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道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详解)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作答。每题2分,共50分)1.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利用中秋、国庆假期加入服务亚运会的行列,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A.积极服务社会,为了获取回报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D.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2.小美在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在超市购物是个消费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②小美的身份是固定不变的③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在同一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多种身份④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不同身份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与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血缘关系D.“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4.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的预定区域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出差”,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在轨任务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看到“英雄回家”,同学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向英雄学习,报效祖国。这揭示的道理是(   )A.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社会B.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C.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D.个人是社会大网中的一个结点5.某中学实施“旧物爱心计划”,同学们把自己闲置的图书、玩具、小工艺品等贴上标签,标上价格,放到学校的“自助公益商店”,需要这些物品的同学拿走物品时把钱自主放到公益箱,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公益组织。实施“旧物爱心计划”有利于(   )①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②同学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提高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④培养同学们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初中生小华是一名写作爱好者,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他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络上,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大家对他巧妙的构思和文笔点赞。小华非常开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作家的信心。这说明了(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②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③网络极大的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及范围④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国公民通过互联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就是网络问政。下边对“网络问政”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③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老百姓的民意只能通过互联网传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我们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传播网络正能量你可以做的是()①发现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②积极参加网络微公益活动③在网络上主动传播一些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暖新闻④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在有了微信、微博朋友圈后,大部分人每天都会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各种“晒”。有晒吃的,有晒自拍的,也有晒旅行的。但是,如果一不小心,你有可能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下列选项属于“晒”的不恰当的是(   )①小丽晒出自己旅游网上定的机票②小军晒出自己购物的快递收货单③小明晒出自己画的漫画作品④小金晒出自己办理的个人身份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有一天,我上着QQ、逛着淘宝、摇着微信,突然就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要你转账都是忽悠。”这一逗趣内容提醒网民要(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②远离网络,以免自己受骗上当③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网络生活④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11.《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④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12.金某用手机发布飞机上安装炸药的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违反规则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罚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要提高法治意识,自觉遵守规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在学校、我们要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否则,会受到批评;也要时常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④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有一条立法修改意见来自某中学的学生。为此,他们还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感谢信,这让学生们备受鼓舞。这说明(   )①规则是在逐步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的②规则既是自由的边界,也是享有自由的保障③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④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关于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B.制定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C.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保障人们的自由D.我们只有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16.“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设置“一米线”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人们的交往和沟通②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安全③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管理成本④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道德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如图启示我们要(    )   A.平等待人,不能因年龄轻视、歧视他人B.欣赏他人,给予他人积极正面的评价C.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D.真诚待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18.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这告诉我们(    )①文明有礼关乎国家形象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和蔼可亲      ④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9.对以下古文的理解对应合理的是(    )①不学礼,无以立——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我国古代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这告诉我们(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④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1.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B.C.D.22.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朱某在操场捡到苏某的手表拒绝归还是行政违法行为 ②李某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并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③18岁的赵某多次抢劫小学生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违反了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④小闽在家无聊,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谎报险情属于不良行为,不用受到处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3.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节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24.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中学生与其斗争时应该(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成人的帮助②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去向③讲究智斗,不要硬拼④尽量回避,或漠然置之⑤设法稳住歹徒⑥勇敢地与歹徒拼到底A.③④⑤⑥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25.“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A.守法的人就会天天快乐,没有丝毫忧愁B.违法的人就不会有丝毫快乐,整天愁容满面C.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D.