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历期中】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6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2.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是列强侵略的主要目标。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入侵台湾的外国列强是()A.荷兰B.英国C.美国D.日本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这说明()A.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4.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政策筑梦”指的是()A.金田起义B.创立拜上帝会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制造天京事变5.“曾国藩对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在曾国荃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6.“以为吾中国……无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下列历史人物持这种观点的应是()A.孙中山B.康有为C.曾国藩D.陈独秀7.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的企业。下列属于这一类企业的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汉阳铁厂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8.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面对外来入侵,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下列所举史实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②清政府建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③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④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9.下图名为《为什么开不快》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晚清政府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活动及结局。漫画作者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B.培养了新式军事人才C.没有变革制度而失败D.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10.“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晚清人士在甲午战败后绘制了《时局图》警示国人,并题字曰:“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反映出甲午战败后()A.民族危机因瓜分狂潮而空前严重B.沙俄侵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C.有人开始号召人民进行民主革命D.日本在中国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12.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法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这一变化表明()A.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C.救亡道路的调整与转变D.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13.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晋升之道,该措施是()A.奖励发明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C.精简机构D.裁撤冗官冗员14.图示法能准确表达历史的逻辑。下图中2曲线反映了()A.中国近代化探索历史进程B.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进程C.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15.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可以说的台词是()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兼容并包,学术自由”16.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召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A.倾向改良B.主张革命C.拥护君主立宪D.赞成君主专制17.“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该祭词纪念的是()A.萍浏醴起义B.黄花岗起义C.安庆起义D.辛亥革命18.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下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实质问题是()派系代表人物靠山控制范围皖系段祺瑞日本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直系冯国璋、曹锟美国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A.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B.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中国C.军阀势力超过帝国主义列强D.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20.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B.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C.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D.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21.某学习小组要开展对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学习研究。如果要为这个学习研究活动确立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A.救亡图存的探索B.地主阶级的抗争C.君主专制的强化D.民主制度的实践22.1919年李大钊把《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帮助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据此可知()A.李大钊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B.《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C.李大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已广泛建立23.1919年前清贵族那桐在日记中记录:“学堂学生街市游行演说,军警弹压解散,人民观望,市井骚然”。这集中表明,那桐在日记中见证了()A.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B.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C.北洋政府统治被推翻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启24.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25.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其有意义的”。为此中共()A.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B.制定了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C.制定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D.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2分,共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错误的填“×”,并加以改正。(1)严复编写《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3)《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4)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16分,第28题12分,共28分)27.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poin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是依据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4分)材料二在日本东京的上野公园,曾经有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面而去的地方。这个地方高悬着1895年2月被日本俘获的北洋水师靖远舰的铁锚。它同镇远舰的铁锚、主炮弹头等一起陈列于此,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2)根据材料二,指出靖远舰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俘获的?战争结束后,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这与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有关?(4分)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它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的结果?该条约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分)(4)造成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原因有哪些?通过对中国近代屈辱史的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样惊人大风暴的袭来,又使大批爱国志士短时期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在新生代的知识青年中出现了毛泽东、蔡和森等的新民学会,周恩来、邓颖超等的觉悟社,他们目光更加开阔,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投身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去,谋求国家民族的复兴。许多早期的共产党人就是从这些人群中走出来的。——摘编自金冲及《五四运动百年祭》(1)材料一讲述的“大风暴”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最能体现这一事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这一事件有何联系?(4分)(2)从1919年这场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作什么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与之前的历史时期(1840-1919年)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材料二1921年,会议在上海法租界一栋石库门房子里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通过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虽然当时力量弱小,但中国共产党却把近代中国引上了新的航程,让艰巨而曲折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和坚强核心。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会议的名称?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4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有学者提出了“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反应”模式,他们认为近代中国所遭遇的外来冲击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近代中国所遭遇的外来冲击(部分)外来冲击影响A.________________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危机加深。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实行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成为中国近代化开端。B.甲午中日战争C.________________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自此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C两处的名称。(4分)(2)结合所学知识,将B、D两项的影响都完成。(8分)(3)综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上外来冲击与中国反应的认识。(2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BDCBCBDCCACBDC16171819202122232425BBADCACDAB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2分,共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改正:“严复”改为“魏源”【×】(2)改正:“求富”改为“自强”【×】(3)改正:“《中华民国约法》”改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15分,第28题13分,共28分)27.(1)战争:鸦片战争。(1分)依据:《南京条约》,(1分)割香港岛给英国。(2分)(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有关:《马关条约》,(1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2分)(3)条约是:《辛丑条约》。(1分)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有关: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分)(4)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统治者腐败无能,军事装备落后,列强的入侵等。(2分;至少写出两个要点,意思相近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2分;至少写出两个要点,意思相近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28.(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1分)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分)联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2分)(2)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最主要不同点:革命的领导阶级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2分)(3)名称:中共一大。(2分)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1)A: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2)示例B: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分)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D:它直接促使五四运动爆发,(2分)工人阶级自此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3)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推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11-12 17:40:01 页数:6
价格:¥3 大小:266.83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