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0
2
/30
剩余2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 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材料二认为要想达到庄子追求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D.核心是“空”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终极追求是揭示生命奥秘,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先秦儒家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默的人们(节选)[法]阿尔贝·加缪虽说是隆冬,天气却极好,海堤的尽头,水天一色,明晃晃一片。伊瓦尔无心观看,骑着自行车,在俯瞰港口的林荫道上笨重地行驶着。他的一条瘸腿放在固定的脚镫上,一动不动,另一条腿费力地蹬着,他常常一拧车把,让过超越他的汽车,不时地用胳膊肘碰碰腰间的挎包,那里面放着妻子费南德为他准备的午饭。这时,他就想到了挎包里的东西,心头一阵酸楚。两大片面包中间只夹着奶酪,而不是他爱吃的西班牙式煎蛋或炸牛排。他的心情很是沉重。昨晚他开会回来,说他们复工了。“那么”,费南德快活地说,“老板给你们提工资了?”老板根本就没有给提工资,罢工失败了。这两年制桶业受到船舶和罐槽车制造业的威胁,很不景气。老板们看到了他们的生意受到损害,但仍然想维持一定的利润;他们认为最简单的就是冻结工资,尽管物价上涨了。要是制桶业垮台了,制桶工人怎么办呢?千辛万苦学了一门手艺,是不能改行的;制桶手艺又难学,很长时间才能出师。优秀的制桶工人为数很少,他得会装配弯曲的桶板,在火上用铁箍箍紧,不用棕毛或麻就箍得差不多滴水不漏。伊瓦尔会,并且颇为自豪。改行并没有什么,可放弃自己精通的、内行的手艺,那就不容易了。每天早晨去上班,越来越累,到了周末,人家爱给多少就领多少,而那点儿钱是越来越不够用了。于是,他们愤怒了,有两三个人还犹豫,可是同老板进行了第一轮谈判之后,他们也被激怒了。确实,老板冷冰冰地说,爱干不干。一个人是不能这么说话的。“他是怎么想的!”埃斯波西托说,“他以为我们会低头吗?”不过,老板人并不坏。他接了父亲的班,在厂里长大,几年来差不多认识了所有的工人。过年的时候,他总是送给每个工人五瓶好酒。工人中谁有了病,或有点什么事,结婚或受洗之类,他往往会送一件银器。他的女儿出生时,人人都分到糖果。无疑,他爱自己的工人,他常常记起他的父亲是学徒出身,而现在居然说出爱干不干的话来。他们迫使工会同意罢工,工厂关了门。罢工二十天了,女人们在家里愁眉苦脸的,有两三个人泄气了,最后,工会建议让步,答应作仲裁,以加班来弥补罢工的损失。他们决定复工。伊瓦尔蹬着那唯一的脚镫,仿佛每蹬一圈他就老了一点似的。他一想到又要看到工厂、同志和老板,心情就越发沉重。费南德不安地问:“你们要对他说什么?”“什么也不说。”伊瓦尔骑上车,摇了摇头。他紧咬着牙,有着纤细线条的、满是皱纹的小脸也绷得紧紧的。“大家干活了,这就够了。”他骑着车,始终咬着牙,心里憋着一股阴郁的、冰冷的怒气,仿佛天也阴了下来。 工厂大门开了,工人们一个个走进去。他们不说话,对于像战败者一样进厂感到耻辱,对自己的沉默感到愤怒,而沉默的时间越长,就越是不能打破。工头巴莱斯泰一处处简短地提醒工人们,哪件活该开始,哪件活该结束。没有人吭声。很快,第一锤打了下去,敲在把铁箍嵌入木桶鼓起部分的包铁木楔上,发出了响声;刨子碰在木结上,发出吱吱声。伊瓦尔刨光和装配埃斯波西托破好的木板,他又闻到了熟悉的气味,心里稍稍敞亮了些。大家闷头干活,渐渐地,一种热乎劲,一种生命力,又在厂里复苏了。明亮的阳光透过大玻璃窗,照亮了厂房。在金光闪烁的空气中,烟雾发出淡蓝的颜色,伊瓦尔甚至听见附近有只小虫在鸣叫。这时,对着旧厂的门朝里打开了,老板拉萨尔先生站在门口。他身材瘦长,褐发,刚过三十岁。不过,他进门时似乎有些窘迫。他的问好声没有平时响亮,反正是没有人答理。锤声迟疑了片刻,有些杂乱,随后又更加起劲地响了起来。伊瓦尔现在感到弯向长刨的背酸痛起来。通常疲乏要来得晚些。显然,这是因为他几个星期不活动,缺乏锻炼。但是,他也想到了年龄,在那种年龄上,手工劳动比一般要求精确性的劳动更令人感到吃力。今天的酸痛也说明他老了。伊瓦尔直起腰,想喘口气,也想驱散这些阴郁的想法,这时铃突然响了。工人们都放下了活计。巴莱斯泰听着,感到惊讶,随后他拿定主意,慢慢地朝门口走去。他走后不久,铃声终于停止了。他们又干起活来。门突然开了,巴莱斯泰朝更衣室跑去,旋即出来,脚上穿着帆布鞋,在经过伊瓦尔身旁的时候,一面还在穿外衣,一面对他说:“拉萨尔的小女儿犯病了,我去叫杰尔曼大夫。”他朝大门跑去了。伊瓦尔重复了这个消息,未加评论。大伙儿围着他,面面相觑。陷入窘境。只听见电锯发动机空转的响声。“也许没事吧。”一个工人说。他们回到原处,车间里又充满了响声,但他们放慢了手里的活儿,好象在等待着什么。下午剩下的时间过得又慢又长。伊瓦尔只是感到疲倦,他的心一直很难过。他真该说点什么,可是他无话可说,其他人也一样。在他们无言的脸上,只有悲哀和某种固执的表情。有时候,不幸这个词刚刚在他心中形成,转眼就消失了,像肥皂泡一样方生方死。他想回家,想见到费南德、孩子。下班的时候,拉萨尔进来了。他的穿着和他第一次来看望他们的时候一样,但头发有些散乱。他站在门口,凝视着没有人的宽敞的车间,走了几步,又停住了,朝更衣室望着。拉萨尔声音有些嘶哑地说了声:“晚安”,就朝小门走去。伊瓦尔心想应该叫住他,但门已经关上了。(有删改)[注]五十年代初,法国制桶业经历着一场变革,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生产逐渐排挤小规模制桶业,凭手工技术劳动的工人面临丢掉饭碗的威胁。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劳资矛盾为切入点,物价飞涨而基本的工资已经不能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老板甚至要求冻结工人的工资,因此引发工人罢工。B. 工人们为自身合法利益与老板谈判,老板“爱干不干”的话无疑是对工人辛勤劳作成果的蔑视和人格的侮辱,这进一步激怒了工人们。C.迫于生计压力而回到工厂上班的工人们心中的愤怒难以消解,于是用沉默向老板表示不满,这份沉默十分尖锐,也充满了对抗性。D.小说把笔墨集中于制桶厂工人伊瓦尔在罢工失败后复工上班第一天的内心感受和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工人的深切同情。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抓住“沉默”二字用笔,一开篇便以伊瓦尔上班路上的沉重心情和沉思默想呼应标题,然后围绕“沉默”展开情节。B.小说将深广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集中到生活的一个横断面上加以绘写,这样就取得了“放大镜”的艺术效果。C.小说善于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如“他们放慢了手里的活儿,好象在等待着什么”突出工人们想怠工出气的心理。