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二、非选择题(50分)26.观察下组图片,回答问题【提高修养明理导行】  (1)结合所学,请给这组图片添上最合适的标题。(2)你应该怎样做才能跟图片表达的意思一致?27.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探究明理践行】情景一: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讲课,小华却在埋头写作业。(1)正确做法:理由:。情境二:小华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2)小华应该你想对小华说。情境三:小华的父亲准备骑电动车送他上学,出发前,小华主动戴好安全头盔并提醒父亲也要戴好安全头盔。 (3)判断:;理由:。28.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在学校开展的“预防犯罪健康成长”社会调查活动中收集到一些材料,下表是小建人生轨迹的部分片断,请你参与:【预防犯罪健康成长】小建的人生轨迹片断行为的性质受到的处罚七年级时他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①纪律处分升入八年级后,他沉迷于网游,为筹钱上网,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一般违法行为②18岁生日那天,他醉酒驾车将一个行人撞成重伤③④(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①—④的内容。(2)表格中③处的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3)小建的人生轨迹片断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发?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弘扬美德促进和谐】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某校团委开展了“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八年级某班设计的部分活动内容,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活动,希望你能成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1)【请你调查】调查结束后,请你列出两种校园不诚信行为。(2)【请你分析】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诚信价值和意义的认识。(3)【请你行动】针对调查中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你们准备以“你我携手共建诚信校园”为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为此,我们郑重倡议每位同学在生活中要讲诚信,做到:①____。②____。③____。八年级某班全体同学2023年X月X日 参考答案与解析1.D【详解】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正确认识。D:材料中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亚运会的行列,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D符合题意;A:承担责任不能以获取回报为目的,A说法错误;B:材料没体现,不符合题意;C:参与社会目的不是突出个人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C【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①③④:联系教材内容可知,题文中小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表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在同一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多种身份,因此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认清自己的身份,①③④正确;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身份,人的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②错误;故本题选C。3.C【详解】本题考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C:题干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表达的是子女要孝顺父母。依据教材知识,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称为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选项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故C符合题意;A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体现的地缘关系,故AD说法错误;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故B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C【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同学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向英雄学习、报效祖国”揭示的道理是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故C符合题意;AB:材料说明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并未直接体现“衣食住行”等“物质支持”,故AB不符合题意;D:材料说明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并未直接体现“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A【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①②:题干中同学们的“旧物爱心计划”是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①②正确;③④: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6.A【详解】本题考查网络促进社会进步。①②③:题干中,初中生小丽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的网络上,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大家对她巧妙的构思和文笔点赞。小丽非常开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作家的信心。这说明了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网络极大的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及范围,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的是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7.A【详解】本题考查网络交往是把双刃剑。网络交往是把双刃剑,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觉察能力。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方式正在社会上流行并广泛开来。有利于国家依法行政,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体现了公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表明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选项太绝对,排除。故选A。8.B【详解】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②③④:我们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积极参加网络微公益活动,在网络上传播亲社会行为的信息,积极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发现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我们要及时举报,严厉打击属于执法部门的职责;故本题选B。9.C【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在上网过程中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好个人隐私。旅游定的机票、快递收货单、个人身份证,都属于个人隐私,故①②④说法错误;③:小明晒出自己画的漫画作品不属于泄露个人隐私,故③说法正确;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10.B【详解】本题考查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认识和理解。③④:题文通过较为逗趣的方式展现了网上的一种诈骗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警惕,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的网络生活,同时不能随意相信陌生的人要求转账等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故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网民没有执法权,故①说法错误;②:远离网络说法太绝对,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C【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秩序。①②:依据教材知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表明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故①②符合题意;③:维护秩序靠规则,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公民个人修养提高,才能维护秩序,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2.C【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金某用手机发布飞机上安装炸药的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启示我们违反规则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罚,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要提高法治意识,自觉遵守规则,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C【详解】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观点启示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表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4.D【详解】本题考查规则和自由的关系。①:体现的是规则如何形成的,但题文中没有体现,①说法与题意不符;②:体现的是规则和自由的关系,题文中没有体现,②说法与题不符;③:自由和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题文中,“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说明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③说法正确;④:“有一条立法修改意见来自某中学的学生”说明了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5.B【详解】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保障人们的自由,只有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所以ACD说法正确;制定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是更好地保障自由,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故B说法错误。