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马街中学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部分1.2016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100多个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立规范、建秩序的传统村落进行了拍摄记录。千百年来,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些村落传承绵延。与这些村落千百年“传承绵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选取100多个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系社群”可制知强调的是宗法血缘关系,A项正确;分封制的对象除了同姓还有异姓的,故B项错误;CD两项都是以地域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和血缘无关,故排除。2.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开始进口粮食以缓解战争期间飞涨的粮价。小麦和面包价格的下降触及了土地贵族的利益,他们通过议会强行出台了《谷物法》限制粮食进口以维持粮食的高价,这引发了社会多数人的不满。《谷物法》的出台,说明当时的英国A.议会凌驾于法治之上B.工业革命加剧社会矛盾C.议会改革的势在必行D.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谷物法》的出台维护了土地贵族的利益,但损害了社会多数人的利益,说明《谷物法》的出台不符合社会需要,议会没有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议会的改革势在必行,故选C;在资产阶级代议制下议会不可能凌驾于法治之上,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议会改革的必要性,不是工业革命加剧社会矛盾,排除B;英国的政治体制没有出现变化,光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遭到破坏,排除D。故选C。3.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哪些原则①联邦制原则②分权制衡原则③主权在民原则④共和原则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可知,麦迪逊认为一个政府既应该有一定权力,但这个权力又应该受到限制。所以美国在政体构建的过程中通过分权实现对权力的 制约,即实行联邦制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制衡,实行分权制衡限制中央出现专制权力,实行主权在民和共和原则保证人民的利益,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4.1930年6月至1933年11月,毛泽东三次到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在之后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都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毛泽东在这里强调的是()A.调查研究的重要性B.根据地建设的必要性C.政权建设的紧迫性D.反围剿斗争的残酷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0年至1933年的福建地区。根据材料“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都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及所学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通过社会调查认识到战胜敌人不仅要动员人民进行战争,而且要重视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B项正确;“调查研究”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手段,材料并不是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排除A项;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定都于瑞京(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作为当时全国苏维埃革命的中枢,对统一领导与加强全国苏区和红军部队的斗争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权建设的紧迫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反围剿斗争的残酷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先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这标志着A.辛亥革命完全失败B.政党政治名存实亡C.封建帝制重新复辟D.共和制度正式废除【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的做法是对民主政治的粗暴践踏,说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B正确;辛亥革命也有成功的一面,如结束帝制,A排除;材料与复辟帝制无关,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6.《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年满16岁的,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由此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A.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B.奠定人民共和国理论基础C.作为中华民国地方政府D.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答案】A 【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居住陕甘宁边区年满16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民主政权建设的内容,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不是奠定人民共和国理论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没有体现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不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7.有学者指出晚清有两代变革的士大夫,第一代是官僚士大夫,其杰出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第二代是文人士大夫,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这两个士大夫群体()A.救国思想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出发点B.向西方学习的方向趋于一致C.对国家出路问题进行了最早的探索D.都主张社会变革以应对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也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可见,不管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主张社会变革以应对危机,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曾国藩、李鸿章等是洋务派的代表,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康有为梁启超等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他们发起戊戌变法设想中国走君主立宪道路,并不是维护封建专制,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两大群体向西方学习的方向不完全一致,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问题进行了最早的探索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如林则徐等,排除C项。故选D项。8.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主动顺应潮流进行了变革B.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C.清末新政主张学习西方及兴民权D.清末新政因变革速度过快而失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推动了法律、军队、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政的意义,而不是其主动进行变革,排除A项;清末新政没有张兴民权,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不是因 为变革速度过快,排除D项。故选B项。9.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B.君主权力受到削弱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由最初的各郡长官(地方官员)推举产生,后改为由司徒(中央官员)选授,有利于中央对选官权力的掌握,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C项正确;司徒任命中正官体现中央权力,不能体现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君主的权力,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后来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科举制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性,排除D项。故选C项。10.汉武帝在道诏书中再次强调识别人才的重要性: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缇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跞驰之土,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汉武帝旨在A.废除世卿世禄制度B.消除贵族势力C.顺利推行察举制度D.加强丞相权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可得出汉武帝强调人才非常重要,要善于发掘人才,因此命令由地方举荐,故其旨在顺利推行察举制度,C正确;汉代已经是官僚政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贵族,排除B;材料与丞相无关,也没符合削弱相权的趋势,排除D。