D.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工业化冲击下,旧行业普通工人的生活和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具有现实主义批判精神。8.请简要概括以伊瓦尔为代表的的制桶工人的形象特点。9.在工人与老板的对峙中,工人们“沉默”的情绪经历了怎样微妙的变化?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乙]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节选自帛书《老子》)[丙]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节选自《庄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B.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做“国”。C.四端,即“四心”,为孟子思想的重要概念。D.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没有事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B.乙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句中的“无为”,即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C.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D.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14.关于姜太公归周,孟子在《离娄》《尽心》中两次提到:“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兴日:‘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请简要分析孟子如此表述的意图。(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裴别将之安西高适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惊跋涉,摇落怨暌携。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注]暌携:聚散,离合。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紧扣题意,直陈安西位于渺远之地,路途艰险,难以到达,离愁别绪溢于言表。B.“风尘”意指战乱,“惊”字突出了征程之险;“摇落”写出秋日萧瑟,烘托远离之苦。C.颈联写安西远在流沙之外,是对“绝域”渺远的照应,将送别愁绪表达得更为浓烈。D.这首诗真实再现安西边塞的自然景物,从中可窥见盛唐边塞诗雄浑悲壮的特点。16.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进酒》中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表面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江城子》一词中,能将现实与梦境混合,以及使用直接抒情写出作者实际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部位患病,①。很多东西靠着血液系统这条人体的“大运河”播散。营养物质和氧气靠血液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而结核分枝杆菌也会借助这条“大运河” 播散到全身。结核分枝杆菌到达肾后,就会像白蚁一样一点一点地“吃”掉肾,最开始是一点点“虫蚀样”的改变,接着肾会形成结核“空洞”,最后肾就剩下一个空空的“皮囊”了。这些变化都是静悄悄的,患者很少有腰痛、腰酸的症状,很多人看病时肾都彻底坏掉了还不自知。其实,②,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顺尿路从上到下排入膀胱内,造成膀胱黏膜的炎症,从而导致尿频。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③,可由正常的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的每小时都要排尿数次,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除了尿频,还会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普通的泌尿系统感染也会有这些膀胱刺激症状,肾结核发病初期不太好区别是普通感染还是结核感染。所以,当泌尿系统感染久治不愈而且治好后又反复出现时,就需要格外警惕泌尿系统结核了。肾结核因为病变在肾,所以症状表现在膀胱。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①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洇湿了一大片。蹚起来的黄土干得呛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②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到了夜里老瞎子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小瞎子正睡得香甜,他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她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夜风在山里游荡。20.文中有两个重叠形式“莽莽苍苍”“匆匆忙忙”,说说它们和“莽苍”“匆忙”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21.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写到老瞎子“空得深重”,“空”原本指不包含什么,指向一种轻盈之态,而“深重”却有一种沉重之意,如何理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有句谚语“饱带干粮,晴带雨伞”,意思是说虽然吃饱饭出门,但还是要带足干粮;虽然是晴天出门,但还是要带上雨伞,凡事要有备无患。然而,也有人说,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要面对意外挑战,因此涵养“无备”的心态也是人生的必修课。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 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材料二认为要想达到庄子追求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D.