据题意要求,故选B。16.C【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秩序和规则。②④:生活中设置“一米线”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安全,又能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故②④正确;①:设置“一米线”不是为了减少人们的交往和沟通,故排除①;③:设置“一米线”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管理成本无关,故排除③;故本题选C。17.C【详解】本题考查学会换位思考。C:漫画中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这启示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C正确;ABD:漫画未涉及平等待人、欣赏他人、真诚待人,ABD排除;故本题选C。18.C【详解】本题考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②③④:题干中的语句体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分析语句可以看出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和蔼可亲;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故②③④正确;①:题干中未涉及文明有礼关乎国家形象,故排除①;故本题选C。19.D【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正确认识自己,诚信,尊重他人的知识点。①:不学礼,无以立,意为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旨在说明礼仪的重要性,和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无直接关系,①选项错误;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为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说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选项正确;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为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③选项错误;④:敬人者,人恒敬之,意为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说明了尊敬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做到尊重他人,④正确;故本题选D。20.A 【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文明有礼对国家的作用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1.D【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A: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二者不是包含关系,A说法错误;B: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B说法错误;C:社会规则包括法律、道德和纪律等,C说法错误;D: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22.B【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①:捡到他人遗失物拒不返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①说法错误;②:李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该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故②说法正确;③:赵某被判有期徒刑,表明其行为违反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故③说法正确;④:小闽谎报险情,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处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3.B【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权手段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诉讼受到和非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诉讼手段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B符合题意。ACD都是非诉讼的方式,与题干不符。所以正确答案选B。24.D【详解】本题考查青少年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①②③⑤: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中学生与其斗争时应该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成人的帮助,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去向,讲究智斗,不要硬拼,设法稳住歹徒,故①②③⑤说法正确;④: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漠然置之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故④错误;⑥:我们青少年遇到违法犯罪分子时,应采取机智、灵活、科学的方法与歹徒进行周旋,保证自身安全,不能硬拼,故⑥错误;故本题选D。25.C【详解】本题考查遵章守法。A:守法的人也有忧愁,故A说法错误;B:违法的人也有快乐,故B说法错误;C: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观点启示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故C符合题意;D: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观点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6.(1)合理利用网络或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①要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传播网络正能量。【分析】考点考查:合理利用网络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某些网络教育直播平台、我只要有益信息→可链接合理利用网络或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间接考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27.(1)停止写作业,认真听讲。这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我们应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2)马上退出游戏,合理安排玩游戏的时间。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生活。(或迷恋网络影响身心健康,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3)正确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分析】考点考查:尊重他人、合理利用网络、遵守规则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详解】(1)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景一观点: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讲课,小华却在埋头写作业。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景一中小华正确的做法是停止写作业,认真听讲。论据:我们应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景二观点:小华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景二中小华应该马上推出游戏,合理安排玩游戏时间。论据: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生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景三观点:小华的父亲准备骑电动车送他上学,出发前,小华主动戴好安全头盔并提醒父亲也要戴好安全头盔。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景三中小华做法正确。论据①: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论据②: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8.(1)分别是①违纪行为;②行政处罚;③犯罪行为;④刑罚处罚。(2)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说明了违法犯罪行为一般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启发:①要珍惜美好生活,杜绝不良行为;②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的特征、预防犯罪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分类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七年级时他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可链接违反学校纪律;关键词②:升入八年级后,他沉迷于网游,为筹钱上网,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可链接行政处罚;关键词③:18岁生日那天,他醉酒驾车将一个行人撞成重伤→可链接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罚的处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间接考查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3)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的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建的人生轨迹片断,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链接违法犯罪行为一般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间接考查如何预防犯罪,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29.(1)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向老师说谎、答应同学的事不兑现等。(2)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①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良好习惯;②运用诚信智慧,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④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从小事做起,例如诚信考试、不说谎话、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兑现等;⑤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批评指正。【详解】(1)本题考查列举校园不诚信行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3)本题考查如何践行诚信,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11-11 18:20:01 页数:12
价格:¥3 大小:294.27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