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秦汉均采用了屯田戍边、徙民实边的政策。如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谪戍”和“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这一政策()A.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B.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旨在通过移民解决人地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秦汉时期,政府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迁去边疆“屯田”“戍田”,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的到来,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仅通过“徙民实边”不能保证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秦汉边疆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排除C项;秦汉时期人地矛盾并不突出,"移民实边""屯田戍边"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解决人地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2.开元十年(722年)八月,唐玄宗采纳宰相张说的建议招募壮士充当宿卫,不问色役(指徭役种类),都从优待遇。于是逋逃者“争出应募,旬日,得精兵十三万",这些“争出应募”的人多为长安的市井之徒。这一举措()A.反映了崇尚武力的价值观B.提高了将领军事才能C.体现了国家兵制的局限性D.提高了人们应募的积极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玄宗采纳宰相张说的建议招募壮士充当宿卫,不问色役(指徭役种类),都从优待遇。......人多为长安的市井之徒。”可知,唐朝开元年间,政府为解决京师守卫力量不足的问题,从民间招募士兵,规模庞大,待遇优厚,但多是市井之徒和潜逃人员,不仅难以保证兵源质量,而且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体现了这一时期国家兵制的局限性,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其是否崇尚武力的价值观,排除A项;募兵制不能有效提升将领军事才能,排除B项;应募多为市井之徒,不足以代表人们积极性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3.宋代文化审美观念表现出平淡、细腻和宁静。宋代绘画,色彩上,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淡泊、荒寒、雅意。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市民阶层成为创作主体B.程朱理学影响艺术的创作 C.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D.绘画作品商业化程度较高【答案】B【解析】【分析】【点睛】【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代绘画,在色彩上,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淡泊、荒寒、雅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由于理学盛行,所以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等观念渗透到艺术与文化审美方面,所以宋代绘画,在色彩上,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淡泊、荒寒、雅意等意境,B项正确。市民阶层在宋代发展壮大,但是“市民阶层成为创作主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理学与艺术”,“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绘画作品”没有流向市场,“商业化程度较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4.如表为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部分西方科学著作。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文名字国籍科技著作利玛窦意大利《几何原本》《同文算指通篇》《勾股义》《万国舆图》等汤若望德国《西洋测日历》《远镜说》《浑天仪说》《新法表异》等庞迪我西班牙《人类原始》《四大洲地图》等A.中国传统科技全面落后西方B.中外官方交流规模空前C.西学东渐涉及领域较为宽阔D.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明末清初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翻译科学著作涵盖了数学、地理、天文历法等众多领域,说明西学东渐涉及领域较为宽阔,C项正确;当时中国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传统科技仍然走在世界前列,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这些出现在中国的西方科技著作是中外官方交流的成果,也不能说明其规模空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明清之际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排除D项。故选C项。5.下表是晚清时期满汉督抚比例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年代总督满汉比例巡抚满汉比例 18515:91:2118525:142:28185310:104:1918566:96:1218642:100:1718652;120:22A.民族企业得到汉族官僚支持B.汉人官僚严重动摇满清统治C.边疆危机促成地方行政改革D.国内政局影响政治权力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大批汉族官僚跻身于督抚之列,逐步扭转了满重汉轻的政治格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汉族官僚对民族企业的支持,排除A项;汉人官僚没有严重动摇满清统治,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现象和边疆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清政府在1901年发布上谕称,“现在振兴庶务,亟应加意澄清,嗣后无论何项事例,均不准报捐买官,自降旨之日起,即行永远停止”;还规定以后官吏主要从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并且须参加招聘考试,合格者方可录用。这些举措()A.解决了清政府内忧外患困局B.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C.有利于现代官僚体制的形成D.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在1901年发布上谕......官吏主要从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并且须参加招聘考试,合格者方可录用。”可知,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在选择官员上从学堂进行选官,有利于现代官僚体制的形成,C项正确;“解决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改变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7.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提出:“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换句话说,我们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知识分子与农民运动紧密结合B.社会形成了农村建设的热潮C.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D.国人对社会改造道路的探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农村建设运动中,知识分子深入农民生活,实事求是去解决问题,反映出这一时期国人对社会改造道路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知识分子参与农民运动,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晏阳初的主张,不能说明整个社会形成了农村建设的热潮,排除B项;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属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材料内容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8.1948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该区军事、政治、土地改革、整党、经济、宣传和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动态”。这一制度A.提升了干部的文学素养B.推动了行政效率的提高C.旨在整顿官僚主义作风D.利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并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1月,解放战争处于战略决战之际,为配合战场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目的是为确保中央对各地具体事务的了解,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D项正确;此举是为了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排除A项;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其实是增加了工作量,不能说“推动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旨在整顿官僚主义作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对此阶段工业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B.改变了50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D.