核心是“空”的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终极追求是揭示生命奥秘,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先秦儒家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答案】1.A2.A3.D4.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②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5.①要有善良仁慈之心,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②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③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要以天下为己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错,原文说的是“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可见,原文是“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不是“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不能有任何作为”错,由原文“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可知,庄子的超然是指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不是指行动。D.“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错,由原文“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可知,墨子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是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的。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A.“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无中生有。由原文“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及以哪个流派为主。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可知:材料一的第一个分论点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D.论证的是材料一的第二个分论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 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1)论证结构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二段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都是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所以,从论证结构上来看,材料一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2)论证方法“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以《易经》《道德经》《庄子》为例,运用例证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分析,采用引证法,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兼相爱,交相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材料二写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先贤教导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结合“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善的道德”可知,我们要保持善良仁慈之心,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2)材料二写孔子“仁”的内涵,有“孝悌之道”“忠、恕”,孔子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可知,我们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3)结合“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可知,我们还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以天下为己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默的人们(节选)[法]阿尔贝·加缪 虽说是隆冬,天气却极好,海堤的尽头,水天一色,明晃晃一片。伊瓦尔无心观看,骑着自行车,在俯瞰港口的林荫道上笨重地行驶着。他的一条瘸腿放在固定的脚镫上,一动不动,另一条腿费力地蹬着,他常常一拧车把,让过超越他的汽车,不时地用胳膊肘碰碰腰间的挎包,那里面放着妻子费南德为他准备的午饭。这时,他就想到了挎包里的东西,心头一阵酸楚。两大片面包中间只夹着奶酪,而不是他爱吃的西班牙式煎蛋或炸牛排。他的心情很是沉重。昨晚他开会回来,说他们复工了。“那么”,费南德快活地说,“老板给你们提工资了?”老板根本就没有给提工资,罢工失败了。这两年制桶业受到船舶和罐槽车制造业的威胁,很不景气。老板们看到了他们的生意受到损害,但仍然想维持一定的利润;他们认为最简单的就是冻结工资,尽管物价上涨了。要是制桶业垮台了,制桶工人怎么办呢?千辛万苦学了一门手艺,是不能改行的;制桶手艺又难学,很长时间才能出师。优秀的制桶工人为数很少,他得会装配弯曲的桶板,在火上用铁箍箍紧,不用棕毛或麻就箍得差不多滴水不漏。伊瓦尔会,并且颇为自豪。改行并没有什么,可放弃自己精通的、内行的手艺,那就不容易了。每天早晨去上班,越来越累,到了周末,人家爱给多少就领多少,而那点儿钱是越来越不够用了。于是,他们愤怒了,有两三个人还犹豫,可是同老板进行了第一轮谈判之后,他们也被激怒了。确实,老板冷冰冰地说,爱干不干。一个人是不能这么说话的。“他是怎么想的!”