此刻怎样的心情?【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了解名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能力。选文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的情节。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惹恼了唐僧,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而唐僧却被黄袍怪扣押在宝象国。八戒沙僧白马的营救遭到失败,无奈之下八戒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八戒运用激将法,编造妖怪骂悟空的谎言,激怒悟空,使他愿意出山除妖。(2)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被唐僧责骂滥杀无辜,把他赶回了花果山,而唐僧却被黄袍怪扣押在宝象国。猪八戒在宝象国夸口,上阵却战不过黄袍怪,躲在荆棘丛中,再也不敢出来,致使沙僧被黄袍怪擒去。那黄袍怪又变作一个斯文儒雅的英俊男子,蒙蔽了国王,把唐僧变成一只斑斓猛虎,锁进了铁笼。猪八戒无计可施,只得听从白龙智马的劝告,到花果山来请美猴王来到花果山。第62页共62页 (3)本题考查理解名著语句的能力。“身回水帘洞”是说悟空现在的处境,“心逐取经僧”是说悟空现在的心情。他虽不在唐僧身边,却仍挂念师父,担心他受苦受难。据此解答即可。答案:(1)吴承恩猪八戒智激美猴王(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以为悟空滥杀无辜,赶走悟空,悟空无奈回到了花果山。(3)说明孙悟空此刻虽然被逐,不能追随唐僧西天取经,但仍担心唐僧受苦受难的焦急心情。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孙悟空就是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及 筋斗云 ,又从东海龙宫讨得 金箍棒 (兵器),八卦炉中炼就了一双 火眼金睛 ,后大闹天宫。(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百草园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无常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山海经 》。他曾在日本仙台留学,回国后,他将 藤野先生 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以表达对其怀念之情。【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以记事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能力。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及筋斗云,使一条从东海龙宫借来的金箍棒,又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本领高强,大闹天宫。(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五猖会》中写他最喜欢看无常。《二十四孝图》写道是这是他第一本专属的图书。《阿长与<山海经>》中写他最曾渴慕已久、最终阿长给他买来的书是《山海经》。答案:(1)筋斗云金箍棒火眼金睛(2)百草园无常二十四孝图山海经藤野先生第62页共62页 5.阅读感悟。同学们在阅读《西游记》后,发现小说中不少情节反映了世态人情。请你从下面回目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情节或细节,简析其折射出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世态人情”?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唐太宗)第九十九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知(阿傩、伽叶)【分析】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的综合阅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道开放题,作答时选择其中自己最为熟悉和了解的章回来回答。吴承恩笔下的神魔世界和世俗人间都有他所处现实世界的影子,如同一面镜子,倒映出世间百态。这需要同学们在读《西游记》时联系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看看作者是否通过他的笔,无声但有力地诉说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压迫。第十回魏征与太宗对奕时,梦斩老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为防鬼祟,他令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太宗不久亡故,在阴间遇魏征旧友,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太宗被冤鬼纠缠,散金银给众鬼而脱身。折射出当时社会官场上,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之下,尽是欺上瞒下的腐败和丑恶。第九十八回,当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西天“极乐世界“时,却因为“不曾备得人事”阿傩、伽叶二尊者不肯“白手传经”。为了取得真经,唐僧只得把那只“沿途化斋”的饭碗紫金钵盂都献了出去。书中写道:“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疱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个个笑首:‘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更可气的是如来的话语:“佛祖笑道:……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止讨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来子孙没钱使用。”从这里,我们一眼可知贪腐的源头是在哪里。答案:示例一:唐太宗在地府时,崔判官因是先帝旧臣,又和魏征相交甚厚,就私改生死簿,将唐太宗阳寿天禄由一十三年改为三十三年,从而欺骗了阎王,让唐太宗还阳。这折射出当时社会官场上,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之下,尽是欺上瞒下的腐败和丑恶。第62页共62页 示例二:唐僧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西天,却因为不曾给钱,就被阿傩、伽叶诓骗,取了个无字经书,连佛祖也认为二者这样做是对的,以至于唐僧只得把沿途化斋的紫金钵盂献了出去。