开创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先河【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中国主要工业中心从东北转移到西南、西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从而把中国主要工业中心从东北转移到西南内地,C项正确;A项与图片内容不符,图片未涉及东南地区工业发展,排除A项;此时工业建设仍以重工业为重点,排除B项;西南西北地区此前已经有一定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0.1982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陈云把搞活经济比喻成鸟,把国家计划比喻成笼,他指出:“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可以跨省跨地区……也可以跨国跨洲。另外笼子本身也要经常调整。”陈云提出“鸟笼经济”理论的实质是()A.强调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B.确立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目标C.引导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D.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可以跨省跨地区……也可以跨国跨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计划之下,搞活经济,强调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A项正确;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排除D项。故选A项。11.古代雅典城市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城市形状不规则,没有宫殿,卫城和广场是雅典的两大中心,各大公共建筑宏大、华美,依环境而建,私人建筑密集、简陋,贫富混住,无中轴线但有一条主干道,道路狭窄,布局略显凌乱。这反映出雅典()A.城邦公民的贫富分化不甚明显B.城市设计具有随意性C.城市设计与民主政治形成互动D.直接民主的弊端暴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没有宫殿,卫城和广场是雅典的两大中心,各大公共建筑宏大、华美,依环境而建,私人建筑密集、简陋,贫富混住,无中轴线但有一条主干道,道路狭窄,布局略显凌乱。”可得出雅典的城市规划并没有统一的布局,而是呈现开放式的风格,这与雅典民主政治之下,较为开放宽松的环境相关,因此体现出城市的规划与城市设计相互动的特点,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城市的规划设计,并没有体现公民的贫富,排除A项;从城市的布局可以看出其是有目的及相关功能的,并不随意,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城市的规划并不能看出民主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古时期,封君和封臣构成了西欧封建制度下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这一关系的缔结和维系必须依照一整套严格的仪式,如受封时,封臣必须宣讲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体现出西欧封建制度()A.带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B.以土地封赐为基本的纽带C.使封君得以有效管理国家D.以双向的契约关系为根基【答案】D【解析】【详解】封君和封臣关系的缔结和维系必须依照一整套严格的仪式,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通过契约建立主从关系,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封臣对封君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封赐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封君封臣制产生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3.欧洲的商业革命是指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军事竞争。"政府机构的扩张和直接统治是国家榨取军事资源的两大途径,日益扩大的战争对国家榨取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备战争则在国家内部创造出国家的内部结构"。这表明商业革命()A.导致了国际局势趋于紧张B.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C.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D.提升了国家的动员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商业革命提高了国家榨取资源的能力,并且创造出了国家的内部结构,也就是商业革命提升了民族国家的实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与国的关系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创造出国家的内部结构,而非资本的原始积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提升了国家的动员能力"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革命者宣称,无论血统、信仰、出身,只要认可《人权宣言》的人,都是法兰西民族的一分子。邻近的德意志地区,格林兄弟依据北欧神话与德意志史诗编写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以保存德意志的精神。这说明西欧这一时期A.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B.工业革命推动民族觉醒C.思想启蒙助长民族意识D.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国家【答案】C【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是启蒙运动及以后的时期,而材料“无论血统、信仰、出身,只要认可《人权宣言》的人,都是法兰西民族的一分子”“保存德意志的精神”则体现了法国和德国民族意识的发展,综上可知,思想启蒙助长了民族意识的发展,故C项正确;德国在1871年才实现统一,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思想对民族意识的发展作用,没有体现工业革命,排除B项;宗教改革的时间是16世纪晚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15.德皇廉一世在1891年11月颁布的“皇帝谕告”中明确指出:工人因工伤事故、伤残和年老而出现经济困难时应得到生活保障,有权得到政府的救济,工人保障应由工人自行管理,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工人运动推动了民主改革B.注意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C.工人阶级反抗政府的斗争激烈D.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动摇【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工人因工伤事故、伤残和年老而出现经济困难时应得到生活保障,有权得到政府的救济,工人保障应由工人自行管理”可得出随着行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因此政府注重解决这些因工业化而来的社会问题,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工人的反抗,排除C项;动摇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6.美国独立战争后,法语版的《独立宣言》和西班牙语版的《美国宪法》)迅速在南美传播,玻利瓦尔称自己为“南美洲的乔治·华盛顿”。由此可知A.美国加紧对南美洲渗透B.共和制度在南美普遍建立C.民族解放思潮在美洲扩散D.列强争夺世界的矛盾加剧【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玻利瓦尔之所以称自己是“南美洲乔治·华盛顿”,实际上是受到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属于民族解放战争,所以可说明民族解放思潮在南美洲的扩散,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解放思潮在南美洲的扩散,而非美国加紧对南美洲的渗透,排除A项;“普遍建立”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不是列强争夺世界的矛盾加剧,排除D项。故选C项。17.1937年,美国国会批准通过《国有住宅法》。根据该法案,美国住宅管理局可以发放高达住宅成本百分之百的长期贷款。截至1940年底,该局总共向地方住宅管理局贷款7亿5千万美元,建成住宅161162套。由此可见,该法案的通过() A.推动了经济国有化进程B.改善了美国的财政赤字C.冲击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完善了美国的社会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美国国会批准法案,政府机构发放贷款和建成住宅可知,美国政府注重住宅管理,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国有化的手段,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美国政府的收支,排除B项;材料中美国国会和住宅管理局都在自身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18.1959年,美国政府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市召开了国际教育问题的研讨会。在美国的影响下,与会方(包括美国开办留学教育的大学)达成了“统一国际文化关系”的共识。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B.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C.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增强D.缓和同苏联的外交关系冲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9年”和“统一国际文化关系”等可知,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做法意在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不会缓和同苏联的外交关系冲突,排除D项。