埃斯波西托说,“他以为我们会低头吗?”不过,老板人并不坏。他接了父亲的班,在厂里长大,几年来差不多认识了所有的工人。过年的时候,他总是送给每个工人五瓶好酒。工人中谁有了病,或有点什么事,结婚或受洗之类,他往往会送一件银器。他的女儿出生时,人人都分到糖果。无疑,他爱自己的工人,他常常记起他的父亲是学徒出身,而现在居然说出爱干不干的话来。他们迫使工会同意罢工,工厂关了门。罢工二十天了,女人们在家里愁眉苦脸的,有两三个人泄气了,最后,工会建议让步,答应作仲裁,以加班来弥补罢工的损失。他们决定复工。伊瓦尔蹬着那唯一的脚镫,仿佛每蹬一圈他就老了一点似的。他一想到又要看到工厂、同志和老板,心情就越发沉重。费南德不安地问:“你们要对他说什么?”“什么也不说。”伊瓦尔骑上车,摇了摇头。他紧咬着牙,有着纤细线条的、满是皱纹的小脸也绷得紧紧的。“大家干活了,这就够了。”他骑着车,始终咬着牙,心里憋着一股阴郁的、冰冷的怒气,仿佛天也阴了下来。工厂大门开了,工人们一个个走进去。他们不说话,对于像战败者一样进厂感到耻辱,对自己的沉默感到愤怒,而沉默的时间越长,就越是不能打破。工头巴莱斯泰一处处简短地提醒工人们,哪件活该开始,哪件活该结束。没有人吭声。很快,第一锤打了下去,敲在把铁箍嵌入木桶鼓起部分的包铁木楔上,发出了响声;刨子碰在木结上,发出吱吱声。伊瓦尔刨光和装配埃斯波西托破好的木板,他又闻到了熟悉的气味,心里稍稍敞亮了些。大家闷头干活,渐渐地,一种热乎劲,一种生命力,又在厂里复苏了。明亮的阳光透过大玻璃窗,照亮了厂房。在金光闪烁的空气中,烟雾发出淡蓝的颜色,伊瓦尔甚至听见附近有只小虫在鸣叫。这时,对着旧厂的门朝里打开了,老板拉萨尔先生站在门口。他身材瘦长,褐发,刚过三十岁。不过,他进门时似乎有些窘迫。他的问好声没有平时响亮,反正是没有人答理。锤声迟疑了片刻,有些杂乱,随后又更加起劲地响了起来。 伊瓦尔现在感到弯向长刨的背酸痛起来。通常疲乏要来得晚些。显然,这是因为他几个星期不活动,缺乏锻炼。但是,他也想到了年龄,在那种年龄上,手工劳动比一般要求精确性的劳动更令人感到吃力。今天的酸痛也说明他老了。伊瓦尔直起腰,想喘口气,也想驱散这些阴郁的想法,这时铃突然响了。工人们都放下了活计。巴莱斯泰听着,感到惊讶,随后他拿定主意,慢慢地朝门口走去。他走后不久,铃声终于停止了。他们又干起活来。门突然开了,巴莱斯泰朝更衣室跑去,旋即出来,脚上穿着帆布鞋,在经过伊瓦尔身旁的时候,一面还在穿外衣,一面对他说:“拉萨尔的小女儿犯病了,我去叫杰尔曼大夫。”他朝大门跑去了。伊瓦尔重复了这个消息,未加评论。大伙儿围着他,面面相觑。陷入窘境。只听见电锯发动机空转的响声。“也许没事吧。”一个工人说。他们回到原处,车间里又充满了响声,但他们放慢了手里的活儿,好象在等待着什么。下午剩下的时间过得又慢又长。伊瓦尔只是感到疲倦,他的心一直很难过。他真该说点什么,可是他无话可说,其他人也一样。在他们无言的脸上,只有悲哀和某种固执的表情。有时候,不幸这个词刚刚在他心中形成,转眼就消失了,像肥皂泡一样方生方死。他想回家,想见到费南德、孩子。下班的时候,拉萨尔进来了。他的穿着和他第一次来看望他们的时候一样,但头发有些散乱。他站在门口,凝视着没有人的宽敞的车间,走了几步,又停住了,朝更衣室望着。拉萨尔声音有些嘶哑地说了声:“晚安”,就朝小门走去。伊瓦尔心想应该叫住他,但门已经关上了。(有删改)[注]五十年代初,法国制桶业经历着一场变革,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生产逐渐排挤小规模的制桶业,凭手工技术劳动的工人面临丢掉饭碗的威胁。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劳资矛盾为切入点,物价飞涨而基本的工资已经不能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老板甚至要求冻结工人的工资,因此引发工人罢工。B.工人们为自身合法利益与老板谈判,老板“爱干不干”的话无疑是对工人辛勤劳作成果的蔑视和人格的侮辱,这进一步激怒了工人们。C.迫于生计压力而回到工厂上班的工人们心中的愤怒难以消解,于是用沉默向老板表示不满,这份沉默十分尖锐,也充满了对抗性。D.小说把笔墨集中于制桶厂工人伊瓦尔在罢工失败后复工上班第一天的内心感受和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工人的深切同情。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抓住“沉默”二字用笔,一开篇便以伊瓦尔上班路上的沉重心情和沉思默想呼应标题,然后围绕“沉默”展开情节。B. 小说将深广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集中到生活的一个横断面上加以绘写,这样就取得了“放大镜”的艺术效果。C.小说善于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如“他们放慢了手里的活儿,好象在等待着什么”突出工人们想怠工出气的心理。D.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工业化冲击下,旧行业普通工人的生活和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具有现实主义批判精神。8.请简要概括以伊瓦尔为代表的的制桶工人的形象特点。9.在工人与老板的对峙中,工人们“沉默”的情绪经历了怎样微妙的变化?请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地位低下,生活窘迫,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和压力;②制桶技艺娴熟,热爱自己的职业,不能也不想放弃这份职业;③心地善良,虽然气愤老板冻结工资,但对老板的小女儿生病的事又充满同情。9.①最先是对老板的敌意、愤恨,罢工失败不得不复工的耻辱;②接着因工不景气的现实,愤怒变成了茫然和无能为力;③后来他们注意到老板的小女儿病了,他们感到就是老板本人也面临着某种窘迫的事实,也一样软弱无力,这时他们甚至开始同情老板了。④下班时,拉萨尔头发散乱声音嘶哑地向工人们道晚安,没有人回答他,但这时工人们的沉默不再包含尖锐的对抗了,但这种和缓态度的沉默中加入了更深的悲哀。【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对工人辛勤劳作成果的蔑视和人格的侮辱”分析有误,过度解读,根据文中对老板拉萨尔的描述,拉萨尔和工人们的关系没有这么恶劣。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神态描写”错误,此处应该是动作描写;“突出工人们想怠工出气的心理”分析错误,“他们放慢了手里的活儿,好象在等待着什么”突出的是工人们对拉萨尔小女儿突然犯病这件事的担忧,表现了工人们的善良本性。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原文“要是制桶业垮台了,制桶工人怎么办呢?”“到了周末,人家爱给多少就领多少,而那点儿钱是越来越不够用了”,可知伊瓦尔等制桶工人面临着失业,降工资等困难,他们地位低下,生活窘迫,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和压力; 根据原文“优秀的制桶工人为数很少,他得会装配弯曲的桶板,在火上用铁箍箍紧,不用棕毛或麻就箍得差不多滴水不漏。