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历期中】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同步达标自主练习·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期中):第1—14课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材料应出自()A.《虎门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3.咸丰九年(1859年),咸丰帝命挑内外火器营、京旗两翼官兵各一千名,健锐、巡捕两营官兵各五百名,备天津防所调用;此后咸丰帝又令僧格林沁严守大沽海口。以上军事调遣是为了()A.配合广东禁烟B.镇压太平天国C.抗击英法联军D.阻挡八国联军4.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劝世良言》D.《海国图志》5.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C.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6.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加紧蚕食我国边疆地区,使我国出现边疆危机。19世纪60—80年代,侵略过我国台湾的列强有()①美国②英国③日本④法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下图反映的是1895—1913年列强在中国设立的外资厂矿数量,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马关条约》()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8.《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9.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图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史实是()A.公车上书B.创办《时务报》C.成立强学会D.开办新式学堂10.他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愿以自己的流血牺牲来唤醒民族觉醒,他在刑场上悲愤地朗诵了自己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他”是()A.康有为B.光绪帝C.梁启超D.谭嗣同11.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响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12.1901年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这个时期出现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不包括()A.洪仁玕的《资政新篇》B.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邹容的《革命军》D.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示钟》14.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中提到:“……惟尚有一层最要紧的话,因为凡是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会弄到亡国。”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15.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黄花岗起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A.起义由孙中山先生领导B.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C.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D.使中国同盟会的声望从此大振 16.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该材料表明()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B.中国封建制度彻底结束C.中华民国已经成立D.中华民国实现国民当家作主17.孙中山日后反思,认为“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孙中山发出这样感慨的原因是()A.慈禧太后发动政变B.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C.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D.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窃取革命果实18.小明同学在整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单元资料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时间1913年3月20日被害人宋教仁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B.反映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1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A.黄花岗起义B.护法运动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20.胡适曾提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由此可知他主张()A.提倡新文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科学D.实业救国21.图片蕴含着重要历史信息,与下列四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新青年》北大红楼旧址陈独秀鲁迅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A.尊孔复古B.三民主义C.爱国主义D.民主科学23.100多年前,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伟大爱国运动,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这场运动()A.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标志中共开始掌握领导权D.标志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24.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中共提出了()A.民主革命纲领B.党的中心工作C.抗日民主政权D.工农武装割据2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史称“二七惨案”。它留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A.工人运动必须同农民运动相结合B.必须反对帝国主义C.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二、辨析改错(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知新报》。(3)1912年2月12日,光绪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4)1919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是什么。“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有何作用?(4分)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铁与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据陈旭麓《近代中国历史的新陈代谢》(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句号”是指什么?(4分)材料三下表是民国某一法律文件的部分内容: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第五十四条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3)材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4分)(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回首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你有什么感悟?(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1)材料一中“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引发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4分)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据《中共中央文件选编》(3)根据材料三,指出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并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4分)(4)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你从中能够得到什么感悟?(2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都兴起了一场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逐步变成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的地主阶级却没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改观,没能使这个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地主阶级实施的“变革运动”的名称。这场变革运动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材料二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新学家们”的政治理想是什么?(4分)材料三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3)材料三中“思想启蒙运动”指的哪一运动?这一运动与“海纳百川的学校”有什么关系?(4分)(4)给以上探究的问题拟定一个恰当的学习主题。(2分) 参考答案同步达标自主练习·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期中)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CADCBCADCDA题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CDBCABCBAD二、辨析改错(8分)26.【√】(1)【×】(2)“《知新报》”改为“《国闻报》”【×】(3)“光绪帝”改为“宣统帝”【×】(4)“新文化运动”改为“五四运动”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1)中国同盟会;(2分)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2)武昌起义;(2分)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分)(4)中国人民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28.(1)五四运动;(2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分)(2)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2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2分)(3)中共一大;(2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分)(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1)洋务运动;(2分)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2)戊戌变法;(2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3)新文化运动;(2分)“海纳百川的学校”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2分)(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意思接近即可,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11-12 17:00:01 页数:6
价格:¥3 大小:608.93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