故选A项。19.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国家、超国家组织、跨国公司、社会团体等行为体置身于一个超国家的治理网络中,各自作为节点,贡献资源、协商共议新的超国家性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向绝对主权说不的回归绝无可能。该学者意在强调()A.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急需调整B.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的对立C.世界经济向着有序方向发展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随着资本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国家、超国家组织、跨国公司、社会团体等行为体置身于一个超国家的治理网络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国家、超国家组织、跨国公司、社会团体等行为体的发展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涉及国际政治秩序,排除A项;该学者意在强调加强国际合作,排除B项;世界经济走向有序的标志是二战后初期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排除C项。故选D项。20.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 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留学,不断削弱科举地位,人才培育方向和人才流动方向发生变化,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因此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C项正确;根据《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的出台可知当时社会对于出国留学并没有广泛认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的主要来源,排除B项;“改变了”属于完成时态,此时国人中依然存在不少保守派,另外本文发表于1903年,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排除D项。故C选项。21.20世纪中后期英国专业技术和科研人员比例由52%上升到60%,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受到歧视;1977年由专家升为助理次官和常务次官的只有两人,高级文官以古典文学著称的剑桥、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为主。这反映出英国文官()A.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B.运行依赖少数精英大学C.选拔强调科学研究能力D.深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受到歧视”、“高级文官以古典文学著称的剑桥、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为主”反映出英国文官选拔依然青睐传统名校,深层次反映出英国文官选拔深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D项正确;英国文官选拔深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并不能说明它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英国文官选拔还是有其进步性的,排除A项;材料中显示,只有高级文官以剑桥、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为主,“依赖”表述太过绝对,不符合英国国情,排除B项;根据材料“专业技术人才仍受到歧视”排除C项。故选D项。22.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D.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可知,律法中融入孝伦理,来达到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作用,这反映出秦代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A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改变了以法为教,排除B项;“外儒内法” 指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不是“外儒内法”,排除C项;“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新中国在外交活动中,以“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发展中日关系,借“乒乓外交”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用“互通有无”促进与西欧国家建交,为亚非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等做法,表明中国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对“全球治理机制”的贡献,排除A项;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与中美、中非关系的发展不符,排除C项;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24.陆贽在《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中评论两税法“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该评论主要想表达()A.分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名目B.扩大收税对象增加财政收入C.收税看重人丁利于农民人身自由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陆贽认为,两税法选取各州科率钱谷数最多一年的额数,作为两税定额,这种制度缺陷无形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D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A项;材料中看不出扩大收税对象,排除B项;材料中看不出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且两税法收税主要标准是资产,排除C项。故选D项。25.明代中期归有光在江南地区担任长兴知县时,发现按照该县户口记录,从弘治元年(1488年)到嘉靖元年(1522年),这个商业高度繁荣的县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个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这种现象反映明朝中期()A.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大锐减B.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脱节C.苛捐杂税刺激人口的逃亡D.商业繁荣下的人员大迁徙【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发现按照该县户口记录,从弘治元年(1488年)到嘉靖元年(1522年),这个商业高度繁荣的县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个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可知,长兴县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不大可能出现流失20%的人口的现象,更不可能出现“未添加一个人丁”的情况,因此“高度繁荣的县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个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是户籍制度混乱导致的,而户籍又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材料体现了明朝中期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B项正确;明朝并没有长期战乱,排除A项;材料中户籍记载的人口减少并不都是逃亡的,还有生育率低也是原因,因此C项中强调人口逃亡并不全面,排除C项;商业繁荣下的人员大迁徙,但并不会导致流失,排除D项。故选B项。二、主观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大航海时代,美洲贵重金属大量涌入欧洲,金币、银币随之普及。但不同国家的供应量差别、铸币中贵金属含量差别大,致使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不一,而且浮动性强。在牛顿建议的基础上,英国议会于1717年立法,规定金银币兑换比值,形成了“复本位制”,随后,美国、法国都向英国学习“先进经验”,但各国兑换比价不同,市场套利现象严重。1774年,英国重铸货币,放弃白银,形成实质上的“金本位制”。19世纪初,随着英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剧,英国国内白银急剧减少,英国议会制定《金本位法》,确定了英镑只盯住黄金的方针政策,这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的国家。在金本位的支撑下,英国国力昌盛,最后变成了“日不落帝国”。于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主要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基本都效仿英国,无论最初的“银本位制”还是“复本位制”,最后都演化成“金本位制:正如达尔文所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样,在长期的选择中,白银的货币光环渐渐暗淡,金本位制则日益稳固。——摘编自【日】黑田明伸《货币制度的世界史——解读“非对称性”》根据材料,围绕“世界货币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观点:近代世界货币的演变是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说明: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拉美地区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大量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造成“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全球性经济贸易交往频繁.