伊瓦尔会,并且颇为自豪。改行并没有什么,可放弃自己精通的、内行的手艺,那就不容易了”,可知他们制桶技艺娴熟,热爱自己的职业,不能也不想放弃这份职业;根据原文“门突然开了,巴莱斯泰朝更衣室跑去,旋即出来,脚上穿着帆布鞋,在经过伊瓦尔身旁的时候,一面还在穿外衣,一面对他说:‘拉萨尔的小女儿犯病了,我去叫杰尔曼大夫。’他朝大门跑去了。”“但他们放慢了手里的活儿,好象在等待着什么。”可知,他们虽然气愤老板冻结工资,但对老板的小女儿生病的事又充满同情,写出了这些工人的心地善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理解能力。①根据原文“于是,他们愤怒了,有两三个人还犹豫,可是同老板进行了第一轮谈判之后,他们也被激怒了。”可知最先是对老板的敌意、愤恨,“他们不说话,对于像战败者一样进厂感到耻辱,对自己的沉默感到愤怒,而沉默的时间越长,就越是不能打破”,可知每个人都感受到罢工失败不得不复工的耻辱。②根据原文“他们不说话”“没有人吭声”可知,工人以沉默表达自己迫于生计的无奈。③根据原文“大伙儿围着他,面面相觑。陷入窘境。只听见电锯发动机空转的响声。‘也许没事吧。’”一个工人说”可知,此时工人们对老板女儿的安危心存牵挂,希望她会没事。这时他们甚至开始同情老板了。④根据原文“他穿着和他第一次来看望他们的时候一样,但头发有些散乱。他站在门口,凝视着没有人的宽敞的车间,走了几步,又停住了,朝更衣室望着。拉萨尔声音有些嘶哑地说了声:‘晚安’”,可知下班时,拉萨尔头发散乱声音嘶哑地向工人们道晚安,没有人回答他,但这时工人们的沉默不冉包含尖锐的对抗了,但这种和缓态度的沉默中加入了更深的悲哀。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乙]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节选自帛书《老子》)[丙]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节选自《庄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B.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做“国”。C.四端,即“四心”,为孟子思想的重要概念。D.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没有事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B.乙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句中的“无为”,即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C.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D. 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14.关于姜太公归周,孟子在《离娄》《尽心》中两次提到:“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兴日:‘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请简要分析孟子如此表述的意图。【答案】10.D11.D12.C13.(1)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2)求学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见),求道一天比一天减少(智巧)。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地,如能无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14.孟子其目在于宣讲“养老”(仁政的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孟子看来施行仁政,民无冻馁,这样必为政于天下矣,借太公之事宣讲自己的“仁政”学说。【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典章法规不更改,偏曲的政令不发布。三年时间,文王在国内遍访考察,见到各地的地方势力集团全都纷纷离散,各级长官不再树立夸耀自己的功德。“于国”是“观”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偏令无出”主谓结构完整。“三年”是时间状语,据语意修饰的应是“文王观于国”,而不是“偏令无出”,“偏令无出”和“三年”之间应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没有事实”有误,由原文“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可知,他的文章也提及历史人物,不能说“没有事实”应该是“没有事实依据”。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分析有误,“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意思是漫不经心地走开了,早晨文王向他征询意见而夜晚他就逃跑了,从那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他的消息。 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端”,萌芽;“若”,像;“然”,通“燃”,燃烧。(2)“益”,增加;“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损”,减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由原文“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可知,这段表述大意是:姜太公躲避纣王,住到东海海边,便说:“何不归向西伯呢。”孟子认为姜太公归顺文王是因为文王善于赡养老者,这是仁政的一部分,像姜太公这样的贤者自然会归顺于他,食无腐败,必会驾驭天下。因此可知,孟子其目的在于宣讲“养老”(仁政的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孟子看来施行仁政,民无冻馁,这样必为政于天下矣,借太公之事宣讲自己的“仁政”学说。参考译文:(甲)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乙】求学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见),求道一天比一天减少(智巧)。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地,如能无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治理国家要常清静不扰攘,至于政举繁苛,就不配治理国家了。