11.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政务院人事局的基础上组建国家人事部。总体来说,各政府系统设立人事管理部门,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管理干部的一种基本形式,同级党委组织部对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干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这种干部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B.不能适应经济复苏和稳固政权的需要C.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影响深远D.有利于加强对各级人事部干部的管理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党管干部”原则的具体实施,有助于加强党对各级政府的领导,有助于新中国成立初的经济复苏和巩固政权,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ACD关于党管干部制度的描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康熙二十八年宣布“国家授权族长,于族内行使教训权”。雍正时期,确认族长各项权力的条例纷纷被编撰入律,并指示“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俊,为合族共恶之人……以家法处治,置于身死,免其抵罪”。这体现了()A.宗族开始参与社会治理B.宗族共同体凝聚力逐渐增强C.清朝地方司法制度完善D.国家政权与宗法族权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中,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清朝中国。由材料可知,清朝统治者认可宗族共同体这一社会组织,且逐渐通过国家法律赋予其各项权力,承认宗族法的效力,这体现了国家政权与宗法族权的结合,有利于维持清朝基层社会秩序,D项正确;宗族组织在宋朝时就已经开始参与社会治理,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推知宗族共同体凝聚力的强弱,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基层社会宗族法的相关内容,由此推断不出清朝地方司法制度是否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13.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共颁布了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下列关于1982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法治化B.属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C.为中国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14.“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思想原则,同时,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法治、舆论基础,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反映了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要( )A.全方位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向前发展B.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C.开始实行适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D.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民族团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方位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向前发展”,A项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实行于1952年,C项排除;保护民族团结的方式是多样的,不仅仅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D项排除。故选B项。15.“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该盟约A.确定“大国一致”原则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C.难以真正维护世界和平D.有利于英美法等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联盟约,盟约宣称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战争;但盟约又规定实行“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难以真正维护世界和平,C项正确;确定“大国一致”原则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A项;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排除B项;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部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唐代时期,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事宜都需要经过三省的审批,走三省的流程,即由中书省进行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官员“参知政事”的名号,给予一些资格较老的官员“平章事”或“同三品”的名号,以参与宰相事务。——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材料二由于中枢缺乏协调,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导致政事拖延、决策失误。有鉴于此,朱元璋 先后设立了四辅官、殿阁大学士辅佐决策。然终洪武一朝,设官参与决策始终是末流,并非常态。永乐时,明成祖朱棣以解缙等入值大内,预机务,作为近侍,于内廷参与决策。这一做法在仁、宣两朝逐渐成为惯例。亲近重臣加大学士街于大内当值,负责奏章的初步处理,为日后内阁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正统初年,外廷委任三杨,内廷宠信王振,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摘编自刘瑞华《明洪武至正统中枢决策制度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让众多官员参与宰相事务的目的,并简评唐代三省六部制。(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代洪武至正统年间中枢决策权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演变的原因。【答案】(1)目的: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皇权;集恩广益。评价:唐代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分散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提高了办事效率;但该制度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产物。(2)演变:由皇帝独掌决策转向内阁辅佐决策,类宰相化。表现:废除宰相致使中枢决策协调机制缺失;决策权过分集中导致政务处理效率降低;后来的皇帝,缺乏国政决策经验,且政事过量,皇帝个人精力有限。【解析】【详解】(1)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皇帝让众多官员参与宰相事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皇权和集思广益。评价:可从其三省六部制的目的、特征及实质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演变:根据材料“由于中枢缺乏协调,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正统初年,外廷委任三杨,内廷宠信王振,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可归纳出由皇帝独掌决策转向内阁辅佐决策,类宰相化。原因:根据材料“导致政事拖延、决策失误”可归纳出废除宰相致使中枢决策协调机制缺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策权过分集中导致政务处理效率降低;另外皇帝的个人因素也是当时中枢机构变革的主要因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光荣革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演变过程中“融合的手段”及其建立起来的“崭新的制度”。(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在国家结构方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及其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答案】(1)“融合的手段”:“光荣革命”。“崭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2)“结果”:联邦制。依据: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认识:妥协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平稳确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妥协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解析】【详解】(1)“融合的手段”:根据“这个关系由“光荣革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可得出是“光荣革命”。“崭新的制度”:根据所学可得出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2)“结果”:根据“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可得出是联邦制。