从最高统治者就开始贪腐,当时社会的弊病可见一斑。6.阅读下图完成问题。(1)“我是谁?”请你为孙悟空创作一张个人档案卡。个人档案法号: 悟空 人物特点: 有责任心,敢作敢当,善恶分明,做事谨慎,勇于牺牲。 曾任职务(天庭): 弼马温 (2)“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除蟠桃外,在《西游记》中还有一些具有长生不老功效的事物,请你任写出两样。【分析】《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孙悟空:法号悟空。人物特点:1、有责任心,敢作敢当。孙悟空甘愿忍受被唐僧念咒的疼痛,一次次承受痛苦,却没有拂袖离去。2、善恶分明,做事谨慎。在遇到各种妖怪的时候,不管他们怎么瞒天过海,但骗不过孙悟空,每次遇到特别的人,孙悟空都会仔细的观察,所以,很少会上妖怪的当。3、勇于牺牲。作为“圣僧”的高徒,每遇妖魔鬼怪,或遭阴谋诡计,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与邪恶势力,搏斗在最前线,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孙悟空的身影。他曾在天庭任弼马温。(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西游记》中很多具有长生不老功效的事物:比如众妖争相抢夺的唐僧肉;再如五庄观观主的人参果。答案:第62页共62页 (1)悟空;有责任心,敢作敢当,善恶分明,做事谨慎,勇于牺牲;弼马温(2)唐僧肉、人参果。7.填写下表,完成批注。《西游记》回目: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批注角度: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泛读概括精读细节批注孙悟空不堪仙童手,推倒了人参树,师徒四人连夜逃离五庄观后又被镇元大仙捉回,施以刑罚。细节一: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行者闻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作甚?”细节二:那长老泪眼双垂,怨他三个徒弟道:“你等撞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这是怎的起?”孙悟空: 敢作敢当、忠诚孝义 唐僧: 胆小怕事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悟空替师傅挨打表现了他的敢作敢当、忠诚孝义,唐僧一味埋怨徒弟表现了他的胆小怕事。答案:敢作敢当、忠诚孝义胆小怕事8.《西游记》中每个小故事的情节都很曲折,特别是“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第一次衡上门借扇碰壁后,孙悟空使出一贯手段钻到 铁扇 公主(填妖精绰号)肚中要挟她,但被她用假扇骗过;孙悟空又变成公主丈夫牛魔王的模样,骗得宝扇;不料在返回途中被假冒的 猪八戒 (填人名)将扇骗回……故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最终师徒四人拿到芭蕉扇,通过火焰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具有 机智多谋 的特点。【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第62页共62页 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第一次衡上门借扇碰壁后,孙悟空使出一贯手段钻到铁扇公主肚中要挟她,但被她用假扇骗过;孙悟空又变成公主丈夫牛魔王的模样,骗得宝扇;不料在返回途中被假冒的猪八戒将扇骗回……故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最终师徒四人拿到芭蕉扇,通过火焰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具有机智多谋的特点。答案:铁扇猪八戒机智多谋9.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文后问题。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片段所在的故事情节。(2)人们根据上述情节提炼了一条熟语,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请写出这条熟语。【分析】《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概括能力。佛祖和孙悟空打赌,如孙悟空一筋斗打出他的右手掌,就请玉帝让位于孙悟空。结果孙悟空没能打出佛祖的手掌,被压在了五行山下。(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人们根据上述情节提炼了一条熟语: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答案:(1)佛祖和孙悟空打赌,如孙悟空一筋斗打出他的右手掌,就请玉帝让位于孙悟空。结果孙悟空没能打出佛祖的手掌,被压在了五行山下。(2)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10.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行者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换僧帽,结束了衣冠,举步前进。第62页共62页 请结合以上文段中的对话描写,分别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经成功的故事。【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悟空从禅光瑞蔼之中看出有些凶气,又认为路途不对,还提醒唐僧如果有祸患,不要怪自己,可知他细心谨慎,善辨妖魔。而唐僧不听从他的劝告,并且表示他的心愿是“遇佛拜佛”,可知他是一个取经心诚,固执己见的人。答案:孙悟空:细心谨慎,善辨妖魔。唐僧:取经心诚,固执己见。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行者道:“怎么变么?”高老道:“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还是件小事,他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个妖怪,要请个法师与他去退,去退。”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了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老大喜道:“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但得拿住他,要什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行者道:“容易,容易!