【丙】 文王在臧地游览,看见一位老人在水边垂钓,可是他身在垂钓却不像是在钓鱼,不是手拿钓竿而有心钓鱼,钓钩总是悬在水面上。文王一心要起用他并把朝政委托给他,可是又担心大臣和宗族放心不下;打算就此作罢放弃这个念头,却又不忍心天下的百姓得不到天子的恩泽。于是大清早便召来诸大夫嘱咐说:“昨晚我梦见了一位非常贤良的人,他黑黑的面孔长长的胡须,骑着一匹斑驳的杂色马,而且四只马蹄半侧是红的,他对我大声呼喊说:‘把你的朝政托付给那位臧地的老人,恐怕你的百姓也就差不多解除了痛苦啦!’”诸位大夫惊恐不安地说:“这个显梦的人就是君王的父亲。”文王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还是卜问这件事吧。”诸位大夫说:“这是先君的命令,君王还是不必多虑,又哪里用得着再行卜问呢!”于是迎来了这位臧地老人并且把朝政委托给他。典章法规不更改,偏曲的政令不发布。三年时间,文王在国内遍访考察,见到各地的地方势力集团全都纷纷离散,各级长官不再树立夸耀自己的功德。地方势力集团全都纷纷离散,也就政令通达上下同心;各级长官不再树立夸耀个人的功德,也就政务相当劳绩统一。文王于是把臧地老人拜作太师,以臣下的礼节恭敬地向他问道:“这样的政事可以推行于天下吗?”臧地老人默默地不作回应,抑或漫不经心地予以推辞,早晨文王向他征询意见而夜晚他就逃跑了,从那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他的消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裴别将之安西高适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惊跋涉,摇落怨暌携。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注]暌携:聚散,离合。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紧扣题意,直陈安西位于渺远之地,路途艰险,难以到达,离愁别绪溢于言表。B.“风尘”意指战乱,“惊”字突出了征程之险;“摇落”写出秋日萧瑟,烘托远离之苦。C.颈联写安西远在流沙之外,是对“绝域”渺远的照应,将送别愁绪表达得更为浓烈。D.这首诗真实再现安西边塞的自然景物,从中可窥见盛唐边塞诗雄浑悲壮的特点。16.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5.D16.第一问:以殷殷慰勉之词,劝“少年”抛弃悲愁,对前途充满信心,表达了对裴别将的赞赏和祝愿。第二问:由送行离别的哀情转向建功立业的豪情,使得送别之情不至流于感伤,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解析】 【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真实再现”错误。“绝域”渺远,只能乘马方可到达,长途“跋涉”之中,又时而传来边情警报,故用一“惊”字突出征程之险,再加之“摇落”之悲,远离之苦。“地出”二句再补写“绝域”之渺远,将送别之愁绪渲染得十分浓烈。结合标题《送裴别将之安西》分析,应该是想象之景。故选D。【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及诗句作用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回答诗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除了回答出具体的情感,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回答诗句的表现手法,要先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再回答此手法的具体表现和表达效果。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的必然步骤。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去做吧,不要忧虑,有所担忧。末二句以殷殷劝勉之词,劝“少年”对前途充满信心,抛弃悲愁,勇往直前,焕发出乐观豪迈之进取精神。该诗是一首边塞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该诗描绘了边塞凄凉之景,写出了从军的艰苦生活,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由送行离别的哀情转向建功立业的豪情,提升了全诗的格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进酒》中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表面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江城子》一词中,能将现实与梦境混合,以及使用直接抒情写出作者实际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一日克己复礼②.天下归仁焉③.人生得意须尽欢④.莫使金樽空对月⑤.尘满面⑥.鬓如霜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焉、樽、鬓。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部位患病,①。很多东西靠着血液系统这条人体的“大运河”播散。营养物质和氧气靠血液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而结核分枝杆菌也会借助这条“大运河”播散到全身。结核分枝杆菌到达肾后,就会像白蚁一样一点一点地“吃”掉肾,最开始是一点点“虫蚀样”的改变,接着肾会形成结核“空洞”,最后肾就剩下一个空空的“皮囊”了。这些变化都是静悄悄的,患者很少有腰痛、腰酸的症状,很多人看病时肾都彻底坏掉了还不自知。其实,②,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顺尿路从上到下排入膀胱内,造成膀胱黏膜的炎症,从而导致尿频。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③,可由正常的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的每小时都要排尿数次,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除了尿频,还会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普通的泌尿系统感染也会有这些膀胱刺激症状,肾结核发病初期不太好区别是普通感染还是结核感染。所以,当泌尿系统感染久治不愈而且治好后又反复出现时,就需要格外警惕泌尿系统结核了。肾结核因为病变在肾,所以症状表现在膀胱。