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二)(人教山西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人教山西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下面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A.《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B.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C.《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D.历史研究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下列属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特点的是(  )A.已学会种植农作物B.建造干栏式房屋C.广泛使用打制石器D.使用木结构水井3.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A.传说是不可信的B.传说就是历史事实C.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D.传说太夸张了,应该完全否定4.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平王东迁D.西周灭亡5.“周初的分封,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交融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的(  )A.目的B.内容C.分封对象D.作用6.三星堆考古使古代青铜器成为“网红”。对下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11 A.体现中华文化领先世界B.说明青铜铸造水平最高C.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7.山西太原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7年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所筑的晋阳城。据此判断,当时中国正处于(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8.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9.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10.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11.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倡“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A.诸侯争霸B.变法运动11 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1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它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B.商王盘庚迁殷,国家相对稳定C.齐桓公以“尊王攘夷”名义征战,成就霸业D.嬴政灭东方六国,统一全国1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禅让制B.中央集权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1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予以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方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不是当时的法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1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秦朝(  )①徭役繁重 ②赋税沉重 ③统一度量衡 ④刑罚残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16.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替。根据下面图表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根据下面王朝更替简表,在序号处填写正确内容。从三朝的兴亡更替历程中,能够总结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8分)朝代①商西周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禹汤③11 都城阳城殷镐京暴君桀②厉王、幽王(2)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反映出天子与诸侯之间怎样的权力和义务关系?(6分)(3)简述上述制度建立的作用。(2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17题16分,18题16分,共32分)17.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也是学术发展、文化昌盛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1 (1)材料一中,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使用有何重要意义?(4分)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2)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分析材料二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材料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老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3)材料三中思想家的主张对后世有何影响?(任选两例作答)(8分)11 1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材料二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材料三 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明末李贽《藏书》(1)材料一中秦统一中国是在哪一年?简述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6分)11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一例秦始皇“是魔”的事例,并谈谈你对“千古一帝”的理解。(4分)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19.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追溯古老的中华文明”为主题,开展了读史学史活动。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列出的学习任务,请你一起来完成。任务一 【考古遗址——追溯文明起源】(1)根据图一信息,描述北京人的相貌特征及其生活的时代。(4分)(2)根据图二,简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4分)11  任务二 【传说记载——探寻华夏之祖】(3)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图三的黄帝陵拜祭,请你陈述出现这一现象的理由。从图四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6分) 任务三 【实物史料——挖掘历史价值】(4)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根据图五、图六提供的信息,概述它们共同的历史价值。(4分)(5)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说明其入选的理由。(4分)11 11 11 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2-13 16:20:02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48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