依据:根据“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协”可得出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认识:结合材料便利店可从妥协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平稳确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妥协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等方面概括。18.八二宪法见证了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1978年宪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同当时的情况和国家生活的需要不相适应1982年宪法的起草、制定,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文件为重要依据。在宪法制定过程中,不仅在宪法修改委员会内充分发扬了民主,多次深入讨论,集思广益,而且多次广泛地征询了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的意见,多次广泛征求了党外人士、各类专家的意见,并发动、组织亿万群众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全民讨论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也非常注意收集各国的全套法典,当时仅宪法就收集了35个国家的。我国是个大国,人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因此,1982年宪法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了各种不同情况,没有一刀切如关于劳动权,宪法草案最初只作了原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摘编自刘荣刚《1982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历史经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2)根据材料,指出1982年宪法制定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答案】(1)背景:1978年宪法已经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文革”结束,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改革开放后需要调整法律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顺利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三点)(2)特点: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民主性),广泛征询意见;借鉴外国的修宪经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三点)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或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两点)【解析】【小问1详解】背景:由材料“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可知,“文革”结束,国家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由材料“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1978年宪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同当时的情况和国家生活的需要不相适应”可知,1978年宪法已经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需要调整法律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由材料“1982年宪法的起草、制定,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文件为重要依据”可知,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顺利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由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还有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小问2详解】特点:由材料“1982年宪法的起草、制定,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文件为重要依据”可知,1982年宪法制定过程的特点体现了党的领导;由材料“在宪法制定过程中,不仅在宪法修改委员会内充分发扬了民主,多次深入讨论,集思广益,而且多次广泛地征询了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的意见,多次广泛征求了党外人士、各类专家的意见,并发动、组织亿万群众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全民讨论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也非常注意收集各国的全套法典,当时仅宪法就收集了35个国家的”可知,1982年宪法制 定的过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询意见,同时也广泛借鉴外国的修宪经验;由材料“我国是个大国,人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因此,1982年宪法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了各种不同情况,没有一刀切”可知,1982年宪法制定过程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地位:由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0195219531954195519561957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41.5464.6180.9284.72109.80108.65104.50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13.9452.5062.4469.3990.1681.6077.0012.8640.4447.8249.0768.0257.9151.86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27.6012.1118.4815.3319.6427.0527.5014.871.597.085.017.429.6911.37——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阐述从上表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历史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结论与现象不能重复,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现象:新中国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党和政府逐步建立了适应国内经济建设需要的对外经贸体制。受当时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以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为主,有利于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与亚非及西方国家的贸易经历低谷后又逐渐增加,体现了贸易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新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促进了国内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结论: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体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同时又受到了国内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 响。【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由材料中的表格“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一栏看,我国进出口总额总趋势是增加的,从1950年的41.54亿元到1957年的104.5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故现象为:新中国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然后,组织史实材料进行阐述,可以从历史背景、进出口贸易特点、主要影响等角度阐述;具体表述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党和政府逐步建立了适应国内经济建设需要的对外经贸体制。受当时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以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为主,有利于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与亚非及西方国家的贸易经历低谷后又逐渐增加,体现了贸易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新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促进了国内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最后,得出一个明确结论,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体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同时又受到了国内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4届高三一诊模拟数学试题(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4届高三一诊模拟数学试题(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文综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11:50:01
页数:11
价格:¥2
大小:37.7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