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其他部位也可能受到影响②肾结核是有一些早期信号的(肾结核是有一些早期症状的)③排尿次数都会明显增多19.所以,当泌尿系统感染久治不愈或者治好后又反复出现时,就需要格外警惕泌尿系统结核了。肾结核虽然病变在肾,但症状表现在膀胱。【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前文“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一个部位患病”,整体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第一空应从受到影响角度进行概括,可以填“其他部位也可能受到影响”。 第②处,根据“很多人看病时肾都彻底坏掉了还不自知”,而“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属于相关症状,故第二空应从疾病信号角度进行概括,可以填“肾结核是有一些早期信号的(肾结核是有一些早期症状的)”。第③处,根据“可由正常的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故第三空应从次数增加的角度进行概括,可以填“排尿次数都会明显增多”。【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共有两处语病:①“当泌尿系统感染久治不愈而且治好后又反复出现时”不合逻辑,“久治不愈”和“治好后又反复出现”是要注意的两种情况,二者不是递进关系,应把“而且”改为“或者”;②“肾结核因为病变在肾,所以症状表现在膀胱”不合逻辑,“病变在肾”和“症状表现在膀胱”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把“因为……所以”改为“虽然……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①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洇湿了一大片。蹚起来的黄土干得呛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②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到了夜里老瞎子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小瞎子正睡得香甜,他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她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夜风在山里游荡。20.文中有两个重叠形式“莽莽苍苍”“匆匆忙忙”,说说它们和“莽苍”“匆忙”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21.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写到老瞎子“空得深重”,“空”原本指不包含什么,指向一种轻盈之态,而“深重”却有一种沉重之意,如何理解。【答案】20.①“莽莽苍苍”能更好表现表空间阔大、植被丰茂的特点。②“匆匆忙忙”更能描摹出两个瞎子为了弹断一千根琴弦而焦急奔走的状态。③空间阔大、自然幽静而人物匆忙,构成强烈的反差张力。④使用叠词,强化了语意,又使得语言节奏感更强,读起来朗朗上口。21. 第一处:比喻,将两人在群山中匆忙行走比喻为在不安静的河水中漂流,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两人时刻奔走于路途中的迅疾、动荡。第二处:拟人,从“暴躁”到“平静”,赋予太阳以人的情绪,生动展现了夏季太阳的火辣,以及在接近野羊坳时太阳光慢慢趋向柔和的变化,调整了叙事节奏,构成了自然与人物内心的张力。22.①“空”是因长期眼盲,老瞎子所期待并能准确表达出的有限,感到空虚而迷茫;②“深重”是因为老瞎子发觉自己所望的东西其实多得多,盼望既深且重。③在期盼与迷茫中,他开始求索生命更多的意义,这种求索深刻而厚重。【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词语表达效果能力。①“莽莽苍苍”指原野辽阔,无边无际。用来修饰“群山”,突出空间阔大、植被丰茂的特点。②“匆匆忙忙”指做事匆促忙碌。用来描写两个人的动作。而由后文“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可知,原来两个瞎子,尤其是老瞎子如此匆忙是为了赶紧弹断一千根琴弦,自己就能抓药了,能看到光明了。“匆匆忙忙”更能描摹出两个瞎子为了弹断一千根琴弦而焦急奔走的状态。③“莽莽苍苍”与“匆匆忙忙”,一个空间阔大,自然幽静,一个人物匆忙,二者构成强烈的反差张力。④“莽莽苍苍”“匆匆忙忙”属于叠音词,和“莽苍”“匆忙”相比,使用叠词,强化了语意,又使得语言节奏感更强,读起来朗朗上口。【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第一处:“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两人在群山中匆忙行走比喻为在不安静的河水中漂流。群山起伏,就像一条动荡的河流,二人在其间随着山势变化而高低起伏匆忙奔走的身影,的确是像在不安静的河水中漂流。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两人时刻奔走于路途中的迅疾、动荡。第二处:“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运用了拟人手法,“暴躁”是说人的脾气,这里用来写夏季的太阳,写出夏季太阳火辣的特点;而此刻已近傍晚,太阳的光线变得柔和,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逐渐安静下来,从“暴躁”到“平静”,赋予太阳以人的情绪,生动展现了夏季太阳的火辣,以及在接近野羊坳时太阳光慢慢趋向柔和的变化;老瞎子之前一直带着徒弟匆匆忙忙赶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说书,想要赶快弹断一千根琴弦,而此刻,他慢慢安静下来思考“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写阳光的变化,也正暗示了人物的心境变化,这样写调整了叙事节奏,构成了自然与人物内心的张力。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①联系前文“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她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这里是老瞎子的心理描写,他想了很多,期待能够看到光明之后可以看到的东西,但因为他是盲人,知道的东西有限,因而列举不出太多的东西。这里的“空”是因长期眼盲,老瞎子所期待并能准确表达出的有限,感到空虚而迷茫;②注意前面列举之后的省略号,老瞎子一生奔波,想要弹断一千根琴弦,然后看看这个世界,他期待的东西太多了,无法一下子想起来,说出来。