大量黄金白银充斥于世界市场。鉴于世界货币市场的混乱和“银本位制”的弊端,英国进行了货币制度改革,确立了“金本位制”,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英国的经济、金融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以英镑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总之,近代世界货币的演变过程夹杂着各方利益的较量,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体现。 (“示例”仅作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题干围绕“世界货币演变”这一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观点。例如,根据材料“在大航海时代,美洲贵重金属大量涌入欧洲,金币、银币随之普及。”“1774年,英国重铸货币,放弃白银,形成实质上的‘金本位制’。”“19世纪初,随着英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剧,英国国内白银急剧减少,英国议会制定《金本位法》,确定了英镑只盯住黄金的方针政策”等信息,结合所学提炼观点为“近代世界货币的演变是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说明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英国货币制度改革等史实对世界货币演变的影响。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强调近代世界货币的演变夹杂着各方利益的较量,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体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宋代士人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宋初石介极力主张为文必须与倡扬儒家之道结合起来,要文道统一。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面对社会危机,士大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交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在上书中告诫“享国日久矣,此诚当恻怛忧天下”,他发起的熙宁变法运动把宋代政治变革推向高潮。——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材料二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最终唯有通过政治的实践和检验来确证它的价值。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群体意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认为现代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答案】27.特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具有忧患意识;主张变革或改革。成因: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宋朝在长期与少数民族的对峙中处于劣势;宋朝积贫积弱,社会危机严重。 28.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知识结构上开始吸纳西学;产生新的角色认同。作用:向西方学习,有利于思想解放;自强求富,实业救国,推进近代工业发展;救亡图存,推进民主革命发展。29.实现:顺应时代潮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时俱进,注重文化传承。【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忧国忧民,具有忧患意识;根据材料一“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交通’、‘更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张变革或改革。综合以上可知,宋代士人群体意识的特点。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一“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材料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根据材料一“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交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积贫积弱,社会危机严重并且宋朝在长期与少数民族的对峙中处于劣势。综合以上可知,宋代士人群体意识的成因。【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二“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根据材料二“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知识结构上开始吸纳西学;根据材料二“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产生新的角色认同。综合以上可知,指出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第二小问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向西方学习,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实业救国,推进近代工业发展;根据材料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救亡图存,推进民主革命发展。综合以上可知,指出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应时代潮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根据材料二“‘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时俱进,注重文化传承。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材料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轻纺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美国71年(1790—1860)66年(1860—1925)31年(1925—1955)日本40年(1880—1919)36年(1920—1955)24年(1956—1979)中国18年(1978—1995)16年(1995—2010)11年(2010—2020)——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材料三二战后出现了若干引入注目的新趋势:一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系列国家变成或正在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西方工业国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工业化的意义。 【答案】(1)相同之处:政府作用突出;阶段性特征明显。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中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政府的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国际环境影响。(2)特点:东西方工业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工业化模式呈现多样性;科技革命引领工业化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变动影响着工业化进程。(3)意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其他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借鉴。(答3点,其他言之成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相同之处:根据材料“在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及所学知识可得,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是政府作用突出,同时阶段性特征明显,进行工业计划。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中苏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重点发展重工业;中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政府的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国际环境影响。【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可得,东西方工业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根据材料“新兴工业化国家”可得,工业化模式呈现多样性;根据材料“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可得,科技革命引领工业化发展;根据材料“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可得,世界政治格局变动影响着工业化进程。【小问3详解】本小题相对较为灵活,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中国式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其他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合肥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10:05: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138.6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