入夜之时,就见好歹。”老儿十分欢喜,才教展抹桌椅,摆列斋供。斋罢将晚,老儿问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随?趁早好备。”行者道:“兵器我自有。”(选自《西游记》)(1)行者与高老谈及的人是: 猪八戒 ;行者的兵器是: 金箍棒 。(2)行者与高老谈及的那个人有什么本领?(3)后来,情节发展成怎么样?请结合原著作简要概括。【分析】《西游记》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经成功的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第62页共62页 第一空,根据选文的第一段中“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和“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可知,这是《西游记》第十八回,写孙悟空在高老庄降服妖怪;再根据妖怪的面貌,可知是猪八戒。第二空,行者是孙悟空,孙悟空当上美猴王之后,由于没有趁手的兵器,就向东海龙王求借,龙王不好推辞,就搬出几件重兵器想让孙悟空知难而退,谁料孙悟空竟然嫌轻,最后龙王只好将自己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指给孙悟空看,这个宝贝能大能小,随人心愿。最终成为孙悟空的得力兵器。所以行者的兵器是“金箍棒”。(2)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的梳理与概括。首先,根据“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可知猪八戒会变脸,起初是黑胖汉,后来变成长嘴大耳朵的呆子;然后,根据“他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可知,猪八戒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3)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选文是出自《西游记》第十八回高老庄娶亲,具体情节如下:高老庄高老太公说道自己三个女儿,两个许给本庄的人,三女儿本想留在家中,招赘一个养老女婿,相中以样貌精致的汉子,谁知入门没多长时间,就开始样貌变化,成为猪样,食量巨大,还将三女儿关在后宅,已是半年不让出来了。悟空去降服猪妖,破了后宅的锁子,将太公女儿救出,自己化身为太公之女模样,骗这猪妖,行者说请了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行者来捉拿猪妖,猪妖惧怕就要逃走,行者见状,也现了本身,急忙抓那猪妖,猪妖慌忙逃脱,行者后来降服了猪妖,与翠兰解除婚约。唐僧收其为徒,取名为“八戒”,然后八戒与行者一起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所以,据此可以得出后续情节。答案:(1)猪八戒;金箍棒(2)腾云驾雾,飞沙走石(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会变脸(会36变),先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3)行者降服了那怪,那怪与翠兰解除了婚约,与行者一起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12.完成《西游记》的两道选择题。(1)美猴王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找到了斜月三星洞,拜 C 为师。A.玉皇大帝B.太上老君C.须菩提祖师D.南海观音第62页共62页 (2)“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说这句话的是  A.孙悟空B.猪八戒C.沙和尚D.牛魔王【分析】《西游记》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经成功的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菩提老祖(须菩提祖师)是美猴王的第一任老师。老祖传授给孙猴子变幻之术,又能让他一个筋斗就能翻出万里之遥。祖师道法高深,早就算到了孙大圣一定会闯下弥天大祸,故在徒弟临走前,要他发誓不准对任何人说出他的师门。故选:C。(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是观音菩萨在福陵山遇到猪八戒,猪八戒说的话。故选:B。答案:(1)C(2)B1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62页共62页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1)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及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故事。回顾《西游记》所写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这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正是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 三打白骨精 。(2)孙悟空因【材料一】中的情节,遭师父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孙悟空感到如此伤感委屈的原因是 打死妖魔反被师父错怪 ,选文体现出孙悟空的性格特征是 嫉恶如仇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根据图画内容可判断连环画所描述的是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三打白骨精。(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结合题目的提示,结合“三打白骨精”这一事件,评价事件时要注意观点鲜明、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头头是道、自圆其说。要围绕“打死妖魔反被师父错怪;师父听信谗言;取经路上千辛万苦;忠心耿耿反遭驱逐”回答。“三打白骨精”体现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可结合“耿直急躁、勇于反抗、重情重义、忠心耿耿、神通广大、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嫉恶如仇、机智聪明”回答。答案:(1)三打白骨精(2)打死妖魔反被师父错怪嫉恶如仇第62页共6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1-25 09:56:05 页数:62
价格:¥12.88 大小:892.00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