这里的“深重”是因为老瞎子发觉自己所望的东西其实多得多,盼望既深且重。③“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老瞎子开始思考,自己期待的似乎比能够想到的更多,除了弹断琴弦之后看到世界之外,他开始关注生命的其他意义,在期盼与迷茫中,他开始求索生命更多的意义,这种求索深刻而厚重。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有句谚语“饱带干粮,晴带雨伞”,意思是说虽然吃饱饭出门,但还是要带足干粮;虽然是晴天出门,但还是要带上雨伞,凡事要有备无患。然而,也有人说,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要面对意外挑战,因此涵养“无备”的心态也是人生的必修课。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有备与无备相谐见精神“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古人之语饱含深意。昨天不可期,今天成定然,明天当如何?面对来时路,只有处理好“有备”和“无备”的关系,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才能行稳致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所以能够无往而不胜,源于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估。正是有了充分的准备和预设,所以顺境时可长驱直入,逆境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先人通过大量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经验就是有力的佐证。不论是个人的生活小事件,还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件,要想顺利发展,并向着利好的方向推进,必须要把前期的工作做好。只有防患于未然,才有可能在健康轨道上可持续发展。 当然,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做事之前做好准备是取得理想效果的先决条件,但是我们也大可不必以如临大敌的紧张惶恐之思对待。在没有做事之前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把自己折磨的身心俱疲,真正做事时可能就没有了那份精气神。毕竟,在打算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和物质的准备,这样放松心态,泰然处之,以“无备”之思用心经营,放平心态,顺其自然。当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处理各种事情时,也就不会因为过于紧张而产生负面影响。不过,这里的“无备”不是摆烂和躺平,而是建立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长期积累的基础之上。中国科技事业之所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世界舞台占有一定量的话语权,源于中国科技人未雨绸缪、殚精竭虑、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耕细作。起步之初,不论是占有的国内资源,还是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发展和振兴科技都是不利的。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冒严寒,斗酷暑,立足中国的实际,科学施策、精心布局,然后循序渐进,最终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之路。从零起步闯出一条新路,源于科学设计和精心的准备;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地攻坚克难,得益于前期的积淀,这样才有了“无为而治”的从容。“欲成其事”,宜精心谋划;要行稳致远,当把握好“有备”与“无备”的关系。只有二者实现和谐共振,我们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综合分析情境材料可知,它由两个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组成。前半部分由“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谚语入题,然后从语义上分析这句谚语的意思;后半部分用“然而”领起,表示下面的意思与前面是转折关系,指出关于谚语揭示的道理,在现实中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很显然,前半部分是话题的源起,引出后面的反向认知。把两种观点放在一起,其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有备”与“无备”关系的讨论。基于此,该材料引发思考的角度有:现实中我们是否需要有“有备”之心;要做到“无备”,该有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处理“有备”与“无备”的关系。不难看出,情境材料提供的话题是带有辩证思维性的,这样按照写作任务提出的要求构思立意,完成任务时,一方面要紧扣“材料的启示意义”思考,一方面所写的内容一定是自己针对材料展开的“感悟与思考”,另外还要把材料话题蕴涵的逻辑关系体现出来。 这样,本文写作时生应围绕“有备”与“无备”这一主题写作。首先要理解“有备”,“有备”有预先安排或筹划之意,这个“有备”可能是物质方面的积累,可能是知识方面的储备,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的成熟。“无备”是无法预判、无法提前准备的情况。人生不是任何环节都能让你“有备”的,很多时候,充分准备的机会只是一种奢求。如果能涵养“无备”的心态,能让人增进一份从容与坚定,能更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有意义和有目的的努力。然后,围绕两个关键词,并与文章的主题对接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最后,观照现实,阐述二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立意:1.“有备”固好,“无备”亦不可或缺。2.在“有备”与“无备”中砥砺成长。3.“无备”心态不可缺。4.未雨绸缪要“有备”。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16:00:02
页数:30
价格:¥2
大小:56.8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